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daivi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贴春联怎么分左右,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贴春联怎么分左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1、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关于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春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
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
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辉”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必要时,要根据横额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
这里根据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根据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看横批: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2、上下联如何区分
【根据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根据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根据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根据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3、为什么要贴春联
我们的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在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篇2: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1、贴春联怎么分左右
关于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春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
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
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辉”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必要时,要根据横额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
这里根据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根据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2、上下联如何区分
【根据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根据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根据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根据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3、为什么要贴春联
我们的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在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4、书写要求
字数相等
贴春联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要求。但也有另类现象,19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说的是“挽联”,而“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词性一致
贴春联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平仄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毛病。
5、怎么贴春联
1、根据时间顺序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摘王勃《滕王阁诗》而制作的春联
2.根据气势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上下联均与去声收尾,下联气势要强于上联,根据规则,即能区分上下联。
3.根据平水韵
此木为柴山山出(平水韵出是仄声);因火成烟夕夕多(平水韵多是平声)。
此联上仄下平收尾,容易区分。
4.根据横额(横批):
由横额“和气生财 ”可知,天和人和全家和【上】;福多财多喜庆多【下】。
横额在上的贴在上面,横额在下的贴在下
篇3: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_春联怎么贴
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别扭。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4、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按因果关系分。
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
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如何正确贴对联
区分了上下联,我们就可以贴春联了。一般的方法是,人面对着大门,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因为以前的人们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往左,竖写。而按以前的人们的书写习惯,横批也是从右往左写的,但经过变化,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从右往左写的横批。所以看横批来,如果横批从左往右,则面对着门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如果横批从右往左,则面对着门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贴对联的注意事项
为了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20厘米宽、长度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30厘米左右、长度亦以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这样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长度也需超过门框的一半。
兔年对联及春联大全
1、卯门生喜气;兔岁报新春。
2、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
3、红梅迎春笑;玉兔出月欢。
4、红梅迎岁笑;玉兔伴娥欢
5、丁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6、玉兔蟾宫笑;红梅五岭香。
7、玉兔迎春至;黄莺报喜来。
8、玉兔迎春到;红梅祝福来。
9、红梅香小院;玉兔下人间。
10、红梅迎雪放;玉兔踏春来。
11、虎去威犹在;兔来运更昌。
12、虎去雄风在;兔来喜气浓。
13、虎跃前程去;兔携好运来。
14、虎威惊盛世;兔翰绘新春。
15、兔归皓月亮;花绽春光妍。
16、兔归月影笑;花绽春光妍。
17、兔毫推赵地;麟管锡张华。
18、兔岁添福气;龙人奋雄程。
19、虎啸青山秀;兔奔碧野宽。
20、虎声传捷报;兔影抖春晖。
21、金鸡争唱晓;玉兔喜迎春。
22、金鸡迎曙色;玉兔揽春光。
23、耕田能获宝;养兔不守株。
24、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25、寅年春锦绣;卯序业辉煌。
26、新春迎玉兔;华夏壮金瓯。
27、蟾宫降玉兔;庭院绽红梅。
28、红梅香小院;玉兔下人间。
29、红梅迎雪放;玉兔踏春来。
30、兔归皓月亮;花绽春光妍。
31、兔归月影笑;花绽春光妍。
32、兔毫推赵地;麟管锡张华。
33、兔岁添福气;龙人奋雄程。
34、丁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35、玉兔蟾宫笑;红梅五岭香。
篇4:贴春联
大年三十那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带回了一幅春联,大红的纸上写着金色的大字,透出喜庆和吉祥。上联写的是“人和家和万事兴”下联是“财旺业旺千家乐”横批是“万事如意”大人们都很忙,春联在桌子上放了一上午还没有贴出去,看到这个情况,我自告奋勇地要求贴到大门上。但是我个子小,拿着春联够不着大门的顶端,爸爸这时赶过来,接过春联,要我去准备好剪刀和粘胶,协助他贴春联。我很快拿来了粘贴的工具,发现爸爸拿着春联,站在门边自言自语:“上联到底是贴在左边还是右边呢?”,我运用平时所学的书法知识,及时给爸爸指出上联所贴的位置。爸爸很高兴地表扬了我。位置定好以后,我拿出粘胶,用剪刀喀嚓喀嚓地剪成小段,帮助爸爸顺利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贴了出来。我和爸爸站在大门外,欣赏着我们的杰作,红彤彤的对联映在我们的脸上,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过春节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多么快乐啊!我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就像对联横批所说的那样,祝我们全家万事如意!
四年级:邵昱彰
上一篇:我家的小盆景
下一篇:爱唠叨的妈妈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5:贴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一个亲切的词,一个熟悉的词,一个暖洋洋的词,一个让人欢天喜地的词,一个迎春送旧的节日……。
一到春节,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都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过年要贴春联呢,这是母亲给我的任务。我从商店里买回来三副春联,分别贴在大门、厨房、猪圈。于是,我大声读到:“迎春接福福自来,满堂聚财财先到。”母亲大声赞道:“好,真是一副好对联!”接着我又读到:“席上敬奇香。”母亲连忙说出下联:“厨中调美味。”母亲还挺厉害嘛!”我称赞道。母亲说:“我是谁呀!我是你聪明的母亲呀!”听完母亲的话,我便哈哈地笑了起来。第三幅春联上面写着:“财源年年旺,日子天天好。”最后,母亲告诉我,说:“春联里写的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过年时,每一户人家门前那红彤彤的对联,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家门前都贴上春联,喜气洋洋。至于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那要根据各地的风俗,一般都是在除夕的上午或下午。
我总是盼着过新年,因为那个时候我就可以穿新衣,收压岁钱,放鞭炮等等,真想每天都过年,那该多好啊!
篇6:贴春联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左邻右舍都开始贴春联了。对门的哥哥家贴上了“豪情振笔歌新岁,骏马加鞭奔坦途”。楼下奶奶家贴上了“百花齐放春光好,万马奔腾气象新”。看见邻居们都贴上春联,我也毫不犹豫地拿起春联贴起来。
开始贴春联了,我把春联粘上胶水,定下位置,慢慢地贴在墙上,用手轻轻地抹了抹,就这样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贴好了春联,我爬下椅子,站到远处看了看,发现春联贴斜了,而且还有些凹凸不平。春联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把我贴成这样,让我怎么见人呢?”无奈之下,我又撕下春联,放平整,对好位置,贴在墙上。我又急忙拿来下联,粘上胶水,平平整整地贴在墙上。外公站在远处读着:“春花吐艳香千里,快马加鞭跃九州。选得不错!”在一片忙碌和欢笑声中,红红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接下来我贴“福”字,我把福字贴上双面胶,平平整整地贴在门上,外公见了急忙说:“贴反了,贴反了。”“为什么呢?”我满腹狐疑地问。外公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不识字的老头,过年了,他请来一个先生给他写春联,先生只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不识字的老爷爷把”福“字贴反了,小朋友见了说:老爷爷,”福“倒了。福到了好啊!福到了好啊!老爷爷喜笑颜开地说。”从此以后,“福”字就倒着贴了。
今天真有意思,不仅贴了春联,还增长了不少知识。
篇7:贴春联
廿八贴花花,说的是每年到了腊月廿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上春联,表示辞旧迎新。
我们家往年的春联都是爸爸贴的。我能不能贴一次春联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妈妈惊讶地说:“那可不行,爬高上低的,不安全!”爸爸笑着说:“让她试试也行。”于是我准备了胶带、剪刀和一个高凳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开始贴春联了。
我从来没贴过春联,所以连上联和下联都搞不明白,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一般情况下,上联的尾字是三、四声,下联的尾字是一、二声。”根据妈妈的提示,我马上找出了上联和下联。
爸爸帮我撕胶带,我站在凳子上贴。好不容易贴好了上联,还没等我下凳子,对联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爸爸笑着说:“贴春联的时候,要先拿一条干毛巾把要贴的地方擦干净,不然胶带上就会沾满灰尘,自然就粘不牢了。”
于是,我又拿了一条毛巾,把要贴的地方擦了一遍,再粘,果然不掉了。我又照这种方法把下联、横批和“福”字贴好。妈妈提醒道:“上联和下联可以竖着再贴一道胶带,这样可以防止风把春联刮坏。”我又竖着贴了两道胶带。
这次春联不仅贴得很漂亮,更让我掌握了贴春联的技巧和方法。看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亲身实践就会有收获!明年春节我还要贴春联,相信我会越干越有经验。
篇8:贴春联
春节就要到了,爸爸妈妈从深圳回来,给我们全家都带来了礼物,家里一改原来单调的生活模式,顿时热闹起来。奶奶在厨房煮得香喷喷的,妈妈打扫房间,爷爷从文具店买来两张红纸,正在桌上裁纸写对联,我给爷爷牵纸。
我对爷爷说:“姑姑带来了一幅春联,您何必自己写呢?”
爷爷说:“春联自己写,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愿和自己的才华,只有那些不会写毛笔字又不会作对联的人才去买对联。”
爷爷把纸折好,把毛笔饱饱的蘸满墨水,落笔写下:“东风煽动桃花雨。”下联写着:“芳气调和燕子泥。”横批是:“春意盎然。”
爷爷叫我和爸爸来:“你们两个来贴对联。”
说完爷爷把他手里的对联给我们,我问爷爷:“哪一联是上联?”,爷爷说:“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联是上联,”“什么是仄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那上联贴在那一边呢?”爷爷说:“那就看横批了,古时候的人写横批都是从右往左写的,那上联就贴在右边,现在的横批一般是左往右写,上联就该是贴在左边。”我先用胶水涂在对联的背面,爸爸拿来一个凳子,他站在上面,先把横批贴在门楣上,接下来贴上联。上联贴在门框的左边,下联贴在门框右边。一个美丽的.对联就在我们家门口了。我们看着崭新的红对联是那么漂亮,更加了春节的气氛。
篇9:贴春联
今天清晨,我睡得正香,突然,爸爸在我耳边大声喊道:“儿子,起床啦!”我揉了揉眼睛,又伸了伸懒腰问爸爸:“爸爸,这才几点啊?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叫我起床啊?”爸爸开心地说:“儿子,你忘了吗?今天可是春节的前一天——除夕啊!要贴春联的噢!”我听了,顿时来了精神,赶紧将衣服穿好,刷过牙洗过脸,然后吃过早饭,开始了我们的贴春联之旅!
我们先从厨房门开始。爸爸先将春联的包装纸撕开,接着把旧的春联撕去,将新的春联贴上。他在贴的时候,我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坏念头:他在家里称“一家之主”,竟然不听我的意见就称自己是“霸王”,真是太可恶了!这一次,不如给他一个“调虎离山”,让他尝尝我的厉害!说干就干!在爸爸刚贴好春联的我一刻,我大声喊道:“爸爸,爸爸,你把春联贴歪了!”爸爸一听,急忙把春联揭下来按照我的提示重新贴了一次,结果,春联才真正地歪了呢!爸爸一看,无奈地笑了笑:“臭小子,原来你在骗我!”
上午花了一小时左右,终于将家里所有的门上都贴上了对联,看着那一副副吉祥喜庆的大红对联,快乐、幸福以及成就感一起向我涌来!
篇10:贴春联
往年过春节时,我总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贴着。今年贴春联,我“当家作主”,把鲜红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贴在我家的门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奶妈边包饺子,边:兼任“我和爸爸的“顾问”。刚贴完门联,“顾问”就提醒我们:“别忘了,“福”字倒着贴!”我问:“好好的“福”字,为什么偏着倒着贴呢?”
奶奶笑了:“小豪,你没听人家说”福倒(到)了”吗?图个吉利呗!”爸爸是个老好人,他边抹浆糊边说“浆糊话”:“倒着正着都是“福”,就听老人家的”说着,他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门上贴,“慢!”我学着港台电视剧中人物的动作、腔调,拦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问个明白。”爸爸住了手,“行。听谁的都是“福”。“怎么不贴啦?”“顾问”粘着两手面粉,遥控指挥,“贴,倒着贴!”我急了,嚷起来:“奶奶,您这是迷信!”
“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节的,小孩子家,不要乱说!贴,给我倒着贴”只会“糊”的爸爸向我做了个鬼脸:“倒贴就倒贴”“慢找!”我拦住爸爸,急中生智,给奶奶来个将计就计,“奶奶,您想想:“福”倒着贴,不就是“福到头”了吗?
我没意见,反正“福到头”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连饺子都忘捏,自言自语道:“福到头了,不就是没有”福“了吗?嗯”“奶奶,”我乘机反守为攻,“这”福字朝上,全年顺当;福字不歪,财源进来。
篇11:贴春联
要说新年,贴春联可真是一件头等大事。寓意是:镇邪驱魂、祈福纳祥,来年大吉大利。
这不,这天还躺在被窝里做美梦的我,突然被姑姑叫起来,说是要去贴春联。没办法,我只好照做。
首先,我们先精挑细选地选了一幅春联。这幅春联它是用金色的粗体大字以欧体字端端正正地写着。我们挑好了春联,接下来就好办了。我先从屋里拿了个凳子,还有双面胶,把它们放在大门口。等到我们确认东西拿全了,我和姑姑便来到门外,“啪”地一声把大门关上,开始了贴春联。
只见姑姑给我调整好了凳子,然后拿着双面胶,找个地方放下春联。把双面胶在春联的四周“绕”了一周,贴上去。后来再把春联上的双面胶一面撕下来,交给我,来完成最后一关。我便接过春联,先打量着,确定了位置之后轻轻地把春联从上往下慢慢地贴下去。“嗯……”我看了看,还不错,也不怎么歪。
接着,我又把下联和横批贴好了,连成了一句通顺的诗句—“八方进宝鸿福到”、“四季平安好运来”,横批“吉星高照”真是一句好诗呀!
春联贴完了,但是地上却多出了许多纸屑。我及时地把它整理好,恢复了原样。
【贴春联怎么分左右】相关文章:
1.贴春联
2.什么时候贴春联
3.如何贴春联
4.贴春联时间
5.春联贴法
6.贴春联作文
7.贴春联周记
9.贴春联最佳时间
10.贴春联的寓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