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续写
“ku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红楼梦》续写,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红楼梦》续写,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红楼梦续写
高鹗续写《红楼梦》狗尾续貂
红楼梦原书大约一百一十回,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写完了的,后来书稿遗失了,只剩前八十回,在曹雪芹死后三十年高鹗和一个书商程伟元合作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高鹗虽然已经很有才了,但是跟曹雪芹一比也只是狗尾续貂。除了少数几个人的命运符合曹翁的原意,大部分人的命运以及整本书的写作思路全给扭曲了。续书也不只是高鹗一个人,其实有很多人续写过红楼梦,因为高鹗和程伟元合作的这个版本被大量印刷,所以是流传最广的。高鹗不但续写,还删改前八十回的原文,这是我不能原谅他的地方,如果要读红楼梦的话就看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最早的版本,不要读经过高鹗删改过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也就是通行本,有很多地方被删的已经读不通了。
高鹗狗尾续貂一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很多读者在读到后四十回时,往往会觉得后四十回索然无趣。后四十回中,人物的性格和前面八十回中有很多的差距,很多人物在后四十回中没有了灵性。
宝玉在前八十回中是非常有灵性的,而到了后四十回中,他已经开始进学堂了,并且同贾代儒大谈儒学,这明显不符合曹雪芹的前面设计。而林黛玉到了后四十回中也开始谈科举,但是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在设计林黛玉这个角色的时候,是说林黛玉从来不劝说贾宝玉去走科举之路。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描述了贾家的繁荣,将贾家描述得如此繁荣,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剧。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已经暗示,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而高鹗却在后四十回中创造了大团圆的结局,贾家复兴的结局明显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高鹗的续作之所以是狗尾续貂,是因为高鹗与曹雪芹的心性差异造成的。曹雪芹的家庭本来很荣耀,但是最后被抄家,他经历了如此大变,因此在写作红楼梦的时候,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而高鹗没有这样的经历,他只是按照小说的.续写去做,因此造成了狗尾续貂的结果。
高鹗续写红楼梦差在哪?
1、首先直观的,文笔实在差得太多,读起来简直索然寡味,完全没有阅读快感。
高鹗的古文功底挺好的,当然他本身也是喜爱红楼梦的,否则也不会叫自己“红楼外史”,但是他和出版商合作为了补全书方便出版,就及其刻意地模仿曹雪芹。相信他用自己的调调写文章也不会这么糟糕。但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想不模仿它的语言方式是很难的,因为这种语言方式很能打动人,也很优雅,但是这种优雅高鹗他学不来,因为他很多事情没经历过。就像一个人没吃过鱼子酱,那他只能根据吃过的红烧鲫鱼肚子的鱼子来揣摩鱼子酱的味道了。所以描述很是苍白,一个人要模仿另一个人,必然不可能比原来的更好。
2、诗词方面
再来说说诗词方面,曹雪芹的诗词非常自成一格。比如说他的《葬花吟》和《芙蓉女儿诔》以及结社时候的那么多诗词。我知道提问者肯定没读过,也就不分析。简明扼要地说,就是他能写许多风格的诗词,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他全都能写出来。《葬花吟》是偏古体的,《芙蓉》是偏骈文的,这些形式他也都能确凿把握。但是高鹗的诗词读起来就像打油诗一样,没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功力也弱。
还有那些俗语的引用,曹雪芹除了在刘姥姥那喜欢用,配合农村老妇显得十分俏皮。其它地方除了有时王熙凤或老妈子会说两句,行文里面是看不到的。但是高鹗他真的很喜欢用,这里也要用那里也要用,让人实在忍无可忍,又不是茶肆评弹,何必呢!文章显得糙,粗鄙,文风怪异。
3、行文线索,也就是整体把握,曹雪芹的文字流畅至极,简直没有一字赘述。
他要写一朵花必然有一朵花的作用,一棵草有一棵草的作用。哪个人回头笑了一下,一个镯子,一句话,包括每一句诗,全部都是有作用或是寓意的。历来形容曹公文笔有一词叫“草蛇灰线”,什么叫草蛇灰线?就是伏笔千里,看似若有若无,终归有你恍然大悟地一刻。
反观高鹗,行文松散,在看完前80回后突然读到高鹗就会十分诧异,原本紧凑的线索情节怎么突然断了。变成东拉西扯,出来一两个从没出现的人物,突然间他们又消失了。有时候只是秉个话的人也要取个名字,原来前面重要的人物却完全不交代,或是简简单单一笔带过。所以看来看去就是不知所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4、人文关怀和宿命论。
这是我想讲的最重要的一点。曹雪芹之所以能写得那么好,字字泣血。因为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写自己的故事能不写得好么?他自己,不管是曹雪芹还是贾宝玉,是一个非常自怜又悲天悯人的人。觉得花草树木样样有感情,他觉得自己可怜,觉得身边的人个个可怜。而且他又敏感,他的吃穿用度十分考究也不仅仅是因为家境,因为他敏感、挑剔。用现在的话说他有人文关怀、有品位。但是高鹗没有,高鹗就是一个大老粗。
而且曹雪芹是一个非常非常相信宿命论的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悲剧,他挣又挣不脱,所以挣了也是徒劳。但是他又很渴望他与俗务隔离的生活。他痛苦、彷徨、陷在往日美好的记忆中不可自拔。我个人觉得曹雪芹在文学上造诣高,但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人,他无能又懦弱、却放纵、堕落,但这在文学里面是十分有张力的,他写出了自己的痛苦难当、彷徨无措和往昔追思。但这些是高鹗无法想象的,这又不是他的命,要他如何身临其境呢?他要怎么相信命运的反复无常?他没有大起大落,也就不会通透。他后来写贾府复苏兰桂齐芳,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期望。他不信宿命,就仍在争取,这在曹雪芹眼里是十分可笑的固执。但就是这样的人续写了曹雪芹的作品,这也是命运给曹雪芹开的玩笑吧。
5、关于结局问题
其实结局怎样,个人认为也不是特别重要。林黛玉是病死的还是溺死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局的发展并不合情合理。贾家再次复苏,你讽刺了君王恩来去无定了吗,高鹗却是感恩戴德的。贾宝玉已经看破红尘,临走前他还给他爹拜了一拜?他心里眼里不是最开始就对这些礼数之类的东西最嗤之以鼻么?曹雪芹想要反礼教,高鹗却一定要给他拨正。《为人处世三千问》《一百个忠君贤臣的故事》这种书你要看么?高鹗写的就是这样的书。
篇2:续写红楼梦作文
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想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告白。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她著名的葬花词,令多少后人为她洒了一把同情的眼泪?我在阅读红楼梦时,都兴起一股冲动,想叫她该怎样做才会像薛宝钗那样较得人心!
我想对她说:“说话不要那么尖酸刻薄,要懂得照顾自己。如果你的个性像宝钗那么圆融,身体健康,或许就能嫁给你的如意郎君贾宝玉了!我很希望可以和你当好朋友,在你快乐时陪你快乐;在你难过时陪你难过;在你生气时陪你生气。要是你有我这个好朋友,或许红楼梦的结局就会改写,我也不会在你哭红眼睛时和连二奶奶一起笑你,我会听你吐苦水,为你排忧解闷,因为我很喜欢你。我想看见你笑口常开,不要流眼泪。你真的是来报答宝玉上辈子灌溉的恩情吗?“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我一直疑惑着。虽然有不少人想让你活过来,但我却渐渐觉得,你的死是个美丽的死。就像樱花在开得最灿烂时凋谢,反而令人怀念,在后人心中留下最美的一面,不用担心美人迟暮,也不用像薛宝钗一样“都道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误了终身,就像很多著名的爱情故事不都是悲剧吗?像也是中国的梁山泊与祝英台和西方莎世比亚的罗密欧与茱莉叶。至少,在我心中你最美。”
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向林黛玉告白,因为她的才华,她倾城倾国不可多得的绝世容颜,她的痴,她的多情都深深吸引着我,她悲剧性的命运,使我不胜唏嘘,只能暗暗地为邕祈祷:好好保重身体,有缘再会!
篇3:续写红楼梦作文
“纵使妹妹你已仙去,我也还是忘不了你。随你去罢了,妹妹你已为仙妃,我又有什么可说呢?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把我的.心都快想得乌青起来,颦儿,你果真不愿见我?”贾宝玉脸色暗淡,双眸晶莹,温柔抚摸墙上的画。画中人手执一条白绢,体态纤盈,眸子里尽是泪,潭般的清灵。“不见也罢,若你能夜夜在我梦中。此生,我别无他求,以解我相思之苦。你若不告我一声,我便认为你还记恨着我,我纵使这一生不得安宁人。愧于妹妹你呀!”黛玉终究按捺不住,还是出来了。“宝玉。”宝玉正欲上前抱住这日夜不寐而怀恋的人儿,却,怎么也搂不住她。只手在空中挥舞下作罢“颦儿。”黛玉水杏泛起,死死咬住唇。“我不怪你,我这般不都为你吗?你我情投意合,只是口上不说……你待我比他人都好,我心也明白。我的小性子你也包容,你不但不怪怨我还屡次帮我,我……如今,我已成仙,便不能再有红尘之情爱。这杯忘情水,你喝了罢,从此,你我忘了彼此,好让你后生得以安宁。”黛玉手捧玉杯递上,宝玉一怒挥袖,头朝向别处。“什么劳什子,妹妹你可记当日为妹妹碎玉之事。“颦”字赠于妹妹,说你我一见如故,那日,你疑怪我将香囊送于他人。我一长不是一个短不是的,那天,你真以为我想要娶那宝钗。我心又何常不痛,你果真如此绝情?”宝玉上前一步,黛玉不说什么只是叫了声“宝玉。”硬是饮下那杯忘情水,宝玉见状想阻拦也不是。“宝玉过了一个时辰后,我便忘了你,你若不明白,你就一辈子呆在这好了”黛玉说完便乘风而去,“颦儿。”宝玉连上前去追,却扑了个空。“颦儿,你好狠的心,你怎么可以这么残忍的拒绝我的心。你难道还不知道我的真心吗?颦儿……”宝玉扶着窗棂而泣,转身含泪一口喝下那杯忘情,水……
篇4:刘姥姥回乡 《红楼梦》续写
刘姥姥回乡 《红楼梦》续写
话说刘姥姥进了几次大观园后,就被大观园里的红墙绿瓦、红花绿柳给迷住了,从此不肯回家,说是宁愿到园子里当老妈子,也不要再回到那污秽又苦累的乡下。儿孙们劝也劝不动,拖也拖不走,就只好由着她了!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1世纪。这天,刘姥姥的不知第几十代孙子,开着小轿车来到了大观园,说是要把刘姥姥接回乡下老家去。这下刘姥姥可急坏了。虽然在园子里没什么地位,可好歹还是在京城,是在大户人家,说出去多有面子。况且,她早已经习惯了这儿的生活环境,乡下怎么能和这儿比呢!于是,她打定主意,不管孙子怎么说,就是不回去。因此,刘姥姥便与这素未谋面的孙子来了一场“磨牙战”。
“我不回去,乡下的草屋又矮又破,夏天挡不住太阳,冬天避不了风雪,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风吹雨淋的。”
“太太太……太奶奶,我们早就不住茅草房了。新盖的楼房有好几层高,又宽敞又亮堂,风吹不进,雨打不着,一点也不比大观园差!”
“乡下的泥巴路上到处是牛粪狗粪,我闻着难受。”
“瞧您老说的,那都是过去的乡下。现在的路都是用水泥铺的,平平坦坦,干干净净,管保您走路绝不会磕碰摔跤,稳当着呢!您就放心吧!”
“水泥水泥,不还是水和泥,我就想着好不到哪儿去!再说,乡下用的是油灯,那光线比豆子大不了多少,一到夜里,乌漆麻黑的,起床解个手都麻烦,哪比得上这大观园里,整夜有红烛燃照,亮堂着哪!”
“这您老人家可不用操心。别说咱家的电灯比大观园的红烛亮堂上百倍,就说这解手,家家户户都做了化粪池,卫生间就在家里,解手不用出家门,也不用拎着马桶去倒,比您这儿方便多了!”
“什么化粪池啊卫生间的,我听不懂……解手不出门,家里不臭死了?”刘姥姥嘟哝了一句,找不出什么茬了,又不想回去,转念一想,我吓吓这不经事的'哥儿!就说:“好,一定要我回乡下也行,可是我老得走不动了,你们得找八抬的大轿抬我回去。”说完,刘姥姥心里可得意了:这回你没辙了吧!
“太太太……太奶奶,您早说啊,这还不容易。门口那四个轮子的‘大轿’,管保您舒服又稳当,您坐着它赶路,比骑马还快呢!”
刘姥姥吃惊地睁大昏花的老眼,想要看看这比马还快的“大轿”,可还没看清楚,就被孙儿“抬”进轿车里去了。
不用说,这一路上,刘姥姥当然是眼花缭乱,一惊一乍,大呼小叫了。也难怪,这么多年在大观园里过着“大门不出,小门不迈”的日子,外面那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可从来没见过。不过没关系,刘姥姥很快就被新的乡下生活迷住了,说再也不回大观园里当老妈子了,要在乡下当太太太……太奶奶,长命千岁呢!
哈哈!这结果可真让人没想到。没办法,谁让咱家乡变化这么大,这么吸引人呢。什么?你不相信?那你就亲自过来看看吧!
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独特的文章。作者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为人物原型,大胆地展开想象,用对话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家乡的巨大变化,热情赞颂了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又略带诙谐,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又忍俊不禁。
篇5:周远望续写红楼梦
周远望续写红楼梦
周远望续写红楼梦结局大改版,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
红楼梦四大名著之一,竟然以悲剧结尾,通过红楼梦也许大家都有很多的感触。
下面是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小伙子,续写红楼们的大结局,
周远望今年28岁,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如今是怀远一中的一名教师。
“按照曹雪芹在前80回中的伏笔,《红楼梦》不可能是一出喜剧。”周远望说,“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才是曹雪芹的原意,而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最后却是贾兰“高中”,贾家中道复兴,“曹雪芹要写的结局肯定是个悲剧。 ”
在大学期间主攻唐宋诗词的周远望对于古文能够驾轻就熟,加上同时还要工作,原本他的《红楼残稿》也是写得不紧不慢,但是去年暑假,周远望却检查出患了病毒性心肌炎,伴有心绞痛。这一变故让他感到时间紧迫,“这心脏病真说不好,要说严重也不严重,说不严重发作起来也可能致命。”因为担心在写出来之前发生意外,周远望加快了写作进度,今年4月,他终于写完后28回,共21.3万字。
古文功底扎实的周远望告诉记者,怎样构思框架也并不是难事,真正的难处在于让整个故事丰满起来,要有更多的情节。
“曹雪芹已经在前80回中埋下了很多伏笔。 ”周远望说,例如黛玉与宝钗的结局,曹雪芹就有明确暗示,“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所以在我的结局中,林黛玉最后是自缢身亡,而薛宝钗死于雪地中。 【即将出版】 “刘心武抢了我的档期”
今年 5月份他开始寻找出版社。 “找了安徽和江苏的`一些出版社,今年9月已经跟江苏文艺出版社签约。 ”
就在周远望快要完成时,他获知著名作家刘心武推出了《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引起广泛关注,“他抢了我的档期。 ”周远望开玩笑说。
周远望说,关于自己的《红楼残稿》优势的地方在于自己对于古文体的把握。他说,《刘心武续写红楼梦》他也拜读过,但是读完还是觉得很遗憾,“一来他没有非常丰富的情节,二来其中的一些语言也有明显缺陷。 ”
“如果你是研究《红楼梦》的可以看刘心武老师的,因为里面有很多经过考证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想看的是小说,那么还是看我的。 ”他说。
更多精彩内容,等待您的发表哈
篇6:高鹗有没有续写《红楼梦》
高鹗有没有续写《红楼梦》
人物档案
姓名:高鹗
别名:兰墅、云士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时间:约乾隆三年(约公元1738年)
去世时间:约嘉庆二十年(约公元18)
职业:作家、小说家、红学家
主要成就:续写《红楼梦》(有争议)
代表作品:《高兰墅集》,《兰墅诗钞》
高鹗为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乾隆三年,高鹗出生,寓居北京。
高鹗家算是还比较富裕,父亲还事一个读书人,所以高鹗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长大。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却并不受儒学的禁锢。年少之时,高鹗喜欢野游,与玩伴们放荡闲逛,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
年长之受,开始追求科举功名,于是开始用功读书,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史方面。然而他几次上京赶考,最终都落得个金榜无名,名落孙山的地步。坎坷的科举之路,给高鹗造成很大的精神冲击。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放弃科举,到了外地做了 一个私塾先生。
高鹗的不顺畅一直到乾隆五十三年才结束,这一年他回京科考,始中举人。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又进士及第,此后正式进入仕途。为官历任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藉、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掌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
只看后世人熟记高鹗此名是因为四大名著《红楼梦》,就可以知道,在仕途方面高鹗并没有什么过高的成就。说来也是,进士及第之时,年纪已经偏大,又有多少精力能够让他放在官场上呢?
大约在嘉庆二十年的时候,高鹗去世,留下《兰墅诗抄》、《高兰墅集》、《砚香词簏存草》、《赠麟庆》、《月小山房遗稿》等传世。
上文已经说到,高鹗之所以被后世人所熟知,是因为《红楼梦》的关系。虽然《红楼梦》是曹雪芹所作,但是却也说《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四十回,全部是由高鹗续写的。
高鹗的同代人张问陶《赠高兰墅、同年》诗《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并有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之句。
除了说是高鹗将《红楼梦》给补全了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程伟元与高鹗共同续成。
还有就是说,续写《红楼梦》的实际上另有其人,高鹗和程伟元实际上只是起一个收集的作用,将残存的版本收集整理,随后出版。
如果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不论是人物关系还是人物结局,亦或是作者埋藏的一些伏笔,都有很多不解之谜,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判诗和他后来的`结局有出入的地方。另外就是《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确在文笔和思想上有出入。所以续写《红楼梦》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到底是不是高鹗所写就不能确定。综合来看,高鹗的确有续写的本事,也是最有可能干这事儿的人。
篇7:红楼梦续写作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随着飘逸的声音,一位雍容华贵却又有些疲惫的妇人随着小丫头走了出来。如今的大观园,虽一切如旧,但人、心却不复从前。
没错,她就是薛宝钗。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她的女儿入宫当了妃,这也是她当年的梦想。她想到这里,不禁笑了笑。是啊,如果当年她入了宫,选了妃,林黛玉也许就会与宝玉结为伉俪,自己的母亲也就不会倾家荡产赎回哥哥,贾府也就不会被抄。可是,世界上怎么会有卖后悔药的呢?
她支开身边的小丫头,自己漫步在春光明媚却又有些空荡的大观园里。头上的珠翠,耳边的东珠,华丽的妆扮,都不能掩盖她眼边的皱纹。是啊,她老了,可以享福了。如今,财富,名利,她都有了。可是,她换来的却是世人的唾弃与谩骂。她叹了一口气,眼睛有些湿润了。当年,若不是她,林黛玉也就不会烧掉诗稿与她和宝玉的信物,她也不会香消玉殒。若不是她,当年帮着抄贾府的'家当,贾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没错,种种不幸,都是因为她。
还记得当年,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她自然高兴,因为她能够完成她当年的愿望。如此,她撇下大小姐的秉性,开始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如今,她做到了,她做到了!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她现在已是众叛亲离,唯一的女儿也只能每一年回来几天。
她流下了几滴相思泪,是啊,她其实并不爱宝玉,只是把他当做弟弟来看。只是,当时的情形,她不得不做。她抬起头,怅望着天空,天,是那么蓝,那么洁净。只是心,却恰恰相反。
是谁害了她,是她自己吗?不,不是。是她生活的那个朝代。她从小,就被封建礼法,束缚了个性。她何尝不想做一个善良,与世无争的人啊。可是,在那个年代,想这样做,多难啊。她想了想,惨然一笑。是啊,都是那个朝代害了她,害了林黛玉,害了许许多多与她一样的女孩。如今,她也能体会到当年林黛玉是如何苦守孤夜,如笼中小鸟一般的生活了。想到这里,她有些忿恨了。
她漫步着,一直漫步到河边,她望了望河中,水很深,却很清,小鱼自由自在地游着。这不是她一生所求的吗?自由,虽很简单却很难触碰。每一天,每一分甚至每一秒,她都被捆绑着,如今,是该自由了。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宝钗哀鸣起来,随着飘逸的声音,一阵水花溅起,一丝香魂从此殒灭。
篇8:红楼梦续写作文
又在一个花开之际,面临着不远的凋零,凄清……
初见之际,一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便锁定一世挥不去的情……
投奔贾府,熟识宝玉,本想寄托一生,不料他竟将你拒之门外与他人笑谈,挥泪而去,吟起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身后响起赞叹之声,竟是他,生生道歉,也不枉你那生性高傲的性子。
也不知多少个岁月悄过,那一天,你“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不知你多愁善感的心里藏了多少苦,也终是个悲剧。
一缕香魂随风散,愁思三更入梦遥,这便是你的一生吧,不知你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还在想着他,他就这样傻傻的被骗去了与他人成亲,也只有来世的重逢再续前缘……
红楼梦,红楼梦断惹谁怜;
林黛玉,玉碎黛消随风散;
贾宝玉,情深似宝承天下;
天下情,沧海一粟情永继。
篇9:红楼梦续写作文
“纵使妹妹你已仙去,我也还是忘不了你。随你去罢了,妹妹你已为仙妃,我又有什么可说呢?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把我的心都快想得乌青起来,颦儿,你果真不愿见我?”贾宝玉脸色暗淡,双眸晶莹,温柔抚摸墙上的画。画中人手执一条白绢,体态纤盈,眸子里尽是泪,潭般的清灵。“不见也罢,若你能夜夜在我梦中。
此生,我别无他求,以解我相思之苦。你若不告我一声,我便认为你还记恨着我,我纵使这一生不得安宁人。愧于妹妹你呀!”黛玉终究按捺不住,还是出来了。“宝玉。”宝玉正欲上前抱住这日夜不寐而怀恋的人儿,却,怎么也搂不住她。只手在空中挥舞下作罢“颦儿。”黛玉水杏泛起,死死咬住唇。“我不怪你,我这般不都为你吗?你我情投意合,只是口上不说……你待我比他人都好,我心也明白。
我的小性子你也包容,你不但不怪怨我还屡次帮我,我……如今,我已成仙,便不能再有红尘之情爱。这杯忘情水,你喝了罢,从此,你我忘了彼此,好让你后生得以安宁。”黛玉手捧玉杯递上,宝玉一怒挥袖,头朝向别处。“什么劳什子,妹妹你可记当日为妹妹碎玉之事。“颦”字赠于妹妹,说你我一见如故,那日,你疑怪我将香囊送于他人。
我一长不是一个短不是的,那天,你真以为我想要娶那宝钗。我心又何常不痛,你果真如此绝情?”宝玉上前一步,黛玉不说什么只是叫了声“宝玉。”硬是饮下那杯忘情水,宝玉见状想阻拦也不是。“宝玉过了一个时辰后,我便忘了你,你若不明白,你就一辈子呆在这好了”黛玉说完便乘风而去,“颦儿。”宝玉连上前去追,却扑了个空。“颦儿,你好狠的心,你怎么可以这么残忍的拒绝我的心。你难道还不知道我的真心吗?颦儿……”宝玉扶着窗棂而泣,转身含泪一口喝下那杯忘情,水……
【《红楼梦》续写】相关文章:
1.续写红楼梦作文
2.《**》续写
3.续写的
4.续写三国演义
5.续写《穷人》_
6.井底之蛙》续写
7.《灰姑娘》续写
8.续写《孔乙己》
9.《美人鱼》续写
10.续写跳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