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第一次做陶泥
“sheila_200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范文第一次做陶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第一次做陶泥,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第一次做陶泥作文
今天,我盼了很久的做泥套装终于来到了我身边,我好开心。
于是我赶紧打开包装,迫不及待的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有液体胶,有甘油,还有装饰用的,还有刮胡子用的呢………可是我又有点害怕的,万一弄到哪里都是怎么办呀,浪费了一大堆材料怎么办呀,被妈妈批评了怎么办呐?我带着疑问的心情看着这些材料,无从下手。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关切的问“”怎么啦,是不是害怕失败呀?不过失败也没有关系的,因为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多做几次,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听了妈妈的话,我鼓起勇气开始做泥了。
首先我按照说明书放入了一些液体胶,然后放入少量清水,加甘油和硼砂水,搅拌,搅呀搅,搅呀搅,终于成型了。可是这一团泥让我很烦恼,因为他的拉性不好,哎,算是失败了吧,只好再重新做一团了。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当我做第六次实验的时候,终于做成了,我脸上满是胜利的喜悦“我成功啦!”我猛地一声大叫,妈妈也被惊动了,急忙走来,惊喜的问:“成功啦?”“嗯”我兴奋答应到。我又给妈妈展示了我的作品,它不仅拉性好,弹性也好,我太喜欢它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喜绿,因为它是绿色的,我对它爱不释手。
这是我难以忘掉的一件事,也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篇2:第一次做陶泥作文
陶泥也许是那样平平无奇,可经历一番“整形”后,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不,今天早上,我们就去陶艺馆体验了一把。
初来乍到,满馆的陶泥艺术品与工具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异常兴奋,师傅们带我们参观了一下,为我们做示范,我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慢慢地,陶艺品就完成了。我心中窃喜,这对我真是小菜一碟。
我捧着一块陶泥,放在陶瓷转盘上,突然,陶泥嗖地飞了出去,砸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它的印记,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开始意识到它的难度。我再次把陶泥放在陶瓷转盘上,小心翼翼地做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基本模型定好,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做得很好,我心急了。我把陶泥按了按,揉了揉,捣鼓了一下,不料,捏着捏着,就变形了,第一轮——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静下心,卷土重来。我认真地总结失败之处,当要做成的时候,因为把握力不好,第二轮——又败。
接二连三的失败令我受挫,原本那份自傲不在,拦路虎让我不自信。我不会被打败的声音突然我在耳边回荡。拾起信心,卷起袖子,准备重新好好干一番。我集中注意力,一丝不苟地捏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陶泥终于在我的手下“整形”成功了。见着自己的艺术品,甜于心,喜于色。
篇3:第一次做陶泥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自己穿衣服……虽然某些事我们做过许多遍,但只有第一次才最令人难忘。现在,请跟随我的步伐,去寻找那些难忘的第一次吧!
就在前不久,我进行了人生第一次的陶艺制作,就在我踏进“陶也”的那一刻,我立刻被四周摆放的陶瓷吸引住了,它们形态各异,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哇——”我不由得惊叹道。陶艺制作一共有三道工序——拉坯、彩绘、烧制。先是进行拉坯,成型后晾干。接着开始在上面画画,最后放入窑中烧制。原来,如此漂亮的陶瓷制作起来这么麻烦呀!我心想。
穿好围裙,洗完手后,我便准备开始拉坯了。在这之前,老师要先帮我打磨整块陶泥。看着陶泥在老师手中忽大忽小,忽高忽低,我感受到了陶艺制作的神奇。接着,老师耐心地为我讲解并示范多种拉坯的方法——开孔、拉大、拉高、拉薄。然后,轮到我开始拉坯了。我坐在转盘前,用手蘸了点水,启动转盘,便开始开孔。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将右手的大拇指摁入陶泥,左手在一旁护着。开完孔,手感觉干干的,便又蘸点水,开始将陶泥拉大。双手的大拇指一起往孔伸去,并轻轻向两边扯去。接着开始将陶泥拉高、拉薄,陶泥经过手指时有种特别的感觉,怪舒服的。我小心翼翼地拉着坯、生怕给拉坏了。这个笔筒做出来应该不错。我心想。紧接着,一个笔筒的雏形渐渐出来了,我不由得感到有些得意。最后,我用这块泥做了一个笔筒、一个花瓶和一个盘子,晾干后就能开始彩绘了!
彩绘分为两种,一种是雕刻,一种是画画。我先进行的是雕刻。首先,要用铅笔在上边画好图案,画好后就可以开始雕刻了!我一手拿着雕刻刀,一手扶着盘子,开始雕刻。我一笔一画地按照画的图案刻。这样的动作重复了十几次之后,雕刻终于完成了。接着,我又拿起铅笔,开始在笔筒上画画。我先将画笔蘸了点水,把笔头弄尖,然后蘸些釉彩,开始聚精会神地上色。好不容易上好了色,又将小花瓶按前面的步骤雕刻完毕,第二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等待作品出窑的日子里,我无比兴奋,猜想作品会是怎样的。
见到作品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从最初的拉坯,到给陶瓷上色,全部都是我亲手完成的。拿起制作出来的作品,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一块陶泥,得经过打磨、成型、烧制,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人也是一样,要经过人生道路上坎坷、挫折的磨炼,不断塑造自己的品格,才能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篇4:第一次做陶泥小学作文
第一次做陶泥小学作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次,它像一缕缕复杂的味道,承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它像一幅幅丰富的图画,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过程;它像一颗颗璀璨的繁星,点亮了我们单调的夜空……在这数不胜数的第一次中,那次经历最令我难以忘怀、记忆犹新——第一次做陶艺。
记忆中的那一天阳光明媚,我独自走在前往“聚艺堂”的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愉悦,今天我终于要完成我的一个心愿——自己亲手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陶艺。我正浮想联翩,沉浸在自己甜美的幻想中,已然站在了“聚艺堂”的门前,望着门牌上“聚艺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心情越发激动。我走进聚艺堂,沿着两边架子上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陶艺,来到一个布置简单房间中。
教我陶艺的是一个漂亮的大姐姐,她先给我普及了一些有关陶艺的知识,便拿着一块陶泥给我。我的.心里既胆怯又兴奋——胆怯的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兴奋的是制作过程的有趣。姐姐耐心地教我制作陶艺:“先把手沾湿,将泥土搓圆,然后放在转盘上,这个把手是操控转盘快慢的,向前是快,向后是慢……”,她一边说,一边操作给我看。我小心翼翼地照着姐姐说的做,不敢有一丝怠慢。我将大拇指轻轻按在圆上,便渐渐出现了一个浅浅的洞,我逐渐把手上的力道加深,心中想象着做好后的样子。正当我陷入自己的思绪当中时,手不小心动了一下,上一秒还在我手中的泥土,一下子飞了出去。我呆呆地望着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知所措。
姐姐叹了一口气,说:“看来又要重做了。”我有些气馁,但是很快又在自我安慰下重拾信心,鼓起勇气重新做过一遍。
我比先前更加谨慎小心,沾水,揉捏,造型,一样也不敢马虎。终于,在我精心制作之下,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碗在我手中诞生了,我感觉从身上卸下了一个重包袱,大吐了一口气。虽然这个小碗与想象中那个完美的小碗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小碗是我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碗底工工整整刻我着的名字,还有几朵娇小可爱的小花。想到这儿,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股自豪!
我看着眼前这个在我手中诞生的小碗,心中思潮起伏,感慨万千: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无数的味道,或许它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却承载着我们付出的辛劳与汗水,还有成功时那纯真的笑容!
篇5:第一次做陶泥小学作文
第一次做陶泥小学作文500字
拉胚开始了!第一次,我把和好的泥团放到转转盘上,邯郸学步地照着别人的样子,东搞搞西弄弄。本想来个开门红一气呵成,没弄几下就以失败告终,一败涂地。
第二次,听了加睿妈妈的指导。我重振旗鼓,手扶在泥巴的两边,脚踩转盘加速器,手忽高忽低,像音乐会上的指挥家。过了一会儿,我兴奋地对师傅高声喊道:“师傅,成功啦!成功啦!”师傅闻声走过来一看,一脸诧异地说:“你这陶器怎么没个洞洞呢?”我一看,心里想:这还不是什么陶器,只是个椭圆形的泥巴。“唉!也罢。”
第三次拉胚开始了,我记住了师傅的话,我往泥巴中间狠狠地戳了个洞。然后又照原来的样子,扶啊、踩啊、时不时蘸点水来。我正又要准备大喊师傅时,忽然发现我把这个洞给戳穿了,是个没底的陶器。
第四次,我看到别人做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暗下决心,我也要做个有宽有窄,很有个性的陶器,哪怕是个酸菜老坛呢!我又开始了,做个细脖子的花瓶。做着做着,只听“嗖”的'一声,仔细一看,差点没乐出声,怎么啦?原来我两手一用力,这个细脖子被我给截肢了。看着手里的一半脖子,再看看转盘上剩下的瓶底,忍不住说了句:“看来只能叫师傅来了。”师傅一来,熟练的技术简直是神乎其神。转眼间,一个精致、漂亮的陶器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篇6:做陶泥
做陶泥
在南塘老街有一家陶艺店。里面有着琳琅满目的陶器和茶具,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店里可以亲手制作陶器。暑假里,我终于有机会如愿以偿去大显身手一番了。
我系上围裙,和一位漂亮阿姨一起坐了下来。只见她拿了一块陶泥放在转盘上。轻轻地踩下踏板,转盘就飞快地转了起来。她用双手轻轻拢住陶泥,陶泥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拔地而起,变得细细长长的,好像一个迷你的灯塔。她又用手捂住“小灯塔”,立马又缩了回去。看得我心痒手痒。阿姨看着跃跃欲试的我笑着说,接下来就看你的喽!我望着飞速转动的转盘和陶泥,感觉它们是在逃避我,不想让我碰到。随后我用打湿的双手轻扶上陶泥时,瞬间被陶泥柔软的触感给征服了。滑滑的,软软的,像极了小婴儿柔嫩的皮肤,让我都不敢用力的捏它。我轻按着,小心的'把它往上提,轻轻握着它椭圆的身子,渐渐的它变长了,摇摇晃晃的,像个醉汉似的。我小心翼翼的扶着,不知所措。阿姨及时地把住我的手,从“塔顶”往下用力一压,它立马听话的变成又矮又胖的原样啦。
陶泥的热身运动完成之后,阿姨教我用食指在陶泥顶端轻轻按出一个洞,紧接着,大拇指朝外,三指在里,手掌紧贴陶泥壁,随着转盘的转动,陶泥神奇的变成了一个笔筒的样子。接着阿姨让我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陶泥上半部,开始做瓶颈和瓶口。可在不知不觉中,瓶颈越来越长,变得跟长颈鹿脖子似的。我让自己静下心来,慢慢的用手拢住瓶口,瓶颈渐渐的出现了。接着用手轻点住瓶颈上部,瓶口就缓缓的出现了。要想一个大小合适自己喜欢的瓶口可真心不容易啊。慢慢的,在我一次又一次不断调整中,一个有模有样的瓶口终于完成了。而我想要做一个有花朵形状的瓶口,在阿姨的指导下,我轻轻的在瓶口的边缘往里挑了五下,一朵花型的瓶口就出现了。好像在微笑的朝我说,小主人,你好呀!就这样,一个有灵魂的,独一无二的花器,在我不断的揉捏和调整下,以自己独特的,完美的样子呈现在我的眼前。
此时正值傍晚时分,细碎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让一切事物看起来格外的温馨。我注视着落日余晖下亲手制作的花器,心想,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持有欢喜的心,带着耐心和细心,还要学会创新,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样的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篇7:做陶泥作文
做陶泥作文
不久前,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南宁游玩。
住进了酒店后,爸爸说三祺广场有一家新开的泥娃陶,要带我去做陶泥,听到这消息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第二天,我们早早就起了床,吃过早餐后就赶往三祺广场。进入广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高大上的大厅和电梯,亮堂堂的,整栋大楼共有7层,分别有大型地下停车场、儿童游乐园、服装店、化妆品店、玩具店等等,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来到三楼的泥洼陶店,墙壁的木架里摆放了各种各样的美丽可爱的陶器,有碗、杯子、花盆、花瓶……让人眼花缭乱!据陶泥店的叔叔说,这些漂亮的成品和还未上色的半成品陶器都是好多大、小朋友们来店里亲手制作的。于是我决定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明年再做一个水杯送给爸爸。
开始做陶泥了。陶泥店的叔叔拿来一大坨泥巴、一个小喷水壶和一把小木槌。他告诉我:“先把泥巴压扁,然后再喷点水在泥巴上,把它卷起来,再用力将泥巴摔在桌子上,如果小朋友力气不够,就借助小木槌来拍打,只要反复十几次,让泥巴变软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陶器。”听了店员叔叔的话,我就开始动手揉泥。
首先,我将陶泥用小木槌压扁,就像擀面一样,接着就在泥上洒上少量的水,卷起来后,使出全身喝奶的劲用小木槌拍打陶泥,最后又用力把它摔在桌子上,经过反复的揉捏捶打后,泥巴变得又松又软。接下来就要开始制作花瓶了,叔叔接来一盆温水,把我叫到转泥盘的座位坐好,把泥巴捏成一个圆球状放在转泥盘中间,启动开关,转盘立即飞快地转动起来,我将双手放入盆中弄湿后,用手轻轻地握着手中的`泥,大拇指慢慢往泥中间伸进去,很快就成了一个碗,然后再捧着陶泥慢慢地往上提,4个手指按在外面的瓶身,大拇指轻轻插入瓶口处的同时向外按,接着又继续将瓶身往上提的同时往里压,就这样,瓶颈和瓶口做成了。为了让瓶颈再小一点,瓶身大一点,就双手轻轻扶着瓶颈处往下拉,就这样,花瓶的形状做好了。为了让花瓶更漂亮些,最后,我又用一点泥巴慢慢揉打好了,做成一朵花的样子。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做好了一个精美、漂亮花瓶。爸爸妈妈看了,乐得合不拢嘴。
通过第一次做陶泥,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篇8:做陶泥作文
陶泥是一种很有个性的艺术,那乌黑乌黑的陶泥就像一颗颗黑宝石,一种泥巴和巧手就能捏出美妙神奇的陶器。
今天,我去陶泥班学陶泥了。首先,我准备了陶泥、木头刀、铁棒和铁盘。接着我把陶泥捏成圆形,把它放在铁盘上,用铁棒陶泥上面滚动,滚着滚着就变成了一个扁扁的圆形,然后我用木头刀把它切成正方形的桌面,并在上面刻了许多图案,又用剩下的陶泥做了四个柱子,也在上面刻了精美的花纹,最后,就把柱子粘在桌面上。这样,一张漂亮的桌子就诞生了。
下课铃声响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陶泥教室。
篇9:做陶泥作文
昨天下午,第一节我们上陶泥课,老师先给我们示范,捏了一个小鸭子,我们大家看了看,我们说是:“天鹅”。
老师说:“不是天鹅”。老师让我们好好想想,这时,有一个同学说是鸭子,老师问你是怎么猜到的,他说:“它的嘴巴扁扁的像鸭子。”老师说他:“你真棒!你是一个爱观察的学生。”老师就让我们捏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捏了一个小姑娘和小鸟,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和老师说:“再见!”我们班同学都说:“这节课玩的真开心呀!”
篇10:做陶泥作文
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去少年宫学陶泥。这节课是给做好的糖葫芦、花篮、西红柿和老鼠等陶泥作品染色。
首先是给糖葫芦染色。老师教我们先染上一层白色,再晾上1分钟后,然后再上红色,刷红色的时候需要刷四遍。刷完红色还要再刷两遍黄色,等晾干后,一个鲜艳的糖葫芦就做好了。我真想尝一口,不知道它是甜的还是酸的?老师又让我们给花篮、西红柿和老鼠分别上好颜色。上了颜色的花篮、西红柿和老鼠就像真的一样,老师夸我们做得很好。
篇11:做陶泥作文
寒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去了开封翰(hàn)林公园。在那儿,一款又一款的陶泥作品,引起了我学做陶泥的兴趣。
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让一位大姐姐教我学。她先让我穿上工作服。别说,还真像那么一回事!然后她就把做陶泥的秘诀(jué)和小窍(qiào)门告诉我,还给我做了几次示范,然后就让我自己做。
我先拿起一块泥,开动电闸(zhá),右脚踩动电板,那木板上的泥便迅速飞动起来。我两只手按动泥块,那泥块便成了椭圆形,正当我得意的时候,那泥块却飞了出去,“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又拿起第二块泥,这次我可不像刚才那样马马虎虎了,而是既小心又认真。我按姐姐说的,左边捏一下,右边搓一下,中间按一下。终于做好了一个。啊!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做陶泥让我在寒假里找到了独特的快乐,而且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努力去尝试和拥有坚持不懈(xiè)的精神!
篇12:做陶泥作文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去做陶泥。老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以为很好做,很简单。但其实很难做,陶泥很硬,我怎么也做不好,别人却都很快做好了。我以为它们做得很好。我努力把陶泥弄滑。我往里面加水,老师说不要加了,他们已经很滑了,滑反而不好。
老师给我工具告诉我如果做得太厚了就用工具刮薄,可是,后来老师来了说刮太薄了已经很难做了。
“你只能结束了,”老师说已经做不好了,听到这句话我就收工了,很可惜。今天做陶泥没有做成我想做的花瓶,很可惜,下次继续。
篇13:做陶泥作文
星期天,我和姐姐去捏陶泥。走进陶艺坊,我看到了两种捏陶泥的方法,一种是用手捏,还有一种是用机器捏。我和姐姐都选择了用手捏,因为用手可以捏出很多植物和动物,而用机器只能捏出陶罐、碗或者花瓶。当我们捏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给我们一人做了一个桃心形的盘子。
我捏了两个小娃娃放在盘子上,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姐姐捏的是一个小天使,她把桃心形盘子作为小天使的沙发。我本来想把我的作品送给老师,可是泥巴还没有晾干,我想星期五再送吧。
篇14:做陶泥作文
你玩过陶泥吗?我觉得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寒假期间我在学做陶泥。桌上放着五颜六色的软陶,这引起了我的好奇,马上想跃跃欲试了。第一次老师教我们做手指熊,先做它的身体,挑好颜色,把两片软陶压扁,再把手指放到软陶上,接着把另一块软陶放在放在手指上,最后在压几下,就大功告成了。后来又做了小熊的五官,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熊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开心哦!
做陶泥真是太有趣了,下次我还要去。
篇15:做陶泥作文
今天,我们去捏陶泥。我刚走进陶泥坊,两边的柜子摆满了捏好的陶泥,我看到了很多好看的作品。我还看到了两种捏陶泥的方法,一种是用机器捏,一种是用手捏。我们选择了一种方法,是用手捏。我们戴上围裙后就开始捏了。
我选了一本捏泥书,妹妹也选了一本捏泥书。我找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图案,我想做一个小天使。我先做好了脸和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捏不好,我请妈妈给我帮忙,妈妈还帮我捏了头发。陶坊的姐姐帮我们捏了爱心形的盘子。我捏好小天使的身体后,我的小天使马上就要成功了。妹妹捏的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结婚。我今天玩的特别开心。
篇16:做陶泥作文
今天,我和爸妈、奶奶一起去了少年宫。
一到少年宫,人好多呀!里面有很多好玩好看的东西。妈妈任由我选玩哪一样,我选择陶艺室。里面的桌上摆着别人做出的优秀作品。我们办了卡花了十五元取了泥陶做了起来。
一开始是做篮子,我把篮子的外形先捏了出来,再对它精雕细琢,最后,一个完美的小篮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我和爸爸携手做人头像,我做底盘,做得要宽一些,爸爸做人头,他先揉成一团椭圆的,捏出颈部,在爸爸灵巧的双手下,几下就捏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最后是做头发,爸爸拿起刀子,在头上割了几下,头发就好了,一个人像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妈妈给我们的作品拍了好几张照片,旁边的叔叔阿姨直夸我们做得好。我们把我们的作品带回了家。
做陶泥像真是乐在其中啊!
篇17: 做陶泥作文
“别跑,你给我站住。”一声咆哮响彻教室,这还要从上周五的社团活动说起。
那时我们正在上陶泥课,每个人都陆续的把作品交给了老师,下课后都写起了作业。我不小心犯了“大忌”,碰到了我同桌的笔。她扭头瞪了我一下,看着她那火冒三丈的眼神,我瞬间噤若寒蝉,一动也不敢动,我咽了一口唾沫,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看到她的手变成拳头时,我心中默默数到“3、2、1,跑!”然后起身就跑,快的好似火箭一般。虽然我总算逃了出来,但我的作业却遭了殃!回到教室后,我才发现我的作业上全是手掌印,一打听,原来是“她”用那满是陶泥的手在我的作业上印了几个爪印,我气得直跺脚!于是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在她的作业上印了些手掌印,这就是所谓的“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吧!”可还没来及高兴一分钟g,很快就被这个“女魔头”发现了!
她拿起地上的一块陶泥就往我身上砸,说时迟,那时快,我一闪,躲开了这块陶泥,眼看他准备又拿起一块,我也赶快拿起一块陶泥,扔到了她身上,她又将陶泥扔到了我身上。就这样我们打了“300”个回合。终于上课了,战争虽然停止了,但我们俩却变成了“陶泥人”,走进教室后,同学们脸上都笑开了花,而我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放学了,我对这次的“大战”感到失望,因为,两败俱伤还不如和睦相处。我走到她的身边,真诚地对她说:“对不起!”就这样,我们又成了不打不成交的好朋友。
篇18: 做陶泥作文
20xx年8月20日,我去了富阳网红街达夫路上的“匠艺空间”。
“匠艺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工匠和艺术工作者的家。走进大门,里面挺深,空间不小,我先参观了一下,那有做手工、木工、绘画、陶艺……应有尽有。最后,我选了陶艺。
由于是第一次来,我先请教了那里的师傅。师傅先帮我将陶泥揉软,拱圆,再定型。做着做着,不由使我想到了做面饼,又搓又揉,又拍又按。
接下来,我开始自行探索。我将双手压在陶泥四周,使原来的圆柱型成为碗状。又用手压,将其压扁些。再用大拇指压一个坑出来,渐渐的,一只小碗初步成型。我正高兴,却发现碗沿的一部分因为太薄,有部分陶泥掉下来了!我急忙捡起想贴上去,可惜却如断了的头发一样无法再复合。我只得放弃,重新把碗沿压出来。又过了一会,小碗终于基本成型啦!我又将一些不规整或突出的地方进行打磨了下,终于完工了。师傅说要放几天等它风干了再看有没变形,能不能烧。三天后,我乘兴又去了那里看我的小作品,真可惜,因为碗底处理不当,风干后的小碗底部裂了条缝,师傅建议不要烧了,我不由得有点扫兴。
虽然这一次陶艺体验失败了,但是我对陶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看似简单平常的事,却也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做好的。如果没有用心,掌握门道,实践起来就会困难重重。
篇19: 做陶泥作文600字
做陶泥作文600字
“叮铃铃,叮铃铃……”在上课铃声中,我回到了教室。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哇”!身后还有两位“大汉”拎着满满两箱“玩具”――紫砂泥!
老师走上讲台,把早已准备好的视频亮了出来。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瞪大眼睛看完了视频,个个目瞪口呆――老师做陶泥跟我们玩橡皮泥似的,毫不费吹灰之力。
轮到我们自己实践了。我双手拿着尺子,用力一切,陶泥立马成了两半。我拿着其中一半搓成球状,右手用力一拍,掌中的球变成了一张“大饼,”。我用一只白纸将“大饼”包住,然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飞快地搓起来。可是,因为力度没掌握好,不仅没搓好,还出现了许多的裂缝。我只好重新做。这次我先请教别人的方法,经过多次的`询问总结和实践,我终于把象身做成功了。
下一步就是做像头了,我拿出一些陶泥搓成大小合适的圆形。可是,该怎么安呢?我急得抓耳挠腮,忽然眼前一亮――有了,用牙签。于是,我从厨房的柜子里找来一根细长的牙签,一头插在象头上一头插入象身,这样,象就长了一个大脑袋了。
最后做大腿,如果你觉得非常容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若太过用力,它就会变得很扁或断,若太快则变得很细,若太慢则变得很粗……我只能去请教老师,老师一边耐心的给我讲方法及要领,一边示范给我看。不一会儿我也独立的完成了大象的整体轮廓。
最后,我又分别将眼睛、鼻子、耳朵、尾巴等细节部分做好并安上了。“大功告成!”我开心地叫道。
只见我的小象十分有趣:身体圆圆滚滚,一条小尾巴向上翘着好像在对你打招呼。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耳朵了。两只蒲扇似的耳朵立在头顶两侧,远远的望去又象是米老鼠。
这样,名副其实的“米小象”就诞生了。
【范文第一次做陶泥】相关文章:
1.第一次玩陶泥作文
2.第一次做广播员
3.第一次做陶罐
5.第一次做鸡翅作文
6.第一次做面的作文
7.第一次做第饭
8.第一次做飞机作文
9.第一次做沙拉作文
10.第一次做家务记叙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