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一件旧棉袄散文

一件旧棉袄散文

2022-11-07 09:08: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下第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一件旧棉袄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一件旧棉袄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件旧棉袄散文

篇1:一件旧棉袄散文

一件旧棉袄散文

近日,天气转凉,我翻箱倒柜想找一件秋衣添上,来给身子保保暖,不经意间,一件棉袄跃然而出。看到它我立马想起了我儿时的旧棉袄,那是一件补丁连着补丁的棉袄。情随事迁,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过往的许多什物和故事已销声匿迹,唯有在记忆的长河里翻检回来。然而,那件旧棉袄确实让我无法释怀。

我的童年时代不堪回首,一年到尾极少有新衣穿,即便是逢年过节尚是如此。那个时代,哪怕你手中有钱,恐怕因为没有布票,也无法缝件新衣。那时的布票,是供城乡人民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是国家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治理,保障布匹按计划供给所采取的一项基本措施。

布票的单位面额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尺等等。布票是那个时段商品短缺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那个时代购物的凭证。老一辈人都知道上世纪中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口头禅。

大概是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穿衣服,都得事先买好布匹。购买布匹,必须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钱,二是还得凭布票。那时候每人每年也只能领到几尺布票,一年到头全家大小八九口人恐怕仅能做一至两件衣服,一件衣服从家里的老大一直穿到老幺,甚至是老辈子穿了晚辈人又接着穿,破了就补,补了再穿,而且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做一件新衣。

当时我们国家贫困,商品短缺,物质生产匮乏,不能满足人民正常的日用需求,布匹发放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从人民公社或供销社买回来布匹后,你还得把裁缝师傅请进屋里来,用比家人平时稍好的生活来招待师傅,裁缝艺人给你量身高、肩宽,袖筒直径等,那时称之为“量比子”。而后裁缝艺人量体裁衣,才能给你缝做新衣,一件新衣服从裁剪到缝制完毕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小时候穿的衣服大多是“捡旧”,要么就是别人送给你穿。能够得到一件新衣的确来之不易,想必要得瑟好久,那种自豪和幸福感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穿在身上自然也是如生命般十分爱惜。

有一年过年,我们三弟兄只能做一件棉袄,一件棉袄谁穿好呢?!最后决定,三弟兄轮流依次来穿。因为我是老大,老二比我胖,老三小,只能以我身体的大小粗细来量体裁衣定做棉袄。

新棉袄做起后,我们三兄弟每人轮流穿一天,我是老大先穿第一天,老三穿后我又继续接着穿,我每穿一天都是特别的兴奋与自豪,每次都是爱不释手,生怕把新衣服弄脏了弄破了。由于要等到3天才能轮到自己穿一次,当时感觉穿新衣的时间难得盼。记得有一次穿过一天后,晚上老二就要我把新棉袄脱给他穿,我说时间还没有到,明天早晨是交接的时间。为了多穿一会儿新衣,那天晚上,我就穿着新棉袄睡了一整夜……

有一次,老三穿新棉袄,把新衣弄脏了,我和老二发现后,硬是不依不饶,从此不给老三穿新衣了。可是老三哪里肯干?他最小,父母疼爱有加,他就拿出了他的绝招——哭鼻子。父母知道后严厉地呵斥了我们。

老二有一天穿新衣到学校去,被他同学用铅笔划过一条痕迹,我与老幺看见后,也不让老二穿了,老二就把棉袄给藏起来了。我和老三找的'好苦,一连了几天也没有找着新棉袄。我们告诉了父母,老二吃了一顿“棍子肉”(指挨打,用棍子抽打)后,才从苕坑里拿回他藏的衣服。我和老三看见快发霉的新棉衣,心疼得流出了眼泪……

这件棉衣我们也不知穿了多少天,多少年,破了母亲就用一小布块给补上,棉衣上已经穿出了大大小小的补丁。我们长大后,这件旧棉衣我们再也穿不进去了,后来两个妹妹又接着穿,谁也不知穿了多少年。

现在回想起这段辛酸的往事,心里真不知道是啥滋味。当今买衣服只要你有钱,不像过去那样凭布票限购。市场上的衣服商铺鳞次栉比,要是遇到节假日,家家商铺顾客几乎爆满,各色衣服令你眼花缭乱。挑衣服、试衣服、买衣服,试鞋、买帽的,街头店铺的人群如泄闸的洪水,门庭若市。他们从商铺里出来时,一个个都是拎着大包小袋的,一个个都是灿烂的笑脸。

流年似水,往事虽然不堪回首,却留给我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情。这件旧衣是往事的见证者,棉衣里储蓄了我多彩缤纷的童年,也带给我们儿时太多的快乐。

篇2:一件棉袄的散文

一件棉袄的散文

我本身出身在六十年代,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恰是有了和以前比较较,才加倍领会到如斯生活的甜美和幸福。我记得很清楚,七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刻,棉布和棉花很紧俏,往往到了立冬的气候,家长照样买不到棉布和棉花,我们只能多穿几层单衣来御寒,有时刻既就是代销点、供销社有棉布和棉花,家里倒是拿不出钱去购买,比及雪花飘动的时刻,或者入冬很晚往后,才能穿上母亲缝制的对襟小棉袄和大年夜大年夜裆棉裤,并且如许的一身棉衣一穿就是一个冬天,到了换季的时刻,往往棉絮外露,洞穴眼睛惨不忍睹,从上小学到高中一贯就是这么过来的,能穿到一身得体的棉衣可以说是一种极大年夜大年夜奢望,那个时刻想着,日子很可能就会这么一贯紧紧巴巴的过下去,不会有出头之日了。

礼拜天我和老婆去街上逛商场,老婆看到商场的棉袄正在搞促销活动,就要给我买一件棉袄,我听了老婆的设法主意往后直摆手,并表示果断不再要棉袄了,家里的衣柜里面已经有四、五件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小小的棉袄放着等我穿。我认为到如今的生活其实是太幸福了,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什么、有什么,如今的重要义务是若何能把身材锤炼好,别让“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缠身,快快活乐的工作和生活每一天,并孝敬好白叟,教导好后代,就算是我最大年夜大年夜的欲望了

说起棉袄是我还想起了,在基层工作的时刻,我地点镇,一个村的料石场的工人,因为违章操作,在装火药的时刻不幸产生爆炸,事宜造成了人员伤亡。时光正派暮秋,单位上的工作人员,及时被引导安排到了事发地,作善后处理工作。并且气候已经很严寒了,因为事发溘然,单位上很多若干人员衣服穿的比较脆弱,为了让大年夜大年夜家安心工作,不至于冻坏身材,单位引导安排我和出纳去县城购买棉大年夜大年夜衣,我们奉命坐车匆忙向县城驶去,因为要的数量比较较较多,我们跑了好几个市廛往后,才完成了引导交办的.义务。随后,我们又坐上车沿着曲折不平的山路,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到了夜里十一点多,才给单位上的工作人员送去了棉大年夜大年夜衣,望着大年夜大年夜家穿上暖和的棉大年夜大年夜衣,又投入了重要的工作之中,我才认为了一丝欣慰。最终,在大年夜大年夜家的合营尽力下,固然费了一些周折,总算安慰了伤者的家眷,并对伤亡者作出了合理的补偿,安抚了人心。

棉袄是我想起了,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刻,那年的冬天尤其的严寒,正真是滴水成冰,冰天雪地,老父亲为了我的保暖,硬是把身上穿的一件列宁装半身棉袄,让我穿上御寒来持续上学,并且,这个棉袄我一穿就是三年,在高中的三年我就是穿戴老父亲的这件棉袄上完高中的,而老父亲却又穿上了绒衣上班工作来赡养全家人,固然,老父亲已经不在了,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依旧很酸疼很酸疼,当时的情景我到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篇3:棉袄散文

棉袄散文

我常常在回忆中,感慨万端。我们都在追求富裕的生活,尤其是总是把物质的富裕当做首要的追求目标。但我总是感觉迷茫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冰冷的商品包围,这些商品变成我们使用的物品,没有情感的因素渗透其中,自然也没有“敝帚自珍”的那份留恋和珍惜。比如我们穿的,都是从商家流通而来的成品,除了和我们发生金钱关系之外,再没有任何的瓜葛,它们虽然是必需品,但那纯粹是物质联系。小时候,我们穿的衣服就不同了,它们穿到身上的时候,中间还有环节,因为用钱买来的还不是衣服,而是布,衣服是自己的母亲还有别的亲人用针线缝制出来的,所以,在变成衣服的过程中,已经注入了心血和亲情,那种穿在身上的感觉,自然是格外温暖。

冬天来临,总是感觉寒气逼人,不管试着穿怎样的保暖衣物之类的,老是觉得浑身冰凉。其实,看看别人穿着单薄的保暖衣物,我自己也明白,不是穿的真的不保暖,而是我自己内心的失落罢了。因为不管多么华丽名贵的衣服穿在身上,那都是金钱的效益,缺少的,是以前那种温馨的寄托。

每当秋凉农闲之后,母亲都要为我们做棉袄,做好防冻的准备。即是不做新棉袄,也要将旧棉袄拆开,包括里面装的棉花或羊毛,都要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熨平,重新缝制。按照母亲的说法,棉袄旧了的时候,一是因为里面吸进的尘土多,二是棉花或羊毛已经变成疙疙瘩瘩的,散热不均匀了。其实,不管缝制新的,还是将旧的重新洗过缝制,程序都是一样的,

做棉袄就要选好面子和里子,当然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爱好等。面子要让别人看,自然质量和颜色要好一点;里子只有自己知道,可以将就一些。当然那时物质贫乏,即使是新布,也离不开棉布、华达呢、的确良等,色调也单一的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大的。何况条件不好的时候,布料还可以是旧衣服上拆下的,尤其是里子用的更是如此。布料准备好,就要裁剪成衣服的雏形,里子和面子的现状完全一样,然后把里子铺展到炕上,把手撕得蓬松的羊毛和棉花铺到上面,再把面子铺上去,之后用炕桌或者石板压在上面,要压几天,为的就是棉花或羊毛紧密,整体均匀平展。压好后,母亲跪在炕上,沿着边沿开始一针一线的'缝制,那样子多么虔诚多么劳累呀。缝制是细致活儿,针脚要不偏不倚,还要匀称,线头要隐蔽,羊毛或者棉花不能外露。要是遇到做饭或者其它的事情,就要继续压好。夜晚缝制的时候,灯光昏暗,其实全靠的是感觉,那飞针引线简直就是一种艺术。缝好以后,就在前襟用布条绾四五个纽扣,这样棉袄就可以穿在身上了。那时的我们早就急不可待了,就在完工的那一刻,早就把上身脱得精光,刚穿到身上,就觉得痒痒的,但马上一股暖流冲荡到全身,一种热浪和棉花的味道直冲脑门。

一般的棉袄可以套外套,也可以不套。只要暖和,有没有外套无所谓,尤其年龄越小,越是没有过多的讲究。要是用旧衣服加工的,就要套上外套,不然会让别人笑话的。后来流行一种制服棉袄,从外面看完全是军便服或者中山装的样子,也有口袋,纽扣也是玳瑁的,比一般的棉袄洋气的多了。制服棉袄的发明,完全是一种智慧的创造。它是将棉袄和外套糅合在一起,不但节省了布料,而且样式美观大方。因为年龄大的穿着一般的棉袄,总是觉得难为情,制服棉袄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关于棉袄,还有一段温馨有趣的记忆。在我五六岁的那年,过年了,家里没有多余的新布为我缝制棉衣,只有救济的一块花布,母亲就用那块花布给我做了棉袄。过年换新衣的时候拿出来让我穿,谁知我死活不穿还说那是女孩子穿的。其实那时候年龄小的孩子,穿衣服谁还分什么男女不同呀,因为条件的限制,只要有什么颜色的布,就做衣服,有的姐姐穿过的衣服,弟弟还要接着穿的。但我闹着不肯穿新棉衣,不管怎样哄,都哄不到我的身上,最终把母亲气哭了,我也是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抗议。最终不了了之,新棉袄我也没穿。现在想想,母亲的心血白费,能不委屈吗?

篇4: 一件棉袄作文

为了让这次的作文写得更好,陈老师特地给我们发了7篇写人抒情的作文借鉴。翻阅着,我的目光却盯住了一篇作文――《我在电动车上长大》。我的心好像被这几个字震动了一下,让我不由得想起我坐电动车的温暖。

那天,寒风“呼呼”地吹着,裸露在外的皮肤像是被刀子划过的疼。我依旧跟着妈妈去上学。一出家门,穿得比我薄的妈妈便直抱怨:“这天气真冷!”说着,却把我往怀里搂,又有几分庆幸地说:“幸好给你穿了棉袄。”

来到车库,妈妈没有发动汽车,而是从后备箱取出一件棉袄,不由分说地就披在我身上,我觉得仿佛有一缕阳光,照在我身上,无比温暖。

妈妈把车发动了。我穿着两件棉袄,还坐在妈妈后面,妈妈却又问了一句:“冷吗?”我觉得鼻子一酸,回了一句:“不冷,你呢?”“我当然冷啊!把你送到学校再把棉袄给我穿。”

妈妈无比平静的话语,让我的眼前隐约模糊了,妈妈没有发现我的异样,继续唠叨:“上课要认真,不要做小动作……”

我听着这说了无数遍的话,却发现,这是多么动听!

篇5: 一件棉袄作文

今天姨娘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小棉袄。

这件衣服有以下几个特点:

小棉袄的颜色搭配自然,有白色的花儿,像冬天飘落的.雪花;也有粉红色的花,像竞相开放的菊儿;有绿色的竹叶,让我想起坚忍不拔的青竹,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好像是到了五彩缤纷的花园。

小棉袄穿起来不仅漂亮,而且特别暖和。里面外面都有毛,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我都感觉不到冷!

这件衣服还很耐脏,如果滴上几滴油渍,因为颜色深,根本就看不出来,很适合喜欢到处玩爽的小孩子穿。我想,这一点很适合没有太多时间洗衣服的年轻妈妈吧?

这样一件小小的棉袄,体现了服装设计师的智慧,凝聚了生产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我每次把这件衣服穿在身上,都不由得对他们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篇6: 一件棉袄作文

在妙妙王国里面,住着一只猫妈妈和一群小猫,它们是本年度获得妙妙王国关爱之家称号的模范家庭。

故事要从一件棉袄说起。一天,猫妈妈从河边钓鱼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件崭新的棉袄。马上拿到王国的失物招领处。结果好几天过去,都没有人认领,于是工作人员就当作好人好事的报酬,送给了小猫家庭。

可是猫妈妈总觉得这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能无功受禄。于是教会了自己的孩子,如果看到有谁需要,就借给他。

第一个需要的是猫头鹰爷爷,它每天都要值夜班,夏天还好,但是入秋了之后,天气寒凉,又不到冬眠的时刻,它总会因为着凉没精打采的。于是小猫哥哥把棉袄送给了它。一直到冬天冬眠开始了,猫头鹰爷爷来归还棉袄的时候,还是崭新的。猫头鹰爷爷可爱惜这件棉袄了!

而第二个需要的是河马姐姐,它是小猫一家的好伙伴,有时候小猫家伙食都是它帮忙搞定的。但是春天来了,河马姐姐下水游泳后还是会凉,有了棉袄,从河边到家里就不会因为着凉而感冒了。于是棉袄再次派上了用场。

夏天来了,棉袄是不是就失去了用途呢?不是的,隔壁牛大叔家特别感谢小猫一家雪中送炭,它们家迎来了新出生的牛宝宝,但是家里都是稻草堆,牛宝宝躺着很不舒服啊!还好有了棉袄,牛宝宝终于可以好好地美美地睡一觉了!

当妙妙国王发布消息票选本年度关爱之家的时候,大家毋庸置疑地把票投给了小猫家庭。

也许这就是学会了付出自己的关爱,小猫家庭当之无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篇7:感人的班主任教育故事:一件“旧”棉袄

上周三下午五点半,正做晚饭时,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是我班的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说“老师,我想回家。”“都这个时间点儿了,为什么现在回家?”她说太冷想回家拿点衣服。“现在回家,你不害怕吗?”她说:“我想让她跟我一起回家。”她指了指另外一个女生。我问家里人能送衣服吗?她说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和奶奶在家。我知道班里有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在家的,他们只有和年纪大的老人在一起生活。天快黑了,我不能让他们回家,路上车多,我也不放心。我对她说:“这样吧,你穿我的衣服。”女生说:“不用,其实也不是特别冷。”我知道她是不好意思。

说实在的我真的不知道找什么样的衣服,我已经快40岁了,而孩子们才十三四岁,女孩儿穿我的衣服怎么都不好看。再说了,现在的小孩儿也想穿好一点的衣服,我真怕她嫌衣服丑不穿,于是我就把放在衣柜最上面的一件衣服拿给她,让她试试看合不合适。她有些不好意思,穿了衣服就走了。第二天回到教室看到她真的穿着我的那件衣服,虽然有点大,但还算合适。或许她是真的冷了,勉强能穿就行吧。

周五放学的时候,她说:“老师你的衣服我穿回家里吧,回家我给我给你洗洗。”我说:“不用,你穿吧,这件衣服我不怎么穿,只要你不嫌丑就行。”她没说话,我的理解是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就不再辩解。

今天上午同学们陆续来到学校,我第一节有课,上完课后我正要离开教室,这个女生叫住了我说:“老师您的衣服给您,这个星期天奶奶给我买了一件棉袄。”这时我才看到她手里提着一个方便袋里边鼓鼓的,又看看她今天确实穿了一件新棉袄。她说:“老师我有话对您说,我说的话都写在了一张纸上,在衣服里夹着,一会儿你看一下。”我说:“好吧,什么时候冷了再找我。”回到办公室,我打开衣服袋子,想看一下这个小女生写的什么。打开袋子看到了衣服中间夹的一张纸,还有一双手套,我想是不是孩子的奶奶给孩子买了一双新手套,孩子来学校的时候忘到里面了,就想着一会儿下课的时候给她送去。展开那张纸,上边这样写的:

我最亲爱的敬爱的班主任。我非常感谢您在天气那么冷的时候,把新买的棉袄送给我穿,你还故意给我说是破衣服您不怎么穿。老师,衣服上的牌子还在上呢,一次都没见你穿过,我知道是您买的新衣服,但是那么冷的天气,你没舍得穿却给了我。老师,您给我一件平常您穿过的衣服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的是您把自己不舍得穿的新衣服让我穿。为了我,您的手都冻了。你给我们上课写字的时候,我发现您手上冻的一块儿块儿的。老师,我没什么报答您的,这双手套虽然便宜,但却是我的一份心意。老师请您收下。

看完这封信,我眼里充满了泪水,哽咽着说不出话。真的没想到这孩子这么细心,看来我的孩子们长大了。一位同事不经意间看到我问怎么了。我没来的及说同事就接过我手中的信,看过信她大声的说:你把昨天才买的那件新棉袄,让学生穿了?你也真舍得呀!不过还好,这个学生挺懂得感恩的。是啊,孩子挺懂事儿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的,教育学生,难道只是教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吗?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是教育的真谛。 我把棉袄收起来,装在袋子里。把学生给我写的那封信,珍藏起来。我爱我的学生,不想让他们受任何委屈,宁愿把最好的给他们。我的学生爱我,她自己舍不得买手套,而是用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买了一双手套。虽然我不会要这双手套,会还给这个女孩,孩子写作业,手冷需要手套。但孩子的这份心,我会收下,并且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作者|老庙乡 宋普英

篇8:一件棉袄作文500字

一件棉袄作文500字

故事要从一件棉袄说起。一天,猫妈妈从河边钓鱼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件崭新的棉袄。马上拿到王国的失物招领处。结果好几天过去,都没有人认领,于是工作人员就当作好人好事的报酬,送给了小猫家庭。

可是猫妈妈总觉得这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能无功受禄。于是教会了自己的`孩子,如果看到有谁需要,就借给他。

第一个需要的是猫头鹰爷爷,它每天都要值夜班,夏天还好,但是入秋了之后,天气寒凉,又不到冬眠的时刻,它总会因为着凉没精打采的。于是小猫哥哥把棉袄送给了它。一直到冬天冬眠开始了,猫头鹰爷爷来归还棉袄的时候,还是崭新的。猫头鹰爷爷可爱惜这件棉袄了!

而第二个需要的是河马姐姐,它是小猫一家的好伙伴,有时候小猫家伙食都是它帮忙搞定的。但是春天来了,河马姐姐下水游泳后还是会凉,有了棉袄,从河边到家里就不会因为着凉而感冒了。于是棉袄再次派上了用场。

夏天来了,棉袄是不是就失去了用途呢?不是的,隔壁牛大叔家特别感谢小猫一家雪中送炭,它们家迎来了新出生的牛宝宝,但是家里都是稻草堆,牛宝宝躺着很不舒服啊!还好有了棉袄,牛宝宝终于可以好好地美美地睡一觉了!

篇9:一件花棉袄记叙文

一件花棉袄记叙文

那年冬天寒风呼啸、冷风刺骨。有的时候白色的雪花还会在外面飘洒。要是不穿棉袄在外面就会立即流鼻涕,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困扰,因为我有一件贴身暖宝—花棉袄 。

我奶奶的手可巧了,会做各式各样的东西。于是从小就给我做一件件美丽漂亮的花棉袄。因为小的时候我看见色彩鲜艳的东西定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我十一二岁的那年冬天和往常冬天一样寒冷,奶奶又像往年一样给我做花棉袄拿来给我穿。我不想穿花棉袄,因为这时正是我青春期懂得爱美;可又不想伤奶奶的心。于是奶奶来时就装出十分喜欢的`样子,等奶奶走后在扔在一边。

有一天,爸爸和妈妈没在家,奶奶和我在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把外套脱下来,奶奶就问我:“怎么没穿我给你做的花棉袄啊,穿这个衣服多冷啊!”我对奶奶说:“奶奶我们班同学都穿羽绒服、保暖内衣,我都已经长大了,不想穿花棉袄了,多难看啊!”我根本没有考虑奶奶的感受,奶奶就只说了一声:“啊”。奶奶的声音很低沉。过了几天,我感冒了,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涕,感觉特别冷。于是我换回了奶奶做的花棉袄顿时感觉暖了好多。

那次在奶奶家看见奶奶正给我做花棉袄,奶奶己经年过六十了,眼睛早已失去年轻人的光华,但奶奶却很勤劳。不一会,听见奶奶“哎呦”一声,原来是手被笨拙地针扎出了血。可是奶奶并没有停,只是用嘴舔了一下。一根针在花棉袄上穿来穿去,奶奶还时不时揉一揉她酸涩的眼睛。看到这一幕,一滴滴泪水从我脸颊流下。从那时起,我做了一个决定,以后,无论长多大、无论走多远,只要是冬天我都会穿着奶奶做的花棉袄。

又是一年一度的冬天,寒风阵阵来袭。伙伴们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我不觉得冷―因为奶奶做的花棉袄,早已温暖了我。不仅是我的身体,更是我的心!

初一:王佳怡

篇10:棉袄的散文

棉袄的散文

初冬,晴雨不定,寒暖不匀。

穿衣就成了麻烦:多了厚重,少了寒凉。我又是一个对温度极为敏一感的人,这几日的衣服实在是穿得没了分寸,又遇到头疼眩晕,格外地难过。

今早,翻出羽绒小衣,披上了薄呢风衣。到了学校,换上一件运动外套,轻暖适体。特别是大课间,陪着孩子们一起跑步时,比自前几日穿着厚厚的羽绒棉服,觉得轻一盈了不少。蓦然想起儿时,一妈一妈一亲手缝制的棉袄……我想写写那时的温暖了。

北方的冬天,一直是冰天雪地。印象最深的是家家屋檐下都是一排排透明的冰锥,长短一粗细不一,珠帘一般。有时会搬凳子爬上去,掰一根拿在手里玩,还会偷偷地咬一口尝尝冰凉的滋味。

但是,却没有此时这南国的冬里,寒意刺骨的感觉。如今,保暖内一衣,羊绒衫,长长短短的棉服,羽绒衣,把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是觉得不能抵御那冰刺的感觉。

那时,我穿的是一妈一妈一手工缝制的小棉袄。我记得它的生产流程:先是父亲买了棉布,一般是深色碎花里子,素雅大气的较大图案的面子。我一直很纳闷,没有文化的父亲,为我制备的衣物布料,都是那样的漂亮,拿到现在来看都不落俗。母亲,先把衣料落水,缩水去浮色,然后熨平,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剪裁好,再把里面勾缝起来,然后,把雪白的棉花细心地一点点,一层层地叠压、铺展上去,这叫絮花;絮好的衣片一毛一绒绒的,我很喜欢把手或脸贴上去,感受那一种凉而不冰,温而不火的舒适。一妈一妈一常笑着嗔怪:看沾了一身的棉绒。絮好的衣片要垫上报纸,小心翼翼地翻卷过来,边角处最要小心,所以絮的时候边上要薄;一妈一妈一常念叨:亲一娘一絮肩,后一娘一絮边。说的就是亲一娘一疼儿,会把肩背处絮厚,而后一娘一为了省棉花,又看起来厚实,就会把衣服边角絮厚,以防人家试探。

缝制好的小棉袄是小立领,紧身服帖。一妈一妈一还会给我做两件罩衣,因为一个冬天,这件棉袄是不下一身的,外面要有保护,不然脏了后,拆洗就麻烦了。袄罩和棉袄大小一致,衣摆和袖口略长,正正好好罩住小棉袄。脏了以后可以随时换洗。这时想来,父母完全可以把棉袄做成深深的素色,和哥哥们一样,会耐脏,会省掉很多麻烦。可是,他们从来都是给我选择漂亮的花布,即便是被罩在里面。这怕就是如今,我在繁忙浮躁的生活中,仍没有失去欣赏、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的.缘故吧。这种让生活美好起来的本能,是父母在那个荒漠时代就用心地栽培在我们小小的心灵中了。

年长以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商店里漂亮服装也多了起来。一妈一妈一的年纪也大了,针线活儿干起来也吃力,我们就改买棉袄,先后穿过蚕丝棉、羊驼绒的棉袄,各种呢大衣。后来就是怕冷,长长短短的羽绒服,再没穿过那一妈一妈一牌的贴身小棉袄了。

那一年,儿子降生于江南寒冷的春三月。72岁的母亲,又重拾针线,碎花布为里,大红棉布为面,为她最后一个小外孙做好了棉衣、还有连脚棉裤。她还让我参与了缝制过程,这样,我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而后的几年,一妈一妈一年老眼花,都是我自己动手,在她老人家的监督指导下,为儿子或重制,或翻新棉衣裤。儿子穿着这浸满亲情的棉衣,温暖轻巧,跑跳自如。看着有些孩子,被一层层的一毛一衣裹得如同小粽子一样,行动蹒跚,很是同情,却也暗自得意。

年老的母亲喜欢穿轻便、漂亮的衣服。我为她买了各种羽绒棉衣裤。由于她的背驼,还专请裁缝为她缝制了成套的呢装、大衣。但是,在家时,她的一毛一衣外面是我亲手为她做的棉背心:暗蓝底子上,一朵朵小白花,素雅大方。里、面都是同一种布料,主要是我担心自己的手艺不佳,母亲的体型特殊,万一不合身,也不至于露出里子而显得难看。谁知,这件背心母亲穿着却格外合适熨贴。

母亲去世时,收拾遗物,满满一床的四季衣服,用床单打成5、6个大大的包袱准备焚化。我挑出母亲一直收藏的舍不得穿的大绒夹袄,留作纪念。还有一件,母亲最一爱一穿的,我为她买的厚厚的牦牛绒上衣,也留了下来。冬夜寒凉,置诸多衣物不记,常是把这件衣衫披在身上,觉得格外的温暖。还喜欢把面庞贴在胳膊上,那绒绒的感觉是一妈一妈一的味道。

【一件旧棉袄散文】相关文章:

1.旧时光,锁散文

2.旧日子心情散文

3.旧味有毒散文

4.旧时光的散文欣赏

5.秋殇旧怜散文

6.散文 新欢与旧爱

7.再述旧时光的散文

8.梦回岭南的旧时光散文

9.江南风景旧曾谙散文

10.女儿小棉袄赞美句子

下载word文档
《一件旧棉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