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

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

2023-07-16 09:08: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旅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

篇1: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

各位来自合肥三中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山水诗城马鞍山,大家看到我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是的,我是大家10届的学姐兼本次出行的导游。今天呢,将由学姐我带领大家参观马鞍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五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它和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凤台东出无多地,牛渚南来第一矶”,采石矶以雄、奇、秀、险集于一体而居于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的到来,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唱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来许多有名的诗篇。当代著名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说:“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

采石矶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内建有延园,林散之艺术馆,圆梦园,太白楼等旅游景点。

其中太白楼是为了纪念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大家都知道李白号三仙,诗仙、酒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还有一位是谪仙,说李白不是凡人,他是天上被贬谪下来的仙人。李白字太白,不是因为他皮肤很白,而是因为他母亲怀他时梦到太白金星入怀,所以很多人说他是太白金星下凡。而关于李白的出生之地呢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终老之乡却早有定论,就是在马鞍山啦!关于他的逝世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醉酒,有人说是溺水,有人说是病逝。最广泛的说法就是我刚才说的,醉酒后跳江捉月,但事实上呢,李白是病逝的,得的是胸膜炎。采石矶的著名景点太白楼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大诗人而建造的,它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清雍正八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又叫“唐李公青莲祠”,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以及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白楼是清光绪年间湘军水师总督彭玉麟所建。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是阁楼式建筑,主楼为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李白祠。楼内有两尊黄杨木雕的李白立、卧像,陈列有太白手拓本和各种版本李白诗集以及历代文人名士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其中李白的卧像就和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有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到了晚年,落魄的他这时已经没人和他一起喝酒了,这个时候只有他自己,还有酒杯中自己的影子和他的好朋友——月亮,所以李白的很多诗都是描写月亮的,我们来想象一下啊,举杯邀明月,杯子应该是高高举起来的啊,可是大家到了那儿我们会发现,其实杯子是在李白怀里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当时创作李白像的年代有关,当时处于时期,我们知道时期举出去的一定是主席语录红本子之类的,所以当时呢是硬生生的把李白的手给收回来了。昂首挺胸的金丝楠木是古代皇帝棺木的高规格,现在都是按两来称的,而且这幅相不仅它的本身价值高,它的人文价值也非常了得。这幅相是由十大雕刻家闫玉明主刀的,由三个人共同指导他完成。这三个人都很了不起,第一位郭沫若先生,当代文豪,它的神态就是由郭老师塑造的;第二位沈从文,当代有名的作家,他对古代服饰也有很多的研究,这雕像上李白穿的衣服就是由沈先生定的;第三位刘开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者。三个巨匠共同完成了这幅雕像,所以这幅像被称为李白的标准像,很多摄影或者照片都是按照这幅像所完成创作的,所以到了太白楼,我们得仔细看一看这幅流芳百世的雕像。

出太白楼向东,便来到彭公祠,它和太白楼连成一体,构成了马鞍山李白纪念馆。院内有吟诗台,台上的是李白的将进酒,是主席的狂草,这是1958年主席来到马钢视察吃完饭后所写的,主席写这首诗时一气呵成,所以有个错别字,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尔”字写成了“你”,当时主席的秘书看到了就对主席说有错别字,主席就说,有人好啊,人多力量大么!所以这句口号还是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呢。

院内还有一位天外来客——陨石。在历史或者传说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出现总是伴着一些奇特的现象,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像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贾宝玉,是衔玉而生的;三国时期魏国之主曹丕的妃子甄氏,出生时双眼紧闭,手握美玉,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佳作《感甄氏》,也就是《洛神赋》。相传李白出生时就有一颗陨石落在了他出生的地方,这颗陨石面上呈现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八卦,它与我们常见的八卦有所不同,很像麻将中的一筒,而另一边却像一个人的脸,相传这就是李白的长相。陨石上的人相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栩栩如生,有一种说法是,摸一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仙气,摸两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才气,摸三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酒气。大家有兴趣的呆会可以尝试一下。

从太白楼西侧沿小道上翠螺山,不远就可以看见古木掩映中的黄墙黑瓦的广济寺,它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从寺门两边“经传白马,寺创赤乌”就可以看出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确实,寺前的赤乌井就是当年僧人为取水而挖掘的,“赤乌井”又叫“广济井”,是采石矶最古老的历史文物。那说道广济寺的赤乌井,就不得不说说采石矶名字的由来了。关于这呢,还有一段传说,相传,采石矶下曾有金牛出没,所以采石矶古称牛渚,三国吴赤乌年间,僧人在挖井取水时得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五彩石,视若珍宝,便琢成了五彩香炉供奉寺内,作为镇山之宝,故得名“彩石矶”,取五色彩石之意,又叫“采石矶”。

因为独特的山水景观和众多的文人遗迹,更因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著名诗篇和浪漫传说,采石矶历来就是人们寻幽探胜的绝佳去处,历代文人名士的到来更使采石矶具有丰厚的文化和神奇的魅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到着呢,我们已经到达采石矶脚下了,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看看这风景秀丽的采石矶吧!

篇2:马鞍山

经过一路跋涉,汽车终于停在在风景区门口,我们小记者都迫不及待的跳下车。 我往里面看去,林木青翠,群峰环拱,美丽极了。

来到采石矶,迎面是李白的雕像,令我目瞪口呆,那些雕像做的美丽无比,栩栩如生,每一个都做的都好像是真人一样。 听导游介绍,李白是生病而死的,人们感到很伤心,他们不想让后代伤心,就说李白酒喝多了,喝醉了,然后就自己跳到江河里自杀了。

走出采石矶,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霸王祠。 霸王祠里面有一尊项羽的雕像。啊,好高大呀!看,霸王挺胸抬头,双眼圆睁,表情神情严肃,左手握着一把宝剑,他的右脚仿佛正准备踏出,看起来威风极了。可以想象出霸王当年上战场时,勇气十足,威风凛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紧接着,我们来到青山绿水间的“陋室”。来到陋室门前,白墙,黑瓦,旁边有一尊李白的雕像。进入小院,石铺小路,绿茵遍地。映入眼帘的是刘禹锡的一尊高大的雕像,这是用红木做成的。他双手背在后面,头微微往上抬,仿佛思念故乡。

第二天上午,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马鞍山。

篇3:游马鞍山

今天,阳光普照、晴空万里,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妈妈、姥姥、姥爷去爬马鞍山,到了那里,一眼看见马鞍山的主峰直插云霄。

下面我介绍一下马鞍山: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8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集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马鞍山山峰奇险,形若马鞍。峰顶险峻峭立,巍然壮观,山下淄河奔流,似玉带绕身。

一进了大门,里面有成千上万个台阶,因为是向上爬的,爬的很慢,我和爸爸体力最好,就跑到了最前面,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和爸爸看到了第一个景点——革命烈士博物馆,里面的图画讲述了马鞍山的抗日故事,1942年的11月9日,几千名日军扫荡沂蒙山区返回时包围了马鞍山,向马鞍山发起攻击。当时,守山的八路军伤病员及家属只有30余人。在一位八路军副团长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支枪阻挡敌人,战斗到傍晚,击退了日军多次进攻,敌人伤亡惨重。第二天,附近的敌人前来增援,加强了力量。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牺牲了。见形势危急,王凤麟决定把做军衣剩下的布撕成条拧成绳,重病号和老少家属趁夜幕降临时,拽着绳子从山上滑下转移。由于布绳长度不够,滑下去的很多人都牺牲了,只有少数侥幸逃生。王凤麟也英勇战死。在这场两天一夜的激战中,守山的27名同志壮烈牺牲。敌人以付出100多条性命的代价夺得了一座空山,敌师团参谋长也在战斗中一命呜呼。这一战斗,在淄川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终于爬到了马鞍山主峰的最高处,有一个玉皇顶,进去你的正前方是玉皇大帝,两边是:二郎神、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我挨个拜了拜,又到了比最高峰稍低一点的山峰,它的最高处又有三个神仙,她们是:泰山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奶奶,下来了两个主峰,到了平坦的地面,我看见了齐长城,古代雄伟的齐长城,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只剩下一点墙了

回到家,马鞍山的风景我忘不了,马鞍山的抗日故事我更加忘不了,我爱你美丽的马鞍山,我爱你雄伟的马鞍山,我爱你充满抗日故事的马鞍山!

五年级:朱昭熹

上一篇: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下一篇:因为有了你——妈妈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400字 詹天佑,我想对你说作文450字 同学对我的关爱作文600字 摸同桌 我的家乡——中山作文500字 热爱家乡,放飞梦想作文800字 我的座右铭——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一样的周末 记一次辩论会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 与法治同行演讲稿 我的新家在月球作文400字

篇4:登马鞍山

登马鞍山_作文

阳春三月,大地经历了几场春雨过后,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前几日的淅淅春雨,已经把沉睡的春天冲刷得干干净净。

翠绿的小草探出了头,远远望去就像你块毛茸茸的绿地毯;桃花开了,一簇一簇开满了枝头,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柳枝也抽出了新枝,长出了嫩叶,随风飘舞着。我准备趁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去享受大自然的真善美。于是,我叫上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表姐约好时间一起去登马鞍山。

清晨六点左右,天阴阴的,一层雾笼罩着马鞍山。我和大家登上山径,沿着台阶向马鞍山“进军”。山路两旁松柏夹道,路边的小花万紫千红。起初,我劲头十足,走在大伙前面。但山越来越高,路越来越陡,我的冲劲渐渐消失了。又走了不一会儿,我已经汗流浃背,直喘粗气了。我停下来俯视山底,大树已像小树苗一样,再仰望山顶,它仍旧藏在雾中。山顶还有多少路呢?我有些打退堂鼓了。这时爷爷“就要到半山腰,大家快上啊!”听了爷爷的话,我又鼓足了劲,大步向上登攀。

但走不到十来步,我就干脆坐在地上,说:“我实在走不动了。”这时姐姐赶上来,对我说:“不走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到马鞍山全景,就得登上山顶。上吧,我们一起上!”听了姐姐的话,我感到疲劳顿时消失了一半,不再想别的`,学着那些登山人一样,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

不知过了多久,妈妈突然喊了声:“到了!”我停住了脚步,抬头望去,一股雾团从我们头上擦过。有一座塔似的建筑耸立在山顶上,我便冲了过去,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站在山顶上,山风呼呼地吹着,浓雾弥漫在眼前,我像在仙境一般。望着山下的风景,我想:“只有勇敢的登攀,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啊!”

篇5:推荐的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景点导游词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现在在采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的旅游景点。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亭前左前方临江之处,是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还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墓碑上镌“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马鞍山市中心还有雨山湖公园,当涂县境内有青山李白墓、天门山等名胜古迹。

篇6:推荐的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景点导游词

各位来自合肥三中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山水诗城马鞍山,大家看到我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是的,我是大家10届的学姐兼本次出行的导游。今天呢,将由学姐我带领大家参观马鞍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五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它和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凤台东出无多地,牛渚南来第一矶”,采石矶以雄、奇、秀、险集于一体而居于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的到来,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唱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来许多有名的诗篇。当代著名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说:“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

采石矶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内建有延园,林散之艺术馆,圆梦园,太白楼等旅游景点。

其中太白楼是为了纪念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大家都知道李白号三仙,诗仙、酒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还有一位是谪仙,说李白不是凡人,他是天上被贬谪下来的仙人。李白字太白,不是因为他皮肤很白,而是因为他母亲怀他时梦到太白金星入怀,所以很多人说他是太白金星下凡。而关于李白的出生之地呢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终老之乡却早有定论,就是在马鞍山啦!关于他的逝世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醉酒,有人说是溺水,有人说是病逝。最广泛的说法就是我刚才说的,醉酒后跳江捉月,但事实上呢,李白是病逝的,得的是胸膜炎。采石矶的著名景点太白楼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大诗人而建造的,它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清雍正八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又叫“唐李公青莲祠”,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以及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白楼是清光绪年间湘军水师总督彭玉麟所建。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是阁楼式建筑,主楼为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李白祠。楼内有两尊黄杨木雕的李白立、卧像,陈列有太白手拓本和各种版本李白诗集以及历代文人名士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其中李白的卧像就和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有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到了晚年,落魄的他这时已经没人和他一起喝酒了,这个时候只有他自己,还有酒杯中自己的影子和他的好朋友——月亮,所以李白的很多诗都是描写月亮的,我们来想象一下啊,举杯邀明月,杯子应该是高高举起来的啊,可是大家到了那儿我们会发现,其实杯子是在李白怀里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当时创作李白像的年代有关,当时处于时期,我们知道时期举出去的一定是毛主席语录红本子之类的,所以当时呢是硬生生的把李白的手给收回来了。昂首挺胸的金丝楠木是古代皇帝棺木的高规格,现在都是按两来称的,而且这幅相不仅它的本身价值高,它的人文价值也非常了得。这幅相是由十大雕刻家闫玉明主刀的,由三个人共同指导他完成。这三个人都很了不起,第一位郭沫若先生,当代文豪,它的神态就是由郭老师塑造的;第二位沈从文,当代有名的作家,他对古代服饰也有很多的研究,这雕像上李白穿的衣服就是由沈先生定的;第三位刘开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者。三个巨匠共同完成了这幅雕像,所以这幅像被称为李白的标准像,很多摄影或者照片都是按照这幅像所完成创作的,所以到了太白楼,我们得仔细看一看这幅流芳百世的雕像。

出太白楼向东,便来到彭公祠,它和太白楼连成一体,构成了马鞍山李白纪念馆。院内有吟诗台,台上的是李白的将进酒,是毛主席的狂草,这是1958年毛主席来到马钢视察吃完饭后所写的,毛主席写这首诗时一气呵成,所以有个错别字,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尔”字写成了“你”,当时毛主席的秘书看到了就对主席说有错别字,主席就说,有人好啊,人多力量大么!所以这句口号还是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呢。

院内还有一位天外来客——陨石。在历史或者传说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出现总是伴着一些奇特的现象,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像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贾宝玉,是衔玉而生的;三国时期魏国之主曹丕的妃子甄氏,出生时双眼紧闭,手握美玉,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佳作《感甄氏》,也就是《洛神赋》。相传李白出生时就有一颗陨石落在了他出生的地方,这颗陨石面上呈现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八卦,它与我们常见的八卦有所不同,很像麻将中的一筒,而另一边却像一个人的脸,相传这就是李白的长相。陨石上的人相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栩栩如生,有一种说法是,摸一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仙气,摸两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才气,摸三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酒气。大家有兴趣的呆会可以尝试一下。

从太白楼西侧沿小道上翠螺山,不远就可以看见古木掩映中的黄墙黑瓦的广济寺,它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从寺门两边“经传白马,寺创赤乌”就可以看出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确实,寺前的赤乌井就是当年僧人为取水而挖掘的,“赤乌井”又叫“广济井”,是采石矶最古老的历史文物。那说道广济寺的赤乌井,就不得不说说采石矶名字的由来了。关于这呢,还有一段传说,相传,采石矶下曾有金牛出没,所以采石矶古称牛渚,三国吴赤乌年间,僧人在挖井取水时得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五彩石,视若珍宝,便琢成了五彩香炉供奉寺内,作为镇山之宝,故得名“彩石矶”,取五色彩石之意,又叫“采石矶”。

因为独特的山水景观和众多的文人遗迹,更因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著名诗篇和浪漫传说,采石矶历来就是人们寻幽探胜的绝佳去处,历代文人名士的到来更使采石矶具有丰厚的文化和神奇的魅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到着呢,我们已经到达采石矶脚下了,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看看这风景秀丽的采石矶吧!

篇7:推荐的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景点导游词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亭前左前方临江之处,是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还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墓碑上镌“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1.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安徽导游词

2.马鞍山作文

3.马鞍山作文700字

4.马鞍山小学作文

5.马鞍山揽胜散文

6.游马鞍山公园作文

7.夜游马鞍山500字作文

8.马鞍山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

9.五年级有关家乡的话题作文:马鞍山

10.导游词400

下载word文档
《镇宁马鞍山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