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雅思阅读备考经验--痛并快乐着(下)
“桂桂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经验:雅思阅读备考经验--痛并快乐着(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经验:雅思阅读备考经验--痛并快乐着(下),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经验:雅思阅读备考经验--痛并快乐着(下)
过了一两天吧,我忽然想通了。具体的过程很难描述,但是我特别感谢我的同班同学“我不会游泳”,我想不通的时候常向他发牢骚,那段时间我们还在准备公选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考试,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也许就渐渐看开了。当然,这也许也是心理学的力量。所以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如果有郁闷的时候,去看看孔维民编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个人推荐跟“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有关的章节,对了解自己,调节心理状态会有好处的。
我说的“想通了”的意思是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不再坚持“雅思的思维不是一般的思维”的想法。雅思既然把自己称为一种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那么它就不可能规定某一种思维作为解题的唯一途径,即便英国的思维有独到之处,也不代表别国的思维无法正确解题。想通这一点之后,我便轻松多了,因为这意味着我又可以随心所欲地做题,不会前怕狼后怕虎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跟我之前提到的“雅思不考推理”有关。真的不考吗?未必哦。
挣脱了所有条条框框之后,雅思阅读反而变得清晰起来。如果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雅思阅读应该怎么分题型做,那么我做阅读的方法不外乎基本的几种, scanning for specific details, summarizing the main idea, inferring the author‘s opinion,或者将这几种综合起来用。每种方法当然还可以细分下去,比如利用什么样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要注意每段的首句和末句等等,但是我比较信奉《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练剑的方法,当你把所有的剑招都忘掉之后就可以做到无招胜有招了。
具体到雅思阅读上面,就是我喜欢用一种方法去对付所有的题目,这样我就不用费神去挑选方法了。做flow chart, table, matching之类的题目的方法难道实质上有什么不同吗?就是认住一个最好认最好找的词语或者中心意思,在读文章的时候把它标记下来咯——简而言之, “定位”。记得我的男友提过一个问题,雅思的学术类阅读一共三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十几道题,怎么记得住那么多关键词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很经典。我不知道别人的回答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记不住。以往的考试,每篇阅读后面的问题一般是4-8道,我一般读完文章就可以把题目做得七七八八了,但是雅思的题目太多,我不可能做到,因此我做雅思题目的方法稍有不同。
我会把题目都先看一遍,主要是了解有什么题型,大概记一下有什么特殊的标志词,看看要留意哪方面的事情,之后开始读文章。我读文章的时候一般不会跳读,而是变速阅读,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放慢速度,因为这常常是明示或者暗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目的的地方,同理每段开头和结尾慢速,对于显然无关的细节部分加快速度,遇到跟后面题目有关的细节部分我就会翻到相关题目去做题——也许很多人会不喜欢这样做,因为这样有打断思维,打断阅读过程之嫌。不过咸鱼青菜,各有所爱啦,最重要是找到自己做得最爽的方法——尤其是流程图,一旦碰到了,很快就做完,即使对于那些难度较高,隐蔽程度较高的细节题也不容易漏掉。做完一题就顺便瞄一下其他题目中标出来的词,再回去继续读文章,一边读,一边就可以把list of heading做下来。这样其实读完一遍文章之后,题目同样做得七七八八了,而且文章读得比较仔细,因此对剩下的题目也胸有成竹,知道怎么找答案。这样子,我一般做完三篇文章只用45分钟左右,比之前用东方的方法做要快,做起来也比较爽。
对于之前最令我头痛的tfng的题目,我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做那种题目,不是一个“思维”的问题,而是判断标准的问题。我们不必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是我们要尽量准确地把握明确的判断的尺度:同是表达可能性的题目,为什么在这里是t,在那里是ng,是不是跟文章的意图或者文章的言外之意有关?
对于一些特别模糊的题目,我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这种方法没有经过别人的验证,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在这里提出来:其实是做数学题的时候采取的“正难则反”的曲线救国战术。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成立,那么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不肯定,那么就是ng;如果错误,那么原命题就正确咯。
在考试之前,我觉得自己已经把阅读调整到最佳状态,错的题目都在3个以内,因此本来期望很高的……
回头想想,如果我是先亲身感觉一下雅思的题目,用自己的方法尝试去解题,然后再了解每种题型的技巧,作为一种补充和完善,那么我准备阅读的过程也许就不会那么痛苦。
前车可鉴,烤鸭们一定要清楚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篇2:经验:雅思阅读备考经验--痛并快乐着(上)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准备阅读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提到的技巧不算多。常在网上看见别人说的各种技巧,说得头头是道,好有章法的。我并不打算写一篇那样的文章,因为我准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那么有条理的过程。跟许多第一次考雅思的人一样,这个过程是磕磕碰碰,相当忙乱的。现在终于考完了,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12月18日的阅读不算简单,我考了7.5分算是完成任务,但是看到的那一刻,心里不能说完全没有遗憾。阅读是我花了最多时间的一项,在准备雅思阅读的过程中,我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也是因为经历了这个过程,我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开始准备雅思阅读之前,烤鸭们应该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对于那些拥有一套长期积累下来的,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做阅读的方法的烤鸭,和那些没有太明确的做题习惯和风格的烤鸭,准备阅读的时候也许应该遵循不同的步骤。我自己就属于前一种,在准备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因此深有感触。
阅读一直是我的强项,在大小考试中,这常常是拉开别人跟我的距离的重要的一项。记得大学入学的第一次摸底阅读考试,好像是8篇文章吧,49道选择题一个小时做完。很多人都做不完,最后拿了六七十分,我是唯一一个满分。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说我吹捧自己,我只想说,我的确一直为自己的阅读能力,或者说是做阅读考试题的能力自豪。我做题自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正是这我为之自豪的阅读,成为了我在雅思备考的过程中最头疼,最让我沮丧的一项。
上雅思培训之前,我没有接触过任何雅思的阅读题目。上课第一天,老师就跟我们说了雅思阅读的十种题型,名字都怪怪的,并且几次强调“英国人的思维跟我们不一样”。于是,我脑子里便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雅思阅读不是一般的阅读,雅思的思维不是常人的思维,因此做雅思要用跟过去不一样的方法。”
接着,老师便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地讲。刘巍讲课是很有章法的,分题型讲,先讲形式,再讲破题点,然后讲讲义上面的题目,再让我们做题。听的时候都听懂了,做他指定的题目的时候,似乎也没有难度,分题型练习的时候感觉还好,但是综合做题的时候就渐渐发现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分题型讲的缘故,我脑子里面的信息有点支离破碎。看到题目就会想:这是什么题型?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练习少),想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的脑子反应特慢,一篇文章有好几种题型,是不是就意味着我要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做?越到后面,我就越发现不是,并且渐渐后悔……
还是说说我最最头疼的一种题目,也可能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一种题目true/false/not given. 类似的题目其实我以前做过,在reader‘s choice里面,是我们某个学期的泛读教材,当时觉得很简单——但是在雅思里面看见同类题目的时候却没有想过用类似的办法,因为在讲这种题型之前,老师就说雅思里面就数这种题目的思维跟中国人的思维最不一样。他举了个例子:“文章是:水在零度的时候可以结冰;题目是:水可以结冰。那么在中国人的思维里面,这句话就是对的,在雅思里面就是错的。”当时我就懵了,并且决定要放弃自己的思维,一切跟着雅思走。无忧上面讲这种题型的技巧的文章很多,一来就是十几种技巧,看得我头都大了,并且对一句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雅思不考推理”。
我用来备考的阅读的书主要有两本,一本是黑眼睛的分项练习,另一本就是阅读真经。的阅读机经也不错。在其他题型都已经基本掌握的时候,tfng的题目仍然让我头疼。越做这种题就越生气,生自己的气,我曾经在某一次做题的时候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全对才不做,最后很郁闷地放弃了这个目标。那天晚上非常想不通,真想骂人:这英国人的什么破思维啊?简直侮辱我的智慧啊!
篇3:痛并快乐着,我的考经验
提到考研,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苦逼的故事,下面说的是我政治学理论考研中得出的小小经验,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对,但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专业课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并且最好要复习过几轮把知识点牢牢把握住。并且其中起码有3遍要过得很细:第一遍,把参考书目的每个小细节都看一遍,这个时候不用刻意要求自己去记忆,但是要找到重点章节;第二遍是边看书边总结自己的笔记,这个看似浪费时间的工作,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第三遍,通过自己的笔记来总结出框架,这样就可以让厚厚的四本书变成手里薄薄的几十页纸,或许这就是“厚书读薄”的道理通过这三个阶段,就可以对书目非常的熟悉,看到任何一道真题,都可以反应出它是处在哪个章节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冲刺阶段不断地强化记忆,直到上考场之前!
真题是唯一让我们可以洞察出题老师风格的资料。考生可以不限定时间,不会的题目也可以翻书做,尽量能够不通过答案,把题目做出,这个过程是你所掌握的知识点,解题方法的强化整合过程,一定要自己多思考,多翻查以前所学。参考标准答案,修正自己的错误,或者积累解题思路,最好能够附上自己错误的原因:马虎,公式用错,无思路等,再针对自身错误从资料中找出相似题型,这类资料可到XXX等网站去找,然后强化训练,消除盲点。考生对于考题真题的把握要常透彻。考生在做完真题以后一定要把自己当做是出题者去想一想这套题是怎么出出来的,每个知识点上下了多少工夫,下了多少分数的比例。总结考点,对比前几年的真题,归纳出常考题型。
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
篇4:痛并快乐着 考研经验与教训
痛并快乐着 考研经验与教训
前言: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去年11月底正式开始复习,最后考了300多分,现已被苏大录取。回想过去,我很多感慨,为了记录这段难忘的历史,同时也为了给后来人提供一点经验教训,我放弃了玩游戏的宝贵时间^_^,挺着38度的温度(还好有空调^_^),慢慢地写着我的过去。
考研过程不可谓不辛苦,也不可谓不幸福。其实我早在大学毕业时我就想考研,最后终于还是没实现,工作后几次想考,最后还是没有参加,原因是忙(我在外科工作,顺便插一句,医生风险高,收入低,这是事实,下辈子不当医生,这是我的最高理想),另外,我的毅力也不够,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即便如此,我几年下来,考研英语单词背得也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底我被无理取闹的病人打后(永远的伤痛)休了一个月病假,期间每日听美国之音特别英语,录音后听写(钟道隆先生的逆向法),听力提高了一个档次。6月我决定考,不管结果如何,尝试一下也行。一开始我想考的是南京医科大学,其专业基础课是病理生理学。8月份的时候,我由于在单位终日郁郁寡欢,很想换个环境,便申请去进修,9月份是就去某三甲医院进修了。外科工作太忙,我在本单位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一天是休息的,下夜班那天也要查完房才能回去(此时已经9.10点钟了),进修后时间更少,每天乘公交车的时间就有3个小时(我还要渡江),到了进修单位后,人家告诉我这个专业苏大的全省最好,由此我决定考苏大,那时已经是11月初了,我开始查苏大简章,发现她的专业基础课是病理学,我断断续续已经看了一部份病生了,没办法,我只好再买新教材,改看病理学。第一次报名,感到很新鲜,看到有那么多人啊,南工大报名点都排到校门口了。回来以后我想好好看书了,但实在是精力所限啊,一个手术下来,我基本上是筋疲力尽了。特别在大医院里,晚上是睡不到什么觉的,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住院病人突发脑溢血,我从0点陪到4点,查ct,请会诊,治疗。11月25日,我感冒了,我躺在床上长吁短叹,这样下去我连看看试卷的信心都没有,家里人见此就说,那还不如请病假呢。于是我就开始请病假了,一直到考试结束,我赖着不上班,大不了辞职么!我走上了这条路,还会回头吗?
罗罗嗦嗦说了一大串,希望看的人不要讨厌才好^_^。下面开始正题:
政治:
政治复习是我的重头戏,我8月份买了高教的全套政治资料,是网上买的。不过在7月份我就买了岳××的书以及人大的参考书,由于当时新大纲没正式出,当时网上流行的新大纲是草稿,所以两本书我都扔了,同时发贴纪念我的人民币,后来岳又搞了勘误表,我已经不感兴趣了。9月份开始我就想看政治,到11月底,只看了2张纸。不怕你笑话,这确实是事实,我看了政治就头昏,另外就是“没时间”。12月份我开始复习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形势显然很紧迫,政治上我是一张白纸。我把书本整理了一下,决定同时开始看《参考书》和《应试精华》,基本上我每天的1/3时间看政治,我花了三周的时间看完这两本书,同时精华上的题目我也全做了,这样我基本上会做政治选择题了,至于大题,我想我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只要掌握知识点,语言我还是能组织的。这样我对政治有一点了解了。然后开始4天过一遍书,主要是《参考书》,两轮以后,我开始翻《考试分析》,背上面的考点,基本上我认为重要的能背下来。我买的那本《历年试题》没时间看了。当时我每天也要上网,看看资料,但不发言的时候居多,因为我没参加什么辅导班,水平也差,没发言实力^_^。但是网友提供的信息很有用,特别是关于宏观调控,因为我注重看哲学与毛概,宏观调控我是一带而过,最后几天我才急急忙忙把宏观调控翻了一下,考前当晚我又翻了一下,因为我实在没想到会考大题,所以也没十分重视,但我考试时还是能答出来大部分。说到这里,我对奎哥的预测还是很佩服的,就想那条“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题,也是猜了个准!哦,对了,在元旦时买了奎哥的最后8套题(没时间做完了,只做选择题,把大题看了一下)。我确实没时间啊!考医的网友都知道,医学综合内容奇多,而且全是要记忆的!还有我看参考书的时候,书上写了个成语,是“按图索骥”,我每次看到那儿就很奇怪,后来确实考了一个大题。其实《参考书》前言里写得很清楚,呵呵!我总结一下吧:1.参考书要选权威的,当然其他书也可以看吧!只要把书看熟了,肯定是行的!毕竟就那么多考点么。2.对于辅导班,有时间有钱的朋友不妨上一下,不过不上也不是不行!网上最后也有许多冲刺题,做做上面的选择题也不错的。3.对于上网,适度的上网还是有用的,最起码能调节一下心情。4.到了最后的阶段,考试的重点其实都已经差不多概括起来了(比如去年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好几套冲刺题上有。),大家背背考试分析,很有好处,前期一定要注重理解,选择题不是背背就能考好的,我的多项选择题虽然考的不好,但我的单项只错了一个。5.相信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最后我政治考了67分,我很满意。
英语:
其实英语我没花多少时间。上文已说过,我早就把单词背得差不多了,因此12月份的时候,我每天只花1-2个小时做历年真题上的阅读理解,每天4篇吧。作文我只背了三篇范文。到元旦时,我买了考试虫的冲刺题,但在网上看到毕金献的题好,因此我重新买了毕的10套题。听力我是认认真真做的,阅读太难,前面4套做了一下,后面的就没兴趣做了,听力基本上在12-16分之间。好像我看了一下,毕的题我能及格。但我最后只考了54分,实在让我气愤。回想起来,英语是下午考的,而我中午是必睡午觉的,考试那天在饭店里桌上躺了一会,越躺越头昏。考试时,我一带上耳机,就头昏脑胀,精神极差,导致我最有把握的听力失利。听力结束后我立即服用“加合百服宁”,里面含对乙酰氨基酚(止痛的)以及咖啡因(兴奋作用),我的状态才在做阅读理解时好了一点,后悔没有考前就服用(实际上去痛片也可以服用,不过对胃有伤害)。英语考试是我最遗憾的!建议以后的`考生最后考试的条件尽可能地好一点,不妨住在安静的旅馆里。
医学综合:
医学综合我基本上放弃了!我在时把生理看了一下,还有一点印象,因此最后我稍微认真地翻了一下,我想在生理上确保拿一点分。生化我只能把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比如代谢中生成ATP的数量等记了一下。病理学我正好考专业基础。当然很熟悉,不过考试时发现一条选择题,nnd是5版书上淘汰了的概念,因为我看的很熟,我知道是书上肯定没有的!这条题我错了。外科学么,我本来就是搞外科,也比较熟悉,最后一点书都没看。令我气愤的是:有一条我本专业的选择题我居然选错了。我对试卷的影像是:临床部分肯定是一直在搞临床的人出的^_^。内科学我没全部看,1000多页纸呢!我只把呼吸以及心脏,代谢好好看了一下,呼吸以前是重点,心脏现在是重点,由黄皮书上可以看出来,代谢部分也很重要。实际上最后我都没怎么看书。我是做的黄皮书,对照着看书。然后又下载了医学纲要,打印后看(由于病理我背全本书的,所以没下,在医学版上发的贴里没有,呵呵)。不过我也冒了很大险,因为好在我考试是生化居然被我答对了好几条。记得我元旦前自测,22条多项选择题我对了4条,当时已是夜里11点,我热泪盈眶啊!我发短消息给我的好朋友告诉他这个事实,我半夜没睡着。说起休息,我每天确保睡眠时间,中午也必睡午觉。最后我医综考了91分,正好及格,也满意了。因为我也尽力了。
病理学:
苏大的病理学考的内容不偏,全在书上。病理学我考的最有把握,也最不满意,最痛苦。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做了一个笔记本,考试内容除了一条名词解释,半条大题外,其他的名解及大题全在我笔记本上。50条单选我也很有把握,就是那条血栓的题,我记得书上是2-4周,我后来选了2周,考完后想想可能错了,因为是大血管,形成时间长一点,其它的选择题我每条我认认真真看了,每条的知识点我都清楚。最后我居然只考了95分,实在是痛苦,我以为能考120分以上的呢。
苏大病理大题是:1.细胞坏死的类型2.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3.肉芽肿的细胞成分及功能4.大叶性肺炎以及小叶性肺炎的区别5.终末期肾的病理特点与临床病理联系。名解我记不清了,有一条是端粒,是用英文写的,我没答出来,共有三条英文名解,就这条不在我笔记本上,我没答出来。哦,还有一个是血栓形成吧?苏大的病理要求好好看书,抓住重点。我到最后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背寄生虫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和淋巴系统疾病上了,浪费了时间,同时也把前面的重点给忘了,我想这就是我考的不高的原因了。否则凭苏大的这张试卷,不拿高分是很难的。
罗罗嗦嗦说了一大通,希望能给后来者一点帮助。虽然我分数很低,但我在最后一个多月时间里相信自己,顶住外界压力,认认真真复习,也取得了成功!我在最后一直想的就是:考研不过如此,如果能多给我一个月时间,我会考高分的。考研最关键的是信心,其次是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想这就是我这篇文章要告诉大家的!
。篇5: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作者:曹丽莉 来源:《早期教育》
记得那时单纯的笑脸如花蕊般被孩子们层层包围,记得那时举手投足牵引着无数道清澈崇拜的目光,记得那时为迎接“六一”连夜亲手赶制了三十余张精美的祝福卡片……我不敢用“壮志豪情”来形容自己,然而那时的我青春着、欢欣着、遐想着、意气着,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因我而精彩,而美妙!
可失落如迷茫的晨雾,渐渐地笼罩了我,我开始愈来愈不满于这既当“保姆”又当教师的繁琐与沉重,愈来愈忍受不了旁人一句轻描淡写的“幼儿园阿姨”的称呼,甚至连曾经一度喜爱的脆生生的童音也成了生活中烦躁的导火线……我不知是因了年岁渐增的缘故,还是自身被生活悄无声息打磨的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的最后,我发现自己除了脸色因忙碌而暗淡、爱好因劳累而懈怠外,毫无成就感可言。更尴尬的是,曾经带过现已长成半大的孩子在我欣喜的叫唤后,居然两眼迷茫地询问我是哪位老师!
最可怕的是,在一次餐后散步时,一名小男孩不慎将左脚绊了右脚,并跌坐在小腿上导致骨折,而那时我正有序地组织孩子们边朗诵儿歌边缓缓而行。这意想不到的飞来横祸在给孩子和家人带来痛苦的同时,更重重地给了我当头一棒!园领导出面完满解决了此事后,我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去看望孩子,一边被不必要的自责、委屈、心有余悸等堵塞得快要虚脱了。孩子出院后,我近乎绝望地告诉园领导我想辞职。领导当时没有强留我,只是很诚恳地让我好好调整一下状态,不要冲动,并告诉我幼儿园需要我,领导和同事在乎我……
其实我知道,重新找一份稳定的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日积月累的社会经验告诉我,每一份工作都有不为人知的难处,而且离开幼儿园,我的专长又到哪里去游刃有余地发挥?时间是一剂最好的良药,在领导、同事的关爱和自身的调节下,我重新默默地回到岗位,只是多了一份谨慎,少了一些激情。
下半年,在长期的冷战与失望中,我又遭遇了婚姻的失败。面对无辜的女儿,面对曾经和现在其实都深爱着但却感觉力不从心的幼教事业,有一度我真的不知该何去何从!然而,来自父母、好友、领导及同事一直以来的关爱,令我深深感到了除却婚姻之外的温暖。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们真挚地安慰、鼓励并且帮助我,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知觉。是的,那一段时间我只能说是恢复了知觉。
女儿和我现在所带班上的孩子同龄,也在我所在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她根本不知道爸爸妈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依旧开心果般挥洒着她的天真和烂漫。我没有明确告诉她事情的`真相,我真的怕阴郁了她灿烂的笑脸!然而事实告诉我,她几乎知道我们之间所有的不对劲,唯一不知的便是我们离异的最终结果。可这一切似乎根本阻挡不了她朴实的快乐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她还是那个懂事、乐观、满脸阳光的小女孩!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教育刮目相看了。我想起这两年我和丈夫之间充满火药味时却小心翼翼地避着女儿,虽彼此抗拒却一起努力不让女儿受到惊吓;想起女儿疑惑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一起了”时,我平静而坦然地回答“因为我们不再相爱了,没有爱的生活会让爸爸妈妈都很痛苦,但你要相信我们永远都会爱你”;想起平日里再忙再累也会指引女儿去看天边绚烂的晚霞……我也常常会在女儿面前列举她爸爸的种种好处,女儿幼小的心灵里全然没有怨恨和委屈,她会很坦然地告诉亲近的人:“爸爸和妈妈分手了,他们反而更幸福。爸爸妈妈爱我,所以我也幸福了就算是女儿较同龄孩子早熟,我也同样欣慰――因为,孩子释然的快乐根本不需要任何伪装!
在对女儿的“情商”进行检测获得莫大欣慰后,我又从多通道、多角度开始观察、了解班上的孩子。这些孩子现在已面临毕业,今年是我带他们的第三个年头了。应该说,他们和我女儿一起不知情地伴随了我的难言之痛。然而在这三年中,正因为由婚姻而起的失落感令我反倒更用心地对待他们――因为看到他们,我便想起自己的女儿。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有在属于自己欢乐的同时难免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为人之父、为人之母的快乐与艰辛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表白的,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正因为我的教育理念一直在不断更新,孩子们和我女儿如出一辙的乐观、自信令我欣慰不已:在我最落魄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在他们面前落泪时,他们会悄悄走开顷刻间鸦雀无声,然后推出一两个代表送纸巾送茶水;在我带他们围坐在草坪上尽情遐想时,他们的想像力及表述欲令我暗自赞叹;在我出差前开玩笑说也许这次不回来了时,他们会忽然间流露出惊慌不舍之情,而在我及时道歉后却又憨然而笑:“你那么爱我们,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呢……”猛然间觉得自己的心底真的柔软到了极致!
可以说,是我给了女儿和班上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恰恰又是他们反过来给了我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而我深知,仅有爱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育永远是一门别致的艺术,这门艺术同样要怀揣一股激情,一丝冷静,一颗精雕细琢、反复研究的艺术之心!“痛,并快乐着”,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坦然的境界。我愿从此热忱、平和地耕耘于幼教之园!
来源:《早期教育》.5
篇6: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作者:春,大三的我经历了很多很多,大学经历的这三年匆匆就过去了,有的时候特别感慨三年时间就这么耗费的过来了,三年里学到了什么,我不清楚,三年里,经历了快乐,痛苦,可有了考研目标的我痛并快乐着.
大学里的学生有的时候真的特别奇怪,玩了三年,当确定要考研究生的时候他们惊叹于我的勇气,也再不住的嘲笑,"不要浪费钱了";"别浪费时间了",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真的感觉自信全都消失了,可想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都是因为三个字"不甘心".谁都不想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人都要往前走.想找工作的打算有过,但是却明白,将来的一天自己会后悔.
大学里的爱情很浪漫,可到了最后的一年,都会变的现实起来,女孩子为了有一个更可靠的依靠,为了自己有一个光明的将来都离开了那些原本爱着她的人,女孩子都喜欢优秀的男人,当她默默的离开你的时候,真的什么想法都没有了,男人痛苦起来真的让人觉得可怕又可怜,我就是从那里经过来的,她们要找一个好工作,工作了想要找一个有能力的老公,为此他们放弃了纯真的爱情.作一个优秀的人,在这一点上爱情也算是一个动力吧!
大学里的友情随着时间淡了有浓,找工作的准备找工作,考研究生的也都在各自复习着,彼此也不是经常在一起,真的很孤独,可上帝曾经就是这么造就生活的规律,当你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失去另一个东西,爱情,友情......,我不甘心这么过以后的日子,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人是自私的,可这自私可能又是考研的动力吧!
一个人的日子真的很痛苦,也很难受,枯燥的学习有的时候让一个人真的`没有办法,可我们想想自己,想想未来属于我们的天空,想想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一切不值得吗?大三的男孩子们,我们玩够了三年,不合情理的说,我们是不是已经赚了,该到学习的时候了,我一直这么安慰着自己,一直象这样走自己的路,我们都不要想第一年考不上,因为我们努力了,充实的过每一天,我想我们都会通过,坚持过来就是一个好的过程了,好好努力,我们虽然都痛苦过,为了爱情,友情,可有好多的路需要我们去走,失恋并不可怕,不要悲观,让自己充实起来,一切都会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管是因为什么,可我们曾经痛苦着,但是我们也一样快乐着,因为我们有目标,最简单的:活着不能让人瞧不起.其实我们都一样,痛并快乐着......
【经验:雅思阅读备考经验--痛并快乐着(下)】相关文章:
1.雅思阅读备考经验
2.痛并快乐着议论文
4.雅思备考经验帖
8.散文阅读:快乐着
10.优美文章:简单并快乐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