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
“大疑惑小狗z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
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
【白天】
其实以前也虚构过自己的生活。虚构的不是现实的,只好说目前生活是浮云,我为神马。吼吼吼,我是什么神马游走哪门子浮云,因为现实是这样的。
白天不管天晴不晴朗,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刀子,我就是我。早晨眯着睡眼跑一算是锻炼身体。不吃早点算是减肥。如果听课算是实在找不出有意义的事情干,如果睡觉算是同情同桌一个人睡觉过于孤单,和他一起补习昨天晚上的睡眠,如果玩手机算是充实生活,如果是发呆算是在学校待久了扩大自己内心空虚的世界,如果课余看看学校的的.草坪和树木算是证明我也热爱大自然,如果……………总之,饭要饿了吃,生活要没事找事干。
【黑夜】
但到了黑夜,有种复活的感觉。其实又成了这样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从高中时我就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觉得这句话里藏着硕大的玄机。这也许是我喜欢黑夜以及黑色的原因吧。
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就得干活,这样说我觉得最为贴切了。但,万物皆有灵魂。如果一个人先做再去想,这是盲目的用感知引导着灵魂,殊不知有时候感知会出现偏差的。这是一节莽夫尔。则其反之才是有思想有预谋的。
话随这样说但感觉自己总是太过于轻浮。想来想去只好归过于年少的缘故。
现在的我本为随流的,浮躁的。也只有我在给夜里会想到这么多,也只有黑夜能给我黑色的眼睛,用它来想起很多事,用他来指引自己,也只有在夜夜里感觉自己是最真实的。
黑白天的生活如此,差距就是这么大。不管怎么样这就是我。黑白天里的两个自己。
篇2:白天+黑夜美文随笔
白天+黑夜美文随笔
还记得在第一个周末来临的时候,很高兴地写下了一条说说,算是为自己庆祝吧。三年半,终于熬到有双休了。而四个星期下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又到周末了,习惯要写点文字出来了。
可是,今天把笔尖按在纸上,任凭墨水一滴滴的渗出,却怎么也无法让它流成有意义的句子。很无奈,此时我也知道了,手中的笔就像生活,不是任何时候,我们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的。
我想,清明真实地是一天天向我们靠近的,不然同学们怎么都在讨论着清明假期的计划。可是我,在异地他乡,想不到自己该去做点什么。上小学初中的时候,觉得自己还小,就不想跟着长辈奔波回老家拜祭先祖;等上高中,学习也就忙了,就安慰自己高考后才回吧;现在读大学了,却没想到还是学业,将我禁锢在了他乡。虽说男儿志在四方,但每每这样的节日到来时,说不想回家看看就是假的。
这些天来,也慢慢察觉到了自己微妙的变化。心变得越来越敏感,思绪变得越来越烦乱。好不容易改掉的熬夜,这几天来也不觉延续了。其实发现自己迷恋上深夜是多么可怕的事,虽然深夜可以不用刻意去避开人群,不用小心地滤去尘世的吵杂,但,在那样深的夜,除了发呆我又能做得了什么?
没记错,一个月应该就快要过去了吧。走出过年的.兴奋状态,慢慢又安静了下来,想想这也是好事的。
这个星期的解剖,讲到了心血管,老师讲的应该是正确的。心室加心房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如果血流不顺畅,慢慢累积迟早到会撑破的。而盛装我们情感的空间,我想早已经被心肌挤到小得可怜了,如果我们总放不下,想必也会累赘窒息的。
其实,无论如何,日子都会这样溜走,或者像炸酱或者像白开水。我能做的就是一天天去品尝吧。
就此。
搁笔了。
3月29日
篇3:晚安白天杂文随笔
晚安白天杂文随笔
就是睡不着了,差三分钟不到第二天。无比清晰地带上了耳机,和素未谋面而偶遇的声音道一声晚安,平时不怎么爱的节奏也因夜幕变得分外轻快。无聊到想敲几个字,无聊到神游在太空之外,这敷衍的态度正如这焦躁的天气,没缘由的生厌。
一切是非所想的.想象
白天的霓虹灯不如在夜晚吃香,它们总是慵懒地立在那里,貌似嗤笑着四通八达的柏油公路上人群川流不息,然而它们只是笑,僵直,木讷,寡言。因为有阳光,它们是街旁令人忽略的装饰,有时候还接待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只好发发脾气,稍作罢工,但也不能太过随心所欲,一旦被换掉,一生也就寥寥收场,它们的嗤笑里也分了一份意味给自己,是藏着有些惋惜的苍凉。夜晚是它的游乐场,它熠熠闪着光,做些白日梦,缓解一下充斥浑身的疲倦,有时也欣慰,但太多的是劳累,钟摆似的机械保持不动,仿佛片刻之余,笑意又露的太深,因为东方有些橙黄正浅浅晕开,发自内心的笑么?继而又开始白天的无所事事,周而复始。不去想太多以为的意味,只是曾站在路旁,自顾自的臆想。
24分了,刚好明日24号,喜欢美的巧合。好吧,晚安,昨天!
篇4:梦与现实的差距随笔
梦与现实的差距随笔
在现实,我是一个小女孩,及与众不同,又平平凡凡。但在梦里,我又是什么呢?
在梦里,我是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侠,除恶扬善,扶危济困。被大家尊称剑神,在凉爽的.海风与爽朗的笑声中,梦,醒了。
在梦里,我是一条小鱼,一条小鲤鱼,我不停地跃龙门。跃啊,跃啊。我变成了一条龙。但梦,就在这辉煌的时刻,醒了。
梦中,我是一只快乐的百灵鸟,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欢唱不停。
梦中,我是一棵嫩芽,吸取雨露,茁壮成长。
梦中,我拿上宙斯的手杖,带上雅典娜的头盔,架上阿波罗的太阳车,身着盔甲,奔驰沙场,成为当时的常胜将军……
梦里,我是一只凤凰飞上蓝天,撒下五彩的羽毛……
成功,何不是一场梦?在梦醒时分,面对残酷现实时,要继续奋斗,努力,让下一场梦更加精彩!
篇5:科比与乔丹的差距随笔
科比与乔丹的差距随笔
乔丹和科比,两个在篮球史上熠熠闪光的名字。他们在各自的年代,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汗水,创造了令人炫目的辉煌。
多年来,两位超级球星中哪一个更优秀一直是球迷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多数人显然更看好乔丹。某位资深篮球专家曾经对乔丹和科比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对比:科比是穿着上帝的球衣打球,而乔丹是在替上帝打球。其中的意味显而易见,科比只是穿着上帝的球衣,他还不是上帝,而上帝能让乔丹替他打球,显然乔丹的球技不在上帝之下。
其实,最初乔丹也是科比的偶像。当乔丹退役后,科比由青涩少年逐渐成长为巨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篮球之神”乔丹的差距在慢慢缩小,甚至有超越乔丹的趋势一与全联盟顶尖球队之一的达拉斯小牛之战中,他出场三节,就得到了不可思议的62分;面对“西部豪强”犹他爵士队,他单节得到30分,命中率100%;他连续四场比赛的得分突破50分大关;在主场对阵多伦多猛龙队的比赛中,他更是得到81分。毫无疑问,巅峰时期的科比在得分能力上已经超过了当年的乔丹;科比在比赛即将结束时上演绝杀的能力,与乔丹相比,也难分伯仲。豪气冲天的科比在不断面对他和乔丹哪一个更胜一筹的话题时,出于对前辈的尊敬,他由沉默、不屑逐渐发展到厌恶回答这一类问题。其实在内心,他认为自己在篮球场上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乔丹,但他又知道,在大多数的篮球迷心目中,乔丹是不可超越的!
菲尔·杰克逊曾经分别带领乔丹和科比创造了公牛王朝和湖人王朝。杰克逊最得意的两个弟子,就是乔丹与科比。杰克逊并不回避“乔丹和科比哪一个更好”的问题。杰克逊认为,乔丹的领导能力和防守能力更胜科比一筹。
在新年刚过,再次面对记者提出的“乔丹和科比哪一个更好”的.问题时,杰克逊讲述了乔丹和科比某次见面时的一件趣事。当时执教湖人队的杰克逊把退役的乔丹找来和科比会面,希望乔丹能在篮球技艺上对科比作进一步的指导。科比见到乔丹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单挑,我可以打爆你!”面对初生牛犊般的科比,乔丹笑着回应:“完全有可能!”杰克逊对于两人单挑结果的判断是,科比不是乔丹的对手!因为乔丹的手更大,单只手就可以轻松抓住篮球,这样可以让乔丹的进攻手段更丰富,防守更稳固。
其实,单从篮球场上的表现来看,两个人取得的成就难分上下。科比之所以无法超越乔丹,是因为他根本不清楚自己和乔丹有什么差距。然而,乔丹是恬淡从容的,知道科比在哪些方面胜过自己,哪些方面不如自己。他相信一句话——能打败乔丹的,只有他自己!
篇6: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这两件事随笔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这两件事随笔
01
小时候有个邻居刘姨,超能干,经营着一个棉布店,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去店里做活,晚上十点才回家。
她手也巧,做什么都好看,我妈每次从她那改衣服、做被子,回来都赞不绝口。
当时小镇上大概有十几家棉布店,她家人气最旺。
照说这么聪明能干,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吧?
然而并没有。
她家的房子破烂不堪,窗户玻璃从没完整过,吃的穿的用的,都远不及普通人家。她一直想换个大点的铺面,也始终没能如愿。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家一直是负债状态。很奇怪,每次省吃俭用攒钱还了债,就会发生要花更多钱的坏事,家里被盗、老公车祸、儿子捣蛋打坏了同学、她自己重病求医……
每回她家出事,人们说起来都是一个字:邪。
有个算命的,说她财运虽好,但八字太凶,容易破财,所以注定过不好。
我那时小,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人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日子却那么凄惨。
02
直到今年初,我听说刘姨的儿子盗窃入狱,她四处求人帮忙却无济于事。很多往事重新浮现,我才终于有点懂了。
她儿子小时候也很聪明,但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几乎不写作业,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孩子。老师喊刘姨去学校沟通,她说店里一堆活等着,去不了。老师去家访,她总不在家,有次老师等到晚上十点多才等到她,再三嘱咐她要管好孩子。
她答应着,但第二天又是孩子还在睡就走了,孩子睡着了才回来。
她老公又常年在外地,可以想见,一个脱离了父母管束的孩子,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其实她家里其它所谓“破财”的事情,也都有迹可循:家里的锁坏了,她顾不上修,于是招了贼;她干活太劳累又顾不上吃饭,所以胃也不好,眼也不好,腰也不好,关节也不好……
所以,刘姨的苦命,不是因为八字凶,而是她只顾眼前,忽略了长远。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目光短浅,命是不会太好的。
03
关于时间管理,有个著名的四象限理论,说人每天面临四种事:
紧急又重要的,紧急但不重要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安排好这四种事,人生才会好。
紧急又重要的事,比如写毕业论文,重病去医院,老板喊你谈事,这必须第一时间去做,我们都知道。
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比如听歌追剧玩游戏,要放在最后做,我们也知道(当然,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让我们迷乱的,是“紧急不重要”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顺序。
紧急不重要的事,比如朋友喊你逛街,陌生人来访,手边待处理的活。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比如读书,锻炼身体,提升技能,教育孩子……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刘姨,放下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去做紧急不重要的事。
说起来貌似很合理:手边这么多活要做,客人一会儿就要来拿衣服了,哪有时间锻炼身体、陪孩子写作业?
但事实是,如果你被紧急的事拖住,忽略了重要的事,那么重要的事迟早变得特别重要特别紧急,让你不得不花费大得多的代价去弥补,而且未必弥补得了。
锻炼、保养身体看起来不紧急,你不做,最后落一身病,又痛苦又花钱又耗费精力。
教育、培养孩子看起来不紧急,你不做,最后孩子不走正路,你赚多少钱也挽回不了。
防火容易,救火难。如果你整天只顾救火,不花时间防火,那么这辈子估计就会永远十万火急,焦头烂额,千辛万苦却百般不如意。
04
我有个师妹,做事认真踏实,我很喜欢。前段她说工作不顺心,想跳槽,正好我一个做外贸的朋友需要助理,待遇优厚,我就推荐了她。
但最后这事儿没成。
朋友说师妹别的方面都特别好,但他需要助理会开车,英语至少六级,这两点师妹都达不到。
师妹很惋惜,解释说,大学时忙着做兼职、谈恋爱,没什么精力学英语,更别提考驾照了。
我也很惋惜。不能说她不对——也许当时兼职赚钱、投入恋爱对她来说确实是紧急的事,考六级考驾照虽然重要但不是必需,所以暂缓去做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显然,这个选择影响了她的发展。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投入到了“紧急不重要”的'事,就没办法兼顾“重要不紧急”的事。
而很多时候,正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05
那么如何判断一件事是“重要不紧急”还是“紧急不重要”呢?
我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想一下,这件事对你十年后的人生有没有影响。
大学兼职,确实能赚点钱,但这点钱,对十年后的你,无足轻重。
而学英语考驾照,却会对之后的工作有很大影响。
同样,现在多接待一个客户,多做成一单生意,可能也不错,但十年后,这份钱也并没有多大意义。
而有没有保护好健康、培养好孩子,却会影
响你一生。
所以,人要学会掌控精力的分配,别被眼下貌似非做不可、实则然并卵的事情牵制,腾出更多时间,去做关系长远的、真正的大事,去读书,去锻炼身体,去规划未来,去提升技能,去教育孩子,如此,你的人生才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轻松。
有个故事,说某人在很吃力地锯木头,旧的没锯完,新的又送来,越堆越多,不断加班。朋友提醒他:你的锯子钝了,所以效率太差,磨利再锯吧!
他说: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磨锯子? 朋友问:那你什么时候磨呢? 他说:等我锯完所有木头再说。
我们一定一定,不要做这个锯木头的人。
篇7:工资的差距是如何来的-随笔
工资的差距是如何来的-随笔
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编的稿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意思,就像我们买了件便宜货,用不了两天就坏了,于是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东西,你还想怎么样?当然,她的潜台词是,你给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问题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你必须在拿三千工资时,先体现出八千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买单。
当年我刚入职时工资也是三千,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八千。因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我不仅写到位了,还会拿出两个以上的版本让他挑:一个是按他的要求写的,其它则是我建议的方案。
当时我没有去想其中的关窍,只是因为喜欢写作,就会琢磨怎样写会更好;又因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觉得出自我手的`文字,都关系我个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在我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带过二十多个中文研究生后,才发现这种态度很稀缺。那些比一般人多念七年语文的人,竟连自己写的东西都不愿多看一眼,文字、标点、语法的错误触目惊心,对相关的知识背景一无所知,更别说去关心版式好不好看,配图美不美了。他们关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件事。因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会“加班”十年,还写不完一部红楼。试问,要做好哪项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来评价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绝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他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举个例子,我公司附近的麦当劳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大妈,夏天时她都会给所有的车,覆上自己带来的塑料布。顾客取车要走时,她还会笑着拧一把湿布,帮你擦擦坐垫,降降温。她从来没有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一块钱,还连声道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钱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无法估算。
我完全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又不想在你这久混,干嘛那么卖力气?其实,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向更好的企业、更好的工作迈进,是我们每个人的征程。不同的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垫下坚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
成为世界五百强的CEO,应该是每个职场人的向往吧,但对于新人而言,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大公司就像蔡京家的厨房,岗位细分到切葱花都要一个专职的厨娘,你可能老长时间连切肉的大活都没机会沾手,更遑论学会做一整个包子。而小公司人力资源紧张,同样三千工资不可能只让你切葱花,所以你必须很快学会做包子,还得会做很多种包子—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学。
如果你第一份工作就进入大公司,庆贺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公司看到的只是你光彩夺目的学生时代,在职场上你还是一个零,有可能变成正数,也有可能变成负数。很多人错把所在机构的强大,当作自己能力的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离开央视的主持人,很快就被人淡忘。白岩松曾说,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要知道,没了央视的舞台,不用多久它就会变回土狗。
篇8:杂文随笔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
杂文随笔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
在我小的时候,我常常听到我妈说:这个同学小时候家境很好的,我们都很羡慕,可惜,现在却在农村种田。
以前我想,这大概是命运不公平造成的,等到了我20几岁,我知道真正造成一个人、一个家庭十年之后境况迥然的原因是——思维的落后、知识的欠缺。
(一)
光凭努力,不能拯救你的人生
我的大学同学,小时候她父亲做物流运输,那时候他们家做的早,又能吃苦,很快就积累了一笔财富。她小学已经跟着父母去北京上海各地旅行。到了初中,他父亲车祸去世,他们家失去了经济支柱,很快她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孩,母亲苦苦打工维持着她的学业。
而与之相反的是,我的另一个大学同学,每年他就已经开始有一笔钱可供支出,当我们还在苦哈哈节衣缩食的时候,他已经能自己出去背包旅行,缘于他父母超前的理财意识,早就给他准备好了一笔教育基金。
在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我亲眼见证到,一个赚钱能力极强的朋友,顷刻之间什么都没有了。
我才更加理解一件事:努力只能确保你能够像自来水龙头那样,当你打开开关,你就能接到水。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智慧,这些水会哗啦啦的流走,并不会蓄积起来。
等到哪天,流年不利,或者不走运的时候,你会发现,身后空无一人,无所仰仗。
20几岁的时候,大家身体健康,都很努力,但为什么赚同样的钱,有的人,日子过得更加自如,而你却每月月光。
30几岁的时候,你赚的或许比别人更多,但你却总觉得捉襟见肘,处处都缺钱。
经营生活,远比我们20几岁以为的更困难,因为真的不是靠努力就可以了。
你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发挥你的能力,让你的努力更加值钱。
经营家庭,也不只是智商情商的问题,驱动一个家庭良性健康发展的,一定有好的财务状况做支撑。
所以,我最幸运的一件事是,遇到一个学经济的男朋友,孜孜不倦教导我各种经济常识,后来他成了我的先生,耐心教我、信任我,让我成了这个家的掌门人。
抛开爱情之外,我们的感情稳定,也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财富观念、财富规划。
我们之所以那么努力,都是为了在40岁之前实现家庭的财富自由。
(二)
不成功,也可以达到财富自由
罗辑思维发过一篇文章《你需要理解什么是“财富自由”,像理解吃饭睡觉一样透彻》。
什么是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是指你无须为生活开销工作,你无须只是为钱而努力工作。
简单的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我们就可以无须为钱做被动无奈的选择,也可以进入退休或其他各种名称。
我和先生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要还房贷车贷,过的'都非常节省。但经过三四年的共同努力经营、投资,30岁之前我们家庭财政已经相对宽裕。所以,在我怀孕的时候,老公可以很坚定的说:没事,我养你。
但为什么现在我依旧像打鸡血一样继续努力工作?我的朋友们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以你们目前的状况,你完全可以在家做太太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
如果说30岁之前,我是为了钱在努力工作。那么30岁之后,我其实是为了自由在工作。我现在的状态,比我十年前刚工作时要累的多、辛苦的多,而且角色也更复杂,可最大的差异是:身体更疲惫,但我的内心比十年前要平静的多了,很少有觉得难过、忧郁、熬不下去的时刻。
因为内心很清楚,我最终要去的目的地是什么,是让自己和家庭获得更多的选择自由,可以真正养得起父母和孩子,能够让先生不用一个人支撑养家的重任。
如果哪一天先生跟我说,他有理想要去实现,我也可以坚定的对他说:没事,我养你。如果未来孩子跟我说,他想做的事业并不是那么赚钱,我也可以坚定对他说:妈妈支持你。
每当想起这些目标,就觉得这些辛苦不算什么。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这一年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少了,但这是一个她必须做的选择,她希望未来能够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生活,也可以成为他更好的榜样,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活。
而不是像她这一代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就懵懵懂懂变成了一个不开心的成年人。
(三)
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基础、条件、期望都不同,你不能说,我想像马云那样生活,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就是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不是说,我有任意挥霍不完的钱,我喜欢吃牛肉我天天吃,我喜欢爱马仕就买一柜子的爱马仕。
它提供的其实是内心相对恒定的一种安全感。
财富自由,是能让你在责任、义务、角色之内,能有SAY NO的权利。
我累了,我就可以休息,因为我有足够的钱支持我休息,并且生活质量不降低。
我可以离开那个男人,因为没有他,我依旧可以维持我的物质生活水准。
我能面对父母的各种担心,因为我有足够的能力,让他们晚年不用为钱发愁。
财富自由,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去学习理解的思维,是你后半生幸福自在最重要的一个通关密码。
除了努力赚钱,我们更需要去学习如何留住钱,如何钱生钱。
不管你多么节省、抠门,你会发现,钱一定是流动的,所以,一个现代人必须要学习如何让钱在流动中获得复利。(这个名词也是我后来才学习到的。)
十几年前,我是一个对钱、房子、股票、基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一个人。
感谢我的先生,让我从一个只知道诗和远方却内心动荡的文艺女青年,变成一个心中仍有诗和远方,但内心笃定的文艺女总裁。
【墨黑白天的差距随笔】相关文章:
1.差距作文
3.用差距造句
8.白天与黑夜的诗歌
10.比喻差距的歇后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