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2023-04-16 08:26: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击球小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篇1: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日益变大,教学工作质量下降、本科生学习倦怠现象较多等问题频繁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受教育的当事人入手进行分析和解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这一研究变量,最能直接体现受教育者对接受教育情况的真实反映。以往我国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情绪、专业承诺等,如连榕等从学业倦怠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感具有负相关关系,但专业承诺与专业认同(X)是有差别的;Theodorson等人合编的《现代社会学辞典》里,将认同定义为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国外的专业认同多指对专门职业的认同研究,在对象上主要是对心理咨询师、律师、教师的专业认同进行了研究,其含义等同于职业认同。国外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选择专业和更换专业相对比较自由,因此高校学生群体专业认同的问题并未显现。国内早期部分学者从具体职业角度对大学生专业认同进行了概念阐述,如安芹、贾晓明认为,专业认同是包括是否喜欢所学专业、依据专业选择职业、认可专业与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到自己能够在专业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自愿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承诺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的和谐统一。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专业承诺。

近几年,一些学者也在不断完善这一概念的内涵,不仅出现了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内涵的专门性研究,也有在开展专业认同相关研究时对基础理论分析部分作的'内涵界定。如王顶明等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进行了理论述评,他认为专业认同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而随的动态概念,即个体在认知和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接受与认可所学专业,并伴随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表现为个体因为受自身兴趣、爱好等的影响接受和认可某专业,而对其他专业视为他者。在这里,他剔除了学生承诺毕业后继续从事与该专业相关工作的部分。在总结经验并结合此次研究的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本研究将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概括如下: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可、积极情感;更进一步表现为学生内化专业标准、期望,愿意继续在本专业学习的行为倾向。但是,国内对学习倦怠感的研究,还没有从学校角度入手,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因素不能充分地反映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笔者根据专业认同定义,将大学认同(W)的内涵定义为大学生在对大学具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可、积极情感,并能对外界暴露自己看法的意愿程度。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通过大学认同与专业认同,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感进行研究,说明大学环境与专业教育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在北京林业大学内,按学院人数及其男女比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笔者将北京林业大学14000多名本科生作为总体,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在每个年级中按各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样本容量指标,并按各院系男女比例分发问卷。总计发放问卷550余份,回收问卷548份,有效问卷484份,有效率为88%。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84人;大学一、二、三、四年级各210人、214人、43人、17人;各院人数比例基本符合实际比例,各专业均被抽中。

(二)研究方法本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5等级记分制。调查问卷分为学习倦怠、专业认同和大学认同3部分。1.学习倦怠本部分问卷采用连榕、杨丽娴、吴兰花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其 Cronbachs系数为0.865,KMO值为0.851,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低于0?001,信效度较高。研究者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进行测量,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系数为0.812、0.704、0.731。考虑到学习倦怠题量较多,所以在笔者进行预调研后,对该量表进行了筛选,形成本研究的学习态度研究问卷的15个题项。2.专业认同本部分调查问卷采用吴兰花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其Cronbachs系数为0.9279,KMO值为0?908,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低于0.001,信效度较高。研究者从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4个维度进行测量,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系数为0.843、0.676、0.821、0?791。考虑到专业认同与专业承诺有一定差别,所以剔除关于专业承诺中有关职业承诺的部分,保留感情承诺、理想承诺、部分规范承诺的题项,形成本研究的专业认同问卷的12个题项。3.大学认同本部分调查问卷为笔者编制,在参考专业认同部分量表的基础上,从对学校校园文化、学校硬件设施、学校生活情感体验3个维度综合考虑,编写了该部分11个题项。在进行30个样本的预调查后,删除后3个题项,形成最终的8个题项。对大学认同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Cronbachs系数为0.815,高于0.8,在基础研究中属于较高信度的量表;KMO值为0.849,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低于0.01,适合做因子分析。对大学认同进行因子分析,见表1。从表1提取2个因子,即学校荣誉感、学校硬件设施,经过方差分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437%,26.419%,这2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7?856%,基本上可以反映样本信息。

查字典范文网[unjs.COM]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认同、大学认同的相关性将每个样本的学习倦怠、专业认同、大学认同的程度值计算出后,对其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表2结果显示,学习倦怠与专业认同、大学认同具有负相关性,专业认同与大学认同具有正相关性。

(二)大学认同的效应从理论上讲,大学认同既可以作为调节变量也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如果认为学生对大学认同度会改变专业认同度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则大学认同是调节变量;如果认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影响大学认同,而学习倦怠感会受到学生对大学认同度的影响,则大学认同是中介变量。因此,大学认同的调节效应见表3。由于第二步乘积项WX的回归系数不显著(t=-1?132,R2的变化只有0.002),所以大学认同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由于学习倦怠和专业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474,所以大学认同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说明在固定了大学认同度后,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每增加(或减少)一个标准差,学习倦怠就减少(或增加)0?474个标准差,不论大学认同取什么值都是这样的。不过大学认同度对学习倦怠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即大学认同的变化会改变学习倦怠感。调节效应不显著只是说明大学认同度的变化不会改变专业认同度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程度。大学认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表4。由于不涉及乘积项,可以使用标准化解,用小写字母代表相应变量的标准化变量。由于第4个t检验也是显著的,所以不是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465(-0.216)/-(0.493)=20.4%,即中介效应占了总效应的1/5.上面分析说明学生对大学的认同度不是调节变量,而是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学习倦怠有直接负效应,即对自己所学专业越是认同的,其学习倦怠越低;另一方面学生的专业认同通过学生的大学认同度对学习倦怠有间接负效应,即学生对所学专业比较满意,就会影响自己对学校荣誉感、对学校硬件设施要求不高,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倦怠感减小。

三、讨论

在讨论大学认同、专业认同和学习倦怠3者之间的关系时,学习倦怠与大学认同、专业认同均呈负相关,但专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度大于大学认同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度。大学认同是专业认同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变量,即专业认同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需要以大学认同为中介。在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3个维度方面,得分较高的学生,其专业认同度也就比较高。感情承诺属于认同的第一步,也就是学生对专业认知后的情感体验;理想承诺、规范承诺是将个人对专业的认同内化的成果,是认同的进一步发展状态,学生对专业感情承诺越高,在学习中表现的倦怠低落情绪也就越低。而当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内化后,其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也就更符合专业学习对学生的自身要求,体验的成就感会随着认同的内化而变得更敏感,也就是学生更容易体验到在专业学习中些许的成长与改变的乐趣。所以由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组成的学习倦怠感就会随着专业认同的增强而减少。大学认同部分提取出学校荣誉感和学校硬件设施评价2个因子,这符合笔者对大学认同的推断。学校荣誉感越高、对学校硬件设施评价越好的学生,低落的学习情绪会有所改善,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学认同大多处于认同的认知阶段,较少可能上升到学生对学校认同的内化阶段。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多数情况是与自己专业课程、同院学生接触较多,这让专业认同的个人内化作用,强于学校认同的个人内化作用。所以大学认同较对学习倦怠的相关度绝对值0?384较专业认同对学习倦怠的相关度绝对值0?474较低。

另外,大学认同之所以受专业认同的影响,是因为大学生学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专业学习上,在专业上的情感表现、成就感体验,都会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校荣誉感,受自己对所学专业认同的影响很大,学生对学校硬件设施的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校的主要情绪是在学习专业课及相关课程中体验到的,所以专业认同影响学校认同。而学习倦怠受学生对学校认同的影响,则学生的专业认同通过学生的大学认同度对学习倦怠有间接负效应。

篇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研究课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原始内驱力,也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已有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越高,越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程度高低也对其专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1)职业认同。职业认同的概念是由心理学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而来,“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同一特性的意识或自我界定,是指个体与他人或个体与社会之间建立的某种情感联系。而“职业认同”则是指个体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对其职业目标、社会价值、个人意义及其他因素的认识、看法、完全赞同或认可。[1]职业认同既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又是一种内心状态,它在人一生的职业发展生涯中有重要的意义。

(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针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在概念上有不同侧重,有的学者将教师职业认同与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相联系。也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作为个人和职业者,在生活和工作时会受到教师内外和学校内外的因素和条件的深刻影响。”[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一方面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职业目标、情感、内容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指除幼儿教师群体外的社会、他人或群体对幼教职业的情感态度和评价等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影响。[3]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从理论上包含六个因素: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待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

(1)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与终身教育理念一致,幼儿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一位职新幼儿教师成长为专家型的幼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他对职业的看法和评价也是变化的。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更关注的是“未来我想要成为谁”,而不仅是回答“现在我是谁”这个问题。

(2)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个人的生活经验、教育背景和社会期望、社会要求以及他人的观念都会影响其职业认同的形成。但是幼儿教师个体不会简单地吸纳社会既定的职业特性,他们对职业本身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能够促使个体与社会情境中的认同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形成个体独特的教学文化、教学风格。

(3)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过程具有主观能动性。幼儿教师在其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扮演社会给定的各种角色,在这些既定的角色中达到平衡就是职业认同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是主动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不管是个体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来实现的。幼儿教师在与他人和对有关情境的事物中的交流互动中主动表达着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和看法。[4]

篇3: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其专业成长的心理基础,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越高,其专业发展意识则越强。对自己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就意味着对自己职业的性质和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在参与职业活动组织一日活动时情绪状态是积极的、美好的;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合理客观地评价,能够通过工作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职业认同程度高的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在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才会更加关注教育方方面面的信息,主动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理解相关的教育政策,创新教学方式。因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其专业发展。其次,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其职业幸福感。幼儿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感知总是以其对该职业的认同和主动积极心态为前提的。相同的工作性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对象,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更容易感到满意,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学活动,更乐意学习、进取,从而会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适合,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满足感。反之,职业认同感低的幼儿教师对于每天的工作则可能充满抱怨,不愿花时间精力去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进而影响其工作的状态,降低了职业幸福感,从而影响其专业化的发展。再次,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其教学效能感。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其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主观判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能够决定幼儿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待幼儿的态度和处理一日活动环节中的各种问题能力。如果一位幼儿教师对她的职业认同有着积极的自我感知,就能自主排解由于日常繁琐的工作任务和不良工作条件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能够提升自我的胜任感和价值感。最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其工作压力。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稚嫩的幼儿,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长期的超负荷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降低其职业认同。

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离职意向具有负向预测性。[5]职业认同程度高的幼儿教师能够积极应对变化,成功地处理压力,保持一种向上的工作态度;而职业认同程度低的幼儿教师往往不能合理地处理压力,心态容易消极,从而会限制个体专业化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教师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我们要积极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

[3]孟香云.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淡化与重塑[J].教育导刊:下半月,(4).

[5]胡芳芳,桑青松.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5).

篇4: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

摘要: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积极和消极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672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在性别上,男生在理想承诺和成就感低上好于女生,男生的情绪低落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大一、大四学生的情感承诺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在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和总倦怠上高于大一学生,大四学生的成就感好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在学科上,文、理科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低于医科、工科和术科学生,文、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水平高于医科和工科学生;在院校类型上,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承诺水平最低,且学习倦怠水平最高.情感承诺是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作者: 连榕[1]  杨丽娴[2]  吴兰花[3] Author: Lian Rong[1]  Yang Lixian[2]  Wu Lanhua[3]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福州,350007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108温州医学院,温州,325035 期 刊: 心理科学   PKUCSSCI Journ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06, 29(1) 分类号: B82 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承诺    学习倦怠    机标分类号: B84 G44 机标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承诺    学习倦怠    承诺水平    情感承诺    理科学生    大四学生    师范院校学生    成就    预测变量    学科    行为不当    心理状况    女生    男生    理想承诺    工科学生    大一学生    量表法    情绪 基金项目: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期刊论文]  心理科学 --2006, 29(1)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积极和消极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672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在性别上,男生在理想承...

篇5: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

摘要:通过对大学学习情境中的承诺和倦怠的研究,编制了适用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量表统计分析后表明:专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四个维度;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回归分析证明,情感承诺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作者: 连榕[1]  杨丽娴[2]  吴兰花[3] Author: Lian Rong[1]  Yang Lixian[2]  Wu Lanhua[3]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福州,350007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108温州医学院,温州,325035 期 刊: 心理学报   ISTICPKUCSSCI Journal: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 37(5) 分类号: B844 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承诺    学习倦怠    机标分类号: G4 B84 机标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    专业承诺    学习倦怠    情感承诺    量表    预测变量    学习情境    行为不当    心理研究    统计分析    四个维度    三个维度    理想承诺    继续承诺    规范承诺    分析证明    信度    效度    情绪    回归 基金项目: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期刊论文]  心理学报 --2005, 37(5)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通过对大学学习情境中的承诺和倦怠的研究,编制了适用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量表统计分析后表明:专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四个维度;学习倦怠包括情...

篇6: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分析

自主学习受到学习者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学习者工具型动机过强,学习策略(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不足;从外部环境看,大学英语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及终结性评估方式.这些内外因素共同制约着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

作 者:王媛媛 WANG Yuan-yuan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刊 名:韶关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内部因素   外部环境  

篇7: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一、前言

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就是通过主观、自觉地学习所形成的能力,和传统机械的接受式的学习情况不同,是社会发展所推行的、真正需要的学习状态和能力。其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当下的新媒体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最先体验者,在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表现,都是对新媒体时代相关特点的最好体现。国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于是制定了相关的文件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既要求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也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新媒体是依托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巨大网络体系,具有传播快捷、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新媒体凭借形式多样的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教学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的辅助工具,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空间资源。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又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以及实际环境的影响等,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新媒体影响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相关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环境复杂化

由于缺乏及时的引导和相应的发展规范,新媒体环境受到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新媒体中存在不良信息泛滥的问题,不仅扰乱了信息传播秩序,还对人们正常使用新媒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新媒体在信息管理和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在寻找自主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现实世界的虚拟化以及文化的跨界传播,信息鱼龙混杂,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日益恶化和复杂化。

(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高校教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体,所以高校教师对新媒体是否熟悉以及能否熟练运用都会影响到具体的教学质量以及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但是当下许多高校教师仍然坚持采取传统的方式,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全面掌握新媒体技术。如果高校教师不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又怎么能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的积极作用呢?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三)实现有效学习的自主平台较少

新媒体中充斥着各种信息和内容,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个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有一定的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中掌握相关知识是必然要求,但是很多平台的内容都存在乱、杂、差的问题,能实现自主学习的平台不多,且在内容质量方面也不符合相关的要求。

(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习惯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主学习遇到了一些阻碍。应试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所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度较大。如果大学生不摆脱被动学习模式的影响,那么整个大学阶段就会处于茫然的状态。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具有实际意义。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建议

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率,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就成为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以及研究相关资料,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较多,这为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容易受到各种诱惑,从而沉迷于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活动中。他们虽然知道参与某些活动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其实养成好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在利用网络学习知识时,就要杜绝在学习时间打游戏,制定了相应的学习措施后就要尽可能地认真执行,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便能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要有所提高,要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工作后,对课堂笔记等的检查频率就应该大大降低,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相关资源,这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当前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几乎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标配,使用手机移动终端和电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同时还具备信息交流便捷等优点,但它也给大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诸多挑战。新媒体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东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4):180-181.

[2]曹东波.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企业导报,(10):173.

[3]吴伏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引导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5.

篇8:信息技术教学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当代社会, 各类科技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在这其中更是一路领先现如今,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大的领域, 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更是遍布在各个角落。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信息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大学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差异较大, 当代大学教学越来越多的是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 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 可以很好的进行互补。但信息技术的涵盖范围较广, 所以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强弱, 师资团队水平高低进行仔细的斟酌选择, 以便真正做到高效率的教学。

关键词:大学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

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同时大学也是年轻人的聚集地[1]。各类新鲜事物, 潮流事物都会在大学里格外突出, 学生们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习更高等级的知识。所以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做到保证基本教学质量更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们活跃思维, 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而新的教学模式则需要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潮流, 创新出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 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1 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运用

1.1 网上选课

众所周知大学里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一般为学校或者院系作统一的规定, 而选修课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2]。大学课程繁多, 学生数量也较大, 传统的选课方式工作量大, 耽误时间, 而且很可能有些感兴趣的, 很容易出现名额一早就被抢空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况, 现在大多数的大学都采用了网上选课的形式, 不仅节约学生们的时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不仅可以在线选择课程, 甚至连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等细节方面都可以自由选择。同时也替教师们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1.2 网上教学

现代教育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发展起来, 那就是网上教学。目前网上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之中, 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大学要求学生络课程, 并且还将学生络课程的时长计入学分, 以这种方式来促使学生们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网络教学信息量大并且速度快, 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了解学习到新的知识。

1.3 PPT课程的制作使用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会使用到PPT (Power point, 演示文稿) , PPT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板书量, 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又能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透彻的理解知识。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配合, 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 在学习数学之类的课程时, 通过PPT课件使静态而又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动态而具体, 这样便能帮助学生轻易理解抽象性问题。同时这种动态的教学还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并保持学习的兴趣, 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篇9:信息技术教学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论文

2.1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在大学中更多的也就是多媒体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新颖, 并且种类繁多, 可以更好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传统课堂而言气氛更活跃, 没有太多的拘束, 而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可以不断刺激学生们的思维, 使得学生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课堂上积极的与老师, 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 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2 学习主动性的养成

大学与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差异巨大, 在大学里没有班主任天天叮嘱学生上课不许睡觉不许玩手机, 没有家长会每天晚上催促学生完成作业。这样的管理模式会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变得很不适应, 没有了老师家长的唠叨和催促, 一部分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慢慢地甚至发展成为逃课, 考试作弊等严重后果。所以在大学里学生的自控力和自觉性是极其重要的, 大学四年能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决定权掌握在学生们自己手里。但换个角度想, 如果某个课程枯燥无味, 课堂气氛严肃压抑, 这样的课堂又会有几个学生会真正感兴趣愿意去学呢?课程新颖有趣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学生们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后必定会有思考并产生疑问,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之下学生们就会慢慢开始学着自己去探索, 去研究, 久而久之遇到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能逐渐养成。

2.3 为学生提供更宽广, 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局限于某一个课堂某一个老师, 学生没有办法获取到更多知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知识范围更广, 可以搜集来自全国或者全世界的知识, 甚至还有机会能与各地的名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些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积累知识, 提高自己的水平。而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 他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网络渠道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 因为在大学里老师一般都是上完课就走了, 也不会再因为某个学生成绩较弱而给他单独“开小灶”, 更多的都是要靠学生们自己主动学习。

3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信息技术将发展得越来越迅速, 越来越先进。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当代大学教学中来, 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弱势, 更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对当代大学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 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能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且信息技术教学的巨大信息量和高速的信息传输能够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枝茂, 信息技术在当代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36 (1) :43-45

[2]刘迪, 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8) :245-246

篇10:影响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影响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作者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特点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 者:张小芳 赵乐芳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2008 29(9) 分类号:H3 关键词: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   英语学习兴趣   因素分析  

【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相关文章:

1.影响大学生品牌忠诚消费行为的分析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

3.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4.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论文

5.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对策分析的论文

6.古代文学作品选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影响分析

7.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

8.大学生野外专业学习之感想总结

9.大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分析和培训

10.活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实践和利弊分析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分析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