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2023-11-29 07:59: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uanggang3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篇1: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摘要:在简要分析和述评网络经济中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元模式和复合模式、附属模式和独立模式等概念,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问题和思路,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1、引言

当因特网在商业上成功的应用、无数企业纷纷购置设备和软件与因特网联结、许多高技术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网站大做广告(所谓的“烧钱”)时,有些问题引起许多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反思:①个人和企业如何利用因特网获得财富?采用怎样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策略才能不断取得成功?②电子商务有哪些基本的模式,这些模式是根据什么体系来分类的?③如何在基本的电子商务模式基础上创新,创造适合企业自己特殊情况的新型商务模式?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不同程度的回答。

商务模式也许是网络中讨论最多而最不容易理解的方面。不过,它却是大多数网络公司在争取风险资金时风险投资公司考察的核心内容之一。Michael Rappa教授指出,“商务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务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Paul Timmers认为,商务模式包含如下三个要素:①产品、服务或信息流的体系结构,包括不同商业角色及其作用;②不同商业角色潜在利益;③收入来源。商务模式自从有了分工和交易就产生了,也是传统企业成败的关键。今天,电子商务模式是网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目前,对电子商务模式认识最广泛的可能是企业―企业(BtoB)、企业―消费者(BtoC)、企业―政府(BtoG)和消费者―政府(CtoG)这样的分类。显然,这样的分类不能为企业进行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指南。因此,更细致的分类框架是必要的。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模式是死板的,因特网为商务模式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瞬间的通道,模仿照搬会迅速挤干原有商务模式的利润,所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是网络经济中的基本手段。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框架可以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一个出发点、一个方向或思路。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分析、分类的综述,旨在为电子商务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电子商务模式概念框架和创新起点。

2、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分类

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挖掘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途径,也有助于制定企业特定的电子商务采用策略和实施步骤。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不同的分类框架,最简单的分类莫过于BtoB和BtoC这样的分类。本节将对已有的分类作以分析、评述和总结。

2.1 一个混合分类

第5期的《IT世界》刊登了一个混合性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框架――“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互联网世界中诞生的典型创新模式,包括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务模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等,同时也包括了以往创新模式的“升级版本”以及因特网上特有的全新商务模式。

该分类框架有如下特点:①基本上采用了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如在BtoB模式下,根据职能又划分为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类型。在网上金融模式下,根据金融领域划分为网络证券、网络银行、网上保险、个人理财、风险资本等。②缺乏一致的分类体系,因而是一种混合型的分类。比如B―B模式是按照商业交易对象的类型来划分的,而网上金融却是按照网络的应用领域来划分的,网上销售是将企业经营的一项职能搬到网上等。此分类体系不能为企业提供系统的商务模式创新思路。③将网络接入、托管等服务也纳入分类框架中,这些服务是企业实施其商务模式的“联网”费,属于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商务模式设计时要考虑的成本问题。不过,这些模式在其它分类体系中却很少考虑,原因可能在于这些服务对各种商务模式是同质的。④将因特网特有的商务模式考虑在内,如网络门户、数字商品提供者、旁观者(Forrester Research)等。⑤由于采用了混合型的分类体系,覆盖面比较广,包含的商务模式很全面,但某一特定商务模式在此体系中可以归属于不同类型,因而不是惟一的。例如,网上证券分析既可包含在网上金融中,也可包含在内容服务、数字商品提供者或网上社区中。

2.2 Timmers分类;基于价值链的分类体系

Paul Timmers所提出的分类体系基于交互模式和价值链整合。商务模式构建的系统化方法包括价值链分解(de―construction)和价值链重构(reconstruction)。典型的商务模式构建和实施一般需要识别价值链要素(如采购物流、生产、销售物流、营销、研发、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交互模式(即1对1、1对多、多对1和多对多)以及技术的最新发展。利用此方法可以构建许多不同的商务模式,不过其中只有一些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Timmers将这10种模式放到由职能整合与创新程度构成的矩阵中。其中,电子商店(e―Shop)仅包含营销职能,且创新程度最低,因此处在左下角;而价值链整合的职能整合和创新程度最高,因而处在右上角。

此分类体系提供了商务模式创新的一般思路。例如,可以尝试Timmers矩阵中的空白处,挖掘新的商务模式。注意到其中的有些商务模式是传统模式在因特网上的翻版(如e―Shop),有些则通过创新方法增值(如价值链整合)。

2.3 Rappa分类:另一种混合分类体系

除了以上的分类之外,也提出了其它分类体系。Michael Rappa对因特网上的商务模式进行了归类分析,辨识出了9种基本形式的商务模式,包括经纪模式、广告模式、信息中间人模式、商人模式、制造商模式、会员模式、社区模式、订阅模式和效用模式。

Rappa分类有如下特点:①属于混合型分类,也没有采用完整一致的分类体系。比如,销售商模式和制造商模式的主要差别就是,后者销售的商品是自己制造的,而前者是他人制造的。所以制造商模式和销售商模式有重复,即都在进行销售。②既包括传统的商务模式(如经纪模式、销售商模式、订阅模式等),也包括信息中介模式和社区模式等网络经济下特有的商务模式。而且新旧模式相互融合。比如,在传统经济中,销售商模式销售的都是基于物理介质的产品,在网络经济中,此模式可以包含销售以电子为介质的比特(bit)产品,如数字化书刊、音乐等。③覆盖面相当齐全,几乎所有的商务模式都在其分类体系之中。Rappa分类是被广泛引用的分类体系。

;

2.4 其它分类体系

除了上述几种典型的分类体系外,也有一些其它类型的分类体系。

2.4.1 Paul Bambury的因特网商务分类体系

Paul Bambury从新的商务模式与旧经济中的商务模式的差异角度出发,将因特网商务分为两个大的类型:移植的真实世界的商务模式(transplanted realworld business model,简称为移植模式)和因特网与生俱来的商务模式(native Internet business model,简称为禀赋模式)。这里的“商业”包括与交易相关的所有以物易物、交换、交互和活动。

移植模式是指那些在真实世界当中存在的、并被移植到因特网环境中的商务模式。例如邮购模式、基于广告的模式、注册模式、免费试用模式、直销模式、房地产模式、激励模式等。这些模式发源于传统经济,在网络经济中也同时存在对应的实现方式。比如,传统经济中的房地产模式,在因特网环境下变成了销售Web空间、域名和e―mail地址。简洁、易记并符合产品名称和特点的单词稀缺而且价值不菲。

Paul Bambury分类体系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它区分新旧经济特有的商务模式。该分类体系有着鲜明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在概念上也是完整的和一致的,覆盖面无疑是相当全面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这两种分类下的模式没有给出进一步的分类。

2.4.2 基于因特网商业功用的分类体系

Crystal Dreisbach和Staff Writer按照因特网的商业功用,将基于Web的商务模式划分成如下三类:①基于产品销售的商务模式;②基于服务销售的商务模式;③基于信息交付的商务模式。

显然,该分类体系建立在商家利用因特网做什么(即功用)的基础之上,分类体系基本上是完整的和一致的,原因在于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东西不外乎产品、服务和信息。但是,与商家经营策略有关的模式(如网络虚拟社区、免费试用等)不好归属于某一类型。

2.4.3 基于采购方式的BtoB商务模式分类

BtoB中枢(hub)可按照采购什么和如何采购这两个维度将BtoB中枢分为四种类型:①MRO中枢;②收益经理(yield manager);③交换(exchange);④目录中枢(catalog hub)。

此分类的覆盖面不够,它没有包括像营销这样的职能,也无法结合物流等产生新的商务模式。但关于采购按产品类型的分类和采购系统/现场的分类对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仍有一定启发意义。企业可进一步挖掘分析采购职能的其它分类以进行商务模式创新。

2.4.4 基于中枢增值方式和服务对象的BtoB商务模式分类

按照中枢增值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BtoB中枢分为几种商务模式:①双向召集人(two―way aggregator);②单向召集人(销售召集人或购买召集人);③动态市场创立者(dynamic market maker);④拍卖(正向拍卖或逆向拍卖)。

上述两种关于BtoB中枢的商务模式分类体系简明、完整一致,将BtoB市场中三种角色的地位及市场特征引入到分类体系中,对于要采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这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处市场的特征,采用适宜的商务模式。但是,上述分类体系仅仅是针对BtoB中枢来划分商务模式的,对于那些不愿意通过BtoB中枢这样的第三者进行交易的企业来说参考作用不大。换句话说,现实当中还有大量BtoB商务模式是没有中介的,这些模式没有包含在此分类体系之中。

此外,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基于对商务模式的主导控制,将B2B电子商务模式划分为三类,即卖方控制模式、买方控制模式、第三方控制模式及混合控制模式。

2.4.5 因特网营销模式

Smith等从营销策略的角度将因特网营销模式划分为:①联营(affiliate marketing)模式;②免费内容模式(free content model);③制造噪音模式(creative buzz model);④驱入模式(external drive―in model);⑤反复点击模式(repetitive one―hit―wonder model);⑥用户团体模式(user group model)。

此分类覆盖面太小,不能包括供应链的其它环节或其它职能,更不用说与物流、资金流等的综成了。但是,此分类角度仍然是可取的,企业可以创造出吸引潜在用户访问自己的网站、了解自己产品和企业的更多更灵活的手段,这也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3、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许多传统企业可以参照上述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结合自己所处的行业、市场特征、消费者结构和偏好等因素,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不存在最佳的电子商务模式。处于同一行业、同样规模或同样企业文化的公司也很难找到相同的、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原因显然有多个方面,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产品特征、地理位置、企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异。

3.1 动态模式与静态模式

即便上述因素也是完全相同的,企业还可以采取不同的电子商务策略,从而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一个制造办公家具的公司,一直是靠传统营销手段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并采用传统手段进行采购。该公司可以实施以下不同的电子商务策略:

(1)采用托管方式将制作好的网页放到ISP或门户网站的服务器上,使得当地或整个地区的潜在客户能查找到本公司及其产品的相关资料;

(2)将售后服务搬到网上,建立售后服务网页,客户访问该页时可登记问题和投诉,公司可将这些反馈积累在数据库中,下达处理指令,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发现产品需求规律;

(3)公司自己建立原材料(例如木材、油漆等)采购网站,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下达的订单可自动执行,此外将MRO采购在第三者采购网站上实施;

(4)公司还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废料拍卖活动

当然,如果公司按照上述步骤采用电子商务,它基本上实施的是一种由简而繁、由广告和服务到交易(transactional)的策略,这种从传统经济的商务模式过渡到网络经济的商务模式的动态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动态的商务模式(dynamic eBusiness model);与此相对应,上节所定义的各种商务模式称之为静态的商务模式(static eBusiness model)。显然,动态模式对应于企业采用不同的电子商务策略和步骤(过程),而静态模式却侧重于采用了电子商务后的目标商务模式(状态)。

3.2 附属模式与独立模式

上节所述的很多商务模式(例如注册模式、免费模式、交换模式等)都是无法单独使用的,需要与其它商务模式相结合才能有效(在商业利益上),这些模式称为附属模式(auxiliary eBusiness model);与此相对应,那些可单独使用的商务模式称为独立模式(independent eBusiness model),例如门户网站、数字产品及其交付模式、采购模式、拍卖模式等。

另外,如果我们将上述商务模式称为元模式(meta models)的话,那么所有现存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是复合模式(combined models)。例如亚马逊(amazon.com)将店面模式、图书馆模式、广告模式、免费模式、社区模式等多种商务模式集成在一起。

元模式主要属性有:

(1)经营对象及规模(产品或服务),如网络产品、证券信息服务及分析信息产品;

(2)经营受众及群体(潜在/现时/未来),如产品供应链上厂商、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和最终用户;

(3)经营使能器(enabler),如厂商――网上营销、中间商――网上商店、采购联盟、电子采购;

(4)经营盈利及价值模型,如盈利率、收益模型、融资模型、增值模型与远景模型;

(5)经营约束/适应性,如智力资源结构和学习能力、资源及过程动态配置能力;

(6)运作策略,如广告策略、会员策略、免费策略。

在上节各种分类方法所描述的商务模式中,具有元模式主要属性要素的、可明确表达的模式可界定为元模式。显然,商务模式的不同复合结构也是影响电子商务模式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分析商务模式的构成及其效果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议题。

图1给出了一个基于元模式概念的电子商务创新框架,新的商务模式是在充分分析元模式、从属模式和复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客体和主体的约束,在创新策略的指导下形成的。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图1 商务模式创新的一个框架

篇2: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作为网络经济主要介质的因特网,突破了传统经济的许多天然壁垒和约束(如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打破了原有的价值链和网络体系,产生了像亚马逊(amazon.com)和戴尔(dell.com)这样的新兴网络企业,对依赖于原有价值链体系的企业和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是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重要结果。如前所述,新经济中出现了许多同因特网与生俱来的商务模式,新旧商务模式的融合与渗透也必将产生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商务模式。可见,因特网带来了创造新价值、进而创造新的商务模式的巨大机会。

因特网商务的特征有:①公司对客户响应速度变得比准确预测客户需求变化更为重要,因特网使需求扩大并将价格压低;②因特网商务的成本结构要求其尽快建立一个客户基础,并投资于新技术以使其响应客户需求。因此,对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务来说,客户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是关键资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到因特网购物,传统商务模式逐渐被瓦解。电子商务新人改变了收入和成本的结构,使得传统公司很难对付。尽管因特网对商务模式的影响因行业而异,这些模式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前景的.com公司想找风险资本家寻求支持,就必须提交一份现有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商业计划,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快方式是破坏现有商业的价格结构,这一策略为.com公司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因为现有的竞争者坚持不降价(特别是当电子商务仅仅占总销售收入的很少一部分时)。为了摧毁一个行业的价格结构,.com公司必须改变该行业的收入结构。

(1)发现新客户。因特网公司要以更低廉的价格甚或免费提供传统竞争者销售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开发新的传统商业中不存在的收入来源来弥补损失。

(2)提供新价值。因特网使公司收集和散发信息更为容易,因特网公司通常有可能为客户创造新价值。例如,因特网拍卖网站(eBay)所提供的价值远远超过传统征求广告,即使两者都提供了买卖二手家具的方式。

(3)构建新的价格结构。聪明的.com公司不会局限于杀价这一招,他们也会重新包装产品,以便为其改变价格机构提供方便。例如,对产品列入拍卖清单的销售者,eBay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点费用,但却对买主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传统的征求广告通常收取很高的清单列入价格。

3.4 电子商务模式的寿命与专利保护

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有利可图的寿命周期并不相同,有些商务模式的生命周期只有几天到几个星期,数字化产品及其交付模式中的光盘号码簿,其生命周期最多只有1年―2年。在竞争和模仿的压力下,原先相当新颖独特的电子商务模式将会变得极其平庸,尤其是网上的品牌产品(电话号码、新闻故事、股价地图等信息商品)很快会被挤于利润,最终是以边际成本――零――价格出售。有些商务模式仍然健在,如门户网站、店面销售等。可见,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形下,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将通过因特网迅速扩散,其生存寿命与扩散的速度成反比。因此,为了激励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进行某种程度的专利保护是有必要

的。

最近,在外界舆论褒贬不一的情形下,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批准了亚马逊(Amazon.com)的专利申请,Prieeline.com的专利申请悬而未决。许多人认为,商务模式作为专利来保护,将威胁各企业的电子商务项目――包括正在运作的或不久将投入使用的项目,进而不利于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发展。显然,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很多电子商务项目都可能面临交纳专利使用费用的情形。

4、小结

“边际收益递增”理论的提出者布赖恩(亚瑟 Brian Arthur)认为,网络经济时代是“重新思考和再造一切”的时代,企业基于信息开展业务,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审查、调整业务开展的方式,以适应网络经济环境下信息技术和因特网商务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难以预测和多变的客户需求,以及不连续变动和剧烈竞争的环境态势。若延续以往的、按预先定义好的模式开展商务也能成功,但从长远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环境的清晰认识,并相应地适应性调整战略目标和开创商务模式。因此,创新是电子商务模式与生俱来的特质,“需求――响应――引领”创新理念是电子商务模式设计的主题。成功企业必须经常审查其商业模式,敏锐地观察市场并积极响应,更快地创造知识,创新“商务理论”与动态变化环境的差异。

本文在对网络经济中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简要述评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一般思路和若干基本概念,例如动态电子商务模式和静态电子商务模式、附属模式和独立模式、元模式和复合模式、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策略等。这些工作对企业设计、规划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这个方向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很多,列举如下:

(1)在现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发掘新的、可行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比较购物(http://WWW.dazhela.com)和拍卖搜寻(http://auctions.goto.com)。

(2)动态电子商务模式设计。即根据哪些要素、采用哪些方法、参考哪些分类模式来设计特定企业的动态电子商务模式或采用策略、实施步骤。

(3)新发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特征、漏洞和补救措施。例如,像eBay这样的拍卖网站,已经有人针对其拍卖规则设计了拍卖阻击手的软件(http://www.esnipe.com。)

(4)电子商务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技术和商务模式如何相互作用,解决在分发知识产权的同时不至于丧失对其的控制问题。

参考文献:

[1]Michael Rappa.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M] (Web document),.

[2]paul Timmers.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Electronic Markets Journal,,8(2):3―8.http://www.electronicmarkets.org/netacademy/publications.nsf/dll―pk/949/

[3]A.J.Slywotzky等,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Profit Zone)[M].北京:中信出版社..35―84.

[4]高媛,欧阳志明,石晓军.电子商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95―368.

[5]匿名.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J].IT经理世界.2000,(5).http://www.ceocio.com.cn

[6]Paul Bambury.A taxonomy of Internet commerce[J].First Monday,1998,10(2).

[7]William Hanrott,Business models for generating value on the Internet―a study of how to market an Electronic Music Tutorial[DB/OL].http://www.mainem.co.uk/diss/will/dissertaion.html,2000.

[8]C.Dreisbach,S.Writer.Pick a web business model that works for you [DB/OL].http://www.workz.com,2000.

[9]Steven Kaplan,Mohanbir Sawhney.E―Hubs:The New B2B Marketplac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2000,2000,78(3):97―103.

[10]Rob Smith,Mark Thompson,and Mark Speaker.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e―Commerce[DB/OL].QUE(A Division of Macmillan Computer Publishing).241―256.

[11]Mary Modahl.Now or never:how companies must change today to win the battles for Internet consumer [M].New York:Harper Business,2000.

[12]Shapiro,C.and Varian,H.R.Information Rules: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M].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

[13]Nicholas Schmidt.Patents on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DB/OL].http://www.webpr.co.uk/news/pate

ns.asp,2000.

[1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The Digital Dilemm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M].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2:176―186.

[15]Aberdeen Group,Inc. Strategic procurement: the next wave o procurement automation[M].White Paper,.(See also http://www.aberdeen.com).

篇3: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摘要:在简要分析和述评网络经济中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元模式和复合模式、附属模式和独立模式等概念,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问题和思路,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1、引言

当因特网在商业上成功的应用、无数企业纷纷购置设备和软件与因特网联结、许多高技术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网站大做广告(所谓的“烧钱”)时,有些问题引起许多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反思:①个人和企业如何利用因特网获得财富?采用怎样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策略才能不断取得成功?②电子商务有哪些基本的模式,这些模式是根据什么体系来分类的?③如何在基本的电子商务模式基础上创新,创造适合企业自己特殊情况的新型商务模式?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不同程度的回答。

商务模式也许是网络中讨论最多而最不容易理解的方面。不过,它却是大多数网络公司在争取风险资金时风险投资公司考察的核心内容之一。Michael Rappa教授指出,“商务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务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Paul Timmers认为,商务模式包含如下三个要素:①产品、服务或信息流的体系结构,包括不同商业角色及其作用;②不同商业角色潜在利益;③收入来源。商务模式自从有了分工和交易就产生了,也是传统企业成败的关键。今天,电子商务模式是网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目前,对电子商务模式认识最广泛的可能是企业―企业(BtoB)、企业―消费者(BtoC)、企业―政府(BtoG)和消费者―政府(CtoG)这样的分类。显然,这样的分类不能为企业进行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指南。因此,更细致的分类框架是必要的。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模式是死板的,因特网为商务模式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瞬间的通道,模仿照搬会迅速挤干原有商务模式的利润,所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是网络经济中的基本手段。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框架可以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一个出发点、一个方向或思路。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分析、分类的综述,旨在为电子商务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电子商务模式概念框架和创新起点。

2、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分类

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挖掘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途径,也有助于制定企业特定的电子商务采用策略和实施步骤。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不同的分类框架,最简单的分类莫过于BtoB和BtoC这样的分类。本节将对已有的分类作以分析、评述和总结。

2.1 一个混合分类

第5期的《IT世界》刊登了一个混合性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框架――“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互联网世界中诞生的典型创新模式,包括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务模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等,同时也包括了以往创新模式的“升级版本”以及因特网上特有的全新商务模式。

该分类框架有如下特点:①基本上采用了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如在BtoB模式下,根据职能又划分为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类型。在网上金融模式下,根据金融领域划分为网络证券、网络银行、网上保险、个人理财、风险资本等。②缺乏一致的分类体系,因而是一种混合型的分类。比如B―B模式是按照商业交易对象的类型来划分的,而网上金融却是按照网络的应用领域来划分的,网上销售是将企业经营的一项职能搬到网上等。此分类体系不能为企业提供系统的商务模式创新思路。③将网络接入、托管等服务也纳入分类框架中,这些服务是企业实施其商务模式的“联网”费,属于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商务模式设计时要考虑的成本问题。不过,这些模式在其它分类体系中却很少考虑,原因可能在于这些服务对各种商务模式是同质的。④将因特网特有的商务模式考虑在内,如网络门户、数字商品提供者、旁观者(Forrester Research)等。⑤由于采用了混合型的分类体系,覆盖面比较广,包含的商务模式很全面,但某一特定商务模式在

[1] [2] [3] [4] [5]

篇4: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内容提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暴露了我国物流系统的滞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摘  要  题】电子商务

【英文摘要】The  repa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veals  that  our  domestic

logisticpractice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te.  Logistics  has  been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resolve  as  soon  aspossib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with  electronic  commerce  anddiscuss  how  to  choose  a  fitt  model

of  logistics.

【关  键  词】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经济管理

logistics  model/electronic  commerce/elecnomics  management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国务院于1991年5月12日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的最佳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实现了采购供应网络化、展销服务网络化、电子信息网络化、交通运输网络化,同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天津港保税区按照建设国际物流运作区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现在已经建立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开通了连接全国干线的铁路转运站,建立了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启动了国际物流示范基地和空港国际物流区的建设。保税区内现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多种进出口货物在保税区得到分拨配送,保税区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总值292亿美元。天津保税区吸引了日本住友公司、韩国三星集团、美国德纳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保税区作为国际商品集散、分拨、配送中心的功能。

世界著名物流代理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约占本市电子信息业销售收入的一半,年利润6亿美元,占该全球公司利润的45%,  这是该公司成功实现“物流代理”管理的必然。

随着上海APEC通关系示范系统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递企业,联邦快递(FEDX),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  )入主联合快递中,加速了向中国物流市场的扩张。据了解,四大外资代理国际快递价格均低于中国邮政EMS的10%~15%。  这四家国际物流企业先后在上海的APEC通关系统工程采用的高科技快递工具DIAD(速递资料收集器),是业内第一个可将货件签收人的签名数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设备,收货公司只要用它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便完成快递记录。高科技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于,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  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  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代理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制约着物流管理的发展。

3.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

4.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5.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nbs

p; 二、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

以信息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开创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题。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创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资源,推动我国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组合。利用信息网络化发展三大规律:(1  )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3)信息活动优势与劣势反差强烈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开创新型物流产业。

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

1.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实施“1221”工程,即一个宽带网,两个平台(市级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21项信息系统工程。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输销售网络电子化管理。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  )集中控制功能;(2)运输流程管理功能;(3)车、货高度管理功能;(4)仓储管理功能;(5)统计报表管理功能;(6)财务管理功能;  (7)客户管理功能;(8)客户查询功能。

3.以天津保税区为基地,把天津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物流配置基地,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天津电子信息产业10年来实现利润80亿元,占全国信息产业利润的16.4%,居全国第二位),建立起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天津物流配送新模式。在实施推广EDI技术的同时,  建立起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实施条码技术和GIS技术的同时,  建立起天津企业物流代理管理模式;在实施GPS技术同时,  实施天津加入WTO后国际化物流管理模式。

4.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在天津高等院校要开设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长期有计划的培养专业队伍。同时要调整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对现有人员在天津市物流管理中心进行定期培训,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4级以上外语水平和3级以上计算机水平,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才能保证天津市物流信息管理专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发展。

5.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建立起天津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实现企业零库存、无积压、无等待、全天候24小时,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体系。要建立一定的铁路、公路以及仓储物流配置的专门机构,统一接受天津市物流控制中心的领导,实现快速、准确、无差错、高效益传递的物流配置。与此同时,天津地区物流管理政策与措施,要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保持一致,要同国际先进物流配置网接轨,做到四化:

(1)物流运作系统化

企业物流是一种系统性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来实现。

(2)物流服务网络化

电子商务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的物流增值性服务,企业必须重新设计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渠道,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实现物流服务网络优化和系统性。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物流经营全球化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物流经营的专门机构,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中模式创新

通过电子商务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因此要用电子商务推广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以上四大新技术的结合,将在物流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物流信息能在开放供应链中实现物流的及时、准确的配置。

EDI技术即电子数据技术交换,1994年,  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四十届会议上通过的权威性定义:EDI  是使用一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所涉及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EDI具有快速、  精确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降低成本,高效、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尤其是条码技术的实施和采用,为电子商务推动物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物流条码技术是物流过程中用于识别的一种特殊代码,它可以自动识别、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运用物流条码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为在我国开展条码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从12月1日起实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商品条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到20,中国商品编码系统的成员数量已增加到3万多家。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城市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实现了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为系统地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GIS  在物流领域应用便于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GIS  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能够把数据以地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把空间要素和相应的属性信息组合起来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类型的信息地图。专题地图的制作从

原理上讲并没有超出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的功能范围,但把空间要素和属性信息联系起来后的应用功能大大增强了,应用范围也扩展了。GIS  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GIS  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提高物流业的效率。目前,已开发出了专门的物流分析软件用于物流分析。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合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GPS  技术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空间卫星系统均匀分布在6个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所构成,  可在地球的任意地点、任一时间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地面监控系统是由5个监测站构成的。其作用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信号接收系统是由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所构成的。GPS技术可以提高铁路、公路等物流路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  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GPS  技术可以实现货物跟踪,实现有效物流配送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1.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注:“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通过企业对现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进和设计组织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内容最小化,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的绩效,以相对更低的成本实现或增加产品对顾客的价值。流程是一系列跨越时间、占有空间的连续有规律的活动,各个基本活动应紧密衔接,保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通过,每项活动的衔接都应强调对价值的增殖作用。流程可分为核心作业流程和支持作业流程。核心作业流程包括企业的各项设计和生产的作业活动,以确保企业作业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时、准确运行的管理活动,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以确保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完成。支持作业流程主要包括设施、人员培训、后勤资金等,以支持和保证核心流程的正常运作。要实现整体业务流程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再造”的观点即打破旧有模式,建立新的管理程序,实现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基本的、关键的功能,并将其优化组合,形成企业新的运行系统。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模式将使企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将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使企业更贴近市场,这种物流管理模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管理模式,适合于在大中型企业集团内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推动我国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观物流配置模式。

2.电子商务在企业外部建立起最佳“企业物流管理代理模式”(注:“企业物流代理管理模式”是指物流管理社会化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化、社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高物流管理的宏观社会效益是保证企业微观“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正常运作的重要外部条件。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可以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代理完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的高级化和社会化管理的目标。这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以企业物流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模式是物流管理高级化发展的标志。它将促使企业实现以“物流战略”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从企业专业化管理中获得宏观规模经济效益。因而也代表着一国的物流管理水平,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水平。我国目前在“综合物流代理”领域仍是一个空白,因此是低成本高扩张发展宏观物流代理产业的大好时机。国内“物流代理管理模式”的发展,为中国入世后进入国际物流产业打下了重要基础。)。根据这一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地区物流合理配置和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突破区域的局限性,实现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高新配置,建立起有效的宏观物流配置模式。

四、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主要包括“电子合同法规”,“电子商务税收法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相关法规的建立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物流法规,即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法规”的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使我国物流业适应中国入世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对物流主体的资格和权益进行规范,制定了物流活动的行为规范,保障了国家对物流运行的干预和监督。目前,中国物流法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1)法律。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2  )行政法规。包括《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通知》等。(3)部分规章。包括《关于商品包装的规定》、《国家物资储备局管理办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公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通过实施以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实现跨越式发展。

篇5: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内容提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暴露了我国物流系统的滞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摘  要  题】电子商务

【英文摘要】The  repa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veals  that  our  domestic

logisticpractice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te.  Logistics  has  been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resolve  as  soon  aspossib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with  electronic  commerce  anddiscuss  how  to  choose  a  fitt  model

of  logistics.

【关  键  词】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经济管理

logistics  model/electronic  commerce/elecnomics  management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国务院于1991年5月12日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的最佳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实现了采购供应网络化、展销服务网络化、电子信息网络化、交通运输网络化,同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天津港保税区按照建设国际物流运作区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

[1] [2] [3] [4] [5]

篇6: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创新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创新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 本文以消费资本化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 消费资本化、电子商务、复合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一、企业营销模式及其变革

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牵制着企业的兴衰与荣辱。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企业不仅要克服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易变所带来的种种困难,而且还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资本化理论及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电子商务的营销环境缩短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消费资本导向模式使消费者的消费变成一种投资,进而使消费者的消费转化为资本, 同时也提高了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争取到市场中的主动地位。

营销模式的实质是各种营销策略组合。根据市场竞争态势、行业市场环境等确立有机的、结构化的营销策略组合,并围绕着营销策略的重点来配置资源的营销运作方式,就是营销模式。消费资本化理论和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企业营销方式,而且推动企业对管理理念、决策方式、业务过程组合、营销方式的战略性思考和变革。商业营销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一直在变,以物易物——集市贸易——店铺商行——百货商店——大型商场——超市——分级代理——加盟连锁——直销——电子商务——复合电子商务。这一系列模式的变革,推动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缩短了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加强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二、消费资本化理论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这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这样,消费作为一种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消费资本化理论凸显了消费者的重要地位。“对于企业来说, 生产(经营)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消费者(客户)需要什么, 知道什么对消费者(客户)有价值, 考虑怎样才能够方便消费者(客户)购买,进而主动地去满足消费者(客户)的需求”。这是彼得·德鲁克早期总结出的经验, 而这条经验至今仍是许多企业的座右铭。消费资本导向的创新营销模式, 真正将营销放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来考察, 把握住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使消费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消费, 真正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再到生产的完整循环。

消费资本导向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将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更为畅通。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 由于众多中间环节的存在, 生产者同消费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关于产品更新和优惠活动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消费者, 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反馈信息也不能很好地传递给生产者。而在消费资本导向业务增长模式中,消费者同企业有直接的信息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资本导向业务增长模式下, 无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二者都具有相同的利益, 因此都十分愿意更多的了解对方, 以实现更好的合作, 这将进一步提高信息沟通的效果, 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公司同客户之间的沟通障碍, 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三、复合式电子商务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受到挑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策略呈现了新的特点,企业营销模式必须创新。电子商务集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有效快捷的传播沟通方式, 并且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一体化, 所以它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最热门的营销方式, 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流通产业的主流形式。而电子商务在物流配送、资金结算、售后服务、信誉保障等基础工作在中国的瓶颈也形成复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契机。

复合电子商务是b2c 类型电子商务的一种具体经营形式, 是指以互联网作为主体经营载体的网上购物为消费特征, 把符合时代需求的独特产品和全新的有奖会员消费制与全球一体化的商业资源即互联网, 人力, 物流, 电子银行, 科技成果与制造技术进行整合嫁接,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资本运作形态, 商品大流通及利润分配模式, 全新改变着人们的购物观念及价值观。在产品体验环节和产品推广环节中借鉴了直销模式,也就是以服务为基础, 以电子为手段,以商务为主体的营销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和人际网的双重优势,有效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同时将传统营销、电子商务、会员服务、倍增销售、店铺销售进行了有机复合。

复合电子商务是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让生产者、消费者是一个利益同生共享、互为依赖的整体;消费、技术、投资、服务各自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公平的体现。在这里,生产者不仅省略了大量的广告投资,而且大幅度减少了因为盲目生产而带来的大量库存和积压滞销的风险,能够更加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提升产品品质;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利润奉献者、无辜的不实成本的分担者、无序和恶性竞争的受害者,而是整个商品流通环节的主导者和利益共享者。广大消费者将自己的消费联合起来,与生产者和商家结成利益同盟体,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就可以普遍降低消费成本,提升个性化服务,以销定产,创造卓越品质,以最少的社会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

参考文献:

曾伟华:复合式营销—引领健康产业营销发展新趋势.【J】企业导报,2006(10)

陈瑜:消费资本化理论与企业营销模式创新,【J】企业导报,2006(10)

【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相关文章:

1.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农村经纪人创新发展探究

2.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战略创新论文

3.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论文

4.工商监管模式创新工作汇报

5.网络经济的市场营销

6.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7.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模式探讨

8.创新思维的7个思考模式

9.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创新分析论文

10.高职机械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下载word文档
《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