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
“放开果个女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希望大家喜欢!
篇1: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用于本公司工业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的安装,共分取源部件的安装、仪表盘(箱)的安装、仪表设备的安装、仪表供电供气、供液系统的安装、仪表用电气线路的敷设、仪表用管路的敷设、工业集散计算机安装、红外线扫描仪安装、仪表调校。
本指导书采用标准及资料如下:
(一)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 (三)SCANGX型扫描仪手册。 1 取源部件的安装
1.1 检验数量:取源部件安装的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 用于高压、负压、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必须全部检验。
1.1.2 用于中低压、常温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必须按取源的种类分别抽检30%,并不应少于一个。 1.2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2.1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及检查 1.2.1.1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坐标点取定,无设计坐标点时,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量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2)温度取源部件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与设备(或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b 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c 在设备(或工艺管道)倾斜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与轴线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d 在有保温层的取源部件安装应在保温前安装完成,且保温后元件易于装卸。
e 在砌筑上安装时,应先把测量部件预埋在砌筑体内,测温保护管应大于温度元件2mm,取源部件在金属体安装时采用焊管式。焊接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2.1.2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下表:
温度取源部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3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1.3.1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要求
1.3.1.1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按设计图坐标点定位;
⑵安装压力取源部件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开孔及焊接工作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试压、试验前进行;
⑶压力取源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设备(或工艺管道)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上部;
⑷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面不应超过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⑸压力取源部件必须与气流及物料成锐角,并宜选在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 1.3.1.2 取压部件安装
(1)在砌筑和浇注体上安装时,应在砌筑或浇注的同时埋入,并堵好取件端口,当无法做到与砌筑或浇注同时进行时,应预留安装孔,预留孔应满足取压部件的安装尺寸;
(2)取料管的焊接或连接应符合《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不能漏气。 1.3.2 取压部件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
取压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办法
1.4 流量取源部件
1.4.1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1.4.1.1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按施工图的座标点定位;
b 安装节流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其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
c 在节流件的上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温度计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倍工艺管道内径时,不小于5(或3)倍工艺管道内径; ⑵当温度计套管的直径在0.03到0.13倍工艺管道内径之间时,不小于20(或10)倍工艺管道内径。 注:采用括号内的数字时,流量的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0.5%。
d 在节流件的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不应小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 1.4.1.2 流量取源部件的法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法兰与工艺管道焊接后管口与法兰密封面应平齐;
(2) 法兰面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度;
(3) 法兰应与工艺管道同轴,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t≤0.015D(1/β-1)规定; (4) 采用对焊法兰时,法兰内径必须与工艺管道内径相等。
1.4.1.3 流量取源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气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 (2) 测量蒸汽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0-45度夹角的范围内。 1.4.2 流量取源部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
1.5.1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
1.5.1.1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到物料冲击的地方。
b 内浮筒液面汗及浮球面计采用导向管或其化导向装置时,导向管或导向装置必须垂直安装;并应保证导向管内液流畅通。 1.5.1.2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
a 双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 (2)
应垂直安装,其中心点应与正常液位相重合。 b 单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衡容器宜垂直安装;
(2) 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规定。
1.5.2 物位取源部件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表:
1.6 分析取源部件
1.6.1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
1.6.1.1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压力稳定、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质的地方。
1.6.1.2 在水平或倾斜的设备或工艺管道上安装的分析取源部件,其安装方位应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上部。
1.6.1.3 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度。 1.6.2 分析取源部件的质量检验如下表:
1.7 仪表盘柜
1.7.1 仪表盘柜的安装
1.7.1.1 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应与仪表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mm,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1.7.1.2 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mm/m,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1.7.1.3 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应在二次抹面前安装找正,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 1.7.1.4 仪表箱(板)、保温箱、保护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垂直、平正、牢固;
(2)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箱(板)的高度大于1.2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 (3)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mm。
1.7.1.5 单独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垂直、平正、牢固;
(2)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mm;
(3)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mm/m。
1.7.1.6 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7.1.5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2) 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3) 相邻两盘(操作台)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4) 当盘间的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5) 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1.7.2 仪表盘柜安装的质量检验
1.8.1 一般规定
1.8.1.1 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1.8.1.2 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1.8.1.3 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1.8.1.4 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1.8.1.5 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1.8.1.6 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1.8.1.7 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1.8.1.8 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1.8.1.9 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1.8.1.10 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1.8.1.11 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在防腐蚀的厂房内不应破坏防腐层。 1.8.1.12 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本规范第1.8.1.1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8.1.13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
1.8.1.14 在线路的终端处和地下人井处,应加标志牌;地下埋设的线路,应在其正上方地面上加标桩;标志牌和标桩应坚固、明显、防腐蚀,其上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1.8.2 支架的安装
1.8.2.1 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1.8.2.2 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⑵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⑶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
⑷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工艺设备、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当工艺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工艺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⑸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
⑹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构架的坡度相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弧度相同。
1.8.2.3 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1.8.2.4 水平安装的汇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间距宜为2m;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他需要的位置可适当减小间距;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1.8.2.5 电缆支架间距宜为:当电缆水平敷设时为0.8m,垂直敷设时为1.0m。 1.8.3 汇线槽的安装
1.8.3.1 制作好的汇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尺寸准确。 1.8.3.2 汇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1.8.3.3 汇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汇线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1.8.3.4 汇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天花板(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垂直排列的汇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1.8.3.5 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盘(箱)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1.8.3.6 汇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1.8.3.7 汇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1.8.3.8 当直接由汇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采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 1.8.3.9 汇线槽应有排水孔。
1.8.3.10 汇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米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1.8.4 电缆(线)保护管的敷设
1.8.4.1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1.8.4.2 埋入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有涂漆。 1.8.4.3 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度;
⑵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⑶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⑷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1.8.4.4 当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度时,应在其中间加装拉线盒。 1.8.4.5 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护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1.8.4.6 金属保护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明敷设时宜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
⑵埋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做防腐处理;
⑶镀锌管及薄壁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⑷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⑸保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1.8.4.7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应用金保护管有可能属软管连接,并有防水弯。与就地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拉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用锁紧螺母将管固定牢固。
1.8.4.8 埋设的保护管应选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 1.8.4.9 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时,管卡间距应均匀。
1.8.4.10 保护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湿气体浸入时,应在其可能积水的位置安装排水设施。
1.8.4.11 埋设的保护管与公路或铁路交叉时,管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m;与排水沟交叉时,离沟底净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应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m以上;与地下管道之间的净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8.5.12条的规定。
1.8.4.12 穿墙保护管段(或保护罩)两段延伸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大于30mm,
1.8.4.13 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设电缆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
1.8.4.14 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1.8.4.15 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1.8.4.16 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分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1.8.4.17 现场分线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45℃;
⑵到各检测点的距离应适当,箱体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5m; ⑶不应影响操作、通行和设备维修。
1.8.4.18 拉线盒、接线盒和分线箱均应密封,分线箱应标明编号。 1.8.4.19 采用硬质塑料管作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与烧焦;
⑵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套管内的深度宜大于其外径的1.5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倍;
⑶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对直径小于25mm的管子不宜大于1m; ⑷在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mm处应加以固定;
⑸管的直径长度大于30米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⑹与未绝热的高温工艺设备、管道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1.8.4.20 采用混凝土排管作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排管的内壁和管口应光滑;
⑵排管应有不小于1:1000的泄水坡;
⑶排管对口连接时,相对两孔中心线的偏差不宜大于5mm;接口处应用水泥密封; ⑷排管在改变方向、分支及进口处,应筑电缆井,并应垫砂;
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与地下管道之间的净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8.4.11条的规定:埋在人行道下时不小于500mm;
⑹排管上表面宜涂红色耐腐蚀的颜料作为明显标记。 1.8.5 电缆的敷设
1.8.5.1 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⑴交链聚乙烯电缆0℃; ⑵低压塑料电缆-20℃;
⑶橡皮及聚氯乙烯保护套橡皮绝缘电缆-15℃; ⑷裸铅包橡皮绝缘电缆-20℃;
⑸其它外护套层橡皮绝缘电缆-7℃。
1.8.5.2 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1.8.5.3 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值:
⑴有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10倍; ⑵无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6倍。
1.8.5.4 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1.8.5.5 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1.8.5.6 电缆引入或引出建筑物、隧道、地面,穿过铁路、公路、沟渠、楼板、墙壁时,应安装一段保护管,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1.8.4.11、1.8.4.12、1.8.4.13、1.8.4.14条的规定。 1.8.5.7 电缆沿支架或在汇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⑴当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度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⑵当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度且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⑶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两个支架上; ⑷在引入仪表盘(箱)、供电盘(箱)前300-400mm处; ⑸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
1.8.5.8 数条汇线槽垂直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⑴仪表信号线路; ⑵安全联锁线路;
⑶仪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1.8.5.9 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米;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汇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米。
1.8.5.10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其上下应铺100mm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复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损坏电缆的措施,但埋入深度不应小于700mm。
1.8.5.11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与建筑物地下基础间的最小净距离宜为0.6m,与电力电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为0.5m;
1.8.5.12 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不应沿任何地下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平行敷设。当沿地下管道两侧平行敷设或与其交叉时,最小净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与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平行时为1.0m,交叉时为0.5m;
⑵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0m,交叉时为0.5m,当电缆周围土壤温升超过1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⑶与水管道或其他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均为0.5m。
1.8.5.13 电缆在隧道或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汇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1.8.5.14 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1.8.5.15 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在潮湿或有油污的场所,应有相应的防潮、防油措施。 1.8.6 补偿导线和电线的敷设
1.8.6.1 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汇线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1.8.6.2 当补偿导线和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直接和仪表连接。
1.8.6.3 当补偿导线进行中间和终端接线时,严禁接错极性。 1.8.6.4 补偿导线不应与其他线路在同一根保护管内敷设。 1.8.6.5 电线宜穿保护管敷设。
1.8.6.6 补偿导线和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1.8.6.7 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1.8.7 仪表盘(箱、架)内的配线
1.8.7.1 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可敷设在小型汇线槽内,也可明敷设;当明敷设时,电缆、电线束应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扎带扎牢,扎带间距离宜为100m。
1.8.7.2 电线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倍。
1.8.7.3 本质安全型仪表的信号线和非本质安全型仪表的信号线应加以分隔。当仪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配线。
1.8.7.4 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其绝缘护套不应有损伤。 1.8.7.5 仪表盘(箱、架)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标号。 1.8.7.6 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1.8.7.7 接线端子板的安装应牢固;当其在仪表盘(箱、架)底部时,距离基础面的高度宜为250mm。在顶部或侧面时,与盘(箱、架)边缘的距离宜为100mm。多组接线端子板并列安装时,其间隔净距离宜为200mm。
1.8.7.8 剥去外部护套的橡皮绝缘芯线及接地线、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 1.8.7.9 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度。
1.8.8 仪表用电气线路的质量检验评定详见《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篇2:风管支吊架制作安装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材质为薄钢板、不锈钢板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2.1.1各种安装材料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质量鉴定文件及产品清单。
2.1.2安装使用材料有:螺母、垫圈、电焊条、不锈钢焊丝、膨胀螺栓等,都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2.1.3安装使用工具有:手锤、电锤、手电钻、手锯、电动砂轮锯、角向砂轮锯、台钻、电气焊具、扳手、改锥、梯子、滑轮绳索、刷子、安全帽、安全带等。
2.2作业条件:
2.2.1一般送排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安装,要在建筑围护结构施工完,安装部位的障碍物已清理,地面无杂物的条件下进行。
2.2.2对空气洁净系统的安装,应在建筑物内部安装部位的地面做好,墙面已抹完灰完毕,室内无灰尘飞扬,或有防尘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2.2.3一般除尘系统风管安装,宜在厂房的工艺设备安装完或设备基础已确定,设备的连接管、罩体方位已知的情况下进行。
2.2.4作业地点要有相应的辅助设计,如梯子、架子等,及电源和安全防护装置、消防器材等。
2.2.5应有设计的图纸及大样图,并有施工员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按照设计图纸并参照土建基准线找出风管标高。
3.3制作吊架:
3.3.1标高确定后,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支、吊架形式(图3.3.1)。
图3.3.1
3.3.2风管支、吊架的制作应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用料规格和作法制作。
3.3.3风管支、吊架的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3.3.3.1支架的悬臂、吊架的吊铁采用角钢或槽钢制成;斜撑的材料为角钢;吊杆采用全丝杆;扁铁用来制作抱箍。
3.3.3.2支、吊架在制作前,首先要对型钢进行矫正,矫正的方法分冷矫正和热娇正两种。小型钢材一般采用冷矫正。较大的型钢须加热到900℃左右后进行热矫正。矫正的顺序应该先娇正扭曲、后矫正弯曲。
3.3.3.3钢材切断和打孔,不应使用氧气―乙炔切割。抱箍的圆弧应与风管圆弧一致。支架的焊缝必须饱满,保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3.3.4吊杆应根据风管安装标高适当截取。
3.3.3.5风管支、吊架制作完毕后,应进行除锈,刷一遍防锈漆。
3.3.3.6用于不锈钢、铝板风管的支架,抱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绝缘处理。防止电化学腐蚀。
3.4设置吊点根据吊架形式设置,有预埋件法、膨胀螺栓法、射钉枪法等,一般情况下采用膨胀螺栓法。
3.4.1预埋件法:
3.4.1.1前期预埋:一般由预留人员将预埋件按图纸坐标位置和支、吊架间距,牢固固定在土建结构钢筋上。
3.4.1.2后期预埋:
1在砖墙上埋设支架:根据风管的标高算出支架型钢上表面离地距离,找到正确的安装位置,打出80mm×80mm的方洞。洞的内外大小应一致,深度比支架埋进墙的深度大30~30mm。打好洞后,用水把墙洞浇湿,并冲出洞内的砖屑。然后在墙洞内先填塞一部分1∶2水泥砂浆,把支架埋入,埋入深度一般为150~200mm。用水平尺校平支架,调整埋入深度,继续填塞砂浆,适当填塞一些浸过水的石块和碎砖,便于固定支架。填入水泥砂浆时,应稍低于墙面,以便土建工种进行墙面装修。
2在楼板下埋设吊件:确定吊卡位置后用冲击钻在楼板上打一透眼,然后在地面剔出一个300mm长、深20mm的槽(图3.4.1.2)。将吊件嵌入槽中,用水泥砂浆将槽填平。
图3.4.1.2
3.4.2膨胀螺栓法:特点是施工灵活,准确、快速(图3.4.2)。
图3.4.2
3.4.3射钉枪法:用于周边小于800mm的风管支管的安装。其特点同膨胀螺栓,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图3.4.3)。
图3.4.3
3.5安装吊架:
3.5.1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可以按横担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
3.5.2吊杆根据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挂在吊件上。焊接后应涂防锈漆。
3.5.3当风管较长时,需要安装一排支架时,可先把两端的安好,然后以两端的支架为基准,用拉线法找出中间支架的标高进行安装。
3.5.4支吊架的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吊杆需拼接时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焊接宜采用搭接,搭长度应大于吊杆直径的8倍,并两侧焊接。
3.5.5支、吊架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3.5.5.1风管安装,管路较长时,应在适当位置增设吊架防止摆动。
3.5.5.2支、吊架的标高必须正确,如圆形风管管径由大变小,为保证风管中心线水平,支架型钢上表面标高,应作相应提高。对于有坡度过要求的风管,托架的标高也应按风管的'坡度要求。
3.5.5.3风管支、吊架间距如无设计要求时,对于不保温风管应符合表3.5.6.3要求。对于保温风管,支、吊架间距无设计要求时按表间距要求值乘以0.85。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适当增大。
支、吊架间距
表3.5.5.3
3.5.5.43.5.5.5支、吊架不得安装在风口、阀门,检查孔等处,以免妨碍操作。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兰上。
3.5.5.6保温风管的支、吊装置宜放在保温层外部,但不得损坏保温层。
3.5.5.7保温风管不能直接与支、吊托架接触,应垫上坚固的隔热材料,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防止产生“冷桥”。
4、质量标准
4.1风管系统吊、支架采用膨胀螺栓等胀锚方法固定时,必须符合其相应技术文件的规定。
4.2风管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对于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
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风管支、吊架宜按国标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4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5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6吊架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光洁。安装后各副支、吊架的受力应均匀,无明显变形。
7风管或空调设备使用的可调隔振支、吊架的拉伸或压缩量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调整。 8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并箍紧风管。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风管应设托座和抱箍,其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相一致。
4.3净化空调系统风口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带高效过滤器的送风口,应采用可分别调节高度的吊杆。
5、成品保护
交叉作业较多的场地,严禁以安装完的风管作为支、吊、托架,不允许将其它支、吊架焊在或挂在风管法兰和风管支、吊架上。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风管支吊架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6.1。
风管支吊架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表6.1
篇3:自动化设备安装合同
甲方: 乙方:
为保证马芜高速10KV供配电工程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本项目按预定时间对设备进行供电,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由于甲方无外线施工资质,为便于向供电公司申报,决定将本项目所有机电设备的安装承包给乙方安徽聚慧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
一、工程名称及地点
二、合同价款:
本合同暂定价款为人民币:贰拾万.(具体见本合同附件工程最终结账依据表)
三、承包范围:
本合同工程承包范围为:马芜高速公路房建区金湖主线收费站、东阳互通收费站配电房10KV外线电缆工程、配电房内的高、低压电缆敷设、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等工程施工、材料下货、保管、安装,调试、交接试验向当地供电公司递交安装资格审查、中间检查、交接试验、竣工文件的编制和配合供电公司直至设备受电等工作.
总而言之,上述二个供配电点乙方的施工责任范围为:从 10KV电源的搭火至配电房所有设备受电为界限,其为完成该工程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包含在本合同价款内。 乙方合同包含的材料:
1)外接线电缆工程所需的一切材料及各种协调费已包含在本合同价款内。
2)配电房内的接地系统、预埋件、基础槽钢、电缆支架的材料采购。 甲方合同包含的材料:配电房内基础槽钢向上所有的材料设备由甲方付款购买提供。
五、工期及质量要求
1、工期为20__年10月20日,由于甲方供货不及时和房建单位土建没有按时完工不具备进场施工条件,而影响乙方合理施工工期除外。
2、工程质量: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等级为优良工程。
六、双方职责
(一)、甲方职责
1、提供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一份,明确乙方施工执行的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试验和评 定标准。
2、对乙方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程进度进行全过程控制,随时检查监督,组织乙方参加有关质量活动,及时传达业主、监理工程师、供电公司对本工程的指示、建议和要求。
3、帮助协调乙方同业主、监理单位、房建单位的关系为乙方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按照合同文件按时支付乙方的工程款项。
5、保质保量保时间提供安装所需的设备、材料、技术支持。
(二)乙方职责
1、乙方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主要人员在接到甲方通知后两天内必须进驻工地,合同成立次日乙方去供电公司进行施工单位备案。参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各项活动,离开工地须经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组织编制所承包项目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编排和统计、并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承包工程验收资料。
2、所有到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需完全完整地搜集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配套图纸和说明书、随机配件等。
3、施工中自觉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甲方人员、供电公司的检查、监督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组织施工,施工质量不合格部位由乙方无偿返工,并承担由此所引起的一切损失。因乙方原因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的质量标准,给甲方造成的经济及名誉损失从乙方工程款中扣减。负责自身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生活安排,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令及法规,做到文明施工,维护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对外形象和利益。一切现场政策性支出需当事人、第三方签字并拍照或录音。
5、乙方必须安排数量充足、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施工机械租赁,检测外包)和技术熟练的操作工投入工程施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外线电缆敷设质量缺陷期为竣工验收后24月。隐蔽工程需监理在场认证签字并拍照存档。
七、安全责任
乙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加强对自身施工人员的教育和防范工作,乙方须为其所有施工人员购买人生意外保险,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如乙方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其责任和经济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八、付款方式
当乙方材料进场开始施工时,甲方凭现场驻地监理签证单通知财务二日内付到场材料费及其它一切费用的70%。后续付款按照当月发生的工程量付足70%。余款工程竣工验收一个月内付清。
九、违约责任
1、甲方违约:甲方需按照本协议的约定按期支付工程款,否则承担违约责任。乙方有权停工及索赔。并处合同总价的5%违约金.
2、乙方违约:由于乙方没有投入适应本项目合格的机械及人员,不按时上班,对甲方的指令或明或暗的抵制敷衍,导致没有及时完成甲方所要求的工程进度。影响到甲方对外企业形象.甲方有权立即终止合同,乙方应及时无条件退场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处合同总价的5%违约金.
十、其 他
1、甲方与业主之间的合同文件中的所有责任条款,对乙方均有相应的约束力。双方必须24小时开机以保证通讯畅通。如三次发现对方通讯障碍作违约判定.
2、乙方须提供7万元的材料发票供甲方工程审计之用,税务甲方5%承担.下火通电甲方有义务负责协调工作。
3、甲方付款结束,不意味着乙方责任已清,如工程验收后。24个月责任缺陷期内发生质量问题,乙方有义务无偿修复。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4:CentOS自动化安装实战
定制自动化安装盘
# 安装所需要的软件包:
代码如下:
yum -y install createrepo mkisofs isomd5sum
# 生成精简后的rpm列表
代码如下:
awk ‘/安装/{print $2}‘ install.log |sed ‘s/^[0-9]*://g‘ >/root/packages.list //我的是中文环境具体看log里是什么
# 约束目录结构
代码如下:
mkdir -p /mnt/cdrom
mkdir -p /data/OS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rsync –a --exclude=Packages /mnt/cdrom/* /data/OS
mkdir /data/OS/Packages
# 将精简后的rpm文件 拷贝到新的系统目录里
# 拷贝到新的系统目录方法很多,这里省事儿就用了替换命令 但是结果都一样啊 呵呵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p /mnt/cdrom/Packages/libgcc-4.4.7-3.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setup-2.8.14-20.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filesystem-2.4.30-3.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xml-common-0.6.3-32.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cjkuni-fonts-common-0.2.0216.1-35.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iso-codes-3.16-2.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basesystem-10.0-4.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dmz-cursor-themes-0.4-4.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libX11-common-1.5.0-4.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ca-certificates-.63-3.el6_1.5.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ncurses-base-5.7-3.0208.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tzdata-j-1.el6.noarch
cp /mnt/cdrom/Packages/glibc-common-2.12-1.107.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nss-softokn-freebl-3.12.9-11.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glibc-2.12-1.107.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ncurses-libs-5.7-3.20090208.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bash-4.1.2-14.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libattr-2.4.44-7.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libcap-2.16-5.5.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zlib-1.2.3-29.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dbus-libs-1.2.24-7.el6_3.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info-4.13a-8.el6.x86_64
cp /mnt/cdrom/Packages/libxml2-2.7.6-8.el6_3.4.x86_64
:%s/^/cp \/mnt\/cdrom\/Packages\//g
cp /mnt/cdrom/Packages/cjkuni-uming-fonts-0.2.20080216.1-35.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cjkuni-ukai-fonts-0.2.20080216.1-35.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man-pages-3.22-20.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words-3.0-17.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centos-indexhtml-6-1.el6.centos.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ql2400-firmware-5.08.00-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iwl5000-firmware-8.83.5.1_1-1.el6_1.1.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ql2100-firmware-1.19.38-3.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ivtv-firmware-20080701-20.2.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libertas-usb8388-firmware-5.110.22.p23-3.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xorg-x11-drv-ati-firmware-6.99.99-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ql2500-firmware-5.08.00-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atmel-firmware-1.3-7.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zd1211-firmware-1.4-4.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iwl4965-firmware-228.61.2.24-2.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rt61pci-firmware-1.2-7.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iwl3945-firmware-15.32.2.9-4.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ql2200-firmware-2.02.08-3.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rt73usb-firmware-1.8-7.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ipw2100-firmware-1.3-1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ql23xx-firmware-3.03.27-3.1.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ipw2200-firmware-3.1-4.el6.noarch.rpm
cp /mnt/cdrom/Packages/rootfiles-8.1-6.1.el6.noarch.rpm
:%s/$/.rpm/g
cp /mnt/cdrom/Packages/cjkuni-uming-fonts-0.2.20080216.1-35.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cjkuni-ukai-fonts-0.2.20080216.1-35.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man-pages-3.22-20.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words-3.0-17.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centos-indexhtml-6-1.el6.centos.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ql2400-firmware-5.08.00-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iwl5000-firmware-8.83.5.1_1-1.el6_1.1.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ql2100-firmware-1.19.38-3.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ivtv-firmware-20080701-20.2.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libertas-usb8388-firmware-5.110.22.p23-3.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xorg-x11-drv-ati-firmware-6.99.99-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ql2500-firmware-5.08.00-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atmel-firmware-1.3-7.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zd1211-firmware-1.4-4.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iwl4965-firmware-228.61.2.24-2.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rt61pci-firmware-1.2-7.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iwl3945-firmware-15.32.2.9-4.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ql2200-firmware-2.02.08-3.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rt73usb-firmware-1.8-7.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ipw2100-firmware-1.3-1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ql23xx-firmware-3.03.27-3.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ipw2200-firmware-3.1-4.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cp /mnt/cdrom/Packages/rootfiles-8.1-6.1.el6.noarch.rpm /data/OS/Packages
:%s/$/ \/data\/OS\/Packages/g
# 创建ks.cfg文件 默认安装完系统就会安装所有的定制软件包了
# 关键字
代码如下:
%post --nochroot %post
[root@test OS]# pwd
/data/OS
[root@test OS]# cat ks.cfg
firewall --disabled
install
cdrom
rootpw --iscrypted $1$stMs72eG$G3f0zhGBjp6/SioZ28CxQ0
auth --useshadow --passalgo=md5
text
firstboot --disable
keyboard us
lang en_US.UTF-8
selinux --disabled
# Do not configure the X Window System
skipx
logging --level=info
reboot --eject
timezone Asia/Shanghai
network --device em1 --bootproto=static --ip=192.168.7.123 --netmask=255.255.248.0 --gateway=192.1s
bootloader --location=mbr --driveorder=sda
# Clear the Master Boot Record
zerombr yes
# Partition clearing information
clearpart --all --initlabel
# Disk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part / --fstype=“ext4” --size=10240
part swap --size=4096
part /data --fstype=“ext4” --grow --size=1
%packages
@base
@core
@server-policy
sgpio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ntp
%post --nochroot
mkdir -p /mnt/sysimage/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cp /mnt/source/Packages/lnmp_pack.tar.gz /mnt/sysimage/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cp /mnt/source/Packages/install_packages.sh /mnt/sysimage/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cp /mnt/source/Packages/ncftp-3.2.5-src.tar.gz /mnt/sysimage/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cp /mnt/source/Packages/rarlinux-3.8.0.tar.gz /mnt/sysimage/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cp /mnt/source/Packages/nmon_linux_14i.tar.gz /mnt/sysimage/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post
cd /tmp/custom_data >>/tmp/custom.log 2>&1
chmod +x install_packages.sh
sh install_packages.sh
# remove custom_data
rm -rf /tmp/custom_data
#vim syntax on
echo alias vi=‘vim‘ >>/etc/bashrc
# disable ipv6
echo “alias net-pf-10 off” >>/etc/modprobe.d/dist.conf
echo -e “options\tipv6\tdisable=1” >>/etc/modprobe.d/dist.conf
echo “NETWORKING_IPV6=no” >>/etc/sysconfig/network
#append lib
echo “/usr/local/lib/” >>/etc/ld.so.conf
#modify lang
echo ‘export LANG=zh_CN.UTF8‘ >>/etc/profile
#disable system auto mail
echo “unset MAILCHECK” >>/etc/profile
#modify history
echo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whoami` ”‘ >>/etc/profile
sed -i “s/HISTSIZE=1000/HISTSIZE=999999999/” /etc/profile
#modifu ssh port on 3389
echo ‘Port 3389‘ >>/etc/ssh/sshd_config
echo ‘UseDNS no‘ >>/etc/ssh/sshd_config
for i in `ls /etc/rc3.d/S*`
do
CURSRV=`echo $i|cut -c 15-`
chkconfig --level 3 $CURSRV off
done
for i in crond rsyslog iptables network ntpd sshd sysstat;do chkconfig --level 3 $i on;done
sed -i ‘/HOSTNAME=/d‘ /etc/sysconfig/network
echo ‘HOSTNAME=test‘ >>/etc/sysconfig/network
# sysctl
echo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32768” >>/etc/sysctl.conf
echo “net.core.rmem_default = 8388608” >>/etc/sysctl.conf
echo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etc/sysctl.conf
echo “net.core.somaxconn = 32768” >>/etc/sysctl.conf
echo “net.core.wmem_default = 8388608” >>/etc/sysctl.conf
echo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5000 65000” >>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300”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max_orphans = 3276800”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65536”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mem = 94500000 915000000 927000000” >>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2”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2”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timestamps = 0”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tw_reuse = 1” >>/etc/sysctl.conf
/sbin/sysctl -p
# modify core ulimt
echo -e “*\tsoft\tnofile\t65535” >>/etc/security/limits.conf
echo -e “*\thard\tnofile\t65535” >>/etc/security/limits.conf
echo -e “*\tsoft\tnofile\t65535” >>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echo -e “*\thard\tnofile\t65535” >>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 ntpd
cat >/etc/sysconfig/clock < /etc/sysconfig/iptables <
*filter
#############################################
# disabled (INPUT,FORWARD,OUTPUT)
:INPUT DROP
:FORWARD DROP
:OUTPUT DROP
# enabled lo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OUTPUT -o lo -j ACCEPT
-A FORWARD -o lo -j ACCEPT
# enabled em2
# Be careful of the network adapter name
-A INPUT -i em2 -j ACCEPT
-A OUTPUT -o em2 -j ACCEPT
-A FORWARD -o em2 -j ACCEPT
# enabled ping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A OUTPUT -p icmp -j ACCEPT
# enabled ntp
-A INPUT -p udp -m udp --dport 123 -j ACCEPT
-A OUTPUT -p udp -m udp --sport 123 -j ACCEPT
# dns
-A INPUT -p tcp -m tcp --sport 53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dport 53 -j ACCEPT
-A INPUT -p udp -m udp --sport 53 -j ACCEPT
-A OUTPUT -p udp -m udp --dport 53 -j ACCEPT
#############################################
#############################################
# team ssh
# all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 suzhouqiao
-A INPUT -s 118.145.x.xx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118.145.x.x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A INPUT -s 115.182.x.xx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115.182.x.xx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 corporate
-A INPUT -s 119.253.59.x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119.253.xx.1x0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A INPUT -s 203.187.xx1.x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203.x7.x1.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A INPUT -s 211.103.xxs.x0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211.103.xx.xx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A INPUT -s 119.253.x9.xx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119.253.xx.x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A INPUT -s 119.253.xx.xx2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119.253.x.x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A INPUT -s 203.187.xx.1xx -p tcp -m tcp --dport 3389 -j ACCEPT
-A OUTPUT -d 203.187.1xx.xx -p tcp -m tcp --sport 3389 -j ACCEPT
#############################################
#############################################
# jiankongbao
-A INPUT -s 60.xx.249.xx -p udp -m udp --dport 161 -j ACCEPT
-A OUTPUT -d 60.xx.xx.x3 -p udp -m udp --sport 161 -j ACCEPT
-A INPUT -s 60.195.252.xx -p udp -m udp --dport 161 -j ACCEPT
-A OUTPUT -d 60.195.xx.107 -p udp -m udp --sport 161 -j ACCEPT
-A INPUT -s 60.195.x.xx -p udp -m udp --dport 161 -j ACCEPT
-A OUTPUT -d 60.195.x.1xx -p udp -m udp --sport 161 -j ACCEPT
-A INPUT -s 125.76.sxx -p udp -m udp --dport 161 -j ACCEPT
-A OUTPUT -d 125.76.xx.xx -p udp -m udp --sport 161 -j ACCEPT
#############################################
#############################################
# project port
#############################################
COMMIT
EOF
%end
# 让系统从kickstart配置启动安装
代码如下:
[root@test isolinux]# pwd
/data/OS/isolinux
[root@test isolinux]# cat isolinux.cfg
default linux ks=cdrom:/ks.cfg
prompt 1
timeout 100
display boot.msg
F1 boot.msg
F2 options.msg
F3 general.msg
F4 param.msg
F5 rescue.msg
label linux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label text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text
label ks
kernel vmlinuz
append ks initrd=initrd.img
label local
localboot 1
label memtest86
kernel memtest
append -
# 生成rpm包的依赖关系
代码如下:
[root@test ~]# cd /data/OS/
[root@test OS]# createrepo -g repodata/*-comps.xml /data/OS/
# 生成iso镜像
代码如下:
mkisofs -R -J -T -r -l -d -joliet-long -allow-multidot \
-allow-leading-dots -no-bak -o /data/CentOS-6.4-x86_64-mini.iso \
-b isolinux/isolinux.bin -c isolinux/boot.cat -no-emul-boot \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data/OS
# 生成MD5校验码 //本人没有执行这条命令原因是如果需要修改iso里的内容会导致光盘无法使用
代码如下:
implantisomd5 /data/CentOS-6.4-x86_64-mini.iso
基于Kisckstart的安装
安装软件包
yum -y install createrepo mkisofs
制作流程
目录结构
拷贝CentOS原始镜像内容,不做任何精简
代码如下:
mkdir /mnt/centos
mount /dev/sr0 /mnt/centos
mkdir /tmp/iso
cp -r /mnt/centos/* /tmp/iso
增加Kickstart配置文件
文件路径和安装方式可自由定义
代码如下:
cd /tmp/iso/isolinux
#修改引导,注意ks=部分
vi isolinux.cfg
label linux
menu label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menu default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ks=cdrom:/isolinux/ks.cfg
#手动增加Kickstart配置文件
vi ks.cfg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
#version=DEVEL
#Install OS instead of upgrade
#表示是安装,而不是升级
install
#Use text mode install
#文本方式安装
text
#Use network installation
#使用网络安装
#url --url=ftp://ip/centos
#Local installation Use CDROM installation media
#使用光盘安装
cdrom
#Installation Number configuration
#如果是RedHat的系统,会要求输入key,这里配置为跳过,如果不配置安装时会停在那里要求用户输入key
#key –skip
#System language
#语言环境
#lang en_US.UTF-8
lang zh_CN.UTF-8
#System keyboard
#键盘类型
keyboard us
#Network information
#网络配置
#network --device eth0 --bootproto dhcp --onboot yes
#Root password
#root密码
rootpw chinaums
#Firewall configuration
#禁用防火墙
firewall --disabled
#SELinux configuration
#禁用selinux
selinux --disabled
#Run the Setup Agent on first boot
#禁用第一次启动时设置系统的向导
firstboot --disable
#System 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用户认证配置,useshadow表示使用本地认证,--passalgo表示密码加密算法
authconfig --enableshadow --passalgo=sha512
#System timezone
#设置时区为上海
timezone --isUtc Asia/Shanghai
#System bootloader configuration
#指明bootloader的安装位置,指明驱动器的排序,指明操作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向内核传递的参数
bootloader --location=mbr --driveorder=sda --append=“crashkernel=auto rhgb quiet”
#Clear the Master Boot Record
#清除MBR引导记录
zerombr yes
#Partition clearing information
#清除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clearpart --all --initlabel
#Disk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自定义分区
#创建一个200M大小的分区挂载/boot类型为ext4
part /boot --fstype=ext4 --size=200 --ondisk=sda
#创建一个0M大小的SWAP分区
part swap --size=20000 --ondisk=sda
#创建/目录
part / --fstype=ext4 --grow --size=1 --ondisk=sda
#Reboot after installation
#设置完成之后重启
reboot --eject
#This packages is for CentOS 6.4
#为CentOS 6.4定制的软件包
%packages
@base
@core
@chinese-support
#增加安装后运行脚本
%post
#config service
#自定义服务
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eject cdrom
#安装完成弹出光碟
#eject
#reboot
#执行完毕后重启
#reboot -f
#结束自动化部署
%end
生成依赖关系和ISO文件
注意路径和命令的准确性
代码如下:
cd /tmp/iso
createrepo -g repodata/*comps.xml .
mkisofs -o /tmp/CentOS-6.4_64_auto.iso -b isolinux/isolinux.bin -c isolinux/boot.cat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joliet-long -R -J -v -T /tmp/iso/
篇5:自动化安装让Vista安装变得简单
Vista系统状态图像管家(SIM)是一个图形界面程序,它能使用户为无人值守安装创建“回答文件”,
回答文件就像早先在Windows 2000/XP上的“unattend.txt”文件,可以为Windows安装程序预先设制所有的选项,用户因此不必坐在电脑前不停的点击“下一步”等选项。
Vista的回答文件比unattend.txt文件作出了更好的规划。它们以拥有良好架构的XML格式存储,其他程序能够更好得解析和调用。
那也是说,用户将很难读懂回答文件,因此微软开发了SIM为用户设置自己的回答文件提供美观的图形界面。
SIM在微软自动化安装工具集(WALK)里是第三方重要工具,之前我在以下文章里已经提到这一点:
创建自己的Vista安装DVD。使用ImageX浏览Wista的WIM图形格式。
SIM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区域:
分布式共享(DistributionShare)系统-在这些文件夹里,用户可以指定Windows使用的驱动和应用程序。但是使用SIM不能修改分布式共享。用户只能在文件层次上作修改,但是可以使用SIM简单的更新回答文件,来使它指向正确的位置。
例如,假如在共享里存有第三方驱动,用户可以在SIM里面看见驱动。右击“弹出驱动”,用户可以在回答文件的特定区域插入驱动路径,在安装过程中会自动调用驱动。
Windows图像--用户创建的每一个回答文件都对应于特定的安装图像,因此在这里可以打开图像浏览内容。图像文件是WIM格式的。但是它不是按照与ImageX相同的方法装裱的。在这里不能修改这些图像文件,只能用于浏览,因为它只是为创建回答文件而应用的。
SIM读取WIM的信息,询问将要使用哪一幅图片状态(假如有多幅图片可选择),为这些信息创建一个目录。用户可以在SIM程序中使用这一目录,添加新的性能、产品、或其他组件到回答文件,指导Vista在合适的时间调用这些组件等,
例如,假如用户扩展性能包,可以找到可在Vista无人值守安装进程中安装的组件,接着用户可以通过右击选择“添加到回答文件”或者直接拖拽组件到回答文件包里面。
回答文件--就像SIM其他部分一样,回答文件部分仅仅是为用户提供了回答文件是怎么样修改的图像展示,以及显示安装了哪些组件,这些组件安装到了哪里。
右击文件名,用户可以直接的添加组件到众多的文件夹部分。就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回答文件是XML文件,保存时保存到Vista DVD文件夹的SOURCES。
当然,用户可以使用Notepad(写字板)修改,但是SIM是比写字板更好的工具,用户不必为XML添加数不清的标签---添加标签就像是读取网页的源代码。
回答文件在Vista中被设置为XML格式的好处是,他们可以被不同的分配方法使用,例如远程配置和SYSPREP等。
属性--属性窗口为用户显示所选择的组件和包的纲要元数据信息。一些安装文件包含有自定义安装选项--例如,用户可以选择默认安装选项,将它添加到回答文件中,然后选择“移除”,安装之后就会自动删除安装包。
消息窗口--最终,在修改回答文件时,消息窗口即时监视修改过程,对与XML、文件确认和配置有关的任何潜在问题提出警告。它是一个有用的可视化窗口,监视什么程序、何时工作不正常。
总之,SIM是一个极好的工具。一旦用户学会使用基本功能,就会发现SIM配置的很好,使用起来很简单。毫无疑问,Vista的全新安装方法远比Windows XP系统提供的更加高级,但是相对的,它们工作起来更加复杂一些。
像系统状态图像管家(SIM)这样的工具对系统管理员来说是一大福音。它们帮助流水线管理整个安装过程,最大的提高了效率,让用户更好管理安装进程。
篇6: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个人简历
求职之前要编写个人简历,自然也要先了解到企业的历年招聘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企业是怎样帅选人才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个人信息
yjbys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年 龄: 保密
婚姻状况: 保密 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
主修专业: 电气自动化 政治面貌: 团员
毕业院校: 龙岩技师学院 毕业时间: 7 月
最高学历: 大专 电脑水平: 精通
工作经验: 两年以上 身 高: 170 cm 体重:70公斤
现所在地: 漳平市 户 籍: 漳平市
求职意向
期望从事职业: 电气 期望薪水: 3000-4000
期望工作地区: 福建厦门市 新罗区 漳平市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最快到岗时间: 三天内 需提供住房: 需要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学校名称: 龙岩技师学院 ( 6月 - 7月 )
篇7: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个人简历
所 在 地: 证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专业描述: ,电气安装
培训经历: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龙岩至诚环保有限公司 ( 2016年9月 - 2017年1月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公司规模: 10~50人 工作地点:
职位名称: 电气装配
公司名称: 福建逢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16年5月 - 2016年8月 )
所属行业: 其他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职位名称: 电气元件
工作描述: 电气元件装配
公司名称: 漳州三宝钢铁 ( 2014年7月 - 2015年7月 )
所属行业: 机械制造·机电·重工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公司规模: 500~1000人 工作地点: 漳州芗城区
职位名称: 高炉电工
工作描述: 传感器,行车维修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工作认真有上进心
语言能力
语种名称 掌握程度
英语 良好
普通话 良好
拓展阅读:明确求职意向 做好简历准备
在求职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有得必有失,坚持下去就能够成功,在面对多次失败要能够坚持下去,更好能够找到失败的原因。在下一次的求职中要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好求职的意向,则就能够大大提高成功率。
1,全面认识个人简历的作用
很多求职者都知道个人简历是在求职中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但是具体来说个人简历的作用有哪些呢?想要写好的个人简历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了解个人简历的作用,通过个人简历用人单位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在个人简历上有能够提体现出个人的.哪些素质,这些都非常重要。比如说在个人简历中语言的使用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于是在写个人简历的时候很多语言使用都需要谨慎。
2,要能够认识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
众所周知的写个人简历一般都是一些正面的信息为主,也就是对求职有用的信息,那么是不是说只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就可以了呢?当然不行,在编写个人简历的时候,也需要了解自己的的劣势,在个人简历上不仅要能体现自己的优势,还要能扬长避短,有技巧的来将自己的劣势掩埋掉。
3,了解目标企业的信息
求职要有的一定的目标性,在写个人简历的时候需要明确的求职意向。那么,在编写个人简历之前也需要先了解到有关目标企业的信息。包括有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数量等等。在求职简历中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能力针对职业目标,来写出有针对的个人简历。
【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
3.自动化个人简历
4.安装合同
5.安装合同范本
6.安装承诺书
8.自动化教育简历
9.自动化电子简历
10.机械自动化个人简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