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璘简介
“yly-ni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吴璘简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吴璘简介,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吴璘简介
剡家湾之战
南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在宋金战争中,宋军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附近剡家湾,击败金军进攻的著名作战。
绍兴十年五月,金熙宗完颜晟采纳都元帅完颜宗弼的建策,撕毁刚与宋廷订立的和议,决定出兵攻宋,收回已归还宋廷的河南、陕西地区。完颜宗弼先将各路军马集结于都元帅府所在地祁州(今河北安国)进行校阅,改变历来秋季出兵的常规,在盛夏向宋发动攻势。十三日,金右副元帅完颜杲率西路军自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西渡黄河,入同州(今陕西大荔),破长安(今西安),进逼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宋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于河池(今甘肃徽县)召集诸将议战,右护军都统制吴璘反对引军南撤,力主挥师北上反击金军,胡世将遂命吴璘率军2万至渭水南岸阻击金军,先后于凤翔府石壁寨、百通坊等地击败金军,迫其顿兵渭水以北,与宋军隔河对峙。胡世将命吴璘军于白石(今甘肃西和)至秦州一线设防,阻遏熙州(今甘肃临洮)、秦州之敌;命宣抚司都统制杨政军于宝鸡(今属陕西)设防,阻遏凤翔府,将宣抚司驻地移至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次年八月,完颜杲遣统军蒲察胡盏、完颜习不主率军5万余,进据秦州东北刘家圈,伺机南下入川。胡世将为保卫蜀口,命吴璘率军2.8万,自河池北上进行反击,相机收复秦、陇(今陕西干阳西北)二州。同时命杨政军出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进攻陇州;命枢密院都统制郭浩军由商州(今属陕西)东进,进攻华州(今陕西华县)、虢州(今河南灵宝),以策应吴璘军。并命西和州巡检元成以所部向巩州(今甘肃陇西)佯动,牵制驻于熙、河(今甘肃临夏)二州的金军。九月,杨政军进至陇州西南吴山,焚烧金军营寨10余处;郭浩军连破虢州、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等地金军营寨。胡世将亦遣人分赴陕西、河东等地,联络义军首领数十人,不断袭扰金军后方,使其难以向秦州方向增兵。十六日,吴璘军攻破秦州,守将武谊以城降宋。吴璘乘胜率部进逼屯于刘家圈之金军。刘家圈地处高原之上,前临峻岭,后控腊家城(今甘肃秦安东),蒲察胡盏与完颜习不主凭险设营,进退自如,易守难攻,以为宋军不敢来攻。战前吴璘亲自察看地形,为避金军骑兵自原上俯冲宋军,决定上原列阵。二十一日,吴璘致书蒲察胡盏与完颜习不主,佯称次日决战。当日深夜,乘其不备,命姚仲、王彦等将各率所部,趁天阴雾浓衔枚潜进,越岭上原。并命部将张士廉率军一部由间道迂回原后,断其退路。宋军上原后,在剡家湾布设“叠阵”,其阵前有水栅、拒马等障碍,以步军居于阵心,骑兵配于左右两翼,步军以长枪手居前,次为强弩手,最后为神臂弓手,待敌骑冲至百步内,神臂弓发射,至七十步时强弩发射。阵成之后,万炬突燃,吴璘遣轻兵诱金军出战。蒲察胡盏不顾完颜习不主反对,自恃其勇仓促出击。吴璘指挥“叠阵”中弓弩手轮番发射,连续打退金军数十次冲击,乘其退却,命两翼骑兵追击包抄,金军大溃,被杀630人,降者万余。由于张士廉误期,致使蒲察胡盏、完颜习不主率余部退入腊家城。吴璘率军猛攻,将要破城之际,宋廷为向金乞和,于二十八日诏令吴璘撤军班师。
点评:此战,吴璘利用金军据险轻敌,疏于防守之机,乘虚潜师上原,巧设“叠阵”,遏制金军骑兵冲击,以劲弓强弩轮番发射,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做到扬长避短,以步制骑,取得著名的剡家湾大捷。
篇2:吴璘简介
吴璘
吴璘(1102—1167),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唐卿,吴玠弟,宋朝著名军事将领。
北宋末从军。建炎二年(1128)从吴玠镇压史斌,以功升永兴军路书写机宜文字。建炎三年十一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任命吴玠为统制,吴璘以未入品的进武副尉“掌帐前亲兵”,后随兄吴玠参加“富平之战”。绍兴元年五月,击败金军第一次进攻和尚原的战斗,已以功屡迁为秦凤路兵马都钤辖、统制和尚原军马,成为中级武官。十月,参与“和尚原之战”,吴璘以功升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绍兴三年,又以凤翔抗金战功升秦州知州、兼节制阶、文州军马。绍兴四年三月,参与“仙人关之战”,以功升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熙州(今甘肃临洮)知州、统制关外军马,仍节制阶、文州军马。
五年十二月,吴玠所部编为右护军,吴璘任统制。绍兴七年,升兼陕西诸路都统制。行营护军常例不设都统制,右护军由四川宣抚使吴玠直接统辖。绍兴九年春,吴玠病重,无力统辖军队,任命吴璘为都统制以统辖右护军。六月,吴玠病死,吴璘遂成为右护军最高长官。当时宋金议和,金归还陕西,吴璘兼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秦州知州,吴璘认为此次和议不稳固,为防金朝反覆无常,只以牙校三队前往秦州,主力仍固守原地。次年五月,金毁约攻入陕西,占领永兴军等地,右护军近一半因出戍而被隔绝在陕北,吴璘被任命为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以统领陕西宋军抗金。六月,几乎与东线刘锜保卫顺昌之战的同时,吴璘与杨政、郭浩等与西线金军主将完颜撒离喝大战于凤翔、扶风,宋军攻占扶风,又大败撒离喝于凤翔城西百通坊,隔在陕北的右护军得以撤回川陕边境。九月,吴璘以功建节,领镇西军节度使。绍兴十一年九月,吴璘又攻占秦州,大败金兵于秦州北的剡家湾,收复陕北一些州县,声振关中,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吴璘奉命退兵,新复诸地重又划归金朝。
绍兴十二年,吴璘改任阶、成、岷、凤州经略使,屯驻兴州(今略阳)。绍兴十四年,划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吴璘任利州西路安抚使,置司兴州。绍兴十七年,行营护军中仅存的右护军改制为兴州御前诸军,吴璘任都统制,兼兴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抚使。“时和议方坚,王(吴璘)独严备,日为敌至之虞”。绍兴二十一年,升太尉。绍兴二十六年,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职务官称因而也改为“领兴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改判兴州。渡江以来,未有使相为都统制者,……故改命之”。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面对金帝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的形势,吴璘被任命为四川宣抚使,置司兴州。九月,金军游骑侵扰四川边境,有病在身的吴璘随即乘肩舆上仙人关,准备抗击大举进犯的金军。十月,吴璘又兼领陕西、河东招讨使,因病回兴州,由于形势严峻,只得再次扶病上仙人关指挥抗金战争,吴璘部将们先后攻占陇州(今甘肃陇县)、洮州(今临潭)、兰州、原州(今临泾)等大片地区,吴璘也数次亲临前线督战。南宋东西两线依靠年老有病的刘锜和吴璘指挥作战。同年十二月“诏吴璘班师,……(吴璘)知朝论主和,于是弃德顺军,仓卒引退,金乘其后,正兵三万,得还者璘仅七千人,偏裨将佐所存无几”。
乾道元年(1165)五月,吴璘升太傅,封新安郡王,仍任四川宣抚使,改为判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次年八月,又改为判兴州。乾道三年(1167)四月,再任光元府知府,兼利州路安抚使。五月,吴璘病死,终年66岁,追封信王,谥武顺。
篇3:马璘简介
马璘
马璘①(721—777.1.26),岐州扶风(今陕西扶风)人,唐朝大将。
马璘出身将门之家,祖父马正会,为右威卫将军;父亲马晟,为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马璘自幼便成了孤儿,整天到处游荡,无所事事。在二十岁时,马璘偶然间读了《马援传》,这对他有了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读到“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时,马璘慨叹道:“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遂参军入伍,在安西都护府(治龟兹都督府,在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自效。由于屡立奇功,马璘累迁至左金吾卫将军同正。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平卢(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今西安)进攻。唐玄宗闻讯后,一面组织力量抵抗,一面调朔方(治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河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陇右(治鄯州,今青海乐都)等军镇,除留少数军队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
至德元年(756年)六月,长安失守,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于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马璘统精兵3000,至凤翔(治凤翔,今陕西凤翔)护驾勤王。凤翔是马璘的家乡,到这后,很快便与肃宗见了面,谈了一下当前形势。肃宗见马璘谈吐不凡,甚奇之,遂令其率军东讨拳军。初战卫南(今河南滑县东),马璘即以百骑破叛军5000之众。后战河阳(今河南孟县南),马璘又立殊功。后因功出任镇西节度使②。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李俶(后改名豫)即位。此时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已先后死去,史朝义成为叛军的最高统帅。十月,唐代宗以其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诸军节度行营副元帅,与诸道节度使军队及回纥兵会师于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进讨史朝义。
马璘随河南等道副元帅李光弼由陈留(今河南开封市)西出,与诸军会攻洛阳。二十八日,唐军攻克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三十日,唐军列阵于横水(今河南孟津西北)。史朝义命其部将率兵数万,于城外立栅自固,企图阻挡唐军。仆固怀恩则布阵于洛阳西原,另派骁骑及回纥兵沿山迂回至城外史军栅营的东北,前后夹击,大破史军。史朝义亲率主力10万出城援救,列阵于昭觉寺,“营垒如山,旌甲耀日”③。唐军发起猛烈攻击,杀叛军伤甚众,但叛军阵仍坚持不动。神策军 观容使鱼朝恩派射生将500人力战,对史军虽多有杀伤,但对其营阵的冲击仍不奏效。在这关键时刻,马璘见诸将皆不敢动,说:“事急矣!”④于是单骑驰入敌阵,英勇奋击,夺贼两牌,叛军遭此突袭,阵内顿时大乱,左右披靡。唐大军随后乘势而进,大败叛军。史朝义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又败。叛军被歼6万人,被俘2万人。史朝义率轻骑数百落荒东走。唐军收复东京洛阳及河阳城。此战,是唐军与叛军进行的战略决战,马璘对决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后,李光弼赞许道:“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马璘因功迁试太常卿。
宝应二年(762年)正月,史朝义自杀,历时七年又三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九月,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唐,引吐蕃军东进。十月初九,吐蕃乘唐朝内乱,兵力空虚之机,攻克长安。代宗被迫出逃陕州避难。关内副元帅郭子仪率4000兵与各地唐兵合兵反攻长安,在城内,唐朝军民里应外合,迫使吐蕃军在长安城滞留13天后,于二十一日引兵撤出长安。十一月,吐蕃军在溃退途中围攻凤翔城,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紧闭城门拒守,蕃军攻城数日不下。时任镇西节度使的马璘代宗李豫出逃陕州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率精骑4000余人自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转战长安救难。正值蕃军围攻凤翔,马璘率众手持满弓,直指吐蕃军队,突入城中。随后又身不解甲,背城出战,单骑身先士卒奋击,俘斩蕃军数千人(一说千人),血流于野。次日,吐蕃军再次逼城请战,马璘打开悬门严阵以待。吐蕃军一见马璘出现,心中胆怯,说道:“此将军不惜死,宜避之。”⑤于是撤军而走,据守原(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会(治今甘肃靖远东南)、成(治上禄,今甘肃礼县西南)、渭(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等州以便它图。
经过此战,马璘名声大振。代宗回京后,为他的表现非常满意,又令他兼御史中丞。
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唐代宗以马璘兼南道和蕃使,出访吐蕃。不久,又北庭行营(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邠宁节度使(治邠州,今陕西彬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
当时吐蕃趁唐朝内乱之机,夺取了唐朝大量的领土,并且不断侵犯边境,而泾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离吐蕃最近,为了对付吐蕃,加强泾州的防务,唐代宗将马璘调至泾州,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泾原节度、泾州刺史,其余如故。而后又任河南道副元帅,以郑(治管城,今河南郑州市)、滑(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二州隶之。八月十六日,又进封扶风郡王。
马璘词气慷慨,以杀敌报国为己任。到泾州后,立即“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九月,仆固怀恩再次诱引吐蕃、回纥、党项羌、奴刺、吐谷浑等30余万(一说数十万)大军分兵三路南下攻唐,其中北路大军由由吐蕃大将尚结息、赞摩、马重英率领,自泾州、邠州 、凤翔府攻取奉天(今陕西乾县)、醴泉(今陕西礼泉北),进逼长安,回纥军继吐蕃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20万为后援。吐蕃等三路大军压境,唐京城震恐。二十一日,唐代宗下制亲征,并派中使追回淮西节度使李忠臣驻守东渭桥(今西安城西北),派检校太子太保李光进驻兵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派马璘与河南节度使郝庭玉驻守便桥(今陕西咸阳渭桥)。当时马璘部在武功东原(今陕西乾县境)与吐蕃军游骑400余人相遇,马璘派50名精兵偷袭蕃军游骑,大败敌军。在唐军的不断抵抗下,联军进展缓慢,不久又得知仆固怀恩暴死,加上内部不和,遭到唐军反击,大败而走。
大历元年(766年)二月,唐代宗任命马璘兼任邠宁节度使。马璘以段秀实为安西四镇、北庭和邠宁三节度使都虞候。马璘 部下有一士兵,骁勇善战,能拉开二百四十斤重的弓,但因盗窃该当处死,马璘却想免其一死,段秀实对他说道:“将有爱憎而法不一,虽韩、彭不能为理。”⑦马璘认为言之有理,遂斩此卒。马璘性格急躁,有时处理事情不合理,段秀实就据理力争。以至常大发雷霆,部下皆胆战心惊,段秀实则坦然说:“秀实罪若可杀,何以怒为!无罪杀人,恐涉非道。”马璘被气得拂衣而起,而段秀实却迈著方步退了出去。马璘的一大优点是敢于承认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马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宴请段秀实,以示谢罪。从此,凡是处理州中事物时,马璘都要先征求段秀实意见,然后施行。因此,马在邠宁的名声非常好。
大历二年(767年)九月,吐蕃大将尚结息率军数万围攻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并派游骑兵到潘原(今甘肃平凉东40里)、宜禄(今陕西长武)等地侦察军情。唐代宗一方面令马璘严阵以待,别一方面将大将郭子仪调离河中(今山西永济),令其率精兵3万与马璘协同作战,镇守泾阳(今陕西泾阳东南)。十月,朔方军出兵解灵州之围,尚结息兵败撤退。
大历三年(768年)八月二十一日,尚息结领兵10万再次攻唐,进逼灵武。二十六日,派大将尚赞摩领兵2万攻打邠州,京师长安闻讯戒严。邠宁节度使马璘得知吐蕃入侵,率兵主动迎战,大败吐蕃军,然后将俘虏押送京城,以稳人心。不久,吐蕃军连吃败仗,无奈撤军。九月二十七日,京师解除戒严。
十二月时,权臣元载认为吐蕃连年进犯,马璘所率的四镇军队驻扎邠 宁,其兵力无法与吐蕃对抗,而郭子仪率领朔方重兵镇守河中,却处于没有战事的腹心之地,便有意让马璘移镇泾州,而让郭子仪率领朔方军队镇守邠州。初九,代宗让马璘改任泾原节度使,将邠州、宁州(治定安,今甘肃宁县)、庆州(治合水,今甘肃庆阳县)归属于朔方。马璘接旨后,先去泾州修筑城防,让都虞候段秀实担任邠州留后。
泾原之地,荒凉凋残,无法供养军队,为此,马璘多次上书陈诉实情。大历五年(770年)四月,代宗将郑州、颍州之地划给马璘。十三日,代宗让马璘兼任郑颍节度使。
大历八年(773年)八月十六日,吐蕃大将赞磨率领6万骑兵东进,攻打唐朝边地要冲。同月,赞磨统领10万大军分头进攻唐朝泾州、邠州等地,派蕃军四节度分拒泾川(今泾川县境)、过阁川南,在渭河会师,形成攻势,对唐造成压力。面对此情,大将郭子仪派朔方兵马使浑瑊率领步骑5000人拒守,与马璘前后接应,形成犄角之势。
二十二日,马璘率兵与蕃军战于盐仓,遭到失败。泾原兵马使焦令谌与诸将狼狈而回,溃兵争道入城。马璘却被蕃军所困,,到傍晚还没有回来。此时行军司马段秀实召集焦令谌等指出:军法,失大将,麾下都处死。要求焦令谌等重振旗鼓,选派英勇善战之将率领守城将士倾城出动往救主将。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部下与蕃军力战,终于将马璘从乱军之中救出:“军法,失大将,麾下皆死。诸君忘其死邪!”⑧焦令谌等重振旗鼓,选派英勇善战之将率领守城将士倾城出动,去救马璘。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部下与吐蕃军力战,终于将马璘从乱军之中救出。入夜,马璘才得以回城。
战后,郭子仪召集诸将总结战败原因,定出破敌之策,即派浑瑊率兵驻守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盐州(治今陕西定边)刺史李国臣献破敌之计,即:吐蕃军乘胜必攻郊畿(今陕西西安西部),唐军可击其背后。郭子仪派兵鸣鼓而西攻取秦原(今甘肃清水),吐蕃军中计退兵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百里镇)。马璘与浑瑊合兵一处,埋伏于吐蕃军途经险要之地,并夜间袭击蕃军,杀死数千人,敌军溃败。浑瑊又重新收回敌军所掠朔方俘虏200余人,百姓700余人,驼马数百匹。当时马璘也率精兵余人于夜间偷袭敌军军营,并指定弓箭手专射身穿豹皮的吐蕃军主将,吐蕃军主将中箭,军心大乱,被迫举营退兵。马璘因功,进检校尚书右仆射。
大历九年(774年)五月,马璘入朝,并暗示暗示自己想要当宰相。二十八日,代宗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大历十年(775年)九月二十一日,吐蕃举兵攻唐。当吐蕃军路过泾州时,马璘率军出击,于百里城(今甘肃灵台西南百里镇)大败敌军。
大历十一年(776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公元777年1月26日),马璘在军中去世,终年五十六岁。朝廷废朝以示哀悼,并追赠马璘为司徒,谥曰“武”。
马璘守边八年,虽无开疆拓土之功,但始终能保一方平安,前后多次破敌,使敌不敢犯边,成为国家的屏障。马璘治军“令宽而肃”,所以将士都愿为他所用。马璘虽然读书不多,但忠勇有嘉,武干绝伦,往往在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是中兴之猛将。代宗在制书中赞扬他“以牧人御众之才,膺方叔召武之任,理事诘禁,以屏西郊,抚和其人,竭乃心力。智谋浚发,忠义侃然,武能用典,师在制命。纠逖伐贰,服柔示怀,惩密人之不恭,执戎子以数罪。务于德礼,以济威刑,关右宁谧,赖其镇定。社稷之卫,予嘉乃勋,厚其田租,式宠式阃。”⑨
马璘家境富有,财产多得无法估算,在京师所建的宅第,极为奢侈,为功臣权贵中首屈一指,修建中堂就花费二十万缗,其它居室也所差无几。马璘死后,子弟护送灵柩回京,前后有数百都假称是他的故吏,前去悼唁,实际是观赏中堂。太子李适听到后,非常不满。李适称帝后(即唐德宗),专程下旨,严令大臣的府第超过皇宫。并将马璘家的中堂拆毁,家园充公,用来赐宴之用。马璘的子孙都是纨绔子弟,不久便将家产败光了。
篇4:纽璘简介
纽璘
纽璘(?一约1263),又作纽邻。蒙古国将领。散只兀氏。孛罗带之孙,都元帅太答儿之子。
初随父征战,以智勇善谋,为众所服。蒙哥汗七年(1257),随军征四川。翌年,与宋制置使蒲泽之军战于遂宁江箭滩渡,长驱至成都,以功受赏赐。都元帅阿答胡死后,被众将推为长,率军大败宋军于灵泉山,降云顶山城,平成都及彭、汉、怀、绵等州,收附威、茂诸蕃,以功升都元帅。冬,统军趋重庆,封锁重庆江,绝宋援兵,以声援入蜀之蒙哥汗大军。九年(1259),讨思、播二州,又败宋将吕文德于涪州。以士卒不耐水土多病,遂还师。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争夺汗位斗争中,欲附阿里不哥,后应忽必烈使者召,始入朝,受命镇秦、巩、唐兀等地。次年,援宋降将刘整败吕文德。因忌刘整受宠,遇事阻挠之。四年(1263),为刘整所谮,逮至上都按问,后获释,还至昌平,死于归途。追封蜀国公。
篇5:萨哈璘简介
萨哈璘
萨哈璘(1604—163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大贝勒代善第三子。
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年(1625),统兵援蒙古科尔沁部拒察哈尔林丹汗。十一年,从征喀尔喀巴林部、扎鲁特部,以功封贝勒。天聪元年(1627),从太宗征明,与贝勒德格类败明军于大凌河、锦州。三年(1629),从太宗皇太极克遵化,逼明都,略通州,取张家湾、香河。四年,破水平,同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五年,直言时政,谏言图治在乎用人,使贤用能。七月,初设六部,受命掌礼部事。六年,同济尔哈朗率右翼兵略归化城,俘蒙古千余人,分置蒙古诸贝勒牧地,申约法令。七年,同贝勒阿巴泰等略明山海关。八年,随太宗征明,克得胜诸城堡。九年,同多尔衮收降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沿途略明山西府县。十二月,同诸贝勒请太宗上尊号。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郡王。卒后追赠和硕颖亲王。康熙十年(1671),谥毅。
【吴璘简介】相关文章:
1.吴 然简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