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导游词大理
“二氧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怎么写导游词大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怎么写导游词大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大理导游词
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它精华的代表。
大理至今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地走,用手抚摸着古老的砖石。脚踩石板路,古老的气息向你扑来。
现在,大理的新城是下关。下关的风很特别:不像东北的风那么寒冷,不像新疆的.风那么刺骨,更不象沿海的风那么凶猛。下关的风在傍晚,一路呼啸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头发跳舞,衣服象鼓风机,一个个缩着脖子走路。这里的风凉,特别清爽,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风。怪不得这里的居民个个脸上都是高原色。
大理蝴蝶泉以蝴蝶飞舞蜚声中外。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经来到这里。每年四月,蝴蝶飞来千万只,缤纷起舞七彩云。蝴蝶们翩翩起舞,围成圈停留在泉中心的“夫妻”树上。蝴蝶们飞到树旁,邀请这一对情人与它们共舞,它们唱呀跳呀别提多高兴了,四月人们要在蝴蝶泉边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与蝶共舞的精彩场景,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
篇2:大理导游词
您前方这块古照壁已经屹立了600多年,它长21米、高15米,属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年大理尚“武”精神的见证者。照壁具有装饰、辟邪和反射阳光的作用,曾有人说埃及人在金字塔里用镜子层层反光汇集阳光,而我们白族则是用智慧留住了阳光。
照壁对面就是大理古城内香火最旺的地方—武庙会。
大门石碑牌坊—棂星门,本该是文庙建筑。跨过此门,考生学子得神赐福,必定金榜题名。请注意:坊门正面字体颜色为青色,背面则为蓝色,喻指从此步步高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为“石马井”,相传是古城财富之眼,围绕古井,依四象方位有麒麟、貔貅、金蟾、龙龟四只招财纳福的祥兽镇守。品饮瑞祥兽口中涌出的清泉,福禄寿喜便会始终围绕在身边。地上的雕刻均为“孔方兄”,还刻着四个字“河赕古道”,什么意思?让我给大家解释:据唐宋时期文献记载,洱海在南诏国时期称为“河”,白族称坝子(盆地)为“赕”,河赕就是洱海地区,河赕古道,也就是指通过大理洱海坝子的`这段古驿道。
穿过武成门,地上铺就着“阴阳太极八卦图”,寓意天、地的鲲鱼和鹏鸟雕塑下方各置一刻度盘,每盘刻有易经六十四卦象,对应关武帝与六十三白族本主神,转动鲲鹏依卦象找到自己的守护本主,为幸福生活祈愿祈福。
再穿一殿,又一广场,中央置道教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后天八卦与二十八星宿组合的卦位圆盘环绕四灵而设,可对照生辰卦位找到自己的守护星辰。
我们眼前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就是在明代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武庙大殿。进得大殿,对面端坐正中的红脸美髯公—对,您说对了,关圣帝君!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关羽,三国名将,一位武功盖世、高风亮节,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堪称人之楷模,为万世敬仰。他还有“治病救灾、驱恶辟邪”,“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的神力,所以被奉为武财神。旁边两位照例是关平、周仓。可后边的呢?不知道了吧!那是六十三位我们白族的本主神。
将关帝圣像与六十三尊大理本主神像同侪供奉,妙香千里。这可是头一回,大理武庙将成为全球3万多座武庙中唯一的“本主武庙”。
何谓本主呢?本主是白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其实就是本土本地的保护神,也称为村社保护神或民族保护神,就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生死祸福的神灵。在大理白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有自己信奉的保护神,有龙、虎、牛、羊、鸡等动物;有南诏王劝丰佑的清平官段宗榜;有唐代征伐南诏的将军李宓;有为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诚以及历代的节妇孝子等等。这是一种由神到人的意识观念的转变现象。每逢春节以及本主神,所有村民都要沐浴更衣,打扮一新,杀鸡宰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将山上本主庙中的本主迎接到村中供奉,一同欢度佳节。此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一年比一年热闹,一村比一村隆重。
历史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大理会举办规模很大的“春醮会”,主会场就在武庙内,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云集武庙,向关帝求财祈福、祁五谷丰登,然后在庙会上看表演、听洞经音乐,进行商贸交易,逛集摊点,热闹非凡。
武庙会将推出最原生态的庙会和民俗文化活动,特别不同的“本主文化体验周”:拜本主诸神、吃本主宴席、赏本主舞乐、接本主巡游等活动,把原汁原味的,兼具观赏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的白族本主文化推介给全世界!
大理导游词 (二)
大理三月好风光,
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
阿妹梳头为哪桩?”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典《蝴蝶泉边》,是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就蜚声海内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这是一部反映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时一见钟情,来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找金花,经过一次次的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故事。歌曲中美丽的金花与英俊的阿鹏约会定情的地方,就是我们马上要游览的大理着名景点——蝴蝶泉公园。
蝴蝶,也许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最普通不过的生物。然而,与其他昆虫不同的是,这种身着五彩斑斓的花衣、常年在花丛中采硕芳菲的小精灵,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多少与爱情有关的故事,无不以蝴蝶来借喻忠贞的爱情,无数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演绎出一个个化蝶的传说。因此,蝴蝶常常被人们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主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大理蝴蝶泉公园,位于巍峨壮丽的苍山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泉水潺潺,古树参天,花香蝶飞,空气清新宜人。置身于此,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嘈杂,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高远和宁静,这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蝴蝶泉公园建有泉池、牌坊、徐霞客雕像、望海亭、蝴蝶馆、八角亭、大月牙池、咏蝴碑等几处景观。,又新建了“蝴蝶大世界”,每天放飞的上万只彩蝶,为公园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明代着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遍览祖国大好河山时,曾游历过蝴蝶泉,亲身感受到蝴蝶泉独特的神韵。大家看,公园右侧那座精神矍铄,须髯飘飘的长者,就是徐霞客的雕像。
游蝴蝶泉,不能不讲蝴蝶泉的“泉、蝶、树”这三景。
先说蝴蝶泉水吧,蝴蝶泉最早叫“无底潭”,因为发生在这里一个动人的“雯姑与霞郎”的爱情传说,这潭爱的泉水才被称为:“蝴蝶泉”。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一池清澈见底的泉水,就是从苍山山麓的.岩缝砂层中渗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一眼看去,在渎底洁白如银的细砂上,泉水从细沙中的无数个泉眼中涌出,不时升腾起一串串气泡。这泉水奇就奇在冬不枯竭、夏不满溢。泉壁上方的大理石上,刻有一代文豪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潇洒自如的大字。有意思的是,人们喜欢将蝴蝶泉看作是爱情的幸福泉,因此,都要将硬币投向池塘中,一试“运气”,你要是忠贞于爱情的话,那您投出的硬币一定会飘飘摇摇落在那一个个汩汩流出的爱的泉眼之上,
游蝴蝶泉当然要说“蝶”。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蝴蝶聚会是自然界生物传宗接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蝴蝶泉内,蝴蝶泉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之间,正是蝴蝶泉边合欢古树开花释放花蜜的季节,也是各种蝴蝶交配繁殖后代的时间,它们从各处飞夹采花蜜,同时雌雄相互交配,所以出现这种蝴蝶聚会的奇观。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挂在泉边的合欢树上,彩蝶翻飞,如梦如幻。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有峡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峡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无数,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徐霞客笔下这一生动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一幅蝴蝶与奇花竞相争艳的美丽画图。着名诗人郭沫若1961年秋游蝴蝶泉时,曾写:“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着名诗句。当然,到蝴蝶泉看蝴蝶,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是白族人民自古相传的“蝴蝶会”,这一天,四方八面的蝴蝶都飞到这里来,竞妍争艳。如果你错过了“蝴蝶会”那也没关系,我们现在就要游览的“蝴蝶馆”里真实地再现了蝴蝶泉边蝴蝶的生态、品种以及与蝴蝶有关的蝴蝶文化,为不能亲临蝴蝶会的游客提供了解蝴蝶奇观的珍贵资料。
再说“树”。大家看到的这株横卧于泉池上方粗大古朴的树叫“夜合欢树”,又叫“蝴蝶树”。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每当春末夏初时节,古树开花,状如蝴蝶,且散发出阵阵诱蝶的清香味,此时蝴蝶群集飞舞,一只只。连须勾足,从枝头悬至泉面,形成——条条五彩缤纷的蝶串。这些蝴蝶,人来不惊,投石不散,令人称奇。古往今采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这朱奇树,说这合欢树的花朵是“静止的蝴蝶”。蝴蝶会期间,蝶与花争艳,花与蝶共舞.成力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传说在苍山云弄峰下的村庄有着一户白族人家,有父母女儿三人,女儿名叫雯姑,一家靠打柴为生。花容月貌的雯姑和玉局峰下武艺高强的青年猎人霞郎真心相爱,后来,榆城世袭主榆王仰慕雯姑的美貌人才,便杀死了雯姑的双亲,将她抢进宫中霸占为妾,雯姑抗拒不从,被关在宫中。霞郎得知后冒死于深夜_入宫救出雯姑,骑上马逃到蝴蝶泉边,后来榆王的兵丁追赶到,霞郎和雯姑无路可逃,寡不敌众,面对围上来的兵丁,他俩相抱跳人无底潭中。顷刻之间,电闪雷鸣,暴雨交加,吓得追兵落荒而逃。雨过天晴,彩虹飞跨,他俩化为一对彩蝶从潭中飞出。此后人们就把无底潭叫作蝴蝶泉,并将这对情人殉情的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蝴蝶会。每年的这一天,远近的白族男女群众都要到此赶会、唱调子、弹三弦,观看彩蝶。四面八方的彩蝶也飞来朝贺,栖息在蝴蝶泉边的合欢古树上,首尾相连,从树上直垂到泉中,蔚为壮观。
篇3:大理导游词经典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总人口61.40万人(20___年),有白、汉、彝、回等民族。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全市辖10个镇、1个民族乡:下关镇、大理镇、凤仪镇、喜洲镇、海东镇、挖色镇、湾桥镇、银桥镇、双廊镇、上关镇、太邑彝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下关镇。
境内有巍峨苍山,浩瀚洱海,地势西高东低。东是鸡足山的南出山脉,海拔在2500~3000米之间;西为点苍山脉,平均海拔3782米,最高4122米;洱海是燕山造山运动时昆明凹陷地区产生的断层湖泊,平均水深9米,海拔1973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71毫米,年均气温15.1℃。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石灰岩、石英石等。
特产大理雪梨、苍山绿茶、下关沱茶。214国道纵贯南北,320国道横贯东西。1993年苍山洱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历代名胜古迹70余处,其中大理三塔、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弘圣寺一塔、元世祖平云南碑、大理古城、白族民居建筑群等10余项为省级重点文物;州、市级重点文物有50余处。
市内交通发达,通讯设施先进,境内乡村公路基本贯通,水上运输极为方便;320、214两条国道穿越市境,成为连接滇西八地州陆路交通枢纽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东南亚国家的桥梁;大理飞机场已建成通航,开通了昆明、天津航线;广通至大理铁路、“昆楚”二级汽车专用线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级汽车专用线和大理至丽江的准二级公路于建成通车。
大理地势西高东低,全市年平均气温15℃。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猪、牛、禽蛋等,特产有云南山茶花、苍山杜鹃花、大理雪梨、下关沱茶等。目前工业主要集中于洱海南岸的下关镇附近,有烟草、茶叶、食品、纺织等门类,盛产大理石。
位于大理古城和下关之间的太和村是古南诏国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遗址,规模较大,是国家级文物。位于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镇则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当地的民族风情浓郁,民居颇具特色。位于洱海北岸的上关镇古代为大理古城的军事屏障,境内遍植朝珠花,以“上关花”而闻名。此外,附近还有鸡足山和巍山等景区。
篇4:大理导游词经典
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临沧地区,西与保山地区、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地区。
大理州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的美称,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南诏国建立至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大理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旅游景点有:
大理古城——总是不经意的会那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做对比,大理虽然缺乏丽江的柔媚韵致,但却有更为朴质的味道和大气的帝王风范。
苍山洱海——苍山横亘在洱海西岸,就像一对情侣相依相伴。
玉矶岛——建筑原始二古朴,最能反映大理几千年的民居风格。
崇圣寺三塔——旧时的大理国崇尚佛教,许多皇帝都在这里出家,可见其地位之高。它曾今是南诏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的标志性景点。
蝴蝶泉——蝴蝶泉只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曾今有过蝴蝶成团翩飞的独特景象而它的闻名却是借助于五十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 。
天龙八部影视城——它不仅仅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同时还是主题公园。影视城按照“大理特点、宋代特点、艺术要求”三结合的原则,参照《清明上河图》的设计风格。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的穿越千年时空的奇妙。圆一个武侠梦!
?最佳季节:2-5月。大理处于云南,冬暖夏凉,是个非常适宜居住的地方,大理三月好风光,所以在春季,无论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苍山、游洱海,都再适合不过了。 但是特别注意大理日温差有时可高达10度左右,在夏天,只要一下雨,就会像冬天一样冷,当地有“一雨成秋”的说法。来大理,不管什么季节,都可能遇到一天之内有很大温差变化,特别在雨季较多的夏秋两季,最好夏装、防风、防冷的服装都带上点。大理下关是有名的“风城”,如果行程中在下关有停留,防风的服装一定要考虑带上。
篇5:大理导游词经典
水目山塔位于云南省祥云县马街乡水目山水目寺前。
此塔为纪念大理国0公高量成之子皎渊而立。史志中并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大理国时期(公元938-1253)所建。据现存水目寺内的《渊公塔铭碑》记载,水目寺为南诏龙兴四年(公元813)普济庆光禅师所建。而寺前密檐塔为纪念大理国0公高量成之子,水目寺三祖之一的皎渊而建,因此又称“渊公塔”。
水目山塔,为四方形15级密檐式砖塔,高18.16米,塔双层台基,八角形。塔身第一级东面设门,南面塔壁彩绘壁画。其上各级每面有龛洞1个,塔刹由仰莲、覆钵、宝顶组成。塔西有水目寺,现存大殿、中殿、厢房等,规模宏大。现保存明代铜钟及较多碑刻,寺右尚僧塔50余座,形成壮观的塔林。弘圣寺塔位于大理中和镇弘圣寺旧址,寺毁于明初。塔通高43.87米,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塔身下部为块石砌成。全塔分为基座、塔身、塔刹3部分,塔身各层之间用砖砌出叠涩檐,其上逐层收分。
第二层东西面设佛龛,内置石刻佛像。第三层东西面设券洞,与塔心相通,其上交替至16层。塔刹宝盖为八角形,角挂风铎。从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经过多次修理工建,逐渐形成了一个建筑群落,有水目、贤填充、地藏寺、灵光寺、塔院、三教阁、毗卢阁、弥陀庵等寺观。水目山寺分为上、中、下三庵,现仅存的下庵,为清代宣统二年(1920___年)重建,1984年至1987年重修。下庵依次是山门、塔院、前院、西北配殿、大雄宝殿,南北两边有僧房、香橱、职事堂、斋堂、茶室、云会堂。下庵前面,有历代僧人精心培植的梨数十亩。
水目寺塔为15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9米,塔身下砌台基两层,下层台基为方形,边长15.2米,高1.15米,用毛石垒砌,条石压沿;第二层台基呈八角形,边长2.2米,高1.2米,上为砖砌双重莲花基座。塔身第一级较高,东西方封闭式塔门。第二层以上逐级递减,叠涩式塔檐,其上各级每面有龛洞1个,塔刹由仰莲、覆钵、宝顶组成铜质葫芦顶形。塔身第一级南壁绘有佛教题材壁画23幅,画幅高2.38米,宽2.63米,画面虽已剥蚀不清,但尚可隐约分辨是23组佛教题材造像组成。
在塔的方形台基上分别排列有48个石柱础,柱础的排列为四周檐柱20棵,内侧金柱20棵,而塔身四角各有角柱2棵,计8棵。说明在塔的底部曾经建过双重廊庑,也就是俗称的“寺抱塔”。即在塔的四周,原建有八角环形殿宇,把塔围住,塔尖从殿顶伸出,很是独特。现塔殿已毁,仅留下塔____基上的48个石柱础。
水目山北岗有一片罕见的墓塔林,占地17500平方米,有墓塔72座,为云南目前发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塔林,在全国塔林中也名列前茅。水目山塔林为研究滇西地区的佛教禅宗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塔林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20___年),规模大小不等,造型风格各异。塔身为纺锤型,塔顶呈宝珠型,整座墓塔呈宝塔型,基座为六方形或四方形须弥座,上有卷云纹、莲花纹及人与兽的图案雕刻。基座底下均设有墓室,四壁有台架龛洞用以置放历代僧尼的骨灰罐,其中最大的墓室可置放200多个。所有墓塔从上到下全用沙石砌成,并沿山岗成梯级排列,错落有致,掩映在莽莽苍苍的松林中。远远看去,塔林和松林交相辉映,影影绰绰,另有一番景象。
20___年水目寺塔作为唐至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篇6:大理导游词经典
大理古城简介: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如果说,自治州首府下关给人以繁盛、喧闹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则是古朴而幽静。 城中有一贯穿南北的大街,街边有各种专卖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的店铺和风味十足的白族饮食店。 城内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到处可见古朴雅的白族传统民居,这里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在庭院内养花种草的习惯。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 大理古城距下关很近,乘公共汽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城内各汽车站和主要宾馆前都有车前往。也可由下关乘小马车前往,不过千万要在上车前谈好价钱。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内有许多按照白族传统民居建造的旅馆可供选择,价格不算贵。
风花雪月
在大理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诗曰: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这首诗谜的谜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下关风
每年春、冬是下关的风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风,最大风速达10级,下关因此而赢得了“风城”的雅号。
下关风的形成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牢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便成了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下关风还有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风自南面吹来,风揭行人头上的帽子,自应落于身前,谁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风迎面吹来,揭行人头上的帽子,理应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
上关花
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闰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据《大理府志》记载和民间传说,上关的和山花(十里奇香树)系优昙一类花卉,花状如牡丹,大若拳头,色白而微黄,果壳黑而坚硬,可作朝珠故又称“朝珠花”。据记载此花在元朝至正年间尚存。
白族人民养花爱花已成习惯。现在的“上关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苍山雪
因苍山海拔高,山顶气温低的缘故,积雪较厚,长年不化,即使到了夏季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灿烂炫目。
观赏苍山雪,要在一定的位置、较远的距离,才可以全面看到这一壮观奇景,到了近处,又为群山所挡,只能看到片段的雪景。
洱海月
洱海的水,透明度较高,湖面碧波荡漾,每当风和日丽的夜晚, 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海面,万顷银涛,一轮明月在海中随波飘荡。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三道茶——喝不透过往意境
在大理,三道茶本来是白族喜筵上招待贵客的风俗,现在多作为民俗表演了。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三道茶冲泡程序说来繁复,一般不过是三杯茶汤一一敬过罢了。所谓一苦、二甜、三回味,喝过一番,却无论如何感觉不到原有的意境了,未免多少让人有些失望。
古城第一门——文献楼
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的文献楼,素有古城第一门之称,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20___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名邦”匾两侧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写的长联:“朔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攮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这幅时联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大理古国风情。楼上楹联还有佚名氏的“百二山河双鹤拓;千秋文献一楼存”。 另有“文献楼”、“南诏故都”等匾额。楼的东墙上还镶嵌着一块刻有“张叔盛览故里”六字的石碑,传说汉代大理人张叔盛览负笈外出求学,是大理最早的汉文化传播者。这些碑刻楹联都是张扬大理人杰地灵的,使外来者未进城即感受到大理文化之风,建楼者颇具匠心。
文献楼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拂面依依,颇有诗情画意,是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
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砖石结构门洞上面,雄伟壮丽。
文献楼历史上几毁几修,文献楼重建工作于11月28日开工,4月29日竣工。重建后的文献楼东西宽60米、南北长30米,主楼高24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cy_page]
古南诏的“天下第一楼”——五华楼
五华楼位于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
从南诏到元朝灭亡,大理发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发火灾,五华楼三次被火烧毁,又三次得到重建,由于苍山巨大的树木已越来越难以找到,五华楼也越建越小,在新建或重建五华楼工程中,剑川木雕是必不可少的。剑川素有白族木雕之乡美称,木雕艺术蜚声海内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剑川白族木匠就承担了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
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又被烧毁,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时,将城中的钟鼓楼改称五华楼,但其规模格局已远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资重修五华楼,___时期,五华楼被拆除,里面发现七十多块元碑,19,大理州政府拨款重建五华楼。
今天的五华楼一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书法,国画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还有皮画、油画等交易十分活跃,五华楼散发出新的活力。
古南诏国宾馆
南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几经战争兼并,统一了六诏,建立起中国西南民族史上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国历时253年,与唐代相绐终。
南诏国最先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的整个布局井然有序、庄重威严,很有王权的气概。其内部结构分五大部分,即宫、廷,高级官僚住宅区、南北通衢和客馆,南诏王丰佑在位时修建起五华楼,成为羊苴咩城的第六部分 。
丰佑为南诏国第十代君主。在位期间,南诏国强盛一时,还屡次派兵侵入唐朝领土,有一次竟远征并攻下四川成都。
丰佑统治南诏时期,崇佛之风特别兴盛,佛寺遍布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干,大寺八百,现在著名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等,都与丰佑有着密切关系。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诏王丰佑在羊苴咩城内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五华楼。周长2.5公里,高30多米,可以居住一万多人,下面还可以竖起五丈高的旗杆。
羊苴咩城作为南诏国中晚期的都城达120___年之后,以后郑氏的“太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以及段氏的“大理国”,都以羊苴咩城为国都。五华楼作为国宾馆的历史也达数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诏时期的南诏王以及后来大理国的大理王都会在五华楼会见西南夷各个小国君长,和其他一些重要宾客,赐以酒席佳肴,奏以南诏、大理时期的音乐。
大理导游词精选5篇
篇7:大理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理古城参观游览。我是此次大理古城的导游_X,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古城始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沬若书法而成。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在古城西北1公里处,就是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三塔,与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遥遥相对,为古城增添了一层灿烂的色彩。
大理古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一新。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大理古城鸟瞰图古城第一门一一文献楼。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的文献楼,素有古城第一门之称,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拂面依依,颇有诗情画意,是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砖石结构门洞上面,雄伟壮丽。
【洋人街一一护国路】。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古城的古朴、别致、优雅。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街道是宽大的青石板路面,街道两边仿古建筑很陈旧了。有的还长着青苔呢。门窗上雕刻着复杂精细的图案。房子的房前或是旁边都植树养花了。轻风中绿树婆娑,花树轻轻摇曳。街道不断地潺潺流水,非常清澈。据说是从苍山流下来的。
大理古城古南诏的“天卫第一楼”一一五华楼。五华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从南诏开始,五华楼多次被烧毀,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五华楼一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书法,国画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还有皮画、油画等交易十分活跃。大理古城_堂。大理古城_堂位于大理古城复兴路和平路交叉处,始建于1904年6月,当时称“中华_礼拜堂”。1956年,更名为“大理_合一会”。1980年,又更名为“大理古城_会”。20__年再次更名为“大理古城_堂”。20__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堂主体结构为土木结构、四撇水瓦屋顶,保持着西欧教堂的风格,又具有浓郁的白族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结合式教堂。
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而在玉洱银沧之间,寒冬悄悄而至时候,正是大理古城的“风”最撩人的时节。四季花常开,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每年春、冬是下关的风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风,最大风速达10级,下关因此而赢得了“风城”的雅号。下关风的形成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牢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便成了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下关风还有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风自南面吹来,风揭行人头上的帽子,自应落于身前,谁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风迎面吹来,揭行人头上的帽子,理应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傲雪开放,各种红花绿叶划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传统盛会“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
关于大理古城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怎么写导游词大理】相关文章:
1.大理导游词英文版
3.大理蝴蝶泉导游词
6.大理洱海作文
7.大理小学生作文
8.游大理的作文
10.大理蝴蝶泉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