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

2024-01-03 07:41: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nz8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

篇1: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

精神发育迟缓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它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其智力水平(按标化的智力测评方法得出)低于正常。智商在70~86为边缘智力。精神发育迟滞如能查明病因,则应与原发疾病的诊断并列。这类青少年儿童还很可能成为被剥削、被欺侮者,肉体/ 待的受害者,应注意保护其权益。

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可分为心理社会和器质性两大类,过去较重视器质性病因,认为儿童的脑发育完全是内在因素决定的,后来逐渐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对脑发育的作用,例如外界的语言刺激对儿童语言发育有促进作用,

器质性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三个阶段,出生前又可分为遗传异常和胎儿期损害。中度、重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大多可找出原因,轻度者大多原因不明。现将常见原因归纳如下:

1.出生前(胎儿阶段):如遗传异常;胎儿期获得性异常,例如母亲在孕期受到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腹部放射线照射、药物或毒物损害,及营养不良或患严重躯体疾病等;

2.围生期: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的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引起脑缺氧等;

3.出生后:这阶段可延长至18岁左右,但最关键的是学龄前期(6 岁左右),其次为小学年龄期(6-12岁)。出生的头两年,脑部发育最快,同样的致病因素在此期对脑产生的影响比以后严重。除早期脑损害的继续作用外,其他还有感染、脑外伤、脑缺氧、中毒、内分泌、代谢疾病、癫痫、营养不良等,因为盲或聋而影响智能发育及严重缺乏教育机会,包括学习语言机会等。

篇2:精神智力发育迟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病因复杂。国外资料指出:约20%精神发育迟滞是由环境因素引起,25%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还发现85%重度患者可找出生物学病因,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疾病、代谢与内分泌异常、感染、中毒、外伤等物理性因素等。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难以分析归纳,现将较肯定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二、胎儿期获得性异常: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三、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四、出生后疾病:出生后头2年,脑发育最快,致病因素在此期内造成的脑损害也严重。学龄前是最关键时期,其次为小学年龄期。致病原因很多,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是促进脑神经纤维发育增生的重要因素。发育期的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婴幼儿期的教育都会影响脑发育。狼孩、猴孩的研究证明:婴幼儿期文化教育机会的剥夺,给脑正常发育带来的损害是以后任何精心教育也无法补救的。流行学调查发现低智商常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有明显关系。

精神发育迟缓的基本概述

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可以同时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或由后者所继发。

精神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繁多,尚有不少病因不详,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但由于生物医学、遗传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多数精神发育迟滞者由社会的负担变成社会的生产力量,改变了对他们发展潜力估计过低的倾向及悲观的态度。治疗原则是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治疗方式可选择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以学校为基础的治疗;以社区为基础,社团组织参与的治疗。

⒈医学措施

(1)病因治疗:先天性代谢病,地方性克汀病,早期采用饮食疗法和甲状腺素类药可以防止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对某些有内分泌不足的性染色体畸变者可适时给予性激素以改善患者的性征发育。

(2)对症治疗:对活动过度,注意障碍和行为异常可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其他精神药物,对合并癫痫者要用抗癫痫治疗。

(3)教育培训:由于对精神发育迟滞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非医学措施显得更为重要。主要是特殊教育和训练以及其他康复措施。无论何种类型、程度或何种年龄的患者均可施行,当然重点应是儿童,并且年龄越小,开始训练越早,效果越好。内容涉及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两大方面。按照疾病不同的严重程度判定不同的训练目标,无论一般生活自助能力,日常生活习惯,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训练都特别要强调个别化。结合我国国情,除了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训练中心外,要强调和积极开展以家庭和社区的力量,培训父母和基层保健和幼教人员,将训练和照管的理论科学知识和基本方法教给他们,帮助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步骤,基层保健人员定期访视,坚持耐心地训练,其能力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⒉心理治疗

主要有精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生物反馈法、精神分析法等,以精神支持疗法最常用。

(1)认知行为疗法:教育患儿正确认识自己行为和动作的缺陷,主动地自我矫正。

(2)系统脱敏法:有助于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紧张,脱敏刺激要阶梯性逐步加强。

(3)暗示矫正法:通过调动患儿的潜意识参与缺陷行为和动作的矫正。

(4)识错法和培养习惯法:让患儿在活动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区别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并坚持和培养正确行为模式,改正不正确的行为模式。

(5)集体矫正法:依靠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矫正缺陷。

(6)代币疗法(奖励法):对错误行为纠正,给以及时肯定和奖励。

⒊治疗性特殊照顾和特殊教育

家庭、医疗部门及社会福利部门,通过特殊教育和训练方法,使患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如使轻度和中度患儿学会一定的知识、技能,成年后能参加简单的劳动;使中度或重度患儿能承担极简单的家务,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对6岁以下(最好是3岁以下)患儿采取早期干预,主要目的在于使这部分患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⒋饮食治疗

对某些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的患儿,要提供特殊膳食。

⒌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对可找出病因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应及早进行病因治疗。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可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颅脑畸形可考虑相应外科治疗;对一些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国外已开展基因治疗。先天性代谢病、地方性克汀病,早期采用饮食疗法和甲状腺素类药物治疗,可以防止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对苯丙酮尿症病人可严格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使血中苯丙氨酸维持在5~10mg水平。可食用羊肉、大米、玉米、大豆、淀粉、糖、蔬菜、水果等低苯丙氨酸食物,限制小麦、蛋白、肉、鱼、虾、乳类等食品。对脆性X综合征可试用大剂量叶酸治疗。

(2)对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约30%~60%伴有精神症状,导致接受教育训练的困难。因此,根据需要可短期选用适当药物治疗。

对合并明显活动过多和注意缺陷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哌甲酯(哌醋甲酯、利他林)等改善注意缺陷的药物。对于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或冲动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者可选用氟哌啶醇、甲硫哒嗪或卡马西平。药物应当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当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①氟哌啶醇:初始剂量1~2mg/d,分2次口服,每天最大剂量20mg,对于拒绝口服的患者可用2~5mg肌内注射。

②甲硫哒嗪:初始剂量10~20mg/d,分2~3次口服,每天最大剂量200mg。

③卡马西平10~20mg/(kg·d),分3次口服。

(3)促进脑功能发育治疗:主要有益智药和脑代谢改善药。可选用谷氨酸、γ-氨酪酸、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等。

篇3:神经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

神经发育迟缓,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非常严重的阻碍的,所以我们对于神经发育迟缓是不可以轻视,一定要及时治疗的,而关于神经发育迟缓,不少人是不清楚的,所以总是未能早早发现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神经发育迟缓的基本信息,希望大家都了解一下。

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之间。具体点说,发育迟缓儿童是指6岁之前因各种原因(包括脑神经或肌肉神经,生理疾病副主任、心理疾病引用、社会长沙环境因素等)所导致的,在认知发展、生理发展、语言及沟通发展,心理社会核心发展或生活自理年青方面出现发育落后或异常。

脑发育迟缓的症状 1、儿童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

意见建议: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 2、小儿脑发育迟缓患儿都牙齿发育不良现象,牙齿较为松散,易折易驻,易发生各类牙病。 3、经常出现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4、运动发育落后。例如,3、4个月儿童俯卧位不能竖头或竖壮举不稳;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会握住小棒,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 5、身体各方面发育都有停滞的现象。比如儿童身体发育速度低于其他儿童,个头比其他儿童小很多,视力听力不太好,容易出现近视或眼部畸形等。

上面具体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神经发育迟缓的一些基本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发育迟缓对于孩子的发育是有着严重的阻碍的,所以大家需要重视的。希望可以在生活中帮助到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

篇4:小孩子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要注意什么

对于小孩子的健康,是需要全面注意的,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方面。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出现了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问题,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不利的。需要尽快的治疗。那小孩子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要注意什么?这是很多家长都想知道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小孩子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要注意什么?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综合、坚持。在治疗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儿童体格和心理发育是相关的,当发育在任何方面(运动、认知、社会和情绪)受到限制、延迟或扭曲,发育的其他方面也受不利的影响。

2.早期干预应是在运动、认知、社会和情绪等方面全面得到关注,不单纯是运动的训练。在运动训练中应注重主动运动的训练,被动运动为辅.

3.优先放在发育缺陷的早期综合干预性治疗,要远离矫形外科处理。

4.强调提供家庭支持,干预必须适应家庭日常生活,不是消耗家庭。由家长确定孩子的治疗目标,治疗师提供指导。

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

神经细胞康复: 药物;高压氧等;

神经功能康复:婴儿抚摩和婴儿操;

功能训练(如bobath);Vojta诱导疗法;语言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物理治疗;其他:传统疗法,娇形器具,手术治疗等。

篇5: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又称精神发育不全,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于发育期起病,随年龄增长,智力也稍有进步,但中、重度患者仍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轻度患者的身体发育无明显异常,在征兵体验中常被忽视而入选,造成部队训练和管理困难,应予以注视。

本病较常见,国外报道总患病率为8‰(英)~10‰(美),其中中、重度者均为2‰。我国1982年十二个地区联合调查结果:中、重度患病率为3.33‰,尚无轻度患者的患病率数据。外报道的患病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

[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复杂。国外资料指出:约20%精神发育迟滞是由环境因素引起,25%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还发现85%重度患者可找出生物学病因,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疾病、代谢与内分泌异常、感染、中毒、外伤等物理性因素等。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难以分折归纳,现将较肯定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二、胎儿期获得性异常: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三、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四、出生后疾病:出生后头2年,脑发育最快,致病因素在此期内造成的脑损害也严重。学龄前是最关键时期,其次为小学年龄期。致病原因很多,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是促进脑神经纤维发育增生的重要因素。发育期的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婴幼儿期的教育都会影响脑发育。狼孩、猴孩的研究证明:婴幼儿期文化教育机会的剥夺,给脑正常发育带来的损害是以后任何精心教育也无法补救的。流行学调查发现低智商常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有明显关系。

[临床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以智力低下及社会适应不当的主要表现。智力高低一般用智力测验测定,社会适应能力的衡量标准较复杂,常与年龄、职业要求、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智力低下程度与社会适应能力程度并不经常一致,有些智商较低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因此,不宜单纯根据智力水平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以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愚鲁、痴愚和白痴三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中采用4级分类。

一、轻度:智商为50~69。占精神发育迟滞的大多数。在学龄前期的智力发育、说话、走路均比同龄儿童缓慢。勉强能小学毕业,但多不能进入中学、学习中机械记忆尚可,理解记忆困难,特别是数学犹为困难。日常生活用语困难不大。但说话内容单调、幼稚。情绪发育也不成熟,对善恶等道德观念的区分能力差。身体发育无特殊异常,能在指导下从事简单劳动,学习简单技术,但缺乏主动性。部份患者有多动症表现。从其性格特征上可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类;前者较安静,易于接受教育,掌握一定的技能,尚能适应社会环境,容易得到同情和照顾;不稳定型又称兴奋型,兴奋、多动、喋喋不休,缺乏自知之明、社会适应差、常使人讨厌或遭到戏弄。“相当”于“愚鲁”。

二、中度:智商为35~49。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0~20%。在学龄前能学会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不能表达较复杂的内容,不易与同龄儿童建立合群关系,进入小学后发现其接受与理解能力均较同龄儿童差,能计算个位十位数的加减法,难以进入较高年级学习。经适当训练,能学会一些简单劳动,生活需人督促和照顾,缺乏自发性。情绪波动,不易控制。身体较小,面容较特殊,很容易被发现有智力低下,相当于“痴愚”。

三、重度:智商为20~34。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从小就发现有躯体及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长至成人也只能达到4~5岁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完全不能上小学。经过训练学会自己吃饭及基本卫生习惯,在监护下生活,不能进行生产劳动,常伴有其他先天疾病、癫痫发作;可因发生感染或罹患躯体疾病而早年夭折。

四、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极少见,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以下。出生时即有躯体和神经系统异常,一般不能学会走路与说话,只能发出类似叫人的简单声音。感觉迟钝,不能躲避危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重度与极重度相当以往诊断的“白痴”。从性格特征上分为愚蠢呆板的迟钝型和不受约束,任性易怒的兴奋型。

身体症状:轻者可有门齿切面不整,诸齿排列不齐,皮肤松弛、干躁,并无明显阳性神经系统体征。中、重度患者多有躯体和神经系统体征,如全身发育障碍;巨人症,侏儒症或病态肥胖等;头颅畸形;巨头、尖头、长头、斜头、舟形头等;此外还有指趾畸形、掌跖皮纹异常、两眼距增宽、耳廓畸形等;以及运动麻痹、肌张力亢进、共济失调、言语障碍或聋哑等神经系统体征。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由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和身体发育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故除参考正常儿童发育标准外,还需结合详细的养育史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一、起病于18岁以前;

二、智商低于70;

三、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50~69;

二、无明显言语障碍;

三、学习能力不能顺利完成小学教育,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35~49;

二,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三、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20~34;

二、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三、生活不能自理。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低于20;

二、言语功能缺失;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本病的病因诊断,要了解患者的双亲有无不良嗜好,母亲于怀孕期有无病毒感染,或其它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有无急或慢性中毒、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地方病倾向及服药情况等。还应进行详细的躯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染色体检查及其它相关的辅助检查等。

应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及儿童孤独症等。

[预后]

因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而异。轻、中度者随年龄的增长,智力可逐渐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同龄正常人。预后与脑障碍、抵抗力低、生活适应能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重者一般早逝。

[预后和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一经发生,很难纠正,因此预防措施包括提高年青夫妇的健康水平;避免近亲结婚;有遗传疾病的人应避免生育;怀孕后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妊娠14~16周时羊水中脱落细胞染色体检查和酶学检查,必要时终止妊娠。此外还应预防胎儿期、围产期及儿童期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发生和各种疾病或因素。

二、病因治疗:若能早期发现病因,部分病例尚有治疗的可能,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者可予以甲状腺素片治疗;苯丙酮尿症患者早期予以饮食治疗等。目前尚无有效地促进智力发育的药物,一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能有利于智力障碍的改善,如维生素B6、脑复康,脑复新、脑活素等。有癫痫发作者选用适当的抗癫痫药;兴奋型行为异常者可予以氯丙嗪、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

三、教育与训练:教育者要有极大的耐心,由简单内容开始,逐渐增加其复杂性,尽量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大儿童尽可能逐步训练简单的劳动技能,以利日后能自食其力。使家长认识到打骂方式的教育有害无益。对中度患者可进行康复训练,其培养的目标包括:

(一)培养自我照顾生活的能力;

(二)培养基本的交流能力;

(三)培养社交技巧和情绪的稳定性;

(四)培养躯体运动技巧;;

(五)培养学习技巧(读与写等);

(六)培养家务及职业劳动技巧;

对重症患者的主要是医疗和生活照顾。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相关文章:

1.语言发育迟缓会影响智力吗

2.宽容是一种精神

3.什么是“右玉精神”,“右玉精神”学什么

4.书是精神的粮食作文

5.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6.感恩是一种精神体现演讲稿

7.婴儿两个月发育指标是什么

8.四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四个月宝宝发育如何

9.精神

10.考研 吃透数学大纲精神是关键

下载word文档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