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宫生态园旅游区导游词
“timeslee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九城宫生态园旅游区导游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九城宫生态园旅游区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 九城宫生态园旅游区导游词
九城宫生态园旅游区导游词
九城宫生态园是国家3A级旅游区,坐落在东胜区罕台镇西南端九城宫村,距市区20公里。园区占地面积1800亩,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点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同时是国家水利部鄂尔多斯市九城宫沙棘育种科研基地。库野河流域阿布亥川从此经过。九城宫在东胜高原的脊梁地带,从60年代以后,这里的环境逐年退化,沙尘暴频繁,洪水泛滥,除了丘陵沟壑就是河川沙滩,十年九旱,植物稀疏。近年来,在东胜区“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引导下,民营企业纷纷下乡,与九城宫人一道艰苦努力,建设家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今天的九城宫生态园水草丰美、林木茂密,可谓山不高而雅秀,水不深而清澈;再加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从九城宫西边不远处经过,所以人们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九城宫生态园由6个区组成,分别是:别墅区、人工湖区、水上乐园区、种植区、养殖区、餐饮区。
别墅区
外表古朴,内饰考究,既像大森林里猎人的住所,又像伐木工的小屋。住在这里安宁、恬静,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鸣笛声。您和您的家人或朋友住在这里,会萌生世外桃源的感觉。
人工湖区
湖水没有任何污染,湖里有大大小小的草鱼、鲤鱼等。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在这里专心垂钓,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坐在湖边的凉亭下,一边品茶下棋,一边听着鸟儿歌唱,您会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情调,享受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水上乐园区
如果在南方水乡泽园,水上游乐不足为奇,但在干旱缺水的鄂尔多斯高原,能够在水上游乐,那就别有一番趣味了。您驾着小船在湖里游玩,正像那一首老歌中唱到的“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湖光山色,一定会使您心旷神怡。
种植区
有当地农民种植各种蔬菜、粮食,这里用清净的井水浇地,这里只施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里生产的蔬菜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您在园区餐厅食用的就是这里自产的绿色食品。
养殖区
这里除了用农家的原始方法养殖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外,还养殖观赏性的动物和禽鸟。有世界名犬胜伯纳。这种狗体态魁梧、雄壮,性格却很温和,对人特别依恋忠诚。当主人处于危难之时,它会奋不顾身地前来救护;当你伸出友谊的双手时,它会与你握手亲热。其中,有一只名叫大宝的犬,曾救助过十几个人呢。禽类养殖园里有野鸡、山鸡、火鸡等,它们每天唧唧喳喳,演唱着大自然的音符。
生态餐厅
生态餐厅面积为380平方米,采用日光温室结构,一次可容纳200人就餐。这里花草丛生,流水潺潺,游人到这里就餐,可谓“待到鲜花灿烂时,您在丛中餐”。
农家样式小餐厅
香香居、秀秀居、巧巧居,反映展示的是我们鄂尔多斯梁外地区的农家风貌。室内虽然陈设简单,但是给您一种亲切朴素的感觉。您在这里可以住大炕,盘腿坐在炕头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巧媳妇给您做的农家风味美食,领略鄂尔多斯的民俗风情。
晚上园区举办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昆虫萦绕在灯下,乡村蛙鸣悠扬之时,野地上燃起旺旺的篝火。围在篝火边,您可以和鄂尔多斯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翩翩起舞,尽情欢歌。如果您有兴趣,请在这里多逗留些时间,感受大自然给你带来的舒适与浪漫。特别是在盛夏的清晨和傍晚,在这高原的绿洲里漫步,庄户人家的炊烟袅袅、鸡鸣狗叫,清凉的空气,扑鼻的草味花香,偶尔从头顶飞过的林中小鸟,会使您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悠然自得,什么是其乐融融。
篇2:内蒙古九城宫生态园
内蒙古九城宫生态园 -资料
九城宫生态园座落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九成功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东距鄂尔多斯市区20公里,南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80公里,西距世珍园40公里,北距世界著名旅游景区响沙湾65公里。人类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从这里经过;窟野河的第一支流阿卜亥川从前面流过。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筑直道时的驿站,王昭君远适匈奴建造的九个宫殿,蔡文姬归汉在这里开湖休闲。园区是以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主业,以农畜产品种养殖、加工为副业的多功能的农业生态旅游景区,
资料
园区以城郊农村乡土气息为特色,有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的'绿色餐厅、豪华农家别墅、体现淳朴农村风情的乡间农舍;可供游客划船、游泳、垂钓的嫱湖、琰池;儿童娱乐园;体育健身区;有极大教育意义的野生动物观赏园和农耕博物园;农业观光、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场景、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采摘;还为游客举行篝火晚会、卡拉OK、民间风情演艺等。
走进九城宫,享受生态游。园区全体员工热忱欢迎您的光临,并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您舒心拥有“青山绿水的度假情怀!”愿九城宫这片绿色纯情的土地给您留下最美的回忆!
篇3:生态园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杭州市省府路小学,我是你们的导游,张轩伟,大家叫我张导好了。
你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是那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生态化校门,校名牌的底座好像一个等待小朋友坐上去的“沙发”,它的靠背是由花蔓、常春藤、金银花等多种植物长成的植物墙,在植物的墙面上,镶嵌着学校的“小逗点”的标志和“杭州市省府路小学”这几个大字。每当喷雾阀开启,生态化校门就笼罩在水雾之中,生态校门每天用生态的语言,季节的色彩在与我们交流,你,羡慕吗?
来到三楼,你会发现那独具特色的生态园大门为你敝开着。首先你会看到这些植物的根随风飘动,似乎在迎接你的到来,穿过这一条条的根,你就会看见两株生态园守护神—辣椒,它们像两名手持大刀的卫兵。再往前走,瞧,前面有几株黄瓜仿佛在玩倒立,仔细一看,他似乎还在“咯,咯,咯”对我们笑呢!在三楼生态园,植物们每天利用风与我们谈话,你,听到了吗?
随着我们的脚步,我们来到了顶楼,这里是一部“顶楼生态园”的科技大片,一踏入园区后,乍眼一看是看不出什么奥秘的,但你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蔬菜的头顶上,有8个小风扇,而且,它们是不用电的呢!为什么呢?我告诉你:它上面有换气页轮,换气页轮平面圆周运动,所产生的气体提升使空气从上往下流动,排出废气。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传播花粉,保障植物的生命得以延续,你,震撼吗?。
这就是我们省府路小学的科技生态园,它向我们展示我校的科技、生态、环保、智慧与节能,生态园里的勃勃生机不就是我们省府路小学每位师生积极向上的缩影吗?你,爱上省府路小学了吗?
篇4:生态园导游词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南濒杭州湾,北接松江、青浦两区,东与奉贤区相邻,西与浙江省平湖市和嘉善县接壤。全区总面积586平方千米,辖9个镇、1个街道和金山工业区,户籍人口近52万。金山区有长达25千米的海岸线,早在60前金山已成陆,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屹立于金山近海杭州湾中的金山三岛,是上海市第一个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其中大金山海拔105.5米,是全市海拔最高点。
地处吴越之地、江南水乡的金山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水秀丽、风光独绝、人文荟萃;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经过近几年的保护、开发和建设,金山区已经拥有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三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佛教名刹东林寺,更是创下了三项世界吉尼斯纪录。金山农民画、中国农民画村、枫泾水乡婚典、廊下莲湘、城市沙滩等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一张张闪亮名片。
篇5:生态园导游词
九城宫生态园是国家3a级旅游区,坐落在东胜区罕台镇西南端九城宫村,距市区20公里。园区占地面积1800亩,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点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同时是国家水利部鄂尔多斯市九城宫沙棘育种科研基地。库野河流域阿布亥川从此经过。九城宫在东胜高原的脊梁地带,从60年代以后,这里的环境逐年退化,沙尘暴频繁,洪水泛滥,除了丘陵沟壑就是河川沙滩,十年九旱,植物稀疏。近年来,在东胜区“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引导下,民营企业纷纷下乡,与九城宫人一道艰苦努力,建设家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今天的九城宫生态园水草丰美、林木茂密,可谓山不高而雅秀,水不深而清澈;再加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从九城宫西边不远处经过,所以人们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九城宫生态园由6个区组成,分别是:别墅区、人工湖区、水上乐园区、种植区、养殖区、餐饮区。
别墅区
外表古朴,内饰考究,既像大森林里猎人的住所,又像伐木工的小屋。住在这里安宁、恬静,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鸣笛声。您和您的家人或朋友住在这里,会萌生世外桃源的感觉。
人工湖区
湖水没有任何污染,湖里有大大小小的草鱼、鲤鱼等。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在这里专心垂钓,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坐在湖边的凉亭下,一边品茶下棋,一边听着鸟儿歌唱,您会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情调,享受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水上乐园区
如果在南方水乡泽园,水上游乐不足为奇,但在干旱缺水的鄂尔多斯高原,能够在水上游乐,那就别有一番趣味了。您驾着小船在湖里游玩,正像那一首老歌中唱到的“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湖光山色,一定会使您心旷神怡。
种植区
有当地农民种植各种蔬菜、粮食,这里用清净的井水浇地,这里只施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里生产的蔬菜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您在园区餐厅食用的就是这里自产的绿色食品。
养殖区
这里除了用农家的原始方法养殖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外,还养殖观赏性的动物和禽鸟。有世界名犬胜伯纳。这种狗体态魁梧、雄壮,性格却很温和,对人特别依恋忠诚。当主人处于危难之时,它会奋不顾身地前来救护;当你伸出友谊的双手时,它会与你握手亲热。其中,有一只名叫大宝的犬,曾救助过十几个人呢。禽类养殖园里有野鸡、山鸡、火鸡等,它们每天唧唧喳喳,演唱着大自然的音符。
生态餐厅
生态餐厅面积为380平方米,采用日光温室结构,一次可容纳200人就餐。这里花草丛生,流水潺潺,游人到这里就餐,可谓“待到鲜花灿烂时,您在丛中餐”。
农家样式小餐厅
香香居、秀秀居、巧巧居,反映展示的是我们鄂尔多斯梁外地区的农家风貌。室内虽然陈设简单,但是给您一种亲切朴素的感觉。您在这里可以住大炕,盘腿坐在炕头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巧媳妇给您做的农家风味美食,领略鄂尔多斯的民俗风情。
晚上园区举办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昆虫萦绕在灯下,乡村蛙鸣悠扬之时,野地上燃起旺旺的篝火。围在篝火边,您可以和鄂尔多斯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翩翩起舞,尽情欢歌。如果您有兴趣,请在这里多逗留些时间,感受大自然给你带来的舒适与浪漫。特别是在盛夏的清晨和傍晚,在这高原的绿洲里漫步,庄户人家的炊烟袅袅、鸡鸣狗叫,清凉的空气,扑鼻的草味花香,偶尔从头顶飞过的林中小鸟,会使您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悠然自得,什么是其乐融融。
篇6:生态园导游词
概述:
在吉安城北,在叠翠的螺子山间,在潋滟的庐陵湖畔,庐陵文化生态园像一幅恢弘而壮美的山水风情画,铺展在赣水之滨的天地之间。这幅长轴巨制,浓缩吉安自然人文的精华,为“生态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最亮丽的风景。
这幅画厚实而古朴。吉安古称庐陵,“江南望郡” “金庐陵”的荣耀,“吉州福地”的赞誉,悠久而辉煌的庐陵文化凝结成充沛的底气。城北自古多胜迹,“螺峰霞照”列入庐陵八景之一,颜鲁公祠、文丞相祠、灵泉寺、螺湖桥等存有遗址旧迹,为画面铺垫浓重的底色。
这幅画尊贵而豪奢。文坛宗师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诗歌巨匠杨万里,忠烈名臣胡铨,江南才子解缙等伟人,令世人仰望。一代代名儒志士,高举起“文章节义之邦”的大旗,是画中最耀眼的一景。
这幅画大气磅礴,4000亩山水间贯穿古今,包容万象, “一县一景”浓缩各县区精华,生态人文融为一体,描绘出天地人合一的景象,编织出红古绿交相辉映的华章。
这幅画秀气灵动。满眼的绿,争艳的花,栖息的鹭,翻飞的鸟;千亩碧湖的涟漪,游弋的禽,卧波的桥,漂荡的舟,喷涌的水幕;儿童的笑语,情侣的喃呢,弹奏着生机勃发,或激昂或轻柔或婉转的新歌谣。
这幅画雅气而醇厚。馆舍楼阁、塔亭廊榭中,意深的楹联,怡情的绘画,寓志的雕绘,教化的格言,神奇的传说,渲染出典雅淳美的氛围。
文学家说,这幅画是吉安的胸花,光艳夺目;是赣中的盆景,精巧别致。
摄影家说,这幅画是镜头的最爱,四季常新,移步换景。
民俗家说,这幅画传承了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再现了庐陵民间风俗的表情。
市民百姓说,这幅画是我们的后花园,一家老小随时可来放松心情。
嘉宾游客说,这幅画是吉安的大客厅,可欣赏摆设,领略风貌,休闲娱乐,陶怡心境。
当代吉安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决策者薪火相传的担当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建设者付出的辛劳和才智,才有这幅传世画作的诞生和惊世。
篇7: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
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参观函谷关,我是导游小×,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而且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也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第二部分是函谷关。
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第六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玉溪道人)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幅对联,上联是‚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下联为‚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意为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首先我们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景区。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鼎盛于秦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公元前491年,曾任东周守藏史的老子因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无力再作学问,便辞官西隐,途经函谷关,被当时关令尹喜拜留在关内太初宫,写下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从而开创了中国独有的一脉道家文化,奠定了中国道教文化基础,知道《道德经》的人不在少数,了解《道德经》的人就为数不多了,《道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哲学著作,它集中反映了一个‚道‛的概念,
它运用到太初宫的建筑艺术上。主殿的地基也是唐代遗留的,除此之外,还有明代嘉靖年间遗留下来的木架结构工艺,和清代光绪年间修复的梁记。殿内主要供奉了三尊神像,正面是道家鼻祖老子著经的坐像,左边是书童徐甲,右边是东周时函谷关关令---尹喜,就是他当年望紫气,迎老子入关的。现在我们着重了解一下老子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生于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河南鹿邑县人,他曾做过周朝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图书馆馆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写的就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全文,为元代版本,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下篇论德,故称《道德经》,共81章,5380多字。这部道家学派的开山巨著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的发行量在全球仅次于《圣经》,位居第二,老子被国人尊称为‚哲圣‛。
说起老子著经,我们就来参观一下老子当年著经的书桌—灵石。灵石的外观十分平整,并被八条白石英线分割为九层,‚九‛是道教中最为吉祥的一个数字,有‚九九归真‛之说,今天我们到此可以摸摸这块儿灵石,一来可以平平安安,健康长寿;二来可以好运连连,步步高升!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函谷碑林。这里收集了灵宝境内发现的珍贵古碑刻和一些书法碑刻。碑林里有三块比较重要的碑刻墓志。这一块是唐代杨仲昌的墓志,同时同地出土的还有杨仲嗣、魏国夫人、莒国夫人等杨氏家族的'墓志,是研究贵妃杨玉环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一块是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墓志,证明了任兵部尚书的许进(父)、工部尚书许诰、吏部尚书许赞、兵中吏部尚书的许论父子4人是灵宝梁村人。这一块是明代嘉靖乙卯年间的《重修关王庙碑》,记载了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带罕见的一次大地震,同时,它也是灵宝当地的特产---黄金矿石碑.灵宝的黄金年产量连续20多年稳居全国第二位,并在2004年年底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城‛。其余的书法碑刻都是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为函谷关留下的墨宝,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各位游客,沿着这123级台阶拾级而上,上面就是‚鸡鸣台‛了。它是‚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典故‚鸡鸣‛的发生地,‚鸡鸣台‛又名‚田文台‛。田文就是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以齐国孟尝君为秦相,后有人进言‘孟尝君乃齐国人,必先齐而后秦,秦国危矣’,于是,秦昭襄王欲将孟尝君囚而杀之。孟尝君闻之,托人求救于秦昭襄王宠妃燕姬,燕姬要以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大衣来交换出关文书,可是,这件狐白裘入秦时已经献与秦昭襄王了。孟尝君手下三千门客中,有一位门客能为狗盗之术,半夜时分,入秦宫盗出狐白裘,遂换到出关文书。孟尝君得到出关文书,更封传,改名姓以出关。等到达函谷关时,又是半夜时分,以秦国关规:日落闭关,鸡鸣开关。情急之下,孟尝君手下另一位擅长口技的门客学了几声鸡叫,学得是惟妙惟肖,一时间关内外群鸡齐鸣,守关人听得鸡叫打开关门,就这样放他们出关了。等到秦昭襄王派人追至函谷关时,孟尝君已经逃走多时了。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即由此而来。唐代诗人胡曾曾有诗曰:‚寂寞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关,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仙丹阁。仙丹阁又名‚仙人居‛,是传说中老子散丹救民的地方。到这里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门口这副对联,该联据说是老子自创的会意字,由十四个冷僻字组成,它概括了道家养生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是: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为:正道行修益寿丹。大意是:道家认为养生要注重心命双修,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保健和调节。殿中供奉的就是老子的塑像了。相传,当年老子在函谷关著经之时,这里正流行瘟疫,老子所骑的青牛也卧地不起,吐出牛黄,老子就用牛黄和一些草药炼成丹药,给百姓治病。在灵宝当地还有这样一个民俗:每年的正月份,家家户户都会用黄纸剪一头黄牛,上面还写着‚正月二十三,老君炼仙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四句话,祈求新的一年全家人健康平安。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函谷关大道院,这里主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一座仿秦汉建筑道院,
殿中神像共有36尊,正中间为主体部分,共有主像13尊。最前方的是王灵官,济生济死,驱邪降魔,镇守山门。正中一排是我佛、道、儒三家文化的创始人:中间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侧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左侧是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佛道儒三家思想都有各自的精华,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斗争,互相渗透,又互相
融合,使我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道家思想为根砥,儒家思想为主杆,佛家思想为枝叶的‚三教合一‛的局面。后方三位是‚无极浑元三圣大天尊‛,中间为盘古公,两边是他的一对儿女:瑶池金母和东方木公,他们分别掌管天上的男女各仙,世人得道,都先要拜一拜这两位。
东侧的三位依次是:南极仙翁,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寿星;玉皇大帝,他为众神之首,掌管天庭事务;诸葛亮在道教中则被奉为智慧之神。
西侧三位依次是:北极紫微大帝,他协助玉帝掌管日月星辰,天经地纬和四时气候;地母,即大地女神,因为大地生养万物,故称为大地母亲;丘长春,又名丘处机,金代道士,他是全真派教祖王重阳最得意的弟子,他曾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
西侧的八位是我们常说的财神赵公明元帅、妈祖、仓颉等;东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八仙,八仙大多是唐代末期人氏,他们的事迹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明清时期已被百姓所接受,成为了神仙团体,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芸芸众生的希望。
各位游客,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它是‚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的得名,函谷关地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函关古道‚车不双轨,马不并鞍‛,‚一夫当关,万夫莫克‛,曾有‚一泥丸可堵塞之‛的说法。《辞海》记载,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函谷关为秦汉建筑,双门双楼三层悬山顶四阿式,这样的风格在国内非常罕见。因两主楼顶端各饰一只丹凤鸟,俗称丹凤楼。它东临弘农涧河,西接衡岭高塬,南依巍巍秦岭,北濒滔滔黄河,是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交通之咽喉。函谷关因战争而建,又因战争而毁,原关楼已被西楚霸王项羽烧毁,后来屡建屡毁。这座关为先秦函谷关,另外还有两处:一处在河南省的新安县,是汉元鼎三年,即公元前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宜阳人)耻为关外人,上奏武帝,尽捐家资将函谷关东移了300里,后人叫新函谷关,又叫汉函谷关;另一处在此关北5公里处,是东汉未年,曹操率数十万大军西
征张鲁、马超时,为转运兵马粮草而沿河修建,故叫魏函谷关,关楼上有冯玉祥将军题写的‚天下为公‛四字,1960年,三门峡水库拦洪时被淹没。
各位游客,此关楼虽为后建,但目前仍保留有两处战国时期的遗址。这座箭库遗址是当时守城兵士的武器库,距今已两千多年。它为竖井式,深11米,直径0.9米,箭为铁杆铜簇,每三十枚为一束。1986年发现后,经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并加以保护。古城墙遗址是1987年发现并加以保护下来的。城墙为夯土结构,分别由平、圆、竖等多种夯打方法夯筑而成。据勘测,东城墙长1500多米,南城墙长200多米,西城墙长1300米,北面的500米面临深沟,巍巍城墙形成了一道固若金汤的屏障。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关一战场‛。函谷关设关至今3000多年间,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次战役。有不少大战,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里简要介绍四大战役:
一、五国败师:铁函关,土潼关,一马平川取长安‛,函谷关自古就是秦国的东大门,想要守住西安,就要先扼守函谷关.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攻秦,秦军依函谷关天险,开关迎敌,展开血战,迫使五国合纵军队大败而归。后来多次的合纵攻秦都是以‚至函谷,皆败走‛而告终的。
二、黥布破关: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40万西进函谷关,得知刘邦已定关中(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中地区就是指函谷关以西),并派兵扼守函谷关。项羽大怒,命令大将黥布强行攻关,烧毁关楼,进军陕西新丰,便发生了著名的‚鸿门宴‛。
三、西原大战:安禄山起兵反唐后,多次从函谷关进攻潼关,均被唐军统帅哥舒翰击退。玄宗李隆基听信杨国忠谗言,迫使哥舒翰放弃了守关拒敌的计划,轻率地开关迎敌,两军会战于函谷关西原,叛军伏兵纵火焚烧唐军,并以精锐骑兵自南迂回出击,唐军大败,20万人马只有八千脱逃,主帅哥舒翰被迫投降,潼关、长安相继失守。
四、关前抗日:1944年5月,日本侵略军大举西犯,我军据守函谷关衡岭一线,与日寇展开激战,毙伤包括敌伪队长、团长共2000余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另外,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战例:如周武王的‚出谷会师‛、秦国的‚割城求和‛、李自成的‚二出函谷‛、辛亥革命的‚张钫出关‛以及1947年的‚奔袭函谷关、解放灵宝城‛等。
函关古道是古代崤函古道的一部分。崤函古道是指现在的河南省新安县的崤山以西,直至陕西潼关之间蜿蜒480华里的古道。函谷关以西至潼关120华里古称桃林塞,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描述为‚沿途崇山峻岭,高出云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函关古道是指函谷关东城门向西直至稠桑,全长15华里。《元和郡县志》对函谷关古道的记载是:‚绝岸壁立,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并道路狭窄,幽深漫长,可谓‚车不方轨,马不并銮‛。这里古代有‚闯关‛的规矩,就是过关的队伍,先要有人在前面喊叫,让前方行人停住,等队伍过完后,他们才可通过,否则在谷中无法回避。现在,我们虽然看不到茂密的柏林蔽日,但通过依稀可辨的路土层,险峻陡立的夹壁,似乎还可联想到浩浩荡荡的队伍过关的情景,也可联想到过关队伍由此通过时,两边伏兵突然跃起,居高临下,血战函谷的悲壮场面。因此也可以说这短短的15华里函谷关古道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战争史,也是研究世界战争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函谷关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紫气迎君来,祥云伴君归‛,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各位带来更多知识和欢乐,祝各位一路平安!谢谢。
【九城宫生态园旅游区导游词】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