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其一》翻译赏析
“jestl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碧城其一》翻译赏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碧城其一》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碧城其一》翻译赏析
《碧城三首其一》翻译赏析
《碧城三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前言】
《碧城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通篇都用隐喻,写得幽晦深曲,是李商隐诗最难懂的篇章之一,历来众说纷纭。
【注释】
①碧城:仙人所居之城。《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此指道宫。本篇所写系女道士观。
②《西洲曲》:“阑干十二曲。”
③犀:指犀角。辟:辟除。《述异记》:却尘犀,海兽也。然其角辟尘。致之于座,尘埃不入。玉辟寒:传说玉性温润,可以辟寒。
④阆苑:神仙居处。此借指道观。《锦带》:“仙家以鹤传书,白云传信。”
⑤《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女床”含义双关。床,一作“墙”。“鸾”指男性。
⑥星沉海底:即星没,谓天将晓。当窗见,与下“隔座看”均形容碧城之高峻。
⑦雨:兼取“云雨”之意。雨过河源,隐喻欢会既毕。
⑧晓珠:晨露。
⑨《太真外传》载汉成帝获赵飞燕,为其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或谓水晶盘未必用典,系切晓珠而言,取其莹洁清美。
【翻译】
你住在碧霞城中十二楼,楼中的阑干曲曲又弯弯。犀角簪明明亮亮一尘不染,身上的玉佩能保暖驱寒。阆苑仙山的仙子们,传送书信多用仙鹤。多情的`女床山上,树上都栖宿着凤鸾。我们抬头望着窗外,星沉海底令人心寒。一阵雨云飘过银河,我们只能隔河相看。啊,你这颗晶莹的露珠,如果能像珍珠一样不被硒干,那么,我这一生和你不分离,我将永远爱着水晶盘。
【赏析】
诗以第一首开头二字为题,与“无题”诗同类。此首以仙女喻入道的公主,从居处、服饰、日常生活等方面,写她们身虽入道,而尘心不断,情欲未除。首句“碧城十二曲阑干 ”写仙人居地。“碧城”即仙人住地。《太平御览》:“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十二”指碧城,形容城阙之多,非必实数,诗人《九成宫》诗亦有“十二层城阆苑西”之句。碧霞为城,重叠辉映,曲栏围护,云气缭绕,写出天上仙宫的奇丽景象。次句“犀辟尘埃玉辟寒”写仙女们服饰的珍贵华美 。《述异记》:“却尘犀,海兽也,其角辟(避)尘,置之于座,尘埃不入。”《岭表录异》:“ 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不着发也。”古人认为玉德温润,故云“玉辟寒”。
接着写仙女的日常生活,第二联把仙女比作鸾鸟,说她们以鹤传书 。“ 阆苑 ”,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处。《集仙录》说西王母所居宫阙在“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 ”。此处含蓄地点出传书者身份为女性。《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即野鸡),五彩文,名曰鸾鸟。”朱鹤龄《李义山诗笺注》引道源注云:“仙家以鹤传书,白云传信。”这里的“书”,实指情书。鸾凤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男女情事,“ 阆苑”、“女床”亦与入道女冠关合,故程梦星称此联是写“处其中者,意在定情,传书附鹤,居然畅遂,是树栖鸾,是则名为仙家,未离尘垢。”(《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联与首二句所写居处服饰及身份均极其高贵,应为贵家之女。
第三联“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表面上是写仙女所见之景,实则紧接“ 传书”,暗写其由暮至朝的幽会。“星沉海底”,谓长夜将晓之际;雨脚能见,则必当晨曦已上之时。“ 河源”即黄河之源,此处指天河(银河)。据宋代周密《癸辛杂识》引《荆楚岁时记》载,汉代张骞为寻河(黄河)源,曾乘槎(木筏)直至天河,遇到织女和牵牛。又宋玉《高唐赋序》写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中相会,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之句。可见,诗中“雨过河源”是兼用了上述两个典故,写仙女的佳期幽会事。因为仙女住在天上,所以星沉雨过,当窗可见,隔座能看,如在目前。
末联“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晓珠”指太阳。《 太平御览》引《易参同契》:“日为流珠”。《唐诗鼓吹注》也说:“晓珠,谓日也。”“水精盘”即水晶盘。王昌龄《 甘泉歌》云:“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这里是指月亮。上联隔座看雨,天色已明,情人将去,所以结联以“晓珠”紧接上文,意思是说,如果太阳明亮而且不动,永不降落,那将终无昏黑之时,仙女们只好一生清冷独居,无复幽会之乐了。反过来,如果昏夜不晓,即可长夜欢娱而无尽头。诗用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方法,表现仙女对幽会的留恋不舍,难舍情缘。
此诗通篇都用隐喻,写得幽晦深曲。本来是写人间的入道公主,却假托为天上的仙女;本来是写幽期密约,表面却只是居处、服饰和周围的景物。诗人没有直截了当地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出,而是采用象征、暗示、双关、用典等表现方法,乍一读去,似觉恍惚迷离,难明所指。然而只要反复体味,仍能曲径通幽,捕捉到诗的旨趣。此诗想象极其丰富,把场景安排在天上,将道教传说和古代优美神话引入诗中,不但很好地表现了诗的主题,而且使诗显得极其瑰伟奇丽。尤其是第三联,设想之新奇,景象之壮美,用典之巧妙,词意之幽深,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篇2:碧城其一原文及赏析
碧城三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原文: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树水晶盘。
译文:
仙人居处,碧霞为城,重叠辉映,曲栏围护,云气缭绕。犀角簪一尘不染,身上的玉佩能保暖驱寒。
阆苑仙山的仙子们,传送书信多用仙鹤。女床山的'树上都栖宿着凤鸾。
我们抬头望着窗外,星沉海底令人心寒。一阵雨云飘过银河,我们只能隔河相看。
如果太阳明亮而且不动,永不降落,那将终无昏黑之时,那么,仙女们只好一生清冷独居。
注释:
碧城:道教传为元始天尊之所居,后引申指仙人、道隐、女冠居处。《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天尊居紫云之胭,碧霞为城。”十二:极写多。阑干:栏杆。江淹《西洲曲》:“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极写阑干曲折。
犀(xī)辟尘埃:指女冠华贵高雅,头上插着犀角簪,一尘不染。犀,指犀角。辟,辟除。《述异记》:“却尘犀,海兽也。然其角辟尘。致之于座,尘埃不入。”玉辟寒:传说玉性温润,可以辟寒。
阆(làng)苑:神仙居处。此借指道观。《续仙传·殷七七传》:“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非久即归阆苑去。”
附鹤:道教传仙道以鹤传书,称鹤信。李洞《赠王凤二山人》:“山兄望鹤信。”禇载《赠通士》:“惟教鹤探丹丘信。”
女床:山名。《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鸟。”
星沉海底:即星没,谓天将晓。当窗见,与下“隔座看”均形容碧城之高峻。
雨:兼取“云雨”之意。雨过河源,隐喻欢会既毕。
晓珠:晨露。
水晶盘:水晶制成之圆盘,此喻指圆月。
赏析:
作者于文宗大和三年至五年(827—829年)学仙玉阳山,与女冠(或即宋华阳氏)有一段恋情,这组诗即写于这一时期。《碧城三首》反映的是唐代一些地位、身份特殊的年轻女子的生活。
篇3:碧城七夕来时先有期翻译赏析
碧城七夕来时先有期翻译赏析
《碧城·七夕来时先有期》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前言】
《碧城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三首写这种爱情生活的后果,对女子将为此付出的代价深表同情和忧虑。
【注释】
七夕:七月七日夜,诗人以牛郎织女相会比喻他与情侣的幽会。
洞房:指女性居处。箔:帘子。
“玉轮”句:《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传:“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此以月中有顾兔初生隐喻女方有孕。
铁网珊瑚:亦称珊瑚网,铁制,沉水底以纹取珊瑚。《本草》:“珊瑚似玉,红润,生海底盘石上。海人先作铁网沉水底,贯中而生,绞网出之。”未有枝:言未得珊瑚,此喻终未得与女冠相携。
神方:致神之方,即神奇之术。沈约《郊居赋》:“冀神方之可请。”驻景:留驻景光,指驻颜。
凤纸:金凤纸,帝王所用,道家青词亦用之。
武皇内传:指《汉武内传》,喻借仙写艳之作。
【翻译】
我们的幽欢都预约日期,就像那七夕之夜的牛郎织女。如今,她的洞房的门帘珠箔,总是下垂,使洞房更神秘。一轮圆圆的明月,中间长起了小兔的影子。绞起铁网本想收获珊瑚,珊瑚已经打掉,收不到珊瑚枝。选择一个神仙的药方,让她服了,永葆青春。辜情已败露,无法幽会,暂时停止靠凤纸传达相思。唉,那汉武帝与西王母,人神相恋多么神秘!如今《汉武帝内传》传世,还有什么隐秘之事,能瞒过人间呢。
【鉴赏】
《碧城三首》之二与前二首相连,均与玉阳山恋情有关。《唐音戊签》以为“初瓜写嫩”;《曝书亭集》以为此诗写唐明皇、杨贵妃七夕定情,都与诗旨不合。全诗写诗人与女冠极隐秘的恋爱事故。结构为六二分写:前六句回忆叙事,后二句回到现实,作解释的语气。首联写他们的幽会都是两相预约,预定日期,犹如七夕牛女相恋。女冠的“洞房”,帘掐垂下,幽深隐秘。
第二联以两个典故巧妙比喻怀孕及打胎。一轮明月,初生兔影,以喻妇女怀孕。绞起铁网,不见珊瑚,以喻胎儿未产。“玉轮顾兔初生魄”,运用《楚辞》中典故,只与怀孕之意象有关。绞起铁网。原本有珊瑚枝,是极美妙的'生儿育女的意象。这两句的意蕴十分明确,旧时注家或穿凿,或不知意象的象征含意,故不明此诗与怀孕、打胎有关。
第三联神方驻景,原指保健、健美、长生的药方,能使青春长驻,永葆青春。但这一联放入此处,显然是选择打胎之方,不让女性生孩。妇人生育,容易衰老;不必生育,故能“驻景”,留住青春美貌。另一方面,道观中生育,也严重违反教规,故“检与神方”,把胎打掉,势在必行。事情败露,无法往来,故只能把以前的情书都收起来,以免扩大事态。
末联解释:我们的恋爱被别人知道了。这是无法隐瞒的事。武帝与西王母人神之恋何等隐秘,但也被后人知道,写入《汉武帝内传》,弄得人人知道。“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口吻。
篇4:碧城(其一) 李商隐的诗词及赏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沈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赏析】:
《碧城三首》是李商隐诗最难懂的篇章之一,历来众说纷纭 。清代姚培谦认为是“ 君门难进之词”(《李义山诗集笺》);朱彝尊谓,第三首末联的“武皇”,唐人常用来指玄宗,应是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纪昀认为三首都是寓言,然所寓之意则不甚可知;明代胡震亨则认为:“ 此似咏唐时贵主事。唐初公主多自请出家,与二教(指佛教、道教)人媟近。商隐同时如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主,皆先后丐为道士,筑观在外。史即不言他丑,于防闲复行召入,颇著微词。”(以上均见《李义山诗集辑评》)程梦星、冯浩、张采田等均赞同此说,认为朱氏之说未免迂曲。其实,第三首末联云:“《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两句讽刺意味非常明显;而“莫道”云云,又似非指明皇而言,因为他和杨贵妃的事,在唐代是人所共知的,李商隐之前,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早就明白写过;而且全诗三首的主人公都是女子,似以胡震亨说较为可信。
诗以第一首开头二字为题,与“ 无题”诗同类。此首以仙女喻入道的公主,从居处、服饰、日常生活等方面,写她们身虽入道,而尘心不断,情欲未除。首句“碧城十二曲阑干 ”写仙人居地。“碧城”即仙人住地。《太平御览》:“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十二”指碧城,形容城阙之多,非必实数,诗人《九成宫》诗亦有“十二层城阆苑西”之句。碧霞为城,重叠辉映,曲栏围护,云气缭绕,写出天上仙宫的奇丽景象。次句“犀辟尘埃玉辟寒”写仙女们服饰的珍贵华美 。《述异记》:“却尘犀,海兽也,其角辟(避)尘,置之于座,尘埃不入。”《岭表录异》:“ 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不著发也。”古人认为玉德温润,故云“玉辟寒”。
接着写仙女的日常生活,第二联把仙女比作鸾鸟,说她们以鹤传书 。“ 阆苑 ”,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处。《集仙录》说西王母所居宫阙在“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 ”。此处含蓄地点出传书者身份为女性。《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即野鸡),五彩文,名曰鸾鸟。”朱鹤龄《李义山诗笺注》引道源注云:“仙家以鹤传书,白云传信。”这里的“书”,实指情书。鸾凤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男女情事,“ 阆苑”、“女床”亦与入道女冠关合,故程梦星称此联是写“处其中者,意在定情,传书附鹤,居然畅遂,是树栖鸾,是则名为仙家,未离尘垢。”(《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联与首二句所写居处服饰及身份均极其高贵,应为贵家之女。第三联“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表面上是写仙女所见之景,实则紧接“ 传书”,暗写其由暮至朝的幽会。“星沉海底”,谓长夜将晓之际;雨脚能见,则必当晨曦已上之时。“ 河源”即黄河之源,此处指天河(银河)。据宋代周密《癸辛杂识》引《荆楚岁时记》载,汉代张骞为寻河(黄河)源,曾乘槎(木筏)直至天河,遇到织女和牵牛。又宋玉《高唐赋序》写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中相会,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之句。可见,诗中“雨过河源”是兼用了上述两个典故,写仙女的佳期幽会事。因为仙女住在天上,所以星沉雨过,当窗可见,隔座能看,如在目前。
末联“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晓珠”指太阳。《 太平御览》引《易参同契》:“日为流珠”。《唐诗鼓吹注》也说:“晓珠,谓日也。”“水精盘”即水晶盘。王昌龄《 甘泉歌》云:“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这里是指月亮。上联隔座看雨,天色已明,情人将去,所以结联以“晓珠”紧接上文,意思是说,如果太阳明亮而且不动,永不降落,那将终无昏黑之时,仙女们只好一生清冷独居,无复幽会之乐了。反过来,如果昏夜不晓,即可长夜欢娱而无尽头。诗用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方法,表现仙女对幽会的留恋不舍,难舍情缘。
此诗通篇都用隐喻,写得幽晦深曲。本来是写人间的入道公主,却假托为天上的'仙女;本来是写幽期密约,表面却只是居处、服饰和周围的景物。诗人没有直截了当地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出,而是采用象征、暗示、双关、用典等表现方法,乍一读去,似觉恍惚迷离,难明所指。然而只要反复体味,仍能曲径通幽,捕捉到诗的旨趣。此诗想象极其丰富,把场景安排在天上,将道教传说和古代优美神话引入诗中,不但很好地表现了诗的主题,而且使诗显得极其瑰伟奇丽。尤其是第三联,设想之新奇,景象之壮美,用典之巧妙,词意之幽深,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篇5:吕碧城诗词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屏蔽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鹉。
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犹是尘寰否?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避暑庄荒,採香径冷,芳艳空尘土。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
《满江红 感怀》
篇6:吕碧城诗词
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廿纪看东亚。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
幽与闭,长如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怀愤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丑奴儿慢》
篇7:吕碧城诗词
东横泰岱,谁向峰头立马?最愁见铜标光黯,翠鸟云昏.一旅挥戈,秦关百二竟无人.从今已矣!羞看貂锦,怯涴胡尘.
鼎沸依然,残膏未尽,腐鼠犹嗔.更绣幕、闲烧官烛,红照花魂.遍野哀鸿,但无余唳到营门.迎春椒颂,八方争道,木草同新.
《兰陵王.秋柳》
篇8:吕碧城诗词
乱鸦集,写入芜城秋色.隋堤畔、一片斜阳,红到枝头黯成碧.宵来梦郁抑.比似,眉痕更窄.怜憔悴、薄黛残妆,付与西风弄梳掠.
春华去谁惜?忆帘卷红楼,处处烟影.朦胧尽是相思缬.奈絮朵吹散,白华宫怨,还凭飞燕认艳迹,拾来泪沾臆.
凄凄,诉漂泊.又响彻阳关,魂断桥侧.霜条待共梅枝折.望故国千里,暮云愁隔.归心何许?托笛语,问旧驿.
《汨罗怨.过旧都作》
【《碧城其一》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吕碧城诗词
4.邓碧泉诗词赏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