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

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

2022-06-04 09:02: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kshenl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欢迎阅读与借鉴。

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

篇1: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

接连几日持续高温,暑热难耐,头晕、眼花、头痛、恶心等各种中暑症状,在人们刚一出门时便“扑面而来”。

最近中暑患者增多,主要以高温天室外作业人员居多,比如雨后给漏水的楼顶做防水的工人、修路工人等等。前几天急诊就来了一个中暑的装卸工人,听说是运了一车石子没人卸货,他自己在大太阳下卸完一车石子,然后头一晕,被送来医院抢救了。之所以中暑患者年年都有,主要原因是百姓对中暑不够重视,安全意识不强。

若说天冷冻死人,有人信,若说天热热死人,就没几个人信了。其实,高热天比严寒天更危险,中暑是对全身的一个损害,尤其是身体持续高热对心脏、肝脏和脑组织伤害极大。

如果有人出现中暑该如何急救?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高温天气如何避免中暑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纳凉措施。

篇2:夏季中暑后要如何急救

夏日里如果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容易使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这就是所谓的“中暑”。中暑患者一般会出现体温上升、心跳加速、虚脱、肌肉松软、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呕吐、瞳孔放大,甚至丧失意识。

当身边有人出现中暑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1、将患者转移到清凉处

发生中暑后,应当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2 给患者降温

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但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

提醒:不要快速地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3、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

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

提醒:

・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

・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4、按压人中穴和合谷穴

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5、重症中暑患者送医院急救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即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6、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患者,并冰敷患者额头

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并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篇3:高温中暑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温的天气下对于保健身体健康来说就更重要了。高温的天气是可能会让身体有中暑的情况发生,中暑后人体就会失去知觉,这样对于身体的健康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还可能会让生命受到比较大的威胁。所以在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那么高温中暑急救措施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下。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4.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纳凉措施。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些了。如果能在平常的时候多注意这些的话,那么发生中暑的情况后,就能很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急救。对于保证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另外在平常的时候还要积极的预防中暑的情况发生。

篇4:夏季高温防中暑通知

各县(区)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市直工会,各直属基层工会:

高温季节已经来临,为了切实做好今年夏季的劳动保护、防暑降温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杜绝中暑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安全度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充分认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把防暑降温工作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班组、每个高温岗位和每个职工,特别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各级工会要依法履行职责,监督、协助用人单位合理安排职工的作业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高温季节各项津贴标准及相关待遇的发放。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对高温作业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措施,设立高温作业职工的工间休息室;建筑施工等露天作业的,要避开烈日高温时段,防止职工中暑。要做好职工的医疗保健,抓紧在入暑前对高温作业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职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要督促企业在作业现场及时供应合格足量的清凉饮料,加强职工食堂管理,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职工平安度夏。

三、各级工会要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暑期保健知识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把安全教育培训渗透到职工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要督促和协助企业行政重点加强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防暑降温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做到遵章守纪,抵制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要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等活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

四、各级工会要针对高温天气极易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深入到生产一线,做好高温慰问,对发现损害职工安全健康的问题,要及时向企业行政和上级工会反映,并督促企业行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解决。要充分利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优势,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加强对企业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防止、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市总工会将对高温车间、露天作业等特殊作业的企业、工地、车间进行抽查,并深入一线慰问高温作业的职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二〇**年六月二十九

篇5:夏季中暑急救方法须知

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 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以下时 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中暑急救措施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转送。

篇6:夏季中暑急救的方法

一、中暑原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二、中暑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

(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3)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1)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2)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严重脱水导致休克等症状。重症中暑又可分四种类型: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主要是由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4)日射病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三、中暑预防及急救措施

1.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2.常喝降温饮品

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

(1)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3.夏季防暑常识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9)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4.中暑急救

(1)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地方。

(2)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或空调。

(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还可以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4)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人员中暑现场应急措施

一、人员中暑的应急处理

1、立即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休息。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患者的衣服,如果衣服己经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净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并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

3、尽快用物理方法降温,使体温下降到38度以下。

4、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或者经过降温外理后意识清醒,可以给患者服用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食物或饮料,还可以服用霍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十宣穴等人体穴位,严重患者须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临床上中医刮痧、拔罐和“抓筋”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6、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拔打120电话,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二、防暑降温知识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相关文章:

1.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2.防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3.夏季高温放假通知书

4.夏季高温温馨提示语

5.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6.防中暑总结

7.防中暑范文

8.中暑教学教学设计

9.中暑作文600字

10.高温工作方案

下载word文档
《夏季高温 出现中暑如何急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