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碑林观后感800字
“xmv3y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焦山碑林观后感800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焦山碑林观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焦山碑林观后感800字
焦山碑林观后感800字
白云游走,秋风温柔,就在这样一个美好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路上伴着欢声笑语,迎着灿烂阳光,来到了风景秀丽的焦山公园。
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阴,时常有小鸟站立在枝头,俯瞰着大地。地面的青石板砖满是斑驳,其间仿佛能看到岁月的流淌。抬起头,天空湛蓝辽阔,又似乎几百年来从未变过。再继续往山上爬,便隐约可见“碑林”两个烫金大字。里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里,人影绰绰;而在竹林外石板路的两旁,则是一块块散发着清冷气质的碑铭。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镌刻,更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这里有小篆,神秘却又不失美观,如同一幅幅灵动的画;也有庄重淡雅,略显书生之气的隶书;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碑铭,每一个都在诉说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惊叹的,是赵孟\的《前赤壁赋》。他的字笔情恣意,气象万千,雄浑之中独具一格。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一笔之下,观之若脱缰野马,腾空而来又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空旷。
接着,我又在嵌满了碑铭的过道穿梭、浏览,最后通往了本次参观的重头戏――《瘗鹤铭》。经过我的仔细观察,竟发现它的字体结构集中体现了许多字体的优点:它有草书圆劲之势,有汉隶瘦擎之笔,又有篆书的筋脉,不愧享有“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的盛誉。苏东坡曾评价:“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王世贞也曾感叹道:“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
是啊,我久立于《瘗鹤铭》前,岁月流逝,时光不再,这是谁也逃避不了的。如今,斯人已去,却剩他们在世间所留下的书法作品。可这一个个诉说着悲欢离合的书法作品,又为何能逃过历史无情的变迁,久存世间,供世人所瞻仰?我稍一思索,心中便有了答案。没错,它不仅局限于一块小小的碑中,这是一种智慧,一种文化,一种永存于人们心间的精神!它的能量庞大而未知,当然能凌驾于时间之上。
正午的阳光很是耀眼,我五指遮住阳光,双眸微眯,中国书法的前途必然一片光明璀璨。
篇2:碑林观后感800字
春节,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的碑林已经有900多年历史了,这里共陈列一千多方碑石,仿佛一座碑的森林。
一走进碑林,步入大门,远远就会看到一座亭子,上面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匾上书写着二个苍劲有力的“碑林”楷书。但碑林的“碑”字,硬生生地少了一撇。这是为什么?讲解员哥哥告诉我,传说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被革职戍守新疆,途经西安之时,书就“碑林”二字。由于当时刚刚丢了乌纱帽,心情不好,少写了一撇。
都说这里是“碑石之林,书法之魂”,可我一个不懂书法的人,到这里只能“外行看热闹”了。这里有书法名家的洒脱墨迹,碑石有高有低,形状也各不相同,隶楷行草篆字体皆有,每个字犹如鬼斧神工,柔美、苍劲、....在昏暗的灯光下,都呈现出一种岁月的沧桑。
看完了这么多的碑石,最令我难忘的《开成石经》,它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等12部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必读经书。唐时雕版印刷并不普遍,为了避免传抄时出现错误,所以刻石经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讲解员哥哥说,就是现在的高考题库,考试的题目呀就是从这里出的。另一件宝贝是昭陵六骏,昭陵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李世民是位马上皇帝,六骏是李世民生前作战所骑的六匹马,每匹马都有一个能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这四匹马的浮雕是实打实的真品,另外两匹马由于历史原因被美国人运走,现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讲解员哥哥说,从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中国的许多文物都在社会**中被外国人盗走,听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好痛。
点横竖撇又一捺,隶楷行草篆通达。旷世碑林书胜地,千年圣迹传万代。石头是不会说话的,但成碑石便是书法艺术的化身,历史的浓缩,西安碑林真让人流连忘返。
篇3:碑林观后感800字
今天我去了碑林,参观了许多文物,有重达十吨的石犀、有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有精美的石灯……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石犀,这种犀牛没有角,叫做圆帽犀,这只石犀是为李渊献陵的,由于一半在外面,一半埋在土里,所以一半风化一半完好无缺。
今天我还拍下了一组石狮的图片,我感受到了石狮的肌肉线条非常饱满,充满了力量,汉唐时期铿锵有力的文化在石狮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件最好玩儿的事,是一只可爱的猫的故事,猫和碑林有什么关系?这可是碑林的著名网红“小黄”,我正参观的时候,就远远看见一只胖短黄猫在庭院休闲散步,见了游客完全不害怕,我见状就跟了过去,跟它一齐并排走路,它快我也快,它停我也停,就像和好朋友一起拉手走路似的,这种感觉真奇妙!正走着,小黄突然停下了,弓起腰,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小爪子趴着地面,好像要捕捉猎物,我赶紧移步走开,不影响小黄行动。野生动物也是博物馆的一名成员,一边是文物与石碑,另一边是小黄的家,真不错!
二
国庆假期我和爸爸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一同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还有欣赏他们的书法石刻。
听导游阿姨说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碑林博物馆。
从大门走进去,就能看见一个高大的牌坊,中央道路旁有许多的石柱,上面都刻有各种纹饰,这就是古代栓马桩。
一座古建筑上刻有碑林两个字,导游讲,这两个字是由林则徐提的,而且碑字还少了一撇,原来这是古代的繁体字。古建筑内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这就是著名的《石台孝经》。
碑林里藏有颜体、柳体、欧体等古代书法石刻的真迹,这些真迹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怪不得碑林会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最爱的地方。
碑林里有名的“昭陵六骏”,听导游讲是根据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雕刻的。博物馆里的六骏其中有四骏是真品。
碑林的石碑,上面不仅仅刻有书法,有的还刻画,这些石刻都在向我们讲述古代的故事和历史。
参观完碑林我也爱上的书法,我要好好练习写字,希望我的字也能够苍劲有力,有自己的风格。
三
碑林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它是我国4A级景区以及国家一级博物馆。
刚刚进入碑林园内,一股浓浓的诗意就“扑面而来”,首先我看见了两座“泮池”,据说在古代只有“状元”才有资格走上两座池中间的桥。继续走进院内,我立刻发现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难道林则徐写错字了吗?根据讲解员的介绍,我才知道了:原来书写这两个大字的林则徐是有意将字少写一笔,因为在书法界,少写一笔会更有美感。接着我又参观了碑林的镇馆之宝——“石台孝经”。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且书写,太子唐肃宗李亨篆额。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在其上用大字写了《孝经》中,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对话,并且用小字标注出了自己对某一句的认识、感受与鉴赏。全碑以楷书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苍劲有力,使人惊叹。
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魁星点斗图”。这座碑主要以古代科举五经取士,每经首选一人为“魁”。于是本碑就以儒家提倡的“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就像一个小鬼一脚立“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
参观完碑林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以及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四
我从小很喜欢书法,我比较喜欢颜真卿的书法,也一直在临摹他的《勤礼碑》,我知道这都是拓自于西安碑林,所以国庆长假,去碑林就是圆我心中的一个梦。
碑林座落于西安市三学街,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碑林的自然环境很清雅,让人感到很惬意。走进碑林,就像走入了书法的海洋,但碑林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以为碑林里面应该像历史博物馆一样,宽敞明亮,一块块碑,应该放在显眼的位置,结果我发现,碑林的碑实在是太多了,密集地一块块树立在狭小的展室里,但每块碑都是珍品。讲解器告诉我颜真卿的《多宝塔》是在他72岁时为父亲立的墓碑,在第一展厅中那些碑是以前人们的教科书,在一次大地震中44块教科书碑全部损坏,后来唐朝人用了95个时辰才一一把教科书补全。在展室里,这里是怀素的《千字文》,那里是曹全的《曹全碑》,这边是柳公权的《唐玄宗秘塔碑》、那边是我的最爱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哇!如此多的书法艺术被聚集在这个地方,真让人大饱眼福。
这次碑林之行,我认识了欧阳询的欧体,柳公权的柳体,张旭的行书,曹全的曹全碑……使我对中国书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座艺术宝库里,使我流连忘返。
篇4:游乐山大佛观后感800字
乐山大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一.
清晨,朝霞像千万把利剑透过树梢.踏着晨辉,顺着石径,来到大佛寺门前,第一眼就看到了由北宋大诗人苏轼题写的 “大江东去,佛法西来”的楹联.沿着青石铺成的山路,走进静悄悄的大雄宝殿,看到释迦牟尼坐在殿堂正中的莲花宝座上.他头戴紫金冠,身披袈裟,面容慈祥,风尘仆仆,好像刚刚取经回来,端坐殿堂,在默默祈祷.两个童子守在两旁侍候,宝座前是一张大红木香案,大铜炉里香烟四起.
走出大雄宝殿,来到了大佛头部的右侧——凌云山的山顶.从这里可以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的头看上去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耳朵里面装两个人都没问题,头发上有数不清的发髻,大约有10层左右,远看发髻与头部连成了一体.
沿着大佛右侧弯弯曲曲、极为陡峭的一条人工凿成的道路来到了大佛的脚下,仰望大佛,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从这里看大佛的脚,它简直是太大了,至少可以坐几百人.回头望去,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条大河在这里汇合,河水拍打着岸脚,激起层层浪花.
沿着大佛左侧沿山开凿出的隧道,登上了乌尤寺,走进弥勒佛堂,“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自己原本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映入眼帘.殿堂里供着一尊金黄色的弥勒佛.他袒胸露肚,满面笑容,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仿佛正在给人们“祈祷”.他的四周,四大天王威武地站在两边.它们身披金甲,光彩夺目,头戴金冠,分外引人注目,脚蹬虎靴,好不雄壮.一人手拿红罗伞,一人佩带青龙剑,一人挂着迷魂琴,一人舞着三头蛇,横眉立目守着殿堂.
告别了紫烟萦绕、森森古柏围衬的乌尤寺,坐在游船上,在三江汇合处,一眼就看见跟山一样高的大佛,佛像看上去高达几十米.大佛背靠着山,而大佛本身就是由山开凿而成的,真可谓:“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乐山大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希望你有机会能去看看.
篇5:焦山一景作文800字
焦山一景作文800字
焦山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初年,是与云杠石窟同时建造的著名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和考证,北魏时大同西郊东有僧寺为灵岩,即:云冈石窟第三窟,西有尼寺为焦山石窟寺。为祈福,北魏皇帝常祷与此二山。焦山石窟寺。历史悠久一,曾享有盛名。山顶有明代砖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高山镇筹资600万元对寺院重修。在原有基础上,按寺院中轴线排列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石窟洞天殿、须弥山殿。主次分明,层层错落。一层新建观音、地藏殿。二层新修文殊、普贤殿。寺院东新修泰山圣母殿。整个焦山石窟寺共建有殿堂69间,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寺院依山而建,布局合理。明柱粱坊,构件简练观整。斗拱孤僻,飞檐高翘。窗棂图案,纹饰精巧。有各种塑像72尊,塑像体态匀称,衣饰流畅,面貌平润,神态自然。殿堂大多布满壁画,计有105组,约6000平方米。画法为重彩平涂。线条流畅,细腻逼真。
刚到那里,空气真是新鲜,而且这天十分热,穿着裙子的我都感到特别的热,不过不时还能有凉快点的风刮过,也就不觉得怎么热了。
焦山石窟寺刚开始有一个108层的阶梯,阶梯那么地长,犹如一条伸展身子的巨龙,阶梯那么地陡,就象那高不可攀的天梯,我们一步一步一步地终于登了上去,哎哟,真是费劲,不过情绪激昂的我们却一点不觉得累,两个表弟是争看谁第一上去,我呢是边走边拍照,呵呵~
上了这108层的阶梯,就来到了第一个殿,我也忘记是什么了,然后我们就一层一层地浏览每一层的殿。最后我们终于爬上这层层错落的`焦山石窟寺的最顶峰,哈哈哈,我们胜利拉!最顶峰是名代的砖塔,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我们却发现上面好多***到此一游的字眼,不过它还是没有扫了我们的雅兴。
站在最顶峰看下面,前面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景象,后面则连绵起伏的山脉,最顶峰的风好大,吹得好凉快,好舒服,好象把我所有的疲劳和烦恼都吹跑了我们在这里呆了好长时间,因为我们觉得现在整个世界数这里最美,可以饱览美丽风景,吸收新鲜空气,尽享美丽景象……不知为什么,景好心情也好,我高兴的欢跃的心情顿时油然而起,好想唱首歌,正好姐姐当时也这样想的,我们两个朝着下面引吭高歌,唱了一首我们最喜欢的电视剧《快乐星球》主题曲《快乐小神仙》和《月亮船》,真是开心极了!
美好的时光是快乐的且是短暂的,我们总不能在上面一直呆着吧,总得下去呢。最后还着怀着高兴的心情蹦蹦跳跳下去了,我们都高兴呀!
【焦山碑林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1.焦山诗歌
4.西安碑林介绍
6.盲山观后感
7.走进西安碑林作文
8.800字观后感
10.山歌剧《乡村教师》观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