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

2022-08-26 08:18: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接纳自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

篇1: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

杂智部·黠童子

作者:冯梦龙

【原文】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文言文翻译:

有一童子随主人四处求官。但童子所骑的马不好,想换一匹好马。他远远看见有个人骑着一匹骏马急驰而来,心生一计,就手握着缰绳假意哭泣起来,来人见童子哭得伤心,就问童子为何哭泣。童子说:“我的'马儿跑起来速度奇快,是匹好马,但我担心无法控制它而伤到自己,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来人见童子年幼,不致骗人,于是贪念大起,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表示愿意与童子交换。童子换了马便急驰而去,那人骑上童子的驽马,才知道受骗上当,但已追不上了。

文言文翻译战国策全文及翻译后汉书·班超传原文及翻译杨震传原文及翻译

篇2:智囊选录·杂智部·总序的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杂智部·总序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冯子曰:智何以名杂也?以其黠而狡,慧而小也。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或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破其狡,则正者胜矣;识其小,则大者又胜矣。况狡而归之于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于大,未始不大乎?一饧也,夷以娱老,跖以脂户,是故狡可正,而正可狡也。一不龟乎也,或以战胜封,或不免于洴澼,是故大可小,而小可大也。杂智具而天下无余智矣。难之者曰:“大智若愚,是不有余智乎?”吾应之曰:“政唯无余智,乃可以有余智。太山而却撮土,河海而辞涓流,则亦不成其太山河海矣!”鸡鸣狗盗,卒免孟尝,为薛上客,顾用之何如耳。吾又安知古人之所谓正且大者,不反为不善用智者之贼乎?是故以“杂智”终其篇焉。得其智,化其杂也可;略其杂,采其智也可。

文言文翻译:

冯梦龙说:智慧为什么可以称之“杂”。这指的是一些狡诈、卑小的智慧。纯正的智慧不应该是狡诈的,但是纯正的智慧常常被狡诈者所困扰;大的智慧不应该是卑小的,但大的智慧常常被卑小者欺侮。只有破除狡诈,纯正的智慧才能取胜;认识卑小,大的智慧才能取胜。何况狡诈发展变为纯正,未曾不是纯正的智慧;卑小而变为大智,未曾不是大的智慧。同样是饧,伯夷是用来给老人吃,以使他们快乐,而盗跖则用来润滑门枢,以便偷盗时没有声响,因此说狡诈可以变为纯正的智慧,纯正的智慧可变为狡诈。一双不怕皲裂的手,可以有助于在战争中取胜,也可以使人不惧怕在水中漂洗棉絮,所以说正大的智慧也可以变成卑小的智慧,卑小的智慧也可以成为正大的智慧。所以说具备了杂智则天下就没有其它的智慧了。有人辩驳说:“对于那些大智若愚者,是不是也算一种其他的智慧呢?”我回答说:“纯正的智慧中没有其他的智慧,但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智慧。就好像泰山不会拒绝小的土块,而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海不会拒绝任何一条小溪,而能成就它的博大。”因此即使是鸡鸣狗盗的小伎俩,不仅能够成为孟尝君的座上客,而且可以将孟尝君从暴秦的手中拯救出来。主要看你是如何运用这些智慧。我们又怎么知道古人所说的正大的智慧,不会成为不善于利用智慧的人的祸害呢?所以我以“杂智”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篇。得到智慧,化去那些杂事是可以的。略去那些杂事,采其智慧也可以。

篇3:智囊选录·杂智部·乘驴妇原文和翻译

智囊(选录)·杂智部·乘驴妇原文和翻译

有三妇人雇驴骑行,一男子执鞭随之。忽少妇欲下驴择便地,呼二妇曰:“缓行俟我。”因倩男子佐之下,即与调谑,若相悦者。已乘驴,曰:“我心痛,不能急行。”男子既不欲强少妇。追二妇又不可得,乃憩道旁。而不知少妇反走久矣,是日三驴皆失。

文言文翻译:

有三位妇人雇了个驴代步,驴主也骑着驴跟随在后面。走了一阵子,忽然其中有位妇人要下驴,想找个比较隐秘的`地方方便,就对另外两位妇人说:“你们慢慢骑,边走边等我。”接着就请驴主扶她下驴,就和驴主打情骂俏,好像两个人之间非常亲密。等到妇人方便完,再骑上驴背的时候,妇人说:“我心痛不能骑得太快。”驴主不好意思要妇人加快速度,追赶前面的两位妇人又追不到,只好先在路旁休息,谁知道这名妇人早就已经掉头逃走很久了。这天这名驴主丢失了三只驴。

篇4:智囊(选录)·杂智部·老妪骗局的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杂智部·老妪骗局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万历戊子,杭郡北门外有居民,年望六而丧妻。二子妇皆美,而事翁皆孝敬。一日忽有老妪立于门,自晨至午,若有期待而不至者。翁出入数次。怜其久立,命二子妇询其故,妇曰:“吾子忤逆,将诉之官,期姐子同往,久候不来,腹且枵矣。”子妇怜而饭之,言论甚相惬,至暮,期者不来,因留之宿,一住旬日。凡子妇操作,悉代其劳,而女工尤精。子妇唯恐其去也,谓妪无夫而子不孝,茕茕无归,力劝翁娶之,翁乃与合。又旬余,妪之子与姐子始寻觅而来,拜跪告罪,妪犹厉詈不已,翁解之,乃留饮。其人即拜翁为继父,喜母有所托也。如此往来三月,一日妪之孙来,请翁一门,云已行聘,妪曰:“子妇来何容易,吾与翁及两郎君来耳。”往则醉而返。又月余,其孙复来请云:“某日毕姻,必求二姆同降。”子妇允其请,且多贷衣饰,盛妆而往,妪子妇出迎,面黄如病者,日将晡,妪子请二姆迎亲,且曰:“乡间风俗若是耳。”妪佯曰:“汝妻虽病,今日称姑矣,何以不自往迎,而烦二位乎?”其子曰:“规模不雅,无以取重。既来此,何惜一往?”妪乃许之,于是妪与病妇及二子妇俱下船去,更余不返,妪子假出觇,孙又继之,皆去矣。(边批:金蝉脱壳计。)及天明,遍觅无踪,访之房主,则云:“五六月前来租房住,不知其故。”翁父子怅怅而归,亲友来取衣饰,倾囊偿之,而二妇家来觅女不得,讼之官,翁与子恨极,因自尽。

文言文翻译:

明朝万历戊子年间,杭州北门外有个老头,年纪快六十岁,老伴已经去世,两个儿子都已经娶妻,媳妇们不仅貌美,而且对他也非常孝顺。一天,有位老太太站在他家门口,从早晨一直站到中午,好像在等什么人,而对方好像一直没有来。老头出入门口好多次,可怜老太太站立太久,于是就让两个儿媳妇去问问老太太怎么回事。老太太说:“我儿子不孝顺,我要到官府告他,我是在这里等我姐姐的孩子和我一起去官府,没有想到他一直没有来,我的肚子都有些饿了。”媳妇们同情老太太,就请她进屋吃饭,彼此交谈得十分愉快,一直到晚上,仍然不见要等的人来,于是媳妇们就留老太太在家中过夜。老太太住了十天,凡是日常家务,都是老太太一手料理,女工尤其精巧,老头的两位媳妇都怕老太太离去,她们认为老太太既然老伴过世,儿子又不孝顺,一个人孤苦无依,于是极力劝公公娶这个老太太为妻。于是两个人成婚。又过了十多天,才看到老太太的儿子和姐姐的孩子寻来,见了老太太之后就跪在地上认罪,老太太仍然不停地大声怒骂,老头劝慰老太太,于是邀请老太太的儿子留下来喝酒,老太太的儿子拜老头为继父,庆幸母亲往后日子有了个依靠。两家往来了三个月之后,一天,老太太的孙子来邀请老头一家去喝订婚酒,老太太说:“两个媳妇哪能随便走开呢,我和老伴儿还有他两个儿子去吧。”一行人喝得醉醺醺地才回来。又过了一个多月,老太太的孙子又前来邀请说:“某日是我完婚的大喜日子,二位婶婶务必要来喝杯喜酒。”老头的媳妇笑着答应了。等到大喜之日,老头的媳妇们向亲友借了很多首饰,盛妆前往,老太太的儿媳妇站在门口迎接她们,面色青黄好像生病一样。快傍晚,老太太的儿子请两位媳妇去迎接新妇,并且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旁边的老太太故意对儿子说:“你的媳妇儿虽然有病在身,但是今天要做婆婆了,怎么能不亲自迎接新嫁娘过门,而要烦劳你这两位弟妹呢?”老太太的儿子说:“她那病恹恹的样子,实在是难看,怕亲家看了笑话,两位弟妹既然已经来了,怎么会吝惜前往呢?”老太太才故作勉强地答应了。于是老太太和生病的.媳妇再加上老头的两位媳妇,一同下船迎娶新嫁娘。等候多时仍然看不到她们回来,老太太的儿子又假装下船打探,接着老太太的孙子也借口查探,都走了。(边批:金蝉脱壳计。)第二天天亮后,老头父子四处寻找,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踪影,询问屋主,屋主说:“他们在五六个月前搬来租下这所屋子,但是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老头父子只好怅然回去了,过了几天,亲友们纷纷来索要被借走的衣服、首饰,老头父子只好拿出所有的积蓄来偿还,而两个媳妇的娘家,也因为女儿失踪,到官府去控告老头父子,老头父子悔恨不已,三个人竟然因此自杀身亡。

篇5:智囊(选录)·捷智部·王羲之原文和翻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王羲之原文和翻译

捷智部·王羲之

作者:冯梦龙

【原文】

王右军幼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逆节事,都忘右军在帐中。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半,方悟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王羲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

文言文翻译:

晋朝人王羲之幼年时,甚得大将军王敦的`宠爱,常要羲之陪着睡。有一次王敦先起床,不久钱凤进来,王敦命奴仆全数退下,两人商议谋反大计,一时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见王、钱二人谈话的内容,知道难逃一死,为求活命,只好在脸上、被上沾满口水,假装一副熟睡的样子。王、钱二人话谈到一半,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还没起床,大惊道:“事到如今,只好杀掉这个小鬼了。”等掀开蚊帐,看到王羲之满脸口水,以为他睡熟了,什么也没听到,王羲之因而保住一命。

篇6: 智囊(选录)·捷智部·刘备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刘备原文及翻译

捷智部·刘备

作者:冯梦龙

【原文】

曹公素忌先主。公尝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适雷震,因谓公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

〔评〕相传曹公以酒后畏雷,闲时灌圃轻先主,卒免于难。然则先主好结牦,焉知非灌圃故智?

文言文翻译:

曹操对刘备一直心存怀疑,曾对刘备说:“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我二人,至于袁绍之类,根本不足为惧。”刘备刚要吃饭,手中的.筷子吓得掉了下来。刚好天上响起雷声,刘备担心曹操起疑心,就对曹操说:“圣人说,有巨雷暴风,必是天地有巨变的征兆。这话实在有道理,难怪刚才一打雷,我吓得筷子都掉了。”

评译

相传曹操曾以酒后害怕雷声而掉下筷子,闲的时候养花莳草,而认为刘备不会有大作为,才打消了杀刘备的念头。然而刘备又以喜欢编织毛毯出名,又怎能知道这是不是和养花莳草一样,都是避杀身之祸的一种手法呢?

文言文翻译围炉夜话全文及翻译

篇7:智囊(选录)·术智部·颜真卿原文和翻译

智囊(选录)·术智部·颜真卿原文和翻译

作者:洪迈

乐天好用“黄纸除书”字,如:“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译文

作者:佚名

乐天喜用‘黄纸除书”字样,如:“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篇8:智囊(选录)·闺智部·新妇原文及翻译

关于智囊(选录)·闺智部·新妇原文及翻译

【原文】

闺智部·新妇

作者:冯梦龙

某家娶妇之夕,有贼来穴壁。已入矣,会其地有大木,贼触木倒,破头死。烛之,乃所识邻人。仓惶间,惧反饵祸。新妇曰:“无妨。”令空一箱,纳贼尸于内,舁至贼家门首,剥啄数下,贼妇开门见箱,谓是夫盗来之物,欣然收纳。数日夫不还,发视,乃是夫尸。莫知谁杀,因密瘗之而遁。

文言文翻译:

有一民家娶媳妇的`那天晚上,有小偷挖墙想入宅偷东西,不巧碰倒了屋内的一根大木柱,竟然被大木柱给压死。夫妇俩点燃烛火一看,原来是熟识的邻居,惊异之下,新郎倌反而害怕会惹祸上身。新妇说:“不要怕。”她要丈夫挪出一只空箱,将邻人的尸首放在大箱中,抬到邻人的家门口,然后轻敲几下大门,立刻走开。邻妇闻声打开大门,见门口有一只大箱子,以为是丈夫偷来的财物,就很高兴地把箱子抬进屋内。几天后,见丈夫还不回来,打开箱盖,赫然发现箱中装的竟是丈夫的尸体,也不知道是谁杀的,只好秘密埋了远走他乡。

篇9:智囊(选录)·胆智部·齐桓公原文及翻译

关于智囊(选录)·胆智部·齐桓公原文及翻译

【原文】

胆智部·齐桓公

作者:冯梦龙

宁戚,卫人,饭牛车下,扣角而歌。齐桓公异之,将任以政。群臣曰:“卫去齐不远,可使人问之,果贤,用未晚也。”公曰:“问之,患其有小过,以小弃大,此世所以失天下士也。”乃举火而爵之上卿。

〔评〕孔明深知魏延之才,而又知其才之必不为人下,故未免虑之太深,防之太过,持之太严,宁使有余才,而不欲尽其用,其不听子午谷之计者,胆为识掩也。

呜呼,胆盖难言之矣!魏以夏侯楙镇长安。丞相亮伐魏,魏延献策曰:“楙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走,比东方相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危计,不用。

齐桓公任登为中牟令,荐士于襄主,曰瞻胥已,襄主以为中大夫。相室谏曰:“君其耳而未之目也,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襄子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此亦齐桓之智也。

文言文翻译:

宁戚是卫国人,每当他给拴在车下的牛喂食时,总是一边敲打牛角一边唱歌。有一天,齐桓公正巧从他身边经过,觉得他不同于别人,想要任用他,但大臣们却劝阻说:“卫国离齐国并不远,不如先派人打听他的为人,如果确实贤能,再任用也不迟。”可是齐桓公说:“何必多此一举呢?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发现他有某些小缺点。人做事常会因小弃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天下智士常不得君王重用的原因。”于是,齐桓公当天就拜宁戚为上卿。

评译

三国时的诸葛亮虽深知魏延的才干,但由于他也知道以魏延之才不会居人之下,因此顾虑太深,防范太多,戒备太严,宁可只借重魏延的余才,却不肯让他完全发挥。当初孔明不肯采纳魏延提出的子午谷的计策,就是由于孔明的胆气被识虑所蒙蔽的'缘故。

唉!看来“胆”这个字,还真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魏派夏侯楙镇守长安的时候,蜀相孔明企图发兵征魏。当时魏延曾献计说:“夏侯楙懦弱无能,如果丞相能给我拨精兵五千,我可直出褒中,绕秦岭东进,然后再从子午谷北行,不用十天,就可攻下长安。夏侯楙见我来攻,定会弃城而逃,到那时即使魏国派驻守东方的军队前来救援,他们也必须行军二十天才能到达。如果丞相此时再从斜谷出兵,更可一举收取咸阳以西之地。”但当时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危险,没有采纳。

王登出任中牟令时曾向赵襄子推荐一个人,并说这个人叫瞻胥已,赵襄子便任命这人为中大夫。相国劝阻说:“大王只是听别人说这人有才干,自己却没有亲眼见识过,怎能轻易相信而随便任用呢。”赵襄子说:“我任用王登,是既耳闻又目见了,如果对王登推荐的人又要耳闻又要目见,这样的耳闻和目见真是没个完了。”赵襄子和齐桓公可说是具有同样的智慧。

篇10:智囊(选录)·胆智部·安禄山原文及翻译

关于智囊(选录)·胆智部·安禄山原文及翻译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安禄山将反前两三日,于宅集宴大将十余人,锡赍绝厚。满厅施大图,图山川险易、攻取剽劫之势。每人付一图,令曰:“有违者斩!”直至洛阳,指挥皆毕。诸将承命,不敢出声而去。于是行至洛阳,悉如其画。

〔评〕此虏亦煞有过人处,用兵者可以为法。

文言文翻译:

安禄山谋反之前的两三天,在府中宴请手下的十多名大将,宴中给每位将军丰厚的赏赐,并在府宅大厅放置一幅巨大的地图,图中标明各地山川的险易及进攻路线,另外每人都发了一幅同样的缩小地图。安禄山对各将领说:“有敢于违背此图计划者斩首。”这幅图对直到洛阳的军事行动,都标得清清楚楚。所有的将领都不敢出声,领命离去。直到安禄山攻陷洛阳前,各军的`行进完全遵照图中的指示。

评译

安禄山这蛮子也有过人之处,带兵的人可以参考他的这个方法。

篇11:《智囊(选录)·杂智部·窃磬》原文译文

《智囊(选录)·杂智部·窃磬》原文译文

【原文】

乡一老妪,向诵经,有古铜磬,一贼以石块作包,负之至媪门外。人问何物,曰:“铜磬,将鬻耳。”入门见无人,弃石于地,负磬反向门内曰:“欲买磬乎?”曰:“家自有。”贼包磬复负而出,内外皆不觉。

文言文翻译:

乡下有个老婆婆,一向念经,她家有个古铜磬。有个小偷儿包了一包石块,背着来到老婆婆家门外。外面的人问他:“你在卖什么东西?”偷儿答:“铜磬,我卖铜磬。”小偷儿进入屋内,发现厅中没有人,于是就丢下石包,背着铜磬朝内室问:“要买磬吗?”屋内的人说:“我家中有。”小偷儿包着铜磬从老婆婆家出来,家内外没有人察觉那个小贩竟然是个小偷儿。

文言文翻译围炉夜话全文及翻译后汉书·张堪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超传原文及翻译杨震传原文及翻译晏子辞千金原文和翻译

【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1.智囊(选录)·语智部·李纲的原文及翻译

2.兵智部原文及翻译

3.智囊兵智部祖逖檀道济岳飞原文及翻译

4.《智囊明智部罗隐》原文及翻译

5.术智部·孔融原文及翻译

6.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7.语智部·苏辙原文及翻译参考

8.杂诗·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9.虫部蝎原文及翻译

10.果部橄榄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智囊(选录)·杂智部·黠童子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