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熟了的散文
“land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柿子熟了的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柿子熟了的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柿子熟了散文
柿子熟了散文
每年的农历九月份以后,柿子便大量上市了。这时候的柿子,个大,饱满,甜度高。拿起柿子,你只要捏着蒂把儿,轻轻地一旋,再一揭,一瓣一瓣的红红的柿囊,立马呈现在你的面前。就着口水,舔着它,吸着它,那凉凉的软软的感觉,是相伴一生的所爱呵!
柿子给我的记忆,就这样深深地烙进了我的童年。
我的脑海里,至今仍能清晰地浮现出老家的院子内,那三棵蓬勃的柿子树。温厚的父亲谈起过柿子树的来历。在一次与生产队长到外地赶集的途中,他们合伙买下六棵柿子树苗。精明的生产队长挑了三棵大的,将三棵小的给了父亲。生产队长的三棵大的,死了两棵,剩下的一棵,结出来的柿子,还是扁的。父亲的三棵小的,全都成活,其中的两棵,结出来的柿子,竟然是圆的,个特大。父亲在谈笑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知足。我就是在父亲的柿子树下长大的。借着柿子的香甜,一种叫做痒辣子的虫子,也没少让我和伙伴们吃亏。当柿子树从冬天的睡梦中醒来,当柿子树的绿叶又稠又密,为我们遮挡着夏日的烈焰,痒辣子们便也伺机而动。痒辣子们将柿子树的叶子啃得斑斑秃秃的,如果它们一不小心从树叶上滚下来,如果它们正好跌落在我们身上,那辣乎劲,就比我们的哭声还要厉害。奶奶从屋里出来,并不责备我们,拿着洋油灯,用洋油一遍遍地涂抹我们被辣肿起来的皮肤。一会儿工夫后,我们照样跑到柿子树底下玩游戏去。
在我的印象中,柿子树并没有被刻意地呵护过。它们默默地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开花,默默地结果。我最高兴的,就是在柿子成熟期间,我象一个小英雄一般爬上树去摘柿子。每一次,我都会带一根绳子,将空的淘米箩吊上来,放满柿子,再将淘米箩轻轻地放下去。摘下来的柿子,只有八分熟,还很涩嘴,并不能就吃。父亲让我找来腌菜用的坛子,在坛子里铺一层稻草灰,摆上一层柿子,再铺一层稻草灰,再摆上一层柿子,直到摆满,用薄膜将坛口封紧。隔一、两天的时间,打开坛口,柿子的香甜之气扑鼻可人。探进手去,极小心地轻拿慢放,那熟了的柿子,一个个无比光亮、饱满、红润。
我进城工作以后,侄子们也会爬树了。侄子们外出打工,摘柿子的`任务又落回父亲身上。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并不能爬上树去摘。父亲于是在竹竿的细端,用铁丝绑出一个小小的网兜,兜口对准柿子,一推一扭,柿子随即落入网中。父亲喜欢动点子,善于在生活中总结经验,那些个贫穷而落寞的日子,在父亲的打理下,显得有声有色。
很多年了,身在异乡为异客,我再也没有品到过又大又圆又甜的柿子。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五年的时间。
每当柿子成熟的季节,望着故乡的方向,怀想我的童年。我童年时的柿子树,眼睛便有些模糊:那熟透的柿子后面,分明还有一张笑脸,一张让我敬爱一生的温厚的笑脸!
篇2:柿子熟了的散文
柿子熟了的散文
秋天回老家,正是柿子红的季节,我独自一个人缓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着家乡特有的秋韵。
从镇上下车走到家,需要二十分钟,这个时间早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已经核实过无数次,而今走起来却要慢得多,只为欣赏沿途早已忘却的风景。
当心思还沉浸在回忆中时,眼睛却被不远处斜坡上的一树柿子深深吸引了。在这秋风起、秋意凉、秋叶落的季节里,乡村还盛放着这样一树火红的柿子,美的自然,美的盈实,在丰收的季节里透着一种喜气。
这树柿子惹了我多情的眼眸,于是,傻傻的为它而驻足。
其实,单位本就在郊区,是可以看到柿子树的,只是我烦躁的心从没有为它们停留过,大多时间忙碌于职称、考核、评比这些俗事中,早已忘记了郊外的秋色。
看那一串串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在风中摇曳,舞动着自己成熟的形体,仿佛要从树枝上一跃而下,不知不觉中,我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伸手,低处的柿子可以碰触到,摘下一个尝尝,甜到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发腻感。于是,我矫情在这自然赋予的美景中,用手机拍下一组又一组的照片,还不忍离开,奢侈地想要留住秋天,留住这透着喜气的火红。
想起儿时,正月十五的晚上,孩子们总要点上灯笼,用一根树枝挑着,游街串巷。此刻,树枝上摇曳的串串柿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挑在手里的灯笼,美极了!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刘禹锡如此赞美柿子,不但色泽美丽还对身体有好处。没有亲眼见到柿子的人,或许只会被刘禹锡的诗而打动,可见到柿子后,你会发现,这里的美是诗无法比拟的。
小时候,爷爷种了好多柿子树,它就长在村口。我们从柿子开花的时候,就盼着它结果成熟了。用针线把柿子花穿起来,晾干,吃着有点甜丝丝的味道。然后就开始盼着,盼着,一直到中秋过后,才可以肆无忌惮地摘柿子了,先摘下软的直接吃,再把硬的摘下来在温水里泡一晚上,第二天便可以吃了。
老屋的顶上有一间储藏东西的小楼阁,爷爷总是把柿子放在那里,等着它慢慢变软。而妈妈则会把软了的柿子剥去皮,伴面粉和在一起,做成柿子饼,甚是甜蜜。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柿子削去皮,用竹签穿起来,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慢慢脱去,再沾上秋霜,最后有一层白绒毛一样的东西挂在外面,这就是柿饼。这样储藏起来就很方便了,吃起来味道更佳。那时,最馋的就是它了。家里来贵客了,总也会给他们回去带些。
如今,各大超市里形形色色的柿饼让人眼花缭乱,商业利益的'驱使,人们给它挂上了品牌,似乎多了一层神秘感。而我却再也吃不到儿时的味道。触摸着令人眩晕的华丽包装,一种失落感在心头滋生……
中秋节过后,我放下家里所有的事情,执意回了一次老家。一进家门就嗅到了柿子饼的清香,妈妈说老早就做好了放在锅里就等你回来了。吃着甜甜的柿子饼,想起以前受委屈总是躲在妈妈怀里撒娇,如今已苍老的妈妈需要的是我们常常的回家看看。
柿子的清香依旧在心中飘荡,而我渐渐地习惯了在浮华的俗世里为自己寻一方角落,执着地热爱着生活。我想我是乡村树上的一颗柿子,有着火红的心,走得再远,也离不开生我养我的树干。
十几年的光阴在我的眉梢间溜走,端坐在静静的教室,我用我火热的心一年又一年辛勤地耕耘在这里,早已褪去了刚入校的青涩,多了一份稳重和成熟,同时也多了一份平淡的心。这个秋天,当孩子们亲手把摘下的柿子送到我办公室的门前,我竟然落下了泪,突然感到生活给予我的不仅仅是责任,更多的还是柿子一样的甜美。
柿子熟的季节,我又开始接下另一拨学生了,年年如此。我用我火红的心善待他们每一天,用心,用爱。
这个秋天,我和从前一样,又是班主任了。一些浮躁的想法渐渐在心里淡化,我也学会平淡地去看待每一天,拥有眼前,珍惜美好,把心投入到做一些美好而有价值的事情里,所收获到的让我愕然。原来,爱一直在我身边。
柿子熟了,妈妈打来电话:周末回来吧!给你做你爱吃的柿子饼;柿子熟了,我那群可爱的孩子说:老师,这是给你带的柿子,软的,可甜呢!
篇3:舅舅家的柿子熟了散文
舅舅家的柿子熟了散文
七十年前的农历九月十二日,灌南县六塘公社丁头庄有一个苦命的女孩出生了。说其命苦,是因为出生的第三天,她的母亲就患产后疯死去了。她被她的外婆抱到涟水县高沟镇的三庄岭,她的外婆整天焐在心口,用煮熟的胡萝卜喂她,她才活了下来。三年后,她的父亲与继母又生下一个男孩。又过了三年,她与她的弟弟整天到地里挖野菜回家煮了糊口。在野外,他们发现一棵有烟袋杆粗的小树,便移栽到院内。几年过去了,那棵小树长得有胳膊粗了,开始结果了——原来是棵柿子树。
十九岁那年,她出嫁了。第二年,她生下一个男孩。第五年秋天,他成了她的第二个儿子。每当他们兄弟俩看到邻居生产队长的老婆赶集回来为孩子买的烧饼和水萝卜之类,就牵着她的衣角闹呀闹,她总是哄他们:乖,不闹,舅舅家的柿子要熟了……到了晚上,则更是他家闹开锅的时候——山芋稀饭吃到肚里,一泡尿过后肚子就空了。他又开始大闹。每到这个时候,也就用麻绳纳的鞋底打他的屁股,接着自己又哭了——谁叫他的丈夫因在厂里负伤,自己又长年患病,在生产队里透支不说,还常年欠着医药费呢?
学校放暑假了,他生命的'春天也来了。他随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哥哥渡过李集渡口,步行二十多里来到舅舅家。一到那,他便猴急地爬上柿树,摘下一个有拳头大的青柿子,可刚啃上一口,便被涩得只流口水,接着大哭。这时,他那漂亮的舅母妈便出来哄道:“乖,柿子还没熟,不能吃。走,叫舅舅带你逮鱼吃去”。他的舅舅在大队的电灌站打水,能把一张鱼网撒得溜圆。他端着面盆跟在身后,每网下去,总能捞上不少小馋鱼、大刀鱼、泥鳅、螃蟹、田螺等,有时还能逮到大鳖。回到家里,舅妈便把大的鱼挑出来煮了吃,在鱼锅边上贴上玉米面饼——那真是天堂的日子呀。饭后舅妈把挑剩的小鱼放在锅里炕熟,然后晒成鱼干子。暑假结果了,他的哥哥便扛着舅妈前一年晒好的柿饼,他扛着小鱼干子,满载而归了。接下来的一个冬天里,他们的生活改善了不少:有时饿了,就拿出一个柿饼切开,兄弟们分着吃;有时夜里饿得实在挺不住,便抓把小鱼干吃……每当他叫她吃柿饼时,她总是推托说不喜爱吃……
要是一味地写他们生活的贫困,会让善良的人怜悯,也会让富裕的人讥笑,这实在不人道了。总之,在他二十岁以后,咸鱼终于翻身了:他有了固定的职业,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娶妻生子了,并且在县城有了住所。按理,他应该舒心了。可烦心的事接踵而来:只要一回老家,她总在耳边唠叨,尽管他也知道老人唠叨是一种关爱的表现,可他还是无法容忍;还有隔三差五她就跟公交车到县城来,朝他家里送点青蔬水果之类。谁还稀罕这些东西呀,烦死了。他发誓永远不回老家了,除非为她送终!
又一年秋天到了。老家来人,说她生病了,说她总是念叨想吃柿饼和小鱼干。真是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想吃那些破东西?他没有朝心里想。
双休日,一个业务单位请他去钓鱼。他们明知他不会钓鱼,可还是请他去,明显带有巴结他的意思。结果由于天冷,鱼儿一口也不吃,离中饭还有一段时间,有多事的人问他:“你的舅舅家不是在这附近吗,为什么不去看看”?却不过情面,他去了舅舅家。
一见面,舅妈——已早已不是当年美丽的舅妈,而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打招乎:乖,来啦?这令他感到有点刺耳。前后转转,与以前没有明显变化,舅舅的鱼网挂在墙角,落满灰尘,估计有些时候没打鱼了。转身想走,却被舅妈拦住:“急啥,我这就为你摘柿子去。你妈一辈子就喜欢吃柿子,可就打有了你们,就一个也没吃过”舅妈絮絮叨叨地:“这棵柿树恐怕挨不过这个冬天了,还有你舅也打不动网了,再说周边的小河里也逮不到鱼了”。来到树下,看到柿树已全部枯死,只还有一个小枝子在坚强的支撑着它的三四个柿子,在用尽自己身体的最后一点水份,使他的果子成熟,在凄厉寒风中,显得那么悲壮!他接过舅妈递过的几个柿子,疯了似的跳上车子,狂奔着赶回老家。
面对病床上骨瘦如柴的她,他高高地举起柿子。他心如刀铰、他长跪不起、他泪如泉涌……
篇4:柿子熟了作文350字
柿子熟了作文350字
我们学校有一个柿子园,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如意园”。秋天到了,柿子熟了。美丽的如意园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秋天的如意园,一个个的小红灯笼挂满了枝头,让人留恋不已,看到这美景的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柿子的.形状各异。有的像胖嘟嘟的小足球;有的像杨桃、像葫芦、像南瓜;有的像猪头,长着两只耳朵,可爱极了;还有那成群结队的“小分队”,一个个簇拥在一起,挨挨挤挤的,好像在说:“我们大家庭团结一心,战无不胜。”柿子红红的,亮亮的,一看味道就不错,看到这美丽的柿子就有一种想吃的冲动。
经历了一年的孕育,柿子将在秋冬收获。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第四届柿子文化节,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收获的快乐。采摘开始了,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就像小猴子一般采摘着柿子。不一会儿了,美丽的如意园仅在高高的枝头还留下了几个摘不到的柿子,真让人遗憾,但是更让人留恋收获的快乐。
冬天已经来临,我们期盼着柿子明年的发芽、成长、收获。
篇5:柿子熟了周记
柿子熟了周记
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爸爸来到我伯伯家。他们家的院子好大,菜园里还长着碧绿绿的大白菜,长势很旺,肥大的菜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大半个庭院架着爬满的瓜蔓,那一张张绿油油的瓜叶,伴着一朵朵蝴蝶般的小白花,下面还坠着一个个沉甸甸的小拳头,这就是人们常吃的佛手瓜。走出院子,东边有好大的'一片柿子园,这里的情景是最诱人的。那树枝上挂满一个个黄里透红的柿子,宛如一盏盏的小灯笼,好看极了。
农民们正在忙碌着,有的人在摘柿子,也有的人在往车上装箱,这里洋溢着丰收的景象。一阵秋风吹来,还会有“啪、啪、啪”的响声,那是成熟的柿子落地的声音。爸爸告诉我,空腹不宜吃柿子、未成熟的柿子也不能吃,而且要去皮才能吃,不然的话也会影响到健康。我会牢记的,我不会因为嘴馋,就忘了这些等等的注意事项,这让我知道了吃水果也能学到一些知识。爸爸给我一个削了皮的熟柿子,我咬了一口,开心的笑着说:“甜、太甜了!”我情不自禁的递给爸爸一个柿子,说道:“爸爸,您也吃一个吧。”¨¨¨
成熟的柿子是金秋的象征,也是丰收的果实,更是农民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的结晶。
篇6:柿子熟了的时候作文
柿子熟了的时候作文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金色、银色的叶子,挣脱大树妈妈的怀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多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优雅曼妙地舞蹈呀!外公种的柿子成熟了,我要回故乡去摘柿子。
故乡那一条玉带般的小河,弯弯曲曲地从村边流过,给美丽的故乡带来无限生机。红砖小楼、白墙农舍,掩映在绿树翠柳丛中。家家户户门前都裁着各种花草,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村中的水泥路面也像用清水洗过似的一尘不染。
穿过树林,爬上山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青草,还不时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美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乡村真美啊!
我和外公来到果园,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柿子水灵灵的,像一盏盏小红灯笼似的,有的独坠技头,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显得格外亲热。柿子已经熟透,被秋风一吹,摇摇欲坠。
外公虽年岁已高,但身手仍然敏捷,一下就爬到树上,伸手摘下一个大柿子,冲我喊道:“宝贝,接着!”我眼疾手快地接住了柿子,柿子软软的,红通通的,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甜滋滋的,真是沁人心脾,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才罢休。
我和外公分工合作,他摘柿子,我来接。一开始,我还能左奔几步,右跑几下,顺利地接着柿子。可过了一会儿,便腰酸背疼了,脚步慢了下来,甚至懒得再挪动步子了,好多柿子都摔烂了。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儿,语重心长地说:“宝贝,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这柿子一年才结一次果,摔烂了多可惜呀!”我听了脸火辣辣的,赶紧打起精神认真接着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柿子。汗水渐渐湿透我的衣背,可看着满篮子丰收的果实,我觉得一切劳累都是值得的。
夕阳西下,我们拎着沉甸甸的劳动所得,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篇7:柿子熟了初中学生作文
柿子熟了初中学生作文
童年的时光无忧无虑,回忆童年的时光,大部分是在老家度过的。
至今还记得黄昏时分,炊烟袅袅,饭菜飘香。曾祖父坐在墙根的老槐树板凳上,嘴上叼着他那永不离手的老龙头烟斗,“咕嘟咕嘟”,鼻子里冒出股股青烟,四处飘散。
那时经济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环境却很宜人。陈旧得褪了色的瓦房前,一块翠绿的菜地,再前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流水潺潺,四季不断。小屋的一角,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柿子树仿佛总是那么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像一把大伞,罩住了一方天,几只悠闲的老母鸡,常常来这树下嬉闹。
老家的夏天似乎特别的热,骄阳炙烤着大地。我喜欢掇一张小巧的板凳,坐在柿子树如盖的树阴下,美美的的品尝甜甜的西瓜。听着如歌的蝉鸣,数数那总也数不完的`青色的小柿子,盼着它们早日成熟,因为西瓜吃完了,以后就该吃柿子了。于是我便对那柿子树憧憬起来,希望他有朝一日,硕果累累,柿子象大红的灯笼一样高高挂起来。曾祖父见我仰头翘望的焦急样子,总会颤巍巍的从屋里出来,摇着他的老芭蕉扇,慢条斯理的说:“快了快了,柿子就象我们家的小谗猫,长得快吆。”说完,还捋捋霜白的胡须,爽朗的大笑起来。
终于有一天,浓密的树叶中露出了一抹红色,宛如纯情的少女红润的面颊,我兴奋的大叫起来:“柿子熟了,柿子熟了呀!”曾祖父听到叫喊,努力的从躺椅上起身,找了一根长竹竿,踉踉跄跄走来。树很高,曾祖父只得踮起脚,颤抖着身子,将竹竿高高擎起。终于,我捧起了又大又红的柿子。柿子十分甜,肉质很厚,我吃柿子的时候,曾祖父在一旁照应着:“柿子好吃,可不许把柿子汁沾到衣服上……”
柿子是很多的,但曾祖父却舍不得吃太多,他总是念叨:“孩子爱吃,留给孩子吃吧!”
时光老人是一位匆匆过客,从来都不肯多耽搁一会儿。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可是由于学习紧张,回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
去年秋天的一天,我随父母回到了老家。老屋已经修葺一新,而我那可亲可敬的曾祖父
却早已驾鹤西去。泪眼朦胧中,我忽然看见满树的柿子已经熟透,鲜红鲜红的,特别的诱人,柿子虽美,可惜就是再没了那摘柿子的人。
篇8:小班主题教案:柿子熟了
小班主题教案:柿子熟了
【活动目标和准备】
让幼儿通过观察、品尝和涂色,了解柿子的生长、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幼儿对柿子的认识,初步学会均匀涂色。
活动开展前,幼儿观察过绿色的没有成熟的柿子,还应准备 2张图(一张是未成熟的柿树,一张是成熟柿子的柿树),幼儿人手 1份画有柿子的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画有生柿子的'柿树,问:(1)这是什么树?(2)树上的柿子是什么颜色的?再出示画有熟柿子的树,问:(1)这是什么树?(2)这棵树上的柿子是什么颜色的?
二、活动组织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两棵柿树上的颜色有什么不同,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摸一摸,绿柿子与红柿子有什么不同(硬硬的、软软的)。
3.教师告诉幼儿当柿子换上了红色的新衣服时,就成熟了,变得软软的、甜甜的。
4.教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人手 1份画有柿子的作业纸(有 1只是红色的,其余 2~3只是无色的),亲切地说:“小朋友们,秋天到了,可有的柿子娃娃还没有换上新的衣服呢,我要请你们帮帮忙,赶紧给它们穿上红色的新衣服,好吗?”
5.教师指导幼儿涂色,要求幼儿涂均匀,并比一比谁给柿子娃娃穿的衣服最漂亮。
6.品尝柿子。教师指导语:成熟的柿子真是又香又甜,我们去洗洗手,快来尝一尝柿子吧。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带幼儿参观柿子树,“自然角”可陈列绿柿子和红柿子以及柿饼、柿核等。
【与家长沟通计划】
请家长观看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回去再练习涂色。同时,和幼儿一起品尝柿子,并把柿核埋到泥土里,第二年春天观察有没有长出的小树苗。
篇9:柿子熟了高二作文1000字
柿子熟了高二作文1000字
又是一年的秋天,柿子熟了,一个个像橙黄色或黄色的小灯笼,高高的挂在树枝上。如今呐,这柿子也不是早些年人人稀罕的果子。谁家想吃柿子,就到外面去买。不管是春还是秋,超市里都有的卖,想啥时吃就啥时麦。嘿!多方便。但张大爷还是觉得自家柿子树上结的柿子最好吃。瞧这模样,又大又饱满,看着都馋;咬一口,能咬出蜜来!连邻里街坊尝了也赞不绝口呢!
张大爷的一双儿女都各自在外成家立业,张大爷的老伴又去的早,孩子们曾打算把张大爷接过去一起住。可张大爷不乐意,撇撇嘴说:“大城市里全是水泥地,哪有咱这儿踩着泥地来的舒坦。不去,不去!”……这不,柿子又熟了。可张大爷守着这一树的果子,怎么也吃不完。于是他就琢磨着把孩子们叫回来:一来,都尝尝这甜滋滋的果子;而来,几年没见了,趁着这时候一家子坐在一起说说话,多好!
拿定了主意,张大爷开始给儿女们打电话:
“喂?强子啊,咱家柿子熟了。你,啥时候回来啊?”张大爷把电话凑到耳边,小心翼翼地问。
“爸,我这段时间正忙着呢!回去的事儿再说吧。”
“哎,那你记住得休息一会儿,别把自己累着了。”
“知道了,那没别的事?我就先挂了。”
“还有……”嘟嘟嘟,张大爷话刚到嘴边,话筒那头却只剩下被挂断的忙音。 打给闺女娟。结果,她也不会来了。
“爸,这事儿多,孩子们还上着辅导班,家里实在是走不开。您有啥着急的事?”……“回去吃柿子?!呵,现在大街小巷都有卖,您就别操这心了!”看来今年又没人回来了。
张大爷坐在柿子树下,望着饱满的柿子。阳光透过枝桠射进他的眼里。刺眼的光引起他一阵眩晕。倒让他想起过去的事来: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穷。连树上结的果子也要拿去卖了补贴家用,孩子们想吃也只是尝尝鲜。他经常忙到天黑才回家。一到家,孩子们就跑过来趴在他腿旁,一个劲的叫他爸爸,爸爸。那声儿真好听,觉得就算再苦再累也值了。可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都走了。也没人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叫他一声爸爸……
柿子树下巨大的阴影盖住了张大爷,他佝偻的身躯好像愈发小了。
过了好久,他回过神来,心疼起这吃不完的柿子了:哎,这满树的'柿子该咋办呀?他拿上装着柿子的篮子,步履蹒跚地把熟透的柿子送给邻居。“哟!张大爷,您家的柿子熟了呀!真是谢谢您每年都送柿子。这柿子啊,就数您家的最好!”邻居笑着说。张大爷听了这话不住地笑,也不做声。邻居又问道:“大爷,咋没见您闺女、儿子回来,还是忙?”张大爷渐渐收住了笑,点点头支吾着说:“嗯。忙,忙。”
他一步一步挪回家,伸出树皮一样的手摸着柿子树。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果子熟了,早晚都要离开树的。忙,忙,忙。他们咋就这么忙,连家也不回了呢?”许久,柿子树下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哎……
今年是没人回来了,还是收拾些柿子给他们寄去吧。张大爷闻着这柿子的香气,坐在椅子上心里想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孩子们回家了……
篇10:黄皮熟了散文
黄皮熟了散文
在南方以南的海南岛西石碌,黄皮与土芒果同款,是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院墙边上家种的树。
说是种,其实黄皮的果核只要掉落在泥土里,沐浴阳光雨露滋润后不久便会萌芽出细嫩的新绿,毫不讲究生长的环境,所以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土产”。
对于黄皮,懂的人能吃出贪婪的味道,不懂的却觉得核比肉多酸不拉叽的没啥可留恋的。
如果黄皮、菠萝蜜和芒果并列摆放一起,那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菠萝蜜憨厚粗犷,芒果土里土气,黄皮则是小家碧玉了,颜值最好当数黄皮了。
我家邻居门前种着一棵黄皮树,树不高,手腕粗细。每年果实累累,串串金黄压沉了枝桠。
一日,朋友来我家玩,临走她去推她那辆停放在黄皮树下的摩托车,蓦地我听见了她一声惊呼,我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出门一看,只见她呆呆地张大着嘴仰头望着黄皮树,我这才发现原来黄皮树已经是满树的熟果子,密密麻麻地挂在枝桠上。我不禁感叹:我怎就没留意它呢?
邻居笑言,他家的果树像是为我家所种的,无论是番荔枝,还是菠萝蜜,乃至黄皮,都是我家的人吃的最多。不光如此,我的朋友们来我家也都忘不了去摘那树上的果子吃,就像是我家的果树一样。想想便知,我家邻居是个多么热情善良之人。
邻居夫妻俩和儿子都很少吃水果,其它邻居也很少摘,这就大大方便了我们家三个吃货了。
黄皮的花为白色小花,果为黄褐色小果,果肉与皮相连,每个果子里都有几个核。黄皮的品种不太一样,有的是酸多于甜,有的是甜多于酸。邻居家这棵则是甜多于酸,口味很好。
小时候我家也有一棵黄皮树,最喜欢把皮咬开时溢出的汁液,更喜欢嘬一口让汁液在嘴里含一会再吸进喉咙的感觉。不知不觉,黄皮树下一地的皮与核,看着老母鸡“咯咯咯”带着一群鸡仔欢天喜地地忙碌着啄过来啄过去,开心而满足。
黄皮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一个有效作用就是帮助消化。民间就有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黄皮的'采摘方法很特别,即不能一个果子一个果子地单摘,而是要一串串地折枝,这样来年的果子就会长得更多更密更好,反之则零零散散大小不一。
朋友仗着个子高,在树下顺手折下了好几串果子,嘴里边吃眼睛还边望着树上的果子,边吃还边感叹:“在树底下吃水果就是爽啊!”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雨,于是连洗都懒得洗了,一颗一颗地接着塞进嘴里,吐出一粒粒果核来。
邻居家的小狗佳佳本来见了生人熟人都喜欢乱吼一通,这时却一直趴在边上的番荔枝树荫里,安静地摇着尾巴看着我们不停地吃,好像也沉浸在我们享受果实的喜悦里了,根本就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是看门守家。
邻居家不仅门前有黄皮,后院也有两棵。后院两棵结的果更多,黄橙橙的,圆溜溜的,非常饱满。邻居经常用剪刀一枝枝剪下装在菜筐里,然后送到我家让我品尝。
黄皮果的“小家碧玉”,注定了它的娇气。
果子离开树枝放上一夜,颗粒就没那么饱满了,味道就少了一份原始的清甜。果子之间的摩擦也会影响它的形象,特别是被雨水打过会皮开肉绽,就开始有点酸味。如果在纸箱里闷上一天,那根本没法吃了。
黄皮树的果实越多,象征着这一年的雨水很充足。黄皮熟了,便也到了端午吃粽子的时候了。吃了粽子,喝一碗加盐冲泡的黄皮汤,可以驱除热气。
石碌的土黄皮个头不大,越熟颜色越深,而其它地方的黄皮颗粒大,椭圆形状,颜色稍浅,那个酸甜味没有土黄皮来得自然清爽,通俗一点说,就是少了一点土味。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可以吃上应季的美美的水果。
喜欢果树开花的季节,更喜欢果子满树的时候。满树的花与果,给我带来了收获的喜悦,也撩起了我年少那些酸酸甜甜的念想……
篇11:枇杷熟了散文
枇杷熟了散文
小满一过,天气越来越热了。
我对夏天并不热爱。大概缘由,是我出生在塞北。故乡塞北的夏日十分凉爽,从没有闷热的时候。而在中原,让人总觉着是住在一只封住口的罐子里,而那只罐子竟有点像东方神话里传说的瓶子。好像是黄河里的渔夫,打捞出来我,他打开这只千年的瓶子,我就是那一缕青烟。想着倒有些害怕,我怎么会是那缕青烟变成的魔鬼啊。。。。。。
我本是良人,如莲女子。我有一枝莲花在手,照着灵魂走在世俗的路上。
看来这闷热的天,会让人浮躁发狂啊。不过,夏天阳光充足,少有的蓝天和白云多了起来。每天早晨,打开窗户,听到美丽悦耳的鸟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事。
每日把世俗装得满满的,要想放空,只有自己救赎自己,这是今年忽然明白的事,自从小王子远走他乡,每日也不敢想念,整个周末,就是外出拍摄,只当是采风,只当放空自己,以一颗草木之心,交予自然,这样的生活也是美好。但是,比起活着来,我想,我以内心来救赎,只将内心装满的草木,给孤独,给远方,给彼岸。给那些不再。
偶遇枇杷园,十分惊喜在枝头。
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枇杷。原本不认识枇杷树,在冬天拍摄的花,现在对照是枇杷花。
当看到满园金黄的枇杷果,口水也是酸的。忽然想起半句诗,“枇杷树树香”。枇杷也叫琵琶,是因长得像琵琶,自然神奇,一点都不夸张,那一颗颗枇杷果,坐在树枝上,就像一个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女子。此刻,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天气雨蒙蒙的,我站在枇杷树下,打着雨伞,很想,“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只是,这样的.气氛有,而那种境界是唐人的,不是我的。
几日前,在兰州探亲,清晨在菜市看到有人卖枇杷,那些枇杷小小的,不如江南的果实大,也不知这小小的枇杷,味道是什么样的。在西北,能相遇枇杷,也算是一分惊喜吧,必定,枇杷产于南方。
我总是一个念旧的人,记得去年在三所拍摄时捡来的枇杷果,回家把那些小鸟啄过的枇杷去掉果皮,把枇杷籽晾干,至今放在一个金属盒子里,我总是有这样的小举动,只是为了从小鸟嘴里丢弃的那些果实,认为上帝分给它们的美味,我来拾起,只为回忆那一瞬间的美。
也许,这不过是自己对时光的眷恋与不舍。这眷恋与不舍,除了怀念还是怀念。
逐渐热起来的夏天,就如一场修行,喜欢那些住在夏天里的一切生物,它们在这一个浓郁的夏天里,歌唱着人间的悲喜与苍凉,盛开着,酝酿着,直到时光长出绿苔。
篇12: 桔子熟了散文
桔子熟了散文
八十年代出生的我,童年的记忆困在了农村那片贫瘠的土地。总是寒酸的,青涩的,就像没有成熟的桔子,有时也馋得人流流口水。
打开记忆之门,最深的“乐子”,就是一群光着膀子的花脸猫,脱掉身上仅有的小裤衩,光屁股爬上村东头那棵被我们折磨得弯腰驼背的老黄连树,纵身一跃,猛地扎进小河,植根于无解处。雀跃着,嚎叫着,似乎想把不远处的蜜桔林震落几个桔子下来才好。
蜜桔林的桔子熟了,青绿的蜜桔屁股乏着黄白,说明桔皮已经薄了,至少比我们调皮的脸皮要薄些。大个大个的桔子压得这些树子头也抬不起来。树下一个窝棚,那是幺爷为它们站岗的哨所。
我们几个脑袋瓜子时而揍在一起,时候散开一阵欢笑,眼睛时不时地向蜜桔林瞄,似乎有事将要发生。直到炊烟在村口瞻望,晚归的飞鸟衔来土得快要掉渣的乳名,我们才结束“黄连树下欢笑---苦中作乐”的游戏。
星星点灯的时候,先放出认识幺爷家那条母狗的“花尾巴”,充当偷桔子的`前哨。窝棚顶上圆月高挂,几个光着膀子的不速之客,鬼祟地向密桔林移动,猫着腰,潜伏着,移动着。
昏暗的窝棚比我们没洗过的脸还黑,偶尔有电筒光影向外照一照。幺爷播放着那个声音沙哑的收音机,不响了就拍几下。皱起爬满沧桑的额头,红着脸憋下两口包谷酒,又继续哼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老调。直到叶子烟杆磕出几声咳嗽后,幺爷才渐渐被鼾声放倒。
几声蛤蟆叫,这是偷桔子的暗号,说明童话已经就位,行动开始了。
桔子树下黑漆漆的什么也摸不着,好不容易顺着树枝总算抓到,几个硬邦邦的桔子。也不知道熟了没有,管他三七二十一,有就好。可是童心怎么也抓不着,急得直跺脚。
月亮急黑了脸,星星眨肿了眼泡,虫子们使劲地举报,可窝棚里只剩收音机在一个劲地干闹。
“哎呀”!不好!突然童趣一声高叫,原来被树刺刺了。紧接着传来了幺爷家那只母狗的几声赖叫懒叫。它在为这群熟悉的陌生人的行为感到蹊跷。
“快跑”,“被发现了”!
慌忙中抓起摘下几个桔子,我们抱头鼠窜,赶紧逃,有的人还不时地摔倒。
幺爷还是没出窝棚,只是扯着嗓门吼道:“崽崽们,别把树桠枝给我弄断了,跑啥子啊跑?”
“……”
幺爷家的桔子成熟了,很甜!和幺爷这个人一样好。真记不清偷吃过多少,掰起手指头数着数着,童年从指缝中溜掉……
【柿子熟了的散文】相关文章:
2.黄皮熟了散文
3.枇杷熟了散文
4.麦子熟了经典散文
5.葡萄熟了优美散文
6.桑葚熟了优美散文
7.故乡柿子情散文
8.又见柿子红散文
9.麦黄杏熟了散文
10.柿子的永恒味道叙事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