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

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

2022-10-30 09:16: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在云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

篇1:母亲的缝纫机美文

母亲的缝纫机美文

至今家中衣柜里挂着女儿大大小小的演出服,就像是记录她从6岁登台参加比赛和各种演出的立体目录。这些服装中,最能称得上杰作的并不是专业设计师的作品,而是出自她的姥姥、我的母亲之手----一件精美华丽的藏族服装。是母亲用那台和她相伴几十年的上海牌缝纫机完成的。

摆放在母亲卧室中的老式缝纫机是她当年用眼泪换来的。那时的母亲身后拖着我们一串孩子,每个孩子从头到脚的针线活都是她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这对于一个白天还要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来说也真是太难为了。一大堆家务把她拖累到夜半三更是常有的事。渴望有一个机械化的缝纫机成了母亲当年最大的心愿。

一台170元的缝纫机是父母月工资总和的二倍还得拐弯,每月捉襟见肘的日子,很难实现这个心愿。母亲伤心地痛哭一通后,决定和亲戚朋友先借钱凑齐买一台。

当父母亲欢天喜地地把缝纫机抬回家,屋子里常常响起噔噔噔噔的机器歌唱声,满屋子流淌着生机和温馨的气息,母亲一脸喜悦的坐在机器前开始她的主妇工作。我们兄妹四人每年至少都会在“六一”和过春节时穿上母亲裁剪的新衣服。母亲的心灵手巧是有名的,一块普通的小花布做的衬衫,她会在领子上加上一个桃子边,在胸前左右不对称的地方捏上几道棱儿,小兜的地方贴上一个小布娃娃,就是一块简单的肉粉色的绸布做的裙子,也会添上妩媚的.皱褶,母亲做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有设计在里面的,总有妙笔生花的部分,把做衣服搞成做一件艺术品似的,穿上母亲做的衣服,经常引得左邻右舍的小朋友眼馋的目光和他们妈妈啧啧的赞叹声。

我是家中陪母亲做衣服最多的孩子。因为是长女,给我做新衣服也就理所当然的最多,穿小了可以给妹妹嘛。那次母亲下班带回来一块军绿色的棉布布头。在晚饭停当后,拿了出来,准备给我做裤子。我虔诚的拿上小板凳坐在缝纫机旁边,看着母亲把剪好的布料叠叠折折地放到立着的长脚针下,针脚像在绿草地里愉快的穿行似的,母亲熟练的踩着脚下的踏板,配合着手上的拉拽翻转,一幅动人的画面。家里洋溢着机器的歌唱和一个小姑娘满心期待的欢喜,此时的我也会变得更加乖巧,勤快地为母亲沏茶添水,直到双眼皮像粘上胶水,才会恋恋不舍地睡去。但第二天的早上我准能穿上让我梦中都惦记的新衣服高高兴兴地上学去。母亲还给我做过当时很时兴的“二尺半”,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短袖衫,小款,无领。因为用的布料极少,人们形象的称为“二尺半”,紫红色的小褂,造型小巧的兜,黑白条纹的小花边,穿上它我美得像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一阵风似的飞了出去。就连装在小兜里的两颗核桃瞬间丢掉也毫无知觉。

上到小学五年级时,母亲给我做了件桃红色的灯芯绒褂子,在那时几乎是件奢侈品,颜色纯正就像现在的观赏梅那么靓丽,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惊艳了。我美滋滋地穿上,自以为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幸福的都快不会走路了,连班门口整日流淌着的烟油也忘记了,还不到半天工夫,掉在胸前的烟油像两条硕大的毛毛虫,把当年幼小的我伤心得差点当众大哭起来。

家在后来的日子里搬了很多次,家具也在进进出出,只有这台上海牌的缝纫机一直保留下来。虽然她的工作量远远没有以前大了,家人穿的衣服从厚到薄,从大到小基本上也都是买现成的。衣柜的衣服经常会多的放不下。母亲还是会用缝纫机做个漂亮的窗帘,用旧衣服改作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环保包分发给大家。尤其是在女儿有演出的时候,买来绸子布、缎子布、碎花布、各种蕾丝边、小饰品等等,认真设计,仔细研究,加上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裁剪,一件件漂亮的演出服就这样诞生了。女儿把省台给她录制的MV和比赛的光盘一并送给了母亲,女儿说,这是专门送给她的“御用服装设计师”的。

那台陪了母亲四十年的缝纫机虽然也像母亲一样有些年纪了,可它还时常伴着母亲快乐的工作着。只是画面上的主妇由一个年轻漂亮少妇变成了一个银发老人。时光飞逝,无情地把画面匆匆翻过,一帧一帧都成了永久的过去。只是那台缝纫机伴随了母亲难忘的岁月,也承载了我们兄妹许多往事的回忆,记录了我女儿成长的痕迹。

感谢岁月,感谢母亲。

篇2:母亲的缝纫机作文

母亲的缝纫机作文

家中曾有一台崭新的银白色缝纫机,置于房间阴暗的角落里,而母亲就在那里,日夜不停地工作着。

每天放学回来,总能看见一个身影在缝纫机前工作,笔直地坐着,一只脚小心地踩在下面,如蜻蜓点水一般,机器开始运转。发出“噔、噔、噔”的嘈杂声。

一根细线,穿过窄小的洞口,接到针头线,随着嘈杂声不断向上舞动,只见她用手将布弄平,慢慢推移,很快基本形状有了。

母亲的效率很高,可缝纫机时常不配合,它将母亲的手扎出血来,尽管手上伤口遍布,她从来不向我们抱怨,自己处理好伤口又继续工作。

夜深人静,楼下的'缝纫机在不停运作,只是声音不像白天那样接连不断,令人烦躁。母亲开了盏台灯,放在跟前,橙黄色的灯光照在布料上,母亲紧盯着布料,生怕自己不仔细而出差错。她要求自己必须做完多少量,才去休息,才准去休息。我半夜起来时也看见母亲工作的背影。每次看见她伏案工作的背影,我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放轻脚步回到房间,以免打扰到母亲。

由于长期的劳作,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腰椎间盘突出给她带来了许多不便。“豆腐腰”时常会扭伤,母亲默默忍痛,却没有因此减少手头的工作。“妈,你少干点活吧,我们也大了,可以分担一些了。”她只是摇摇头,又继续默默地去干活了。

长时间的工作,缝纫机也不像从前那样动力满满,和母亲一起老去。

那台缝纫机,也不像从前那样崭新、精致,它渐渐地失去地位,再慢慢“消失”在这个家中。那个阴暗的角落从此空空如也,再没有吵杂的“噔噔”声,再没有一个身影与它一起。但每每看到阴暗的角落,还是会浮现母亲辛苦工作的背影。

篇3:缝纫机

缝纫机

214174江苏无锡锡山高级中学季丹

小时候,家里有台缝纫机,时常能听到它嗒嗒嗒响个不停,总能看到妈妈脚踩在踏板上,旁边的轮子不停地转,妈妈的手则在缝纫机面板上片刻不停地重复着递送的动作。

缝纫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物资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钱为家人添置一季又一季的新衣,这时,缝纫机就派上了用场。每到换季的时候,总能看见妈妈在缝纫机上缝缝补补,脚不停地踩,轮子飞快地转,嗒嗒嗒,嗒嗒嗒……往往要到深夜。这样的声音常常伴我人眠,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刺耳。

长大了一点儿后,家里要用到缝纫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了,缝纫机时常闲置着。我便把它当做我的小书桌,在上面写字,画画。有时我会停下来,摸摸那绕满线的线筒,感觉毛毛实实的`,也会用手指轻弹那悬在机头外面的单线,这倒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没有玩具的时候,我就盼着妈妈给外婆和奶奶做衣服。妈妈做衣服的时候,要做的就不仅是缝纫了,还要画线、裁剪,家里就会有一些滑石粉片。我拿起一块握在手里,滑滑的,凉凉的,感觉很舒服,我在布上面着横杠、竖杠、圆圈,然后抬起头,对妈妈开心地笑笑,或是挥舞着布头,把自己当做彩虹仙子 每次外婆和奶奶拿到妈妈带去的衣服郁无比高兴,都夸妈妈手巧能干。这时,我总能看到两片淡淡的红晕慢慢地浮上妈妈的脸颊。

再往后,家里几乎用不着缝纫机了。久而久之,它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蒙上了一层灰。妈妈就做了一个套子把它罩起来。偶尔,邻里亲朋知道妈妈有这手艺的会请妈妈帮忙缝些东西,妈妈便高高兴兴地接过活计,掀开缝纫机的罩子,这时,亲切的嗒嗒声便又响了起来……

这也都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家里的缝纫机早就送人了,别人家的也搬上阁楼了,有时还会在垃圾桶旁看到破损的缝纫机。总之,好久没再见那踏板上下翻动、飞轮转动的情景了。

前些时候回家时,听妈妈说,二嫂因为闲来无事,搬出缝纫机帮别人缝缝补补以贴补家用。前几天,我走在街上,正好看到二嫂的小店里一些老婆婆围着二嫂,缝纫机上,二嫂双手不停地忙碌着……

我没有走近,就远远地站着,静静地望着二嫂的缝纫小屋,仿佛看见了那久违的翻动的踏板与转动的滚轮,那嗒嗒的声音也仿佛再一次萦绕在耳边……

(指导老师 朱晓芳)

篇4:学踏缝纫机

学踏缝纫机650字

一天,妈妈在楼上做衣服,“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把我吸引住了,我不由自主地走到妈妈身边,要跟妈妈学踏缝纫机。妈妈欣然答应了。

妈妈告诉我要先学会踏空车。两脚一前一后,均匀使力,就能保持缝纫机的平稳转动。我上机了。脚踩上缝纫机踏板,两脚好像不长在自己身上似的.,总是不听使唤,不是前脚轻,就是后脚重,机头忽快忽慢,忽顺忽倒。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已是汗流浃背。妈妈劝我别着急,慢慢学。

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我天天练,终于,两脚有点协调了。这时,我忽然想到,长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脚,也需要合作,真有意思!

“琳琳,可以穿上线,在碎布上学着缝了。”妈妈教我穿针,给我讲述如何在布上缝纫的要领。我侧着小脑袋听得十分专心。

我找来一块边角布料,接连缝了五六条线,但总是缝不直,弯曲、重叠、交叉。有的针脚长,有的针脚短。我给妈妈看,妈妈还是鼓励我,说我一定能学好。碎布一块接着一块,线团用完一颗又一颗。经过几天的练习,我似乎摸到了一些规律:缝直线时,要用手把布料送直,脚可以踏快一点;缝到转弯时,手要快速转动布料,脚要控制速度,慢慢踏;缝到终点时,脚停踏,并用手制住机头飞轮,缝纫机就回停止运转。踏缝纫机不仅要双脚合作,还需要手脚合作。后来,我选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布料,为洋娃娃缝制了裙子、衣服、裤子等。光着身子的洋娃娃穿上我缝制的衣服,显得特别有趣,更漂亮了。

暑假结束了,我已学会了踏缝纫机。学踏缝纫机还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踏缝纫机如此,学习和工作也是如此吧!

篇5:缝纫机原理

对于每一个爱美的女士来讲,买衣服逛街修身打扮可以说是人生中的必修课。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常听到人说:“女的衣柜里总是缺少着那么一件衣服”,这足以可以看出女人是多么的喜欢衣服,然而在日常之中,我们不乏可以遇到自己的衣服有一点小破小洞的时候,面对这样的时候,你们又会怎样做呢?

相信大部份人都不会因为衣服的小破小洞而把衣服丢掉,毕竟只是小破小洞只要用针线缝补一下就可以了,但是针线活是一下技术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缝得好,在这个时候,我们不防可以考虑一下使用缝纫机。

缝纫机是现代生活是人们以最低的费用生产大批高质量的衣服的一种机器。现在生活是最简单的线圈缝合是链式缝合。若要缝出链式缝合,缝纫机会在线的后面用相同长度的线打环。织物位于针下面的一块金属板上,用压脚固定。每次缝合开始时,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一个做线圈的装置在针拉出前抓住线圈,该装置与针同步运动。一旦针拉出织物,送布牙装置就会将织物往前拉。当针再次穿过织物时,新的线圈将直接穿过前一个线圈的中间。做线圈的装置会再次抓住线,围绕下一个线圈做线圈。这样,每个线圈都会把下一个线圈固定到位。

上面就是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看得出,其实缝纫机的使用并不难,而且使用缝纫机比使用针线缝补的衣服的效果好,操作简单,不费时也不费力,用缝纫机缝纫出来的衣服一般都不会很得出明显的缝纫痕迹,因此家庭也不防可以考虑放置一台缝纫机。

篇6:缝纫机跳线

缝纫机跳线也许家居生活上我们都知道,可是我们在缝衣服飞时候,出现了缝纫机跳线该怎么办呢,很多女性都反应,缝纫机是属于一种比较老试的缝纫机,一直以来,都是使用不几天就搬出来磨合了一下还算可以,下面我们就去看看有关的介绍吧。

缝纫机跳线造成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穿线方法其实是很不正确的,按照“穿线图”的方式将其重新穿线,且直机针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十分的不正确,检查机针的方式也是高度及面向位置。使机针向下运动时略靠针板孔前方。

第一针断线,断线头呈切割状。产品原因:机针装反或机针没有装足,致使机针太低。缝料偏硬,机针偏细或压脚压力过大。处理方法:检查机针的安装和针杆连接轴螺钉是否松动。更换机针或调整压脚压力。

缝线在断头两端呈卷曲状,并带有短须。产品原因:夹线过紧或缝线在缝纫时发生拌绕。缝线被摆梭挤入梭床导向槽。缝线腐脆易打结,质量差,过线部位有毛刺。处理方法:调换夹线片压力并检查过线线路排除拌绕。检查摆梭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摆梭。砂光过线部位,更换缝线。缝纫中突然断线,面线有曲状波动。产品原因:梭床位置没装好面线轧入梭床。梭心套末锁紧或缝纫中突然移位。摆梭质量差梭心簧过长或心套椭圆。处理方法:重新调整梭床位置、重新安装梭、心套换摆梭。

但是,缝纫机跳线的情况出现了缝纫终端的情况突然底线断开了。锁心套是很不合理的,内径椭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是及时的更换梭心套,轩松梭心簧螺钉,重新绕开梭心线,更换机子的底线,这些情况我们要加以注重。

篇7:玩缝纫机

玩缝纫机

玩缝纫机正文:

玩缝纫机玩缝纫机

韶钢四小 三<1>班 陈宇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看书,看着看着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我就找能够解闷的东西。好解解闷。

我一眼就看到了缝纫机,又看到了一张纸,我突然想出一个奇怪的想法:缝纫机可以刺穿衣服,那也应该可以刺穿纸,刺穿了就会留下一个洞,洞连起来就可以成笔画,我何不用缝纫机来刺字,但要是搞坏了,那就惨了。先不管这么多了,试试就知道了。我先撕了一张纸,然后把纸放到针的下面,再一踩底下的脚踏板,针一插,纸上就留下了一个洞,我想:试试刺字吧。我一边用脚踩脚踏板,一边用两只手移动纸,这样就可以刺出笔画了,我就这样慢慢刺出了我自己的名字,虽不工整,但是我自己刺的。我高兴极了,这时妈妈睡醒了,我连忙把我的劳动成果给妈妈看,妈妈看了说:“你会用了吗”?我说:“应该会了吧”。妈妈说:“我看着你刺,看看你到底会不会”。妈妈来到缝纫机前,看着我刺,我便刺给妈妈看了。妈妈说:“应该把后面的那个东西扳下去”。妈妈说完就把缝纫机后面的那根小小的,银色的'铁杆扳下去以后,针下面的那个东西便把纸给压住了。“旁边的那根铁杆叫控制杆,往下扳就是往前走,往上扳就是往后走”,妈妈说。我按照妈妈说的试了试,我一只手控制往前还是往后,一只手来转动纸,一只脚来踩脚踏板,可好玩了,就像开船一样,“船”走过航线还看得清清楚楚的。连姐姐也要玩一玩呢,我一直玩到晚上才不玩了。

日常用品中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所以关键在于发现。

指导老师:张老师

(投稿:xszw 于 -8-22 12:16:19)

篇8:缝纫机散文

缝纫机散文

昨天下午,好友王女士来店里,几日不见、如隔三秋,一番寒暄之后,热情地搬凳子让座,时辰不大,又来一位女士。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此话不假,我赶紧忙完手中的活儿,三人叽理哇啦的闲聊起来。

王女士向我们打听,缝纫机啥牌子好,听她这么一说,我俩都笑着说:“啥年代,还要缝纫机干嘛?再者,现在买衣服穿多划算,单的、绵的应有尽有,我家到有台缝纫机,常年放在屋内占地方”。

她苦笑一声说:“此话不假,就是平时想修个裤边,做个被罩都难”,还说:“农村婆家有台缝纫机,姊妹几个都成家立业,缝纫机在家闲着,老人偏心,不让用,等以后让她当废铁卖吧”!

看她气呼呼的样子,我们说,让你老公回家拿,省得你再花钱呀!她说:“前几年就想买台缝纫机,和老公商量,猪脑子老公死活不让买,说是老家有,早晚没人要,就这样,一拖再拖,二百多元时没买,三百多时犹豫,现在可好,将近伍佰元,作为女人,我特想要台缝纫机,这是我心愿,今天他发话,买就买吧!省得你整日烦我、怨我。”

唉!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说起缝纫机,当初,我也是机关算尽,下决心少吃少喝可以,没有缝纫机这辈子不甘心。刚下学时,去辅导班学过裁剪衣服的技术,虽然学得不精,拿块布料,能把它做成合身得体的衣服。当时,也算是村里的巧姑娘,过年的时候,东邻西舍的人都让我帮忙,庄稼人不怎么讲究,有件象样的新衣服穿就很满足。

以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缝缝补补,没有缝纫机实在是不方便,和老公商量买台缝纫机用,老公说:“咱家那缝纫机以后肯定归咱们,因为,嫂家有台新缝纫机用着,先别慌着买。”

话是这样说,当时,小姑子在家说话也硬气,我这个门外人,有何资格要人家的家产,决心自己攒钱,不劳驾他人。记得,当时一月三十元工资,省吃俭用,终于在我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如愿以偿买回我朝思暮想的心肝宝贝《飞人牌===缝纫机》,请来本厂机修工安装,老师傅干活粗鲁,梆梆几下,把缝纫机的机面订穿,裂痕永久,当时,我心疼得要命,又不敢说啥,毕竟是让人家帮忙。

小姑子出嫁时,老公当着全家人的面说:“现在家里没值钱的东西,就这一台破缝纫机,值50元钱,村里有人要卖了,钱让老妈消费,省的越放越陈旧一文不值”,直到这时,老太太开腔说话:“缝纫机不卖,你妹妹用习惯了,让她带走。”呵呵,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当初老公说,缝纫机归我们,老太太不乐意。加之,我这倔脾气,自己花钱买来的东西用着气势。

如今,想起来可笑,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老公的工作日渐稳定,我们又把家搬到县城,厂里的生活用品几乎都搬过来,唯独那台飞人牌缝纫机没拿。当时,孩子小,三天两头吵架是家常便饭,总想不定那日会离婚各奔东西,自己辛辛苦苦买来的家当,决不让老公来平分,那是我几年的'心血,分分毛毛从牙缝里省出的钱,180元现在看来小菜一碟,十几年前,对我来说可是个大数目。

慢慢地生活水平日日提高,自己又住上家属楼,老公说:“有地方,把缝纫机拉到新家算了”,我说:“拉过来可以,要是真过到离婚那一天,丑话说在前头,分家产时,缝纫机列外”,人家傻笑着满口答应。

说到这,三个疯子笑得前仰后合,原先怒气冲冲的王女士更是笑得合不住嘴。细想想,家里放个铁架子,真没多大用途,偶尔,我会做几双鞋垫子,家人的衣服裂缝了缝一下,缝纫机也得保养,长时间不磨合会生锈,隔段时间檫檫抹抹是我任务,这家伙,只有我用用它,以后儿女们才不用它,说不准还把它挡废品处理掉,呵呵,以后事就管不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要是日子真过不下去,离婚、打官司、上法庭,当年的缝纫机要不要都行,而今,想要的是家电和房子喽!

几人一拍即合,观点一致,鼓励王女士,想要就买,不就几百元钱吗?

篇9:母亲呀母亲美文

母亲呀母亲美文推荐

作儿子的我,一直为母亲的“健康”而自豪。70多岁的母亲,瘦高挺拔,精神矍铄。记得祖母过逝,操劳丧事,母亲是里里外外、油盐酱醋的大管家,七天七夜没落床,完事后,我们整整睡了一天一夜,还是萎靡不振,母亲却只咪了两个小时,就精神地为我们兄妹准备回家的行装。四月春天,或是秋末,凉意浓浓,母亲上菜园,打猪草,砍柴,及至下地劳作,以及傍晚时分,烹制好晚餐背到10里外的镇上陪伴读小学的孙女,都是一双赤脚板。

人从岁月老。短短几天的时间,母亲的身体却突然弯曲成了一张弓。母亲上山背柴,感觉腰间有点不适,微痛,身子向右弯曲,才有舒适感。她以为是劳累了,卸了柴,歇了口气;再次上山,这一次母亲背不起那平时不要费力的满满的一背篓柴了,她将木柴减少一半,并将重力偏向背篓的左边,她想将向右弯的身子往左边拉伸。“我知道不行了,才半背柴,路上歇了3次,还是颤颤抖抖背回来的。”母亲在病床上对我说。

母亲是卧床了数天后,才告知我,告知卧床的原因还不是腰痛,是我早已知晓的她的老病——肚子胀,吃不下饭。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在县城买点药吃吃就行的。”

是我发了脾气后,母亲才接受到县级医院检查治疗的。她不肯来治疗的理由很简单:一是我在县上工作忙,她不忍耽误我;二是她的儿子们身边都不宽裕。她说:“农村人不金贵,一点小病抗抗就对付过去了。”

医生给出的检查结果是椎间盘突出。

母亲听说只是椎间盘突出,人就轻松了,笑着说;“这是小病,你二舅腰弯了十几年了,还照样作生意。”她对医生说:“开点药吃吃就行。”母亲对我说:“明天我回去,你老父亲一人在家不能放心。”

从这时起,母亲那承受了70年风雨酸苦的腰,再没直立起来。

背着母亲上我家的六楼。母亲在我身上轻得没有重量,我不知道这样瘦弱的母亲是如何背负起70年的艰苦岁月的。

想让已经三天粒米未进的母亲进点食物。我问母亲有什么味口,母亲说:“你打个鸡蛋我吃。”我望了望母亲,满是不信,母亲再次说吃个鸡蛋。

我心里不由得一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吃鸡蛋的。那时,农村很贫穷,整日在生产队辛苦地劳作,生产队从来满足不了劳作人的生活。我的老阿婆是生产队里年纪最大的,又是30来岁守寡,性格倔强,搞点“资本主义”和“小自由”,再有斗争精神的晚辈也拿她没办法。她在家里偷偷养了几只老母鸡,每个月可以供应几个鸡蛋给全家人吃,无论煎的、煮的鸡蛋,分给母亲的,母亲总是说“她不爱吃鸡蛋的。”要么夹给阿婆,要么夹我们兄妹。

在中学教历史时,每每讲到东北抗联的'杨靖宇胃里全是草根树皮,学生就不信,我就举母亲的例子。母亲的胃里真的只要青菜,没有肉食品。母亲弄完饭菜,喊着我们先吃,她自己另外忙碌着,不是喂猪,就是斩猪草,或收拾其他家务,待到我们吃完,她才上桌,然后汤汤水水和着点锅巴对付一餐。母亲的肠胃长期没有得到油水的滋养,以致后来家庭条件好了,母亲的肠胃也承受不了油水。我们做子女的回家,弄了些好一点的菜,要母亲品尝,母亲为了不扫儿女的兴,她也吃,但吃完后,晚上或第二天必定要着急忙慌地上厕所。母亲后来告诉我,她上厕所是把油水全部拉完,身体才舒服。

母亲去逝时,我们才后悔我们小时候的不懂事,是我们的自私,让母亲经受了那么多的饥饿和痛苦。

送母亲回家后,我是给母亲弄了很多中药方子,想止住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痛苦,但半年下来没有效果。母亲强烈要求停止吃中药,她说:“她的身子也虚得狠,吃中药把精气吃得更虚了。”

母亲下不了床,问题应该是很严重了,我们把母亲送到医院,请医生做全面检查。检查的结果出乎意料,母亲的疼痛和身体的弯曲,并非来自于椎间盘突出,是来自盆腔的癌变,她的盆腔双侧扁担骨都融化断了,所以支撑不起整个身体。这种融化不是短时间的,医生说:“至少是数年前就发病了的。”“数年”的时间,不知母亲是如何忍受过来的。这数年中,她带着孙女在镇上读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晚上来,第二天早上回;她要饲弄两亩多菜地,保证在外忙碌的我们回家有上好的蔬菜;她的三儿子和四儿子建房,她背砂石,背水泥,甚至抬预制板。

母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院,进不了水,吃不了饭,人日渐消瘦,只剩下不足50来斤。

把50多斤的母亲送回家,为了出入方便,在新楼的地下室装修了一间简易房间。母亲在地下室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光,她帮助建好的房子,连二楼都没能上去过。

母亲是劳作的一生,没有享受的一生。

母亲去世快十年了,硬生生没有送一个梦给我。我知道,她一定是怕我分心,影响我的工作,所以连个梦也非常吝啬地不送给我。我想,也许我一旦清闲下来了,她是会给我送梦的,那时,她不是告诉我她在天国生活得如何,还是挂牵我生存得怎样。

母亲最伟大的含义,就是对儿女只有付出,从来没有索取。

作者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法院 李文斌

【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相关文章:

1.感谢母亲美文

2.母亲抒情美文

3.美文鉴赏-母亲

4.母亲呀母亲美文

5.母亲的目光美文

6.经典美文朗诵母亲

7.美文赏析 感恩母亲

8.歪脖子母亲美文

9.母亲的奖励美文

10.母亲的羽衣美文

下载word文档
《母亲的缝纫机经典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