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综合练习
“TinaT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数据库综合练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数据库综合练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综合练习测试卷
人教版综合练习测试卷
一、填空
1、3.05米=( )厘米
7.005吨=( )千米
380米=( )千米
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2、计算:8×(125×13)=(8×125)×13运用( );870÷29÷10=870÷(29×10)运用了( );125×88=125×(80+8)=125×80+125×8运用了( )。
3、1.2里有( )个1/10,有( )个1/100。
4、铁塔运用了( )的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一边的长度不可能超过另两边长的( )。
5、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0.20,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6、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11×4=44
100-44=56
56÷8=7
(2) 25×4=100
72-47=25
32÷8=4
综合算式:( ) 综合算式( )
7、( )扩大100倍是3.12 ,( )缩小到原来的1/1000是0.17 .
8、2是0.02的( )倍、( )个0.23是230 .
9、290275900=( )万≈( )亿 (精确到百万位)。
10、把1.1 、1.91 、1.09 、1.19 、1.99 、1.909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二、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对的划“√”,错的划“×”。)
1、10.004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 )
2、两个小数相比,小数数位多的那个有可能较大。( )
3、572-64+36=572-100=472 ( )
4、算式:65+35×12-153的第二步应算乘法。 ( )
5、去掉1.65万的小数点应该写作16500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与1.4最接近的数是( )
A、1.39
B、1.5
C 、1.4001
2、计算218-79+82=218+82-79 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减法性质
C、加法结合律
3、小刚家离学校有600米远,在250米的平面地图上,小刚家离学校的图上距离是( )
A、24厘米
B、24分米
C、24毫米
4、小强和小明进行60米赛跑,小强用了10.1秒,小明用了10.09秒,两人的速度( )
A、小明快
B、小强快
C、无法比较
5、把一个小数先缩小10倍,在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与原数相比( )
A、缩小100 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00倍
四、计算
1、口算
640+36=
32×5=
4.3÷100=
3.04×10=
125×80=
20×700=
222-75-25=
15×8÷15×8=
2、下面各題,怎样简便怎样算。
72+28×51-31
168-65+32-135
125×32×25
67×103+67×2-67×5
3、列式计算
(1)用198-11×13的积,再加上33,和是多少?
(2)1000除草剂125乘80的.积减去路,差是多少?
五、按下面的描述标出各处的位置。
1、大门在教学楼正南方向500米处。
2、食堂在教学楼北偏东30°方向300米处。
3、体育馆在教学楼西偏南40°方向400米处。
4、学生宿舍在食堂正西方400处。
六、应用题
1、一个小餐馆平均每天要用掉540双一次性筷子,照这样计算,一年大约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筷子?(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是一名自行车运动员,他昨天训练时先在平路上骑了38千米,又在上坡路上骑了28米,然后原路返回,共用了6个小时,他昨天训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商场鞋帽柜前天售出皮鞋42双,昨天售出27双,已知皮鞋的平均售价是88元/双,前天比昨天多收入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师傅今天要加工一种零件,他前3个小时加工了48个,以这样的速度又加工了5小时,一共加工了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养殖场养了380只鸭,养的鸡比鸭的5倍少80只,鸡比鸭多多少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0千克大豆可榨出38千克豆油,用100吨这样的大豆可榨出多少千克豆油?合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综合数据库科科长竞聘演讲稿
综合数据库科科长竞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感谢办公室给予我参加中心科级职位竞聘的这一机会。我竞聘的职位是:综合数据库科科长。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
一、个人基本情况先自报家门---我,xxx,今年33岁,1974年出生于本市。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经历是:至20xx年在世纪电脑
城工作,历任电脑教师、培训中心经理、技术中心主管等职。20xx-20xx年,新巨人电脑公司培训部经理。2003年3月在全市公开招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政府办电子政务管理服务中心,从事综合数据库管理工作至今。
二、本人选择综合数据科科长职位的基本条件,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位,自我感觉主要有以下3个有利条件:第一,具有一定的综合数据科日常工作的实践经验,较为熟悉这方面的业务。从20xx年开始,我考入政府办公室,综合数据库的'日常工作由我具体负责,因而,我对综合数据科基本情况和工作职能比较了解和熟悉。这是能够和敢于选择这个职位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二,具有一定的这个职位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几年来,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我参加了电子政务本科的自考学习,20xx年获得了黑龙江大学的电子政务本科证书,为能够更好的作好综合数据库工作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三,具有一定的这个职位所要求实际操作经验。我在2003年独立完了综的综合数据库的第一版的开发,2004年,协助黑大同庆公司完成了综合数据库第二版的开发,并一直维护使用到现在。2005年,在领导的交办下,独立为市沉陷办开发了数据库管理软件,并调试安装到了市、区沉陷办和房产局,为我市沉陷区治理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谈一下应聘后的几点想法一句老话叫“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这次竞职的愿望不能实现,我会自觉服从办公室的安排,我会毫无保留的把我的经验、教训和不足告诉新任的科长,并借此机会对多年关心、理解、帮助、支持我和办公室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谢意。如果同志们信任我,组织聘任我做综合数据库科科长,我会一如既往,继续为领导和同志们服好务。从工作上大体有以下想法:第一,搞好学习,提高工作水平。歌德曾经说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要切实强化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知识素养和行政管理努力。第二、认清本科室工作在电子政务工作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并修定科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强化服务意识,为领导、同事和全市电子政务工作搞好综合数据信息服务。
最后,我想用三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我对办公室领导说,你们的信任和严格要求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我对同事们说,友谊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处处留心皆学问。我对自己说,保持一颗平常心,扎实工作,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3:《综合练习8》教案
《综合练习8》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了解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并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3、培养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继续训练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4、填写资料卡,继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
5、了解名言的意思并记住它们。
6、练习写好笔画较少的独体字。
教学难点
1、了解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训练用适当的关联句式来介绍文中的科学。
2、通过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和学当解说员等活动,了解煤的用途和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综合语文能力。
3、归纳梳理本单元所介绍的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并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进行介绍。训练信息整理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拼读多音字
1、有些汉字的读音不止一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这个字就叫多音字。
出示词语,自由拼读
zháo dān xìn mò
着火 担心 兴冲冲 吞没
zhuó dàn xīn méi
着落 挑担 兴奋 没有
2、同桌合作,一人拼读,一人评点
3、请若干对同桌当堂展示学习结果,并适时表扬。
4、比比谁的读音准,注意句中的多音字
(1)出示:
今天,我兴冲冲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当看到上海队先攻进一球时,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假如妈妈今年暑假能带我去迪斯尼就好了。
看到老人挑着沉沉的担子走在陡峭的山路上,我们不免有些担心。
他学习目的很明确,本学期也的确刻苦学习了,所以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自由读句,注意读准句中的多音字。
说明:
多音字的拼读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可以独立练习,在“读-评”的互动中,对发音的准确与否进行再次检验。同时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大面积的训练,且效率得到了提高。此环节中教师应重视巡视,当堂反馈需有针对性,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充的读句子训练,是把一些比较常见的多音字放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再来练习朗读,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二、查字典,选择正确的义项
1、查字典,独立完成练习
1)、清晨的街道上只有树上的几只小鸟偶尔鸣叫几声,显得十分冷清。
2)、爸爸整个冬天都坚持用冷水洗脸。()
3)、他每次看到我都冷冰冰的,从不主动和我打招呼。()
4)、这次技能比赛王良得了第一名,真是爆了个大冷门。()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4、练习说话,用两个表示不同意思带有“冷”字的词语说一句话
(1)自由准备
(2)交流
说明:
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是要强化训练学生养成的一个习惯。首先要给予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句子,查字典,选义项,尤其要照顾到那些动作比较慢的同学。让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理解了不同语境中“冷”的不同意思后,再训练学生造句,使他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三、把”选择“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1、口头完成练习
2、指名交流
3、“不是……而是……”是一组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在两个对象中选择的是——(后一个对象)
4、你能试着再用“不是……而是……”说一句话吗?
5、书面完成书上的练习。
说明:
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不难理解,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完成时引导他们先说后写。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读书要善于思考,这样才会有收获。今天,我们就要继续用边默读边思考的'方法学习短文,时间5分钟。
2、生在安静的环境下静静思考,书面完成填空。
3、交流并出示答案。
4、出示相应的图片
谁能当回解说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媒的形成过程?在讲解之前再轻声读读短文,重要的内容多读几遍,记在心里。
说明:
静心读文是检测学生了解媒的形成和用途的必要条件。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默读环境,其次限定必要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是很有必要的。短文后的练习难度不大,只要静心读都能写出来。当学生了解了有关媒的知识后,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当回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媒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
五、结合课文内容用“因果”句式说话。
1、独立完成表格
2、小组交流,试着用“因果”句式向同学介绍
3、集体交流,点评
说明:
表格中的内容是对本单元课文中所介绍的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的回顾和归纳,所以这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学生在用“因果”句式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句式,如“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对于这些表达老师要予以肯定,并对句子结构上的不同作适当归纳。
六、熟记名言
(出示名言。)
1、自由读。要求: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读。
3、读了这些名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身上也具有这种敢想、善思和踏实的品质?
4、读读、背背。
说明:
这三句名言都是在告诉学生,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首先,在学生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积累,说说还有哪些人身上具备这样的品质,从而懂得句子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并激发学生要向他们学习的热情,然后采用读、背等多种形式进行积累。
七、指导观察,掌握书写规律
1、仔细观察今天写的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独体字)
2、这几个独体字的笔画都较少,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笔画的先后顺序。
3、小组学习,书空
4、交流,重点指导“凸”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6、写字作品展示,评议。
说明:
“欠、占、匀”三个字的笔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困难不大,“凸“相对来说有点难度,可以通过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来解决。同时,对于目前阶段的孩子,仍要注意教育其端正态度,提醒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篇4:虚拟语气6--虚拟语气综合练习
虚拟语气6--虚拟语气综合练习
EXERCISE (虚拟语气综合练习)1. If he ______ finished his dinner a little sooner, he wouldn’t have missed the 8:30 train.
a. would have b. was c. had d. had been
2. Helen couldn’t go to France after all. That’s too had.
I’m sure she would have enjoyed it if ______.
a. she’s gone b. she’ll go c. she’d gone d. she’d go
3. Ring me up tomorrow so that I _____ remember to come to the meeting.
a. must b. would c. may d. were to
4.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______ true or not, we must be vigilant.
a. be b. are c. were d. is
5.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how man ______ without the sun’s energy.
a. could live b. lives c. had lived d. is living
6. Were it not for the friction exerted between the tires and the road, the vehicle ______ started.
a. can not even be b. could not even be c. should even be d. be not even
7. What would happen, if you ______ the rules of the road?
a. not observed b. do not observe c did not observe d. observe not
8. The manager of the hotel requests that all the guests ______ after the mid-night.
a. don’t make loud noise b. couldn’t make any noise
c. not to make low noise d. shouldn’t make loud noise
9. Even if I had known her address, I _______ time to write to her.
a. can not have had b. might not have had c. will not have had d. must not have had
10. Be the consequences what they ______, I will not shrink from doing my duty.
a. may b. will c. would d. were
11. Given more attention, the work ______.
a. had been better done b. will be done better c. was better done
d. could have been better done
12. ______ for your help, we’d never have been able to get out of trouble.
a. Had it not been b. If it was not c. If we had not been d. If there had not been
13.Had Paul received six more votes in the last election, he ______ our chairman now.
a. must have been b. would have been c. were d. would be
14. It was essential that he ______ the contract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
a. signed b. sign c. had signed d. signs
15.I ______ you a valuable present for your birthday, but I was short of money at that time.
a. would like to give b. liked to have given c. would have liked to give d. like to give
2. The instructions ask that he ______a red pen or a pencil.
a. not use b. don’t use c. can’t use d. mustn’t use
3. Your advice that Mr. Smith ______ here for another week seems acceptable.
a. stays b. stay c. stayed d. will stay
4. Mr. Johnson prefers that she ______ with him personally.
a. speaks b. will speak c. speak d. would speak
5. But for their common efforts, they ______ achieved so much in their research..
a. could have b. will not have c could not have d. have not
6. If only you ______ try a little harder!
a. had b. would c. will d. have to
7. I wish I _____ the play on TV the other night.
a. will see b. saw c. had seen d. would be
8. The earth behaves as though it _____ an immense magnet.
a. were b. was c. had been d. would be
9. Rather than ____ the risk of losing his job, he came to terms with them.
a. to run b. run c. running d. ran
10. His wife would rather they ____ about the matter any more.
a. were not talk b. don’t talk c. didn’t talk d. haven’t talked
11. John says that he wishes he ______ in New York now.
a. have been b. be c. is d. were
12. It is about time he _____ a job settled down.
a. finds b. should find c found d. had found
13. His proposal is that the machine _____ repaired at once.
a. is b. is being c. would be d. be
14. I’d just as soon you _____ the sad news.
a. were not knowing b. didn't know c. knew not d. don't know
15. She listened carefully ______ she might discover exactly what he wanted.
a. so as that b. in case c. providing d. in order that
16. The librarian told him to return the book in time so that others _____ a chance to read it.
a. may have b. would be having c will have d. might have
17. You ______ back before Sunday.
a. have come b. should have come
c. shall have come d. were coming
18. He made a suggestion that everyone _____ a story.
a. can make up b. would make up
c. should make up d. makes up
19. The police chief ordered that parking _____ on Main Street during the rush hours.
a. be prohibiting b. is prohibited
c. was prohibited d. be prohibited
20. He ______ killed last night if he had taken part in the surprise attack on the city.
a. might have been b. might be c would bee d. had been
21. ______ so busy, I should call on you.
a. If I’m not b. Was I not c. Had I not d. Were I not
22. He looked at me as if I _____ him in a foreign language.
a. had addressed b. have addressed
c. addressed d. was addressed
23. Mr. White was very busy, otherwise he ______ before now.
a. mustn’t reply b. would have replied
c. will have replied d. must have replied
24. I had hoped that he ____ the game, but the other boy played better than he.
a. to win b. winning c. would win d. wins
25. Many of the man-make objects look as if they ______ made from real natural materials.
a. were b. will be c. had d. have
26. I dare not tell you what he did for fear
篇5: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2.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1、口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13题。
让学生把口算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同桌同学互相订正。
2、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1.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让学生先自己写,写完后说一说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分别是根据什么关系写的。
2.做练习十二的第15题。
写出两小题的得数后,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根据什么关系写的。
3.做练习十二的第16题。
第(1)题,既可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上加数再加一遍进行验算,又可根据一个加数 = 和一另一个加数的方法用减法进行验算。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验算并说一说两种验算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第(2)题,两种验算方法都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进行的。做完后,也要让学生说说验算的依据,以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据地思考问题。
三、简便算法
1.做练习十二1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各题是怎样计算的。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8题。
四、选做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做下面的题。
1.做练习十二的第19题。
左边一题,可以利用学过的简便算法: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上数的和来做。
5251—900—86
= 5251—(900+86)
= 5251—986
= 4265
所以应填4265。
右边一题,因为5251—500= =5251—(500+ )得到500+ = 986,所以应填486。
2.做练习十二的第20题。
这道题是一道式题里有时要运用几种简便方法,如第1小题。
145+263+55+198
= 145+55+263—198(用了加法交换律)
= 200+263—200+2(用了减去接近数百数的简便方法)
= 265
做题时,最好让学生将计算过程全写出来。以便订正时,说出每步计算的依据。
3.做练习十二的第21题。
让学生独立做,答案如下:
□—△—○=□—(△+○)
在选择之后,可以举出几组数来检验。
4.做第58页的思考题。
先不提示,证学生自己做。答案如下: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篇6: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学习《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和爸爸之间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XX我想对你说》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我们在生活,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二、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补好文体。
1)要易写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题材料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的内容。
2)要确定体裁。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是写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阐述某个道理。
3)、内容健康
3、要选好材料。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学生选材,互说。
四、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篇7: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习习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习,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习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习,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习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习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习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习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习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周恩来的故事,让学生走近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七)写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师提示:注意今天我们抄写的句子中有顿号,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时,用钢笔抄写句子,注意细心认真,防止因抄错而污损本子。
2、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完后,小组评议,推荐一份最优秀的学生作品。(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当……)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说明: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及时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强调细心、认真的写字习惯。
篇8: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体验集体练习的作用和个人价值。
二、教材的选择
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强、好动、配合意识较缺乏且素质练习较单调、枯燥、乏味等实际情况,以“游戏”为主线,组织集体跑、跳等综合素质练习,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明确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三、课的过程分析
采用“激趣导入──愉悦身心,掌握技能──体验乐趣,交流探究──学会合作”的三维结构。
1.激趣导入:学生在游戏练习中树立合作学习观念,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愉悦身心:学生创编二人操练习,教师适时给予引导、鼓励与评价。
3.增进合作, 掌握技能: 观看技术图片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并表演、交流、评价学练情况,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4.娱乐健身:将民间“推圈圈”的活动内容(利用废弃物──轮胎)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与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5.集体(合作)游戏:使学生树立群体责任感,体验到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协作精神。
6.恢复身心:在音乐伴奏下,师生放松。同时,回顾学练效果,要求学生课后设计一套合作学习方案。
四、教学效果预计
使95%以上的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体验到个人在集体练习中的乐趣、作用与价值;预计课的平均心率为145~155次/分,练习密度43~46%,最高心率:170~180次/分。
五、教学器材
录音机1台、挂图3张、松紧带5条、轮胎5个、学练评价一览表1张。
附:课后评价表与作业
内容
评价事项
得分
运动场上的行为规范
1.快乐与他人合作学习
2.学习兴趣的提高
3.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技能和素质
1.懂得集体完成跑、跳等技术
2.速度、力量、协调性增强了
3.自信心增强了,心理水平提高了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思考与判断
1.能在思考中进行学习
1 2 3 4 5
知识理解
1.明确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3.初步学会创编合作学习方式
1 2 3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理解最深刻的事情
拟一套合作学习方案
课的反思:
1.完成目标情况:
力争使95%以上的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体验到个人在集体练习中的乐趣、作用与价值。
2.预计运动量:
练习密度:43~46%;平均心率:145~155次/分;最高心率:170~180次/分。
学练评价一览表
组织队形一览表(部分)
点评:(综合素质练习──洪明忠)
这节课是一节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课,面对着学校场地小,器材不足,班额数大,影响上体育课的情况下,洪老师精心设计了本堂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堂主要围绕以合作学习为目标,选择了两人、三人和多人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练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使身心得到了锻炼。
2.课的开始,教师围绕合作学习设疑置问,引导学生踊跃回答,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及个人价值;练习中,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每位学生基本上学会创编两人活动操练习。
3.在课堂教学主要部分,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观看各种图片,建立概念,为接下来创编合作学习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4.为了检验探究性学习成果,各组通过观看合作学习图片,小组长组织创编合作学习内容,最后由教师组织成果展示,师生参与评价,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5.最后,洪老师选用了民间:“滚铁圈”和集体“钻山洞”练习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集体配合意识,使课堂所学到的一些技能能延伸到课外。
但本课学生在合作学习进程中,教师设置的探究内容深度显得不足;另外,本课学习和练习内容偏多些,这样不利于技能的掌握。
篇9: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通句子和段落,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表达有条理,中心突出。
3、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乐写、愿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
2、激发学生喜欢积累的情趣,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我的采蜜集,结合课件展示,想象着吟诵读读背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正确评价自己。
2、让学生体会在大自然里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
3、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乐写、愿写。
重点用多种方法朗读采蜜集和读读背背
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表达有条理,中心突出。
教学环节与预设:
第一课时
一、对本单元整体回顾
孩子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文章?请大家回忆一下,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可以是自己的独特感受,也可以用书本中的好词好段来谈一谈!
二、采蜜集
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的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用积极、自信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精彩的句子,(出示采蜜集里的话)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这对于你今后的生活会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从容、坦然地面对平凡,平凡不是平庸,平凡的人一样能够风险,一样能够创造非凡,我们应守护住自己心灵的纯洁和善良,使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得以体现。第二句话旨在启发人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看生活、看人生、看世界。他告诉人们,如果用欣赏的态度看周围的世界,用美好的心灵看周围的人,世界便会更加精彩。第三句话则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就必须有付出。
三、读读背背
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漫步在田间小路,体会那份悠闲自在;有没有在大自然里尽情享受它赐予我们的无限快乐。谁愿意将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请大家读一读《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读文,先扫清字词障碍再谈感受,然后全班交流,并带着这种感受读。
在学生初步感知这段文字之后,教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作者及其创造风格。
请大家带着这种自由自在的另一种幸福感,去试着背一背这篇文章。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
一、说说你心中的他人
同学们,每个人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一个评价,你想先来说说谁?可以是自己的同学,家人、朋友等。
二、说说别人对你的评价
你知道别人对你是怎样评价你的吗?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对方,小组说一说。
三、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
你是怎么理解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这句话的?你怎样才能从这面镜子里找到自我?和大家交流交流。并说一说今后你准备怎样做。
【数据库综合练习】相关文章:
6.数据库应用简历
10.Android数据库操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