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亲情感悟日志
“Plutofis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珍惜亲情感悟日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珍惜亲情感悟日志,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珍惜亲情感悟日志
时间往往比金钱、名誉、权势更为珍贵,可是亲情呢?我干直言不讳地说,亲情比事件任何一切更加难能可贵!
有这么的一个奇迹,发生在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身上
按常理,一个心脏被刺穿的普通人,生命只能维持很短很短的时间。可是带着这种致命伤口的父亲,为了能使女儿平安地回到妻子身边,竟奇迹般地活了三天,并不被女儿所发觉!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孕妇身上作文
由于大火的逼迫和消防车遇到的,使得在楼顶等待救援的人们只能选择背部朝下落到破棉被上,同时也包括这位孕妇。可是当人们都成功获救后,她还在犹豫:是否该背部朝下?她要是这样做,就会伤及到腹中胎儿的性命。所以,她毅然选择了头部朝下。结果,棉被“咔嚓”一声破裂了,她被撞得头破血流,当场窒息,而胎儿却被救了下来。
这两则真实的故事,是多么的催人泪下呀!这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神圣、最伟大的亲情!作文
不过,亲情的体现也不一定就是要大义凛然地牺牲自己,它往往存在于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每天早上,总是有几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唠叨话语催你起床:“快起来呀,太阳就要晒屁股啦!”接着,当你起床后,便为你递上一杯香喷喷的牛奶,要不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当你正准备上学之际,还得听句唠叨:“小心呀,注意车!”唠叨里,饱含了温暖的亲情。虽是听过千百次,却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答着话:“好啦,我知道了!”
母爱是温柔的,而父爱却往往显得博大、深沉。虽然父亲总是扳着那张严肃的脸教育我们,但我们却总在父亲的严厉中慢慢地长大、懂事。父亲的爱并不溢于言表,他总是默默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肩上扛着的,是沉重的担子……
亲情,就像水的味道,淡淡的,只有真正用心去品尝,才能发现这是多么的朴质而又纯洁。似一股清流,洗涤心灵 中的尘埃。
珍惜亲情吧,别让自己默默地错过这样的幸福!
篇2:亲情日志
我在很长时间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被孤立着,母亲格外严厉地修理着我,而哥哥们总觉得陌生的我得到了过多的宠爱,即使是疼爱我的父亲总在我被责骂和痛打的时候默默走开,一个小小的孩子,总在幻想我的家在别的地方。那些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挫败感,一直陪伴着自己。
我在倔强和叛逆的青春期遭遇了母亲的更年期,我们在互相的撕扯中,恨着,也许只是我。或许只有母女之间会有这么深的恨意,因为只有母女之间才这么互相了解对方,她们可以随意地深刻地伤害另一个人内心最深的地方,甚至连一句话都不用说就可以做到。我的哥哥们却可以在母亲同样严厉管教下坦然地成长着。我在那些岁月里头一直希望自己能渐渐独立、强大,以致有一天能和母亲相抗衡,直到有一天我能斗败她。
可是,就是在我觉得自己将要可以有力气母亲争斗什么的时候,母亲突然病倒了,帕金森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啊,母亲突然从一个看上去那样强大的人变成一个迟钝、退缩和胆小的人,我常常看着小心翼翼、喃喃自语、走路悉悉索索的母亲,茫然不知所措,就好像突然失去对手的斗士一样,心中充满无限烦闷。
我一直潜意识中不让自己性格里出现母亲那样的特质,我一直觉得自己像父亲,看上去平和、善解人意、不事家务,但是其实我知道在内心深处,我其实就是那样一个女人,好强、焦虑、神经质到要崩溃。
现在,有时候,我会带着小孩去看她,小孩渐渐到了当年我回到她身边的年纪,我也渐渐体会得到,或许也永远体会不到她的付出和疲倦。我知道她曾经年轻动人,我知道她曾经痛失所爱,我知道她曾经岁月艰难,但是现在我坐在她身边,一句贴心话也不会说,像个串门的客人。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忽然觉得,也许在那些岁月中,她给我的那些强大也许不过是一种错觉,在我和她无尽的争斗中,或许她比我更孤独、烦闷和难以忍受?因为,我在成长着,而她,在渐渐消耗着。那趟艰难的旅程中,她也只说了一句:脚肿了。她应该忍受了很多,没法说。
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也不是一个懂事的小孩,如果,在那趟重庆之旅中间,我懂得蹲下来给她揉一揉,问一声,妈,你还好吧?也许我们的那些岁月都会变得不一样,不会这么孤单地抵御着人生的寒,而亲人就在最近的身边。
外公的传奇
难得回次老家,在回家的途中再次看见外公的坟墓孤零零的躺在一排新房后面,是那么刺眼又是那么凄凉。之前很不理解外公生前为什么决意要把自己的坟墓安在这个不适合死者安息的地方——嘈杂、突兀,唯一的好处就是人气比较旺。直到不久从母亲和姨父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原来外公的一生如此传奇,正是他那传奇的一生让我对外公的选择才有了一丝的理解。
从小到大总以为外公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外公,和其他的乡下老人没什么两样,爱唠叨、爱打牌,但却勤劳疼爱小孩,还有一点点的重男轻女思想而已,记忆中最大的不同不过是外公那永远也变不白的头发,别的老人六十不到就开始白头发了,而外公却快九十高龄了却还是一头的黑发,不仅黑还整齐发亮。天真的我曾这样问过外公:“外公,你的头发什么时候变白啊?不会等我的头发变白了你还没有白发吧?”外公听了自豪的笑了,没有说话,只是用他那没有肉的手摸了摸头。
外公虽瘦却很健康,这或许和他那勤劳不无关系吧。八十多岁的他还在种地种菜,不光种给自己吃还经常送给左邻右舍,甚至是大半个村的人都在吃外公种的菜。更为厉害的是外公从六十多岁开始坚持不懈的把属于这个村子的田间地头都种满了棕叶和茶叶,二十多年过去了,外公种的茶叶和粽叶已经完全可以供全村两百户的人使用了。
可是如此勤劳的外公却一直过着“孤苦”的生活,外婆去世的早,两个舅舅又出门在外,若大的房子里只有外公孤独的身影进进出,由于外公住在老村中甚至是大半个村子都只有外公孤独的身影,每次去看外公,走在寂静无人的村中时总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真不知道外公这么多年是怎样熬过来的。
但是外公却很乐观,每天早上一吃过早饭就去最热闹的街市打牌,外公爱打牌有时胜过一切,牌桌上的外公非常精明很少会有输的时候,妈妈说这是因为外公年轻的时候锻炼的实在太多了,姨父也说外公是为了打牌可以放弃一切的人,我不相信,至少再爱总不会胜过家人。但接下来妈妈和姨父却证明我的想法错了。
他们说外公年轻的时候不仅长得帅而且家庭条件还很不错,为此从小家里就给外公养了个童养媳那就是我的外婆,外婆像一切过去的童养媳一样乖巧听话,甚至是低眉顺眼。勤劳的外婆把家里打理的非常好,那时的外公也像那时大多数的富人家的孩子一样整天在外玩乐,当然外公最喜欢的就是赌博了。
嗜赌的外公终于赌红了眼,不仅将家里的钱财一扫而空,甚至在失去理智的时候把家里的大房子都输掉了,这还不够,此时的外公像着了魔一样他把自己给压出去了,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卖了,终于外公输了,输掉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庆幸的是此时的外公还没完全失去理智没有把自己的家人也赌上。赌债是要还的,外公的赌债是替人去打仗,那时国名党正在征兵,就这样外公随军踏上了离家之路。
或许是担心无依无靠的家人,或许是内心中赌瘾犯了,亦或许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几个月后外公毫无征兆的回来了,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结果总是出人意料,外公是逃回来的,不知道外公哪来的勇气?要知道逃兵一旦被抓那就是枪毙的,真不知道外公哪来那么大的勇气?
本以为经历这次事之后外公会重新改过的,可是年轻的外公不但没有改过反而变本加厉,赌的更加频繁了,甚至没时间去看看寄居在他人屋檐下的妻女,再一次输得一无所有的外公又一次的把自己给卖了,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的外公再次的踏上了征途。战争的烟火更重了,和外公同去的还有我的二爷爷,二爷爷是我爷爷的二哥,同样的是赌博,只不过二爷爷是一时心血来潮中了他人的圈套要替别人去卖命。
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却有着相同的担忧,此次前去绝对的凶多吉少,悲哀的气氛笼罩在两个家庭之中,尤其是外婆,一个弱女子不但要养活一家人还要筹钱建房了。其中的苦痛可想而知,对于此时的外婆来说这不算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莫过于对外公的思念,对那时的女人来说,丈夫是他的天是他的地,不管丈夫做错了什么,丈夫始终都是她的依靠,她的一切,甚至超越她的生命。
篇3:亲情日志
外婆日盼也盼,每天一有时间外婆就去门口的桑树下守望者,凝望外公离去的地方。或许是外婆的真心感动了什么吧,终于一天在外婆的视线当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不过这个熟悉的身影还穿着一身帅气的军服,有点疲惫,有点忧伤。不错那个帅气的身影正是外公,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外公再一次的逃回来了,喜出望外的外婆没有注意到外公变了,这次回来,外公的眼里少了些许成功归来的得意,骨子里的嚣张也荡然无存了,剩下的是无尽的忧伤。
一直不知在外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从此之后外公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再早出晚归的出外赌博了,只是一味的埋头做事,从前那个小纨绔不见了。短短的几年过去了,在外公的勤劳之下,外公外婆又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房,甚至是全村最大的房子,每当母亲们问起外公的那段往事,外公时而笑而不语,时而勃然大怒。我想笑是淡然了,而怒是一种记忆吧。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是很佩服外公的,我也曾问过父亲:“如果你像外公一样你会逃回来吗”?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他没有你外公那样大胆,逃兵一旦被发现只有死路一条的。逃的路上又该是多艰难,我也无法想象,我只知道外公是带着对家人的愧疚和思念回来的,他要回来弥补他所犯下的过错。我敬佩外公并不意味着我赞成做逃兵,我也希望在我的生活中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逃兵,但我希望我能继承外公那坚毅的品质和对生命无尽的渴望。
纨绔的外公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勤劳简朴的外公,即使在后来那最饥饿的年代,也没让自己的子女受太多的苦,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不仅影响到母亲他们甚至是我。让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养成了不攀比,不炫耀的我认为的好品质,也让我在同龄人中快速的成长起来。
外公的一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够不上传奇,但于我却是最大的传奇。
我的父亲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你会认为我首先会描述我父亲的外貌。其实不然。至今,我对父亲的外貌都还是模糊朦胧的。我不知道他有多高,有多重,是否是双眼皮,耳朵是大是小还是不大不小……甚至,父亲的生日我都是高考后才知道的。可以说,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但父亲却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记忆中,父亲从未打过我们俩姐妹。有一次,妹妹一直哭着不停。怎样哄,都哄不停。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也只是把妹妹拎出屋,把她关在门外,说:“等你哭够了,再进来。”不久,有位邻居来找父亲,妹妹就进了屋。自此,她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哭了。
父亲每天都很忙。农忙时,他加紧地把农活做松;农闲时,他就到叔叔包的工地上去做工。一年四季都是在地里和工地上忙活。因此,他很少关心我们俩姐妹的学习。初三最后一学期,妹妹怎么说,怎么劝,都不去报名。
她还让父亲把预交的学费拿回来。那时,我读高三,正流连于高考的“题海”中,对妹妹辍学的事,没多想。直至,高考结束后,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时,我才明白妹妹已经到外地打工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妹妹知道家里的境况,故意不好好学习,最后被逼退学。父亲也没说什么,找了个空闲的时间去学校把钱领回来了。
有一次,父亲急着要把地里的玉米全部施完肥。他让我去帮他拔草。那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正打算赶去学校上晚自习。走路还要走1个小时。我嘴上没说什么,极不情愿地跟着他到山上拔玉米地里的草,但心里早已生气地对他反抗道:“我不去上课了,以后就帮你干农活算了。再也不去上课了。”拔了一个多小时的草,爸才对我说:“好了,回去吧!”我站起身,悲愤地匆匆跑回家,装好书包,去了学校。到学校时,同学都早已吃完晚饭,准备上课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于对父亲的报复。自那以后,我的成绩进步很快,最后还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用三姨的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父亲接的电话。他只回了我一句:“哦!知道了。”好像是在回答别人问他“吃饭了没有”一样。
大二第一学期,根据大一的成绩,我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首先想到的是给家里打电话。电话响了两声之后,父亲接起了电话。我听到是他的声音,喜悦之情一下子都消散了,平静地说:“我评上了三好并拿到奖学金。”他只是淡淡地说:“哦。知道了。”双方沉默了两秒。他说:“你在那里要吃好点。”我回道:“我知道。”他说:“那好吧!就这样了。挂了。”每次打电话,只要是父亲接电话,通话时间绝不会超过2分钟。这次也一样。很多话都咽回肚里了。
这学期,我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评贫困生时,没有我。我不能申请奖学金。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这次也是父亲接的电话。我哽咽地说:“爸,这次的奖学金,我没申请到,怎么办啊?”泪不自觉地流下。
爸说:“没申请到就算了。没钱了,给我说,我让三姨给你打过去。钱,我已经放她那儿了。”我含泪道:“可是,爸,我没申请到奖学金。明年你又要交学费了。那么多的钱,我不想你和妈再那么辛苦。”爸说:“没关系啦。我和你妈都还能做的动。你的学费还是挣得起的。别多想了。在学校自己照顾好自己,吃好点。争取明年拿到就行了嘛。”
我没再多说什么,只是一味地重复又重复我没申请到奖学金,他和妈又要劳累,并且妈的身体又不好。爸也是一再的安慰我,别再多想。没申请到就算了。那段时间是我和父亲自大学以来通话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
事情过去了。心情渐渐平稳。我抽了一个估计父亲不在家的时间给妈打了个电话。我问妈,外公的病好了吗?买电视的钱给了吗?妈说,外公的病反反复复,还在住院观察。他们刚卖了条猪,但是买电视的钱还没给。一个星期后,我又打电话回去问妈。妈说,外公的病好多了,已经回家了。
电视的钱仍还没给。她还给我说:“你爸让我别给你说买电视的钱还欠着,怕你在学校会更节约。”当时,泪就不断的往外涌。我努力压住哽咽声,平静地说:“不会的,我会照顾好自己,吃好的。”其实,正如爸所担心的那样,未申请到奖学金已成事实后,我真的变得更节约。每天都算着,没必要的开支,钱不要超过那个数。
此时,我有依稀地记起了去年春节回家,去外公家拜年。父亲抱怨地给外公他们说:“每次她都只给她妈打电话,从不给我打。”她,当然,指的是我。事实也是如此。上大学以后,我都只是挑估计父亲不在家的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只有极少数的时候,他碰巧在家,但也只是聊我的钱够不够。
其实,很多事没做,很多话没说,很多感情没显露,但并不代表他不懂,不关心。只是缺乏表达而已。“知女莫若父。”我现在算是真正感悟到了。希望我醒悟得还不算太晚。
篇4:亲情日志
祖父的老屋
小学时候,祖父承包了乡里的一片山。离我家有二里之遥,自此祖父一家便搬到了山里,父亲早已分家另过,所以我们不会随行。但是,放学以后,我会不辞辛苦,多行两里路去祖父家里,因那里是我快了的天堂。
爬过一段山坡,路转山头忽现,三间茅草房像是挂在半山腰,窗户面对着对面的三尖山,墙是土坯的,门前则是牛羊圈。四周的山围成了一个半圆形,像是天然的院墙。山上是密密匝匝的松柏林,则是给墙涂上了颜色。这便是祖父的新家。
顺着山坡而下,虽然很累,但呼吸却极为顺畅。未到门前,家里的小狗便提前迎了出来,晃着尾巴在你的身边打转,散养的鸡鸭也会欢快的叫起来。紧接着,便听见祖母的嗔怨,“你又来干嘛,就会赶饭点。”我什么也不说,只是调皮的做个鬼脸。
祖父则在给牲畜饮水,亦或在修理农具。看我到来,面带笑容说一句“大学生放学了”。而我则是嗯了一声,便进屋寻碗架找吃的。祖父一天书没念过,但对孙男弟女却是极好的,总怕我们吃不饱,让祖母做饭时多加一碗米。
虽没念过书,但祖父帐算的却极快,而且极会做买卖,今天买了两匹马,养一阵卖了,再买两头牛,一来而去,家里的生活费便解决了,有时还会有一点小积蓄。祖母则是典型的农村小脚老太太,有些耳聋,满嘴的牙齿早已掉光了,一生连名字都没有,但是祖母做的饭却是非常好吃,贴的玉米面大饼子,是那样香甜,至今想来仍然回味无穷。
一到寒署假,我便长住在祖父家,没事的时候,去草房屋檐上掏家雀窝。亦或是爬到对面的三尖山顶上,躺在一块大石上,微闭着双眼,阳光在眼里便现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有时会美美的睡上一觉,直到山风吹动树叶,才会把我叫醒。
慢慢地起来,迈着庸懒的脚步,向山下走去。大多时候,是帮祖父放羊,再赶上几头牛。清晨,踏着沾满露珠的青草,沿着羊肠小路,斗折蛇行,把羊群,牛群赶到松柏林里,任露水打湿裤角。
会在松柏树下捡一些刚刚长出的红蘑或黄蘑,没啥可装,就折一根长草,把蘑菇穿起来,一天下来收获颇丰。当太阳把半边脸靠在山顶,松柏的影子被光线拉长,我会哄着牛羊向家里赶去。祖父早已等在老屋门前,准备给牲口喂料。我也终于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去寻找晚饭后的快乐。
老屋旁边的山谷里,是一片果树林,有苹果树,梨树,还有一些山丁树。每到秋天,当果实压弯枝头的时候,也是我最快了的时候。就像孙悟空进了潘桃园,专捡大的果子摘,掉在地上的也不去管,这时祖父总是把掉在地上的果子捡回家,脸上却没有一丝责备。嘴里咬着甜甜的果子,美好的童年伴着甜味,已悄然过去。
如今,祖父携着祖母已然仙逝。但老屋还在,二叔又在老屋后面盖了四间瓦房,老屋只是放一些柴草。但童年的美妙时光,已随老屋装在了记忆里。夜来幽梦,透过轩窗,祖父母已两鬓斑白,凝望他们早已长大的孙儿。
祖父的老屋,是一生的快乐相伴。
母亲的院子
随着母亲走进院子,一下子惊呆了:整个院子被高低不齐的绿色灌满了,只有一条小路,蜿蜒着通向屋里,很有一种走进菜园子,或者进了庄稼地的感觉,就连那条小路都有偶尔爬过来的南瓜秧。深绿色的倭瓜,白色的南瓜,玲珑剔透的小柿子,稀稀拉拉的老玉米,甚至还有别的作物,把一个院子装得满满的,爬满了地,爬上了树,爬得屋檐都是瓜秧子,院子里从上到下全是果实,到处都飘散着一股庄稼的气息。撩开玉米叶子,小心着南瓜秧,揣了一肚子惊喜走进屋里,堂屋地上堆了一堆老大个儿的南瓜,我抱起一个,老沉。我问母亲,说怎么想起种这么多东西,母亲告诉我说和人家要了点儿瓜苗,一样种了几棵,既没有施用化肥,也没有打农药,好吃。我赞叹到结的真多,母亲说弟弟妹妹他们还拿走了好多呢,言语中都是自豪。
在屋子中和母亲寒暄了一会儿,我情不自禁又走到院子中,好家伙,秧苗的深处倭瓜成了堆,大大小小的挤压在一起,白色的南瓜也有好多,我甚至都数不过来。原来,在稀稀拉拉的玉米底下,还种有韭菜和苦菜,靠边儿上有一架黄瓜。苦菜已经长到很高,显然是很长时间没人拔着吃了,只有少量嫩的,被我揪了下来;那一小片韭菜很嫩,母亲说已经被老三割走了不少,剩得这一小片是专门给我留的,知道我爱吃韭菜;那架黄瓜已经爬到了树梢上,高高的吊着几个嫩黄瓜,只有那片香椿苗子老了,叶子泛了黄,想吃的话只有等明年了。我翻开玉米的包皮看了看,还有嫩的,索性掰下来准备烧着吃。走在母亲耕种的院子里,有一种寻宝的感觉,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找到一个什么宝贝,或者是一个老大的南瓜,或者是一个红红的西红柿,或者是几根没有摘剩下的豆角,脚下有,头上也有,一个惊喜连着一个惊喜。母亲看我喜欢,自己也高兴的合不拢嘴,把一个一个南瓜的位置指给我看。原来,哪里有果实,一共有多少,母亲是一清二楚。于是,我想到,母亲每天不知道要看这些果实多少遍,她计算着,儿女们谁喜欢南瓜,谁喜欢老玉米,谁喜欢苦菜,谁喜欢倭瓜,她下种的时候可能早就计算好了,这些果实就是给我们的,为的就是看我们高高兴兴拿着走。看着满院子的瓜果,我心潮起伏:母亲,心里装得永远是儿女。
包括我在内,我们四个儿女都没有空手回城,收获了母亲种下的绿色蔬菜,轻而易举的就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母亲在春天的时候下种,夏天的时候浇灌,有多少个日夜盼望着它们开花结果呢?母亲期盼的绝对不仅仅是我们吃的高兴,她老人家最盼望的是我们一个个都回去。我也知道,我们抱回来的果实,饱含着母亲的辛劳。
母亲
很多年前,我是去过一次的重庆的,应该,和母亲。
那是一次漫长艰难的旅程,不过那时候的旅程几乎都是艰难和漫长的,我试过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晃荡了三天,下车后脚踏实地地继续晃荡了一天的感觉。那次是经过重庆去广安老家,火车硬座。我晚上可以躺在座位上睡觉,母亲一晚上一直坐着,直到天亮,她说:脚肿了。
母亲那时候比我现在大不了几岁,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个严厉的教师,好强、能干、凶,走路风风火火。
我从小没有在我母亲身边长大,等我回到她的身边,已经是一个和她期望不符的小孩,不过我猜,她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期望,只是从我回到她身边,我们就互相看不惯,她刀削斧砍地改造着我,我忍受和抵御着这一切。
篇5:珍惜亲情
珍惜亲情
珍惜亲情新博初中101班 李慧军
自从奶奶去世、妈妈生病后,我才知道我是个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军军,今天公路上一个学生因为骑自行车不小心,撞到了卡车上。你以后一定要当心。”“军军,听说明天要降温,你的毛衣已经给你找出来放在你床头了,明天上学时记得要穿上。”“军军,这次月考分数出来没有?考得怎么样?”……“妈妈,你烦不烦!”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每天一到家,妈妈的喇叭就开始广播了。唉!真烦!
“哟,我的.孙子回来啦,来,来,我帮你拿书包。累不累呀?先喝杯水。”“饿了吧,先吃点蛋糕垫垫底,晚饭快好了。”“中午在学校里吃饭还吃得饱吧?学校里的菜怎么样?合你的胃口吗?”……“村东头老李家的孙子今天回来看望他爷爷和奶奶,带了好多东西呀!将来我孙子考上大学也和他一样。”我走进房间,把门重重的一关,“砰”的一声,暂时获得一点清静。唉,整天不是妈妈就是奶奶,我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这一年冬天,奶奶因禁不住寒冷离我们而去了。妈妈也因操劳过度生病住院了。我终于解放了,啊!自由万岁!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没有我预料得那么好。妈妈住院的第一天当我放学回到家时,看到的是冷锅冷灶,我可从来没做过饭呀,这可怎么办?只好吃方便面了。吃了二天后,我再也不行了,一看见方便面我就要吐。赶紧打电话给妈妈请求支援。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又出现了新问题,每次换衣服都是妈妈或奶奶把衣服拿出来摆在我的床上让我换。今天上体育课出了汗,回家后就想找一件衬衣换一下,可是等我脱光了上衣光着膀子的时候才想起衬衣还没拿出来呢,翻箱倒柜,这可把我冻得,鼻涕、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流。等我换好衣服一看,乖乖,整个房间像遭了贼一样……
在这个冬季我终于知道我离不开妈妈的唠叨,奶奶的罗嗦。在这个冬季我终于懂得了珍惜家人的亲情。
篇6: 感悟日志
态度决定生活高度
生活是一份理解和善意,并不是吃自己的榴莲让别人学会忍耐,生活的光明和期望在于每一个起心动念,向好的改变,才是和世界相处的最好方式,需要哪些大部分的固执,学会放弃。
生活不是被动的去理解那些无奈和凄凉,而是用慈悲和温和去改造和创新,人生不必要急着去倾诉,把所有的理解活成生活的现实,就是生命的知音,在哪里放下,在哪里自在,在哪里看破,在哪里快乐,少肯定一些自己的固执,生活就少了许多后悔莫及。
人生这一场过往,不必要任性,也不必要矫情,更不必要挑剔和比较,生活里遭遇的所有烦恼都不是生活的好货,生活的经历对人生只是一种指导,在内心的世界里磨练光明,在自己的信念里活出期望,好好的活着,才是人生最好的庄严,管它烦恼是什么货,时光统统都会带走。
生活需要几分冷静的清醒,对烦恼的认识,和对烦恼的超越,客观的说是如何真诚的应对自己的浮躁,和克服自己的缺点,这世间所有苦乐都不是偶然,这世间所有故事都务必适应随缘。
生活的烦恼在哪里伤人,大多是太欣赏了自己的优点,或者说该放手的时候,力度和速度不够。
这世间的事,如意与不如意,就在于心地怎样想、怎样包容,每个人都是岁月的过客,但不是岁月锅里煮的菜,不管怎样思考,多几分善意,往好的地方琢磨,有几分不如意,就往随缘的地方想一想,生活总不能自寻烦恼,不是生活真正恼了谁,就应清楚一件事,自己的那些烦恼本来就剩余。
没有人否认人生的艰辛,那些漂泊,那些磨难,需要内心的信念,去鼓励自己内心的不足,甚至规范自己的懒散,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选取,但是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将内心的坚强坚持到底,去应对和理解,自己相遇的那些故事和起伏,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活出什么样的态度。
【珍惜亲情感悟日志】相关文章:
1.珍惜亲情-作文
2.珍惜亲情作文
3.感悟亲情作文
4.作文:感悟亲情
5.珍惜亲情情感随笔
9.心灵感悟的日志
10.伤感感悟空间日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