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
“酝龙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
这几年在外面游荡,到过许多城市,离家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重,无论是关山飞度还是远在天涯,故乡总是能唤起心中最温柔的记忆。想起它眼里会饱含着泪水,思绪止不住的在久远的岁月里徘徊,那里的山水,明月,田野在眼前浮现出来,顿时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的心早已飞回到遥远的故乡,亲人们在呼唤着我的乳名,问寒问暖,热炕上欢声笑语不断,虽然外面是彻骨严寒家里却是温暖如春。
离故乡久了,看见那里来的熟人亲戚朋友会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外遇老乡两眼泪汪汪,儿时的趣事,家乡的轶闻,无不勾起心中记忆,经常是彻夜畅聊到天明。分别的时候多少有些依依不舍,希望有机会还能再相聚。离家在外,心里自然渴望着能遇见些故乡人,有时在街上看到了故乡车牌的车都觉得亲切,于是想着和司机搭个话,这也是寻找一种心灵的安慰,因为思乡之情在心中按捺不住,不时的会流露出来。
故乡确实有许多值得思念的地方,美食也是一个方面。裸燕麦俗称莜麦,是家乡的特长,由于受地域和气候的限制,种植地并不广泛,在别处见到的不多,有一次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因为发现了
在居住地还开了家莜面馆,我立即进去品尝,吃到了久违的莜面,价格不菲做的精致可味道总是差了些,莜面得用故乡的水做出来才别具风味。有一年,一位大领导从我们那里路过,头一次吃到羊肉蘑菇汤蘸莜面,当时他是赞口不绝,还声称要把给他做饭的大师傅带走,以便随时可以吃到这种好东西。莜面确实是一种好的食品,许多在外的朋友也和我一样忘不了它。
元旦公司放假5天,我义无反顾的打点行装,做好了回家的准备,其实我的心已经飞回了故乡。
篇2: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
我的故乡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顺河集镇青龙咀(原古地址:湖北麻城孝感青龙咀)。我日夜思念着我的故乡,可我从未去过故乡;只是父亲在南京军区大别山分区陆军野战部队时,曾去过,也会见了故乡的族人。
故乡没有紫禁城天坛的独特,没有万里长城的壮观,却有三国“赤壁大战”的传奇;没有苏州园林变幻多端的景致,没有西湖玉龙、金凤的传说,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据史料考证,我的家族可上溯到唐朝,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李治的嫡传后裔。宋朝南渡时,正逢宋蒙联合灭金,战事正酣;始主李炜,号“季八公”,为宋营骠骑大将军,自南昌提兵入湖北麻城,即现在黄冈市,在大别山南麓李家坝安营扎寨,定居生根。
我曾无数次梦回故乡,梦中,我深情地拥入故乡温暖的怀抱,以游子炽热的情怀,细细品味故乡秀美山川。如今,我执着的梦想,已在季节的轮回里,把缠绵的故乡情,化作自己人生规划的一部分。
一提起故乡,我的热血就会沸腾,奇妙的心灵感应油然而生,她来自我内心对故乡的眷念;想起故乡,似乎隐隐约约听到了故乡对我的千呼万唤。快乐时,眼前就会曼妙麻城映山红的绚烂,付与我宽宏博大的胸襟;悲伤时,脑海就会浮现故乡落叶的静美,勾起我落叶归根的情愫。
思念故乡,不需要铭心刻骨的誓言,想念故乡,不需要海誓山盟的承诺;故乡是我无拘无束的天堂,我的思想浪潮如放飞的鸿鹄在美丽的天堂里自由翱翔。
思念故乡是一种朦胧的惆怅。我总会在月光倾泻的夜晚思念故乡,倾听来自故乡清远的笛,静静感知故乡远方亲人的召唤。故乡的亭台楼阁,如海市蜃楼,时刻在眼前徘徊、萦绕;故乡的模样,在我心中已形成不可替代的情结,沉淀为挥之不去的乡愁。
想念故乡用青石板筑成的小径,想念故乡袅袅升起的炊烟,想念故乡族人亲和、纯朴的乡音;想念故乡的感觉是清清的花香,是淡淡的愁怨,是彻夜的难眠,是浓浓的乡情。
喜欢故乡绵延起伏的山峦,喜欢故乡淅淅沥沥的细雨,喜欢故乡漫无边际、葱茏翠绿的竹海,更喜欢故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华美诗篇。
故乡多么美丽、峻秀,思念故乡,我再也没有心情去欣赏紫金山峦的柔情和西子湖畔的浪漫。故乡多么宽宏、亲切,即使把珠穆朗玛的巍峨、布达拉宫的壮观、维多利亚港的豪华加在一起,也无法和故乡的亲情相比。
故乡和我血脉相连,故乡是我童年的记忆和五彩斑斓的梦;我是故乡在神圣土地上播下的一粒普普通通的种子,生长成精力旺盛的莘莘学子,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而如今叶落归根,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可爱的故乡。
我愿化作一叶渡船,摇曳在故乡碧波荡漾的赤东湖;我愿化作千变万化的白云;自由飘渺在故乡湛蓝色的天空;我愿作为痴情守望的农夫,躬耕在故乡广袤无垠的土地。
故乡啊!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当一天的忙碌回归到月夜的宁静,我总会满载着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枕着清脆、熟悉的蛙鸣,回归到久违的故乡,仿佛回到八百年前远古的模样;此时,我只想用故乡的方言,在回音壁的山谷中大声地高喊:“故乡!我回来啦!妈妈!我回来啦————”
终于不要去四处漂泊,再也不要去浪迹天涯。此刻,我不愿做游子,只想化作一棵参天劲拔的迎客松,矗立在“风景如画”的东坡赤壁,静静地守护在我日夜思念的故乡!
篇3: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
我已经多次写到雨,当然写雨天也就在所必然。
不要以为我的话重复了,其实,雨和雨天不是一个概念。
我觉得还是故乡的雨好,再具体一点儿,就是童年、少年时期故乡的雨好。因为有雨,就是雨天,雨天更会产生出情感故事来。
乡村男女虽然不如许仙、白娘子那样演绎出那段令人心旌荡漾的情缘,但路上行人为了躲雨,成就的因缘也不在少数。记得一位小伙子,就是因为临村一个姑娘在碾棚外遇上倾盆大雨,淋得像个落汤鸡,这位小伙子赶忙喊她进碾棚,并劝姑娘脱去上衣,将自己的干衣服披在姑娘身上,从此发展为恋人,最后小伙子成了姑娘的新郎……
若是雨天,故乡靠着大路的碾棚、炉屋就忙起来了。会有外乡人为了避雨而暂时住下来。记得有个盲人,手里攥着一根木棍,背上背个黑不溜秋的布袋,装着二胡、琵琶、皮鼓一类的乐器,盲艺人住下的头天晚上,为答谢村人的盛情相待,说要不拿任何报酬献艺,就是说大鼓书。那晚上,雨还在下个不停,碾棚中却挤满了男女老少,都分不出谁的胳膊谁的腿了,到得晚的人只得披着蓑衣或者带着苇篱站在屋外。老艺人深情地竖起琴弦,摸了摸被摩挲得泛着幽暗的黄光的琴杆,定了定音,霎时,从琴弦上飞流出或舒缓或激越的美妙的韵律。接着,浓重圆润的“大鼓书”唱词荡了出来。虽经盲艺人事先声明,那晚上是为老少爷们“义演”,不收钱和干粮,可还是见到大人冒雨回家后又速速归来,把5分、2分或1分的零钞集到一只篾筐里,还有的女人把一块煎饼或几块瓜干郑重地放了进去。要晓得,那可是生活极端困难的时代哪!那可是五斤瓜干换个媳妇的年代哪!
少年时代的我,是个读书迷,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小学三年级才十岁,我就抱着一本《三国演义》一读一整天,若不是大人吆喝吃饭,准会忘记了一个人还有这样的需要。晴天捧着书边走边看,掉到村南沟底数次;雨天没有了这危险,专心致志趴在昏暗的炕上,眼睛一眨不眨地读着……多亏这雨天,让我在麦假、暑假、秋假里不用上坡干农活,造成了读书的好条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为自己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少年时代的我,还是个画画迷,二祖父、父亲、叔父的书让我扒拉个底朝天,长辈的书中有不少插图,成了我最早的模拟标本。画完了,就去借街坊邻居的旧书,那些书上大都写着“绣像”两个字,譬如《绣像岳武穆全传》、《绣像隋唐演义》等等。那些图基本是在正文前面的几页里,那些人物图像迄今依然十分清晰。最得意地是描摹隋炀帝杨广、宇文化及、宋高宗赵构、秦桧等昏君奸臣,他们穿的是“文衣”,比较简单;更何况我觉得即使画丑了也没关系。最遗憾地是画秦琼、罗成、岳飞、高宠这些武将,那些盔甲战袍总在我的笔下找不到比例,要么头大腿短,要么盔甲臃肿不堪,一直让我敬仰的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就像怀胎十个月的孕妇,一气之下真想撕掉,可那时纸张极为缺乏,只得忍下。
往事多多,暂且打住。
今天下午出门,开始是小雨,继而是中雨。我没打雨伞,将自行车推到沿街店铺屋檐下,拍照起来。不过,在城里都是楼房、树木,寻不到一处少年时代的参照物。要是能看到一座旧屋,特别是老屋里有说大鼓书的该多好!退而求其次,能看到披着蓑衣的行路的农人也满足了。但这些都是泡影!前些日子从“百度”里搜索“农村雨景图片”,竟然一幅也不能得。我想,这可能是等我去完成吧?写至此,我就想:我该选个雨天回一趟故乡了。
篇4:描写故乡的散文随笔精选
1、家乡美,家乡好
朋友们曾问过我,喜欢住在哪个城市或美丽的地方,我毫不犹豫地,骄傲的回答:除了合浦,哪都不去。
只有合浦才适合我,在这里,我不必为一些所谓的理想去拼搏,不用跟随一些怀抱美好理想的人在各个大成市留下血和泪,用不上过着节奏紧张的生活;用不上每天背着一个公文包满头大汗挤公交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只是我遥不可及的梦,等有钱,我们可以去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足迹就够了;那里紧张的生活节奏实在不适合我,那些尔虞我诈的片段也不适合单纯的我,那些城乡歧视也不适合我;我不想流落街头,不想风餐露宿,不想与亲人千里相牵挂,不想他们为我提心吊胆,我只想留在自己从小到大谙熟南方,——合浦郡。
在这里,我们对大街小巷了如指掌,远近的路或人们都熟门熟路;甚至走出门就可以叫上看着我长大的大妈阿婆,她们能叫出我的乳名、然后将我打趣一番,比如,该成家了,你妈可是整天想抱孙子哩。
在这里,我们吃饭的时候不用到处跑,因为我们熟知每家餐馆的店名和位置,五六间超市已耳熟能详,并且知道哪间的东西最好最便宜。
在这里,一切按步就班,毕业后就回来自己的家乡工作,根本就谈不上压力,父母有工作,有房子,不用我去背上房贷过日子;不用天天早上饿着肚子去挤公车,不用因为堵车而上班迟到被上司开骂甚至被炒鱿鱼。
在这里,我们上班后,开始积累点小钱,工作假期可以去远行,骑个小电车,就把我们美丽的珠城游个遍,比如去摘草莓呀,去看油菜花呀,去爱心书屋看书呀,晚上还浪漫一场电影呀,或来一次嗨爆的歌喉。
在这里,你可以说我没有上进心没有用,也可以说我没理想和斗志,但是我的生活无忧,我的亲人一直与我一起,我们上班前下班后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香喷喷的饭菜,经常跟爸妈在饭后一家子散步在还珠广场,然后向他们的吐槽朋友间的趣事及工作上的小烦恼。还可以跟三姑六婆二姑娜说些亲戚之间的温暖体己话或调倾些生活上的笑料。我觉得这才叫生活,生活本来就是平凡,我只求平淡安逸。
在我们合浦,我们拥有一个叫文烟酒集团的朋友群,都是喜欢写作爱读书的朋友圈。工作之余随便在街边的小吃摊聚一聚,都可以好吃上本地方小吃,鲜鱼肉类和大蠔菜蔬都可以随时点,然后几杯啤酒下肚,话筒也打开了,谈诗论词,讲讲花街风流韵事,倾些男女之间的敏感话题,反正五味陈醋,五花八门,讲得起劲,酒也饮得起劲,你说,哪里比得上我们合浦珠城?
在合浦,周末,我们相约去溜达溜达,如近的可以去爱心书屋看书,要不摘草莓,抑或去看油菜花,抑或去江边与鸥鹭共处,享受和谐,感受蓝天白云的广袤。远的去星岛湖坐坐游船,呼吸山野的新鲜空气,看水鸭飞跃,白鸟小憩,在徐徐的山风,在碧波白云间小岛中留下你的倩影。最喜欢去的是北海银滩,躺在白亮的细沙上仰望蓝天,懒洋洋地徜徉在和暖的阳光下,感受海阔天空,潮起潮落。也可以选择游金海湾的红树林,冠头岭;如果饿了,想吃海鲜小吃就到侨巷镇吧!如果有小长假的,那么就去北海涠洲岛,钦州八寨沟,三娘湾;防城巷的金滩紫荆花,南宁的青秀山,博白的德天瀑布。或到乡村走走,看看西场的甘蔗木署,常乐的蔬菜蚕丝和花生,公馆的水米乙和香山鸡嘴荔。石湾的豆角红米,乌家的瓜皮和咸菜头,这些足以让你自豪和骄傲。
在合浦,工作上有烦恼,生意上有困难,至少身边有亲人,有文烟酒集团,有帮捏捏玩到大的玩伴,还有一帮哥们死党。她们会在你经济紧张时,事业上有疑难杂症时给你安慰和伸出援手。想休闲娱乐了,会唱的就去KTV嘣牛,五音不全的则搞笑;要不搓搓麻将谁赢钱谁请客,总之一条微信在圈里一发,整条合浦街的老友,玩伴,死党,哥们一阵间就聚拢队,所以孤独寂寞与你远远靠边站。
所以在合浦,这就叫幸福。
在合浦,说到天气,可以说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它春暖花开,夏日艳阳高照,秋日硕果累累水稻金黄,冬凉草青,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悠久的珠城,说古它拥有古汉文化,文昌塔,古墓,海角亭,东坡亭,东山寺,琉璃玛瑙;说今它有东园家酒,珍珠海马。你说有哪个地方比得上我们合浦!
在合浦,傍晚和风吹拂,在广场你可以看到爱狗的遛狗,爱跳舞的跳跳佳木斯,爱散步的散步,三轮车佬在转悠,逗客。这个时候是人们悠然自得回归本真的时段。你会发现生活平凡而惬意,你会明白平淡简单就是美。在合浦,已经结婚的两个人都在这里,你不用饱受分居两地的煎熬,在你生儿女之后不用你担心接送孩子会迟到,一切有父母照看,你只管好好工作。在合浦你会体验到温暖而恬淡,温馨而怡人,这里才是我们的家。我哪里都不去,一辈子在这里,享受着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
2、模样
屋后背的竹林整齐地排列,屋顶上的瓦片被零落的竹叶压上厚厚的一层。
母亲在早晨的阳光下,搓洗着父亲换下来的衣衫,旁边水龙头的水哗啦啦地响着。
小黄狗坐在院子门口,警惕地四处张望,一丝风吹草动,它便健步如飞。
麻雀偶尔来院子里觅食,又匆忙飞走,唯恐遭受袭击。
秋天的阳光分外刺眼,村庄静悄悄的,秋风从竹林的缝隙从野草堆吹过来,也吹来了黄皮果熟透的气味;熟悉的龙眼味;那株老苦楝树已经老了,在阳光下上气接不到下气。
父亲这个时候已经在村里的润爱家看纸牌,用扑克牌剪开两半,然后抓到同样同色双对便糊了,跟麻将有类似。
院子里的黄皮果树,开始从一棵已经被母亲发展成十来棵,如i母亲的生儿育女,繁衍了我们五兄弟姐妹,这是她引以为荣的话题,我们是她的骄傲,她的成就感。
人的一生中,不求有大富大贵,平安健康便是财富。
日子在缓缓流淌,我们在日积月累中沉淀,积累财富,积累知识。
而我在忙碌的工作中,也充实着生活,文字在我生活中渐渐丰硕,当然,最爱的是写诗。
最喜的是中秋与过年,这两个重要的日子是家人团聚一起的日子。不管兄弟姐妹们距离多远,这样的日子,我们都赶回来相聚一堂,这一天,母亲和父亲是最忙碌的却是最幸福的,我们几兄弟姐妹在一旁侃侃而谈。
望着烟囱里炊烟枭枭,一种温暖,一股温馨在庭院里索绕,经久不息。
当晚霞散尽,黄昏的风大了些,竹子被吹得咯吱咯吱地响,
田野里的稻谷沉甸甸的,五浪江水一片寂静。
田埂上,看牛的牧童骑着水牛,吹着哨子,惊起一群白鹤,我又想起小时候,我釆撷着菜花,屁颠屁颠追逐着满地的蝴蝶,母亲在浇菜,笑起来的嘴角与黑夜里的一弯娥眉相似。
晚上,人们从地里回到村口,长尾茅鸡总是惊慌失措地钻进灌木丛,或密密麻麻的竹林里。
许多年过去,这些犹如昨天的播放的电影,一幕一幕在我脑海里翻过。每逢回到五浪江村,我脑海里依然有幅美丽的图腾,一个年轻妈妈在滔水浇菜,一个小女孩在田间撷着黄色菜花,追逐着蝴蝶。我想朋友们应该想到浇菜的是我母亲,撷菜花的小女孩是我。
3、春天,一切所向自然
春天,这百花争妍的世界,而我不甘心做一棵狗尾草,我只想做楼院里的一棵木棉花,穿着火红的袍子,耀眼在春天的臂膀,点缀春光;却又想成为一株粉红色的三角梅,安静地驻在阳台上绽放;而我依然安份不了,也想成为一株凤凰花,开到灿烂;还想做一棵守候千年的老苦楝,在村庄静观世事沧桑;或者做一朵自由自在的云。
不知道何时起,春天它悄悄地来了,它拎起裙裾,袖口拈满春风,从阳光下走来,从百花丛中走来,从一声声鸟鸣钻出来,从一群群互相追逐的蝴蝶中缠绵。因此,便有了一片花海,穿着春天的衣裳,着上美丽的妆容,红粉一片。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小朵野花,都充满了新的生命。这样的河山,这样的自然,你不醉,我可是醉了。面对这样的美,把那些不快,那些无所谓的小忧郁,统统丢在云淡风轻里,从村庄里的一团炊烟袅袅,从一解语花感悟中释然,从一抹阳光走出来,催生所有的春色。
这一切一切,在春天里所向自然。
篇5:描写故乡的散文随笔400字
独自坐在返家的客车上,车窗外的金黄与翠绿交衬着,犹如浩瀚的海洋在阳光下翻滚着绿色的波浪,这让我想起了故乡的稻田。
深秋的季节里,邻居晒在家门口前的大片稻谷,刚刚割过稻谷的稻田,闻着竟有一种香味,这香味似乎关乎着耕耘的收获,关乎着稻谷本身的香味,同时也关乎着故乡的气息!记忆中,我曾经也有过那样的亲身经历,不过,那是几年前了。
那时候我上小学,稻谷是用镰刀割的,割起来后,把稻谷弄在脚踩的机器旁,把稻谷放在机器上面,脚一踩,谷子就到了谷斗里了,当然,这是少数,大多数只接用谷斗打,即费力又时,而且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全身无力。如今科技发达了,不用脚踩了,直接烧油,把割好的稻谷,放在机器上,机器运作,高效,迅速。农民伯伯得加快步伐,才能赶得上机器的节奏,只不过在这个偏远的山村,田地分布不均,地势崎岖不平,人们还不能用自动收割机,不能像平原地区那样几分钟就可以收割一亩田,他们连拿袋子收稻谷的都被机器囊括了。
还记得在前些年,爸爸妈妈在田里,人可多了,哥哥、姐姐、姑姑,这些人都在里面,那时候妈妈身体可硬朗了,我用镰刀割稻谷都没有他用普通的刀快,于是爸爸就让我和妈妈比赛,我和妈妈一个人割一条道,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赢了!年少的我总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哪怕知道结果也要跃跃一试的那种,结果我只割到了一半,妈妈就把我这条道上剩下的都割完了,不出所有人的意料,赢的是妈妈。那时候,还有我和姐姐一起赛跑,那时候打谷子的是哥哥和爸爸,他们一人站在一边,我和姐姐一人跑一边,这时候的我们赛跑,会你争我赶,甚至有时候抱两三捆稻草在一起,这时候,家长会夸我们聪明呢!
那些往事,那些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啊!应该是我这一生中干农活的经历吧!再后到后来,我很少去稻田里干活,而是去了县城里上学,在上学的时间里,一到国庆节,我仍然会回来帮爸爸收谷子,偶尔想起那些年前的记忆,那热闹的收谷子的场面,如今,就只剩下回忆,也只有回忆了。
如今,在故乡,看看那收割机的运转,听听那谷斗的声音,看吧,那已经收割完的稻草,有一些农民伯伯会捆起来,给牛补给冬天的食物,也有一些农民伯伯会选择燃烧那些稻草,那浓浓的燃烧稻草的味道也是够呛鼻的,使我不耐烦的埋怨几句,才肯离开田里。
割稻谷,收稻谷是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最辛苦的时候,当然也是笑容最甜的时候,因为熬过了这艰难的岁月,把晒好的稻谷卖了,当钱花是最实际的,当然大多数是自己种来自己享用,那就足够了。
金秋九月,我举目环视着田野,像刚出笼的包子一样充满了生机!看着硕果累累的果实,我的内心不由自主的充满了喜悦,这都是我们播种的结果啊,没有春天的辛勤工作,没有春天的汗水,就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我看着眼前充满诱惑力的稻谷,我笑了。
【描写想念故乡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想念的故乡作文
2.想念故乡的散文
9.描写想念家的句子
10.描写故乡的好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