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销售的“规律”

销售的“规律”

2023-07-10 09:00: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销售的“规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销售的“规律”,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销售的“规律”

篇1:销售的“规律”

什么是规律?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就是规律,销售有规律吗?我们要怎样去认识和总结销售规律呢?

记得刚拿着录取通知书,兴冲冲的踏上火车求的情形,经过20多个小时“站立”终于到了学校,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大学毕业不久,依稀还“残留”学生的“味道”。她问我对哲学这门课程的看法,我回答:好像没什么用。她大感惊异。现在回想起来,很是“汗颜”。其实,做了多年的销售之后,回过头上看看,发现哲学的思想,是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对我的销售之路还是影响很深的。在自觉不自觉的中,也遵循着某一些法则,从客观上分析,认识和把握规律是销售生涯得以延伸和延展的根本。

为什么很多销售人员做了多年之后,还是迷迷糊糊,感觉自己总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听到好多做了几年的销售人员说:都做了几年销售了,刚开始的一两年还感觉不错,但从第三年开始就没什么意思了。每年、每几度、每月、每周、每天几乎在做同样的事情。比如,每天去拜访客户、开发新客户、促销、陈列、海报,填报表、早会;每周计划、总结、销售达成率;每月计划、总结、月度目标达成、培训;每年订货会、产品铺货、二批活动、经销商激励……想想你现在是不是陷入了这种“困境”之中。如果是,那你还没有认识到销售的“规律”,说明你还在销售的外围“闲逛”或者“徘徊”。往下的路,你可能很迷茫,很无助、也很无奈。

任何事物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万物皆有规律,

但规律并不完全是你表面看到的现象,甚至完全不是你看到的现象。就想魔术师表演一样,现象往往会欺 眼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新产品上市,第一个月销售还不错,比预期好很多,如果你据此判断新品上市成功,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为什么?新品上市的一个月之内,很多消费者是在尝试消费,如果产品的适应性好,综合性价比、价值感都不错,那么消费者就会重复消费,但相反情况之下,可能就不会回头购买,那么,一个月之后,销量就会逐渐下滑。对此,你就要总结新品上市的情况,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回头购买情况等等,如果不尽如人意,就要进行消费者的拉动和产品改良,然后据此总结出规律。这就是新品上市的销售规律之一。

对于新产品上市,不要急于进行消费者活动,先要在渠道、终端上开展系列的攻势,政策的执行、终端的铺货、陈列、展示、生动化,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印象和好感,接下来才进行消费者的促动,这也是一条销售的规律。

销售人员怎么找规律?怎么总结和提升自己呢?很多时候你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思考、感悟是要遵循一定技巧和方法的。

完备的营销、专业知识

这是销售的“大规律”。告诉你在怎么样的一个框架之内思考和分析问题。营销的概念很大,包罗万象,环境分析、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4P,甚至品牌都涵盖在内。你首先得要搭建一个框架,然后在实战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大学里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在社会上能用的东西吗?未必,其实,我们写到最多的是一种思考和分析方法。

善于总结、提炼,发现本质

如果你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事情,说明你做的不够好。如果真正做的够好了,你已经在这个层面上得到了提高,你所思考的问题就绝不仅仅还在你认为很苦恼的层面。任何问题表面上看起来纷繁复杂,但最关键的无非只有一点或二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不会只有一种或两种,因为发现问题相对来说考验的是眼光、敏锐,但解决问题,更多的是执行能力、资源调动、甚至是时间。总结、提炼的作用是让你在更高的层面看一个问题,在这个层面上,问题或许更好解决。

篇2:规律

规律

我们生活在茫茫的宇宙中,自以为可以改变一切,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必然的,我这可不是佛学思想,我只相信科学,下面我就阐述下面的观点。

我们在做物理实验时,只要正确的把握好所有反应条件,我们要的结果是必然的,而且只有一个,无论你做多少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作文网 www.zww.cn

当我们猜一个硬币的正反时,你总认为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我现在告诉你,这是不准确的,之就像我们小学的知识与初中高中的知识不同,小学的是对一个深奥的知识简化,从而不准确,这同样如此,只要我们掌握一系列的因素,才对的几率是百分百,不过这是人目前办不到的,因为,反应的因素有很多,有些使我们不可控制与计算的,就猜硬币来说,我们要掌握空气中的成分,硬币的组成与结构,投硬币是的受力点,力的大小・・・・・・许多因素,只要有一点没有计算到,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作文网 www.zww.cn

说完无机,再来谈论一下有机的'生命。

其实无机和有机的界限是认定的,有机比无机要复杂的多,我们生活的世界定律是不变的,因此一切都会按规律发展下去,我有一个理论,只要一切因素可以把握,在给我一个做够大的计算机,我可以计算出未来的事。按这个理论来看我们所做的,将做的,无论你怎样深思熟虑,你所做的都是必然,可以这么说,当我把我了与你接触的一切因素,在加上我的计算,你接下来想什么做什么,我都能把我的清清楚楚,不过你放心,因素的把握是人不可能达到的。其实我们现在的推理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这个结果对精确要求的不高,也就是说,改变小小的因素是不会改变他的结果,而有的则不同,一小点因素,小到一个粒子的位置,结果都会改变。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发生的就会过去永远不会重来,即使你在模拟,精确度,你始终做不到,因此我们常被事物的外表迷惑,感觉使我们控制世界,却不知是世界在控制我们。

篇3:你是一个懂得规律的销售吗

做销售要遵循采购逻辑销售是一个有很多个性化的职业,所谓“狼有狼道,蛇有蛇踪”,但是,这绝不意味销售没有定式。恰恰相反,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会非常注重运用销售规律和模式它们虽不能保证你100G签单,但能大幅提高你的成单率。

这里面的规律主要有两种:一是一些销售的基本规律(请关注后续连载),另一个就是客户的采购逻辑。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你一定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你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演示了产品、递交了方案、提供了价格、许诺了回扣,不但该做的做完了,连不该做的都做完了,但客户就是无动于衷。单子推不动,客户不着急,你一筹莫展。

到底哪里出错了?答案是:你跑得太快了,客户没跟上你。因此,要想成单,就必须要遵循客户的采购逻辑。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采购。人们之所以采购,是因为不变的痛苦超过了改变的痛苦。客户买任何一样东西都意味着一种改变,买个茶杯意味着不用从前的搪瓷缸子了,买台汽车意味着自行车可以歇菜了。购买意味着变化,而变化就意味着会产生恐惧(好的变化也会产生恐惧,比如有的人会害怕结婚)。

客户是如何采购的?

购买循环其实就是客户采购的一个心理轨迹。这个轨迹共分为6步,4个决策点。

1.发现问题

客户的问题有可能是自己发现的,也有可能是销售人员发现的。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挖掘出来。没有问题就没有痛苦,没有痛苦就不会改变,客户不想改变,销售就只能喝西北风了。所以,客户的购买是从问题或者困难开始的。

2.分析问题

没有问题,就不会改变,但有了问题,也未必会改变。

当销售人员发现客户的问题后,并不意味着马上要通过产品解决客户的这个问题(但销售人员最喜欢干的蠢事就是逮着问题就从口袋里掏出产品),而是要帮助客户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分析问题进而增加痛苦,痛苦到客户非变不可;二是让客户来决策这个问题是不是要解决,而不是销售人员认为这个问题要解决。

如果客户认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必要,那销售人员即使已经到了成交阶段,也要返回到最初阶段,即接着找其他的问题或者干脆放弃。

要不要解决问题是客户的第一个决策点。

3.建立优先顺序

客户已经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以一个什么样的顺序去解决呢?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是客户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第二个决策点。

很多人可能不太注意这个步骤,但是销售高手会告诉你,这个决策点对影响竞争非常重要,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地方。

销售高手完全可以利用它来获得竞争优势。因为客户对顺序往往不是特别关注,但是这种顺序却恰恰是排除竞争对手的关键。因为客户一旦先上你的贼船,反悔的成本就会非常高。所以,你得想办法让客户知道,先买你的东西是多么的明智,

4.选择供应商

上边的事情都有了结论,客户才会考虑供应商的事情。

不过绝大部分情况下,客户不是决定用谁的产品,而是决定这件事情真正应该推动了。这时候,客户开始在市场上找供应商了。

如果你先期介入了项目,在前几步都参与了客户的决策,你就很容易树立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如果有了标准,在这一步的时候,对手就应该被屏蔽的差不多了,这就是先发优势。

这个优势对客户有多大意义?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统计数据:某国际大公司对自己的项目做了详细的分析,他们认为,只要前面的事是自己干的,自己拿下单子的概率是93G;如果不是,指望着后边翻盘,成功的概率只有7G。

这就是客户的第三个决策点了。先入为主,是销售的不二法门。

5.评估解决方案

不是指客户拿着你那本可以砸死人的方案书一字一句地研究。客户没那么多闲工夫。评估方案的过程,其实是销售人员手把手地引导客户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这包括和不同层次的人沟通、用多种形式(培训、讲标、书面资料等)让客户理解、对多个不同的问题和客户一起研究解决方法。

这里的核心就在于:不是你做完解决方案交给客户自己看,而是你和客户一起做解决方案,并让客户感觉是他做的解决方案。

6.评估供应商

销售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客户在选型初期往往会关注产品、方案这些东西,但是后期会关注供应商的公司、客户和服务这些东西。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客户在后期开始关注风险了。他怕你服务不好,怕你公司突然消失,怕全世界就他自己用你公司的产品,自己是个小白鼠。

客户对供应商的评估包括很多东西,但目的只有一个:消除风险。

第五、第六步加起来,就是客户的第四个决策点了。

走完这六步,客户才能决定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是不是用你的方案解决。解决了,循环结束;解决不了,接着从头循环。

别和客户“别”着来

销售循环是销售的铁律,销售中你必须尊重这个规律,你急也没有用,客户一定会按这个逻辑做。

你可以引导客户发现问题,也可以帮助客户分析问题,但是却不能跳跃这个步骤。如果你走得太快,比如你一上来就先报价,会发现没有任何作用,还会再跳回到客户所在的点上去。

这是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我们做销售的往往都太想卖了,比太监都急。而购买循环的决策点就是销售过程的岔路口,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有了购买循环,销售人员可以很容易看透客户是按什么样的心理在进行思考,以及他的心理状态和购买状态在哪个阶段。

如果销售人员理解了四个决策点的关键作用,就能知道在一个决策点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做下一个阶段的决策点工作。最重要的是在采购中,你始终可以和客户保持一个节奏。

所以,购买循环用一句话说明就是:客户怎么买,你就应该怎么卖,千万别自己发明。很可惜,大部分销售偏偏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去卖,坚忍不拔地和客户“别”着来。你难受,客户也难受,你说蠢不蠢?

篇4:规律作文

昨天晚上,我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奥数难题:有四种水果,它们千克数的乘积在200~250之间,这些水果最少共有多少千克?我想不出来怎么做,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把题多读几遍,好好体会它的意思。

我读了几遍,还是不太懂。爸爸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给我提了个问题:两个数的乘积等于20,这样的两个数有几组?哪一组的和最大?哪一组的和最小?

我说:有三组:1和20,2和10,4和5;

第一组的和1+20=21最大;

第二组的和2+10=12较小;

第三组的和4+5=9最小。

爸爸让我找规律,并提示我:是不是两个数差的越大,和越大?差的越小,和越小?

我发现就是这么个规律:差值越大,和越大;差值越小,和越小。

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想符合乘积在200~250之间,总重量最少这两个条件,四种水果的千克重差值一定要小。

所以,这组数应该是:2、3、5、7;

它们的乘积是:2*3*5*7=210;

它们的和是:2+3+5+7=17。

由于不能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爸爸又编了个小程序,把乘积在200~250之间的所有数列了一个表,发现我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同时,我发现这道题还有另一个答案:2、4、5、6(2×4×5×6=240,2+4+5+6=17);我还发现“差值越大,和越大”这个规律也是正确的。

篇5:规律作文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

篇6:规律作文

有一次,菲菲和蓝猫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跳的格子是这样的:1 2 3 4 5,菲菲把一个沙包抛到第一格,再单脚跳进此格,捡起后回到起点,再抛进第2格,菲菲跳进第一格后再跳进第二格,但跳进第二格时,菲菲踩到线了,所以失败了。蓝猫接着玩,他一下就跳进了第二格,菲菲说它赖皮,不算。刚好洋博士经过这儿,问明情况后,夸它们说:“知道吗?你们玩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蓝猫和菲菲很惊讶。

洋博士说:“你们跳格子,每次可以跳一格,也可以跳两格,还可以一格两格断续的跳,但每次最多只可以跳两格,跳完5格共有多少种跳法呢?”

菲菲和蓝猫都认真地想了想后,蓝猫拍着脑门说:“第一格,很显然只有一种跳法。第二格,可以一次跳一格,跳两次;还可以一次跳两格,跳一次;有两种跳法。第三格,可以一格一格的跳,跳三次;还可以先跳一格,再跳两格,跳两次;或者先跳两格,再跳一格,跳两次;有三种跳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知,跳进第四格有五种跳法,跳进第五格有八种跳法。”洋博士高兴的笑着说:“你们仔细观察跳进每一格的方法数1、2、3、5、8,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菲菲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洋博士说:“对,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数列。想不想听一个关于数列的故事呢?”

蓝猫和菲菲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当然想。”

于是洋博士说,意大利比萨的一位绰号为斐波那契的数学家在《算盘书》这本数学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养了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即第13个月)共可有多少对兔子(如果生下的小兔都不死的话)?

此题的推算方法和跳格子一样,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数是前两个月的兔子数之和。据此推知,一年后,共有233对兔子。以上兔子数构成的数列,现在称之为“兔子数列”。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不断地了解生活中的奥秘。

蓝猫和菲菲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最后蓝猫说,我出两道关于数列的题,请大家一起算一算吧!题目是这样的:

1、4、7、10、(   )、16、19、(  )、25、28

96、(  )、24、12、6、3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吧!

篇7:规律作文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0002-1999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

【销售的“规律”】相关文章:

1.规律近义词

2.找规律说课稿

3.规律的作文

4.六年级找规律说课稿

5.英语单词后缀的规律

6.数学说课稿 找规律

7.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8.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说课稿

9.找规律教学设计

10.中班数学活动:规律

下载word文档
《销售的“规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