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好青年”事迹材料
“CherryKatc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孝顺“好青年”事迹材料,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孝顺“好青年”事迹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篇1:孝顺“好青年”事迹材料
孝顺“好青年”事迹材料
孝顺“好青年”事迹材料吴润林,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系红寺堡区回民中学教师。从至今,他除了教育好学生,回到家里就陪母亲聊天,给母亲按摩,天气好了,就把母亲背下楼晒晒太阳。每逢节假日,只要条件允许,他总是把母亲带出去转转,让老人散散心,享受享受生活。特别是在母亲病重的这几年里,他把陪妻子和女儿的时间都用在陪母亲身上,特别是在去年母亲病重期间,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母亲身旁,喂饭、擦洗、按摩、洗脚、陪床,把母亲护理的舒舒服服,手术后恢复良好。
吴润林,男,汉族,吴忠市同心县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现就职于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吴润林同志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是孝老典型中的代表。在父母眼里他是个好儿子;在岳父岳母眼里,他是个好女婿;在妻子眼里,他是个好丈夫,在女儿眼里,他是个好父亲;在单位,在他居住的家属楼,在他的亲朋好友之中,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肃然起敬。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的父亲换上了绝症。为了给父亲治病,在八年时间里,母亲一边种庄稼,一边给父亲治疗,但最终父亲还是永远的离开了。父亲虽长期卧床,去世时却体肤完好,可见母亲护理的'周到细致,更可以感受到母亲对父亲深沉的爱。没有听他们互相讲爱什么之类的话,但是上述的事迹没有无私的爱是不可思议的。在父亲的葬礼上,他默默地向父亲发誓一定好好地照顾母亲。母亲共生育了八个子女,生活也困苦,留下了一身病。在他工作以后,母亲年事已高,再也不能下地干活了,他便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和他生活在一起。母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消化不好,吃一点东西,夜里根本就睡不了觉。他四处求医问药,把治疗胃病的西药吃了个遍,就是不见效。毕竟这是几十年的老病了。后来在中医大夫的建议下,他又抓来些草药,给老人炖着喝。平时,在饮食上特别讲究,煲各种各样养胃的汤给老人吃喝。一年多后,母亲的病逐渐转好,敢吃东西了。他们上班以后,老人一人呆在家里,很寂寞,他就下载秦腔放给老人听,找一些书给老人看。下班以后,辅导完孩子的作业以后,陪母亲聊天,讲讲笑话,讲讲以前的故事,把老人逗得开开心心地。大家都知道,在农村待惯了的人,楼房住不习惯,特别是老人。无奈,母亲经常要回农村老家住住,每次,都是他陪着老人坐车,别人他不放心,怕照顾不好,惹母亲伤心委屈。母亲年龄大了,就像小孩,不知道想吃什么,看到电视上有什么,她就要什么,他就托人全国各地的买。他经常给我们讲,老人就像小孩,要哄着。以后,母亲感觉身体有点麻木,走路不灵活,老是感觉脚底下不稳、要摔跤。他便搀扶着母亲各地医院到处跑,但也没查出个什么病,可是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到年底的时候,母亲手脚麻木颤抖,吃饭都成了困难,兄弟姐妹们当中有人提出请保姆,但是他拒绝了。他常说小时候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抚养我们,现在正是我们报恩反刍的时候。在元月11号,在儿女的坚持下,在亲朋邻里的劝说下,母亲在宁夏大学总医院做了脊膜瘤手术。白天黑夜,大家轮流值班,但是每次总少不了他,只有他才能明白母亲的心思,只有他才能哄母亲开心。由于母亲做完手术后,身体虚弱不能活动,大便越来越困难,每当这个时候,为减轻母亲的痛苦,他就戴上胶皮手套,趴下身子,毫不嫌脏、嫌臭,一点一点地把积结的硬便抠出来。同病室的人见了,为之动容钦佩,都说现如今还有这样的子女。他只是很平淡的说:“我是儿子,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得。”多么朴实的语言。平时天各一方的子女晚辈们纷纷放下工作赶到病床前,仿佛才知道母亲已是古稀之年,老人家和我们在一起的时日已不多。后悔、自责: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多陪陪老人家啊?为什么不及时多陪她?为什么平时十天半月地不问候老人家啊?为什么有时连个电话也不打啊?为什么?为什么?痛苦自责,揪心的疼只能化成轮班照顾母亲;为老人家送饭喂饭,帮助大小便,洗脸擦身,按摩;陪老人家聊天、说话;只要有时间就赶到老人家身边,看看她、说说话
我要说,世间爱有很多种类,但是骨肉亲情之间的爱是永远无法替代的,母亲的爱是最伟大无私的。
老话说知父母父母亡,知世事年已老,这应当是醒悟者的忏悔。对我们来说父亲早已远去,所幸母亲尚在,我们尚有时间和机会尽孝母亲;我们能做的,我们应当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多陪陪老人家,尽一切可能使老人家过好每一天。孝敬老人应当赶早,莫等老人不在了才后悔。
篇2:孝顺媳妇事迹
孝顺媳妇事迹
孝顺媳妇事迹在独塘乡一直传颂着一位孝顺媳妇的故事,附近村庄村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她的善良、贤惠、懂事和孝顺。
家里的婆婆已年过八旬,身患偏瘫,已卧病在床40年,公公因患病成植物人了。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家里的事情全靠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劳,节衣缩食,不辞辛苦地照顾着婆婆、公公和孩子,从没听她说过一次抱怨的话。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盛给婆婆;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怕老人冻着,她在老人房间里生上炉子,买来电热毯。特别婆婆身体不好,她还专门买来补药为老人每天熬制,亲自喂老人服下,她经常问婆婆想吃点什么,只要婆婆开口的,下顿餐桌上准少不了。媳妇自从进了家门之后,吃苦耐劳,把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一边干农活一边又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街坊邻居问她:“俊兰,你成天忙里忙外的累不累啊?”她总是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说:“不累”。人身都是肉长的,***每天帮婆婆擦洗完都很晚了,然后自己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婆婆把媳妇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却只能疼在心里。
每到冬天,都是婆婆最难熬的日子,***每天坚持给婆婆打热水泡脚,每周固定给老人洗两次澡。有一次,婆婆感染上了流行感冒,高烧不退,***就一直守在婆婆身边,寸步不离。一会儿试验体温,一会儿用酒精擦拭,并且按规定时间给婆婆喂药。可连续两天仍不见好转,***心里甭提有多难受了,看着婆婆烧红的脸颊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妈,咱去医院吧”,婆婆半睁着眼睛再次摇了摇头,她知道儿子的日子并不富裕,孙子也到了取媳妇的年龄,她这个老太婆已经够让媳妇操心的了,怎能去医院让他们花更多的钱呢。***看了一眼婆婆,她知道婆婆的想法,这次她没有听婆婆的话,擦了把泪水,找来了车,把婆婆送进了医院。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不影响丈夫和儿子的正常生活,***就没白没黑地守在婆婆的身边,每天换样给婆婆做吃的,婆婆由于发烧,身体非常虚弱,她就一口一口地尝,一勺一勺地喂,在医院,设施齐备,药物治疗及时,加上***的精心照料,婆婆很快好转起来。医院的大夫、护士和同病房的人都对这个有福气的老太太投来羡慕的目光,说:“您病倒的这几天可把您闺女累坏了”。婆婆洋溢着满脸的笑容告诉大家说:“这是我的儿媳妇”,那一刻,大家屏住呼吸,用瞪大的眼睛盯着***,那眼神当中充满了敬佩、充满了赞叹!这种局面保持了一分多钟,最后还是***用她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全场的寂静,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啧啧赞叹。有人说:“真没见过这样孝顺的儿媳妇,自己的姑娘也做不到啊!”一时间,***的名字传遍了所有病房。后几天,来看老人的人越来越多,实际她们都是听说在内科有一个孝顺媳妇才来的。很多人问***:“你是怎么做到这样孝顺的?”***总是笑呵呵地说:“对待老人只要你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就行,”简短的语言质朴而真诚,***--一个普通家庭的媳妇,用她的实际行动示演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人还说”你家婆婆生了好几个子女,你干嘛不让他们轮流照顾老人,你一个人多辛苦。” 她告诉他们,“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在我们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没有孝心,家里就和睦不了。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 她有信心把她的家庭经营的越来越美好。
“百善孝为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孝顺婆婆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尊亲行孝传统的美德,永远值得人们尊重。
篇3:孝顺媳妇事迹
在独塘乡一直传颂着一位孝顺媳妇的故事,附近村庄村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她的善良、贤惠、懂事和孝顺。
家里的婆婆已年过八旬,身患偏瘫,已卧病在床40年,公公因患病成植物人15年了。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家里的事情全靠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劳,节衣缩食,不辞辛苦地照顾着婆婆、公公和孩子,从没听她说过一次抱怨的话。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盛给婆婆;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怕老人冻着,她在老人房间里生上炉子,买来电热毯。特别婆婆身体不好,她还专门买来补药为老人每天熬制,亲自喂老人服下,她经常问婆婆想吃点什么,只要婆婆开口的,下顿餐桌上准少不了。媳妇自从进了家门之后,吃苦耐劳,把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一边干农活一边又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街坊邻居问她:“俊兰,你成天忙里忙外的累不累啊?”她总是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说:“不累”。人身都是肉长的,每天帮婆婆擦洗完都很晚了,然后自己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婆婆把媳妇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却只能疼在心里。
每到冬天,都是婆婆最难熬的日子,每天坚持给婆婆打热水泡脚,每周固定给老人洗两次澡。有一次,婆婆感染上了流行感冒,高烧不退,就一直守在婆婆身边,寸步不离。一会儿试验体温,一会儿用酒精擦拭,并且按规定时间给婆婆喂药。可连续两天仍不见好转,心里甭提有多难受了,看着婆婆烧红的脸颊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妈,咱去医院吧”,婆婆半睁着眼睛再次摇了摇头,她知道儿子的.日子并不富裕,孙子也到了取媳妇的年龄,她这个老太婆已经够让媳妇操心的了,怎能去医院让他们花更多的钱呢。看了一眼婆婆,她知道婆婆的想法,这次她没有听婆婆的话,擦了把泪水,找来了车,把婆婆送进了医院。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不影响丈夫和儿子的正常生活,就没白没黑地守在婆婆的身边,每天换样给婆婆做吃的,婆婆由于发烧,身体非常虚弱,她就一口一口地尝,一勺一勺地喂,在医院,设施齐备,药物治疗及时,加上的精心照料,婆婆很快好转起来。医院的大夫、护士和同病房的人都对这个有福气的老太太投来羡慕的目光,说:“您病倒的这几天可把您闺女累坏了”。婆婆洋溢着满脸的笑容告诉大家说:“这是我的儿媳妇”,那一刻,大家屏住呼吸,用瞪大的眼睛盯着,那眼神当中充满了敬佩、充满了赞叹!这种局面保持了一分多钟,最后还是用她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全场的寂静,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啧啧赞叹。有人说:“真没见过这样孝顺的儿媳妇,自己的姑娘也做不到啊!”一时间,的名字传遍了所有病房。后几天,来看老人的人越来越多,实际她们都是听说在内科有一个孝顺媳妇才来的。很多人问:“你是怎么做到这样孝顺的?”总是笑呵呵地说:“对待老人只要你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就行,”简短的语言质朴而真诚,--一个普通家庭的媳妇,用她的实际行动示演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人还说”你家婆婆生了好几个子女,你干嘛不让他们轮流照顾老人,你一个人多辛苦。”她告诉他们,“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在我们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没有孝心,家里就和睦不了。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她有信心把她的家庭经营的越来越美好。
“百善孝为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孝顺婆婆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尊亲行孝传统的美德,永远值得人们尊重。
篇4:孝顺媳妇事迹
孝顺媳妇王桂莲先进事迹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事迹传遍全村,她就是轩庄村孝顺媳妇王桂莲。
王桂莲,现年52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非常融洽,在家以种地为主,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家里的事情全靠她人承担,上有80多岁双腿残疾的婆婆,下有刚刚学会走路的孙子,家里所有的事情全靠她一个人。婆婆是个急性子,由于难以接受自身残疾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王桂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婆婆说“残疾也要过日子,什么困难咱不怕,我会服侍你。”在她不断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轨,儿子也坚强的面对充满希望的`每一天。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盛给婆婆;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怕老人冻着,她在老人房间里生上炉子,买来电热毯。特别婆婆身体不好,她还专门买来补药为老人每天熬制,亲自喂老人服下。婆婆的身体在她的精心调理和照顾下,越活越有精神。很多时候,丈夫不在家每天忙完地里的农活后,还要
回家给老人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忙碌几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立的儿子,很是辛苦。有人还说”你家婆婆生了好几个子女,你干嘛不让他们轮流照顾老人,你一个人多辛苦.”她告诉他们,“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在我们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没有孝心,家里就和睦不了。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她不但教育子女孝敬老人,以身作则,婆媳、妯娌、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夫妻平等、互帮、互助、互爱,关爱子女,既管又教,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还十分关心、帮助邻居,礼貌待邻,以邻为友,从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不挑起事端,不搬弄是非。邻居轩家东家庭条件不太好,她就经常照顾他家,大人不在家,小孩们就会经常在她家吃饭,有时她不但把一些旧衣服送给别人,还会买些新衣服送给那些困难的邻居家,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她有信心把她的家庭经营的越来越美好.
篇5:孝顺媳妇事迹
今年以来,鹿邑县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公民、诚信公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活动。一是组织发动。由鹿邑县文明办牵头,联合县妇联、县广播电视局,在全县范围内联合开展“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和“感动鹿邑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3月6日,鹿邑县召开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动员会,下发了《鹿邑县开展“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活动实施意见》,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安排,要求全县各单位严格按照爱国守法、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文明卫生六条标准进行评选。
二是营造氛围。通过推荐评比、总结表彰、巡回报告等形式,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人人参与评选、户户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县电视台开辟“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事迹展播,将典型候选人的事迹制成专题片,每周播出3个,在电视台连续播出,接受全县人民的监督,目前正在播出。同时,在老子故里网上也开辟专题,发动广大网民投票。
三是层层把关。评选由群众自荐和村民组推荐相结合,经村民组讨论后产生侯选人,候选人要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或采取群众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评选。行政村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将评选推荐结果上报乡(镇)、办事处。对于各乡镇上报的候选人,县文明办、县妇联、县广电局抽出专人,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下去督查,实地调查,核实各乡镇所推荐人选是否具有代表性,然后再确定全县要表彰的'百名“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人选。
四是进行表彰。对各行政村推荐的“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优秀典型,各乡镇先进行表彰。8月下旬,县文明办、县妇联、县广播电视局将对全县产生的“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典型进行表彰。7月30日,鹿邑县观堂乡召开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表彰大会。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泽功、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康健及县文明办、妇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目前,该县已评选出“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典型136人,“感动鹿邑五好文明家庭”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