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我的外公外婆散文

我的外公外婆散文

2023-05-03 08:53: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ksy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我的外公外婆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我的外公外婆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外公外婆散文

篇1:散文:外公外婆

散文:外公外婆

我是一个东北人,所以我们叫自己的外公外婆叫做,姥姥姥爷。我的姥姥姥爷结婚快五十年了。那时,姥爷家很穷,一间小房子,自行车和手电筒就是家里的家用电器了。

我姥姥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美人,一头乌的长发,水汪汪的大眼睛,虽然长得不高,但是非常的灵活敏捷,当时的她可是众多男生心目中的“女神。”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姥姥选择了并不是最优秀的姥爷,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神秘吧,据说姥姥姥爷结婚前每次拜见家长,都是走路去的,要知道即使是现在我们开车也至少要两个小时,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姥姥的一生是忙碌的,在我的眼中她没有一分钟不是在干活做家务的.,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里,姥姥为姥爷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也可谓是儿女双全,它不仅是一位合格的妻子更是一名称职的母亲。说她慈祥是远远不够的,对待自己的儿女他可谓是尽心尽责,任劳任怨。曾经为小女儿的任性伤过心,为儿子的不懂事流过泪但是现在当儿女们都生活幸福时我的姥姥还是那么的朴素。袜子是一层层的补丁,我有时好奇:“您那么多的新袜子怎么还是总是穿旧的呢?”说实话姥姥的袜子夸张的说都可以开一个店了,她很是平淡的说:“我都习惯穿这样的了。”

姥爷,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有五个弟弟两个妹妹,作为家中的长子,姥爷也算撑起了家中的半边天,听姥爷说,他和姥姥结婚的时候还搂着最小的弟弟睡觉呢。现在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本应享受晚年生活的姥爷还是每天早早的起床,然后出门放牛,喂牛饮水,晚上还得把放在外面的牛牵回家中。妈妈曾经劝过他,不要再放牛了,缺钱就和我们说,我们养你。姥爷却不听劝,他说:“我岁数这么大在家呆着也是无聊,还不如出去放牛就当锻炼身体了。”

其实我们知道,他只是不想给孩子再增加压力,放牛是一个体力活,遇到老牛不听话的时候更是难放养,当到了一定的时间老爷就会把老牛卖掉,赚点利润,在购买新的小牛进行放养,以此循环着。

我对我的姥姥姥爷不仅有着一种尊敬更有着一份热爱。

我是家中的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我永远记得一件事。“我抱着笑笑在外面遛弯儿,路过的邻居嘲笑我说,你个老倔头,自己生的孩子从来都不抱,抱一个外姓人儿倒是挺来劲。”姥爷说。他从来都不觉得我是外姓人,我是他自己女儿生的都是一家人。这件事我听很多人说过,每次眼睛中都饱含泪水,我能感受到姥爷对我真的是十分的爱护,姥姥也一样,记得小得时候,甚至到现在也是如此,姥姥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我留着,哪怕放到发霉都舍不得自己吃。可以说我小时候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姥姥姥爷家度过的。我曾经暗下决心,人生的第一笔工资我会送给二老,总是觉得自己无论做多少都报答不了他们对我的爱。

前几天,家人和我视频,姥爷年纪大了,说什么他也听不清,他只是一直看着我笑,眼睛眯成一道缝,满脸皱纹,头上的头发也越来越少,姥爷真的年纪大了,嘴里一直问我在那怎么样,都挺好的就行,坚持坚持就回家了,一定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什么的,说实话,那时候我好想哭,但是我忍住了,我不想让他们担心我,不想表现出来我是有多么的想家,来到南方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从不后悔,但是总是觉得自己还是任性,没有照顾到家人的感受。记得姥姥姥爷一直希望我可以做一名记者,他们说这样就可以在电视看到我了,但是现在这种可能越来越渺小了,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虽然姥姥姥爷结婚快五十年了,他们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一起经历了酸甜苦辣,但是生活中还是少不了磕磕绊绊。姥爷脾气不是很好,每当姥爷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姥姥做了什么让姥爷不满意的事情,姥爷总是对姥姥发脾气,各种责怪姥姥,而姥姥却是一个好性子,什么事情忍忍就过去了不愿与人争辩,或许就是这样的刚与柔,就是这样的相互体谅,相互磨合,他们的婚姻才会如此长久。

他们是最普通的老夫老妻,但却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

篇2:我的外公外婆散文

我的外公外婆散文

几年前,我就有个想法,就是写一篇外公和外婆的,但因为外公和外婆的事太过于心酸,太过于沉重,每次动笔后我都无法坚持写下去,就这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一直拖到最近才终于完成。

——题记

外公和外婆是在一前一后去世的,外公在前,是在寒冬腊月的一个早晨,外婆紧随其后,是在春节过后农历三月的一个清晨,两人之间仅相隔三个多月。至今掐指算来,外公和外婆离世已整整三十又一年了。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身材不高,背有点驼,瘦长脸,还留着一小撮花白的长胡须,时常戴着一副茶色的眼镜,外八字腿。外公虽然已过了花甲之年,但整个人看起来却很精神,时不时还骑着自行车捎带点自家的土特产到离家四五公里远的集市上去卖,同时也喜欢捣腾点贩牛羊的小生意,想办法挣点钱以贴补家用。而外婆身材娇小,五官清秀,面目和善,但面容非常苍白,是一个有着一双“三寸金莲”小脚的典型时代特征的农家妇女。因在生下母亲后不久就得了一种罕见的非常奇怪的病,头和双手颤抖不已,无法正常干活,长年累月的只能与土炕相伴,所以日常的饮食起居只能由外公进行全程照料。

外公和外婆膝下子女稀少,只有一个宝贝女儿,那就是我的母亲。按常理说,像外公和外婆这样的家庭,女儿是不应该外嫁的,应该招一个上门女婿才对。当时幼小的我,心里就一直埋藏着这样一个小疑问。后来慢慢长大以后,从母亲和大人们不经意的闲谈中,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原来由于外婆病情的缘故,需长年累月地吃药进行控制,所以无法像正常的女人那样生儿育女了,所以外公和外婆商量以后,经人撮合,从本村一个家里比较贫困且子女较多的一户人家,收养了一个六岁的小男孩。

当时小男孩比母亲小四岁,母亲出嫁的时候,母亲的弟弟,那个收养的小男孩也已长大成人了,所以外公和外婆还是考虑把母亲打发出去,嫁给了我的父亲。后来,等那个收养的小男孩娶妻成家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意外,这令外公和外婆,还有我的母亲,个个都措手不及,长大后“懂事”的小男孩突然有一天,跑回了自己亲身父母亲的身边,再也不回来了。外公和外婆十几年含辛茹苦地拉扯其长大,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了。命运注定,两个人只能是孤零零地过完一生。

外公和外婆的家在我家的西面,是在邻村的杨家村,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绕道行走不过两公里。由于是距离近的缘故,也因为再无依靠的人,记忆中,母亲干完自家的农活以后,抽空还得去干外公和外婆家的农活,那时母亲老领着我和弟弟去外公外婆家干农活。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紧挨着外公和外婆的庄廓,前面有一块近两亩的`果园,果园里种植着好几样果树,有苹果树、杏树、桃树,有各种梨树,如长巴梨树、红小梨树等,还有至今我也叫不上名字的其他几样果树。果树底下还种着韭菜、葱、蒜、芫荽、萝卜、青菜等各种日常必需的蔬菜。果园是外公和外婆的命根子,是他们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小小的果园,不仅养活了外公和外婆一家人,而且也正是靠着这个小果园,三十几年来,外公一直坚持给外婆治病,外婆的病才会一直得到有效控制而没有进一步恶化。

母亲和外公在果园里干活,但还得照看着外婆,所以他们把外婆扶到果园里,找上一块干地方,铺上一块小毡毯,让外婆坐在上面。我和弟弟就围在外婆的身边,看着外婆颤抖不已的头和双手,于是我心里就很好奇,我就反复地问外婆:“外婆,外婆,您为什么老是摇头呢?还有您的手,为什么老是动来动去的呢?”不懂事的我,还用自己的小手紧紧抓住外婆的大手,不让其颤抖。此时的外婆,只是勉强地挤出一点笑容对我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一次两次的问,外婆也好像无所谓,但问得次数多了,外婆也就起来了,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还一滴一滴地往下流,看着外婆流出的眼泪,我就害怕了,就赶紧跑到外公和母亲干活的地方去了。如今想来,我对自己当时不太明事理的做法感到一丝丝愧疚,因为我的这种做法,对外婆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和伤害。可当时的我怎么会想到这一点呢?不知道外婆得的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直到长大成人以后,我才知道这种病叫做帕金森病,到现在为止,医学界还不清楚帕金森病的真正起因。

外公虽然脾气有点火爆,但却对外婆疼爱有加,照顾得细致入微。特别是到了晚年,外婆的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是一点一点地加重,外婆的饮食起居、吃喝拉撒都离不开外公。可想而知,外公比常人付出了多少倍的艰辛。母亲看到这种状况,也和父亲商量着要把外公和外婆接到我们家里来,但固执的外公和外婆始终不同意母亲的看法,原因有三:一是我们家孩子多,房子却不多,他们一来,孩子们无处居住;二是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多两口人开支就加大,负担就会加重;三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如果在女儿家里养老,害怕别人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所以不管母亲怎么劝说,外公和外婆就是不愿到我们家来,好不容易来了,也是早上来,晚上走,从不在我们家过夜。

随着渐渐长大,我对一些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简单的评判标准,每次跟随母亲到外公外婆家,看到年老的外公在伺候年老的外婆那种艰辛的情景时,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对外公的敬佩之情不由得从心底油然而生,外公的形象立时在我的面前变得高大起来。母亲在抓紧时间干活,洒水、扫地、抹桌子,烧水给外婆洗头、洗脚,洗外公外婆换下来的脏衣服,和面做饭,一样不拉,井井有条,此时我也不再顽皮了,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也抢着给母亲当下手。唯有此时,外公才有一阵喘息的机会。每次母亲把活干完,领着我和弟弟回家时,外公都送至家门外,直到我们走远了,看不见了,才回家关门。

就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放学回到家里,我领着弟弟刚进家门,姐姐就对我们说,快把书包放下,我们到外公家去,去见外公最后一面。我问姐姐,外公怎么了?姐姐说:“外公今天早上钻到鸡窝里去拾鸡蛋,再也没有起来,已经死了”。啊!外公死了,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喊道。于是,在姐姐的带领下,我和弟弟去见了外公最后一面了。

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外公最后一面,因为外公家专设了灵堂,灵堂就设在堂屋里,外公的尸体已经停放在灵堂里了,姐姐领着我和弟弟跪在外公的灵堂前,烧了几张黄纸,磕了三个响头后,就对我和弟弟说:“她要去守丧的房子里跟母亲说几句话,不要让我俩跟进来,你们就站在这儿等着”。于是,我和弟弟就站在外公灵堂外面的一侧等着,不一会姐姐就出来了,就领着我们回家了。

在回来的路上,听姐姐说,今天早上起炕后,外公钻到鸡窝里去拾鸡蛋,再也没有爬起来,直到中午时分,外公的弟弟的儿子,也就是外公的侄子到外公家取东西时,才发现外公死在鸡窝里了,然后才通知我们家的。姐姐又说,因为是寒冬腊月,发现外公死的时候,外公的尸体早已经冻僵了。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外公就这样匆匆地离开外婆而去,也离开我们而去,没有留下任何一句遗言。

外公去世后,外婆的生活就成了大问题了,母亲想把外婆接到我们家里居住,好尽一点孝心,但此时外公的侄子们就不同意了,他们说要轮流照顾外婆,直到外婆去世为止。母亲孤身一人,没有人替她说话,就这样,外婆就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外公的侄子们负责提供外婆的一日三餐。母亲也时常过去陪陪外婆,就这样,外婆在孤独地走完了的最后一站,当那个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万苏复苏的春天即将来临之际,外婆的人生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在一个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之时,外婆也追随外公而去了。

一直以来,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外公那天没有钻到鸡窝里去拾鸡蛋,外公也就不会发生意外而死去,如果外公不发生意外而死去,那么外婆也就不会这么早的离开我们。但一切的一切都是假设,我如今一直坚信的是,唯有外公和外婆之间的相濡与沫的感情,是他们唯一活下去的理由。

篇3:外公外婆的散文

外公外婆的散文

我从未记住过自己的外公外婆。母亲是外婆最小的孩子,而我兄弟姐妹六人,我又排行老五。所以打我记事起,外公外婆早已仙逝,记忆的收藏箱里并无外公外婆的蛛丝马迹。

这里要说的是爱人的外公外婆,也是我的外公外婆。首先想说的是相识二十多年的外公,八十七岁,定格了的年龄,五天前老人阖然长逝,冷不防也开始存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这个六月,真真是个多事的六月。外公在四月初不慎跌了一跤,卧病不起,缠绵病榻近百日后离去,老人也算吃了些苦头。

在我记忆中外公中等身材,慈眉善目,偏胖,干炼豁达型。或许就因身体偏胖,老人血压偏高,十多年前眼底出血,差点失明。幸亏有婆母姐弟几个跨省求医,及时得以治疗,才恢复了些许视力。后来外公又患轻微脑梗,几经输液通塞,也还是留下了行动迟缓的后遗症。

今春外公跌倒在自家屋檐前,挣扎了许久,终是失去了自主站立的能力。闻讯赶来的大舅与外婆将外公搀扶回屋,从此老人缠绵病榻再没有下过地。虽说有外婆照顾着日常生活,但外公四肢已失去自主活动的能力,外婆扶又扶不起,拽又拽不动。于是外公吃喝拉撒一应事务均在被窝里,可想而知两位老人忍受了多少难奈。

提起外婆,也已八十有四,是婆母的继母,与我仅几面之缘。瘦瘦的身子,板儿直的腰身,除了说话时有些絮叨,在外婆的身上似乎看不到岁月留下的风霜。听乡人们讲新外婆一生可谓命运坎坷。之前已嫁过三家,前三任丈夫都在病逝后抛下外婆和几个子女艰难度日。孤儿寡母的生活,如今我们都可以想象彼时农家的灰灶冷火。无奈的外婆几经辗转,嫁入几处人家后共生养四女一男。终于在晚年走进外公家,俩老人才得以搭伙安享晚年。而在外公不能行动的那些日子里,外婆日夜陪伺在左右,可谓尽心尽力。当然,已步入耄耋之年,不管多么健朗,外婆也是时常被累到腰痛、胳膊痛。可不是嘛,外公生病前身体就好,一百五、六十斤的体重,连舅舅们扶起扶坐都很是费劲吃力,何况外婆一个八十多的老太太?那段时间委实让外婆受累了,婆母姐弟几个至今都记着外婆的好。

说起外婆,不免想起爱人的亲外婆。亲外婆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是眼睛会说话的那种聪慧女人。出身贫寒,嫁于小自己三岁的外公,一个当地的大户人家的长房长孙。名义上是寻下了好人家,外婆也开始了终日操劳。家里家外,活儿管够干,苦紧着吃,却未曾享过一天福。常听婆母说起,外公外婆刚结婚没生养孩子那几年,外婆春种秋收夏天除草冬季缝衣磨面,整天还要伺候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的伙食,捎带着喂鸡喂猪。每年迎来送往着比方四姐还忙的十二个月。到寒冬十月时,外婆被安排在她太婆婆的后炕冷墙边,而外公则睡在其父母的后炕上。少年夫妻分居而眠,说是为了节省柴炭。心中的委屈直至春暖花开方才散去。外婆操劳过度,四十岁前便患有肺病,年年看病吃药无数,虽说后半生儿女都成家立业,头顶上已没了旧习气浓重的公婆的颐指气使,但外婆已病入膏肓,回天无术。

我与外婆第一次见面是与爱人订婚前夕,姨母家儿子十二岁生日那天,我也是被邀请的对象。事后才明白那天我被设计好去受众亲友相看,那天若有杂音,婚便订不成了。当时外婆也在,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子,缠过的小脚稍稍大过三寸,却也是颤颤巍巍,或许外婆那天是硬撑着病体强作笑靥。

我们婚后整一年,外婆终是抵不过病魔侵害,因肺心病抢救无效身亡,享年六十六岁。一年的祖孙缘份,谈不上亲情多深,却也从婆母口中了解到外婆实实是贤妻良母。外婆一生育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婆母是长女,姨母是老二,姨母家境更殷实些;大舅打小体质差,加上本份,于是外公外婆主张留在村里,不忍让大舅去小城里打拼,生怕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二舅从成家后便开始经商,日子较为宽裕。四个儿女的日子不尽相同,但外婆从不高看这个低瞧那个,从老人家那里我也深得宠辱不惊,淡泊物欲。朴素静守着生命渐渐逝去,老人家是世上良母之一。

外婆临终前,多次叮咛俩女儿,自己若有不测,一定要为外公再续一房妻。外婆念及外公不会料理家务,且已被外婆拖累了大半生,坚持日后一定要为外公再找个老伴儿,让外公过几天无忧的日子。细忖,外婆是当之无愧的贤妻。

外婆离世那年,恰逢我身怀有孕,且又是腊月十二,设灵祭奠七日后出殡,已至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塞北的三九天真是滴水成冰。我没有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也算是一件憾事。今晚是为外公告庙的日子,我们虽身处异乡,但数百公里的距离怎能阻隔这最后一程的相送?

亲外婆走了,外公农闲时便进城小住,每每返乡时父女三人不免泪水涟涟。思母之情念父孤苦之心终于让婆母姐妹俩下了决心,在外婆离开一年后托人牵线将如今的外婆接进家门,外公的饮食起居也算安定下来。之前虽说有大舅一家照应,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处处慢了半拍,无论互相怎么努力适应,也不时会有不和谐之音。外婆来了,外公很少进城了,婆母姐弟三个会轮番探望,过时过节将外公接来小住。印象最深的是外公爱热闹,像每年元宵节的社火和一年一度的小城庙会,外公是必逛不误。常记得我结婚头些年,外公来逛庙会,下午和晚上的大戏场场不拉,以至于婆母姐儿俩都累得陪不动了,外公听戏的兴致仍丝毫不减。

记得有一年外公来住,儿子尚小,为小家伙理完发后发现老人的.头发也该理理啦,于是我用力握着手动理发剪,为外公理完后右手都有些麻木。那时老人灰白的头发依旧浓密,实实应了家乡当地的一句俗话:头发多的人老实!提起外公的老实仁厚,婆母会讲上几天。外公打小便挑起了养家的重担,供养弟妹们读书,直至弟妹们高小毕业上班,外公将自己在村里赶马车跑外挣的现金补助全部都上交太外婆,连年幼的婆婆和姨母在年节上都常常没有一件新衣。而外公一辈子也没有奢望得到谁丝毫回报。婆母和姨母至今仍耿耿于怀的还有,外公不管和谁家合伙种地,播种时都是年年自己最后才下种,这让外婆干着急没有办法。春种晚一天,秋收迟十日啊!塞北大地无霜期本来就短,谁能保证庄稼熟透前不会落霜?而憨厚的外公总是不急不躁地忍让着别家的自私,从来不去争取。这些琐碎油盐小事或许也是外婆染病的助推剂,外婆早早地走了。

新外婆接过柜上的钥匙,与外公也算夫唱妇随。每年春种秋收,加上饲养些羊和鸡类,老两口日子过得也是其乐融融。婆母姐弟过年过节也会置办些肉食菜蔬接济,同村其他老人们背地议论并羡慕着,都说新外婆攒下不少卖羊羔子的钱,却从来不需要花一分一厘,估计都会交给外婆的亲生儿子。

婆母听到后总是以一笑息事宁人,庄稼是外公老两口耕种的,家畜是老人们饲养的,收成自然归两位老人共有,子辈们没有道理过问老人们的私事。婆母年幼时读书不多,却明理,该是外婆的遗传。暗底下我也因此庆幸,自己母亲早逝,若说苦命,却遇到了如此识体明理的婆母,而且二十多年,我们婆媳从未红过脸也未拌过嘴。

外公外婆大约是五六年前彻底放弃了农事,一应生活所需都是婆母姐弟几个安排。外公若有大病小灾,儿女们便将外公接进城医治,最后一次住院治疗是去年秋天,老爷子感冒后诊所医院都劝说别医了。外公岁数太大了,难免有医生会为自身考虑。姨母和二舅好说歹说,又写了保证,好不容易住了院,护士扎上针输了液,临到第三步液体换上不一会儿,外公开始打摆子,情急之下二舅拔掉了针头。姐弟几个着急忙慌地将外公抬上车,返乡路上外公竟然奇迹般地苏醒了。

今番一病,外公意识有时清楚有时糊涂。五一我和爱人探望老爷子时,老人已不能支配四肢,口齿含混不清。看着外公红润的面色,总以为老人家来日仍多,还会慢慢痊愈,不想两月不到已天人永隔!

这个六月,留在记忆中太多难以忘怀的经历,外公笑眯眯的眼睛,和气话语,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将会永远留在儿孙们的心里!

篇4:我的外公和外婆

我的外公和外婆_作文

我的外公和外婆可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欢喜冤家”这对“欢喜冤家”可有许多故事哩!待我说上几件吧!

在一个暑假里的晚上,我正在外公家里吃晚饭,由于每次都是我吃的最慢,所以我总是最后一个踏出餐厅的'人。我前脚刚踏出门,外公和外婆就一前一后地走进来了,只见外公把一盘大家吃剩的菜拿起来,正准备倒掉,外婆突然从后面窜出来,大声说:“哎,别把菜倒掉,这菜明天还可以吃的!”外公接着说:“阿喂,这菜放到明天吃,不卫生的,说不定吃了还会拉肚子呢。”外婆又接着说:“明明还能吃的嘛,干嘛倒掉,真是浪费!”他们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辩论起来。这种情况还“不足为奇”,再让我来跟你讲更常见的吧!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来外公家玩。正碰上外公想买个新的饮水机的事,见妈妈来了,就让妈妈陪他一起去买。这场景,恰好让外婆看见了,现在可不得了了,急忙走过来,对外公说:“哎,不要买,家里不是有一个嘛,干嘛要买呀,你这不是浪费钱嘛!”外公听了,就对外婆说:“这怎么是浪费钱呢!现在的电器都是高科技的,高科技的饮水机功能一定比以前的强的多。”这时,我想:现在,说不定开个玩笑,能让他们停下来。于是,我就说:“我的外公和外婆,你们别吵啦,外公,你既然想买东西,不如――让外婆陪你下楼给――我――买袋水果冻吧!”我一说完,外公和外婆还真不吵了,又和好如初,并手拉着手,下楼给我买水果冻去了!哈哈,这次既让他们停止了“口战”,又让我捞到了一袋我喜欢吃的水果冻,真是“一举两得”!

同学们,表面上,你们会觉得我的外公和外婆很会吵架、逗嘴,其实,他们的感情好得不得了。有时侯,外公和外婆的“口战”,连妈妈都拿他们没办法,但是有时侯,我能用我的“口宝”阵住他们啊!我真心祝愿这对“欢喜冤家”能够永远快乐、幸福!

篇5:外公和外婆作文

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护城河畔,休闲于鸟语花香的水绘园,置身于庄重气派的安定广场……你是否想起建设这些高大设施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告诉你吧,这些钱均来自于税收。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关于税收,我还有个小故事要讲给你们听呢!

记得前几年,外婆外公开了一家杂货店。在外婆的'精心打理下,杂货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晚上,我总看到外公外婆围在桌子旁清理账目,从他们喜滋滋的神情里我看到了我们家会因为这个店而改善起来。

又是一天晚上,我在做作业,外公在算帐目,外婆在数钱。末了,外公拿了根香烟边抽边说:“这几天的营业额不错,光今天就做了五百多。”外婆也笑得合不拢嘴,可突然外婆像想起了什么,脸色顿时晴转多云,若有所思地说:“明天就该来收税了吧!你把那些发票好藏的藏起来,尽量做得天衣无缝。”外公点了点头,便继续抽起了烟。

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外婆却与我一起坐在饭桌上吃饭,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招呼顾客,看她那个样子,好像无精打采的。这时,外公也进来了,外婆白了一眼外公说:“你昨晚咋搞的,不但一分钱没少还得罚款。”外公叹了一口气说:“我怎么这么粗心啊?”我好奇地问外婆咋回事,她说:“那些穿制服的,整天帮政府收这个钱,收那个钱,我们一天到晚要交这个税,纳那个税,跟剥削差不多……”我模棱两可,看他们正在气头上,我也不多问了。

吃过午饭,我像往常一样去书店看书,突然,一本《小学生税收知识读本》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地仔细读了以后,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我把它借了回来,晚上仍是他们在清点帐目的时候,我拿出这本书放在桌上,对外公外婆说:“税收不是剥削,你们看这本书。”我帮他们翻开书,可外婆不耐烦地说:“小孩子懂什么?我和你外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凭什么要交给他们?”我对他们说:“我们开杂货店就得缴纳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用这些钱来建设人民军队,投资医药事业,教育事业,完善设施……”妈妈看见了我的所作所为,开心地说:“看来书没给你白读。”

自从我这个小老师给他们上了这一课后,地税局的人再也没有在外婆的小店里出现,因为每年的一月份,外公外婆就很自觉地把税款交上去了。

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外公外婆这样的纳税人,我们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提高,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祖国才得以繁荣昌盛。

篇6:外公和外婆作文

我们家有一对欢喜冤家,你们知道是谁吗?就是我的外公和外婆。

外公和外婆他们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外公的性格比较马虎,外婆的性格非常细心。从我懂事开始,他们总是为了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比如说,我要吃零食的时候,外婆说:“赶快去洗手再来吃。”外公说:“刚才不是洗过了吗?你直接吃好了,没关系的。”或者是我冬天上学的时候,外婆说:“张昕,你穿这件衣服去上学。”外公说:“你有病啊!今天又没下雪,张昕,你穿那件衣服去好了。”外婆又说:“你不知道,刚才我去买菜,风和刀一样。”然后,他们又吵起来了。

平时,外公总是爱看报纸和电视新闻,但是外婆从来不看报纸和电视新闻,她喜欢看连续剧,这两个人意见不统一又要吵了。外公说:“你这个人,国家大事一点也不关心。”外婆说:“老头老太还关心什么国家大事啊。”最后,他们只好一人一个电视,各看各的了。

但是,他们也有意见统一的时候。比如,外婆说:“张昕,你该去做作业了。”外公马上接着说:“张昕,你是该去做作业了。”

这就是我们家的欢喜冤家。

篇7:外公外婆作文

外公和外婆总是拌嘴。

自从外公生了一场病以后,做饭的事儿就落在外婆身上。外公有时会唠叨:青菜炒的怎么这么淡,让人怎么吃啊?有时会对外婆大吵大叫:好久都不做红烧鱼给我吃了,老是蒸着吃,我都快吃腻了。这时外婆会毫不示弱的说:老年人要吃清淡,这个不用我说,你不知道吗?老馋猫!惹恼了我,自己喝西北风去。

外公喜欢抽烟,两根手指都是黄黄的。每当外公要抽烟的时候,外婆就会在旁边大声嚷嚷:烟是你的命根,抽抽抽,抽的满屋都是烟味,孙子们就因为这烟味才不来看你,早晚一天会被烟害死!可外婆对外公抽的烟要求挺高,不让他抽劣质的烟,给外公买烟也很按时,从没让外公断过烟。

外婆喜欢和朋友一起打麻将,有时玩的忘记时间,为此,外公给外婆买了个手表,亲自戴在外婆手上。从那以后,外婆很少晚回家。不过有时那些爷爷奶奶缠着不让走,外婆也会恋战,这个时候回家,外公往往打发雷霆,每当这个时候,外婆就一言不发。虽然外婆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因为她觉得外公没尊重她。外婆虽然也知道外公是担心他,但是外公的方式总有些让她无法接受。所以外婆总说外公强势。

外公年纪大不如从前,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常常在上楼梯的时候摔跤。外婆为此不知道落了多少眼泪,不过外公很坚强,总是会冲着外婆笑笑说:人老骨头硬,越摔越有劲!不过没摔一次,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到正常。以后再出门的时候,外婆总是一刻不离外公的手,嘴里不停的提醒:小心点儿,小心点儿!

外公经常说,我和你外婆拌嘴也是工作——乐观的外公外婆!

篇8:外公外婆作文

我记得那个万里无云的下午,阳光和此刻一样温暖明亮。我坐在大树下,偷偷看动画片。我忍不住又笑又傻笑,就像一只小鸡在阳光下啄来啄去。你走过来发现了藏在课本后面的漫画书。你看起来很生气,捏了捏我的鼻子,但我发现你在偷偷笑。我不说话,你安静地和我一起看。额头全是泥和汗,你却忘了刷掉。无声有趣的漫画书都淹没在温暖的课本和课外阅读中。

到了初中,每晚努力学习已经成为必修课之一。有时候累会不断上升,内心会挣扎。每次我试图让步,你总是端着一杯热咖啡上楼。累总会消散,但咖啡不苦。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我一瞬间觉得很甜。啊,小心脏满足了。

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总是阳光明媚。

但是一切都没了,只有黑暗。悄悄的,你走了。为什么外面还是阳光明媚,但是酒吧里只有冷风,没有阳光?我隐约看见你靠在门上指着手指,等我放学回来。

你总是说我是你唯一关心的。但是你知道,你总是让我担心和深深想念。每次想起你,我的眼泪都会不由自主的流下来,静静的站在脚下生根发芽。回到熟悉的地方,总觉得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围绕着它,弥漫在空气中。你看得见,摸不着,只有你的影子在那里晃动。

就像你像太阳一样温暖我,你的关心给了我力量;你留给我的关心坚定了我的目标。为了我自己,也为了你,我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化思念为力量,化你浓浓的渴望为力量,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进行一次长跑冲刺。

我同意你的观点,第二天下午,当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房间时,一本书和一杯咖啡会懒洋洋地躺着,我想和你分享这个愉快的时刻。

这一刻,我感到担心,百感交集。一种思念,一种感动。我充满祝福,只愿你永远幸福。在我心里,一朵我错过的花,正在悄然绽放。闻,一股淡淡的香味正飘向远方。

篇9:外公外婆作文

一不留神,又到了周末,和平常一样我和来到外婆家。

伴着一路,我们到达目的地。下了车,刚进门,就看见外婆从厨房里钻出来迎接我们。“外婆好!”我高兴地喊道。外婆脸上顿时露出开心的笑容,虽然爬满了皱纹,但还是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外婆个头很矮,但步伐矫健;细小的眼睛,一笑起来,似乎就变成一条直线。

我把书包搁在沙发上,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外公的身影,咦,外公呢?是不是在厨房做菜?我跑到厨房,果然不出所料,外公在忙着做菜。我放慢脚步,尽量不出声音,打算捉弄一下外公。可刚走进厨房,外公就说道:“回来啦。”我很疑惑,忙问:“外公,您怎么知道我在身后?不是我吓您,而是您吓我了。哈哈……”

几年过去,外公的头发有了很大变化,原来乌黑发亮,现在一半黑一半白。外公的嘴唇很厚,分明就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的眉毛很浓,正义凛然,无私无畏。不知何时外公的

眼睑爬满了皱纹,然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一双厚厚的大手粗糙不堪,就像是一块块松树皮。

外婆身材偏胖,这些都是吃出来的,但身体很棒。大大的耳朵,尤其是那耳坠,大得不可想象,周围的人都说她有福气。不仅如此,外婆的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一笑就会露出来。她和蔼可亲,即便我们做错什么事情,也是笑意盈盈。

岁月不断流逝,外公、外婆也不断苍老,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点也没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好。外公办事效率高,似乎样样精通,家里的凳子、椅子都是他亲手做的。外公不管做什么事都有恒心,里,无论多冷,都坚持锻炼。

的外公外婆,我的生活因他们而无比精彩。

篇10:外婆·外公作文

花白的头发,黑亮的眼睛,小巧的鼻子,浓浓的眉毛……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她是个干活的好手,但在教育上只是一个初学者。

外婆生活中是一碗水端不平,重男轻女。为了让舅舅上大学,把大姨送给了别人家,让妈妈只念到高中毕业。外婆只把儿子当成自己亲生的。外公呢,老实憨厚,妻管严,外婆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外婆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保留到了生命的终结,在她还在人世的前一年,还放狠话说要是舅妈再不生一个儿子,和大舅就不要回来过年了。外婆这一生,只对舅舅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我是女孩,外婆喜欢男孩,她从未给过我太多的温情。尽管两家是对门,除了逢年过节,她从不主动喊我到她家去。但我觉得外婆和别的农村女又有些许不同。在充满天灾人祸的1959年,能将三个孩子养育成人,还将一个孩子送上大学,真是让人佩服。外婆一头银发束成两个麻花辫,还让我觉得干劲利落。

我和外婆的感情并不深,所以她去世我也没有太多的难过。但是大姨和妈妈对外婆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守灵时哭天抢地,出殡时悲伤地连路也走不稳了。舅舅是男人,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只是默默流泪。外公对着外婆的遗像发呆。前几天,妈妈对爸爸说:“我又梦到我妈了,她还说想海婕了。”大姨也是隔三岔王地梦到外婆,舅舅则表示从来没有过。

外婆逝世,我觉得受打击最大的人就是外公。这几十年的夫妻,突然走了一个……外公并没有表现的痛不欲生,反而很来淡,就像之前从来没有这个人一样。日子一久,就出现问题了。经常一个人望着天空,晚上喝酒醉得不省人事,第二天醒来时习惯性地唤外婆的小名,却没有任何回应……在外婆的管束下,外公戒酒了,现在又喝了。也许酒精真是个好东西,麻痹神经,让人容易回到最怀念的,最想回去的时空。

妈妈她们和外公都不能算是亲近。妈妈和舅舅除了过年都不回去,大姨忙着自家孩子的事无暇照看外公。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去了城市,很少有人能和外公说说话了。

20xx年冬外公从凤阳那儿找了个老伴。大姨知道了,气得恨不得带人把那老太太赶走;舅舅立即从上海开车回老家了,妈妈也气得不行,打电话给爷爷让他一定要好好说说外公;村里人也是用敌视的目光对着老太太。农村人,坚信一生一世一双人,除非中年丧偶不得已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剩下的中年人会守着妻子的遗像过一辈子,断断没有再娶之理。几十年邻里,外婆为人怎样有目共睹,怎会让一个不知根知底的老太太鸠占鹊巢?

舅舅怒斥外公:“我妈才走几年啊,现在尸骨未寒你就想带别人回家?!”外公说了一句很心酸的话:“要是没有她,我哪天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最终的结果是那个老太太走了。

外公还念着外婆,那个老太太,只不过是外婆的替代品罢了。外公神经粗大,离了心思细腻的外婆真的不行。几十年的伉俪夫妻,外婆早已成了外公生命的一部分,现在那部分成空白了,外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像鸳鸯是你共我的存在。

外婆和外公在一起的时候多好啊!整天如胶似漆的。外婆是地主家的女儿,却甘心下嫁外公,为他洗手做羹汤。外公习惯了外婆的陪伴。任何人在他心中的分量都比不上外婆。现在老家大堂里还摆着他俩的结婚照。没有洁白婚纱,没有凤冠霞帔,只有粗皮麻衣,却都笑颜如花。他常看着照片中的外婆,眼睛也会说出爱来。

篇11:外公与外婆

已有三年没看到外婆外公了,挺想念他们的。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终于答应带我回老家。

宽敞的汽车载着我那颗驿动的心奔跑在那宽阔平坦的回家路上……

“外公,外婆,我来了!”还没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喊起来,却只见三舅妈从里屋走了出来,笑盈盈地说:“你们来了!快请进!你外公正在跟你表哥聊天呢!”“和表哥聊天?表哥不是在上海读大学?”我疑惑地问。“你表哥确实没回来,你外公正和他视频聊天呢!”“视频聊天?没搞错吧?他都75岁了!”“没错,你外公现在不仅会视频聊天,还会在网上跟棋友下象棋呢!简直入了迷!”

“那外婆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我问道。“瞧,那不是你外婆吗?”顺着三舅妈的手势望去,在邻居家的院子里,外婆红光满面正坐在一辆电动车上,仿佛是个飒爽英姿的女司机!外婆一见我来了,停了下来,说:“乖孙女,快过来,车好看不?”“好看!可您怎么学起电动车呢?”“你看,现在我们家的生活多好,不愁吃、不愁穿,你三舅最近又添了数码相机,正教我如何使用,等我学会骑电动车了,就可以和我一帮老姐妹一起去旅行,合影留念了……”正说着,门外又传来招呼声:“邱大姐,音乐响很久了,就差你一个了。”“好的,我马上到。”外婆说完,急着往外走,而我却一头雾水,“音乐?外婆,你要去哪里?”“噢,孙女,你还不知道吧?我们村成立了老人舞蹈队,我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了……”话还没说完,外婆已不见踪影了。一连串的意外使我久久回不过神来……

“别发呆了,”三舅妈轻轻地推了我一下,“你外公在叫你教他发‘伊妹儿’呢!”“噢,我来了。”我欣然回答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说得不错,才短短三年时间,外公、外婆一改以往的老样子,变得如此时髦,走在时代的前端,确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又想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城市如此,乡镇如此,农村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万岁!

【我的外公外婆散文】相关文章:

1.给外公、外婆一封信

2.外公外婆的爱的作文

3.辛苦的外公外婆作文

4.我的外公和外婆的小学五年级作文

5.我想对外公外婆说600字作文

6.听外婆外公说家乡作文

7.外婆花轿散文

8.清明节让我想起外公散文

9.外婆我一生的恩人的散文

10.给外公外婆的一封信作文800字

下载word文档
《我的外公外婆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