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孙光宪——《菩萨蛮》

孙光宪——《菩萨蛮》

2024-02-24 07:56: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玲华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孙光宪——《菩萨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孙光宪——《菩萨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孙光宪——《菩萨蛮》

篇1:孙光宪——《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孙光宪——《菩萨蛮》

【内容】: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镮碎撼门初闭。

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

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澹白连窗色。

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

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

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

争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

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船惊翡翠,嫩玉抬香臂。

红日欲沈西,烟中遥解觿。

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

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作者】:

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注释】:

木棉:落叶乔木,产于两广。

铜鼓蛮歌:皆以娱神之歌乐。

祈赛:皆祀神也。 祈:求 赛:报。

茜:绛色。

【赏析】

木棉花开,春光大好。铜鼓蛮歌声中,忽见一帆,飘然而来,船上红袖偎樯,顷刻间消失在烟波江上。几番回头,令人不胜怅惘。这首词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南国风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花间集注》:彭羡门《广州竹枝词》云:“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深得此词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铜鼓声中,木棉花下,正蛮江春好之时。忽翠袖并船,惊鸿一瞥,方待回头,顷刻隔几重烟浦,其惆怅何如。“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倚江楼”。文人之遐想,有此相似者。

《栩庄漫记》:南国风光,跃然纸上。

篇2:菩萨蛮,菩萨蛮孙光宪,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菩萨蛮,菩萨蛮孙光宪,菩萨蛮的意思,菩萨蛮赏析 -诗词大全

菩萨蛮

作者:孙光宪  朝代:唐  体裁:词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I碎撼门初闭。寒影堕高檐,

钩垂一面帘。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澹白连窗色。门外早莺声,

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

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争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

波平远浸天。

扣船惊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沈西,烟中遥解。

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

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篇3:八拍蛮,八拍蛮孙光宪,八拍蛮的意思,八拍蛮赏析

八拍蛮,八拍蛮孙光宪,八拍蛮的意思,八拍蛮赏析 -诗词大全

八拍蛮

作者:孙光宪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篇4:孙光宪——《风流子》

【年代】:唐

【作者】:孙光宪——《风流子》

【内容】: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作者】:

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注释】:

槿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 溪曲:小溪弯曲处。

菰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作蔬菜。秋天结实如米叶菰米,可煮食。

水葓:即荭草。

【赏析】

这是一首较早地描写水乡农舍风光的词。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典型的具有水乡特色的农舍图。春水绿波,曲溪澄碧在槿篱茅舍中传出了织布的声音。这首小词内容丰富,凡水乡农家具有代表性的东西,皆写入词中,有景有声,虽无一字描写人物,但从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见男耕女织的勤劳情况及水乡农事繁忙的景象。全词朴实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爱慕水乡的思想感情。

《栩庄漫记》:《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盖词境至此,已扩放多矣。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四:词人藻,美人容,都在尺幅中矣。

篇5:孙光宪——《酒泉子》

【年代】:唐

【作者】:孙光宪——《酒泉子》

【内容】: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

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

思无憀,愁欲绝,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

泪掩红,眉敛翠,恨沉沉。

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

燕成双,鸾对影,偶新知。

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作者】:

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注释】:

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

阳关道路:原指阳关通往西北地区的大道,这里泛指通往边塞的道路。

萧萧:马鸣声。

陇:陇山,古代防御吐蕃侵扰的军事要地。

香貂戎衣:用貂皮缝制的战袍。

胡霜:胡地的寒霜。

【赏析】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深得言情之妙。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也。再谈,不禁酸鼻。”按: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来看,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花间集注》:“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

篇6:解析孙光宪的浣溪沙

解析孙光宪的浣溪沙

孙光宪写了十九首《浣溪沙》,这首是其中较好的抒情词。此作的抒情特点,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写景之笔,来抒发炽热的惜别留恋之情。

从词中描写的景象看,此是作者在荆南做官时所写。描绘的是我国长江两岸深秋时节的景色,一种特定的典型环境。

首句是写主人公送别亲人时,在江岸上看到的喜人景象。第二句“一望”二字,颇能传神,表现了主人公顷刻之间由喜悦变为忧愁的神态。第三句紧承第二句,在写景上,与第二句构成不可或缺的完整画图。仅看“片帆烟际”四字,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配上“闪孤光”三字,就突然改变了词句的感情色彩,给人一种孤寂凄清之感,写景与抒情结合得相当完美,有浑然一体之妙。

此词在抒情上,采用的是递增法,层层深化,愈转愈深。过片两句惜别留恋之情达到高潮。上句是写目送,下句是写心随,构思新颖巧妙,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确是风流千古的名词。结句似深情目送远帆时的默默祝愿。遥与“蓼岸风多橘柚香”首尾呼应,写出了潇湘美景,笔触又饱含深情。整首词句句写景,又句句含情,充满诗情画意,堪称佳作。

上片:

第一句:“蓼岸风多橘柚香”“蓼”:读作liǎo,是一种草本植物,能开出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蓼岸:这里指蓼花盛开江岸。在西方国家蓼花的话语是依赖,在这首东方送别诗中出现蓼花是一种奇妙的巧合,还是中西方情感的共鸣呢?这一句的意思是:长江两岸,蓼花盛开,桔柚飘香。很明显这句描写的是美妙喜人的景象,凭着经验,我们知道这里是用乐景来衬托哀情。比如我们学过的《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离家出征的时候,杨柳轻揉,随风漫舞;如今返回故乡,雪花纷飞,凄清阴郁。用杨柳依依的阳春来反面衬托展示在征战过程中经受的磨难。用王夫之的话说就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句:“江边一望楚天长”描写了美好的景物之后,立刻转入凄苦的境界,诗人站立在江边,感受着美好的秋景,但是,仅仅一望那辽阔的“楚天”,便陷入了无限的惆怅,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亲人马上就要远行了。大家会想到刘永《雨霖铃》中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天:就是南方的天空。因为古时候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一望”二字,非常传神,突出了诗人突然而至的离愁。我们在送别亲友的时候也是这样,可能在走进站台的前一刻还有欢声笑语,而当那熟悉的背影消失于站台,一股难以抑制的惆怅便用上心头,正所谓“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第三句:“片帆烟际闪孤光”“烟际”是指云烟迷茫之处。江上的雾气和天边的云气混成迷茫的一片,而亲友的那只孤舟即将消失在那里。正如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如第一课我们学过的刘长卿的句子:“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送别诗中常有的情感一是担心旅途遥远,友人能否安全到达,一是担心有人旅途的寂寞孤单。这里,用“烟际”来突出一个“远”字,而云烟迷茫也代表着未知的前程。用“孤光”来突出旅途的孤独。以上是词的上片。

下片:

前两句:“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者两句对仗工整,堪称佳句。“征鸿”:就是远飞的鸿雁,常用来比喻离别远去的亲人。同时,在古代,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传说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所以“征鸿”、“鸿雁”长出现在送别诗、思乡怀人诗当中。“杳杳”是渺茫的意思,这里照应上片中的“烟际”。亲人乘船远去,诗人独立江边久久目送,可以看出感情的真挚。不仅目光随着孤舟远去,连诗人的心也随着亲人远去了:“思随流水去茫茫”。“水”象征着无穷无尽的思念与愁苦,象征阻隔,象征青春易逝,年华易老。

最后一句:“兰红波碧忆潇湘”“兰”是指兰花中开红花的一种。“忆潇湘”三个字包含着一个典故。传说,舜在南巡视察时,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没有和他同往,后来她们后悔没有陪伴着舜,于是追赶舜的行程,当她们走到洞庭湖畔时,却得到舜已经死在苍梧的消息,她们悲痛不已就投了湘水而死。湘水与潇水在湖南汇合,称为“潇湘”。“忆潇湘”常用来比喻分别在天涯的亲人,相互在殷切地思念着。那么这句诗的意思是:来年兰花红、江水碧的时候,我们还会互相思念。越是花好月圆、良辰美景的时刻,越是渴望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一起,所以,兰红波碧、桔柚飘香更能引起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感情真挚动人。

【孙光宪——《菩萨蛮》】相关文章:

1.孙光宪——《风流子》

2.辛弃疾 菩萨蛮

3.菩萨蛮(词)

4.《菩萨蛮》教案

5.菩萨蛮辛弃疾课件

6.唐无名氏——《菩萨蛮》

7.温庭筠菩萨蛮评价

8.菩萨蛮温庭筠诗句

9.菩萨蛮温庭筠翻译

10.菩萨蛮黄庭坚阅读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孙光宪——《菩萨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