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长得什么样阅读题答案
“山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嫦娥长得什么样阅读题答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嫦娥长得什么样阅读题答案,供大家参考。
篇1:嫦娥长得什么样阅读题答案
嫦娥长得什么样阅读题答案
①生就一副四方脸,长着能辨别月球14种元素的火眼金睛和能接收38万公里外地球上信号的顺风耳,穿着能阻挡太阳辐射的金色外套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盖在她头上的神秘盖头也终于揭开。
②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主任设计师饶炜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和所有人造卫星一样,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卫星总重2350公斤,从外表看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本体尺寸为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③嫦娥一号的卫星平台以我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我国资源二号卫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现有的成熟技术和产品。
④嫦娥一号卫星在较为成熟的'平台上再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比如三维定向技术,也就是时刻使卫星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太阳能电池板、探测头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对准太阳、月亮和地球。这样一个三维控制系统在过去是没有的,技术难度相当高。另外,在地球、月球和卫星三者间进行探月卫星的轨道设计和紫外月平仪的研制等也都是进行技术攻关取得的新成果。
⑤由于要进行距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探测,而且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嫦娥一号卫星与一般的地球卫星相比,加装了能够与地球进行通信信号传输的定向天线,搭载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8种探测仪器,在制导、导航与控制、星上热控和电源分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在轨道、测控、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和热控分系统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⑥虽然嫦娥一号卫星的运行寿命预计只有1年,但它作为中国人开始深空探测的先驱,将永载史册。
(1)本文为一篇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
(2)第①段、第②段、第⑤段分别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3)分别说说第④段、第⑤段的中心内容
第④段:
第⑤段:
(4)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5)阅读下面相关链接,结合文章回答
相关链接:据了解,第一个目标是为月球画像,即通过多种手段绘制全月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图。第二个目标是探测分析月球表面14种元素的资源量和分布情况,掌握一些月宫宝藏的信息。另外,在奔月过程中,嫦娥一号将飞一路,测一路,看一看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情况,随时向地球报告观测的结果。
嫦娥一号要顺利完成探测目标,除了航天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不怕吃苦、勇于攻关的精神之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1)事物嫦娥一号卫星外在形态与内部组成
(2)摹状貌列数据作比较
(3)嫦娥一号卫星在较为成熟的平台上再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嫦娥一号在卫星平台和载荷系统方面的创新和独特之处
(4)生动,如第一段运用一组比喻介绍嫦娥一号的外观;准确,如第二段运用精确的数据介绍卫星的重量、尺寸等;平实,如第三四五段运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直接介绍卫星的内部构造和创新之处
(5)嫦娥卫星本身有许多创新和独特技术,一些关键技术被突破;有成熟的航天技术和产品作基础
篇2:嫦娥阅读答案
一、
1.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 夜已很深 隐没 通宵不眠
2.环境 清冷寂寞
3.揣度 头二句
4.孤独、悔恨 度日如年
5.第一句描绘了深闭昏沉的屋内场景,第一句描绘了一夜星空变化的景象,第三句交代嫦娥悔恨这一事件,第四句直接抒发嫦娥度日如年的痛苦。前二句写景,描写嫦娥在太空月宫中彻夜无眠的.生存状态,第三句则点明她处于这种状态的原因,第四句强化嫦娥的内心世界。写景是抒情的载体,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而交代也是必不可少的,让人清楚所写的内容,不至于模糊不清;最后的抒情则可增强情绪的力度。这四句诗分工不同,各自承担自己的任务,而又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二、
(1)暗 银河
(2)烛影深 长河落 晓星沉 渐
(3)孤独无伴的嫦娥 清高而孤独的诗人
【相关推荐】
篇3:《嫦娥四号》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3月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5月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
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1)“嫦娥四号”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用“——”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3)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着陆器 巡视器
(2)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3)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篇4:《环保型样车》的阅读题答案
《环保型样车》的阅读题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一些环境保护论者以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开发的一种叫特温戈的小型车为例,证明了只要不再追求汽车的大体积和大功率并大大降低其产品的燃料消耗,世界汽车工业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绿色和平组织已经构想出一种环保型样车SmILE(“体积小、智能化、重量轻、效率高”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该组织希望这一概念能流行起来。这种汽车主要靠高于正常压力的增压器增加汽缸的动力或使混合燃料注入汽缸。一些专家说,这是使小型发动机充分发挥性能和提高燃料效率的好办法。
用于SmILE的双缸发动机是由瑞士温科AG公司为雷诺特温戈这样的小型汽车设计的。但是环境保护论者认为,使用四缸发动机也是可能的,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型号的SmlLE车油耗减半。有些人认为,像温科AC公司研制的`发动机可能经受不住汽车每天行驶的磨损。针对这种观点,SmILE设计者说,这种发动机不会比任何一种传统发动机磨损更快,它有一个先进的冷却系统,其平均活塞速度甚至比类似的传统汽车的活塞速度还要低。不管怎样,目前大多数汽车早在发动机用坏之前就已经报废了。
对持温戈的改进并不局限于发动机。对车身及底盘的改造在风洞试验中使空气动力特征提高了30%。米什林公司设计的特殊轻型齿轮辋和轮胎使汽车行驶的滚动阻力提高了35%。由于采用了体积更小的发动机,重量更轻的散热器、蓄电池和排气系统,并且改变了座位、悬架、刹车和油箱的构造,持温戈减轻的重量超过了195公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在不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的情况下,使用纤维复合材料对特温戈这样的车进行全面改造,车的重量还能减少80公斤。尽管玻璃钢和碳素纤维强化塑料零件被用于更具流线型的车身,SmILE设计者说,它们的制造方法即使用钢材,汽车的总重量也不会增加。
该车设计者说,降低燃料消耗对车的驾驶和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发动机的最高速度、灵活性和加速能力与原来的特温戈相比毫不逊色,或者还要出色。他们说,用于研制SmILE的技术用于其他品牌的汽车也同样容易。
17.文中画线处的“概念”一词指的是
A.不追求汽车的大体积和大功率,并降低燃料消耗
B.体积小、智能化、重量轻、效率高
C.小型车特温戈和SmILE
D.使小型发动机充分发挥性能和提高燃料效率
18.从本文看,下列反映Sm11正发动机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使用了高于正常压力的增压器
②油耗低,功率大
③具有先进的冷却系统
④体积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以下理解不符合本义内容的一项是
A.温科AG公司专为特温戈设计的发动机也用于SmILE
B.法国雷诺公司使特温戈减轻的重量超过了195公斤
C.SmILE的车身使用了玻璃钢和碳素纤维强化塑料零件
D.降低燃料消耗对各种汽车的驾驶和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20.根据本义的内容,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特温戈虽然出色,但还不是一种环保型小汽车
B.原来的特温戈车的发动机存在一些问题
C.降低汽车燃料消耗的惟一办法是使用混合燃料
D.目前大多数汽车发动机的问题不在于使用寿命
试题答案:
17.B 18.C 19.C 20.D
篇5:《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4.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1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1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1分。]
篇6: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20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共10分)
14.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1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1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1分。]
篇7: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
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
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205公里,远地点高度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4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此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的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从而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区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即对月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开展月面的微波辐射探测,获取月壤厚度的全月分布特征,研究月表年龄及演化,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资源量;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嫦娥一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采用了远距离测控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叛冗余等技术,进行了质量可靠性升级。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了发射场系统建设,对发射设施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了25项适应性改造;测控系统在我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了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了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建设的地面应用系统,研制了多种探测仪器,将开展卫星探测数据处理、管理应用等科学研究。
有关负责人称,卫星总重2350千克,本体尺寸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对月定向工作。卫星在轨运行寿命大于1年。
具体飞行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相轨道段。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通过3次近地点变轨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奔向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二是地月转移轨道段。卫星要在该阶段飞行5~6天,其间会进行2~3欢中途修正,以确保正确进入预定月球轨道。三是环月轨道段。当卫星到达距月球200千米位置时,开始减速制动,通过3次近月点制动逐步降低轨道近月点,最终到达高2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从发射到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共需约8~9天。目前卫星设计飞行速度为每秒十几千米,这一速度还可进一步提高。
根据预想,未来第二期计划将用月球车对月面进行巡视勘察,并拟建立一个月基天文站,借助月球几乎没有大气的便利条件,对太空和地球进行观测。二期计划中采用的月球车,将采用全国招标的方武来选择。如果月球车计划能成功,那么这套方案稍作修改,就可以用到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去。
针对西方国家的猜疑,我国发言人指出:中国发射绕月“嫦娥一号”卫星是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绕月探测工程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有关情况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总重2350千克,本体尺寸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
B、“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对月定向工作。从发射到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大约需要1年多的时间。
C、“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要经过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三个程序的飞行,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D、“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是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2、下列不属于“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的科学目标的一项是( )
A、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区提供参考依据。
B、获取月壤厚度的全月分布特征,研究月表年龄及演化,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资源量。
c、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即对月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D、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的进步。
B、嫦娥一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
C、绕月探测工程的实施,将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D、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了建设地面应用系统。研制多种探测仪器,开展卫星探测数据处理、管理应用等科学研究。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标志着“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B、如果绕月飞行工程二期计划能够成功,那么中国人就可以奔赴火星上去探测了。
C、目前卫星设计飞行速度为每秒十几千米。这一速度尚不能满足“嫦娥一号”变轨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
D、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4次变轨和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才能成功绕月探测飞行。
参考答案
1、B(“大约需要1年多的时间”不合原文语意。原文明确指出:“从发射到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共约8~9天,在轨运行寿命超过1年”。)2、D(该项为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宗旨,不属于绕月飞行的科学目标。)3、B(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不仅仅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有其他部门参加,只不过该研究院是主体研究单位。)4、D(A项推理条件不充分。星箭分离后,卫星只是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只是绕月飞箭成功的第一步,还谈不上圆满。B项曲解原文语意。原文说“二期计划中采用的月球车,将采用全国招标的方式来选择。如果月球车计划能成功,那么这套方案稍作修改,就可以用到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去”,显然,原文是指“月球车计划”修改后应用到火星探测领域中。C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到目前的每秒十几千米的飞行速度影响“嫦娥一号”卫星变轨。)
篇8:托福阅读样题原文
托福阅读样题原文整理
The year 1850 may be consider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poch in America art,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color painting. In December of that year, a group of thirty artists gathered in the studio of John Falconer in New York City and drafted both a constitution and bylaws, establishing 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Painting in Water Color. In addition to securing an exhibition space in the Library Society building in lower Manhattan, the society founded a small school for the instruction of watercolor painting. Periodic exhibitions of the members' paintings also included works by noted English artists of the day, borrowed from embryonic private collections in the city. The society's activities also included organized sketching excursions along the Hudson River. Its major public exposure came in 1853, when the society presented works by its members in the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section of the Crystal Palace Exposition in New York.
The society did not prosper, however, and by the time of its annual meeting in 1854 membership had fallen to twenty-one. The group gave up its quarters in the Library Society building and returned to Falconer's studio, where it broke up amid dissension. No further attempt to formally organize the growing numbers of watercolor painters in New York City was mad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During that decade, though, Henry Warren's Painting in Water Color was published in New York City in 1856 — the book was a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over the only other manual of instruction existing at the time, Elements of Graphic Art, by Archibald Roberson,published in 1802 and by the 1850's long out of print.
In 1866 the NationalAcademy of Design was host to an exhibition of watercolor painting in its elaborate neo-Venetian Gothic building on Twenty-Third Street in New York City. The exhibit was sponsored by an independent group called The Artists Fund Society. Within a few months of this event, forty-two prominent artists living in and near New York City founded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ainters in Water Colors.
托福阅读题目:
1.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 the most influential watercolor painters in the mid-1800's
(B) efforts to organize watercolor painters in New York City during the mid-1800's
(C) a famous exhibition of watercolor paintings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mid-1800's
(D) styles of watercolor painting in New York City during the mid-1800's
2. The year 1850 was significant in the history of watercolor painting mainly because
(A) a group of artists established a watercolor painting society
(B) watercolor painting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New York City
(C) John Falconer established his studio for watercolor painters
(D) The first book on watercolor painting was published
3. The word “securing” in line 5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locking
(B) creating
(C) constructing
(D) acquiring
4. All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Painting in
Watercolor EXCEPT:
(A) The society exhibited paintings in lower Manhattan.
(B) Instruction in watercolor painting was offered by members of the society
(C) The society exhibited only the paintings of its members.
(D) Scenes of the Hudson River appeared often in the work of society members.
5. The exhibition at the Crystal Palace of the work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Painting in
Watercolor was significant f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asons?
(A) It resulted in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popularity of painting with watercolor.
(B) It was the first time an exhibition was funded by a private source.
(C) It was the first important exhibition of the society's work.
(D) It resulted in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membership of the society.
6. The word “it” in line 15 refers to
(A) time
(B) group
(C) building
(D) studio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watercolor painters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late 1850's?
(A) They increased in number despite a lack of formal organization.
(B) They were unable to exhibit their painting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xhibition space.
(C) The Artists Fund Society helped them to for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ainters in Water
Colors.
(D) They formed a new society because they were not allowed to join groups run by other kinds of
artists.
8. Henry Warren's Painting in Water Color was important to artists because it
(A) received an important reward
(B) was the only textbook published that taught painting
(C) was much better than an earlier published fundamental of instruction
(D) attracted the interest of art collectors
9. The word “considerable” in line 19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sensitive
(B) great
(C) thoughtful
(D) planned
10. The year 1866 was significant for watercolor painting f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asons?
(A) Elements of GraphicArt was republished.
(B) Private collections of watercolors were first publicly exhibited.
(C) The neo-Venetian Gothic building on Twenty-Third Street in New York City was built.
(D) The NationalAcademy of Design held an exhibition of watercolor paintings.
11. The word “prominent” in line 25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A) wealthy
(B) local
(C) famous
(D) organized
托福阅读答案:
BADCC BACBD C
托福技巧:托福阅读题型及方法
一、图表题
总结全文原则
1、根据引导词先大定位
2、匹配与引导词语义相关的选项,排除与引导词无关/错误的选项
二、事实信息题
同义改写原则
1、读题干,找到其中的关键词
2、根据关键词,定位到原文中的有效信息
3、正确答案是原文有效信息的同意改写
4、选项定位法,逐个击破
三、否定事实信息题
排除原则
1、选项定位法
2、核对题干信息
四、修辞目的题
细节原则
1、看选项中的动词从文中找逻辑排除 (demonstrate/contrast/refute…)
2、重点看本句(细节题)前一两句(观点),关注段首 句(段落观点)
3、选择同义改写
五、推断题
排除原则
1、根据原文有效信息选项定位法,逐个击破
2、不可过分推,宁可推少,不可推多;宁可保守,都不 过分推理
3、思路上可以有取反或取非
六、句子简化题
逻辑对应原则
1、正确选项必须包含原句主要信息(主干),修饰信息 可删除,可同义改写,可概括总结;
2、最好用的逻辑关系词对照:因果(原因对原因,结果 对结果);转折让步比较(虽然对虽然,但是对但是)
3、and前后信息有前必有后,不能缺失前后信息
七、句子插入题
承上启下原则
先看插入句找线索,三大线索分别是代词,逻辑连接词和结构
八、指代题
联系上下文原则
指代对象一般为前一句的主语或宾语(主优先于宾
九、词汇题
熟词直选原则
认识单词直接选;不认识根据上下文的逻辑猜测
十、六选三题
总结观点原则
1、全文主题
2、一个或多个段落的主旨大意
托福技巧:托福阅读一共几道题
关于托福阅读题目及分数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托福阅读计分方法:
1、托福三篇文章(如遇加试时从五篇中随机选三篇)计分,每篇12-14道题。
2、三篇文章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加起来就能得出托福阅读总分。
3、除重要归类题和观点题以外,每道题的分值都是1分。
4、重要观点题的分值可能是2分。归类题为3或4分。
5、考试所得分数范围:0-30分。
【嫦娥长得什么样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2.阅读题及答案
3.蜂鸟阅读题答案
4.学画阅读题答案
5.蝴蝶泉阅读题答案
6.故乡人阅读题答案
7.登楼阅读题答案
8.野菊花阅读题答案
9.向日葵阅读题答案
10.两棵树阅读题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