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

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

2023-02-27 08:36: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iqinglanghu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

篇1:冬季家庭安全小知识

冬季家庭安全小知识

为什么冬季特别容易发生火灾

这与冬季火灾季节性特点有关。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燃烧;冬季雨雪时,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受潮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时期,起火因素多;冬季生产繁忙,安全易被忽视,而且冬季又是储藏季节,无论是工厂企业,还是居民家庭,物资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防范对策

1、选购有质量保障的电器,插头、插座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合格产品,注意用电安全,不可超负荷用电,不能在一个插座上同时连接几个大功率电器。

2、在使用取暖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事项,不能让电器带“病”工作,勿长时间作业。

3、冬季用火不离人,定期开展家庭防火自查。不管是使用天然气、液化气还是煤球、木柴生火取暖,用火时一定要有人在现场,如果无人照看容易引发火灾。

4、日常生活防火意识不可少,严查家用电器线路安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不要在电视机、空调、电脑、电暖器、冰箱等周围放置窗帘、衣物、书籍等可燃物品;要经常查看电器线路有无破损、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冬季防火七不要

进入冬季,家庭用火、用电取暖增加,火灾危险系数也逐渐增高,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

生产生活用火不要掉以轻心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

不要让家用电器带“病”工作

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要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另外,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

不要随意吸烟,注意安全隐患

一些居民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风天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不要让儿童玩火,做好监护工作

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使一些小孩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烧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不要随地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

家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气钢瓶、气体打火机等。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

不要用电暖器烘烤衣物

有的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经常使用电暖器、电炉子等取暖设备,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温度也很高,有些人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事实上,这种做法危险性很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不要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对阳台和窗户进行密封

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许多市民将阳台和窗户进行了密封,这直接造成了室内空气无法与室外空气交替。一旦出现液化气泄露,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居民在使用液化气时,要确认气体阀门置于关闭位置。如一旦发生液化气泄露,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不能动用明火。

篇2: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

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

一、安全使用燃气

安全使用燃气,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可以用肥皂水涂抹燃气设备及管道的接头、软管等部位,如有气泡冒出或有燃气臭味时说明发生燃气泄漏;胶管要用燃气专用胶管,与管道、炉具连接处用卡子固定,长度不超过2米,且与灶具保持10cm以上的距离,胶管不要穿墙越室使用,并经常检查,1年半更换一次;燃气完全燃烧会消耗大量空气,使用时应尽可能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火苗不要开得过小,以防止火焰熄灭引发燃气泄漏;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看管,防止汤水溢出将火浇灭引发事故,建议使用带熄火保护装置的燃具,用气完毕或外出时,应关闭燃气阀门。不用气,晚睡前或出门时,要及时检查表前阀门和灶前阀门是否关闭。

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切忌惊慌失措,要冷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置:迅速关闭燃气炉具开关和燃气管道的阀门;熄灭一切火种,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家用电器,不能在现场接听或拨打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切断在户外的总电源;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到户外拨打燃气公司报警电话,并等候抢险人员的到来;如泄漏严重应立即撤离现场,并同时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如泄漏严重,还要及时通知附近居民紧急疏散;如果发现邻居家漏气,应敲门通知,千万不能使用门铃。

二、冬季用电安全

建议市民在及时维修家用电器、选好插座的基础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用电设备,应在充分了解设备原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情况下进行操作,严禁盲目运行。

2、对电暖设备,应在导线、控制开关的'允许长期安全载流量下运行,严禁无限制增加负荷。

3、单相用电设备,应加设可靠接地线。

4、对于洗衣机、电吹风、吸尘器等容易沾水潮湿的用电设施,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禁沾水操作使用。

5、电暖设备不用时,在切断设备开关情况下,应将电源插头拔下。

6、过期、超期设备应及时淘汰,切勿因尚能使用,舍不得丢弃报废。

7、使用中的用电设备,出现糊味、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通知有资质的维修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8、各种空调,除特殊需要外,冬季温度设置不宜过高。

三、其它安全要点

1、防止煤气中毒。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通风要良好,门窗不能紧闭,采取一定的通风措施。

2、防止烤火取暖引发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不要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及电暖器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不要在蒸汽管道和取暖器材周围烘烤衣物,老人、小孩烤火时需有人监护。

3、防止因燃烧垃圾引发火灾。家庭自行燃烧垃圾不安全,因为垃圾里可能会有可燃物、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可能导致爆炸,特别是在冬季大风天易引起火灾。

4、防止因燃放易燃品引起火灾。空旷场地燃放,不要靠近树、木、草、棉场等地燃放;阳台、天台不得燃放地老鼠、冲天炮等易引起伤人、火灾的品种。

5、配备家用消防器材。有条件的家庭,每个家庭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掌握其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校验,有备无患。

篇3:冬季安全小知识

冬季安全小知识

温馨提示一

冬季人们喜欢烧煤炭取暖,要注意开窗通风,谨防中毒。

温馨提示二

冬天用电量大,部分地区易停电,若使用汽油或柴油发电机供电时,也要注意必须把发电机放置在通风的室外,谨防中毒。

温馨提示三

部分电热毯没有恒温保险装置,一旦连续通电时间过长,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电热毯因长期揉搓而断裂,也会引起火灾。预防电热毯引发火灾,首先要注意绝缘,防止短路。

温馨提示四

居民在使用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取暖时,必须先计算一下电器同时开启时总功率是否超出电路的额定功率。使用前还应认真检查用电设备和电路、电源开关和插座是否完好、可靠,发现隐患及时找专业人士排除。使用电暖器时不允许倒置、依靠或覆盖其他物品,以防机器损坏或引燃他物。外出时,先检查电暖器是否关闭。

温馨提示五

冬季干燥,在加油站等地方,特别要防止静电火花产生。

温馨提示六

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冰凌气温低,给出行人员增加了很多困难,老年人外出,要注意防滑、防摔,最好有家人的陪同和保护;驾驶员开车,要做好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检查防冻液,预备防滑链。

篇4:冬季安全小知识

人身上着火后千万不能跑,因为越跑火就越旺。这是因为人一跑反而加快了空气对流而促进燃烧,火势会更加猛烈跑,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将火种带到别的地方,还有可能扩大势,这是很危险的。应该:

1、尽量先把衣服脱掉,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

2、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3、可以跳入附近的水池和水塘内灭火,如果烧伤面积大,就不能跳入水中以防感染;

4、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创口产生感染。

烟气妨碍人员逃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气的毒害性。虽然烟气中的成分并不都有毒害性,但是无毒气体也会妨碍人的呼吸,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造成人体缺氧而死。

2、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减光性是指烟气降低人的'能见度,这就使人们不能迅速逃离火场,增加了中毒和烧死的可能性。

3、烟气的恐怖性。在发生火灾时,特别是发生轰然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们产生了恐怖感,常常因此造成了疏散过程中的混乱局面,使有的人失去了正常活动能力,有的甚至失去理智,惊惶失措。

怎样使用湿毛巾防烟

1、折叠层数要依毛巾的质地而异,一般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样烟雾浓度消除率可达60%。

2、毛巾不必弄湿。

3、使用时要捂住口和鼻,虑烟的面积尽量增大。

发生火灾时人被困在室内怎样呼救?

发生火灾,情况复杂,人被围困在室内,有时不了解周围失火情况,一时不能撤离火场。由于火势凶猛,门窗被封住,烟熏火燎容易迷失方向。

人被大火围困在建筑物内向外呼救,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因为熊熊烈火形成一道火围墙,向外呼救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此时此刻被困的人应保持冷静,人应卧倒在地面上呼救。因火势顺着气流向上升,在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烧过或还有未燃烧之处,呼救的声波可透过这些空隙向外传出。这样外界容易听到呼救声,能够及时设法营救。

如何选择避难房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临街的房间,因为那样便于观察火情,可以和救援者通过呼喊、手势等取得联系,对及时获得救援大有益处。

2、选择有阳台的房间。

3、选择从楼梯间便于接近的房间。

电脑着火怎么办?

如果电脑着火,即使关掉机子,甚至拔下插头,机内的元件仍然很热,仍会迸出烈焰并产生毒气,荧光屏、显像管也可能爆炸,应付的方法如下:

电脑开始冒烟或起火时,马上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总开关,然后用湿毛毯或棉被等盖住电脑,这样既能阻止烟火蔓延,也可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

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即使已关掉电源的电脑也是这样,因为温度突然降下来,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裂。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

切勿揭起覆盖物观看,灭火时,为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

使用电源插座怎样注意防火?

电源插座中有一种一座多用的三联插座和四联插座,使用方便,颇受用户青睐。但是使用这种多用插座应注意电源插座所能承受的能力,不能超负荷使用,以保安全。

在电源插座上均标明有额定电压与电流,这说明电源插座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与电流值。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为电功率,单位为瓦数。假若在使用多联电源插座时,插了好几种电器就应仔细计算一下所插电器的功率是否超过了多联插座允许的额定功率,假若比插座的额定功率低,使用就安全。相反所用电器的总功率大于多联插座的额定功率,这样就不安全。因为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会升温,这叫做电流热效应,当电流通过导体愈大,热效应愈高,发热量也愈大。当多种电器的电流通过多联插座时,电流愈大其热效应愈高,超过额定值后就会烧毁电线和插座,严重时就会引起火灾。所以切记使用电源插座不要小马拉大车。

篇5:冬季安全小知识

(一)、酒精着火勿用泡沫灭火剂

有这样的一个情景:实验室里,工作人员用酒精加热做实验,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了火。有人迅速取下挂在墙上的泡沫灭火器,向火舌射去。可奇怪的是,泡沫射了一地,火并没有被扑灭。原来,泡沫喷射出来之后,就像棉絮一样,浮在易燃物或可燃体的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泡沫层,阻止氧气进入,火就被扑灭。可是酒精本身是一种破乳剂,只要泡沫与酒精一接触,就会破坏喷出来的泡沫。

结果,在酒精表面不能形成隔绝氧气的泡沫层,也就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因此,酒精着火只有用抗溶性泡沫或用细沙来灭火。此外,还可以用湿麻袋、湿棉被等来扑灭。要防范酒精类的.火灾,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使它们接近火源、热源和电源,如果存量很多,要留出适当距离,还要严加看管,严禁烟火。家庭中的酒精也不要靠近炉灶、暖气。严格说来,在酒柜上面放电视机也是不适宜的。

(二)、使用饮水机请注意防火

为防止饮水机发生火灾,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购买饮水机时要有产品合格证,切莫贪便宜购买劣质商品,同时记着开发票,一旦发生事故,可通过消费者协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2、晚上睡觉前或上班家中无人时,要将饮水机电源插头拔掉或将电源开关关掉,这样既安全又省电。

3、发现纯净水桶水用完,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同时要通知水厂送水。

4、饮水机最好不要放置在可燃物上,特别不能放在卧室或易燃物附近,最好放在客厅内安全处以防饮水机起火后蔓延扩大。

5、家用电器导线和保险丝的选择都要符合规定要求,并安装漏电保护器,对电气设备还要注意经常检查,发现损坏,及时进行修理更换,以防意外。

6、单位或公共场所,特别是像银行、会计室等重要场所,对饮水机的使用更要落实专人管理,以保安全。

(三)、烧伤病人现场急救措施

1、热液烫伤要迅速将衣服脱下。必要时用冷水或自来人浸沐伤处。肢体部位烫伤用此法效果比较好,可减轻疼痛,减轻损害。浸沐时间一般为半到一小时,或到不痛为止。

2、凝固汽油烧伤,应以湿布覆盖。

3、强碱类烧伤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碱等烧伤的伤员,应:

(1)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在水冲前避免使用中和剂,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烧伤。一般在大量水冲洗后不需要用中和剂。如果用中和剂(如用弱酸1%枸椽酸),仍用大量清水冲洗。

(2)若为干石灰所引起的烧伤,应先将石灰粉拭干净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将伤部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烧伤。

(3)在急救时要特别注意眼部的彻底冲洗,然后再涂抗菌油膏。

4、强酸类烧伤,如硝酸、硫酸、盐酸、石炭酸等烧伤的伤员,应:

(1)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创面,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石炭酸用酒清中和,因石炭酸不溶于水),中和后再用大量水彻底冲洗,

(2)特别注意眼部的冲洗,然后涂抗菌膏每日4次,视需要用阿托品扩大瞳孔。

5、吸入性烧伤有呼吸道梗阻时,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吸吸道畅通。心脏停跳时,及时做心脏挤压,恢复心跳。病人有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止痛剂。

6、休克伤员就地给予抗休克、补充平衡盐溶液后再送,这类伤员应由专人专车护送。

日常生活中,皮肤烫伤屡见不鲜,尤其夏天,如热水瓶的爆破或被打翻,冲开水时彼此相撞,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导致沸水烫伤,或孩子在洗澡时误入未竞温的热水浴盆;最厉害的是在高压锅烧煮米粥或绿豆汤时因汽阀失灵而造成严重的面部蒸汽烫伤。

万一发生这些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

篇6:冬季安全小知识

进入冬季,空气干燥,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等大量增多,火灾危险性加大,是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火灾,应注意做到:

1、在公寓内床上、桌子上等可燃物较多的地方吸烟时,应注意不要将烟头及烟灰掉落在被褥、衣服、桌子上,不要乱丢未熄灭的火柴、烟头等。

2、要严禁在机房、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物资仓库保管室、园林区等一切禁烟区内吸烟。吸烟时应到安全地带,烟头未熄时不得离开。

3、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不能躺在床上、靠在椅子上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劳动和寻物时吸烟,不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乱磕烟灰,更不要将引燃的烟头随处乱放。

4、要注意谨防电气设备及其安装不符合规格、绝缘不良、电气线路和电器老化或者超负荷现象,以免发生电线短路起火。

5、不得在一个插座上插接多个电器,以防电路过载发热短路烧坏电器而引起火灾;不能在电灯泡上罩纸或其他可燃物,将未经冷却的电热器具放在有可燃物的`场所,或将可燃物放在电热器具上,更不能乱接乱拉电线;使用家用电器时,在使用后切记关掉电源等,电器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容易造成火灾;要经常观察电热器具的温控、时控装置或温度指示器是否失灵,避免温度过高起火。

篇7:冬季家庭用电安全知识

1、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空调、电炉子等大功率设备最好享受“专插专用”的待遇,以免插座过载而发生危险。

2、居民在使用空调、取暖器等大功率设备前,应注意电器上标注的'最大电流、功率数值,将家中所用电器的这些数值相加后与自家电度表的电流标注值做比较,前者应小于后者才可放心使用,否则就会出现线路超负荷工作,导致用电危险的发生;如果前者的数值大于后者,应错开用电高峰时段使用电器,以免发生不测。同时应及时到供电所营业厅办理增容换表手续。

3、装接临时电源时,要选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处要用电工绝缘胶布包好。

4、家用电器功率过高而导致空气开关跳闸或保险丝熔断时,首先应考虑减少电器的使用,降低用电负荷。不能随意更换大号保险丝或以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5、冬季天干物燥,为防止发生火灾,使用电热毯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展开平铺使用并有人看管。切不可将电热毯折叠使用。取暖器、白炽灯在使用时会产生高温,要与窗帘等易燃物保持一定距离。除取暖与照明外,不要利用这些电器来烘烤潮湿的衣物,更不能覆盖湿物。使用电磁炉、电水煲等,应有专人看管,防止干烧。

6、冬季沐浴之后,浴室内水蒸气较多,要定期检查浴室内电源开关、插座的安全防护,避免在潮湿环境下发生漏电。应使用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热淋浴器或加装漏电保护器。要擦干双手再接触各类电源开关,使用电吹风等小电器时,注意不要让电线缠绕住身体。

7、定期对家庭用电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在使用各类电器时,若发现冒烟或闻到异味,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来灭火,以免因水流导电发生触电事故。

8、使用电器时,应注意电源线不要被重物压住,否则可能会造成电线折断或绝缘破损,使电线短路或漏电。插拔电源插头时要着力于插头,不要拽拉电线。不能充电的电池、干电池不能拿来充电,否则有爆炸的危险。

取暖用电隐患主要由以下四方面

1.配电线路可能因负荷增加超出承载能力。

2.居民家庭用电线路达不到电力取暖负荷要求,尤其是老旧房屋,线径细且老化严重。

3.电器质量不合格。

4.部分客户私拉乱接,采取铜丝代替保险丝,人为造成用电隐患。

因此,用电取暖切勿忽视事故隐患,用电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购买合格的家用电器。购买时应认真查看产品说明书,要清楚耗电功率,家庭已有的供电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配线容量、插头、插座、保险丝、漏电保护器、电表是否满足要求。当家用配电设备不能满足家用电器容量要求时,应予更换改造,严禁强行使用,否则超负荷运行会损坏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注意电器高温。电炉子、电热毯、电熨斗等家用电器,其规格按功率划分为200-2000瓦不等。功率越大,产生的温度就越高,以至于超过棉麻和木材等可燃物质的燃点。只要此类电器长时间接触或靠近可燃物,很容易引起火灾。故在使用电器时,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也不要用来烘烤衣物。

【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相关文章:

1.冬季防滑防冻安全小知识

2.家庭安全知识

3.冬季安全知识小贴士

4.冬季安全知识顺口溜

5.家庭地震安全知识

6.安全小知识

7.家庭装修的安全知识

8.冬季用火用电安全知识宣传

9.安全小知识顺口溜

10.冬季人身安全知识

下载word文档
《冬季的家庭安全小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