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练习题与答案
“向日小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敬畏自然》练习题与答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敬畏自然》练习题与答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敬畏自然》练习题与答案
《敬畏自然》练习题与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斥鴳(yàn ) 蓬蒿( hāo)鲲鹏(kūn ) 狼藉(jí) 陷阱(xiàn jǐng) ......
咫尺(zhǐ)佳肴(yáo) 混淆(xiáo) 幼稚(zhì) 相形见绌(chù ) .....
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自量力: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形容太狂妄。
(2)喜形于色: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色上。
(3)不过尔尔:尔尔,如此,这样。不过这样。
(4)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B.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D.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
(B提示:B中“仿佛”只是推测语气,不是比喻词)。
9.联系语言环境,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句子。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窒,还是值一提的灰尘,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是涓涓的细流;无论是高贵典雅的钻石,还是朴实无华的泥土,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10.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①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②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④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③②①④⑥⑤
13.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那么它就有作者自己的观点。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用原文回答)
二,课内阅读训练部分
(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a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b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 c 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 d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
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 不可思议 精巧绝伦 与众不同
a.不值一提 b.精巧绝伦。 c.与众不同d.不可思议
2.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3.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
①大自然能用“死”的物质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不能;②大自然能够使人的各个细胞相互协调,各司其职;③大自然能按美学原则制造各种事物,而人类不能。
4.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精妙绝伦,如苍蝇为何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汲血。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它的内部结构也一定很精巧。
(二)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A)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却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B)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1.为什么说“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因为人类能思维,能理解,有自我意识。(提示:此题结合上下文即可理解。)
2.文段中写道:“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作者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借人类的眼睛来观看自己,借人类的嘴来表达自己。人类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类的思维就是宇宙的思维,人类的痛苦、欢笑等各种感受也就是宇宙自身的感受。
3.文段A处句子中括号内的文字起到什么作用?A处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并请说说修辞的效果。
括号内的文字就是括号前面“宇宙”一词的另一种说法,是同一个概念,提醒读者,避免混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如“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等两句的拟人,把大自然人格化,更明确了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只相当于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已。再如“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等几句的排比,加强语势,突出地表达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提示:此题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便可。
4.我们应怎样理解“敬畏自然”一语?
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都太神奇了,要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同大自然相比的。提示:此题要综合全文,抓住各部分的中心句来综合表达。
5.文中(B)处画线的句子用了反问的修辞,改为陈述句为你一定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拟人)
6.解释文中加粗的字的含义。
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死:死气沉沉,不能运动
7.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说宇宙是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在于高级和低级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
②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只不过是存在的方式不同。所以人类与其他事物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兄弟关系。
8.这部分主要运用了议论表达方式。首先论述宇宙是有生命的,接着再论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宇宙中处处是人类的弟兄。
(三)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
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 ________?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l.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 ④_____[乙]____ ①____[丙]____ ③____[丁]___ ②_____
2.文章段②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3.文章段②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的很;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④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智慧要
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4.文章段②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 略
5.文章段④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了有智慧的生物,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篇2:《敬畏自然》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敬畏自然》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A.咫尺( )鲲鹏( )斥鴳( )蓬蒿( )
B.挖掘( )狼藉( )矿坑( )宝藏( )
C.呐喊( )隐藏( )佳肴( )沉睡( )
D.深邃( )协调( )混淆( )厌恶( )
2.按照拼音写短语。
A.bù kě sī yì( )
jìnɡ wèi zì rán( )
B.zhān zhān zì xǐ( )
tiān zhēn yòu zhì( )
C.xiānɡ xínɡ jiàn chù( )
ɡāo shēn mò cè( )
D.jīnɡ qiǎo jué lún( )
xǐ nù āi lè( )
3.反复阅读语句,下面空缺处填写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_________,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_________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毕竟不是大海,_________,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A.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因此
B.如果 那么 虽然 但 可是
C.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可是
D.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因此
4.下列句子中语气程度最轻的一句是( )。
A.我们的航天器在一万年以后的后人眼中不过是个简单的儿童玩具。
B.我们的航天器在一万年以后的后人眼中不过是个很简单的儿童玩具。
C.我们的航天器在一万年以后的后人眼中不过是个较为简单的儿童玩具。
D.我们的航天器在一万年以后的后人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B.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D.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
6.为什么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种什么关系?提高作业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提高练习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月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8.为什么说“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中写道:“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作者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中横线所标示的语句中有一处括号,括号内的文字起到什么作用?横线标示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并请说说修辞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应怎样理解“敬畏自然”一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考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气候的威力(节选)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每秒32.6米,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每秒55.6米,有时甚至可达每小时三百多千米!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2.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第四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
(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1.略
提示:此题既要注意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的标注要准确。
2.
A.不可思议 敬畏自然
B.沾沾自喜 天真幼稚
C.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D.精巧绝伦 喜怒哀乐
3.B
提示:此题要通过认真阅读,弄清上下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4.C
提示:“较为”是“比较、略微”的意思,程度比其他三个词都轻。
5.B提示:B中“仿佛”只是推测语气,不是比喻词。
6.
(1)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它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人类就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
(2)人类活动的空间与整个宇宙相比,还非常狭小。
(3)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4)人类自认为是在改造世界,其实所做的很多所谓改造自然的事都是为自己挖掘陷阱。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
提示:此题要通过认真阅读,抓住文中关键句子作答。
7.
(1)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2)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3)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
提示:此题要通过认真分析,抓住文段的中心句即可。
8.因为人类能思维,能理解,有自我意识。
提示:此题结合上下文即可理解。
9.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借人类的眼睛来观看自己,借人类的嘴来表达自己。人类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类的思维就是宇宙的思维,人类的痛苦、欢笑等各种感受也就是宇宙自身的感受。
10.括号内的文字就是括号前面“宇宙”一词的另一种说法,是同一个概念,提醒读者,避免混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如“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等两句的拟人,把大自然人格化,更明确了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只相当于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已。再如“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等几句的排比,加强语势,突出地表达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提示:此题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便可。
11.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都太神奇了,要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同大自然相比的。提示:此题要综合全文,抓住各部分的中心句来综合表达。
12.风大而猛,极度寒冷,变幻莫测。
提示:此题要注意每段的段首中心句。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作答。
13.
(1)新疆某些地区常年多风,当地居民合理地利用风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站,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秋季节气候干旱,极易使庄稼枯死,且容易引发各种火灾。
提示:此题只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课外知识作答即可。
14,记叙说明了南极的大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
提示:说明文中的举例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的,它是说明的支撑句,因此从前文中找出例子的说明中心句即可。
l5.举例子列数字这是为了说明南极气候极度寒冷。
16.南极的气候确实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大陆的威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极气候将被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从而造福人类。
提示:因为文段是写气候的威胁,但是人类总是在不断地对自然进行探索,并力争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最终达到“趋利避害”,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篇3:敬畏自然练习题
敬畏自然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咫尺(2)逢蒿()(3)鲲鹏()(4)狼藉()(5)相形见绌()(6)深邃()(7)混淆()(8)硕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不自量力陷阱沾沾自喜
(2)喜形于色窃笑狼藉班班
(3)相形见拙呐喊美味佳肴
(4)精巧绝伦幼稚高深漠测
3.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4.根据文意,填写词语。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是高深莫测的星空,()不值一提的灰尘,()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5.将下列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可增删词语,但语意不变)
这位女孩名叫豆豆。她穿一件粉红连衣裙。她特别爱笑。她梳着马尾辫。
篇4:《敬畏自然》练习题
《敬畏自然》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画线字注音、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咫尺(zhǐ) 鲲鹏(kūn) 喜形于色 站站自喜 B、篷蒿(péng) 比拟(nǐ) 与众不同 相形见绌 C、狼藉(jí) 混淆(xiáo) 不自量力 硕大无比 D、呐喊(nà) 深邃(suǐ) 精巧绝纶 美味佳肴
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
⑴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相形见绌:
⑵ 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硕大无比:
⑶ 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咫尺:
3、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人类发明了种种公具,挖倔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旷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行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错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格:
⑴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
⑵ 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
⑶ 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
⑷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
5、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⑴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答。说出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⑴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应怎样相处才会都拥有美好的未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
①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②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③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最简单的生物。④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⑤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⑥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⑦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⑧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⑨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解释下列词语中的画线字:
⑴ 相形见绌( )
⑵ 高深莫测( )
⑶ 精巧绝伦( )
⑷ 不能胜任( )
2、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的“死”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把人类称为自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上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二)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语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多选)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2、文中的“我们”、“它们”分别指的是( )
A、“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一切物质。
B、“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美好的物体。
C、“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除人类外的一切生物。
3、作者为什么说“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敬畏”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分析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敬畏”是尊敬并且畏惧的意思。
B、“敬畏”含有敬重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恐惧。
C、“敬畏”在文章中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要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
D、“敬畏”表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卑微与渺小。
(三)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1、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表达作者的什么观点和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例说明人类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的行为,并认识其不合理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①(包含、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②(萌芽、雏形),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那③(渺茫、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④(沉睡、沉默)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2、“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一句中的“它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反问句变换成一般陈述句,再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⑴ 反问句: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⑴ 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⑵ 形容无比的大。
⑶ 比喻距离很近。
3、公—工 倔—掘 旷—矿 行—形 籍—籍
4、⑴ 比拟
⑵ 拟人
⑶ 比喻
⑷ 比拟
5、⑴ 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⑵ 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6、⑴ 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 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⑶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7、略
二、阅读
(一)
1、⑴ 不足,不够
⑵ 测量
⑶ 类
⑷ 能够承担或承受
2、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苍蝇有复眼,蚊子能够吸血,灰尘也是物质,却如此微小,假如深入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3、这个“死”字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表面看是死的,其实它也具有生命。
4、因为人体共有一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能相互协调,有着分工,使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而且人类有大脑,有思维,所以把人类视为自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5、B
(二)
1、ABC
2、C
3、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人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4、C
(三)
1、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征服自然的否定和不满的感情。
2、比如毁林造田、围湖造田虽然增加了粮食,但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成灾,弊大于利。
3、人类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应敬畏自然。
4、平等的关系。
(四)
1、① 隐藏
② 萌芽
③ 遥远
④ 沉睡
2、宇宙的其他部分、其他生物。
3、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4、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5、⑴ 陈述句: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表达效果: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⑵ 陈述句:
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表达效果: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篇5:《敬畏自然》课后练习题
《敬畏自然》课后练习题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2.将下边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的不同。
(1)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2)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3.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
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
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
篇6:敬畏自然同步练习题
敬畏自然同步练习题
一、人与自然
大自然是充满了奥妙与神奇的,大自然是有无穷智慧的,大自然是可亲的,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脆弱和不堪一击!那么请善待自然吧,让它将可亲的一面呈现给我们!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写出一句精彩的爱护自然的标语吧!(相信你!)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你很棒的!)
鲲( )鹏 斥 ( ) 蓬蒿( ) 挖掘( )
相形见绌( ) 硕( )大 佳肴( ) 萌( )芽
三、对号入座(给下列句子的空缺处选入恰当的词语!)
A、相形见绌 B、精巧绝伦 C、自不量力
D、沾沾自喜 E、高深莫测
1、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___________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___________。
3、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___________,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4、无论是___________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___________的艺术品。
四、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加油啊!)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的结晶──聪明的人类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们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1、选文节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2、做个小翻译!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 相形见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不值一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级模仿秀: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请仿照上面的例句,用“无论……还是……;无论……还是……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我们应不应该敬畏自然?(畅所欲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人与自然
略(能体现“爱护自然”即可!)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kūn yàn hāo jué chù shuò yáo ménɡ
三、对号入座
1、C 2、A 3、D 4、E B
四、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
1、敬畏自然 春友友
2、⑴ 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⑵ 不值得谈起一个字。
3、例如“无论你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你是干部还是学生,都在为祖国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4、略(言之有理即可!)
篇7:《敬畏自然》阅读答案
(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a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b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 c 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 d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题目:
1.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 不可思议 精巧绝伦 与众不同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的无与伦比,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 不可思议 精巧绝伦 与众不同
a.不值一提 b.精巧绝伦。 c.与众不同d.不可思议
2.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3.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
①大自然能用“死”的物质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不能;②大自然能够使人的各个细胞相互协调,各司其职;③大自然能按美学原则制造各种事物,而人类不能。
4.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精妙绝伦,如苍蝇为何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汲血。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它的内部结构也一定很精巧。
篇8:《敬畏自然》
【教学目标】
1、重点:
⑴ 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⑵ 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
2、难点:
⑴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⑵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课时】
1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人类的发展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同大自然的斗争史。过去人们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而本文的作者却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呢?我们走进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注音:蓬蒿( ) 咫尺( ) 美味佳肴( )
写字:狼 jí( ) 相形见 chù( ) 精美绝 lún( )
解词:相形见绌 自不量力
2、圈点勾画每段关键语句。(每组派一代表发言)
3、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顺势理清文章思路。
(最后一段朗读;“敬畏”的含义)
4、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用意何在?(结合课件)
三、重点句子研读赏析
1、质疑探究:
⑴ 自主质疑:
每位同学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有价值的能解决的问题,一个有价值但不能解决的问题。
⑵ 合作探究:
能解决的问题相互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⑶ 全班交流探究:
每一组汇报一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班探究。
⑷ 学法指导:
有价值的问题是指这个问题指向主题;联系上下文理解疑难句;联系生活体验理解疑难句。
2、精彩语句欣赏:
文章中有许多富有哲理、形象的语句,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哲理、修辞、句式方面来谈,)
3、思想交锋,辨证看问题:
(朗读情感高潮部分导入)
“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与“敬畏自然”相矛盾吗?,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4、体验反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蓝天白云、清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绿色家园中,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是你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我们就行动吧!每个小组利用这个周末搞一次环境调查或开展一次环境保护的活动。在活动之前,给自己的小组命名,并提出一个行动口号。
5、练习:
撰写活动方案,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板书】
层 人类入无知的小孩 “天人合一”
层 相比人类的智慧相形见绌 敬畏自然──
推 人类智慧只是一种形态 和谐发展
进 宇宙是一个生命
篇9: 敬畏自然
自然之力是伟大的。自然依靠它的力量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系统,就地球来说,自然依靠它的力量将生物圈各个部分连成了一个整体,让它们协调有序地工作,这是人类所无法想象的。
我们自以为能创造一个新的自然界,从生物圈2号来看,这是不可能的,自然界经过了上百亿年的演化,而人类但是数百万年,人类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自然界的每样东西都是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当我们站在望远镜下,那璀璨的星空难道不是最为秀丽的东西吗?那一望无际的宇宙,望到的是秀丽,望不到的更是秀丽。如果我们把脚下的沙子放大一千倍,每一粒都晶莹剔透得像宝石一样。即使是我们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够为它无与伦比的秀丽写出诗来,不,它的秀丽根本无法写出来,自然的秀丽在于给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一向认为我们比自然界其他部分更加高贵,因为我们会创造和使用工具,我们自称为“高等动物”,似乎我们的一切都要高于自然,自然的一切都要臣服于我们。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创造出了笼子:草编的,木头的,铁丝网的。然后把自然界其他部分装进去,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宠物,或者莫不如说,成为我们的玩物。我们总是天真地认为,自然的其他部分务必千方百计地讨得我们的欢心,然后我们会赏赐给它们什么东西。
对于这种幼稚的幻觉,我们却一向都深信不疑。
自从伽利略时代开始,我们叩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我们的作品上天入海,上可至九天揽月,下可至五洋捉鳖。于是我们骄傲起来,认为我们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完成可无法想象的成果。
对于自然来说,这是可笑的。我们所有人以及所有生物,都生存在我们自以为很大的生物圈中,但对于地球来说,生物圈但是是张薄纸,对于宇宙来说,地球连所谓的灰尘都算不上。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就,对于自然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对于一个生命来说,这种美更加明显:猴面包树的花儿在一瞬间绽放,每一个花瓣都使人惊叹为奇迹;不论是苍蝇还是蜻蜓,他们的眼睛都是由无数秀丽的正多边形组成的,而尽管它们飞的又高又快,它们的翅膀却是通透的,每一次心跳都带来一次生命的震动;大自然用它伟大的力量,让每一个生命,包括人类在内,都展现出无法形容的美,就连最简单的病毒,也无不体现出它精心的设计。
这种美的建造是人类社会都达不到的,正如蜜蜂能够让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都自惭形秽一样。
依靠自然科学,我们为我们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沾沾自喜,这是何等的骄傲!但是,我们真的掌握了自然的全部财富了吗?就我本人来说,即使是在我最熟悉的地方,比如光速可变,我也没有理由认为我们解开了全部问题,它们的确使得宇宙演变更加清晰了一些,但是,谁能保证下一个实验不会将它们彻底推翻呢?我们辛苦奋战了四百年的理论体系,谁明白它是否在第二页就出了错误呢?
自然界能够否认人类的结论,但人类的结论却无法推翻自然界本身。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可能接近拥有了自然界全部的财富,事实上,我们掌握越多的自然的财富,自然就越向我们证明它拥有无尽的财富。
当我们痴迷于将自然改造得更适合我们时,自然根本就不屑和我们争辩,而一旦我们侵犯到它的尊严,它吹一口气就能将我们彻底摧毁。我们不断推倒自然界前面的多米诺骨牌,自以为这样更适合我们,殊不知我们就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而且我们还并非最后一张。和自然摧毁我们的力量相比,我们的之前改造自然的力量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们务必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们只是自然界最普通的一部分。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善待我们自己。
感悟精选(2):
篇10: 敬畏自然
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们要记住,人是自然之子,在总体上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礼貌,自然永久比人类伟大。我们还要记住,人诚然能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个虔信的民族都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此刻大概不会有人公开赞成掠夺性的强盗行径了。但是,同为主张善待自然,出发点仍有很大分歧。一派强调以人类为中心,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自然。另一派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自然是一个就应敬畏的对象。我的看法是,两派都有道理,但说的是不同层次上的道理,而低层次的道理要服从高层次的道理。合理利用自然是科学,不管思考到人类多么长远的利益,合理的程度多么高,仍然是科学,而科学必有其界限。生态不仅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伦理问题,正是伦理为科学规定了界限。
人类以前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且自食其恶果。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用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躏地球,实际上是把自己转成了地球的敌人,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就像奴隶主遭到奴隶的报复一样。地球是人的家,人就应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管好这个家,做地球的好主人,不要做败家子。
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然而,反省的深入正在构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不容置疑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一位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这个说法加以扩展,我们便能够说,人是地球的客人。作为客人,我们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时倒也不必羞愧,但同时我们应当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这可能是人对待自然的最恰当的态度吧。
人,栖居在大地上,来自泥土,也归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园。如果有一种装置把人与大地隔绝开来,切断了人的来路和归宿,这样的装置无论多么奢华,算是什么家园呢?
人,栖居在天空下,仰望苍穹,因惊奇而探究宇宙之奥秘,因敬畏而感悟造物之伟大,于是有科学和信仰,此人所以为万物之灵。如果高楼蔽天,俗务缠身,人不再仰望苍穹,这样的人无论多么有钱,算是什么万物之灵呢?
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之谓也。
一位英国诗人吟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创造城市,在大地上演绎五彩缤纷的人间故事,证明了人的聪明。但是,倘若人用自己的作品把自己与上帝的作品隔离开来,那就是愚昧。倘若人用自己的作品排挤和毁坏掉上帝的作品,那就是亵渎。
人习惯于以万物的主人自居,而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海德格尔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称作技术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统治下,自然万物都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缩减成了某种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只留下了功能化的虚假存在。他呼吁我们摆脱技术方式的统治,与万物平等相处。
其实,这也是现代许多诗性哲人的理想。在摆脱了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之后,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那时候,一切存在者都回到了存在的本来状态,都在用自己的语言对我们说话。
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当观赏停止、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在不同的人眼里,海呈现不同的面目。对于靠海为生的渔民来说,它是最熟悉的亲人和最危险的对手。对于远离故国的游子来说,它是乡愁。对于诗人来说,它是自由的元素。对于一般旅游者来说,它是风景。对于遇险者来说,它是死亡。
在不同的时刻,海也呈现不同的面目。它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恶浪滔天。
在我眼里,海是一个窗口,我从中瞥见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看海,务必是独自一人。和别人在一齐时,看不见海的真相。那海滩上嬉水的人群,那身边亲密的同伴,都会成为避难所,你的眼光和你的心躲在里面,逃避海的威胁。你务必无处可逃,听凭那莫名的力量把你吞灭,时间不见,空间不见,人类不见,城市和礼貌不见,你自己也不见,或者和海转成了一体,融入了千古荒凉之中。
瞥见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图谈论海,因为他明白了康德说的道理:用人类理性发明的语词只能谈论现象,不能谈论世界的本质。
感悟精选(3):
篇11: 敬畏自然
它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部由人类杰出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虫共同谱写的生命乐章,一部永久解读不尽的书。它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一人性观照虫性,书中描述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不严肃的学术著作如同有没的散文,人们不仅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而且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读罢《昆虫记》我颇有感触。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社会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必须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生产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看,天空不再蔚蓝,流水不再清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完美景象已成为往事。听,一棵棵倒下的参天大树在哭泣,绿色正在慢慢地不见。忍耐了多时的大自然最后爆发了。沙尘暴、洪水泛滥正向人类袭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乎,迷途知返的人类开始了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把对大气的污染降到最低。
岂是如此这般,我只想说四个字:敬畏大自然。自然与人生一样,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你对她哭,她就对你哭。不漠视自然,不漠视人性。“”,不是分析哲学,不是数理逻辑。它仅仅是世界上最有可能完美起来的一个庸俗。
法布尔不愧是“昆虫世界的维吉尔”和“昆虫之父”。他是凭借着广播的知识、诙谐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笔把我们一次次导向昆虫世界的,应对他的诚心引领,我们不仅仅无法拒绝,而且还会对他充满深深的感恩。因为他让我们最终明白:在这个世上,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友谊。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坦途。
我幸福地憧憬着:在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蜂蝶翩飞,鱼游潜水,人们在灿烂地微笑
【《敬畏自然》练习题与答案】相关文章:
1.《敬畏自然》教案
3.敬畏自然小学作文
10.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