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

2024-03-12 07:44: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mme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长方形面积公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面积公式

篇1: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定义

数学术语,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

长方形的性质

两条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长方形对角线长的平方为两边长平方的和;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常用面积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篇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教案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页。完成做一做,练习十九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探究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请你估计一下我们手中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交流估计答案并说明估计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

2、反馈交流。

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

3、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可以用直尺量的,一人量长,一人量宽,量出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长与宽相乘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问:他们的方法你们喜欢吗?看来,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

4、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它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

(4)做7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2、推导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做一做”第二个图形实际上是什么形?

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九第一二题。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交流。

总结:在这一节课里你们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们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篇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教案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8页。完成做一做,练习十九3、4、5、6题。

教学目的:1、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常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第七十八页例三。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得出结论。

3、学生试做,汇报答案。学生汇报时师板书。

三、展示提升、教师讲解

长方形的餐桌配上的玻璃实际上是什么形状?(对,长方形。)餐桌的长是玻璃的长,餐桌的宽就是玻璃的宽。知道餐桌的长和宽我们就可以算出玻璃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就可以求出玻璃的面积。所以玻璃的面积:14×9=126(平方分米)。

四、训练反馈,内化提高

1、做78页下面的”做一做”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完成课本练习十九3、4题。 独立完成,小组内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练习十九5、6题。 独立完成,小组内汇报交流。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应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收获了快乐。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例3 14×9=126(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126平方分米。

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七至十一题

教学目的: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

教具准备:准备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口算

4×900 600×3 300×9

24×4 6×500 22×13

60×32 85×10 77×10

2、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教师板书。

二、自主练习、交流订正

1、学生独立完成第7、8、9题。

2、小组内订正,交流。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两个条件,求正方形的面积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三、完成练习十九第10题。

通过画图填表格引导学生发现:

1、有三种情况(只要想那两个数相乘是16就可以了。)

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和宽相等

成为正方形时周长最短。

教师说明:这一结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将会得到更充分的证明。

四、合作完成第十一题

1、讨论三幅图的面积和周长的变化。

2、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图,再计算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进行了基础知识的练习,探究知识的练习和对比知识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可以看到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在今后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篇4: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判定方法

长方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

3、邻边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

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篇5: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课前准备: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说你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面积的知识,可否接受我的挑战?

(1)什么是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3.出示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4.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二)、合作探究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探索2号和3号长方形的秘密,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与组内成员说一说。

3.小组共谋: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准确表达你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展示交流

相信同学们已经是有所发现了,哪个小组来跟大家分享。 听学生汇报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四)、拼图验证

请各小组再拼一个长方形,并记录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看看我们的发现是不是适用于任意的长方形。

(五)触类旁通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指名说。

听学生汇报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实践应用

1、长50米,宽2米的绿化带面积。

2、练一练第5题。

3、根据算式画出

长方形的面积图形。

四、总结提升

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篇6: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

直角三角形特殊性质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图,∠BAC=90°,则AB2+AC2=BC2(勾股定理)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如图,若∠BAC=90°,则∠B+∠C=90°

3、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外接圆半径R=C/2)。该性质称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

5、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2=BD·DC。

(2)(AB)2=BD·BC。

(3)(AC)2=CD·BC。

【长方形面积公式】相关文章:

1.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公式

2.四边形面积公式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4.正方形面积公式

5.《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6.圆台侧面积公式

7.四边形面积通用公式

8.三角形面积公式小学

9.不规则四边形面积公式

10.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下载word文档
《长方形面积公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