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

2022-09-26 08:27: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慢慢行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欢迎阅读与收藏。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

篇1: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

我们无法计算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每当谈到抗美援朝战争,范文写作现代社会的舆论就充满复杂。我们为何而战?长眠在朝鲜冻土中的中华儿女,国家的利益和战略缓冲,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今天朝鲜对我们的态度,赢得世界的尊重,铁幕下的饥饿,军人的忠诚与勇敢,韩国的繁荣,军队转变为国防的象征,价值观的转变,出色的战术,千变万化,令人无法评价。

而在那万花筒般的文字深处,我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尊严。

在日本,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战争爆发之前,日军不但没有打到山海关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打过鸭绿江的作战计划!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日本人虽然知道它的软弱,几百年前丰臣秀吉在大明的炮声中忧病而死留下的恐惧,依然使日本迈不开侵略的步伐。

是谁让日本军队杀进了中国?

日本人的记载有些荒.唐—因为在平壤缴获了叶志超丢弃的大量装备,日军士气大振。清军陆军的行营炮和连发__比日军的装备还要先进,却一触即溃,令日军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是遵令在鸭绿江停了下来,并没有敢轻易渡江。

这时,对岸却来了一支清军骑兵—这就是所谓的“八旗铁骑”了。日军只有三十人的先锋部队隔江开__射击,并且就地准备掘壕防守。不料清军几百人的马队立即蜂拥而逃,丢盔弃甲!于是日军小队长就自作主张渡江追击,后续的日军随即跟上。

违抗命令如何?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确切地说,这些违抗命令的日本兵只是发现了一个事实。

从那一刻,中国的尊严,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篇2: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

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有一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甚至撬动着今天大国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鸭绿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与昼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双方300多万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搏杀,霸权主义者黯然离场,正义的旗帜重新在北纬38度线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阳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东方大地。

习近平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如果说,西方军事史学家称公元前5世纪的马拉松之战是“欧洲出生时的啼声”,那么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则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其实,基辛格只说对了一半。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华民族“换了人间”的崛起之战,更是世界进步力量“保卫和平”的殊死之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再也没有什么语词像这4个字一样,能够深刻揭示中国人民在经受列强长期凌辱后对这场战争的理解。

从胜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自信。

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历久弥坚。

篇3: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800字

回首历史的长河,有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战场;也有蜂围蝶闹、欢声笑语的家园,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知道今天的世界仍然充满着各种局部冲突,那些别有用心之流已不仅仅只是进行明火执仗的军事侵略,所以和平的道路依然坎坷,我们要守望和平。

从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制作,不少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殖民统治的道路。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林则徐销烟虎门到左宗棠收复新疆到近代孙中山三民主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再到“天才构想”,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美德。时光荏苒,岁月渐渐地流逝,我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向科技强国。曾经的衰弱病体渐渐康复,并一步步成长为东方巨人;当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反抗侵略而牺牲的英雄儿女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沐浴在祥和的阳光下享受和平的欢愉。我们更应该庆幸出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更应该加倍珍惜和维护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促进发展,发展需要和平。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利益冲突,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阻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各种分裂主义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制造**和灾祸。中东地区的伊拉克战役,利比亚战争,还有我们中国的南海问题,黄岩岛问题等,世界和平的道路并不平坦。可即便如此,人类从来没有放弃对和平的渴望,我们仍然在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守望和平。

一次次沾满侵略鲜血的战争打破了世界和平的局面,将无数孩子们的童话般的憧憬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坚决抵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伸张正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每每看见电视上战火纷飞的场景,每每听到逃难的孩子们痛苦的呻吟,每每想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我就心潮翻涌,更坚定了对和平的追随。我期望着世界和平的早日到来,期望着象征正义的圣洁的和平鸽衔着翠绿的橄榄枝在世界上空高傲地盘旋……

我们虽然生在和平的国度,但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一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让守望的和平不再遥远,漫长……

篇4: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没有正常人喜欢战争,特别是中国人,中国人从来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尊严,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感受,不是一种帝王的享受。尊严是用事实宣告,中国,真的不再那样轻易被征服了。

没有尊严的国家,就是在引诱他人入侵、蹂躏的国度。古人云,“天与之财,不取不吉”。这是历史上不能改变的事实。抗战前中国不是没有军队,几百万呢。中国也不是没有爱国者,毛泽东是巨人,孙中山也是,甚至袁世凯在死去的时候也自负地哀叹—“为日本去一大敌”。但是,人家还是来了。因为知道你中国好欺负,大好河山,你看不住你的家。

我们尊重为自由而牺牲的勇气,而我们也知道,平等自由这回事,是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国家之间的事情,所以,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我们宣告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权利。

美国人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立了一座朝鲜战争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写的话是“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它的含义是: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或者在越南战争等各地战死的美国兵,包括“二战”中在欧洲、在太平洋各岛战死的美国兵,他们是为自由而牺牲的,也就是说,美国今天能有一个自由的社会是得益于这些人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完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到中国来侵占一个县城。跟中国讲条件。抗美援朝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对中国动武就成了一件令人疑虑重重的事情。

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赢得了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个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牺牲者,与青山同碧。

我们应该感激。

篇5: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600字

看着那大厅中的雕像和照片我仿佛看到各民主党派聚集签下联合宣言,仿佛看到那因设备不完善而无比艰难的战役。一幅幅的照片无声的诉说着那个血泪的时代,多少人撒血异国他乡,再也无法归来永远埋骨异国。那是怎样的寂寥悲凄,那渐渐无神的双眼里有着怎样的遗憾,那慢慢腐烂的身躯里有着怎样强烈的愿望,可惜在无人能知。

当参观到第三次战役的展厅时进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手拉手的参观着喧哗着,他们可知他们头顶的照片意味着什么,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看那第三次战役的介绍,看的那样仔细而专注,这位老人才是真的是想看看纪念馆的吧。进来了那么多得旅游团,那么多的人,有几个如这老者一般是真想回味那是的艰辛悲苦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毕竟我也是为完成作业而来,我也没资格说他们。

观着史诗般的展览,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着,62年前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抵御侵略、反对强权的伟大壮举。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篇6: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600字

今天天是阴沉的一如我的心情,与同学一起去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一下车便看到那高高耸立的纪念塔,心中又是一抖,纪念塔的正面镶嵌着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汉白玉塔花,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塔的背面是颂扬中国人民志愿军丰功伟绩的塔文。塔体两侧分别刻有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和平万岁纪念章。可那四周的游人可想过那耸立的背后是多少鲜血多少的白骨?是那鲜血和白骨给刚刚站起如个孩童般的中国一个稳稳站立的坚强支点。我不曾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无法用语言来说明那到底是段怎样的时间,那不是史料或是视频可以传达出的,我不知道那是的领导人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却仍打起精神争取力挽狂澜,我不知道那时的战士是否疲倦,是否厌恶了战争,是否想后到家中看看妻儿父母却不得不为祖国的安宁而奔赴战场保家卫国,我不知道那时的人民是怎样的期待安宁却听到战事又起时的怔然,我不知道他们送走战士的时候是否有泪水在眼眶中不能落下?

那些是我无法碰触的过去而今天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我仿佛逆转时间看到了其中一角。耳边是轻柔的介绍的声音: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当时隶属安东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1956中11月2日,经辽宁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原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撤销。1957年7月,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开辟了“原始社会”、“历史文物”陈列,同时设有“抗美援朝纪念”专室等共十二个陈列室。1958年9月29日经辽宁省文化局上报中央文化部批准,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郭沫若同志题写了馆名。

看着那大厅中的雕像和照片我仿佛看到各民主党派聚集签下联合宣言,仿佛看到那因设备不完善而无比艰难的战役。一幅幅的照片无声的诉说着那个血泪的时代,多少人撒血异国他乡,再也无法归来永远埋骨异国。那是怎样的寂寥悲凄,那渐渐无神的双眼里有着怎样的遗憾,那慢慢腐烂的身躯里有着怎样强烈的愿望,可惜在无人能知。

篇7: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600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篇8: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作文

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权既要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又要应对复杂的国内形势,凝聚民心、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万难之中,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出兵参战的英明决策,以有力的战争动员和超凡的战略战役指挥将战争引向胜利,同时顺利完成了大规模剿匪斗争、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有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当前,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并取得最后胜利。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面对侵略者的战争威胁,只有奋起抵抗,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当美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国土上,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举世瞩目。中国人民直面挑战、毫无惧色,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胆略,在当时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的。面对拥有绝对优势技术装备的敌人,志愿军将士用行动有力回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这充分说明,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当前,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仍然需要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蕴含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斗争本领、讲求斗争艺术,敢战能胜。

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以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志愿军先后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投身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事业中。实践再次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劫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凝聚力。

紧紧依靠人民是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力支撑。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中国人民把秀的儿女送往前线,出现了很多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景。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和民工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战场,担任战地的各种勤务工作。工人和农民开展爱国生产并厉行节约。全国各族人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人民的支援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认识这一真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伟业。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更加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9: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个人感悟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19日),民族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黄继光,无疑是最耀人眼目的英雄之一.1952年4月,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奉命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

舍生忘死、为国尽忠并非与生俱来,也不产生于一瞬间,而是长期的思想教育和灵魂洗礼.上甘岭战役打响前,部队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多次播放表现苏联战斗英雄马特洛索夫的电影《普通一兵》,他深受战斗英雄马特洛索夫的感染,不只一次对战友们讲,“马特洛索夫是好样的,有机会我也会像他那样子.”杀敌立功,当英雄的种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扎下了根,也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穿上军装,生命就与使命紧密相连;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甘于为使命牺牲奉献.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10月19日夜晚,志愿军第45师多路反击上甘岭.

在黄继光所在的6连的勇猛攻击下,筑堡据守的美第2师第17团――“水牛团”的一个连队不到一小时就被打垮,连长坎特雷尔阵亡.然而6连也伤亡得只剩下连长、指导员和两个通信员了.

此时离天亮不到一小时,整个597.9高地上,就剩0号阵地还被美军控制.如果不能迅速拿下0号阵地,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反扑主峰.

黄继光心急如焚,他请战批准后带着两名通信员冲向了阵地.三人分别炸掉了主堡东西两侧的子堡.然而,通信员一人牺牲,一人负了重伤.

黄继光一个人利用弹坑向最后一个地堡跃进中,中弹负伤了.但他仍然艰难地向前爬着接近地堡.当机枪眼再次吐出火舌时,多处负伤、赤手空拳的他用自己的身躯扑了上去.这一扑,让部队赢得战机,打开胜利了通道——当有限的武器用尽后,黄继光选择让自己成为最后的武器.

勇于担当是革命军人的优秀品格.黄继光虽然入伍仅一年多,但在部队大熔炉的熏陶和党员干部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学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练就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战前他在决心书里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他肩负着责任和担当,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以身许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担当.

连死都不怕的军队,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连死都不怕的军队,还有什么可畏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有这样一句话:“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什么叫“普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先后有40多名官兵拉响手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意味着,如此壮烈的牺牲,每天都在发生.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国军队能这样自豪地宣称“与敌同归于尽”的惊天壮举为“普遍现象”?如此壮烈的献身,使得人类不能不重新认识和表述生命的意义.时至今日,“上甘岭”依然是当代中国军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革命英雄主义的同义语,我军光荣传统的关键词.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相关文章:

1.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观后感600字

2.共青团中央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个人心得

3.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学习感悟800字

4.学习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高中

5.初中生观看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有感个人心得

6.学习“致敬抗美援朝”云团课个人心得感悟

7.致敬抗美援朝观后感

8.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直播个人心得

9.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作文

10.收看“致敬抗美援朝”团课观后感个人心得

下载word文档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队课个人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