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业两大看点:苏宁走出去,汇银走下去
“李木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家电连锁业两大看点:苏宁走出去,汇银走下去,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家电连锁业两大看点:苏宁走出去,汇银走下去,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家电连锁业两大看点:苏宁走出去,汇银走下去
“,好!家电下乡升级,以旧换新突起,中国家电连锁业抗危保增成果卓著!,更好!世博会举行,亚运会开幕,经济复苏市场繁荣产业振兴,苏宁走出去,汇银走下去,一切尽在眼前。”一位家电连锁人士将一句本山式的元旦祝福短信发送给多位业内同行。
苏宁:走出去
该人士电话中表示:“对于中国家电连锁业来说,20最后、最好的消息,莫过于苏宁电器在年末宣布收购香港电器零售连锁三甲的镭射电器。”
正如2009年6月,苏宁电器宣布收购日本老牌家电连锁LAOX公司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并被日本媒体写入《2009中国十大新闻》系列报道之中一样。此次,苏宁电器进军香港市场,并宣布3年实现50店,市场份额达到25%以上,再度引发海内外媒体报道战。
该人士称:“进军日本市场显然堪称2009年中国家电连锁业最例外的事件,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则成为苏宁电器‘计划之外’走出去的幕后因素。然而,在最后一天宣布进军香港,则堪称中国家电连锁最经典的践诺事件。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并未食言,苏宁电器借助香港为跳板,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并未因收购日本LAOX公司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日本国内LAOX公司的同业对手,山田电机、荣电集团、BIC相机、淀桥相机、K’S电机、小岛电器等等,堪称强者如林。而香港市场拥有丰泽电器,拥有50家门店、中原电器拥有15家门店、百老汇摄影器材拥有22家门店、国美电器拥有7家门店等,约上百家同类门店,同时也拥有62年历史的泰林电器(该店于10月17日宣布旗下13家门店全部关闭,2009年3月2日全面清盘)、新一系电器(曾与丰泽电器并称香港两大电器连锁巨头,上世纪90年代全线结业)经营失败的先例,
但海内外各大媒体以及业内人士,对于苏宁电器的实力似乎已不再质疑。相反,对于苏宁电器进军香港之后,将港派电器连锁的经营风格“带进内地”则充满期待。
汇银:走下去
1月1日汇银电器在继运河店、宁国店之后,又在高邮和泰兴再开两家店面。从当地媒体人士处得知,汇银泰兴店所在物业“竟然”是原国美电器泰兴店。因而被业内众多人士称为中国家电连锁业最为值得品味的事件。
不过,汇银家电有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汇银泰兴店开在国美原址上纯粹是商业运作的巧合,而并非市场竞争因素。而业内专家则认为,此举表明汇银的模式更适合三四级市场。
事实上,近年来汇银家电连锁在苏皖地区“超记录式”的扩张速度,着实引起业内关注。多年积淀的优秀企业文化、科学合理的制度、精心培训的团队、加上信息化的充分运用,后台的管理实力,使汇银具备了快速复制标准化连锁经营的能力。在2009年底,汇银在一个月余时间,先后在江苏安徽开出4家店面。
据悉后期将还会有店面在春节前开出,汇银已将独创的模式下,走出属于自己的速度。另外,该公司在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两大市场创下“深耕于市场,领先于同行”的优异业绩,并受到国务院家电下乡督查组、省市有关部门以及当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我们愿意充当供应厂商开拓三四级市场的拐杖,我们更希望与外来同行共同努力繁荣三四级市场,不是竞争而是相互促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加快直营店开拓步伐的过程中,还创下了行业最快开店速度。这表明,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汇银家电连锁已经进入良性加速快跑赛道。”他说。
据了解,元旦开业的汇银高邮二店、泰兴店,均在12月20日进场装修。仅仅有10天的时间,昼夜作战的汇银公司员工便圆满完成了装修开业任务,创下该公司“最短时间”开店记录。甚至在业内这一纪录也极为罕见。
业内分析人士称,从“走下去”的汇银模式到“走得快”的汇银速度,标志着区域强势家电连锁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尽管这一变化来得似乎更晚一些,但是由于准备期够长,够充分,基础更扎实,更加复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准则,因而必将走得更快、更准、更稳。
“苏宁走出去了,好!汇银走下去,走得更快,好!中国家电连锁业下一个用这种方式拉开帷幕,值得我们拍手叫好,也令我们鼓舞振奋!”该人士最后表示。
篇2:2009年家电零售业务增幅 “苏宁们”不敌“汇银等”
3月2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外公布了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苏宁电器集团以1170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中国连锁百强榜首,国美电器集团、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分别以1068亿元、979亿元、705亿元、680亿元的销售业绩排名第二至五位。
不过,记者注意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数据还表明,2009年,以苏宁、百思买、国美为代表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在国内家电零售市场的销售额占比,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以汇银家电、日日顺电器、江西四平等30多家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则借助“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全面上扬,成为去年家电零售市场突出亮点。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不同区域百强企业的销售业绩比较得出:二三线城市百强企业增长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从百货、超市等业态中抽取上述一线城市10家企业和20家二三线城市区域型企业进行对比,一线城市百强的销售增长为5.3%,店铺增长为7.2%。而二三线城市百强企业的销售增长和店铺增长分别达到了19.3%和14.7%。
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09年,家电下乡登记销售额达到了692亿元,但在三四级市场拥有600家门店的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的销售占比不足5%,
种种迹象表明,在三四级市场争夺中,苏宁们全国性连锁在与汇银等区域性连锁的对抗中首尝败绩。
业内人士指出,以苏宁为代表的全国性连锁商而言,虽然一直叫着要下乡进入农村市场,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还曾公开放言,“区域性电器连锁的优势是暂时的,主要是因为此前全国性电器连锁与其业务缺乏真正的竞争,等苏宁电器在全国各地的15个物流基地建设完毕,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变。”
不过,众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苏宁国美在三四级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一位江西的区域家电连锁商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开始大规模进入农村市场,原因在于本身运营体制、操作模式所限,搭建平台的模式决定了他的门店没有办法开到三、四级市场。大企业要核算盈亏平衡。整个三四级市场容量多少,企业要占多少市场份额,一年运营成本有多少,毛利率又能达到多少。在农村开门店很容易,但如果赚不到钱,这些店会成为包袱,甚至还会拖垮苏宁。
一位家电企业市场人员坦言,作为家电制造商,并不想看到家电分销渠道被苏宁、国美等超大企业所垄断。分散在全国各个区域的家电连锁有30多家,实力规模和经营模式都不错。现在,90%以上的家电企业与苏宁们的合作,追求的是品牌形象和销售规模的需求,基本无利可图。而与区域家电连锁企业的合作,则是希望提前布局、合作共赢。
【家电连锁业两大看点:苏宁走出去,汇银走下去】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