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09-09 08:44: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消毒酒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1: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迫切需要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本研究以建立-个培养适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为总目标,提出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知识体系、支撑体系和硬件环境等设想,着力于个性化创新能力训练和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训练.

作 者:钟志华 张桂香 刘子建 ZHONG Zhi-hua ZHANG Gui-xiang LIU Zi-jiang  作者单位:钟志华,ZHONG Zhi-hua(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

张桂香,刘子建,ZHANG Gui-xiang,LIU Zi-jiang(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刊 名:大学教育科学 英文刊名: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 年,卷(期): “”(4) 分类号:G642.00 关键词:现代制造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篇2: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近年来,高等曩育规模快速发展,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

作 者:王子贤 马国富 郭顺祥 王晶  作者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710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篇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

摘要:文章以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研究背景,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新常态理论的提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渗透,我国人才供给与需求也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技术化转变。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各个地方社会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转型,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积极地参与了这场改变命运的战斗。借此,笔者主要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进行研究,剖析了我国当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利弊,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

一、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

通常情况下,应用型人才(PracticalPersonnel)主要是指将自身掌握的成熟技术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专业性、技术性、技能性极强的社会群体。就当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生产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还精确掌握相关产业的一线生产技术,同时,应用型人才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点

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针对性,即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围绕某个生产需求而展开,其课程设计、教材设计与工作环节设计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相关行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同时,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较强的基础知识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科体系和前瞻性领域的关注;二是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核心是生产需求,其能力培养主要以基础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为主,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科研开发能力的要求;三是应用型人才更加重视实践性应用,科研型人才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2]。

三、应用型人才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诞生带有较强的时代性,它的诞生时间较短,且与本科办学理念尚未完全融合,传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尚有缺陷,针对顶层设计不够科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等。目前,长期困扰应用型人才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传统应用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的痕迹、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受限于狭义工程观、职业观、学校层面文化形态与学生专业精神紧密结合度不足。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消除,导致应用型人才始终局限于险隘的应用观中无法自拔,这也限制了学生职业拓展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往往不能将形而上与形而下进行有机融合,导致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学标准尚有传统理念的痕迹,与当今行业标准不能进行科学、合理、有效接轨;市场运用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受教内容不能契合,使得学生只能在宽泛的机械应用上活动,因此,现如今的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有待突破[3]。传统应用型本科学校大多存在狭隘的职业观,对本职业的培训内容过于看重,忽略了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内容的培训,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幸福感,体会不到工作的激情,对学生在本专业上的学习感到枯燥与乏味,继而忽略了教学本源的目的和人才全面发展的初衷,导致实际学习过程协调失衡。大学文化往往局限于学校的层面,未顾及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的体验,其专业精神没有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往往不能融入行业文化中,专业文化缺乏展现载体,导致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局限性,缺乏对专业的热爱精神与敬畏精神,缺乏工作的动力,这些问题的长期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实际工作能力,成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瓶颈,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4]。

四、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传统应用型人才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内教育工作者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按每个问题的导向进行深入研究,突破传统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理念,依靠培养新理念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破除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生搬硬套的局限教学局面,实行碎片化改革,全面落实从个体拓展到全体,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从表象到本源之间进行系统性优化,实行全面的改革创新。

(一)改善教育结构,拓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产业,同时,还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宣布结果而言,我国的旅游业跃居世界第一位,到,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下,积极推进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极其有利的。因此,改善教育结构模式,拓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贯彻和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坚持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坚持服务为宗旨的创业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态度,积极大胆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其次,拓宽新建本科旅游院校就业方向,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旅游营销策划企业、旅游景区、主体公园、旅游与休闲俱乐部、高星级酒店与度假村等机构与企业合作,积极拓宽新建本科旅游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渠道;最后,根据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选择就业方向,如积极鼓励学生从事旅游类大中专院校教学工作、鼓励学生从事旅游与休闲行业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走向乡村,参与开发乡村旅游与休闲产业等[5]。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加速新农村经济建设,在促进乡村旅游业余休闲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大城市周边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改革培养模式,完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明确旅游业中的国际旅游与为国内旅游的发展战略,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坚持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导方针,将旅游业的发展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拓宽文化、体育、娱乐等在旅游业中的优势: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其一,不断深化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进、试点和推行“2+1”“1+2”“1+1+1”等多种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推动订单培养。将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旅游实习和社会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6]。建立企业接收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新建旅游本科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教育。其二,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培养,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三,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并举措施,大力发展“双证”就业机制,开展符合企业需求、涵盖生产操作、符合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岗实习,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及专业素质,避免职业需求脱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岗位的能力[7]。

五、结语

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国内外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也会越来越快。在这种背景下,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已经不足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只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学习价值,也注定被淘汰。因此,在当前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和重视实践学习能力培养,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突出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突出综合素质与技能培养,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确切落实工学结合的教学目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向,突出理论、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全面培养。通过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在企业中的融合程度,使学生的各种生产工艺得到认可并与岗位需求全面契合。此外,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做好旅游设施配套,加快对外开放政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训比重,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设置数量适宜的教学考核目标,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水平逐步接轨,并将其融入实践应用中,进而使新建高等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8]。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我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曾玲晖,张翀,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19-23.

[2]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翻转课堂”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主修经济学课程群2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职教论坛,2016(36):22-26.

[3]何剑锋,叶志翔,何月顺,等.交叉学科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职教论坛,2016(33):42-44.

[4]卢杰,陶嘉.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6(35):49-52.

[5]陈思,施燕琴,马猛,等.基于“两制四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实践[J].高分子通报,(11):84-89.

[6]欧阳宏基,葛萌,唐云凯.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34(2):19-21,28.

[7]张烨,黄秋明.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8(2):171-176.

[8]孙巧妍,陈祥光,刘金海,等.“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反思及改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28-31.

篇4: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本文论述了我院通过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解决当前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的三种现象: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重视传统课程的学习、忽视应用型课程的学习;重视理论体系的完整、忽视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理论够用为度,面向职业岗位需求、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 者:吴振国  作者单位:潍坊教育学院,山东,青州,262500 刊 名:计算机教育 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职业教育   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篇5: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具有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连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结舍自身特点,不断总结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知识、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地将学生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素质培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了课内打基础、课外长才干的'目的,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供保证.

作 者:鲁春光 郭明 刘明川 许晓丽 都晓锋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医学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培养  

【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相关文章:

1.“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论文

2.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跨学科环境下的现代词典理论与实践的论文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5.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6.中外物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高校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8.高职院校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10.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下载word文档
《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