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
“ftjg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篇1: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
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与印度及泥泊尔毗邻,东靠日喀则、那曲地区,西与克什米尔等地区接壤。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全区山脉纵横,雪峰林立,北部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中部冈底斯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南部有喜玛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绵亘于中印、中尼边境。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通外道路山口近60条,形成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阿里地区现辖普兰、札达、噶尔、日土、革吉、改则、措勤7县,30个区、106个乡、359个村民委员会。截止底全区人口74005人,逐牧业人口61979人,占总人口的85.1%;国内生产总值24118.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40.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8.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20.16万元,牲畜总头数229.5万只头(匹),粮食总产量5551.97吨。工农业总产值16361.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863.7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4.7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78.58元。
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使昔日受压迫奴役的广大农奴,从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彻底的新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阿里人民在上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改革开放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充分挖掘潜力,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经过阿里人民的共同努力,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阿里地区资源丰富。全地区草原面积约4亿亩,占总面积的87%,实际可利用草原2.8亿亩,共有耕地3.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55亩,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全地区林地面积10万亩,主要分布在普兰、札达、日土县。阿里地区有丰富的盐、硼、铅、芒硝、铬、锌、金、银、铯、水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玉石等矿藏,其中盐、硼已形成一定的开采规模。阿里有较好的水能、太阳能、地热风能资源。有著名的狮泉河、孔雀河、马泉河、象泉河等,在境内流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地热遍布全区。
阿里地区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玛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土地辽阔,人口稀少,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对外通道57条。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汇聚的地方,群山竞高,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总的地势趋向是南北高,中间低。
篇2: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
阿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地区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米以上。
境内高山耸峙,雪峰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同时,又派生出众多次一级山脉,首尾相接,连绵起伏。山系总的走向为自西向东、自西向北—东南向逐渐过渡为向东。著名山峰有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神山)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貌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主要河流有森格藏布(狮泉河)、朗钦藏布(象泉河)、马甲藏布(孔雀河)等外流水系和措勤藏布等内流河,其中森格藏布是印度河的主要支流,马甲藏布是恒河的主要支流。湖泊多为咸水湖,较大的湖泊有扎日南木错、班公湖、玛旁雍错(圣湖)、拉昂错等,其中扎日南木错为西藏第三大湖泊,班公湖为青藏高原唯一的国际湖泊。
阿里地区地壳演变经历了基底形成、古特提斯边缘海的发展、特提斯洋形成发展与消亡、内陆碰撞造山、陆壳改造—高原隆升5个发展演化阶段,由北向南划分出6个亚一级和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有班公湖—纳屋错、朗钦藏布—谷昌等5个深断裂带。有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岗蕃鲁(昆仑冰川)等5个冰川分布区。土壤类型分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高山荒漠土等14种。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等;成林树种有秀丽水柏枝(红柳)、变色锦鸡儿、班公柳、沙棘等。主要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羚羊、西藏野驴、盘羊、雪豹、黑颈鹤、胡兀鹫等。阿里地区矿产及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硼砂矿、硼镁矿、岩金、砂金、盐矿、钾矿等17类38种,其中硼矿产地有35处。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能用于发电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51.86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资源列全国首位。
篇3:西藏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西藏小昭寺,它位于八角街北约500米处。大家看这就是小昭寺,它创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意为放宝贝的地方。晟初是为供置文成公主人藏时带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后来这尊佛像和大昭寺的佛像对调了。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在参观大昭寺的时候曾听过这个故事。据传,小昭寺早年为仿唐建筑,楼高阁峻,金碧辉煌,颇为壮观,曾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僧人来寺习修佛法,可惜几度大火,原貌荡然无存。后来小昭寺屡获修复,却已改仿唐模式为藏式结构。小昭寺占地4000平方米,主要由门楼、庭院、转经回廊、大经堂和佛殿组成。
现在我们进人寺内,只见门楼有10根大柱子为十六方棱形.有三条铜箍,铜箍上雕有花瓣;柱子上部雕有繁复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有宝珠、回字纹、花瓣及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柱拱上有浮雕海水云龙纹。明廊后部墙壁绘有四大金刚和六道轮回图。六道轮回图描述的是:佛教宿命论的核心就是生死轮回,只要成不了佛,就永远在地狱、饿鬼、阿修罗(恶鬼)、人、天这六个界里轮回往复,永远受轮回之苦。
大家请随我穿过门楼,就来到了转经回廊,它围绕主殿大经堂,南面西面北面都设有玛尼经桶,供信教者顺时针方向转经,朝拜时用手转动以积福祉。大家可以试一试,按顺时针方向转。跨入神殿,底层有佛殿、经堂、门庭,高三层。现今只有这座神殿是早期的建筑,大家看到的这十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的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还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经堂四壁绘有释迦牟尼本生传等传教壁画。天井对过的一排檀木七刻有28只卧狮,底座装饰有四瓣或八瓣莲花。穿过经堂就来到了佛殿,佛殿面积24平方米,有两根柱子,柱头雕有莲花宝座,柱头大小拱上则无装饰,这是早期建筑的特点。殿内供的是赤尊公主从尼泊尔迎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鎏金铜像和泥塑八大弟子、两大愤怒力士以及宗喀巴塑像。
神殿的二层为僧舍、经堂、佛殿。佛殿内供有桑杰鲁王甲布、十六尊者、药师佛八尊、度母及《甘珠尔》等经书。三层楼上过去是金顶殿。金顶殿面积为55平方米,金顶为汉式风格,属歇山式,以斗拱承托,金顶垂脊末端套有摩羯鱼头,是为套兽;殿内门窗壁画、柱子则为藏式风格,整个建筑体豫了藏汉风格的巧妙结合。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
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相信今天的这些景点会给你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祝大家愉快。
篇4:西藏经典导游词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
始建后的布达拉宫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期间主因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布达拉宫被毁得只剩下两间房屋。
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0-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占地10万多平方米,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迭,主楼高117米,共13层,东西长370余米。山下附属建筑有雪老城、龙王潭等。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东庭院,也称为德央夏:系白宫正门前面平坦广阔的平台。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其西面为白宫主楼,东面为僧官学校,南北面为住房。
布达拉宫白宫门廊,有通向白宫的大门。在门廊上,四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南壁绘有五世0-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即执政)的文告。
东有寂圆满大殿,这是布达拉宫白宫主殿,也是白宫最大的殿,面积为717平方米,内有34根柱。北侧面设0-宝座,上方悬清同治皇帝御书“振锡绥疆”匾额。殿内四壁满绘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壁画。原0-坐床等重要庆典均在此举行。
布达拉宫西日光殿是作为0-起居生活的宫殿,位于白宫顶层。由福地妙旋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和0殿组成。
布达拉宫东日光殿是十三世0-晚年扩建的起居宫,位于白宫顶层。由喜足光明宫,永固福德宫、0殿、长寿尊胜宫和寝宫组成。
弥勒佛殿。主供弥勒佛塑像。左右为长寿3尊,仙女顿珠卓玛等,殿内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侧设有八世0-宝座。
布达拉宫金顶区。金顶位于面达拉宫的最高处。金顶指的是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共7座,金顶上有许多鎏金装饰,在日落余晖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顶区四周,尚有经幢、经幡等装饰。
布达拉宫坛城殿。殿内四周绘声绘有壁面,大都是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殿堂中心为桑旺堆巴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西面为吉杰坛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却(胜乐)、吉杰(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
布达拉宫殊胜三界殿。殿内供奉一块用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牌位上方所供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0-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音像。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有些重大活动在此殿举行。
布达拉宫长寿乐集殿。此殿堂设有六世0-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埃革则底”0神和宗喀巴塑像等余尊佛像。
十三世0-灵塔殿。灵塔通高12.97米,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面镶嵌的珠宝上万颗,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十三世0-土登嘉措坐像前陈设一座由20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罗)。第3层楼四壁均为十三世0-一生的传记壁画。
篇5:西藏经典导游词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兴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
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赞邀请印度、汉地、于阗等地僧人住寺讲经弘法,为寺庙做了许多工作。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为其中之一,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为僧的数年后,这七人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史称“桑耶七觉士”。赤松德赞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桑耶寺周围绿树成荫,河渠萦绕,是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猜您感兴趣:
1.关于西藏之旅的导游词
2.西藏导游词
3.关于西藏的导游词
4.西藏八角街导游词范文3篇
5.拉萨导游词3篇
6.介绍西藏导游词
篇6: 西藏布达拉宫导游词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谢铭璐,大家能够叫我谢导。期望我的服务能给你们带来方便及快乐。我也期望能跟你们一齐度过这完美的一天。
看!此刻我们在布达拉山脚下,布达拉宫就是建在这座山上的,所以这座宫殿叫布达宫。布达拉宫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大家只要爬上这座山就能领略到布达拉宫的风貌了。
各位,此刻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前方,耸立在我们的眼前的宏伟的建筑就是布达拉宫了,请允许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赞干布时。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布达拉宫依山而筑,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藻井的特点。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构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请各位细细游赏!
篇7:关于西藏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是楚布寺,它位于堆龙德庆县境内,距拉萨约70公里。大家现在可以看见远处的楚布寺,寺后有白玛琼宗山.林木葱郁,岩壁上有“能仁大佛”的天然生成形象,挺胸凸肚、端庄兀立,东山白云飘拂,西山如同亭亭玉立的白度母。寺前是哗哗而过的楚布河,河谷的两岸是农田和村舍,楚布寺以经堂、神殿、僧舍等建筑群组成一座雄伟壮观,幽静威严的古老佛剁。
楚布寺是噶玛噶举派的主寺,于1187年由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修建。在信徒们的心目中,楚布寺被视为“真正的乐土金 刚坛城”。有一首诗这样赞美楚布寺:
位于楚布河谷的楚布寺啊
在此南赡部洲世界中是
无科伦比的
任何看过或朝拜过的人
甚至只现想过一次的人
则其炙始劫采的罪业与无明
必可净除
在正式参观楚布寺之前,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噶玛噶举派和楚布寺的历史。噶玛噶举派是噶举派的一个派系,注重密宗的修炼,必须通过口身相传。也被称做黑帽派,因1226年蒙古汗蒙哥赐予二世噶玛巴一顶金缘黑帽而得名。1259年,忽必烈继位,忽必烈是萨迦派八思巴的信徒,故大力推崇萨迦派。因噶玛巴不愿为忽必烈做事而被囚禁。噶玛巴被释放后回到了楚布寺,死于1283年。尽管黑帽派在西藏未掌握过地方政权,但是它的名声和地位确是任何教派都不敢轻视的。因为正是这个黑帽派开藏传佛教**转世之先河,从此在藏区形成了**转世制度,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楚布寺的主要建筑是以五层的降白央大殿为中心,四面环绕四大扎仓,还有经堂、僧舍、活怫的寝宫、静室。今天我们主要参观降自央大殿。
大家请看,降白央大殿内供奉的是楚布寺最著名的文物南赡部洲庄严大佛释迦牟尼塑像。这尊塑像用红、黄铜铸造,高30米,在佛像内装有一升如来佛的舍利子,塔渡拉杰的心、舌、眼,阿罗汉的牙齿,米拉日巴(噶举的创始人)的碗和杖,乌敦盖冈巴的祖衣以及双胜(释迦牟尼弟子中的舍利弗和目犍连)的钵盂、禅杖、祖衣和用金银汁液写就的《甘珠尔》经书150函,还有难得的聚会白海螺等稀世珍宝。据传,巨大的佛像铸成后,头颇有点向左歪斜,神工巧匠也无能为力。大成就者拔希大显气功,由鼻孔内冲出一股神力,使左边的歪头归正,然后亲临开光,并献名。大佛华光灿烂世上一庄严”。
寺内还有噶玛巴**的灵塔,噶玛巴朝佛的影像室、金鱼朝圣的石纹自然图案等。在二层的佛殿长廊上悬挂着牛、羊、羚羊带角的头骨,殿内供奉着佛陀、祖师和本尊塑像,墙上绘满深墨重彩的壁画,给寺院增添了一种藏传佛教神秘的色彩。在寺院后面的土吉青布神山上,有一世噶玛巴**修道的岩洞,信徒们常
去朝拜,到这里静修的僧俗也非常多。
楚布寺西侧有两座白塔:前塔为方形塔座,上为宝瓶式塔身.后塔塔座、塔身皆为方形。
楚布寺还有一个祭祀盛会“楚布亚西”,藏语意为“楚布寺夏天祭祀的节日”。这个祭祀节日始于公元1l世纪中叶,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为纪念藏传佛教前弘期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的生日而*办的。每年藏历六月十日至十二日举行,主要内容是以“会供”及各种传统的戏剧、文体等娱乐活动向莲花生大师祝寿。主要活动要进行3天,首先进行的佛事活动是“展佛”,以佛乐迎请出一幅用绵缎精织而成的大唐卡佛像,由32名青年僧侣抬至对面山腰的殿佛台上展出,半小时后送回寺内珍藏;全寺僧人举行“会供法会”,念经向“古汝仁波且”(莲花生大师)敬献供品,并以各种剧目、歌舞等娱乐形式向莲花生大师祝寿。第二天举行斗牛、赛马、抱石头等各种体育竞赛。
1992年6月25日,国务院宗教局颁发了《关于十六世噶玛巴转世灵童认定书》。
【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相关文章:
1.西藏经典导游词
2.西藏然乌湖导游词
3.西藏景点导游词
6.西藏拉萨的导游词
10.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