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2022-10-16 08:29: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回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篇1: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刘羽冲死读书》是清朝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讲述了刘羽冲没有灵活运用书中的内容及知识,终究以死板的.书呆子为终的故事,看看下面的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

刘羽冲,沧州人也,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郁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

伏:伏案。

经年:一年。

将:带领。

十万:指十万人马。

会:适逢。

土寇:土匪。

角:战斗。

溃覆:大败而覆没。

几:差点儿。

为:被。

擒:逮住。

使:改造。

列:到处。

说:游说。

好事:多事。

沟洫:沟渠。

甫:刚。

几:几乎。

由是:从此。

抑郁:内心苦闷。

恒:常。

岂:难道。

如是:像这样。

惟:只有。

译文

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讲古制,实际上根本行不通。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若干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地方土匪军队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画了图劝说州官。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时的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读个几千几百遍,只读这六个字。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篇2:刘羽冲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羽冲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羽冲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羽冲,沧州人也,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郁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题目及答案: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会有土寇 (正好(恰巧) )

(2)州官使试于一村 (派遣(命令)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古人岂欺我哉? 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刘羽冲的两次失败:(1)训练乡兵与土匪战斗,结果一败涂地。

(2)、修建水渠,大水一来,把人都淹了。(4分)

15.下列各项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2分)A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讲古制,实际上根本行不通。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若干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地方土匪军队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画了图劝说州官。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时的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读个几千几百遍,只读这六个字。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篇3:刘羽冲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刘羽冲传出自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刘羽冲文言文习题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篇4:刘羽冲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①倩:请。

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③洫:田间的水道。

④欻(xu):忽然。

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

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

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习题介绍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盖规之也 ( ) (3)会有土寇( )

(2)自谓可将十万( ) (4)沟洫甫成( )

18.(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块然无与伍 (2)次日伺之,复然

(3)几为所擒 (4)人几为鱼

A. (1)(2)相同, (3)(4)相同 B. (1)(2)不同,(3)(4)不同

C. (1)(2)不同, (3)(4)相同 D. (1)(2)相同,(3)(4)不同

19.(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译文:

(2)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

译文:

20.(1分)从厚斋公的《秋林读书》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羽冲的性格特征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21.(1分)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

22.(3分)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在如何对待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问题上,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篇5:刘羽冲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

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

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

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抑郁而死了。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

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

何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

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篇6:刘羽冲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17.(1)大约,大概i (1)率领,带领; (3)恰逢,适逢,正好,正赶上; (4)才,刚刚

18.D((1)形容此词尾,的样子;(2)代词,这样;(3)为所表示枝动;(4)动词,成为)

19.(1)拘泥于占籍的人愚蠢,怎么竟然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呢!

(2)刚删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也不会偏执于旧谱。

20.性孤僻,好讲古制(答迂阔不可行不得分)

21.纸上谈兵(或食古不化、墨守成规)

22.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应将它看得毫无用处,也不能为它束缚。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它,又要发展它。(意近即可)

篇7:刘羽冲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欻④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篇8:刘羽冲读书阅读答案

刘羽冲读书阅读答案

刘羽冲读书阅读答案

刘羽冲,性孤僻,好讲古制。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②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③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注] ①经年:经过若干年。 ②将:率领。 ③甫:刚刚,才。

题目及答案: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会有土寇 (正好(恰巧) ) (2)州官使试于一村 (派遣(命令)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古人岂欺我哉? 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刘羽冲的两次失败:(1)训练乡兵与土匪战斗,结果一败涂地。

(2)、修建水渠,大水一来,把人都淹了。(4分)

15.下列各项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2分)A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附译文:

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情孤僻,喜欢讲古制,其实迂腐不切实际不能施行。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整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有地方土匪军队,(刘羽冲)亲自训练乡兵与他们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灭,(自己)差点儿被捉住。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伏案读了一整年,自己说可以使千里土地变成肥沃的`土壤。绘制了图形到各处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按绘制的图案在全村试验,(结果)用以防旱排涝的田间通水道刚修成,水大量涌来,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差点儿成为鱼儿。从此(刘羽冲)内心郁闷不得了,经常独自在庭院里漫步,摇头叹息:“古人难道欺骗我吗?”像这样每天(说上)千百遍,只是这六个字。没有多久得病死了。

篇9: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⑤怙(hù户):依靠,凭恃。⑥曷:何。所:住所。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⑧极:终了,尽头。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抗议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平平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相关文章:

1.问刘十九原文、翻译及赏析

2.《明史·刘荣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3.《梁书·刘孺传》的原文及翻译

4.赠刘都使原文、翻译及作者介绍

5.燕诗示刘叟原文、翻译及赏析

6.《宋史·刘珙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7.《明史刘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8.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9.《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10.自相矛盾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刘羽冲读书翻译及原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