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

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

2023-05-02 08:16: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快乐小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

篇1: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忆吴江赏木樨。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

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趣,它不专门扣住桂花题材,而是能离开桂花本身,把自己的经历结合来写,意境更为开阔,感情更加亲切。

本词上片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四句,作者从自己的游踪引入桂花。少年时有个秋夜,在吴江痛饮醒来,看见一轮明月,中间映着团团的桂树影子;江边桂树,十里花香,飘散在烟波江上,倍添清冷之气:天上人间,都笼罩在桂香桂影之中。吴江即吴松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辛弃疾年轻时游过吴江,所以他对此地颇为怀念。大概吴江两岸,当时桂花颇盛,所以他咏桂花便想起吴江之游。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两句,这里用团团来写桂树,水沉,香名,这里用指桂花馨香。词人借自己一次客中酒醒后看桂影、闻桂香的经历来写桂花,情调豪放,生动自然。

下片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数语,由写作者自己的经历,转到桂花本身。宫黄,指古代宫女以黄粉涂额,是一种淡妆,这里是指桂花。桂花体积小,宛如淡施宫黄,可是开在人间,竟然这样芳香。花小、色黄、香浓,正是桂花特征。这几句把桂花特征都写到,但着重写它的香味,抓住重点,与上片相呼应。

这首词意境优美,写桂花能抓住其特征,联想自然,用词简练,不愧为词中佳品。

篇2:《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②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③,人间直恁④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注 ①木樨:桂花。②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③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④直恁:竟然如此。

(1)这首词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2)词人借桂花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抱负?

参考答案

(1)本词是从形态、色泽和香气三个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十里”“人间”“世界”等都极力渲染桂花香气浓郁芬芳。

(2)词人借桂花香气馥郁、弥漫天地的形象,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希望一展宏图、收复中原的志向和抱负。

[注] ①木樨:桂花。②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③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④直恁:竟然如此。

(1)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词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3)词人借桂花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抱负?(3分)

参考答案

(1)照应题目,点出“回忆”(1分);写出少年的豪爽旷达(1分);由此引出对吴江桂花的回忆(铺垫)(1分)。

(2)本词是从形态、色泽和香气三个方面来描写桂花的,(2分)主要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十里”、“人间”、“世界”等都极力渲染桂花香气浓郁芬芳。(2分)

(3)词人借桂花香气馥郁、弥漫天地的形象,(1分)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希望一展宏图、收复中原的志向和抱负。(2分)

赏析: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词描绘出少年辛弃疾的意气风发,雄放挥洒,情景谐和,是一幅诗中有画的境界。

上片忆昔。少年时曾于秋夜开怀痛饮,醒来后,面对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那时候,一轮明月正映出岸上桂树高大的影子,那浓郁的香味仿佛刚燃烧过的水沉香,香飘十里,弥漫在江面和山岭。“痛饮”,尽情喝酒。李白《送殷淑三首》其三:“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少年痛饮”,实有“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意。虽身世如断梗飘蓬,而意气不衰。“团团”,圆形。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这里语意双关,既指月,又指地上高大的桂树。“水沉”,即沉香。杜牧《扬州三首》其二:“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又,《为人题赠诗二首》其一:“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沉”。词前二句叙事,后二句写景,绘出少年辛弃疾的意气风发,雄放挥洒,情景谐和,是一幅诗中有画的境界。

词“意脉不断”转入下片。“宫黄”,指古代宫中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田艺蘅《留青日扎》卷二十一:“额上涂黄,汉宫妆也。”《西神脞说》则谓“妇人匀面,惟施朱傅粉而已。至六朝乃兼尚黄。”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李商隐《蝶》诗云:“寿阳宫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金黄色的桂花不过像妇女涂额的“宫黄”,星星点点,可是它却使人间这般芬芳。最后别出新意:“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或许是它借着秋天风露的传播,要使得世界都浓郁芬芳吧!江顺诒《词学集成》卷六引张砥中曰:“后结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这里正是“有尽而不尽”,词已写完,而意未尽,词人只是赞美桂花的芳香十里吗?稼轩一生都“志在塞北江南”,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而竭尽全力恢复宋室山河。此词约写于孝宗乾道元年(1165)献《美芹十论》之后,正是他希望一展宏图的时候。旧说“招摇之山,其上多桂”(《山海经》),“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吕氏春秋》)。无论是异香的桂花,或“纷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词林纪事》)卷一引)的桂子,一向是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李清照咏桂花词云:“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摊破浣溪沙》)”。人们总是既称颂桂花的形态美,又赞扬它的精神美。稼轩以“染教世界都香”来歌赞,似隐寓有他“达则兼善天下”的宏愿的。

况周颐云:“以性灵语咏物,以沉着之笔达出,斯为无上上乘”(《蕙风词话》卷五)。此词的佳处正在于物与性灵融为一体,即性灵即咏物,词人将自己淡化到不露痕迹的地步,而又非沾沾然咏一物矣。

篇3:辛弃疾词作鉴赏

辛弃疾生平介绍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辛弃疾词作鉴赏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

《水调歌头》辛弃疾词作鉴赏(我志在寥阔)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

《水调歌头》辛弃疾词作鉴赏(长恨复长恨)

●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词作鉴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词作鉴赏 稼轩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词作鉴赏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词作鉴赏 词作于绍熙元年庚戌(1190)八月十七日夜...

篇4:辛弃疾词作鉴赏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辛弃疾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 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词作鉴赏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月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作鉴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篇5:辛弃疾词作鉴赏

●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

《沁园春》辛弃疾词作鉴赏(戒酒杯使勿近)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杯汝来前! 老子今朝,点检形...

篇6:辛弃疾词作鉴赏

●喜迁莺 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辛弃疾 暑风凉月。 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

《水龙吟》辛弃疾词作鉴赏(老来曾识渊明)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篇7:辛弃疾词作鉴赏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 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 白发多时故人少。 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辛弃疾词作鉴赏 辛弃疾的这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词作鉴赏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辛弃疾词作鉴赏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辛弃疾词作鉴赏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的词以豪放...

篇8:辛弃疾词作鉴赏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作品中又一首即事叙景、寓情于事之作。此词作年虽然难以确考,不过可以肯定这是词人削职闲居、...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辛弃疾词作鉴赏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正月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词作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相关文章:

1.清平乐辛弃疾

2.清平乐 辛弃疾

3.辛弃疾词《清平乐》一课时教案

4.欧阳修词作鉴赏

5.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虞美人》苏轼词作鉴赏

7.柳永词《少年游》作鉴赏

8.欧阳修蝶恋花词作鉴赏

9.晏殊词作《蝶恋花》鉴赏

10.赵令畤词作鉴赏

下载word文档
《辛弃疾词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