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2024-04-05 07:51: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蓝眼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篇1: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今年寒假,老师让我们共读《山海经》,看到书时我崩溃了――厚得让人难以置信,可是在我读了《南山经第一》后便对它爱不释手。

《山海经》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先秦古籍,主要写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可我觉得它不单是神话,还是远古地理,包括海外的山川鸟兽。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18卷。

在“杻阳山”一文中,居然有种生物名叫旋龟,形状像龟,但又有鸟的头,还有蛇尾,更让人惊讶的是,如果你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聋。那么,那些聋哑人至少也可以沉浸在万物的交响乐之中了。

更让人惊奇的便是“天山”一文中的那个神兽了:它的身形像黄囊,红的像火,有六只脚,四个翅膀,看不清楚是否有眼睛,而且还精通歌舞!这一段描写让我深深的沉迷其中,也使我形象地幻想出了那只神兽的样子,十分的传神!

如果你看到《山海经》中描写的地方、动物定会大吃一惊!在一个布满奇花异草的山林中:有多姿的桂树和美丽的金玉;如果你的肚子在“咕噜噜”直响,便可以喝一口红构木中流出的液体,保你不饿得要死;千万小心鸡山上那些特殊的鱼,它的出现,可是会引起旱灾的!还有那些蝮虫、毒蛇,他们可不是小白兔,惹不起!

山海经中的许多山和动物都让人震撼!它突显了人们的智慧与万物的许多好处,它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人类对另一个空间的幻想!

篇2: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我第一次听说《山海经》是在读过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处于好奇,我翻阅了这本对鲁迅先生有着不同意义的古书。《山海经》内容广博,风貌奇特,被后世誉为中国文学的“宝矿”,是我国先秦典籍中的一朵“奇葩”。

《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其中保存了大量最原始,情节比较完整的神话故事。很多流传的上古神话都源自此书,而且还保存了很多遗失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书中保存的神话故事,为我国后世神话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了最原始的参考。所以对我国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取材都源自《山海经》,如《列子》中的愚公移山,《庄子》中的“倏忽为混沌凿七窍”出自《山海经》中所载的混沌无面的天神神灵,还有我之前提到的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等等,多不胜数。所以对后世志怪小说影响甚远。但是这本书不全是瞎编乱造的,有很多史料价值。比如《山海经》所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可据此研究原始时期的宗教信仰,而蛇则很可能就是上古巫咸国的图腾。所以我们从这个方面看,《山海经》对宗教的追根溯源有着很好的研究价值。同时,《山海经》还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地理文献,它记载了我国古代的地形山貌、动植物和矿产分布。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广,《水经注》中就有很多资料都源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本源,是历史上的一部奇特的著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无法完成这部伟大作品的,这也代表着古人集体的智慧。

篇3: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在山海经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神话故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其次就是里面关于奇珍异兽的记载,如上古十大神兽:“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等,这些动物若是放在现代,我们定要将其称为四不像,但是他们在神话故事书里却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色彩,他们亦正亦邪,威风凛凛。更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山海经里记载的人也是奇形怪状的,它们有的长着三个脑袋,有的长着长长的手臂,还有的胸前漏了一个洞居然能不死,这真是太神奇了,怪不得鲁迅小时候那么顽皮,都能被阿长所讲述的山海经迷住,连鲁迅先生都为之倾倒的书,我等凡人更是觉得他有趣极了。

山海经这本书看似奇异鬼怪,但实则是我们与古人思想沟通的桥梁,我们透过这本书,可以发现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也可以发现古人的观察力是多么的细致入微,看了山海经,也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难以写出神话故事。古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一切都只靠猜,所以想象力丰富异常,而如今这个世界被我们探究的几乎没有什么秘密了,山川大泽遍布人类的足迹,在现实主义充斥的现代,浪漫主义的土壤早已不够肥沃,每读一遍山海经都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能更上一层楼,也总会发现你在惊叹之余,也慢慢的会吸收里面的内容,再写错时会不自觉的用上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与夸张兼具的写作让文章具有趣味性,这对于创造力的发掘有着很大的作用,每读一篇山海经,我都能有所收获,每看一遍里面的插图,我都觉得自己的见识丰富了许多。

篇4: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读后感

看了山海经,你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写不出神话故事了。

山海经记录的五百余座山以及三百余条河流,粗狂而简略,无不奇珍异宝,神兽怪鸟。所谓文明的蒙昧状态下,未知产生想象。

现实主义的精确性缺乏浪漫,今天遗传基因工程甚至能筛选没有缺陷的胚胎植入子宫,可能存在的疾患根本没有萌芽状态,未来,癌症消失了,人类的病痛消失了,我们没有了失去的痛苦和悲伤,无法获得生命体验的敏感,个体可能的幸运替代了整个人类的可能,总之,人类会丧失一层一层的情感。如同今天的独生子女无法体会兄弟姐妹之情。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是杞人忧天,现在所知的有趣性不过宇宙的皮毛,不要固守眼前,何不敞开胸怀,去探寻更神秘更高级的有趣性,包括精确的有趣性,穷尽未知的有趣性,难道科学的探索就一定比神话故事来得乏味?

这问题留在长假后再说。

篇5: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读后感

最初决定看《山海经》的时候,书店甚至买不到这本书,于是只能去图书馆借。查了书号后,本能的往文学类馆走,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开头字母,认真看了下馆内字母的分布,才发现这书居然是放在“地理类”而不是文学类的,大惊。

书借回去没多久就还了,因为还没看几页就被那繁多的古字吓怕了,而如果我真想读完,那就一定得自己买,这样才能慢慢的读、慢慢的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才能算是读过这本书。

去H市的时候,无意中在书店看到一直在找的岳麓版,兴高采烈的买了回来,然后,一直读到今天,才敢说基本读完。

虽然在看这书前听闻中国的很多诗歌、文学作品、成语、传说等都来源与此,不过真的看过以后,我觉得它确实更像是本地理书。

书的前半部是完全的地理和物种介绍。虽然在看到九尾狐和凤凰的时候曾经激动过一阵,不过就整体而言,要看完书的前半部分需要非常大的耐心:首先是内容比较单调乏味,二是那些古字实在是让人头大。

进入书的下半部分后,情况稍有好转。有较多的神开始出现的记叙中,偶尔甚至会有剧情。不过因为叙述不成体系,有些地方甚至互相矛盾,所以看得人有点混乱。

不过,实在是佩服我们祖先的想象力。之前看海贼王的时候觉得作者已经够扯,现在看完《山海经》才明白那些实在是小儿科不仅写明很多怪物的体态相貌,甚至连吃了有什么用,见了会导致什么后果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不知道的还估计会以为写的人亲眼看见了这些东西。

总之,有时间的买来看看吧。

篇6: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读后感

今年的大年初一

同去年一样,入睡伴随着一片鞭炮声,醒来依旧不减其势。

当然,还有一件一样的事跟着爸妈上灵岩山和西园烧香。其实,本来不需要我这么个小孩跟着去, 我不过只是懒在家里许久,找个理由出去活动活动筋骨罢了。

烧香的细节就不用赘述,印象比较深的是,我挤在烧香的大部队中问老妈拜的到底是什么神,老妈却笑着说她怎么知道,反正只要神知道有这么一家人向他祈福就行。我抬头望着几个菩萨,分不清到底有什么不同。

烧香回来的第二天,我年前心心念念的山海经终于到了,撕开包装,硬皮彩页,书很好,看着就很舒心。

对于山海经的印象,最早要追溯到小学五年级。

在某天的一个下午,我在报刊亭用着为数不多的零用钱买了一本杂志,当时并不知道,这本杂志为我此后的人生中,定义了什么叫做奇幻。

巧的是,这本杂志的名字,就叫奇幻。

不用同我讲什么网络玄幻小说,我压根就不承认那样的小说能与奇幻沾上多大的关系,那些绚丽多彩的奇幻故事,是瑰丽的神话与人性闪光融合,绝不是英雄主义加无数美女在侧的虚幻。

在这本杂志刊登的许多故事,都取自于山海经。但这么说有些不负责,因为山海经本身并不是一本奇幻故事集,它更多的像是一本地理志、草本志或是奇兽志。作者们只是选取某一个兽或是某一座山进行想象,但这样的想象,在我看来,更像是今人与古人幻想的汇合,显得格外质朴与真实。

而正是由于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使得我对山海经尤为向往。

不过,确实如我之前所言,山海经本身并不是一本奇幻故事集,所以它的趣味性远没有其他古代志怪小说,例如聊斋志异之类那么高,前五卷分为南山经、西山经、东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我没有按照次序排)。这五卷里大多只是描述了什么山上有什么奇珍的植物什么异兽,山下流着什么河什么湖,光是山名水名如繁星之多就足以令人头大,更不要说是各种异兽之名。

但,同样有趣的地方在于,几乎每座山上都有各种不同的异兽和草本,每种异兽都有各自的容貌和功效。

容貌就不再累述,山海经真的可以当做本儿童插画读物,只是其中奇兽的相貌真的不怎么样,什么蛇首鸡身比比皆是,可以入眼的没几个,当然,远古人民的智慧显然是比较野蛮而直接的,就当凑合着看吧。

至于功效一词,这里我实在是想不到其他词来解释,暂且用功效来形容吧。举个例子,拿大家最熟悉的凤凰来说,山海经中写到凤凰时,提到这么一句“见则天下太平”,意思是只要见到凤凰,天下就会太平。几乎每种异兽都有自己的功效,不是“见则天下大兵(打仗)”就是“见则其邑有恐(令人恐怖的事)”,还有一种功效便是“食之XX”,大抵是说吃了这种奇兽可以治瘤子啦,可以治耳聋啦,可以治忧愁啦等等。总之看完之后的感想是,远古人民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丰富,几乎每一种奇兽都能被如数家珍地绘出,几乎就如真的一般,所以当我回想起前言里提到古代人民曾一度拿山海经当真实记录时,就忍不住想笑。

而及随其后几卷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就要有趣多了,因为开始记录各色不同的奇怪国度,例如丈夫国,大人国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西游记必是从其中取了不少素材,不过俗话说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也难怪,哈哈。

同时,许多有趣的神话也开始在这几卷里频频出现,有些真的是格外具有想象力,让人忍俊不禁。后羿射日,想必大家对此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不妨这样问问自己,为何天上会突然有十个太阳呢?这十个太阳从何而来呢?

山海经中对于这十个太阳的记载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有一种格外俏皮的可爱。

原来这十个太阳是帝俊(天帝)的儿子,他们的母亲羲和每天带他们到海边汤谷洗澡,汤谷边有一个树叫扶桑,高百仞,上面有高高低低的枝干,洗好澡的太阳们就坐在枝干上,一个太阳坐在较高的枝干,其余九个太阳就坐在较低的枝干,十个兄弟每天轮流坐高的枝干,天上才出现一个太阳。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兄弟觉得太闷了,一时无聊就都坐上最高的枝干,天空这才出现了十日同阳。

瞧,你不觉得这个故事格外俏皮吗?洗太阳,你瞧古人是多么有童趣,居然能想出母亲带着太阳儿子洗澡的故事!这要是搁在现代人眼里,洗太阳?这么老土的故事,收视率绝壁是要跌破零点,导演一声令下,剧本被打回,重写。

这就是我们现在贫瘠而肤浅的想象力。

我想起前两天我看得一档节目,名字叫10放。

我想,或许有很多人还记得它原来的名字《第十放映室》,央视停播,优酷接手的故事就不吐槽了,总之,目前更名为10放,原班人马,不过是由电视转为网络而已。

10放最近做了一期节目,是关于宫崎骏,其中挑了很多部他的典型作品来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其中提到宫崎骏崇尚一个思想多神崇拜,万物有灵。

多神崇拜是属于远古时期的产物,从山海经中可以看出来,每个神都分管不同职责,每座山系更是有不同的山神,山海经上记述了对于不同山神的不同祭祀方式,其繁复程度,与现今农村仍存在的习俗一般。为什么要提到多神崇拜?作为接受思修近代史马哲毛概的我们,提这些封建迷信做什么?

我想,节目组提出一点,大抵并不是提倡再次进行多神崇拜,而是,希望我们能在心中生出两个字

敬畏。

你看,所有的神,都是与山水四季日月有关,这也是为何山海经之所以为山海经的原因。神,自然生也。我们敬畏神的同时,也是敬畏自然,敬畏自身的时刻。

同样,万物有灵亦是如此,虽然我不知道说得是否准确,但我个人认为古代佛教就应该多多少少宣扬过这样的思想,而古人也或多或少受过这样的教育。万物有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认为在你不知道的空间和时间里,有很多真实而存在生命,而正是万物有灵的想法,打开你的想象力,使你好奇,使你探出头,使你忍不住去以柔和的姿态去对待、去想象万物。

其实,是真的是假的又何妨呢?世界原本就不是什么都有答案,当我们的想象力打开,看见这个世界以另外一种绚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就是一种更深刻的舒展吗?

节目中也就此提出了为何宫崎骏的想象世界会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原因,因为他赋予这个真实世界童真而奇幻的一面,简单而纯粹,直击人心底。

回到山海经,去翻看那些离奇的神话故事,那些本应该是比白雪公主、灰姑娘更加让孩子们熟知的故事,却被掩埋在厚厚的书下,看不见了。

而同样,让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上大学的9月份,奇幻这本伴我走过数年的杂志,停刊了。

你看,很多事就是这么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或许吧,现代人早就靠着仙侠之类的游戏再来重温那些远古的神话人物与奇珍异兽,又或者,这些神话人物和奇珍异兽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背景,为了交代男女主角?为了开启下文?亦或是,为了泛泛娱乐大众?

属于志怪奇幻的文字时代大概已经正在走下坡路,谁没拄着拐杖暮暮垂老的时候呢?只是,这个时候会不会来得太早些,我还没有心理准备,和它说再见。

我非常希望,当我明年再去灵岩山和西园的时候,我能知道那些菩萨是谁,有什么故事,无论他是否存在,都在心里默念一句,请保佑我和我的家人。

可是,又或者,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赖在被窝里,不想起来。

呵,谁知道呢?

篇7:《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曾经听爸爸说起过,有一本秦始皇焚书抗儒都不舍得烧掉的书,有一本鲁迅爷爷梦寐以求的书,有一本陶渊明用古诗称赞的书,这本书就是《山海经》。暑假里我也得到了这本书,一拿到手就停不下来了。

《山海经》分《山经》和《海经》,一共十八卷。它包含了地理、历史、神话等很多知识。我们听说过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都是来自于这本书。《山经》里介绍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山,包含了山里的动物和植物。我记得南山经有12座山,东山经有14座山,西山经有16座山,北山经有7座山,一共有四十八座山。《海经》除了介绍我们的神话人物和他们的英勇故事,也讲述了国外的一些奇异风貌。

书里面介绍的飞禽走兽也很神奇,都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有白鹿、帝江、毕方、相柳……大禹治水里面大禹杀了相柳,相柳是一种九头蛇,有剧毒、生命力旺盛,只有把最中间的头砍下来才能结束它的生命,而且其他的八个头无论砍多少次都可以再长出来的。

书里面介绍的灵草植物也很稀奇,不仅没看见过,有些名字也很优美,比如沙棠、丹粟、葶r……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种树,在昆仑开明北面,叫“不死树”。吃了不死树所炼制的丹药可以长生不死。而据说不死树是掌握在西王母的手中,因此上古许多大神包括伏羲、后羿等都曾前往昆仑上向西王母讨要不死药。

读完整本书,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上古时期,古代的人想象力非常丰富,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没有现在先进,但是非常有趣,能接触到那么多神奇的动植物,这真是一本奇妙的书!

篇8:《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童话山海经》的故事书。因为我非常喜欢看关于神话故事的书籍,我迫不及待的抱着它,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分为三个故事,有《飞黄和飞马》的故事;有《要饭王子》的故事;还有《小板凳儿》的故事。我最喜欢看飞黄和飞马这一段,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些名字带飞的动物在一起开会讨论要不要让人骑的问题,动物们很快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赞成被人骑,一派坚决反对,吵得不可开交。在这里发言的有根本不算动物的飞石,它是混进会场的;有快递员飞毛腿;还有性格比较柔和的飞黄等。相比之下,飞黄比较受动物们的尊重,因为动物们都想听飞黄的意见。飞黄说,它本是不想让人骑的,但是有很多人想骑飞黄,不过都失败了。人们为什么要骑飞黄呢?有的是因为骑上飞黄至少可以活三千岁,有的人是因为想要报仇。他们又为什么要报仇呢?原来飞黄有一个弟弟叫腾达,和它长得一模一样,很多人想骑腾达却被摔死了。之后来了一个名叫混沌的神,说飞黄是他梦想中的神马,今天一定要骑上它。混沌真的成功了,在他骑上飞黄的一瞬间,马上变成了有四张脸的人,飞黄就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把他摔下去了,所以他就没被摔下去。原来混沌就是一代天帝――黄帝。最后飞黄跟黄帝飞上了天,跟他们一起上天的还有飞黄的弟弟腾达,“飞黄腾达”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用生动、有趣、搞笑的语气,写了整个故事,让我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健康成长。

篇9:《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每天两三个小时,花了2周时间终于把书看完了,故事确实很精彩。

背景是夏商更替,人物是神话人物的后裔,小说内不时穿插着如“夸父逐日”“羿射九日”等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并且加入了作者对这些传说的另一番解读,还要不时被召唤出现的“龙”“凤凰”“毕方”等神兽,引人入胜,不忍释卷。

主人公有莘不破作为成汤的储君,渴望自由的生活偷偷溜出王宫,路上遇见了江离、羿令符、雒灵等一众的好友,期间发生的故事精彩绝伦,让人拍案。(PS怎么感觉有点像绿野仙踪。)但是最终还是逃不开命运的安排,一个个离自己而去,或死,或走。而他自己也是一步步被推向王位。而最初追求自由,浪迹天涯的愿望也宣告失败。

小说里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血有肉。即便是一些小人物也都有不错的描写和笔墨。好人有阴暗的一面,坏人也有可爱之处。相比之下反而主人公的特点显得有些苍白。说是直爽,其实太冲动,不动脑。好友江离说他静下来的话应该也能考虑的清楚,但从头到尾也没看到他有很认真的思考过什么。

虽然是追求自由,但自由不代表胡作非为,不代表动不动就是杀。如若不是顾念着好基友江离的感受,那更加肆无忌惮了。一路走来,队友们即长武力又长智力,就他一个感觉是只长肉不长脑,依旧保持那个冲动的形式风格。如果不是众好友以及前辈的帮忙,以及主角光环的加持,估计老早就挂了。

抛开个人对主角人物的个性有些许介怀以外,这部小说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小说。把山海经里的各种奇珍异果飞禽走兽融入到里面,又赋予它们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形象跃然纸上。而在说到四宗的理念时,作者又将对时间空间已经生命的哲学思考相结合,让读者不仅仅是对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心潮涌动,也会放下书(手)本(机)对生命对永生等这些无定论的话题有所思考。

篇10:山海经读后感600字

看这本书之前我是知道山海经的,也看过山海经部分故事。山海经讲的是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巫术、医药、宗教等等内容,反映的文化现象包罗万象。这种古人留下的财富是让人着迷,又难以探索穷尽的。

“古文之美在于能为想象留白,尤其是《山海经》这样吊诡的古老传说,包罗了山川河流,奇珍异兽,民俗物产等丰富的内容。画师用细腻的黑色线条适当以红色点缀,极具创造力地通过绘本呈现出自己脑海中的上古神怪世界。”

山海经算是童年记忆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奇文作品,第一次是在看过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开始好奇的,这书里的故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这本山海经继承了古书的'原文字,标注了音译,亮点则是每翻开一页,就有一副精美的插图。或优美,或精致,或妖媚,或奇异……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完整的装饰画作品,带有古风的作品,文字时而规矩平行,时而波浪起伏,创意藏在不经意的细节当中,带来了不同的阅读感觉。

神人神兽,无论是否切实存在,都足够彰显先人想象力上的智慧。很多大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山海经的影子,比如最近大热的几部影视作品《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轩辕剑》等。

“精卫衔微木,将以镇沧海”。这幅图讲的就是人尽皆知的精卫填海的故事了。 书中的山神们都很有特色,有着浓郁的东方神话风格。在这里真的要为作者欢呼,每幅图都画出了你印象中山神的风格,这也就是它可读性超强的原因。 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这本书只能说是入门级,并不是说山海经就这些内容了。我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这本书,也看完了整篇故事。这是一本不会丢掉的书,时时翻翻,都有不一样的味道。

篇11:山海经五年级读后感600字

当我知道它是一本让鲁迅先生心驰神往的书时,我好奇着想要读一读,我倒要看看这本书有多么的美轮美奂!

打开书的一霎那,我仿佛被一种力量吸附了,在不到三万一千字的篇幅中山与海,天与地,顿时熠熠生辉。六界,岂止一个“奇”字足矣?他记载了大约四十个奇特的国家,五百五十个大小不同的山川,三百条河流,一百多位历史人物,四百多个各种各样的神魔仙妖人鬼,还有形色各异的植物、矿产、祭祀、装束、病症、日月升落、工匠技艺、传闻古史……如各种滋味的山珍海馐,却没有一道相同。

本想也就读个大概,看着看着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无边的世界……。女娲,是在苗疆杜鹃湖畔人面蛇身日变七十的女神,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遐想!梦回红楼,依稀看见了潇湘妃子黛玉的身影。追溯至前,这要以泪报恩,泪尽而终的绛珠仙子颦儿原是姑瑶之山的瑶草。叶胥成,花鹅黄,实如菟丘,雨过颦眉,风动飞花——素雅而妖娆怜人的美,不正是黛玉所拥有么?经中所有的生灵神兽都有着它们的故事,让我不自觉的深入其中,也不由感叹古人的想象力。

感慨《山海经》将五千年的中华神话文化精华集于寥寥几万字之中。若不是着寥寥数万字,怎来红楼一梦?怎来四人西游?怎来屈原“书离骚招魂回天问九歌”?拨动时钟的指针,茫茫国学似海洋,《山海经》不过只是沧海一粟。而这一粟,足矣让我咀嚼不停歇。

【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1.古籍《山海经》简介

2.童话山海经读后感

3.小学生山海经读后感

4.四年级读《山海经》读后感

5.古籍版式介绍

6.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7.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8.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9.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优秀作文

10.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初中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古籍《山海经》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