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初中日记500字
“拉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清明节的初中日记500字,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清明节的初中日记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篇1:初中清明节日记
不得不说,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了,我们要给已经去世的亲人们上坟,其中,就有我的亲人。
首先是老爷爷和老奶奶。
我好可怜哦!我还没出生,老爷爷老奶奶就死了。于是,我们踏上了上坟的路。
在路上,汽车蹦呀跳呀,山路十分不平整。到了,我们到了一个小山坡,于是我们上去了。
坟前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字,其中有我的名字!也有哥哥、弟弟、姐姐、爸爸、姑姑……的名字,数目不可计数。开始上坟了!首先,我们拿起许多好吃的,有苹果、鱼肉、蛋、酒,还有点心。我问爷爷为什么也要带点心。爷爷说这是老奶奶最爱吃的点心。“哦,那老奶奶会吃掉吗?”我迷惑不解。“会的。”爸爸回答。
放完吃的,爷爷开始烧黄纸了,气味很大,呛得慌,烧完我们还要叩头,没人叩三个,包括大人们。叩完后,我们该走了。可我不想走,我在想,老爷爷和老奶奶会伸出手来,把这些吃掉吗?
篇2:清明节日记 5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更多相关的文章:
1.清明节日记300字左右
2.清明节日记大全
3.清明节踏青日记
4.四年级清明节日记
5.清明节祭拜日记
6.写清明节扫墓日记
7.四年级小学生清明节日记200字
8.清明扫墓日记800字
9.清明节日记200字二年级
10.有趣的清明节日记200字
篇3: 清明节日记500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为纪念英勇牺牲革命先烈,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为今天扫墓,昨晚我还特意让妈妈教我做两朵小白花呢。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扫墓用的花可都是她们亲手做的,我想我也得自已亲自动手才能显得更真诚些。
吃过饭我们准备出发,老师给我们分好小组,每个小组配一个小组长协助老师管纪律。我们一组共有七个人,我是组长。分好组,我们就出发,一路步行来到烈士陵园。今天天气情好,所以来到烈士陵园扫墓的人也特别多,不光是我们学校,还有其他学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来纪念革命先烈。
大家排好队,按顺序在纪念碑前鞠躬、献花,寄托对革命英雄们的崇敬和哀思!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你们的崇高,有你们的无私才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
同学们在英雄纪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生活在无战争的时代,为此我们应该庆幸,也更应该感谢与怀念带给我们这一切的烈士们。
篇4:清明节日记500字
清明节扫墓、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节,所以这首诗一向回响在我耳边,虽然我没去踏青、扫墓,可我也能感觉到人们急切的情绪。
人们都开车到郊外烧纸,很呛。我被呛咳嗽了好几次。
清明我们去泡温泉,我舅舅的爱好是除了泡温泉,还是泡温泉,所以每个节假日几乎都去泡温泉。我们开车在路上,看到了许多烧纸的人,他们很悲伤的样貌,大概是回忆已故的亲人吧!
今天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但是,我还是快快乐乐的。因为清明节是节日,过节不能高兴吗?
清明节是一个有好处的节日。
篇5:清明节的初中日记
清明假日,解江哥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回家,他和二姐早上去上坟了,在贾村等我们回来。这时我正开车往贾村来,到了贾村也见到解江哥和二姐,就和三姐一起去直堡村上坟。
先到村口的老坟地里,给老爷、爷爷和五爷的坟头上各压上烧纸,这是上坟的一个习惯,是告诉先人们他的后代来祭奠了。袅袅的青烟,带着后辈们思念直通天国,愿先辈们都能安息。
老坟中,老爷的坟上香火不是很旺,今日还有我这一辈知道这是老爷的坟地,往后下一辈有几人能知道这是谁的坟茔呢?按照周礼中,帝王要祭奠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人一庙,庶人只能寝祭。以此类推,如果只祭奠父辈为庶人,能祭祖辈可以为士人,祭奠到高祖可以成为大夫矣。但愿我们的`祖坟能有三世、五世、乃至于七世之后还有香火和纸钱!护佑他们的子孙后代进入士大夫行列!
上完老坟,来到塘库岸生产队的集体坟墓地里,那里有爸妈和十大的坟。父辈中,他们弟兄两个是最没有福气的人。我们家的日子才刚刚起步,爸爸却病了没有享受一天的福,仅仅是看到了好日子的希望而已。妈妈还可以,她还可以和儿子过了几天城里人的生活,也见到了自己的孙子。在她们那代人思想里,如果没有孙子那是要比别人笑话的!
看看,墓碑上爸妈的名字,不觉泪留满面。此时回想起在那个年代里,爸爸一个人挣工资,家里五个孩子还有三个老人,那些“艰难困苦繁霜鬓”的日子,他和妈妈怎样渡的。但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家庭却没有那么多的悲观,家里就是吃包谷榛就酸菜,却也其乐融融,就像庄子说的那样,我们家穷,但不困。这就是父母留给子女最大的精神财富,今天在我的生命中,无论遇见多大的困难,回想起我们虽然贫穷但却怡然自乐的家,就会感到有无穷力量。
上完坟走出地头,遇见永田在浇地。顺便看了四妈,四妈已经老梗了一年多了,现在人廋完了,也认不得人了。永田给她买了气垫床,她一个人睡在房子里。眼睛虽然看着人,但是却没有神气。尽管我明白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谁也逃脱不了,但真真的落在自己亲人身上时却难以接受。
直堡村巷子里,原来繁华的街道,原来熟悉的老人们大多都已经走了。正是他们所拥有的这个村庄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是我的精神生命之根。但今天这里却已物是人非,儿时的伙伴都已各奔天涯,而这个村庄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也许再等3—5年将会被大西安建设的推土机夷为平地,所有村里人让都被集中安置在马庄居民小区里,这里的乡愁将无处可寻觅!
回到直堡村老家的院落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唯有这个核桃树依然孕育着新芽!
中午在三姐家里吃饭,席间凯凯的儿子喜宝和女儿糖糖娃,还有欣欣的女儿陆呗呗,三个小孩闹腾的样子,很像但年的直堡村呀。三姐说妙妙的那个郑闻一来了才热闹呢!这个时候的贾村宛如当年的直堡村呀!
晚上会到家里,看了董卿主持的《阅读者》栏目,正好说的是告别。正如栏目里说的那样,古今中外,千古以来人世间的千种风情,无外乎就是生离死别,告别、离别是人生的常态。对此我们应该平静的接受,勇敢的面对每次的“告别”。
告别直堡村,我们有了更大的舞台。告别父母,我们却扛起了家的重担,成为下一代人的父母!告别是痛苦的,但唯有告别,才会有新的精彩!
【清明节的初中日记500字】相关文章:
3.清明节的初中日记
10.清明节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