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潭映月导游词
“盐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杭州三潭映月导游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杭州三潭映月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杭州三潭映月导游词
三潭映月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吴。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杭州。
现在我们弃船登岸,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前面我们介绍过,水光潋滟的西湖上有三座绿岛,她们都有动听的名,分别叫湖心亭、阮公墩和三潭印月。这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就是海上仙山的意思。小瀛洲是湖中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的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60%。南北两部分由九曲桥相联结,东西两侧则以土堤来连贯,从空中俯瞰,恰似一个绿色的“田”,呈现大湖围小湖、岛中套小岛的景色。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运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和多变奇巧的布景艺术,成为西湖中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
各位旅客,这美丽的三潭印月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来,人们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设起来的一个园林艺术精品。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XX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
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细细欣赏这大盆景吧!
请大家先看上面这块匾额:“小瀛洲”。它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写。而这座歇山式敞轩是小瀛洲上的主要园林建筑。它原是清朝时期大官僚彭玉麟退省处,称为“彭公祠”,辛亥革命后被改作“浙江先贤祠”,奉祀明末清初四位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浙江籍学者黄宗羲、齐周华、吕留良、杭世骏。现在的建筑是1959年改建的。
穿过先贤祠,来到了九曲桥。这三潭印月岛上的九曲桥,有九转三十个弯,为全岛的中轴曲线。当我们在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行走时,就会发现岛上湖中的美妙景致仿佛成了立体的画,流动的诗,使你有步移景换,小中见大的感觉,体会到这里美景层次丰实,游程突然延长,千变万化,出奇制胜。大家请看这块大石头,这是一块有名的太湖石。有人称其为“九狮石”,上面似有九只狮子,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这九只狮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
各位旅客,请看这别具一格的三角亭,它造型别致,名为开网亭,取自佛教开网放生之意,同时也点出了早先此地是放生地的原意。再看左边,这个四角亭被称为“亭亭亭”,取明代聂大年诗“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这开网亭和亭亭亭一高一矮,一东一西,相互呼应,互为衬托,选址精心,营造奇巧,十分讲究与自然的结合,是三潭印月岛上不可缺少的一组景观。中国导游吧整理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三潭印月的中心绿洲,这里的景观主要由粉墙、漏窗、竹径组成。请看这一截横列于两段曲桥之间的矮墙,中间有个圆洞门,上书“竹径通幽”四个,落款是康有为。这粉墙内外景致各异,墙外翠竹千竿曲径通幽,墙内游者济济,俨然两处天地。墙上构图精美的漏窗,起到了内外互相渗透的作用。透过圆洞门两边的漏窗可见墙外竹影婆娑,清幽恬静,一条小径消失在竹林远处,使人感到“庭园深深深几许”。而回头一览这三潭印月岛中之湖,亭台倒影,尽在水中,奇花异草,映碧叠翠。假山曲桥,一静一动,虚虚实实,相映成趣,又是一幅生动的水景画。
我们走过九曲桥,迎面所见的分别是迎翠轩、木香榭和花鸟厅。在这里,放眼望去,水绿、树绿,亭台叠石都似被映成绿色,真有置身于绿色庭院中的感觉。而前面又是一座引你步步入胜、渐入佳境的九曲桥。曲桥中间那座朱柱黛瓦的四方碑亭就是御碑亭,当年康熙所题“三潭印月’’的石碑,就竖在此亭内。站在这座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我们环望四周,会发现这巧夺天工的三潭印月,不仅以园林称胜,而且还是座迷人的花岛。请看这岛上的绿洲、堤埂上栽满了各色各样的美丽花卉,岛中池塘内缀满了多种多样的睡莲、荷花,而岛上的幽径上又植上了许多摇曳的翠竹。此时此刻,你会觉得这全岛的空气都凝聚着花的清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我心相印”亭前。“我心相印”即“毋须言,彼此意会’’之意,是佛教禅语。“我心相印”亭两边有墙将湖面遮住。这个亭子很有个性,一边是粉墙,一边是走廊,在西湖景区里,恐怕是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亭子了。穿过亭子,我们看到在开阔的湖面上,有三座布置得十分得体的石塔。各位,游览三潭印月岛最使人忘情的就是这三座石塔。月光下,这里“玲珑塔底月轮悬”的美妙景观,曾列入南宋画家陈清波等人的《西湖十景图》。这三座石塔始建于宋元祜四年(1089年),当时苏东坡疏浚西湖,在湖中最深处立三塔作为标志。为防西湖淤塞,还规定三塔之内不得种植菱藕。元代时三塔被毁,明朝万历年间在现在位置上重建。这三塔基本呈等边三角形,间距62米,塔高2米,造型优美,塔身呈球状,有五孔,饰有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状。民间传说这儿有三个水妖居住,因而塔形似葫芦以将其镇住。
游客们,三潭印月历来是杭州着名的赏月胜地。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灯烛,孔口用白色薄纸蒙上,烛光从纸上透出,倒映于湖,又成水中之月,随着微波荡漾,似有无数个月亮在水中晃动。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交相辉映,融成一片极富诗情画意的景观,让人感到有一种奇幻之美。
篇2:三潭映月作文800字
三潭映月作文800字
西湖,就会想到“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港观鱼、三潭印月……其中三潭印月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让人心向往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年暑假,我爸爸妈妈来到苏东坡笔下的西湖。
我们乘坐游轮参观 一路上,导游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解说。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苏堤。苏堤俗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长堤…...船缓缓靠岸,我们来到了向往的“三潭映月”。
“三潭映月”又称“小瀛洲”。整个岛呈“田”字形。西湖里有三座石塔,像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湖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三潭映月”由此得名。
我兴冲冲地上了小瀛洲,岛上正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景色十分奇特。走到岛上的九曲桥上,还没登桥,便见满眼荷红叶绿,闻得一塘荷香。深绿色的荷叶,像伞似的立满塘中。在这一片绿色之上,是满塘硕大而带露的荷花,或含苞,或盛开,娇态不一。那浅红渐深的花瓣在绿叶的映衬下分外妖娆。我以前常在书上看到对荷花的赞美,今日见到这片荷塘,才知人们为什么都爱荷花,也才知西湖的“十里荷花”为何令人向往不已了。扶着朱红色的桥栏,边走边饱览景色,湖中有许多金鱼在水中追逐打闹,游客们纷纷投食取乐。
沿着九曲桥走了一会儿,便看到题有“曲径通幽”的洞门,两侧的花墙上雕刻着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两只凤凰张着嘴在对唱,各种石墙上的花栩栩如生,争相吐艳。
九曲桥的湖中矗立着一座小山,它就是盛名的九狮石。听人说它有九个狮头,我很感兴趣,找到了三个狮头,嘴里分别含着“玉珠”,我还找到了几头正在战斗的小狮子。九曲桥的末端正是“御碑亭”,亭子正中是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词:三潭映月。
下了九曲桥,我们沿堤埂走。杨柳依依,和风拂面,有说不出的舒坦。岛上的亭阁、碧波、绿柳和奇花掩映中,异常美丽。边看边走,如痴如醉,不觉来到一片小竹林。那一片翠竹,在阳光和轻风中,沙沙作响,竹影婆娑,清香宜人,也使我流连忘返。
从三潭映月乘船回去的时候,我坐在船尾,微风吹拂我的面颊,看了看旁边的青山、岛
屿、楼房,我不禁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 ,我终于悟出了它的含义。
三潭映月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我着迷。人们用智慧和才干造就了三潭映月。我爱西湖,更爱三潭映月。
篇3:美丽的三潭映月作文300字
美丽的三潭映月作文300字
今年寒假,正月初一和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杭州西湖游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潭映月。
我们来到渔人码头,坐着画舫来到了湖中的小岛。上了岛后爸爸说:“这里是观看三潭映月最好的地方。”岛上有四个池塘,从上方往下面看这四个池塘形成一个田字。池塘中有石板桥,我们走过长长的石板桥,来到了一堵墙旁边,听说这堵墙非常有名,上面各刻着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画,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寒风凛冽。我们欣赏了一会儿后,来到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三潭映月这四个字,看到这块石碑后我的心中有了一个问号,三潭映月就是一块石碑吗?爸爸说:“不是,再往前走你就知道了。”我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岛边上,看见湖中有三根石柱,三根石柱长得一模一样,顶上是一个葫芦,下面是一个小亭子一样的`东西,再下面是一个圆球,球上有三个孔,再下面是一个底托。爸爸说:“这就是三潭映月。”为什么叫三潭映月呢?原来是这样的,因为在月圆之时,在三根石柱的孔里点上灯烛,倒映于水中,呈现出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难分,被称为“三潭映月”。
除了三潭映月我们还游览了吴山广场、雷峰塔、苏堤、白堤等,真是让我饱了饱眼。
【杭州三潭映月导游词】相关文章:
1.杭州导游词
2.文笔映月散文
3.杭州导游词概况
4.杭州宋城导游词
5.杭州黄龙洞导游词
6.法语导游词杭州
7.杭州导游词集合
8.月潭公园作文
9.作文 印月潭
10.杭州西湖的导游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