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熙佳缘文化传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卢梭是从自由、平等、独立、没有私有和不平等观念的自然人开始论述人类的发展和不平等的产生的,“原始社会结构是怎样的,以及作为人们固有的获得食物的方式的结果,这种社会结构是怎样出现的。”2,卢梭认为,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中,“……最善于歌舞的人、最美的人、最有力的人、最灵巧的人或最有口才的人,变成了最受尊重的人。这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走向邪恶的第一步。从这些最初的爱好中,一方面产生了虚荣和轻蔑,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羞惭和羡慕。这些新因素所引起的紊乱,终于产生了对幸福和天真生活的不幸的后果。”[3]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耕耘法和农耕的出现,人们从最初对土地产品的占有逐渐转化为对土地本身的私有;而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确立,人类就由平等的自然状态过渡到了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并且随着文明进步,不平等状况不是缩小而是加剧,“后来的一切进步只是个人完美化方向上的表面的进步,而实际上它们引向人类的没落。”[4]这样人类社会就一步一步的不平等起来了。在这不平等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和贫富对立,第二步是国家政权的产生,第三步是君主专制,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很多评论家在评价卢梭的不平等的起源时,分析的侧重点是他的自然状态是否正确,即自然状态这种假说能否科学合理地解释人类文明的起源,能否把人类产生和发展的所有东西都能说明清楚,反思自然状态能否解释人类文明的形成(即不平等的形成),就是反思自然状态的合理性。比如,普列汉诺夫认为自然状态说不能充分说明语言的产生[5]。我认为用这样的方法来评价卢梭是不合理的,应该用系统历史观来理解卢梭的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系统历史观把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非线形系统来看待。由于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会远离其初态,具有一种遗忘机制[6],所以从后来的系统状态是不能准确的推论过去的历史的状态的。在社会历史上,通过当代的史料来推测过去的历史只具有或然性,不具备必然性[7],因此,许多评论家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说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不平等起源,即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历史形成进化的过程,用这种标准来要求卢梭是苛刻和不科学的,因为根据系统的现状是不能像牛顿力学那样回溯系统的过去的,系统的演化是一维的,它是由若干偶然的因素非线形作用的结果,企图概括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必然要粗暴地抛弃真正对历史发展具有实际作用的大量的偶然的随机因素,将现实的历史过程线形化处理,然后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一种类似周期性的东西作为历史发展的本质,不考虑历史能否真正按此规律重演。
系统的演化只服从系统本身的演化规律,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其组织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强、从环境来看系统越来越强大,另一种情况与此相反,系统越来越衰减、甚至灭亡。我们把第一种类型称为正反馈放大系统,第二种类型成为负反馈的衰减系统。系统的功能的强化与衰减决定于
(1)系统元素的元功能的增强或减弱。
(2)系统结构的强化程度。实验已经证明,重复使用大量不那么可靠的元件可以建造出高度可靠的系统。
人类社会系统是一个不断放大的非线形系统,其在生物圈中的功能(能力)越来越强大。人类社会的强化,从其构成要素(个人)来看,当然比过去更有知识和水平,能力在某些方面越来越强,同时也伴随着某些方面的能力的下降,正如卢梭所说:“为什么好望角的霍屯督人能用肉眼发现海上的船只和荷兰人用望远镜看得一般远;为什么美洲的野蛮人象最好的猎狗一样,能够由足迹嗅得出西班牙人的行径;为什么所有这些野蛮人,不因裸体而感到痛苦,用辣椒来刺激他们的味觉,并且饮欧洲人的烈酒象喝水一样。”[8],所以人类的个体能力与过去相比变化不是太大,而主要的变化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比原始社会或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结构大不一样,在现代的社会关系结构中,人与人的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结构越来越紧密,而且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人类社会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强,在生物圈中功能越来越大,从分工方面可以证明这一点。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只能专于自己熟悉的专业和职业,他(她)越是专于自己的职业,与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就越紧密,越离不开他人的劳动成果,否则就不能生存;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每个人都专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他(她)的`专业和职业技能就越来越强,这样,各个行业的能手的合作就产生了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越来越冷漠的趋势,除了冷冰冰的商品金钱关系外,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少温情,甚至邻里不相认。我认为现代社会这种缺少人情味的关系不是关系本身弱化的表现,而是关系的复杂性、必然性和客观性的反映,我们不能没有这些人或关系,正是这千千万万的人或关系,构成我们生活的部分。厌恶的是这些人或关系太多、太杂,在我们的意愿之外不请自到,让我们感到意外、尴尬和被支配感。)
社会关系的密切和社会结构的加强必然要求社会要素的个人要忠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就在社会结构和关系中被专业化、职业化而固定化,结构和关系的等级差异就使固定化的人的等级和差异出现,不平等现象产生。这种不平等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复杂化程度提高而增强,于是,卢梭所谓人类越文明进步、社会越不平等的现象就出现了——这是社会功能(生存能力)增强要求社会结构和关系强化的必然结果。
在卢梭时代,系统科学没有出现,不可能用系统科学来解释文明的进步与不平等加剧的原因,现在看来就一目了然。在此之前,人们无法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化问题,所以设想出自然状态,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没有我们今天社会里文明人的“需要、贪婪、压迫、欲望和骄傲”[9],而事实上,这种“自然状态”不是如卢梭所说是一个平等的状态,不是伏尔泰嘲笑卢梭的所谓“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畜牲。读了你的书,真的令人渴慕用四只脚走路了。”即使真正存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也不是“人世的真正青春”,原始人也不可能“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交往的快乐。”[10],他们之间也还是有不平等的。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的自然状态是他后来的社会契约的基础,他说:“我设想,人类曾达到过这样一种境地,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然而,人类既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结合并运用已有的力量;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唯一的动力把它们发动起来,并使它们共同协作。……‘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1]但是由于卢梭不理解人类文明发展与不平等加剧的根源,所以他指出解决人类不平等的方法是订立契约,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国家和政府的产生,这在系统观看来是荒谬可笑的,人们也早就发现历史上没有记载说明人类为了解决彼此的矛盾而订立契约的历史事实,勒赛克尔说:““社会契约论”便是为求解决这种矛盾的一个动人的然而终归无效的努力。”[12]不平等的加剧是人类文明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不需要所谓的契约论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不平等另文解释。
总之,用系统历史观看待卢梭的《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解释力,清楚易懂,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注释:
[l][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东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9页。
[2][俄]普列汉诺夫:《让·雅克·卢梭和他的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学说》,参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东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18页。
[3]同1,第118页
[4]同1,第120页。
[5]参见普列汉诺夫:《让·雅克·卢梭和他的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学说》第四部分。
[6]苗东升著:《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第196页。
[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M],何林、赵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第27节“有没有演化的规律规律与趋向”。
[8]同1,第82页。
[9]同1,第71页。
[10]同1,第120—121页。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第一卷第6章。
[12][法]勒赛克尔《引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45页。
篇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作文800字
关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作文800字
读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感触很大,让我思考了很多,卢梭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我们现在人的烦恼来源。卢梭从原始人的生活开始一步步推断出我们人类社会出现不平等的根源。首先讲到了人类语言的发明,其实发明语言就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用发明的语言来交流实现互相交流。然后就说明了人类一开始就有同情心,人的同情心要早于人类的思考,人类通过同情心互相帮忙,从来不伤害其他人或者所有动物,人类的同情心是善良的,通过同情心人类就有了眼泪,自然赋予人类以眼泪,那是因为他赐给人类以最慈悲的心,原始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伤害他人,不伤害动物,不伤害任何生灵。在自然状态中,原始人也可以说是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不平等的存在,他们过着身心自由的生活。
人类渐渐有了思考,渐渐有了想法,就这样人们开始有了欲望在这种欲望之下人类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就这样人们慢慢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就有了幸福感和追求幸福感。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悄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感人们开始伤害其他人,同情心渐渐浮云,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什么事都做出来了即使这种幸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社会中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关注,这就是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然而,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就这样私有制产生了。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了富人和穷人之分,富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开始用各种方法压迫穷人,就这样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政府了,有了政府他们就用各种权力来获取财富,这种权力最终导致专制权力的出现,权力又导致各种法律的出现,他们用法律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过得舒服。
卢梭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追踪不平等的发展就会发现,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所以第一阶段认可的不平等是富与穷,第二阶段是强与弱,第三阶段是奴隶和主人,而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是前两个阶段不平等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直到新的变革彻底推翻了政府,或者重新回到法制状态为止。
在卢梭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类不平等出现的原因,更能了解了我们人类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使人类社会不平等但我们可以努力实现自己想过的生活。
篇3:追寻人类起源
人类到底从何而来?有神话的回答,有科学的解释。请你搜集、研究一下这两方面的资料。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找资料,也可以请教老师和专家。
一、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教科书中有《女娲造人》,文后所附“参考资料”有《圣经故事》中的上帝造人。这类神话在我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间广泛流传,请加以搜集、整理。每人至少搜集一种,并在班上讲一讲,尽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二、试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或通过其他途径,搜集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完成下边的人类起源、进化表。
进化的阶段 | 特征 |
古猿(前700万~前800万) |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开始向不同方向进化 |
南方古猿(前420万~前100万) | |
能人(前200万~前175万) | |
直立人(前200万~前20万) | |
智人(早期前20万~前5万) (晚期前5万~前1万) |
三、神创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是这类神话为什么能够世代流传?全班或者分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四、从前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古猿到南方古猿其间约四百万年的时间,还找不到化石证明谁是人类和猿的共同祖先。再加上其他一些疑点,于是有一些新的说法向传统的人类起源学说提出了挑战。你知道有哪些新的说法吗?搜集材料,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
1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例如,“人类起源概说”“‘神创论’可以休矣”“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外星人说’之我见”。
2我国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幸失踪,举国为之震惊。请搜集有关资料,写成一篇作文,题目就叫“国宝失踪之谜”。
3下边的图描绘了人的变化:与现代人相比,未来人矮小,蹼足,细手臂,粗脖子,大头颅,类似传统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据一些学者推测,在太空时代,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就是这样。请参考上述材料,发挥想像力,写一篇题为“宇宙人画像”的作文。
参考资料
一、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
伊甸园里
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亚当。
亚当根据上帝的安排,住在伊甸园里。伊甸园里有一条河,清澈见底,有鱼有虾有水草,蜿蜒曲折,滋润着园里的生物,又从园里分成四道流出去。
第一道河名叫比逊,环绕哈腓拉全地,那里有珍珠、黄金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地。第三道河名叫底格里斯,流经亚述之东。第四道河名叫幼发拉底。
伊甸园里,河流两岸,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在园里,生长着生命树和善恶树。树上都结着果子,果子都很好吃。
上帝对亚当说:“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便吃,惟独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吃了必死!”
上帝派亚当修理和看守伊甸园。伊甸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可是都没有名字。上帝叫它们统统到亚当面前听令。
它们一个一个乖乖地走过来,亚当开口叫它什么,它以后就叫什么名字棗喜鹊,鸽子,老虎,大象……就这样命名了。
这许多动物,统归亚当一个人管,怎么能管得过来呢?
耶和华上帝说:“一个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
于是耶和华上帝使亚当沉睡,他就昏昏沉沉地睡熟了。上帝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把皮肉重新合起来,不留一点伤痕,也不疼痛。上帝用取下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男人跟前。
亚当一觉醒来,看见女人,非常高兴,欣喜地说:“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当时夫妻二人,赤身裸体,天真烂漫,并不感到羞耻。
他们吃着树上的果子,身强体健,或漫步在林间草地上,或依偎在河边岩石上,时有天使从高高的蓝天上飞下来,扑打着洁白的翅膀,站在他们面前说话儿,又跳舞又唱歌,天上人间乐融融。鸟儿飞,昆虫鸣,狮子横卧在主人的膝前,懒洋洋地酣然入睡,清新透明的空气中,飘溢着野花的芳香。
那时人听上帝的话,鸟兽虫鱼都听人的话。天空一直晴朗,从来不下雨,也没有人耕田,万物滋长靠河流,四季皆有充足的水源。
亚当和妻子住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选自张久宣编《圣经故事》)
二、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争论
1860年,查理·达尔文那本引起轰动的《物种起源》问世一年后,在牛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与会的英国科学界人士才终于接受了这一革命的理论。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因病未能与会。但就是在他缺席的情况下,争论也并未停息。站在达尔文一边的是英国动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而牛津的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则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攻击进化论。争论真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威尔伯福斯指着赫胥黎的鼻子说:“你是从猴子变成的你的爷爷奶奶那里来的吗?”赫胥黎异常镇静地回答说:“我宁愿承认自己来源于猴子,也不愿做一个为效忠成见与谎言而奸污知识的那类文化人的后裔。”还没有任何人敢于对一个宗教人士下这样的定义。
此时,听众哗然,许多女士昏了过去。但在场的大多数科学家却站在达尔文一边,进化论从此合法地进入了科学理论的行列。虽然英国的圣公会屈服了,但是天主教却顽固地反对达尔文的假想,顽固地要人们信奉,人是由上帝直接创造出来的。
英国政府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立场。不久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还说:“照这样说来,达尔文先生就是由猴子变来的了,而我则相反,是安琪尔(天使)的后裔。”现在他改变了观点,因为进化论无可置疑地揭示了人与猴子的亲缘关系。
左为主教威尔伯福斯,右为赫胥黎1882年达尔文逝世时,英国给予他最高的荣誉,将他同历史上的伟人一样,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天主教只是到了,才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诏书为达尔文恢复了名誉。但进化论仍将继续引起无休止的研讨和争论。
(选自《科学世界》第3期,有改动)
三、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新说法
1海猿说
地质史表明:800万年~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难怪人的一些生理特征,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存在。“海猿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疑问:既然有过海猿,为什么至今没有找到与它们有关的化石?
2外星人说
大约65万年前,一些外星人来到地球,设法使精力旺盛、智力较高的雌猿受孕,于是产生了人类的祖先。不久前在圣地亚哥发现了一具5万年前的头盖骨,它所代表的人种智力超过今天人类几千倍,据推测,这就是古时来地球的外星人。此外,安第斯山绝壁上的巨型图案,极有可能是外星人与地球猿结合的真实描绘。然而疑问依然存在,如果“外星人说”成立,那么,那些30万年前乃至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又当如何解释?
篇4:追寻人类起源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
2.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
3.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4.学习用不同的口气讲述不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主动探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的能力
指导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人类数量越来越多,人类到底从何而来?请同学们根据所了解的知识,也可通过猜测和想象来回答。(四人小组讨论两分钟)
二.分类讨论
把同学们的回答分为两类:神话的'想象、科学的解释,分两大组进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讨论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办法、组员的任务等等。
第一组活动计划:
1)搜集中国和世界其他民族中间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每人至少搜集一个。
2)资料可以是录音带、录象带、资料复印件、网上文章图片下载等。
3)每个人要准备讲述自己所找到的故事,可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力求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第二组活动计划:
1)搜集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完成课本167页的人类起源、进化表。特别注意搜集关于人类起源的新说法。
2)资料可以是录音带、录象带、资料复印件、网上文章图片下载等。
3)每个人要准备讲述自己所找到的有关资料,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三.课堂交流
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继续分大组讨论。
第一组讨论:
1)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有何异同?
2)这些神话之所以至今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组讨论:
关于人类起源的新学说
------推荐代表交流(讲故事或有条理的阐述)
四.写作
根据学习的体会,可叙述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可议论(参看练习五),可对未来人进行想象。
五.活动评价
组长根据组员的学习态度、搜集资料和小组交流的情况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并给予等级评价;教师根据作文情况给予评价。
篇5:追寻人类起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懂得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2.了解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古代神话的永恒魅力,培养想像能力,学习想像作文。
3.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4.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学习用不同的口气讲述不同的内容。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讲述科学知识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教学重点】
1.信息的搜集和处理。
2.口语表达及想像写作训练。
3.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多方搜集资料,同时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做到有足够的储备去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
1.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
2.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初中二年级语文(上)
3.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以整理活动成果。
【活动指导】
(一)指导学生拟定学习计划,包括:1.合作伙伴。2.作文选题。3.搜集资料进度。4.填表日期。5.准备发言提纲的时间。
(二)各项活动指导:
1.神话故事的搜集和讲述。
①推荐书目,提供网址。
②指导学生用尽量简便的方法将搜集的资料录下存入档案袋。
③在学生搜集资料期间,教师经常了解进展情况,针对情况或个别指导,或在班上讲一讲。
2.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的搜集和填表。
①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②确定填表完成时间。
③指导学生用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的文字填写表格。
④检查填表情况,并作交流、讲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于人类起源,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神话《女娲造人》,又与西方的神话《伊甸园里》进行了比较阅读,这些美丽的神话充满了神奇的想像。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科学的旅行,去探究这个奥秘。播放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故事大王比赛
1.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
3.讲述完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评价。比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4.小组将部分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三、自由辩论会
1.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
2.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3.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
4.辩论形势灵活,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
a.以小组合作情况、辩论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少评一、二、三等奖。
b.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四、作文第一题,在上述辩论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选择文章的种类。如“人类起源概说”,是说明性的,主要在资料的筛选、梳理、组合,说明的文字要平实、简明、准确。如“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是阐述性的,参加讨论集思广益之后,宜提炼出若干分论点,逐一分析举例论证。如“‘神创论’可以休矣”是反驳性的,应该以科学为武器,以人类进化的事实为论据批判“神创论”的荒谬性。
第二题,写“国宝失踪之迷”的同学应注意,搜集资料之后,不应照抄照搬,应该在弄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
五、成果展览
1.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
2.每小组将本次活动编辑的册子、资料、获奖奖状整理好,布置一个有特色的展区。
3.每小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并为本组展区设计作简要的解说。
4.由评委组给各个展区做出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六、活动评价
1.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加以正面引导。
2.评价不但要教师来评,而且要学生互评和自评。
3.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
4.重视评价搜集资料的过程。
5.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要反映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既要评分,又要写评语。
6.写作档案评价,包括作文成绩和反映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进步情况这三方面的评语。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也根据小组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小组在各个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口语交际能力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篇6:追寻人类起源
○教学目标
① 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② 学习欣赏神话传说。③ 培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④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活动重点①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② 口语表达。③ 想像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 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② 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③ 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
○教学设计导入
可从放映《星球大战》影片片段导人活动,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遐想,对人类起源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科学探索热情。
故事大王比赛
① 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② 每组选出一名讲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③ 比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④ 小组将部分参赛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自由辩论会
① 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② 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③ 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④ 辩论形势灵活,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成立,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的小组的观点。a. 以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寡评出一、二、三等奖。b. 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给未来人画像
① 每组设计一幅未来人像,可以用电脑制作,也可以手工制作。② 每幅画要做简要说明,说明主要包括:(1)外形设计理念;(2)服饰搭配理念;(3)人体结构的变化:如皮肤、肌肉、骨骼会有哪些改变……③ 画像要求100cm×80cm,将画像悬挂在教室墙壁上,每组派代表到画像前阐述本组的创作理念。④ 根据画像制作的精美程度,设计是否有创意、说明内容是否充分,评出一、二、三等奖。⑤ 每人以“未来世界”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
成果展览
①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② 每小组将本次活动编辑的册子、资料、获奖奖状整理好,布置一个有特色的展区。③ 每小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并为本组展区设计・作简要的解说。④ 由评委组给各个展区做出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根据小组在各个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口语交际能力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了解了关于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感受了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及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了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确培养和提高。
篇7:人类起源与民族形成初探论文
人类起源与民族形成初探论文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就会想到几个问题:地球起源、生命起源、物种起源、人类起源。这四个问题是人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答案,还在苦苦追寻谜底的问题。前三个起源可能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不会有答案。但是,我们今天的这个题目,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端倪,并且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解读谜底,这就是人类起源与民族形成。因为我本身是做遗传学研究的,我就从遗传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现代的人,是从古代的猿人进化而来的,经过了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样一个进化历史。人类起源和民族形成所包含的问题其实有三个:第一,人类是如何从古猿进化到人的;第二,现代人类是从哪儿来的;另外一个,就是现在的民族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都知道,人和大猩猩之间有亲缘关系,但人属于人科、人属、智人种,而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都属于大猿科。但是人和这些大猿科的生物都共同属于灵长目,同时又都属于哺乳动物,所以现代的人和现代的大猿科动物是有亲缘关系的。从整个的基因组上来看,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的差别仅仅是1.5%。人类起源于古代猿类有很多证据,一个是人和猿的骨骼非常接近,另一个是人和猿的器官非常接近,生理的比较也很接近,如眼睛、血型等等。这些都佐证了人起源于古代的猿类。
那么在五、六百万年前的时候,早期的人类和猿是怎样分离的?如果说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那它们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分离的?有一种假说,即人和猿在非洲分离的“裂谷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在五、六百万年前,非洲大地上布满了森林、河流,非常适合各种高等生物生存,后来由于地理变迁,非洲大陆从南到北出现了一条大裂谷,把非洲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边依然是茂密的森林,西边则由于干旱,变成了草原。因此,有些原本生活在树上的灵长目动物就被迫到地上去生存,由于在地上生活不再需要四肢攀爬,因而这些灵长目动物就由四肢攀爬变成了直立行走。当然,环境的变迁是在一千多万年中逐渐发生的,而最后的分歧点是在五百万年到六百万年前的那段时间,其代表就是在非洲西部发现的距今三百万年的著名的“露茜化石”。很多学者认为“露茜”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多少万年以后,露茜的后代繁衍为一大批直立人,但他们还不是现代的人的物种。在距今一百六十到两百万年前,出现了能人,能人也属于古猿类。到现在为止,古猿类的化石在非洲、欧洲、亚洲都出现过,但是我们现在的人类到底是从哪来的?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了。
有人提出,我们现在所有的人类都起源于非洲,在欧洲、亚洲发现的那些古猿类,它们尽管也进化成了直立人,但是最终没有进化为现代的人,只有非洲的一支繁衍到现在。所以他们认为现代的人都起源于非洲,这就是非洲起源学说。但也有很多学者否认这一点,例如,中国的许多学者就认为,中国有完整的一系列化石,从两百万年前的巫山人,到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一直到距现在两三万年的`化石。所以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祖先,这就反驳了非洲起源的观点。目前在学术界,这两种学说争论得十分激烈。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现在就说,是其中的一支古猿繁衍成了现在的人类,那么现在的人类是从哪儿来的?这其中涉及到另外两种假说:“多地区起源假说”和“非洲起源假说”。我们知道,现在的人类有四个不同的种: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高加索人(白种人)、尼格罗人(黑种人)以及澳大利亚人(棕种人)。现代人起源的两种假说,一个是区域性的延续论,或者称为多地区起源论,这个理论认为,现在非洲、欧洲、亚洲不同的人种是由不同地区的几种直立人进化而来;而非洲起源理论则认为,现在的人类都起源于非洲,因此就有“走出非洲”的说法。“走出非洲”的假说认为世界上本有很多猿类,但只有非洲的一支,或者说就是三百万年前的“露茜”的后代才进化成了现代的人。这一支的后代到了距今十万年前的时候,从非洲通过印度走向中国,然后再走向南洋一带;也可能是从欧洲直接过去,从北方进入亚洲,再通过白令海峡走向北美,然后走向南美;还有一些飘洋过海走向大洋洲。
我们现在想要一个答案的话,就应该从遗传学上来分析人类的起源。在遗传学上可以用遗传标记来分析,这个标记是什么呢?是指基因组上面的一些特别的片段,这些片段在人群当中有特异性。比如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基因组上的特异性就不同,而在一个地区,比如包括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标记也有不同。通过这些标记,我们可以追踪你的亲缘关系。我们知道,人有性染色体,女性有两条X,男性有一条X和一条Y,另外,男女都有“线粒体DNA”(被称为mtDNA),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都来自于父亲,所有人(无论男女)的mtDNA全部来自于母亲系统。这两个标记对于追踪祖先非常重要。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的金力教授曾经做过一万多个男性标记,追踪了亚洲的中亚、东亚以及大洋洲100多个人群中的12127个样本,结果证明,所有的这些一万多个样本的男性标记都源于M168T这个突变,并且M168T这个标记已经被证明来自非洲。这些证据证明,“走出非洲”从分子生物学来讲,可能性更大一些。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人非常反对这种观点,因为最近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个六万年前的古人类的化石,在这个古人类化石中提取出的mtDNA表明它和非洲没有关系,那么这很可能说明大洋洲的人类是独立起源的。因此,对于“走出非洲”,在分子生物学上,也提出了反驳的证据。
第三就是民族形成的问题了。人群迁移后,就形成许多的民族,这些民族是怎么形成的?这既是一个遗传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什么是民族?民族就是一群具有共同语言、相同生活习惯、在相对集中的地区生活的人组成的一个团体。如果按照非洲起源学说,是一群古猿从非洲走向中国,那么这一支古猿后来怎么会变成许许多多的民族呢?这其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做“遗传漂变”。
什么是遗传漂变呢?举个例子,有一群人,他们身上有许多不同的基因,在迁移的时候,可能有一部分人走向了西边,有一部分人走向了东边,这只是一种随机的分离。但如果有某种特殊基因的人较多地走向其中一边,这样一来,两边的基因频率就不一样了。在他们各自的后代身上,基因结构和原来就有所不同,这就是“遗传漂变”。因此,地球上现有的几种人在“走出非洲”之后,他们的基因就逐渐变得不一样了。我们知道,人类有A、B、O血型,而O型血的人在各个人种中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例如,O型血的人在黄种人中的比例和在黑种人中的有很大不同,甚至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人中也有不同。如果我们去调查两广一带的汉族人,其中O型血的人占到45%,而如果去调查北方,O型血人的出现频率就没有这么高,这就说明南北方的人是有差异的。各个民族之间由于这种遗传漂变,也造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标记开始分离。
那么民族该如何去划分?民族和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怎样的?有人通过遗传学分析,我们如今的汉族和藏族在五千年前本来是一支,后来逐渐分开,一部分形成了现在的汉族,另一部分穿过横断山脉走向青藏高原,形成现在的藏族。这样的一种地区迁移,之后通过群体之间的婚配,就形成了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这只是一个想法,实际上,民族划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1991年的时候,我到湘西,那里有一群人被定为汉族,但他们说他们是蒙古族。我们去做他们的遗传标记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确不是汉族,而和蒙古族非常接近。那么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蒙古族?通过追踪他们的历史,我们发现他们在元代以后才开始在湘西居住。原因是,元朝忽必烈的大军曾经迂回到宋朝的后方,所以有些蒙古人当时就留在了南方居住。等到元朝灭亡时,被打败的蒙古人回不了草原,就在这些地方定居下来,因此在南方才有蒙古人种的留存。
所以,民族划分不仅仅是遗传学问题,很多的时候还需要把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方面的问题综合在一起考虑。语言学上把现在中国各民族的语言归为四大语系:汉藏语系、苗瑶语系、侗傣语系、南岛语系。例如汉藏语系,分为汉、藏缅分支,藏缅分支里面又分成景颇、白族、纳西、基诺、彝族、傈僳。但是从遗传学上发现,华东一带的汉族与藏族在遗传标记上面并不相似。其实在古代,华东一带的人是侗傣语系的后代,也就是侗族、傣族从云贵高原迁向华东时形成了这部分人,后来又加上从汉藏语系迁过来的人,混杂在一起形成今天华东一带的汉族。
民族和民族之间的界限是非常复杂的,这需要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共同来鉴定。
篇8:人类起源作文500字
正是达尔文,恩格斯的阐述,使人们完全突破了封建礼念的的束缚,使人们在百余年来不断在科技领域中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
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人类起源的推认有以下几种:
1960年,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推出了一种新的假说,他认为化石空白时期(在距今400-800万年前的这一时期的化石资料几乎空白)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上,而是生活在海中;在人类进化使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下许多痕迹--解剖身生理学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别的陆地灵长类动物身上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啄等水生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例如:所有灵长类动物体表都有浓密的毛发,唯独人类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水兽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人类胎儿的胎毛着生位置,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接近。人类汗腺分泌泪液,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的特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决无仅有的。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今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海水分割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的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生生活的海猿,从返陆地,它就是人类的祖先。海猿历经沧桑。在水生生活中进化出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他们得天独厚,超越了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
篇9:人类起源作文500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最早的祖先是谁吗?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然后无限循环下去吗?不,就让我来给大家一代一代地讲诉吧!
早在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也就是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南方古猿就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种南方古猿早在公元前420万年~100万年,这种南方古猿大脑容量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欢攀援。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200万年~175万年,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已经初步具有语言能力。从能人进化而来的就是直立人在公元前200万年~20万年。他们开始懂得用火,奔跑,还能制作石器,开始吃熟食。智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早在早期公元前20万年~5万年,晚期在公元前5万年~1万年,智人已经能够制作精巧的石器作品,还能用兽杖制衣,还发明了葬仪。
在这个美丽,群星璀璨的星球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探索的沉睡亿年的珍品。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这个可爱的地球的奥妙吧!
篇10:人类起源作文500字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比如:女娲造人、在伊甸园里它们都是对人类进化的错误解释。但是,对于这种错误的解释,有的人们还是坚信不移,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着超凡的魅力。
人类起源神话故事所有的魅力,就是因为神话本身就富有丰富的想象,能让读者幻想,脱离现实,来到了一个虚幻的境界,容易让人浮想连篇。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对这种文章情有独钟吧。神话故事富有纯真色彩,把无的写有了。让人除了现实以外,还可以进入另外一个虚幻的世界。就像《女娲造人》中,写到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而且还能捏土造人。就神这一点来说,就已经犯了一个大错。世界上真的有神仙?没有。但是文章中却有,并且神通广大,把没有的写有了,这样的想象,很大胆地写出了。再说捏土造人吧。行吗?不可能,不信你试试看,根本是无稽之谈。但作者又写下了,而且人们还很喜欢,因为它并不真实,人们越来越喜欢喜欢的情节了。因为这里面有足够的空间让大家去自由发挥想象,不像西安市只能让人接受而没有奇迹发生,而神话却有,不然为什么叫做‘神’话呢。
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是否你也越来越喜欢神话故事了呢?
篇11:人类起源作文500字
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孕育着千万的生命。人,可以算是其中突出的一类物种。人类的智慧是其他的动物无法比拟的。在千万年的演变中,他们不断改变着自己,同时也改变整个世界。然而,大自然却和人开了玩笑——人类到底源自哪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令人琢磨不透,百思不得其解。它是人类至今没有解开的`枷锁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寻着自己的根。然而,古代由于人类对于科学的无知,对自己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寄托于幻想。
古代中国在民间,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这样的故事一直流传着,人们认为自己只是神仙闷了用泥巴捏出玩偶。他们供奉天神,认为人就源于此。这个思想在神州沃土中埋藏了几千年
古代西方,人们信上帝,上帝是无上的真神。人们认为人是从上帝造亚当、夏娃起开始活跃在这大地上的。直至今日,人们对上帝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认为上帝是人类的创造者。这个思想也在西方生根发芽,今日仍枝繁叶茂。
这些就是所谓的神创论,是人类在懵懂的童年给自己下的一个定义。它们更是给人类起源这个难题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类渴望寻根的梦想更为迫切。
时光飞逝,渐渐地,随着人类掌握了科学知识,世界更是一下子成了人类主宰的天地。但人类的追寻依然未停,也不会停止。直至1860年达尔文提出的大胆理论才打破了人们从前的无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化石的出土,人类对自己的认识逐渐明朗,头上的雾水也渐渐散去,但又画上了一个更大的问号。古猿说是人类最早确定的一种观点,即认为人类是从猿经过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直到智人一步步进化而成的。一些化石为这一理论增添了可靠性。然而,随着人们对人体更加深入地研究发现,更多的谜团笼罩在人们的头上,随之而来的海猿说,外星人说使人们对自己的研究更为多元化。人们通过自己的钻研不断提出新的猜想。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无法定论。但人们依然把古猿说当作人类起源的根基理论,并以此不断探索。
虽然现在没有定论,但人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自己的认识也会逐渐趋于合理。人类到底是天上神仙的完美杰作,还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人类起源的奥秘最终定会破解。打开这把枷锁的钥匙就在不远处等待着人类的到来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9.诗歌起源
10.万圣节起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