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Fiona8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围炉夜话读书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围炉夜话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昨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粗读了一遍《围炉夜话》,读后感觉每句话都有道理,但是都不让人印象深刻,就像天上的星星,看着都美,可是真想企及,却是无处着手。总结起来基本就是:勤学好劳、亲贤远佞、教育子弟、谨言慎行、勤俭节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都非常符合儒家正统思想。其中也有一些比较新的思想,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大概是偶然得之,没有深思吧。总之,没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也许将来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回过头来再看看可能受益匪浅。
全文比较通俗易懂,几乎全篇都有对仗的意思,颇有打油诗的味道,很多我们熟悉的道理用这种方式说来也别有风味。不过对于我这种通读的,可能记住的就不会很多了。摘抄几条印象深的: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
对圣人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我以为,交朋友是一种感觉,对胃口就好,但是如果顺便能够留心到朋友的优点,向他学习,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做起来难度还是不小的,比如怎么发现,怎么判断,怎么学习。后半句当然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还是那句话,想到容易做到难。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我以为,稳当话,应该说的是不夸海口,不随便承诺,而不是聊闲话,唠家常的意思。当今社会吹牛是一种风气,开开玩笑可以,但是时时都这样,未免会失于虚浮。另外,忠言逆耳,这忠言肯定不是稳当话,但是有些时候还是要说的,这个必须有。下半句对自己比较有警示作用,一定要本分,不要好高骛远,有时候做一天计划不如认真学习两个小时。
篇2: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围炉夜话》是清代文人王永彬的家庭谈话记录,全书以明理、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明理、为学、修身、齐家、教子、待人、处世”等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的主旨要义,揭示人生在世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追求,被世人称为“东方人智慧珍品”。
全书告诫世人为人处世要明理向善、心平气和,切忌违背乡俗、自命清高。通篇都是三言两语,但可谓“立片言而居要”,语言虽然简洁,很是深刻。贯穿全文的主旨思想,大都是正宗的儒家学说,修治齐平、正心修身、向上向善,对世人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生命有穷期,学问无定数。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生命有期只能为减法,学问无限却可做加法。人生在世,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学习无限的知识,做出无限的事业,值得每一个不甘虚度、积极上进的人思考践行。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眼前的得与失在所难免,同时也是时刻在消减转换的变化着,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争执。相对于身外之物的得失,自身智慧和能力的增减,才是人生应该执着追求的,内因的强大,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备条件和强大动力。
良心不可丧,正路不可舍。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长行荆棘之中矣。守良心,走正路,此乃人生之真谛。良心是人类与禽兽的分界线,正路是好人与坏人的标识牌。不泯天良,长走正路,是每一个人都要坚守的人生座右铭。
亡羊尚可补牢,羡鱼何如结网。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干事创业、谋求上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付出总有回报。停留在浮想联翩和羡慕嫉妒之上,不付出行动和脚踏实地耕耘,永远不会取得成功。亡羊补牢永不晚,临渊羡鱼事难成,值得每一个人反躬警醒。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板凳要坐十年冷,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学习是件苦差事,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苦楚,珍惜美好时光,博学慎思、学思践悟,坚信“苦心人天不负”,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汇报。
享受适可而止,学问永不知足。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物质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吃穿住用行基本满足,上天也算眷顾,可是,物质条件愈是丰厚,学习提高进步的欲望和实践偏偏在减弱、消退,扪心自问、于心何忍。有幸生活在新时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厚,精神层面万万不可停滞不前。
名言警句,寓意深远,犹如人生旅途中指路司南、航行灯塔,值得每一个深思笃行。
篇3: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追求完备的之心,可以用在自身修养上,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易于满足之心,可以用在适应环境上,不可用在读书求知上。
追求完备要看事物而定。就像种花,如果种的花是兰花,当然要求它长得愈美愈佳;若是罂粟,又岂能要它长得太好?物质的需求是永不会满足的,只要过得去也就可以了,欲望本身是一个无底深渊,绝不可能将它填满。至于个人心性的修养,虽然也是无止境的,然而较之物质的追求,一个是走入深渊,渐失光明;一个则要攀登高山,迎向旭日。心性的和悦是长久的,而欲望的刺激是短暂的,究竟何者当追求,何者不宜太过,是十分明显的事。人之欢喜毕竟在心而不在物。
相同的,知足之心亦当善于运用,在不好的、恶劣的环境中,要常感满足,如此可以避免怨天尤人,使心境保持平和,在平和中求进步,而不致于失之偏激。但是在求学问的进步上,却永远不可知足。若是太过知足,便无法在知识和智慧上求上进,那么在能力和生命的境界中,都无法做更大的发挥和突破。
篇4: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围炉夜话》好就好在形式和方法上,它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而且通过家人和亲朋好友围坐一起,说笑交谈的方式,无拘无束,深入浅出,浅显明了,众口皆适、老少皆宜等。此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围炉”,“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作者通过虚拟的手法,引用我国传统的“守岁”、“话年”的形式,一家老小围坐一起,聆听饱经风霜的长者,悠悠地叙述着人生的经验、智慧的法门,体现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所以,它不像《论语》哪样严谨、严肃、呆板或说教等,给人一种亲切、随和的自然之感。
“夜话”,“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一个冬日的夜晚,人们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后,炉边围坐,自然而然的叙出琐碎生活中为人处事的道理,给家人以此消磨时光解除困顿之劳,就如炎炎夏日送上的一杯清凉冰镇水一样,纯情自然,悦心爽口,沁人心脾。
《围炉夜话》共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围炉夜话》尽管是因“围炉”而“夜话”,但是,书中俯拾皆是经典的精练之言,在立身处事、自我修养、待人接物、理想境界等方面,均蕴含独到的见解。且其文辞浅近,意旨深远,情真语直,意存劝诫,余味无穷。同时,其娓娓道来之言,恰如炉中之炭,默默地散发着恒久的热量,让人在寒冷的冬夜感到温暖宁静。
《围炉夜话》开篇正文第一句就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开篇明义说明学问的重要。作为一个人成就大业的人,要广博地吸收知识,否则无以见天地辽阔;要笃定志向,否则无法专精;遇到困惑要向人请教,否则无法通达;同时,还要时常细心地思考,才能使学问进步。所以,做人要有收放心的工夫。或者说,具有了收放心的功夫,才能成为人上之人。
《围炉夜话》紧接的第二句就是“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这是第一句的启下句,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毅力、斗志等修养,是干不成大事的。或者说,一个干大事的人,要有深广的智慧和沉毅的勇气,否则,临事不决或行事有误;若无沉毅的勇气,则会当为而不敢为也,或是为而慎为。只有具备“神闲气静,智深勇沉”的条件,方能称得上具有干大事的本领,否则,能力上不足以堪当大任,即使有机会,也可能稍纵即逝,从身边悄悄溜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修养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
开篇前二句应该是通篇的总纲,直接阐明了要想“立志、平天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具备较深的学问和较高的修养。或者说,理想、信心、知识、学问、意志、毅力和修养等是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篇5:高中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书中经典简练的语言在立身处世,德行修养,待人接物,思想境界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内涵。徜徉于书中,我常常会为书中的教育观念所折服。而细细品味更觉得回味无穷。在更多人注重名利,追求富贵的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关注子女身心健康的培植?浮躁,迷茫,忧郁充斥于我们生存的社会,而《围炉夜话》正像一盏心灯,在静静的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程。
一、“教子严成德 ”
在书中的第16节,讲到如何教育子女,作者提出要“教子严成德”。而紧接下来的全文更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不仅取决于家长爱心倾注的力度,更主要的是看父母是否教育有方。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感到我们给与了孩子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我们能够在是非面前给与孩子以正确的辨别。特别是在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会保持严厉的态度。记得在孩子很小时,带他到广场游玩,看到别人随手丢弃垃圾,他也要把自己的垃圾丢到草地上,我们及时的抓住教育时机,告诉他:随手丢到垃圾会让美丽的草坪变得难看,这种行为非常不好。有了这样的教育,轶群以后在公共场合很少随手丢垃圾。但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做为家长我们却非常的不称职。没有及时的发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做事情应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而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家长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品质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了严格的要求。就像有人总结的那样:一味的姑息纵容,即使很小的错误也是给了他一个错误的引导,让他觉得什么事情都无所谓,觉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也就养成不严谨的作风,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同时还缺乏了持之以恒的关注,往往是忽冷忽热。“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因此“和孩子一起努力,养成勤勉的习惯”将会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目标。
二、白云山岳皆文章,黄华松柏乃吾师
作者在书中提到“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人与大自然是相通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看云卷云舒,阳光雨露,听百鸟鸣唱,风来风往。我们会有许多的欣喜,不仅是因为这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感悟。因此我们应该怀有一份赏识,一份感恩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却正缺失了这份赏识。很多时候我过多的关注了孩子身上的缺点,致使这些缺点在我不断的责问、提醒中得到了更多的强化,而让我和孩子都感到身心疲惫。记得孩子在上学期对我说过:妈妈,你就不能多笑一点吗?其实也许正因为我教育方法的问题,致使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度陷入一种危机。另外通过读这段话自己更多的感悟到:在我们身上缺乏了一种以他人为师的学习的态度。“白云山岳皆文章,黄华松柏乃吾师”若能怀有这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尊重,赏识孩子,也许会取得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世间,很多平实、淡然的道理,往往蕴藏无尽的睿智。《围炉夜话》正是一本这样的书。读《围炉夜话》,我的脑海中不时构想出这样的情景:暖暖的火炉旁,一对满脸稚气的孩童正静静的聆听着一位髯髯老者的细心教诲,跳动的炉火不时映红老者矍铄的脸庞。尽管屋外寒风刺骨,雪花飞舞,但屋内却弥漫着智慧与温馨。这是我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方式,我也期盼孩子在我们的努力中会领悟更多的人生真谛
篇6:高中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围炉夜话》尽管是因“围炉”而“夜话”,但是,书中俯拾皆是经典的精练之言,在立身处事、自我修养、待人接物、理想境界等方面,均蕴含独到的见解。且其文辞浅近,意旨深远,情真语直,意存劝诫,余味无穷。同时,其娓娓道来之言,恰如炉中之炭,默默地散发着恒久的热量,让人在寒冷的冬夜感到温暖宁静。
《围炉夜话》开篇正文第一句就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开篇明义说明学问的重要。作为一个人成就大业的人,要广博地吸收知识,否则无以见天地辽阔;要笃定志向,否则无法专精;遇到困惑要向人请教,否则无法通达;同时,还要时常细心地思考,才能使学问进步。所以,做人要有收放心的工夫。或者说,具有了收放心的功夫,才能成为人上之人。
《围炉夜话》紧接的第二句就是“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这是第一句的启下句,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毅力、斗志等修养,是干不成大事的。或者说,一个干大事的人,要有深广的智慧和沉毅的勇气,否则,临事不决或行事有误;若无沉毅的勇气,则会当为而不敢为也,或是为而慎为。只有具备“神闲气静,智深勇沉”的条件,方能称得上具有干大事的本领,否则,能力上不足以堪当大任,即使有机会,也可能稍纵即逝,从身边悄悄溜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修养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
开篇前二句应该是通篇的总纲,直接阐明了要想“立志、平天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具备较深的学问和较高的修养。或者说,理想、信心、知识、学问、意志、毅力和修养等是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指出了为人要有浩然正气,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襟怀。但是,浩然正气是人们长时期积累和培养出来的。如果想涵养浩然之气,切不可靠一时的造作,更不得揠苗助长。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讲的是做人的品德。“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就夫去了人格;如果一个人夫去了人格,就等于夫去了一切。所以,作为人切不可不讲信用。同时,“恕”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的重要品德,因为“恕”才能推己及人,因此才不会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于己于人皆为有益,需终生奉行。所以,做人要有“宰相肚里好撑船”、“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气量,“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肚量。是与 “不求空读而要务实。”讲的是为人处事的的作风,做人
“务实求是”是为人的作风。生命真正的境界并不在形而之处,真正的修行也不在离群索居。“人间”才是生命境界的开拓处,“空谈”既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帮助别人的生命达到圆满的境界,“谈玄论道”往往只是凭空说话。所以,追求生命最高境界的人,一定要落实于“人间”,发挥经世济民的才干,在造福万民之中,体验生命的真谛,才能开拓更深更广的生命境界。否则,一切的奥道妙理,都毫无意义。
“放眼读书,立跟做人。”讲的是学习和做人的方法。一个人要想把书真正的读好,把书里的知识真正的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就要学会“放眼”。“放开眼孔”,不仅要放开“肉眼”,最重要的是要放开“心眼”。如果“心眼”不能打开,永远如井底之蛙,死守井口一方天空。而且,要学会把自己看的无知一些,让自己以一个求学的心态去面对书中的知识,不要自以为是,觉得什么都明白、觉得什么都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容易掌握。知识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追求的,是我们穷尽一生的精力都难以穷尽的,怎么还有去骄傲自满的心思呢。
同时,做人的道理真的有很多,可是最为根本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性格和个性。一味的追求和别人趋同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随声附和出来的东西别人也不会放在眼里的。所以,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立场和原则,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随波逐流,更不要成为“墙上的芦苇,风吹两边倒。”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讲的是教育的方法。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往往决定于他的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又往往决定于童年的教养。因此,作为父母或为人师表,教导子女或子弟要从幼时开始,要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光明磊落的人格,以及一种正直宽大的胸怀;那么长大以后,无论在何种境况,也总能保持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同时,为人在平日的生活中,要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修养,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否则,便失会去向上的生命力,没有进步反而退步。
“但责已,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已,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讲的是修身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多想想自己的过错,不要什么责任都往别人身上推,这是减少别人怨恨的办法;凡事只相信自己,不多听善言,这是失败的缘由!
篇7:高中围炉夜话读书心得
恰值生日之际,收到公司发的一本好书《围炉夜话》,欣喜不已。
此书作者王永彬,字宜山,宜都枝城石门坎人,清代儒家学者、田园诗人。其代表作《围炉夜话》自问世以来一直盛世不衰,以明人洪应明《菜根谭》、陈继儒《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立论231则,以清言小品形式广为阐述,涉及到人世社会诸多方面,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立业血本、读书励志、尊师益友等等。
感悟浅薄,交流学习而已。
书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通俗来讲,这本书讲的是饱暖难有为,饥寒能任事。书中用朴实而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我们要从小励志,不畏困苦。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在教育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人人都想过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但有时会使人产生很大的优越感。从而精神松懈。人人都不想过贫困的生活。可贫困和艰苦能够使人刻苦努力意志坚强。我们现在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努力学习,做事认真不要三心二意。
做人更要讲诚信,安分守己,切合自身实际,时刻检讨、反省自己,结交朋友要谨慎,处事妥帖、恰到好处。不论资质如何,有无天分,后天的努力和苦练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多读书、多交游,光明正大,心气平和、勤俭持家、忠孝厚义……
书仍在细读中,但感触感悟感怀已经源源不断。而在当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自己不正视形势的发展变化,不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满足于已有知识、安于现状,整天抱着“知足常乐”的观念去对待学习,那么将落后于形势,不适应于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最终为形势发展所淘汰。这也许就是“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围炉夜话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1.夜话作文350字
3.拥炉夜话抒情散文
4.读书心得
6.读书心得400字
7.优秀教师读书心得
8.读书心得匆匆
9.外国文学读书心得
10.刀锋读书心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