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
“顽石mp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欢迎阅读借鉴。
篇1: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
《中小学生守则》十年未变
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注重可操作性
《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随着时代变化,《守则》、《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规范》内容过多且交叉重合等。为此,教育部启动了《守则》、《规范》修订工作,委托专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意见。
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原则,注重可操作性,将《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观点碰撞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这次新《守则》修订幅度较大,对原有的相对空泛规定进行了细化,还增加了不少全新的内容。如“会自护懂求救”,“自觉礼让排队”都写进了征求意见稿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新版比起旧版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但对于新《守则》中的不提见义勇为而改为学会自护自救,家长、专家及律师也表达各自观点:
家长:明确自护自救是基本权利
“我觉得不提见义勇为,改为会自护、懂自救是《守则》修订的一大进步。”家长马女士认为,首先“见义勇为”的提法带有政治意味,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心智并不成熟,尤其是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学习,缺乏生活实践经验,让他们去践行见义勇为,很可能是盲目的,反而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更多的伤痛和损失。
不提见义勇为孩子们会不会变得自私
“但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如果不提倡见义勇为了,孩子们会不会变得更自私。”65岁的孙师傅说,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爱,两家老人爱,社会关注的也多,可是孩子们却越来越娇气,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出去玩儿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就前后跟着,孩子们和人交往都快成问题了,如果不提见义勇为了,而是强调自我保护,孩子们会不会越来越自私?
专家:是更理性科学的引导
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贾玲说,新《守则》不提见义勇为而改为学会自护自救,是从生命意识上进行了强调,也是更理性更科学的引导。
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受保护的对象,而“见义勇为”的提法比较笼统,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会觉得盲目,甚至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担心孩子们会因此变得自私,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孩子在每个阶段心智不同,理解、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局限性,因此,教导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人提供帮助,才是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律师:更符合宪法对人基本权利的保护
陕西尚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丽萍说,“见义勇为”的提法更多是从道德层面上去要求的,而明确学会自护自救更符合宪法对人基本权利,如生命健康权等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就要求学生培养、提高相关生活技能,不做无谓的牺牲。
西安铁一中政教主任苏芸茹说,孩子的需求决定我们的方向,《守则》在修订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王先生说,看过英国和美国等中小学生守则,内容简单平实,比如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里,说明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小秘密要告诉妈妈,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等,都是实实在在地教孩子们怎么做;法国的学生守则中说“我有权利:学习、犯错并寻求帮助、在尊重同学言论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自我。”新《守则》内容还是有些刻板。
篇2: “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
“远离毒品”首次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修订)》,这是《中小学生守则》自20发布后,来首次重新修订。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其中,“远离毒品”4个字被首次写入。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已经随着社会发展历经多次修改,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适应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环境,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增加了多项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守则第八条写道:“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国家禁毒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将安全教育落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不仅点出了最常见的`交通、溺水、火灾等问题,还着重提到了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的毒品问题,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意识,降低沾染毒品的概率,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当前我国青少年吸毒形势日趋严峻。截至206月,全国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322.9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有188.7万人,占58.4%。全国仅发现登记的18岁以下吸毒人员就有3.8万名,年龄最小的只为7、8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当前毒品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害的大形势下,广大中小学生接触毒品的风险非常高。因此,必须把青少年群体的毒品预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以从源头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远离毒品’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后,学校就会解读,老师就会讲解,这对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大有裨益。对此项工作,公安禁毒部门将在专业性上给予大力支持。”国家禁毒办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国家禁毒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此前由国家禁毒办会同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已经正式出台。规划明确提出,以10岁至25岁青少年为重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
篇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将出炉家长教师赞接地气新闻
今天是九月一日,是全国中小学开学日,而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将出炉了,据说很受欢迎,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育部自8月1日起至20日,对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近半个月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表示,与已实施10年的《中小学生守则》相比,正在征求意见中的新版《守则》更加亲民接地气,也更易操作。
新版简洁易行
新版《守则》的修订首先体现在篇幅上,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合而为一,变成了9项内容,仅380多字,包括三“爱”、三“讲”、三“护”,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
除了变得更简洁外,在内容上,与旧版《守则》相比,新版变得更加贴近现实,也更易于操作。
新版加入了控制上网时间、低碳环保生活等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热心志愿服务、远离毒品、践行垃圾分类等内容也在守则中亮相。还有,勇于发表见解体现出了基础教育对个性培养的关注,而红灯停绿灯行、不抄袭不作弊等表述,更加具体详细,为中小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旧版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被改为了“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另外,社会关注的所谓新版删除“见义勇为”,其实这不是2004年版守则的内容,而是配套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这次,新版没有把这条纳入新守则,但是新增了“会自护懂求救”的内容。
反馈意见不一
众多家长对新版《守则》表示支持。在家长论坛里,不少人用“进步务实”这样的字眼来表达感受。有家长称赞新的《守则》比旧版有很大的改进,更贴近生活,让中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一位家长留言说:“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倡救人。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讲,他们还太小,有应该去帮助人的思想就够了。”
有的中小学老师已经开始考虑将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传授新版《守则》。安徽省宿州市的教师孟敏说,“举个例子来说,怎么样做才算是尊敬国旗国徽,需要了解哪些历史国情,垃圾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分类,很多内容现在既然提出来了,作为老师,肯定需要好好做功课。另外,没有写入‘见义勇为’,而是要保护自己,这种新观念该怎么教授给学生,也需要考虑。”
安徽省合肥市南艳小学副校长何宗凤表示:“新版《守则》对于教师来说,要更加强调对学生细节方面的教育。比如以前我们喜欢培养乖孩子,但是现在在新版中提倡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环保意识,教育理念必须做出改变。”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网友就认为,从小不教育“见义勇为”,会让孩子长大后缺乏正义感,遇事不会挺身而出。对此,《守则》修订专家组组长、中国教科院研究员邓友超表示,虽然没有写入“见义勇为”,但整个《守则》都在体现主流价值。比如“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都是在弘扬正义和正气,《守则》其实已经将要求学生具有正义感等含义囊括其中了。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相关文章:
1.中小学生守则作文
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5.中小学生守则的
6.开场接地气范文
7.考察材料接地气
10.新学季 中小学生守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