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再多一个“请”字
“大象的女朋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哲理故事:再多一个“请”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哲理故事:再多一个“请”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哲理故事:再多一个“请”字
乔伊遭遇裁员,失去了工作,他向一家公司寄去了
老板收到信后,让手下人回信:“公司目前没有空缺。”但乔伊不死心,又给老板写了第二封求职信,只在第一封信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请”字:“请请给我一份工作,
小学生作文大全
”此后,乔伊一天给公司写两封求职信,每封信都比前一封多加一个“请”字。
三年间,乔伊总共写了2500封信。见到第2500封求职信时,老板再也沉不住气了,他亲自打电话告诉乔伊,公司可以给他一份处理邮件的工作,因为他“最有写信的耐心”。
有记者听说了这事,就问乔伊,为什么每封信都只比上一封信多增加一个“请”字。乔伊平静地回答:“因为信是用打字机打的,我每次多加一个字,是想让他们知道,这些信没有一封是复制的。”
只要心里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便道路再曲折,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篇2:一个哲理故事
死路与活路
一次,在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出于好心,就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有的人就很像蟹。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二十多个矿工全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篇3:一个哲理故事
一粒沙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在走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灌满了沙子,他匆匆把鞋子脱下,胡乱地把沙子倒出,便又急急地继续往前跑。可是有一粒沙子仍留在他的鞋里,在他以后的路程中,那粒沙子磨着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疼一步。但他并没有停下把鞋子脱掉,抖出那粒磨自己脚的沙子,而仍是匆匆前行,在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因脚痛难忍,他不得不止步,最后放弃了比赛。当他忍着揪心的痛把鞋脱掉时,他发现让自己痛苦了几天并放弃比赛的竟仅仅是一粒沙子。
看来,有时阻挠我们前进的不是高山、深渊,而是极细小的一粒沙子。为了避免一次轻微的指责,我们便编出谎言来掩盖。于是从编造第一个谎言开始,我们便背上了两个沉甸甸的包袱:“过失”与“谎言”。以后的日子,便常常为掩饰“过失”与“谎言”而不得不再造出新的谎言,从此自己便不得不在紧张、担心、痛苦的岁月中熬过。那第一个谎言,就是一粒沙。
篇4:一个哲理故事
财富修养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麦卡锡是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这是一种财富修养,这种修养正是他们创造巨大财富的源泉所在。
篇5:一个哲理故事
擦净你的“窗户”
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到:“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启示】:在我们作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
在我们作出任何评判之前,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是否客观,是否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找出问题审判对方。所以请务必擦净你的“窗户”。
篇6:一个哲理故事
不生气的秘诀
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篇7:一个哲理故事
“官财”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卡子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考试时文思枯竭,最后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那不是既有“官”也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十分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个人都对家里人说:“棺材”真得好灵。
【启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因为一次成功而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因为对手的强大而心生畏惧,有的人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成为巨人。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看法而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总能为自己找到消极的借口,最终得到消极的结果。而积极思维者,从事物存在中总能找到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做出积极的反映,指导其做人、做事,从而成就其人生的巅峰。
篇8:请给世界一个微笑的哲理故事
请给世界一个微笑的哲理故事
热忱就是一种热情,一种对人的热情、对事情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还有对生命的热情。人的热忱如果被浇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
有时候我想去听音乐会,想邀朋友一起去,他们常常泼我冷水:算了吧,搞这套!我说要去看芭蕾舞,他们更不屑:你真的有这个兴致?那你自己去吧!
谈到热忱,我真心觉得不该泼别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爱泼冷水的人在一起,因为,拥有热忱,可以让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有次卡耐基在美国开年会,有位讲员提醒大家,旅馆房间的门上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打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从家里到办公室,脖子上彷佛也挂了这么一个牌子。由于你对一切事物缺乏热忱,同事不喜欢跟你合作,顾客也觉得最好离你远一点。你也把这块牌子带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开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
请给世界一个微笑!因为,笑容是热忱表现在外的一个象征。
篇9:150字哲理故事精选
150字哲理故事精选:用耳朵游泳
一位外国女孩,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举行残疾人运动会,报名的时候,来了一个失却了双腿的人,说他要参加游泳比赛。登记小姐很小心地问他在水里将怎样游,失却双腿的人说他会用双手游泳。
又来了一个失却了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问他将如何游,失却双臂的人说他会用双腿游泳。
小姐刚给他们登记完了,来了一个既没有双腿也没有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竭力镇静自己,小声问他将怎样游泳,那人笑嘻嘻地答道:“我将用耳朵游泳。”
正式比赛的那一天,人山人海。当失却四肢的人出现在跳台的时候,简直山呼海啸。发令枪响了,运动员嘭嘭入水。一道道白箭推进,浪花迸溅,竟令人一时看不清英雄的所在。比赛的结果出来了,冠军是失却双腿的人。季军是……英雄呢?没有人看到英雄在哪里,终点线的附近找不着英雄独特的身姿。真奇怪,大家分明看到失却四肢的游泳者,跳进水里了啊!
终于在起点附近找到了英雄。他沉入水底,已经淹死了。在他的头上,戴着一顶鲜艳的游泳帽,遮住了耳朵。那是根据泳场规则,在比赛前由一位美丽的姑娘给他戴上的。
我曾把这故事讲给旁人听。听完之后的反应,形形色色。
有人说,那是一个阴谋。可能是哪个想夺冠军的人出的损招。
有人说,那个来送泳帽的人,如果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就好了,泳者就会保持清醒,拒绝戴那顶美丽杀人的帽子。
我把这些议论告诉女孩。她说,干吗都是负面?这是一个笑话啊,虽然有一点深沉。当我们完整的时候,奋斗比较容易。当我们没有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脚奋斗。当我们没有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奋斗。当我们手和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耳朵奋斗。
但是,即使在这时,我们依然有失败甚至完全毁灭的可能。很多英雄,在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之后,并没有得到最后的成功。凶手正是自己的耳朵——你最值得骄傲的本领!
150字哲理故事精选:哲学家的诡辩
芝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诡辩的哲学家。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当然,这个结论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但奇怪的是这一论证在逻辑上却没有任何毛病。
在古希腊,还有一更妙的诡辩是这样的: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这同样是实践上错,逻辑上对。
对于诡辩怎么看,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实践角度去评价它,总是根据事实去说它是错的,这种评价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那些古老诡辩家的意图。那些诡辩家自己也知道这些诡辩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他们也并不真的想否认事实,谁也没有这么傻,真正傻的是那些认为诡辩家是犯傻的人。那些人傻就傻在不去想一想诡辩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实践上错,逻辑上对”这一结果是为了说明,思想的情况和事实的情况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理分别有着不同的用处。例如,逻辑定理与事实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条逻辑定理说的是“随便一句假话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话”,这听上去十分荒.唐。结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证明从“2+2=5”推出“罗素是教皇”。深邃无比的罗素做出了如下的证明:假定2+2=5;等式的两边各减去2,得出2=3;易位得3=2;两边各减去1,得出2=1;教皇与罗素是两个人,但既然2=1,教皇与罗素就是1个人,所以罗素是教皇。
这个结论,有人说是笑话,如果是这样,应当说是一个很深刻的笑话。由此,的确可以悟出,思想和事实是两回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实际上这并不很难理解,我们在数学中讲到的点、线、面、平行线、三角形、圆形等等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东西。思想与事实的联系只是表现为思想可以应用到事实中去。前面讲到的那两个诡辩只是给错误想法敲敲警钟,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它们的确很荒谬。
150字哲理故事精选:爱和时间
从前有一个岛,岛上生活着所有的情感:幸福、悲伤、知识和包括爱在内的所有其他情感。一天,所有的情感都听到消息说,这座岛屿即将沉没,因此他们都建造好小船,纷纷离开。除了爱。
爱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她希望尽可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当小岛就要沉没的那一刻,爱决定求援。
富有驾着一艘大船从爱的身边经过。爱说:“富有,你能带上我么?”
富有回答说:”不行,不行!我的船上装满了金银财宝。这里没有你的地方。”
虚荣坐者一条漂亮的船,也从爱的身旁驶过,爱向虚荣求助:“虚荣,请帮帮我!”
虚荣回答说:“不行哦,爱。你浑身湿淋淋的,会弄脏我的船的。”
悲伤的船靠近了,爱于是问道:“悲伤,请让我跟你走吧。”“噢。。。爱,我太悲伤了,我想一个人呆着!”
幸福也经过爱的身边,可她太开心了,连爱的呼唤都没有听见。
突然,有个声音喊到:“来,爱,我带你走。”说话的是一位老者。爱太高兴了,甚至忘了问这位老者他们将到哪里去。当他们来到岸上,老者就径自走开了。爱突然意识到老者给了她莫大的帮助,便问另一位老者--知识:“是谁帮了我?”知识说:“是时间。”
“时间?”爱问道,“可是时间为什么要帮我?”知识睿智的微笑道:“因为只有时间能够了解爱的价值。”
篇10:150字哲理故事
150字哲理故事:站在前人的肩膀
我国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两句著名的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不怕浮云遮眼,看得清晰透彻。同样,我们在识人问题上,也只有站得高,才能不怕浮云遮眼,看得清晰透彻。在识人问题要想清晰透彻地发现、鉴别人才必须升高一层观察、思考。所谓升高看问题和想问题。我们识人要站在前人的肩上来观察、分析人。因为前人在识人问题上,已经为人们总结了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经验和方法。只有以前人识人的智慧、经验和方法为基础,吸取其识人的精华,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识别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在识人的问题上,不仅要站在前人的肩上,从历史的高度来识别人才,而且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识别人才。从当今所处的信息时代来识别当今时代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我们要发展眼光识别人才。在识别人才时,既要立足当前,我们们要用发展眼光识别人才。在识别人才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来识别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以满足当前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识别跨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说识人才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就是指不仅要站的中国看世界是,而且要站在世界看中国。对古今中外关于识人的丰富知识和方法要充分地利用来为今天识人而服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站在较高的一层,来看较低的一层,有助于克服固步自封,或者”夜郎自大",从而更准确地及时发现和识别真才实学者。在识人时,我们主张升高一层观察、思考或比较,第一是站得高,看得远;第二是居高临下,看得清。看得远就能高瞻远瞩,不会满足于现有的能力,而会自觉追求更高的目标;看得清楚就会自知之明,不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永远谦虚好学,自强不息。这样,就会对识人问题产生新概念,新方法,就会突破原有的识人的习惯领域,使自己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150字哲理故事:花瓶的规律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研究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这位极按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于是突然发现了我们的可悲。这就是,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他吗?没有!就因为迟钝!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
150字哲理故事:谁得到了那块玉
有个朋友给我们讲故事,他讲得一波三折,我听得惊听得惊心动魄,几乎要陪他落一番泪,虽然他并没这个意向。
他说当他看见那块玉时,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但只一瞬间他又装得若无其事,好像根本没看见这么个宝贝,把话题切换到那个并没有多大价值的帽筒上面。他非常认真地就帽筒跟那个农民讨价还价,当然这笔生意没做成,回家之后他一夜未眠,脑子里全是那块玉。等到天明时他已经想好了对策,胸有成竹地又赶到农民的家中,他继续在帽筒的价格上与农民争执不下,那个农民更是认为不能轻易出手。我的朋友便怏怏而退,只在出门时不经意地说,我这几十里赶过来,总得带点什么回去,要么你把昨天那块玉卖给我吧。那个农民本来已经有点不好意思,听他一说觉得也是,就把玉拿出来卖给了他,他们这一回在价钱上没有太多的分歧,那块要价50元的玉被他用45元买了下来。
拿回来就有人要以3000元收购,我的朋友都没卖。他总结这笔得意的交易时说,千万不能把你的心情表现出来,尤其是遇到真正的心爱之物。他进一步论证说,比如我要是一开始就扑上去,说不定5000块钱那人也不卖,他不知道自己有个怎样的宝贝哩。
他说得实在太有道理了,简直是至理名言,可为什么我就永远也做不到?如果我是这个朋友,无论如何我都不能那么镇静。我看着我的宝贝,心里是尖锐的疼痛,一下一下地刺着,我想我要把它带回家。然后那个农民会来阻止,他会开出一个天价,他说你必须拿出这么多钱才能再次看见它,我的疼痛就会一下子转化为绝望与悲伤,我只能顶着这两种心情离开他的家。
这就是一个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的区别。我的朋友轻易地就买到了那块玉,他还用同样的方法买了很多玉,在他的匣子里玉们就像他寂寞的嫔妃,他都热爱过,他都获得过,最后都渐渐被他淡漠。而我的玉在我心里,化成了我一道道的伤痕,伤痕就是年轮,年轮就是岁月,岁月就是生命,我和我的朋友,究竟是谁真正得到那块玉了呢?
【哲理故事:再多一个“请”字】相关文章:
5.玩请字游戏作文
6.再多一点宽容美文
7.哲理故事:三小时
8.搞笑哲理故事
9.哲理故事:宽容
10.哲理故事:笑对人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