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和海洋练习题
“故人心易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陆地和海洋练习题,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陆地和海洋练习题,欢迎大家分享。
篇1:陆地和海洋练习题
陆地和海洋练习题
知识点:
1。海陆面积及所占比例: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为71%,陆地为29%。
2。海陆分布特点:北半球多是陆地但北极周围是海洋,南半球多是海洋但南极周围是陆地。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4。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5。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一、选择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
A.各占1/2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世界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4。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A.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
B.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D.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
5。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6。六大板块中几乎完全属于大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7。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
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
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8。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 )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9。面积最小的大洲与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
A.南极洲、印度洋
B.欧洲、北冰洋
C.欧洲、印度洋
D.大洋洲、北冰洋
10。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 )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
二、连线题
亚洲欧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三、综合题,读图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__洋。
篇2:初中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综合练习题
初中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综合练习题
一、填充题
1.东邻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的大洲是________,《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综合测试题。位于西半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____。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大洋是________。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
4.________洲大陆和________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
5.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南极洲的部分地区。
6.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之间的是________洋,位于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之间的是________洋。
二、单项选择题
7.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
A.各占1/2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七分海
8.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
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
D.赤道穿过的大洲自东向西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9.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 ]
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南美洲、欧洲
10.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1.全球分为七大洲,其中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非洲、大洋洲 D.北美洲、南美洲
12.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大洋洲
B.南极洲、欧洲
C.北美洲、欧洲
D.亚洲、欧洲
13.按面积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14.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15.面积最小的大洲与面积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
A.南极洲、印度洋
B.欧洲、北冰洋
C.欧洲、印度洋
D.大洋洲、北冰洋
16.对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面积最小
B.大西洋的形状像“S”,太平洋形状像“W”
C.太平洋的面积与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积之和几乎相等
D.北冰洋纬度最高、太平洋跨经度最广
三、综合题
17.读下图并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地理试题《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综合测试题》。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_______洲;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___洲。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l)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________,为西半球的是________,为南半球的是________,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
(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________。
(4)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________。
(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
(6)A~D四个半球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海洋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像的是________。
1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和________。
(4)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____(扩张、缩小)。
20.阅读下段材料回答。
珠穆朗玛峰又长高了
美国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卫星系统获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8849.868米。科学家说珠穆朗玛峰还在增高。
(1)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与阿尔卑斯山同属________山系。
(2)喜马拉雅山位于________(大洲),阿尔卑斯山位于________(大洲)。
(3)喜马拉雅山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接处。
(4)现在测定的8849.868米是珠穆朗玛峰的________高度。
(5)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该地区几千万年前是________,后受到强大的________力的作用,才形成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
参考答案
(一)1.非洲北美洲 2.南极洲北冰洋3.苏伊士巴拿马4.亚欧5.北美南美6.太平大西
(二)7.D 8.B 9.C 10.D 11.A 12.B 13.B 14.C 15.D 16.C
(三)17.(1)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南极洲亚洲(4)北美南美大洋非(5)太平北冰大西
18.(1)ACDB(2)赤道160°E20°W(3)东半球南半球 (4)29:71(5)陆地海洋(6)BDD
19.(1)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太平洋(3)火山地震(4)扩张
20.(1)阿尔卑斯—喜马拉雅(2)亚洲欧洲(3)亚欧印度洋(4)海拔(5)海洋挤压
篇3: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大洲和大洋的教学反思:这一章节内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前面所学内容的落脚点具体化,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授课时,一是尽量要利用学生们已经获知的知识,争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二就是要有意强化前后知识的串联。如加加林、麦哲伦等的故事,引出地球表面的构成及特点。明确海陆七三开时,可以联系地球表面积,大体上算出地球陆地面积、海洋面积的多少。这时候,要有意识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从图中得到结论。在展开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时,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经纬线知识,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经度多少,各大洲、大洋所处半球位置及温度带位置。大洲大洋之间的相互位置也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们熟练掌握的话,那么以后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就显得比较轻松。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我市东升也近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有些例子就显得可感亲切。如离我市不远处澳门陆地面积在扩大,学生们感受沧海桑田就更加容易。这节课可以使学生们学得很有趣味,除内容吸引力外,老师应增加一些有趣的地理故事。如东西半球的摆放,按我们中国习惯看世界地图是很难象魏格纳那样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大陆漂移说,运用上南极地下发现煤矿,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就更加容易。至于板块学说,采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数据,增强同学们对地质变化的认识了解,加上一些见闻,如日本、中国多地震,讲解下来,学生们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些。
篇4: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与第一章的联系不大,但用两课时讲完显得时间上较紧,内容覆盖面不全,深度不够。可以将第一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特点留到下一节课,与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合并为一节。再用一课时来讲解板块的运动,因为板块的运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需要记忆同时要求学生理解,并且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火山和地震等)。
教学过程上,考虑了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活动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活动的设计还应该更巧妙些,活动的准备应该再充分些,活动的.开展才会更加顺利。一些情景的创设吸引力不够,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感兴趣的情景和表达方式等。
总之,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育理念。
篇5: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⑥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包围。
⑦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⑧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⑨四大洋中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⑩被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非洲,欧洲。(七大洲中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分布在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三.板块的运动
1.魏格纳在大陆漂移说中提出了地球“活动论”的观点。
2.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六大板块是: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整理
篇6: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是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是南极是陆地。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是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是南极是陆地。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陆地和海洋练习题】相关文章:
1.陆地面积最大的省
2.狮子和鹿练习题
3.因数和倍数练习题
5.正数和负数练习题
10.《情谊》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