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

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

2023-08-20 08:39: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变色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

篇1: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

墨子在前往北方齐国的路途中,遇见了一位以卜卦算命为业的阴阳先生。阴阳先生对墨子说:“天帝正好是今天在北方屠杀黑龙,而先生的皮肤是黑色的,所以千万不要到北方去。”

墨子没有听信阴阳先生的这一套,毅然继续向北前行。可是在到达山东的淄(zi)水南岸后,适逢河水猛涨,无法摆渡,于是只好原路返回。

阴阳先生再次见到墨子时,不无得意地炫耀:“我不早就对您说过嘛,先生不要到北方去。现在的事实果然证明,我的预言是正确的。”

墨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反驳说:“现在是南方的人不能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也不能到南方来。其实,他们的肤色各不相同,有的黑,有的白,为什么都不能如愿呢?这只是因为淄水猛涨形成了阻隔的缘故啊。况且依照你的理论,天帝每逢甲日乙日在东方屠杀青龙,逢到丙日丁日就在南方屠杀赤龙,逢到庚日辛日就在西方屠杀白龙,逢到壬日癸日就在北方屠杀黑龙。如此说来,天下之人就都不能出门远行了。这样做,既违背了人的意愿,又将使得天下空虚,一事无成。所以,你的虚妄之言实在是听不得啊!”

墨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批驳了阴阳先生的迷信妄说,这种建立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基础上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篇2: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

商纣王征服有苏氏,并将其女儿妲己作为战利品带回朝歌。纣王迷恋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他在朝歌建造了一座高千尺、广三里的鹿台,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舞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疏朝政,日夜宴游。

纣王还设“酒池”,挂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却无故被杀,九侯被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妲己喜欢看“炮烙之刑”,在铜柱之下燃以火炭,令犯人在上面行走,一旦跌落火红的炭中,就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纣王的无道,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在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周人所杀。

靡靡之音: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篇3:经典寓言故事名字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篇4:经典寓言故事名字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篇5:经典寓言故事名字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他俩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篇6:成语和寓言故事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笑了。看到这里,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了。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的启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做不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懂的问题一定要学懂。如果我们能一天天地坚持下去,有一天也一定会学有所成的。

篇7:寓言故事和成语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翱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自得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天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读后: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碰到挫折就会没精打采,消极悲观。

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篇8:成语寓言故事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中国成语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故事。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我们经常也这样,羡慕别人不劳而获,于是自己也可以放弃以前的努力,就等那个涂兔子上门来撞树,岂不知那兔子正在笑这些蠢人养了一片草正在大快朵颐呢!

篇9:寓言故事成语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无私 · 当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当务之急 · 开诚布公

· 不得要领 · 抛砖引玉 · 二桃杀三士 · 尔虞我诈

· 罚不当罪 · 奋不顾身 · 分崩离析 · 风吹草动

· 覆巢无完卵 · 分道扬镳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 两败俱伤 · 乐不思蜀 · 老当益壮 · 劳而无功

· 论功行赏 · 老马识途 · 老牛舐犊 · 老妪能解

· 老生常谈 · 梁上君子 · 蓝田生玉 · 滥竽充数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 门可罗雀 · 名落孙山 · 孟母三迁 · 马首是瞻

· 毛遂自荐 · 门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鸡

· 怒发冲冠 · 鸟尽弓藏 · 南柯一梦 · 弄巧成拙

· 穷兵黩武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难兄难弟 · 南辕北辙

·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尽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钧一发

· 千里鹅毛 · 黔驴技穷 · 千虑一得 · 巧取豪夺

·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 犬牙交错 · 千人所指 · 千载难逢 · 气壮山河

· 日不暇给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人给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杰地灵 · 日暮途穷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弃我取 · 忍辱负重 · 任人为贤 · 人人自危

· 如释重负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鱼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释卷 · 士别三日

·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伤风败俗 · 三顾茅庐 · 双管齐下

· 死灰复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尸居余气

· 司空见惯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迁之教 · 三人成虎 · 杀身成仁 · 水深火热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三生有幸 · 尸位素餐 · 塞翁失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随月读书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敌忾 · 同仇敌忾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同甘共苦 · 同工异曲 · 天经地义

· 天下无双 · 天涯海角 · 天衣无缝 · 一夔已足

· 穷兵黩武 · 庄周梦蝶 · 曾参杀人 · 以强凌弱

· 完壁归赵 · 韦编三绝 · 无出其右 · 为虎作伥

· 刎颈之交 · 无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万死不辞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五色无主

· 亡羊补牢 · 未雨绸缪 · 妄自尊大 · 下笔成章

· 下车泣罪 · 先发制人 · 兴高采烈 · 心旷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关 · 先声夺人 · 小巫见大巫

· 小时了了 · 小心翼翼 · 一败涂地 · 有备无患

· 一不做、二不休 · 一傅众咻 · 一傅众咻 · 以强凌弱

· 饮醇自醉 · 一代楷模 · 一发千钧 · 约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叶公好龙 · 以管窥天 · 言过其实

· 一国三公 · 以规为滇 · 愚公移山 · 一鼓作气

· 一挥而就 · 与虎谋皮 · 异军突起 · 有脚阳春

· 以卵击石 · 以邻为壑 · 夜郎自大 · 一毛不拔

· 一鸣惊人 · 一木难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丰

· 有名无实 · 一诺千金 · 一暴十寒 · 一窍不通

· 一钱不值 · 予取予求 · 一丘之貉 · 一日千里

· 一日三秋 · 一丝不拘 · 一身是胆 · 以身试法

· 一事无成 · 一网打尽 · 义无反顾 · 一问三不知

· 一误再误 · 月下老人 · 忧心如焚 · 一衣带水

· 一意孤行 · 一叶障目 · 有志竟成 · 一字千金

[知识拓展]

篇10:寓言故事成语

A man from the state of Chu was taking a boat across a river when he dropped his sword into the water carelessly. Immediately he made a mark on the side of the boat where the sword dropped, hoping to find it later. When the boat stopped moving, he went into the water to search for his sword at the place where he had marked the boat. As we know, the boat had moved but the sword had not. Isn't this a very foolish way to look for a sword?

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时,他不小心把自己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宝剑落水的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他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篇二: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 画蛇添足

Long long ago, several people had a jar of wine among them and all of them wanted to drink it by himself. So they set a rule that every one would draw a snake on the ground and the man who finished first would have the wine. One man finished his snake very soon and he was about to drink the wine when he saw the others were still busy drawing, so he decided to draw the feet to the snake. However, before he could finish the feet, another man finished and grabbed the jar from him, saying, “Who has ever seen a snake with feet?” The story of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 tells us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古时几个人分一壶酒。他们都想独自喝完那壶酒,所以就定了一个规矩: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最快,这壶酒就归谁。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他正打算喝这壶酒时,看见别人都还在忙着画,就决定给蛇再画上几只脚。结果,他的蛇脚还没加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一下把酒壶夺了过去,说:“有谁见过长脚的`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做得过分和做得不够都是不对的。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寓言故事成语解释

3.成语寓言故事大全集

4.有成语的寓言故事大全

5.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6.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7.四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8.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9.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0.神话寓言故事成语

篇11:寓言故事成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僧人远公:‘《易》以什么为形体?’答曰:‘《易》以感知为形体。’殷说:‘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就是《易》吗?’

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说: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就下诏问太史待诏王朔,王朔说恐怕有兵气。就问东方朔,朔说:臣听说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来说,子母相感,山恐怕会有崩塌,所以钟会先鸣。《易》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这是非常准确的。这件事应该在五日内发生。’

三天后,南郡太守上书说有山崩发生,波及二十余里。后来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间彼此互相影响。

篇12:寓言故事成语

从前有一个人去做客,见主人家把做饭的烟囱砌成直的,正对着旁边的柴薪,很容易失火。就劝主人把烟囱砌成弯的',将柴薪搬得远些(曲突徙薪),可是主人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不久这家失火了。左邻右舍都来救火,费了好大力气才将火扑灭,不少人还受了伤。主人过意不去,杀牛买酒,请那些烧焦头发、烧烂额头(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论功排座次。有人提醒主人说:当初你要听从那位朋友的话,就不会失火了,今天也用不着杀牛买酒待客了。现在,向你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被邀请,反而是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了上席。

主人明白过来,马上请来那位朋友,让他坐了首席。

曲突徙薪是说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避免不必要损失的。焦头烂额常形容人受伤很重或处境很狼狈。

今天,大法弟子本着善心,向世人讲着大法的真相,并不是为了自己什么,也不是在搞什么政治,就是想让世人不受江氏政治流氓集团谎言的毒害,早日明白过来。

【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相关文章:

1.少儿成语寓言故事

2.四字寓言故事成语

3.成语寓言故事《食言而肥》

4.成语寓言故事《南橘北枳》

5.成语寓言故事《闻鸡起舞》

6.成语寓言故事《裹足不前》

7.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

8.成语寓言故事《口若悬河》

9.成语寓言故事《熟能生巧》

10.成语寓言故事《铁杵成针》

下载word文档
《成语寓言故事及名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