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

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

2022-12-07 08:52: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嘟嘟娃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

篇1:平山东方巨龟苑导游词

进了入口,我向前面一看,哇!只见圆形的长廊围成的小湖中央卧着一只硕大无比的巨龟。湖水碧绿碧绿的,水面上还停放着几只五颜六色的小木船。巨龟背上有许多花纹,好像穿着一件大花衣裳,脖子伸得很长,大约有两三米。导游告诉我们巨龟长39米,宽36米,高9.7米,用水泥塑成,重万余吨,它静卧在小湖的碧水之上,昂首向南,对天长歌,是遥望对面物灵山上的一只上亿年的金蟾,取名“万吨神龟望金蟾。”一股水流从巨龟微微张开的嘴中倾泻而下,落在湖面上,激起层层浪花。围绕在巨龟旁边有8只大龟,各自的身上背着一只精巧别致的小龟,都抬仰望着巨龟,像众星捧月一般,神奇壮观。

我们顺着长廊走去,来到了海豚表演馆,观

篇2: 温塘古镇底蕴深美文

温塘古镇底蕴深美文

前些日子,我身体偶有小恙做了外科手术。即将出院,需寻一处幽静院落来疗养身心,一时之间家人们也拿不定何去何从。我正卧床闭目养神,忽然“温塘镇”在脑海中闪过,我随即说声有了,温塘古镇就是我这次安心静养的世外桃源吧!

十多年前,我家公婆一时心血来潮,在离石家庄市区60公里远的平山县温塘镇购置了一套七十平米的房产。想着当时公婆兴奋不已地把钥匙塞到我们手里时说的话:“这里有优质的天然温泉水,24小时随时都可以泡温泉,非常休闲养生啊!”我竟一时忘记了手术后的伤痛,心里格外惬意起来。

算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踏上温塘古镇的土地。我不是个特别能宅得住的人,几天安顿妥当后,就开始坐立不安起来。我要走出去熟悉一下这个陌生古镇,还好这次手术并没有影响我走路。平时井然有序安静的大街,今天人山人海异常热闹,老乡说这是赶上过大集了。我左手扶着伤口小心翼翼地穿过人流一路向西,走着走着有一条幽深的老街古巷铺在面前,它极像一幅古画卷。我漫步其中,发现左右两侧,家家户户的门头都雕刻着风格迥异的“门匾”大字。有五字头、四字头、三字头、二字头,内容、年代、笔体、工艺各不相同。我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拿起手机拍个不停,没想到这里别有洞天。东面是喧闹嘈杂的集市,西面却是宁静祥和的农家院落,在同一空间下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相比我更喜欢后者。尤其农家的“门匾”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令我陶醉的流连忘返。“德厚福春秋”、“家和万事兴”、“紫气东来”、“瑞霭盈庭”、“香阑静院”、“天官赐福”、“五福临门”、“乐陶然”、“春满园”、“谦受益”、“康福泰”、“瑞凝祥”、“新颜”、“东风”……我一口气拍下了五六十块“门匾”。

在兴致不减的返回路上,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满院生辉”之家,那高高的`围墙里面,是一座宽敞明亮的院落,里面开满了各色鲜花、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四世同堂”定是长辈长寿、儿孙满堂、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清雅贤居”应该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文人独居、吟诗作画、曲径通幽之地。“家兴财源旺”象征着家人们和睦相处、理解包容、相互帮助、生意兴旺、财源滚滚而来……仰视“门匾”,就会看出东道主热情、自勉、励志、家风等丰富的思想内涵,这其中包含的都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温塘古镇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它独特的温泉水质,能给沐浴者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润肤养颜、安神清脑的疗养保健作用,更有相传久远“门匾”百姓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门匾”的主旨也在不断变化翻新。人们在满足了物质层面的需要后,上升到了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追求的更是多样化的美。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多样和外来文化冲击,“门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会面临严峻挑战,“门匾”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民族、国家,都是一部极好的社情、村史、和地方文化教材,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弘扬,为新古镇增添文脉气息,焕发历史文化生机。

温塘古镇的土地竟深藏着如此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此次温塘之行,我不但疗养了身心,更汲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收获满满而归!

篇3: 保护温瑞塘河作文

保护温瑞塘河作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瑞安人的母亲河――温瑞塘河。现在的我又黑又臭,身上的“跳蚤”(漂浮物)弄得我别提有多难受了。我好怀念从前的日子呀!

那时候,我的“血液”是那样的清,清得能看见河底的枯枝、石块,连河底的白鹅卵石也粒粒可数。

那时候,我的“血液”是那样的绿,远看就像一张用翡翠铺成的地毯。

那时候,我的“血液”是那样的'甘甜,人们只要装上一瓢,尝一口,准会情不自禁地赞美道“这水这么甘甜!,比蜜都甜哩!”

那时候,我还吸引来许许多多的“小客人”。小鱼在我的身体里游过来,游过去,还不时地挠我痒痒;小虾在我身上跳高……

如今,我那么黑,黑得都可以当墨汁了;那么臭,臭得人们走过时都捂住鼻子,一溜烟地跑掉……我全身伤痕累累,这一切都是你们的“杰作”。

我多么希望我的“小客人”再来做客呀!人类呀,你们快快醒悟过来吧,保护我,保持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吧!

篇4:塘栖导游词介绍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个标准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观。,全镇共辖28个村、502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镇区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全镇有耕地41921亩,鱼塘6290亩,桑地5870亩,果地10492亩,山林5743亩,茶地404亩。

据现存的史籍记载,早在北宋以前,塘栖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渔村,渔民们三三两两在此散居,在此晒网休息。直到元朝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间,通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光绪《唐栖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又云:“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见,是秀丽的京杭古运河哺育了塘栖。

塘栖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时,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栖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栖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塘栖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栖隶属于杭州郊区,称杭州市塘栖人民公社塘栖管理区。1959年3月遂又隶属半山联社。次年,半山、拱墅两联社合并为钱塘联社,塘栖又属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栖隶属余杭县。今随县制变化,属杭州市余杭区。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塘栖,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栖,于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栖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栖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事业,一个占地1200亩的“塘栖运河文化村”即将动工兴建,她的建成,将使塘栖古镇焕发青春,重现昔日那小桥流水的迷人风光。

塘栖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士荟集、文风颇盛。明清时便有“樾馆”、“传经堂”、“丹铅精舍”、“经一庐”等藏书楼名燥一时,还出了象劳格、朱学勤那样的著名藏书家。塘栖,崇学之风颇盛,据清光绪年间的《唐栖志》记载:塘栖在明代时共中进士15人、举人40人、五贡14人。在清代时,共中进士23人、举人64人、五贡43人。早在光绪九年,塘栖就开设有义塾,俗称“蒙童馆”,光绪十六年,塘栖设“栖溪讲舍”,仁和县令捐资以助,并立碑记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绪三十二年,栖溪讲舍改办成“栖溪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公私立小学相继创办,小学与私塾并存,学子们小学毕业尚需继续深造者多移步杭城。抗战期间,曾因此办过中学,但时间不长便告停办。1956年,塘栖终于出现了当时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完全中学——杭县中学。时至今日,塘栖镇已拥有4所中学、1所职高、1所专修学院和17所小学,年末在校学生为12652人。历年来,塘栖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塘栖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区普高中名列前茅。目前,从塘栖中学毕业的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教授、学者、高级知识份子已达数百人。

篇5:塘栖导游词介绍

塘栖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时,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为3.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6.2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300毫米之间。镇区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四乡土壤宜植桑麻蔬果,物产丰富,其枇杷、杨梅、青梅、菱藕、甘蔗久负盛名,素以鱼米之乡、花果之地著称。昔日交通均以水路为主,人来货往无不借助于船只。塘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那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横贯镇中,镇中心又有市河、东小河、西小河、北小河与运河相通,整个地形如“出水荷花,比比墩阜,非桥莫通”。四邻八乡的物产都顺着河流来此贸易,集散于镇上。清代至民国,镇内集市贸易尤为兴旺,朝市、晚市、香市、庙会市支撑起半壁江山,成为江南水乡著名的水路码头。

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那些明清建筑,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隐于弄内,引升出一条又一条的陪弄,据说旧时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塘栖又是标准的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这为“米床”)。那一条条河道一条条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桥相连,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最有趣的是,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个江南。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怪不得,连丰子恺先生家乡桐乡石门的一句歇后语都以塘栖的廊檐街为内容,叫做“塘栖街上落雨—轮(淋)不着”。

塘栖,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镇、江南水乡名镇、杭州市六大组团之一的中心城镇。塘栖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杭宁高速穿城而过,09省道、京杭运河东西向贯穿全镇,三条主干道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中心十公里,为杭州水上巴士终点站。现辖27个村,7个社区,近10万人口,总面积79平方公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

塘栖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自元代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人辈出,书香传世;塘栖,文物遗产众多,广济长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师第弄、水南庙……默默向人们细述当年风采;塘栖,人杰地灵,物产丰盛,枇杷名扬天下,丝绸香飘海外,自古就是贡品。塘栖是座古镇,同时也是一座新城,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失去了“三十六爿桥”、“七十二条半弄”的风貌,但是她的魂和根还在,并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经济大潮中,她依然走在余杭区的前列。先后获全国千强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浙江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卫生镇、杭州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杭州市现代化标志性教育强镇、国家枇杷原产地域保护之乡等荣誉称号。

篇6:塘栖导游词介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塘栖古镇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__。

塘栖,建镇于13前,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重镇,素有“运河南大门”之称。塘栖的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至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运河穿镇而过,这里自古以来是南来北往船只的终点和起点,河中船只穿梭,岸上商贾云集,曾盛极繁华。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这颗千年“明珠”的光彩逐渐黯淡。自京杭大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这条黄金河道开始显现出新的活力。,杭州市政府总投资219亿元,开始实施“六大工程”建设。,运河综保工程以二期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将整治工作向余杭段推进,按照“申遗样板、运河名镇、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要求,启动实施塘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稳步推进塘栖新城建设。

在塘栖古镇的水北街,“聚源昌”糖色店等古建筑物已恢复临街旧貌,水北粮站、朱一堂糕点重新修缮了门面,百业兴旺,物流涌溢,大街小巷商号庞杂。改造后的三条半弄已经成为余杭区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墙门弄堂建筑群。市南街历史街区已恢复“美人靠”、“水岸廊檐”、“白墙黛瓦”、“花窗木门”等充满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古建筑,重现当年“塘栖下雨淋不着”的独特街景。在今年国庆期间,三大历史街区将对外开放,游人可以重新目睹“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的全新面貌。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石库门里弄,在杭州余杭区塘栖古镇上,属另一种风格的又细又长的小弄,原有七十二条半,虽然现在仅存三条半,但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今年国庆节,这仅存的“三条半弄”将修缮开放。如果你有空,不妨去走一走,看看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地方有一种怎样的文化积淀;或者轻松一点,和孩子在狭窄的弄堂里躲猫猫,也是件有趣的事。

弄堂仅剩三条半

“三条半弄”,并不是说这弄堂名字叫“三条半”,而是塘栖古镇上原来有七十二条半弄堂,现如今只剩下三条半了,它们是沈家弄、郁家弄、太史第弄,其中太史第弄比其他两条弄多出一个弯,所以算一条半。

塘栖是京杭运河的南部起点,曾一度繁华。三条半弄就在塘栖闹市,弄内老屋层叠,典雅幽深。北京古建院杭州分所设计二所所长吴栋升介绍,塘栖“三条半弄”是一种弄堂墙门建筑,国内很少见。虽说现在只剩下三条半,但相对集中,数进房子连接成片,非常值得保留。

早在11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在给塘栖古街保护规划“把脉”的时候,就曾建议要着力保护古镇上的.1座古桥(广济桥)和3个区块,即以广济桥为中心点的“T”型区块,北岸两侧1500米左右的水北街和与之垂直的广济路;三条半弄区块,即太史第弄、郁家弄、沈家弄、三元居弄(仅半条);八字桥区块。

今年国庆,杭州运河综保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塘栖五街”,即水北街、市南街、三条半弄,将修缮开放。

据说是供仆人进出的 昨天上午,记者从太史第弄旁走进一个石库门,大门并不张扬,可是走进去却别有洞天,上面筑着门檐,门檐上雕龙画凤。

宅子为东西走向,两侧是厢房,中间有小天井,光线很好也很凉快,天井后面就是一间正房,木结构的,这样算是一“进”。从西边大门一直走进去,一共有5进。据说,进数越多就表明这家越有钱,一般普通人家只有一两进。 石库门的两侧,沿着封火墙,本来各有一条很窄的弄堂,现在只剩下北侧的太史第弄。站在弄堂,伸直双臂,立掌就能碰到弄堂两侧的墙壁,墙上有凹槽,听说是用来放蜡台的。 封火墙很高,弄内房屋均跨弄而筑,抬头看不见天,靠着与院子相通的偏门透进些光亮,因此三条半弄又属“暗弄堂”,也叫作“自族弄”。

据说以前的大家族很有讲究,主人家、客人都是从大门进屋,一直可以走到各进房内;而仆人们只能从这些边上小弄堂里进出,所以这种小弄堂又叫“避弄”,大概就是回避的意思吧。

老弄堂有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三条半弄,太史第弄最特别,不仅是它比其他两条多出一个弯,也最有故事,据载是420多年前,由塘栖有名的大户人家卓明卿建的。

卓氏在塘栖据载有600多年历史。卓氏始祖卓敬,是明建文帝时的户部侍郎,因察觉燕王朱棣有夺位企图,建议皇上将朱棣调往南昌。后来朱棣获取皇位,成了永乐帝,就杀了卓家3族30多口人,只有堂弟卓敦只身一人逃至塘栖,并改姓入赘宋家。一直到第六世宋贤时,因经商致富,其子卓明卿入朝为官,明神宗才颁诏允许他们恢复卓姓。

卓明卿在40岁的时候,在塘栖市河(现在的市新街)建了这座五进大宅。

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第二进的砖雕,由于年久失修,檐上已失传砖雕匾额,最后在《卓氏春秋》中找到了佐证,题为“仁心善行”,这次将按原字样精心恢复。

篇7:贵州陡坡塘瀑布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陡坡塘瀑布平水时,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陡坡塘瀑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在一鳞鳞的钙华滩面上轻盈地舞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但当洪季来临,白水河水由于携带了大量由洪水冲下来的上游泥沙而呈黄色的浊流时,陡坡塘瀑布便消失了往日平水时的秀色,而变得异常凶猛雄壮。黄浊的河水翻坝跌落,摧王捣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且瀑布左侧的钙华堆积而成的洞穴,在巨量洪水经过时会产生奇特的汽笛效应,发出低沉浑厚的吼叫声,故陡坡塘瀑布又称为“吼瀑”。

在陡坡塘瀑布的东侧山崖上,有一条小瀑布从芦苇丛中飞泻而下,还不等水流至地面,瀑布已散成层层水雾,从小瀑旁经过,只见晴空绵雨,横飘乱扬,并在阳光下折射成美丽的彩虹。修长清秀的小瀑与宽阔雄壮的陡坡塘主瀑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但似乎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瀑布组合亦是不常见的。

陡坡塘瀑布的另一特色是在瀑下发育很宽阔平坦的滩面。滩面上遍布数十个大小不同的小碧潭,碧潭浅者只有数十厘米,深者可达数米。碧潭中还藏有鱼虾,故当地布依族人常手执网兜,去捕捞潭中的小鱼虾。

在雨季时,水流量奇大。

陡坡塘瀑布还是拍摄西游记结尾时唐僧师徒走过的瀑布。

篇8:贵州陡坡塘瀑布导游词

陡坡塘瀑布位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

平水时,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陡坡塘瀑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在一鳞鳞的钙华滩面上轻盈地舞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但当洪季来临,白水河水由于携带了大量由洪水冲下来的上游泥沙而呈黄色的浊流时,陡坡塘瀑布便消失了往日平水时的秀色,而变得异常凶猛雄壮。黄浊的河水翻坝跌落,摧王捣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且瀑布左侧的钙华堆积而成的洞穴,在巨量洪水经过时会产生奇特的汽笛效应,发出低沉浑厚的吼叫声,故陡坡塘瀑布又称为“吼瀑”。

在陡坡塘瀑布的东侧山崖上,有一条小瀑布从芦苇丛中飞泻而下,还不等水流至地面,瀑布已散成层层水雾,从小瀑旁经过,只见晴空绵雨,横飘乱扬,并在阳光下折射成美丽的彩虹。修长清秀的小瀑与宽阔雄壮的陡坡塘主瀑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但似乎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瀑布组合亦是不常见的。

陡坡塘瀑布的另一特色是在瀑下发育很宽阔平坦的滩面。滩面上遍布数十个大小不同的小碧潭,碧潭浅者只有数十厘米,深者可达数米。碧潭中还藏有鱼虾,故当地布依族人常手执网兜,去捕捞潭中的小鱼虾。

篇9:贵州陡坡塘瀑布导游词

贵州省名声最响、家喻户晓的风景区,自然是黄果树瀑布。

我们的贵州之旅的第一站就是前往黄果树景区观光。这一段时间贵州雨水充沛,3个景区的瀑布都非常壮观。

6月25日早上,大家花800元车资包了一辆面的,负责从贵阳到黄果树两地之间的往返。黄果树瀑布在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贵阳相距128公里,全程高速,路况很好。司机是个敦厚的小青年。

高速公路两边的农舍建造得不错,外墙风格相似,明显经过统一改建,从这一点来看,不像个经济实力落后的地方。

黄果树景区主要包含3个部分:陡坡塘瀑布、天星桥、黄果树大瀑布。买了门票后,首先游览陡坡塘瀑布,它是三个主要景区中范围最小的,瀑布的宽度却是最大的。

篇10:浅谈温州市温瑞塘河水环境治理思路

浅谈温州市温瑞塘河水环境治理思路

对温州市温瑞塘河水环境的.特点作了介绍,并对今后温瑞塘河的水环境发展趋势作了探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在水系独立的基础上开展局部治理,实施水生态恢复的治理思路.

作 者:陈锡平王天聪 陈雪初  作者单位:陈锡平(温州市水利局,浙江,温州,325000)

王天聪(温州市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浙江,温州,325000)

陈雪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40)

刊 名:浙江水利科技 英文刊名:ZHEJIANG HYDROTECHNICS 年,卷(期): “”(4) 分类号:X52 关键词:温瑞塘河   水环境治理   水系独立   生态恢复  

篇11:安阳殷墟导游词单温

各位朋友:

大家好!

咱们的车子就要出发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是大家的地陪导游,很荣幸能够为各位服务,我旁边就是咱们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车经验,技术十分娴熟.大家尽管放心的欣赏沿途风光,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相聚也是一种缘,希望我们在相具的这段时间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大家应该都知道殷墟闻名世界的三个重要因素是甲骨文,青铜器和都会,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妇好墓地.

首先,我先介绍以下殷墟,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部,公元前1320_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山东的`奄',(今曲埠)迁到殷,现在的安阳小屯,并且在着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45年,从此以后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殷墟博物苑就是在殷墟宫殿区的遗址上而兴建的.

说了这么多,咱们的目的地殷墟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停车地点和车牌号豫A---06521,在旅途要注意安全,好了,咱们整理一下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吧!

我们首先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仅这框架是全木结构,它是仿甲骨文“门”字的写法而建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以成为华夏门的鼻祖.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这也正是殷墟文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它是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的,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司的意思为禁忌,母是指母亲,戊指人名,整个意思是商王文丁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这么重的鼎浇铸起来特别困难,在当时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有人用现代方法分析他的合金成分,结果表明它的铜,锡,铅比例与<周礼-考工记>上说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基本相符,另外大家看鼎身上这些精美的纹蚀,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铁技术是多么高超啊----要是见过国家博物馆馆徽的游客应该知道它的设计是以司母戊鼎作为主图的,可以说“司母戊鼎”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司母戊这个商标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局成功注册,可惜的是“甲骨文”这个商标已在20_年被美国的一家公司抢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品牌.

好了,我们向前方继续进行第而个景点,现在大殿陈列的正是甲骨文,甲骨文是18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就是我们现在脚下这片土地.当年有许多村民挖出一些骨片,但不知道是什么就给扔掉了,后来有一个剃头匠李成给顾客剃头时,常常划破头皮出血,他没有钱买药,当时就把骨片涂在伤口上,随之竟然发现止住了,便知道这是一种中药,叫做龙骨,从此有许多大量的人卖到药店,但药店的人不喜欢带字的龙骨,所以他们就把上面的字刮掉再去卖.可惜呀,不知道多少人把甲骨文都喝进肚子里了,当带字的龙骨传到北京,天津两地时,被王懿荣发现了,最后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即将前往妇好墓.妇好是我国第一位女将军,她曾最多带兵的人数达13000多,不少男性将军都受她的指挥.这便是妇好墓,大家小心一点,顺着楼梯到墓坑,妇好墓深7.5米,随葬品功计1928件,其中有青铜器400件,玉器750件,骨妇好墓器560多件,石器50多件以及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物会.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疑问,商迁都殷,经历5代12王,特别是一些功勋显赫的商王,为什么却是妇好墓呢?这是因为商王陵区,已被历代盗墓者洗劫一空,而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宠妃,又为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死后武丁非常悲痛,就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她的墓葬才得以保全,为后面的考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安阳殷墟导游词

篇12:美丽的温瑞塘河小学生作文300字

美丽的温瑞塘河小学生作文300字

美丽的温瑞塘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好好的去爱护她。

千年城市的美丽根脉,百里塘河的优雅风韵。认真仔细的金老师和肖老师为了让咱们温州日报的小记者们对塘河有更一步的认识,就在这周六,带着我们一块儿来到塘河,深度去体验塘河,进一步去了解我们的母亲河。

历史悠久的温州,蕴含着数不胜收的文化资源,而塘河文化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美丽的明珠。我们的温瑞塘河,可是大名鼎鼎的,她的主河道有三十三点八公里,水面面积有二十二平方公里,流域的面积竟然达到七百四十平方公里呢!你们听到这个数字,嘴巴一定张的比一台电视机还要大,眼睛瞪得和保龄球一样大了吧!

你们是不是还记得,以前的温瑞塘河上,飘着的果皮,纸屑,包装袋,五花八门的各种垃圾,散发着臭味,让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河。后来,全市推行各种环保治理方案,大人们都在努力挽回塘河的生机,让她重新干净起来,而我们小朋友能做的也很多,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河水也能清澈见底。而现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倒映着碧绿的河水,塘河两岸的高楼大厦,在河水中忽影忽现,河边的'垂柳,挂下又细又长的枝条,一阵微风拂过,柳枝就翩翩起舞,夕阳下,塘河上的波澜闪闪发光,好似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多美的塘河风光啊!

“这里的水真清啊,清的能看见河底的沙石。”

“这里的水真绿啊,绿的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

我相信这些在课文里出现的美景,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篇13:舟山乌石塘景区导游词

我听说朱家尖的乌石塘非常壮观,这次有机会去那里玩,我兴奋得不得了。终于到了出发的一天,这一天风和日丽,我的心情也是如此得舒畅。经过多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我们所去的目的地。我们先去了朱家尖南沙,这里的景象十分秀丽。金灿灿的沙子细嫩柔滑,光着脚丫踩上去真像是一位按摩师在为我按摩……接着来到了乌石塘,我想乌石塘、乌石塘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塘里的石子很奇特吧!

说起这石子,我还真得来讲讲了。这里的石子是黑的,黑得发亮,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胖有瘦……真是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乌石排得密密麻麻,不留一点缝隙。那乌黑发亮的乌石,上面点缀着一粒粒白色的花纹,给人以赏心悦目。参观了乌石塘的乌石,又来到了乌石塘的海边。我在海边极目四望,只见蓝幽幽的海水高深莫测。我捡了几块乌石扔向远处的大海,小石子落入水中,在海里激起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涟漪。海水被阳光折射成了千万条美丽的绸丝,大海就像披上了一件五彩的衣服,又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洒在大海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挽起裤腿,站在海里,海风吹来,风鼓满我的衣衫,海浪涌来,轻轻拍打着我那小脚丫。快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乌石塘的乌石、大海和属于乌石塘的蓝天、灿烂的阳光、绿色的植物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丁 昱 人名师点评:看到小作者描述乌石塘的风景,估计读者都很羡慕小作者能去这么美丽的地方游玩。乌石塘的美丽,也得益于小作者的刻画。小作者不仅重点描写了乌石塘的“特产”——乌石,还描写了乌石塘的海边风光。石头扔进大海,荡起的涟漪是那么美丽,小作者的心情也是那么惬意,读者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作文结尾处理得也很好,小作者将自己看到的风景合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作为对这次游玩的总结,十分恰当。

篇14:舟山乌石塘景区导游词

暑假里,我参加了夏令营3日游,我兴奋的不得了,心里乐开了花。

7月13日下午,我们在东港办证中心候车,到了那里,等候的小记者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叫个不停。有来自一小的、二小的、南海的……车来了,我们迫不及待地上了车。我坐在座位上,抬头欣赏着两旁的风景:树木郁郁葱葱,一棵紧挨着一棵,树上有红花,还有一群群小鸟们。

不一会儿,就到了乌石塘,我们向前走去,来到荷花池边,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再往前看,一棵棵高大的竹子挡住了蓝天白云,几缕阳光透过缝隙照在竹叶上,泛起了晶莹的亮光。

还没等我欣赏够,便被热情的小记者们挤到了儿童水上乐园。我先来到了独木板上,两手抓住黄绳子,独木板摇来摇去,我的身子晃个不停,脚慢慢向前跨去,到了中间的时候,木板沉到了很低,我想快点跨过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想到,还没跨到另一块,一只脚就踏空了,一慌张,还有一只脚也踏空了,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出空中飞中的绝技,使劲抓住绳子,我吐了口气:“还好,还好,没掉进水里!”接下来我还玩了木桶桥、走钢丝……

接下来我们去捉泥鳅,我心里得意着:“捉泥鳅?小菜一碟!”于是我一边哼着走着调儿的《捉泥鳅》――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一边和余诗琦一起分工合作,她拿桶我来捉,看起来简单,捉起来还真不容易,当好不容易看到一条肥大的泥鳅,我提起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刚提起网,泥鳅可灵活了,从我的眼皮底下窜走了,接下来不是被别人捉走了,就是溜走了。捉了半天,泥鳅倒没捉到了,自己倒成了一条小花泥鳅。

一天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捉到了快乐,尝到了喜悦!

篇15:舟山乌石塘景区导游词

我的家乡在朱家尖,那里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景区——乌石塘。

走进乌石塘的大门,跨过一座小小的木桥,映入眼帘的是一艘高大的渔船。船头两侧因为有镶嵌着两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而得名绿眉毛船。它承载着我们舟山渔民的智慧,看见它我仿佛真的看到它曾载着勤劳能干的舟山渔民出海捕鱼,乘风破浪,历经艰险后带着鱼虾满载而归的情景。

再往里面走一点,穿过一片茂密的桑树林。就到了水上乐园了。一项项有趣、刺激的娱乐项目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是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走上海堤,看见的是一片宛如巨龙的砾滩,全由乌黑发亮的鹅卵石自然倚坡斜垒而成,气势庞大,蔚为壮观。鹅卵石花纹斑斓,光洁可爱,小如珠玑,大如鹅卵,可与南京雨花石媲美。每当明月之夜,樟州港口波光闪烁,犹如无数蓝精灵在海面上跳跃。月光下,海潮披着银甲“前赴后继”拍击海滩,奏起“沙……啦啦……沙沙……啦啦”的声响,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此时,游人若躺在清凉光洁的砾石上望明月,聆听潮音,展开无限遐想,就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人们称此天籁之音为“乌塘潮音”。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篇16:舟山乌石塘景区导游词

车子一到沙滩,我就连忙跳下车去,突然一个浪打了过来,远远地望去,白云朵朵,很漂亮。我和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跑向沙滩,蓝蓝的天空!真神奇啊!

玩好了冲浪,我和小伙伴们又玩了沙子,用沙子搭成各种各样好玩的城堡,把我往前推,一路向目的地驰去,很快就开上了舟山跨海大桥,哇,我不用走路也会移动, 我们避开了最炎热的下午,选择傍晚时分下海,这座大桥好雄伟,我们到了乌石渔庄。

八月的天气非常火热,高达四十多度。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我背对着大海,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冲了过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海面上,一边玩耍,好开心啊,我就一个劲地往后跳,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里面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岛屿。浪一个比一个大。渔庄老板带我们到了离渔庄最近的一个沙滩,我奋力地跳了起来,嘴里全是海水,我光着脚丫子踩在细细的沙子上,啊,好舒服啊!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往水里跑,带我们去朱家尖玩。

我们坐上了车 八月三日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去外滩集合,因为妈妈早就和她的同学们约好!在蓝天白云下,我们吹着海风,可刺激了!后来,听着海浪的声音

打算自驾游从宁波到朱家尖的乌石塘和南沙,请问先到那个比较好?

当然先到南沙比较好,因为下午可以玩沙,玩海。乌石塘没有沙滩,只有卵石滩,这个地方5点半过后去,工作人员下班了门票都不需要买了。

去普陀山,下了朱家尖大桥,有路牌指示的,很清楚的。

【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相关文章:

1.天平山秋色作文400字

2.《西江月·平山堂》翻译赏析

3.温瑞芳 心得体会

4.堰塘承包合同范本

5.塘栖阅读答案

6.潘塘公园作文

7.温一壶心念诗歌

8.温声细语造句

9.游白塘植物园作文

10.漫游塘栖古镇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平山温塘导游词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