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大耳总日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一个个白衣天坚守自己的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力,尽一份心,用小小的身体抗住了压力,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抗起了旗帜。如今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力量,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讲卫生,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每个人的教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责任,面对知之甚少的病毒,我们应该树立信心,前有前辈们英勇无畏的身影,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不惧艰险,明确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和担当!
篇2: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4月20日下午,我参加了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的在线学习,在收看思政课之后,结合当前的国际疫情形势,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面对疫情大考,一批批白衣天使、军队医护人员以“逆行者”姿态奔赴前线,包括我们辽宁省派出的2054名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奋战在第一线。虽然一堂思政课的学习时间很短,但让我明白了许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名基层团总支的干部,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含义,我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愿挥洒青春与汗水,铺开祖国的繁荣富强之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篇3: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5位医疗队员,一个半小时战疫故事的讲述,让我热泪盈眶、深受鼓舞。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光辉党旗。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辽宁的英雄医务工作者离“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充满艰辛与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为“初心”而战。
在大灾面前,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但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绝对应该是领导者、先行者。一个又一个的医疗前线故事,在创造奇迹的同时,更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卷。此时更凸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战场摆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让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阵地上迎风飘扬;那舞动的铁锤镰刀,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迎接着新一轮春暖花开!
篇4: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学习心得
此次推出的“云端”思政课,五位支援湖北的辽宁医护人员为讲述者。他们为大学生朋友和广大网友讲述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并分享他们的见闻感受与心得体会。他们的故事使我们更加坚持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的信心和决心。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辽宁省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闻令而动,迅速组派多批医疗队支援湖北,白衣勇士,不畏疫情,千里驰援,日夜奋战在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坚守在决胜之地的最前沿。
作为一名学生来说,我非常渴望开学。因为“开学”两个字不仅仅代表着我们可以去上学,也代表着我们抗击疫情得到了完全胜利。这是我所希望的,也是我们数十亿同胞们所希望的。衷心祝愿那些饱受疫情之苦的同胞们:愿逝者安息,愿患者被治愈!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次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也是我们90,00后面临的一次灾难,我们国家面临的一次灾难。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我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同抗击疫情。
,大抵要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疫情当前,我们涌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人民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丢下“小我”,成就“大我”。在别人万家灯火团圆时,他们背起行李,踏上征程,告别父母,爱人,孩子。他们是医生,护士,志愿者,建筑工人,外卖小哥.....他们拼尽全力守护着大家,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死死抵抗。恰似寒冬中的骄阳,热烈而又温暖,他们不仅仅是对疫情治疗,缓解病痛,更多的是给与慰藉,治愈的不仅仅是人身体是的疼痛,还有我们心灵上的创口。他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所以啊,这些“逆行者”们啊,请你们保护好自己,我们期盼着你们的平安归来。还有,很开心,很自豪,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国有着精确的判断力,有着坚硬的执行力,还有着这些挚诚的爱着她的人民们,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共筑国之强盛。此生无悔入华夏!
同时,此次疫情也让我们明白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热爱祖国,共同抗疫,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史诗级的武汉保卫战,中国保卫战,弘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承!
篇5:大学生观看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有感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我们迎来了这次加长版的寒假,它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通过思政课学习,我看到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我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逆行而上。他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热情与赤诚、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些逆行的背影,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我相信打赢这场硬仗的曙光指日可待!
篇6:大学生观看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有感
通过聆听“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感受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收获颇丰,备受鼓舞,体会到要深化理论认识的重要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艾四林教授的讲解,他说到马克思曾说:“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我们要推动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认识。
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因为它不仅关乎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建设人类生命共同体。在抗击疫情期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迅速汇集起多方力量,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和显著优势。从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的迅速建立,到19个省市医疗队伍、41000多名医护人员的对口驰援,再到各级党政机关、基层组织以及志愿者们的齐心协力,所有中华儿女纷纷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一次疫情大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今天的“思政大课”,四位教授为我们全体高校思政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我们辅导员要善于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围绕疫情防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实践、引人于思考,主动当好青年学子立志成才、奉献时代的领路人。
作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勇做这场战“疫”的主力军,虽然不能身赴战场,但也要科学防疫、听从学校和老师的指挥,积极参与防控疫情宣传工作,时刻不忘自身责任与担当,为最终打赢这场疫情贡献我们零零后大学生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篇7: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00字
自新冠肺炎以来,无数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前往一线,他们将个人安危放在身后,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敢于牺牲,勇往直前,党员干部更是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此次疫情中,中国更是发挥了大国担当的重要作用。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手忙脚乱,而是在齐心协力、有条不紊的与病毒进行斗争、与时间进行赛跑。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担当,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以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情怀。
寒冬已过,祖国春暖花开。在迟到了76天的武汉于4月8日按下了重启键。我相信,在经历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斗争后,中国人民将更加团结奋进,我们的党将更加的坚不可摧,在不久后,我们也终将会重逢于校园!
篇8: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00字
通过五位辽宁支援武汉的医生讲述,我感受颇深,面对疫情,全体党员干部青年团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防控疫情中高扬旗帜,团结奋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共同打赢这场攻坚战;而我作为经济管理学院金融1801的团支书,也应该争做表率,做志愿服务。
那些最美逆行者,志愿服务人员的无私奉献,坚守在战疫一线,保卫国家和人民,他们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永远值得我们敬佩。中国速度是万众瞩目的,集全国力量来支援武汉,300多支医疗队,1013人来自辽宁省首批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还有很多像刘宪峰这样年轻的“90”后,青春在战疫中显担当。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营口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科学有序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迅速构建起一条条保障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靓丽的“志愿红”为群众消除疫情阴霾增添力量!
篇9: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00字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能让我们强大,这就是“多难兴邦”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国人逆行而上。八十四岁的钟老,虽年及悬车,仍披挂上阵。
不仅他们,更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千里迢迢来到武汉,帮助武汉人民一起度过这难关!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却转身离开,有人在战斗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有人时时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献出了生命,有人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他们亦是英雄。一个字,一盏灯,一份心,一种情。
就像课程最后一位老师说的:“教育为民,服务社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你们一定能骄傲而坚定地站在前方,做这个国家的守护者,做你们自己的英雄。”国家栽培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展现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篇10:辽宁专场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00字
今天下午,我准时收看了“讲战疫故事铸强国使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观看“思政大课”,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深刻感受到青年顽强的斗争精神、青年一代的快速成长。
在锦州医科大学李院长的演讲中提到,90后魏来和本组4名90后党员将社会捐赠给他们的物品捐献给患者,此后,A12病区每个班次的医护人员都会准时推着小货车,给患者送去需要物品,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青春力量,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战“疫”中彰显责任与担当。
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要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追求以及为国、为民的理想,主动结合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为自己定好长远规划,设好短期目标,不断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方向而努力奋斗。
篇11:辽宁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我们告别了一个充满阳光的,本以为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全新的,却没想到,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一场**卷席而来。这一场灾难让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想要按下“重启”的按钮。
12月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新的一年里所有的美好计划,众人惶恐,闭不出户,一夜间,原本热闹的大街小巷,瞬间变的冷冷清清,别说是人了,就连车辆都少之又少,各地都被封锁,人民出不去也进不来,完全找不到过年的气氛。
疫情大肆爆发之前我们可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吹哨人”在提醒着我们,例如我们活泼开朗的_,曾经就提醒过公众,这次的肺炎并不简单,甚至有点类似于SARS,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做好防护措施,让这个可怕的小病毒在全国大肆的传播起来,还让我们可敬的_也因公殉职了。像_这样的医生还有许许多多,这本是可以防范的疫情,不会丢失这么多宝贵的人才啊。
疫情向全国各地蔓延开来,每天醒来睁开眼睛每一件事就是查看确诊病历数据,确诊与日益增加,中国陷入了无限的黑暗中,就在这时,一群勇敢的白衣天使冲了出来,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有了他们中国就有了希望。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篇12: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节课,这应当是我迄今上过最特殊的一堂课了!看完“思政大课”我最大的感触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使得国内外深刻到了认识中国抗疫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见识了中国的组织动员能力,十五天时间建成雷神山、火神山两个医院,共计2900个床位,“中国速度”令外国友人惊呼:奇迹!
早在疫情初期,习近平主席就说:“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场大考”。面对疫情,一位位医生护士拼尽全力的工作、一个个科研团队夜以继日的研究、一名名志愿者积极忘我的奉献、一支支人民军队接二连三的奔赴、还有所有群众的自觉居家减少外出。磨难打不垮中国人民,我们只会更加坚强!因为我们有一个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执政党,因为我们有携手同行的14亿中国同胞,也因为我们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另外一点,是党和国家在疫情前后的反思与计划。
课上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中国正是从一次次磨难中发展至今,但一次次的磨难并没有击垮我们。如今我国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反思疫情,国家计划设定相应法律法规,极力解决这一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习惯,全面取缔野味市场;并决心大力呼吁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最后,我想说说关于冯教授对当代青年担当的讲解。看着冯教授讲述疫情期间一个个青年的感人故事,我更加坚定我们作为当代青年,有着强大的能量。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们青年一代终将一步步接手这个国家,担起我们的责任,我们将继续热爱着这个美丽可爱的祖国,一次次回应时代的考验……
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吾辈担当!
篇13: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疫情形势,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越是胶着对垒的时候,越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关键是抓好重点地区的疫情防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加强力量薄弱地区防控,切实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要全力做好首都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牢牢把握防控工作主动权。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需要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切实加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帮助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抗疫斗争。要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动态,积极组织蔬菜和畜禽等生产,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解决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
在人类与疫病的斗争中,科学始终是最有力的武器。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必须用好科学的力量。要加快科技研发攻关,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力争早日取得突破,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更坚实防线。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凝心聚力,激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要继续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广泛宣传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用正能量感召人、激励人。要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不断以扎实成效强信心、聚民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篇14: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冬天永远不知道春天来得这样晚,就像我们永远不知道疫情来得这样突然,疫情全面爆发至今两个星期,我们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又在众志成城中重拾信心,坚定信念。无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命奔赴武汉疫情一线,无数公职人员选择坚守辖区前沿,无数志愿者选择带头冲锋在前,无数群众倾尽全力支援前线,他们都是战“疫”的“守城员”,在疫情面前,誓死不退!
致敬最美白衣逆行者,舍生忘死消灭疫情“源头”。当疫情来临,全民上下人心惶惶,那一封封被晒出来的请战书,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是群众最好的镇定剂,无数收拾行囊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是群众心中的定心丸。那个奋战在重症病室,不眠不休、熬红双眼的巾帼英雄;那个身怀有孕却主动请战,不幸流产的“不合格”母亲;那个身患重症却默默坚守、冲锋在前的“三忘医生”……他们是疫情的“逆行者”,舍身忘死只为能从疫情的魔掌中拉回更多的病人,不眠不休只为能更快更好的消灭“病毒源”,战“疫”面前,他们挺身上前,默默为身后的全国人民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致敬最真绿衣拦路者,一丝不苟阻挡疫情“流通”。“若有召,召必回,战必胜”“我请战、我参加、我有责”“我是党员,我先上”……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是无数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这场寒冬的战“疫”变得温暖起来。武汉疫情迅速蔓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涉及近13亿中国人民,可见此次疫情范围之大、影响之广,无数公安、交警、民兵、干部迈出家门,做了“反派拦路者”,他们身着绿衣,拿着体温计,戴着简单的防护口罩,24小时坚守在全国大小交通要道,寒风凛冽中,他们布下天罗地网阻断病毒流通渠道,用血肉之躯为身后的群众筑牢安全防线。
致敬最善红衣志愿者,舍己为人遏制疫情“输入”。“村长,还有红袖套吗?给我一副吧,我也想帮下大家的忙”“书记,我听说这里要招志愿者,为抗疫服务,你看我可以吗?”“妈妈,我明天出发去武汉,去当志愿服务者,为抗疫加油,对不起,没和你商量就擅自报名了”……当疫情来临,他们心存大爱,明明是应该被保护的普通群众,却挺身而出奔走于大街小巷,红色的志愿者标志让他们浑身是胆,宣传防疫知识,排查登记可能的病毒携带者,背着喷雾器消毒,处理废弃口罩,到处都是他们战斗的身影。战“疫”面前,他们舍己为人,用尽全身力量遏制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就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是最善良、可敬的人。
致敬最亲彩衣捐赠者,慷慨解囊保障疫情“物资”。春节期间,战“疫”全面打响,争分夺秒的两个星期里,带给我们无限感动与温暖的,除了义无反顾奔赴前线奋战的勇士,还有数不胜数努力保障后勤供给的爱心人士。那个将1.8万个抵工资的口罩全部捐赠出去却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小伙子;那个将自己抢购的6000余个口罩全部捐赠出去,家人都没有口罩使用的药店老板;那个紧急召集员工,自掏腰包支付3倍工资加班加点生产口罩,却将生产的全部口罩捐赠到武汉一线的工厂老板;那个将自己捡垃圾存起来的1万余元存款全部捐赠给武汉的拾荒老人……他们衣着不一,却行动一致,向社会深刻诠释何为“你在一线奋斗,我在后方支援”,他们都是最可爱可亲可敬的人。
这场疫情,是的新年考卷,在这场考试中,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可敬的人。
篇15:关于辽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多难兴邦。无论面对洪水,地震,ASRS病情,还是遭遇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我们党始终带领我们全体人名,一往无前,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疫情发生后,北京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主动请缨赴鄂支援建设;辽宁1000多名医务人员踏上援鄂征途,许多人在“请战书”里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有一群斗
士心怀大爱,慷慨请战,逆行而上,报名去抗疫一线:“我自愿报名参加医疗救助团队”“我执行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任务,经过实战考验,我申请加入防控疫情队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胜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抗疫斗争彰显国家力量,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10天建成了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3天建成了容纳15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1周内改建了16所方舱医院,这一个个数字,不仅仅是奇迹,更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担当,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以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情怀。我深深的感到自豪,厉害了,我的国。
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同样考验着每一个人。各级干部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像战士一样挺身而出,以战时状态激励自己,以战时要求督促自己,坚决服从党中央的指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以战时状态共筑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坚决打赢这场必须打赢的战“疫”!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全国人民一盘棋。我们必将战“疫”成功,我们必将胜利!
【辽宁专场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