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邂逅凤凰城散文

邂逅凤凰城散文

2024-09-10 07:32: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vm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邂逅凤凰城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邂逅凤凰城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邂逅凤凰城散文

篇1:邂逅凤凰城散文

邂逅凤凰城散文

凤凰,光是名字已经美不胜收。

坐上从怀化到凤凰的班车,我可以在安稳的小睡后到达神秘的目的地,但路途出乎意料的弯曲,多次在潜睡中被“残忍”地晃醒。3月到中南的湘西,依然笼罩着雾气的馨香,山间的新绿似少年青春的模样在眼边滑过,这里的山没有云南的高,但是多了一层幽。

车子停一个街口,往前走其实是个桥口。顺着桥侧面的石板楼梯直下,映入眼帘的是条碧青的河,后来才得知是沱江。两岸是安静祥和的房子像是藏着古老的秘密。这里的风景总体有种墨绿灰的色调,像是刚收笔的水墨画。其实,来这样的水乡应该是夏季来最好,相对整片中南大地的火热,来到这可以享受沁心无比的凉意。

来到这里时,天色渐暗,凤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美丽的黄昏。

今晚要在这里歇脚,我们打算住这里特色的苗家吊脚楼。吊脚楼是半干栏式的建筑,这样的建筑要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历史,是居民们依山就势而创造的发明。远观时,悬空的房子下长着细长的`“腿”。底层是不宜住人的,多半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来到客栈里,像是走地窖般地来到房间,人居住的房间一般在二层,我们其实是悬空在水面上的。当掌柜将房门打开时,有种潮湿气息向我扑来,这里好像深锁了一段时间,掌柜在最快时间内擦净早和床梁依赖在一起的灰尘,抱来干净的床褥。一切都略显陈旧,唯独那床在陈旧中最美,那应是套苗式家具,像个精致的小屋,精美的雕琢在抹去尘灰后尽现眼底。苗族本是尚美的民族,在不同支系的领域中,始终没有失去一种美的意识,其中贯穿万物有灵的原始理性和图腾崇拜的巫文化,可谓在银饰中体现的最为彻底,蝴蝶、鸟以及不同于中原传统文化的龙等图腾都遍布在银帽、银衣片、银腰吊饰等饰品上,我感觉银饰更多有一种“穿”的概念而不仅仅只是戴的意义。还有苗族充满神秘的盅,有很多未知的秘密,苗族在少数民族美学、民俗学、文学研究中占有大片重要的领域。

夜幕降临,苗族新娘在深锁的重门后痴痴地等待归人,慵懒的猫在眯着眼,船夫挥手送别今日的船客,“画中”的房檐边镶满了彩虹色的亮灯,小船停泊着,荡出细柔的水波。我不愿出去走动,在这沱江边,只想安静地倚着窗台,不时探出头俯看脚下的“长腿”,由心体会这里的每一份美丽。

清晨的石板路透出莹亮的雾气,古意盎然的店铺刚打开橱窗。早安!凤凰。

细雨拍打着瓦檐,姑娘唱起幽婉的歌,古城确实是块宝地,似乎灵魂可以在这里安稳的栖息。即使是灯火阑珊,人群散尽之时,也可细细揣摩出一种无限的魅力。我也曾在古城生活过多年,那里有最美的花,骤雨过后,有和暖的夕阳,到了夜晚,还有轻轻抚慰你的月光。我想,在这里即使是令人消瘦的心事也会悄悄逝去。即使在清晨时分,凤凰当地的居民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在这条芳香的河边,踏过虹桥,涉水而过,芙蓉千朵,这是个水草丰美的世界。

三月的凤凰,依然有强势的寒意,可乐的是,我吃上了这里的特色小吃―米豆腐,口感介于大米和豆腐之间,呈小块状,佐有浓香的牛肉汤和爽口的葱花,吃后寒意从身体里一扫而去之时口齿留香。凤凰的饮食自然是特色的苗味,血粑鸭、苗乡腊肉、姜糖以及杂豆米粉等,都已经有成熟的制作工艺可供游人带走。与虹桥相连的一条街上,一到晚上,摆满大大小小的烧烤摊子,在烤炙的肉香中还伴有清香的草药味。

沈老是凤凰的名人,他是现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世人开始透彻的了解凤凰便从沈老的笔下开始。他二十岁以前都在湘西生活,他时常称自己是“乡下人”。沈老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窗花小巧别致。他在这里度过了他一辈子最魂牵梦萦的童年。在这里的几家大小的书店、邮局和咖啡馆,无不在架子上摆满沈老的书,他的文笔清新流利,充满人性的美好。《边城》是他以湘西为背景最为著名的作品,其充满牧歌式的烂漫,他用一种温柔的笔调书写人情,他曾经说过:“那是与我过去情感相似的牧歌。” 脚下踏着湘西的土地,仿佛翠翠的歌声就在耳边响起,我相信爱的本质犹如生命的单纯和温柔。沈老的墓地在听涛山下,在奔波的一生结束后又回到了这片宁静的地方,这里有绿荫的树木环绕,时有鸟幽鸣,泥土里不时散发潮湿的气味,像是暴雨滂沱后的记忆。墓地在一块狭长的草坪上,立有一块的石碑,我将午后清润的花环放在石碑旁,人之温爱,不需要浮华的翼,我想这才是最本真的人生。

鬼才艺术大师黄永玉也是凤凰人,他是沈老的侄子。记得我是在上高中时在书上看到他的画作,那是本阿诗玛叙事长诗集子的封面,他的风格独具特色,画面线条有种自然的过度,阿诗玛的五官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唯美,但多了一份真实,并用炫丽的颜色诠释色彩碰撞的美感,但是颜色的浓郁有着一种清丽的透感。阿诗玛的表情中没有温柔的表现却有着坚定的倔强和勇敢。纵观他的画作,富含着强烈的浪漫主义,你定会以为这些画是年轻人的作品,其实幕后是个叼着烟嘴的可爱老头。我在凤凰买到他的游记式画作,精致的小本里有黄大师珍贵的欧洲生活小记和插画,他卓睿的才情和风趣的谈吐对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穿过这里充满相思的小路,这样的天气真好,风很轻柔,化为满园的郁香。初春时,绿荫依旧,真想夜夜举杯欢庆着我这青春时的珍贵。车窗外,夜雾漫漫,我露出稍稍疲倦的微笑,云淡风轻地与这个地方握手寒暄。

凤凰,当花满枝头,却又别离。

篇2:邂逅凤凰优美散文

邂逅凤凰优美散文

久久地生活在城市中,生生目睹着泥土。绿荫与草丛被高高的、无边的建筑群疯狂地蚕食,不禁内心惶然。

脑海中似有一个轮廓,淡淡的,模糊的。却以强硬的姿态闯入梦里。那究竟是何方所在?梦中,它给予我惊鸿一瞥,又在镇住我魂魄后急急地消失了。我伸手,抓不到虚无的影子。

你可知,我流连在混沌中,只为寻见你的面容。我坚信我将认出你,路人的面容都相同,唯你最不同。遗憾的是,我从不曾遇见过你。记忆中的.图影褪色了,思念却扎了根。我不曾谋面的爱人,你可了解我对你的向往之昭然?

我缠绵在月月年年的寻觅中,终在内心的涟漪将要平静时,与你相遇。是你有意挑逗我的热情么?在山穷水尽中再度幻出柳暗花明。

这一年的夏季,我踏上了凤凰这一片土地,虽是过客,却似归人。当我跋涉在朝觐你的途中,险奇的山谷间,流水载着落花与我同行。峰顶的云雾缭绕,是你对我最后的防线,还是为我们故事开场所设的帷幕?

相遇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壮烈,你只是安静地出现在眼前。突如其来,又顺理成章。“凤凰”是你的名字,游走于这座城中,我毋须找寻方向,处处都是我的归途。古道上游人来往如织,却并无一分城中的喧嚷。沿街都是品种繁多的小铺,为每一个来访客人造就一分美好。依水而建的客栈、酒馆比比皆是,使人在饮食起居中都能享受到波光的温柔,领悟出浪花的韵律。

徘徊在虹桥之上,我望着这古城的格局,清晰了那曾经令我魂牵梦萦的轮廓。走下虹桥,我发现了一家售寄明信片的小店,挑选了几张心仪的,在窗边找个位置坐下,在卡片上记满我对友人的祝福,讲述这一行中的见闻。写得累了,便抬头望向窗外,粼粼的水光映在桥上,给那厚重的砖瓦绘上了灵动的色彩。江上有人放歌,陌生的苗语同样带给人熟悉的感动。再检查一遍明信片,看看是否遗漏了哪位朋友,确定无误后贴上邮票,丢进邮箱,等待某日它能到达目的地。

旅行的最后一日,我泛舟江上,触摸古城的底韵。清凉的水吻过手指,水底的绿藻舞着腰肢。为这数不尽的风流的醉心,我已不知今夕是何夕。船轻轻地晃着,不知不觉间,眼前所见又还原成了当初那迷离的轮廓。莫非是这“凤凰”知我将离去,担心我不舍,又化作了我梦中的影像以免伤怀?

凤凰,我的爱人,或许这一遇便是你我的缘。我千里迢迢地寻见你,与你相知相偎已将所有缘分耗尽。从此你我远离,天各一方,还有那依稀的旧影维系着我们,便不会相忘。

你属于千万人,亦只属于我一人。你我之间,却应了那句诗——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篇3:走进湘西凤凰城散文

走进湘西凤凰城散文

曾经因匪患而闻名遐迩,使人望而却步;如今,却以美丽而誉满天下,令人向往——这就是湘西凤凰城。

在没有走进凤凰城的时候,常常在梦里想着凤凰城。梦里走进凤凰城,如同走进沈从文的书里。那些平躺在记忆里的一行行文字被渐渐唤醒,纷纷挪动,化作一块块青砖,一幢幢小楼,融叠进绵绵延伸的街景;又如同走进了黄永玉的画里。那些垂挂在脑海间的凝固的吊脚楼、虹桥,在彷佛的瞬间,变幻似地在岸边排列,在水面跨越,并随着江水的荡漾越发灵动……这些清幽而淡雅的梦境,却在步入南华门的瞬间,自然融化在凤凰城的阳光、空气里,无声无息。

传说,凤凰城得名于相距五十里路之遥的凤凰山。其山处于群峰之中,形状若鸟,昂首展尾,人们据此形称之为凤凰山。虽城之形态固不可与山相比,但其美丽之景象却也不辱其名,可谓名符其实。

凤凰城之美,美在古朴。高高的城门楼矗立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以不变和醒目的姿态彰显着久经风霜的履历,以及作为城的主要标志的荣耀。一道厚厚的城墙围出了一片天地,围出了一方安宁,也围住了历史。一块块厚实的青石板平铺出一条条街道,光溜溜的板面上,记录着匆匆行走过的脚步,复叠着岁月的痕迹。临街的两旁,排列着一间紧挨着一间的店铺,并绵绵延伸着,几乎看不到尽头。其中,有平房,也有小楼,形成了一道参差不齐的屋檐边际线,在阳光照射下的阴影里犹如微缩的起伏山峦。而斑驳的砖墙,陈腐的木板门槛,则固执地坚守着不容置疑的本色,尽情袒露明清的韵味。街道后面不乏深深的庭院,幽静的小巷,那里珍藏着走出了大山的文人们的一大把童年梦想,也流传着关于“赶尸”,关于“巫盅”的神秘。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时有背着背篓的男女穿行其间。看着那些黝黑的脸庞,微微前倾身姿的人们,使人不由地顿时生发出些许疑问和关切:他们会不会是翠翠、傩送那一辈人的后代,他们是否还在继续演绎前辈的故事?清清的茶峒小溪,是否还能容纳那条破旧的渡船,以及那些曾经流行的独特人间风情?看着那些在背上颠颠颤颤的竹编背篓,也不免使人想起一首歌——《小背篓晃悠悠》。“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那优美的音乐旋律,那质朴而真挚的歌词,凸现的是背篓里的浓浓情感。作为一种趋势,背篓作为承载生活重负的色彩正在渐渐消退,而那种割不去的.情结,却在人们的心中烙下了一种卸不下的重负,随着脚步的移动晃悠晃悠……

凤凰城之美,美在自然。古城因山得名,又与山相依。苍翠的南华山像一道巨大的背景幕,衬托着古城的门楼、城墙、房屋、街道,还有冉冉升起的袅袅炊烟。在有雾的时候,城便被山拢在怀里,一切都进入了朦胧。在有太阳的时候,山便敞开了胸怀,城便彷佛成了一个平静的港湾,那些形状各异的民宅宛如船似地停泊在碧波上。也许,正是这种山城相融的轮廓,赢得了人们最初的赞叹。

古城之美,还得益于旁水。一条沱江像玉带似的缠绕着古城的北部边廊,给古城平添了几分江南水乡似的秀丽色彩。站在江边,一阵阵微风从开阔的江面上吹来,给炎日夏天送来一份份荫凉。江上,几片渔舟在荡漾,几只鱼鹰在渔翁的口令指挥下,一会儿扎入水中,一会儿浮在水面,不时扑腾出几点水珠,几许涟漪。也有载着游客的乌蓬船,在艄公左一篙右一篙的撑动中缓缓向前,那些穿着桔红色救生衣的游客,有的在指指点点,有的在照相,有的则在高歌一曲……在不远处的江中,一座叫作“跳岩”的奇特的桥上,像蚂蚱串似的排满了好奇的体验者。在跨越一个个石墩的前行中,不时有人踏入水里,不时引来一阵阵开怀大笑。对面的江边,有一群姑娘在捣衣,一阵阵此起披伏的杵声,久久回荡在平静的水面……

坐在乌篷船上,船悠悠向前,心悠悠舒坦。水面细浪微微蠕动,水色晶莹碧透,青青的水草,在水流的揉抚中,轻轻挪动、伸展。那些小鱼、小虾轻快地摇动着尾巴,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又倏地窜入水底,躲藏得无影无踪。岸边,高悬着的吊脚楼,壁连着壁,檐连着檐,延伸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挂满屋檐下的红灯笼,在风中晃动,时下流行的乐曲正从楼里飘来。据说,这一带是最具古城情调的地方。每到端午,这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龙舟竞渡。稍后,作为对划龙舟者奖励的成千上万只鸭子,纷纷被从吊脚楼的窗口甩出,任人捉拿,便在江中形成了众人跃水追鸭,鸭在水里窜逃的有趣而热闹场面。每到晚上,吊脚楼被各种灯饰装点得五彩缤纷,光怪陆离。间间房里轻歌曼舞,杯光交盏,犹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人沉醉不知归路……随着艄公手里竹篙的起落,小船一路经过了虹桥、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眼前呈现着一幅幅重彩浓墨的山水画,使人如同进入了唐诗宋词的意境里。

或许,凤凰城就是一本厚重而神秘的书,越读越有味,久读而不厌。或许,凤凰城就是一幅风情画,越品越觉得美,使人陶醉、超然、留恋。

篇4:凤凰城记经典优美散文

凤凰城记经典优美散文

湘西是个神秘的地方,从重峦叠嶂里飞出一只凤凰毫不稀奇。

凤凰城便是那只凤凰。

凤凰城不错,有个好名字;凤凰城历史不久,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凤凰城不大,只有一条街一条河。

凤凰城的名字很迷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我也不例外。据说凤凰城美丽的名字与一座山有关,而我最喜欢的却是那条小街。

面前一条小河,踏着河上的石桥走过去,进了一条小巷。走出小巷,面前还是一条小巷。不过,这条小巷长长的,那条小巷短短的。这条小巷长长的,往东看看不见头,往西看看不见尾,只好往上看。巷子两边是两排房子,各有三四层高,头上广阔无边的天变成一条窄窄的缝隙,犹如一条白色的丝线悬挂在空中。两排高高的房子夹着一条窄窄的巷子,人仿佛掉进一个深井里,幸运的是可以看见天,可以自由呼吸,可以左右走动。

一条幽幽的小巷子,诱人。

最有趣的要数坐在巷子的台阶上看行人。往巷子的西边看,我看见一个男子肩上挑着一担蔬菜缓缓走过来:小小的男子,小小的担子,小小的步子。我看着小男子一点点长大,小担子一点点变大,小步子一点点变快,由远而近的`脚步声一点点变大。他走到我面前,我发现他比我还高,担子并不重,他的步子很快,似乎要赶着往家走。在担子换肩的时候,我看见他的扁担几乎碰着两边小巷的墙。脚步声由近而远,步子由快到慢,人由大而小,最后人消失在无尽的小巷里。

呵呵!我笑了,一条袖珍巷子!

巷子里人很少,我看见一个男子推着一辆平板车迤逦而来。车子吱嘎吱嘎的声音由远而近,车子由模糊而清晰,人从小到大。推车人走过我身边,看见我好奇地看着他,他也好奇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前行。我看见车子塞满了整个巷子。车子的吱嘎声远去,车子远去,人远去。我看见远去的车子,一点点膨胀,一点点把巷子撑开。最终车子挤破了巷子,不见了踪影。

呵呵!我笑了,原来是一条袖珍街!

我不相信这是一条小街,于是仔细看小街的两面,街这头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铺子,街那头也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铺子;街这面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铺子,街那面也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铺子。街这头无头,街那头无尾。一条无头无尾的小街,一条天井里的小街。

我不相信天底下有如此小的街,我沿着小街往东头走。街一点点变窄,我的身子一点点变宽,眼看着我的身子挤满了小街。迎面走来一位女士,我只好侧身让她走过去。我继续往前走,发现自己越来越胖,简直要撑破小街。我的脚步声越来越大,以至咚咚作响。我有点毛骨悚然,发现自己掉进一条地缝里,永无出头之日。我想走回头路,几乎转不过身子。

哎呀!我庆幸自己转过身子!

我沿着小街往那头走,一边走一边看着自己,我发现自己一点点变瘦,越往前走越瘦。我惊觉,这是一条魔鬼街。我左顾右盼,企图消除我的恐惧感,果然奏效。你看,小吃店,玉石店,银饰店,服装店……最后,我在一家饴糖店前停下脚步。这里的街面稍宽,店前站着几个人看热闹。我看见店里的制糖师傅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上缠着长长的软软的白白的东西,这东西连着远远的另一头的固定木棍,像一条白色的长带子悬在空中。师傅用手中的木棍绞几下长带子,然后再系到那头的木棍上,拉长,再绞,再系到那头的木棍上,重复往返,汗水涔涔。制糖师傅乐此不疲,看的人津津有味,一道特有趣味的风景。

呵呵!原来这是一条蛇尾巴街,一头稍宽一点,可以容两辆平板车并行;一头细细的,只容一个人走。

我喜欢这条袖珍街,它小巧,简直可以放在手里把玩;它实在,不赶时髦,保持自己的原始本色。小人物喜欢小天地,小天地里别有天地。

那条水,叫沱河,清清的,绿绿的,静静的。站在河上的石墩往两边看,青山对峙,估计沱江一路走来,多是青山相迎,绿水相送,没有多少污染,故而清清的。举世皆浊我独清,难啊!估计这一段河水不浅,绿是自然的。这段河是人工截流河,因截流形成了湖水一般,波澜不惊。青山绿水吊脚楼,这景色能不惬意?

青山不满意小街来打扰,因此使劲将它挤在河边,甚至将它的一只脚挤在河里,形成了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一根根木棍支撑着一排吊脚楼,将吊脚楼变成一只日夜停靠在河边的大船。河里很少看见小船,因为小船不能通往下游。如果坐在吊脚楼下的石台阶上,喝茶,看书,聊天,看风景,或者在河边钓鱼,洗菜,淘米,一定很有趣味。那座称为“虹桥“的三眼桥远远横在河上,似一道虹,但没有彩虹斑斓的色彩,名字好听而已。稍远处的一座塔,静静伫立在水边,将自己挺直的身子弄弯,抛在水面,影影绰绰,摇摇欲坠。还是吊脚楼的影子踏实,站在水边丝纹不动,任凭风吹水动。

脚下的水在缓缓移动,尤其在水经过石墩的时候,可以看见清水冲着青石,划出白色波纹。蹲下身子,用手掬起一捧清水,凉凉爽爽的,真想灌进嘴里。把水抛入水里,激起一点水花,博得自己一脸笑意。水流从山的那面过来,钻入山的那面,不知道流向何方。据说,山环水绕的凤凰城曾是古代的兵戎之地,河岸边有旧城墙便是见证。山青水绿的地方竟是兵家之地,山如何感想,水如何感想,不得而知。只见山水依旧,人事灰飞烟灭。血刃之地变旅游之地,让人感叹天地之变。脚下的流水,照过古人照今人,照着青山照蓝天,它是天地间的一面镜子。

那座山,在凤凰城外。群山之中的一座孤山,岩石裸露,陡峭笔立,只有少量的草木点缀其间。这就是当地人眼中的凤凰山。凤凰城因凤凰山而得名,凤凰山因似凤凰而得名。山因凤凰而有名,城因凤凰而有名,一荣俱荣。一个不起眼的偏僻小城起名凤凰城,无非想借一点凤凰的仙气。当地人称凤凰山为天下第一山,是就其陡峭而言。称凤凰山为天下第一山,不免过誉,山外青山楼外楼,天下奇险之山多的是。沿着石壁玻璃栈道而上,到达山顶,只见一条刀刃一般的山脊上悬着一条游丝般的路,踩踏其上,真有立马变为一只凤凰脱险而去的愿望。不过,凤凰人看中的是此山状若凤凰的仙姿,想借凤凰的灵气,乘着凤凰飞出穷乡僻壤,甚或期望此地飞出几只凤凰。凤凰人的期望没有落空,熊希龄、沈从文、陈寅恪和黄永玉不就是从这里飞出去的几只凤凰吗?

人们喜爱凤凰,然而凤凰只出现在神秘的地方。

篇5: 过客眼中的凤凰城的散文

过客眼中的凤凰城的散文

日子并不特别,8月3日下午,一个夏末的午后。不平常的是自己不在家中,而是走在凤凰城的青红石板的大街小巷上。

凤凰城是有名的湘西古城。是大文豪沈从文的故乡;也是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和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故乡。

八月初,本该骄阳似火,可老天作美,送来了清凉的缕缕雨丝,把整个凤凰城清洗得清凉透爽,一扫众多观光客填满凤凰城的喧嚣。于是,一路上有了凉爽舒适、惬意浪漫与我们相伴。

蒙蒙雨中,被岁月磨砺成光滑的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有了黑色金属一般的光泽,越发让人看得清,大小横竖排列的青石板被时光打磨得没有棱角,再怎么油光也掩饰不了那老态厚重的模样。油亮亮的光泽仿佛映照出凤凰人祖先的身影,他们用心用智慧用力量经营着这个边城。他们一定没曾想到,从夏、商、殷、周以前,这里即为“武山苗蛮”之地,走过漫长数千年的时光后,如今是那么风采照人地展示在他们后代人的眼里。那厚重的长方形大石板长约二尺四寸,宽约一尺二横铺在路的中央;小石板约为一尺二的见方,铺排在大石板的两边。我想这石板大小的选择一定是为了方便山民从深山里把它们运过来,也便于铺设成曲曲直直大小不一的街巷。这厚重的石板犹如琴键,踩踏在上面似一个个音符在凤凰城大街小巷浅吟低唱,唱不尽凤凰城的千年风光;唱不尽凤凰人世世代代的淳朴和善良。

走进古城的老街,满眼是陈年的两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的老屋,有的二楼是木质的板墙,木窗雕刻着讲究的花纹,古朴美观。一楼多为店铺,最惹眼的是作坊与店铺融为一体的制作姜糖的老字号。大大的炉灶上架着大铁锅,融于了姜末的糖浆在铁锅里沸腾,鼓着大大小小的气泡,发出扑哧的声响,甜甜的浓郁的生姜味在整条街的空气中弥漫。店铺门口,一身强力壮的制糖工人将约十来斤重的姜糖挂在食指粗的铁钩上,用双手娴熟地拉扯着柔韧的浅黄色的姜糖,并不停地拉成一细长的条,用剪刀截断,放在案板上。其他的制糖工人用剪刀再把长条的姜糖截成寸长,冷却后,就成了姜糖的成品。下一道工序就是称量与包装。姜糖是凤凰城的特产,其独特之处也许是因为所有工序都是手工制作。游人为此驻足围观,购买也成了凤凰城的一道风景。

雨停了,太阳也露脸了,在碎银抖动的'沱江上泛舟,从未有过的一种情趣在心中荡漾。当两岸各具特色的吊脚楼映入眼帘时,人心也醉了。左岸多为古朴的两层吊脚楼,楼的一面依山,另一面则临江而悬,由立在江中的悬柱支撑,屋顶都是青色的布纹瓦,有的楼飞檐翘角。看上去就觉得那一根根的悬柱经年支撑的是凤凰历史的沧桑。不过,你不难发现临江的窗户通风向阳,窗棂刻着不同的花卉,多是民间喜欢的那些花草,有牡丹、茶花、菊花等,古朴典雅,给吊脚楼增添了别一番的风情。右岸有些是新的木制的吊脚楼,浅黄色的油漆抹在板壁上,远看那颜色深深浅浅的吊脚楼酷似依山傍水的古老建筑的长卷画。船尾的艄公一边撑着长杆一边唱着苗家的山歌,虽然歌声并不怎么动听,但一声阿哥,一声阿妹的情与爱……是用了真情唱出来的,尤其是那结尾处,要喊呦DD嚯DD而且还拖很长的尾音,真不失湘西古城人的野性。

我们的扁舟轻轻地在亘古流淌的沱江上滑过。犹如我们在有声的自然美丽的画廊中漫步。

除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外,当夕阳渐渐隐于山后时,微微的山风轻轻地擦去了天边最后的一抹粉红,吹亮了沱江两岸吊脚楼的点点灯火,倒映在清澈的沱江水中,像闪烁的星星,眨着的眼睛,等待着观光客来逛沱江的夜景。

如织的游客真的是纷至沓来。夜幕下的沱江也是迷人的,沱江两岸的吊脚楼灯火通明,镂空花格的木窗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些小酒店里的餐饮生意甭提有多火了,恐怕是被鲜美味浓的凤凰美食吸引,你无法拒绝沱江上弥漫着全是惹人爱的湘菜味道。也许还会有人想起沈老《边城》里的翠翠,她是否老矣,也许还会有人想起大画家黄永玉,他不在沱江边,就一定会在法国的塞纳河边,坐在三脚凳上悠闲地画画……

凤凰城是我久久向往的魂牵梦绕的地方,当我踏上这块土地时,被凤凰山水孕育出的一个个天才所牵绊,被渗透着凤凰人灵魂的山水打动了心房。凤凰的美,美在山灵水秀,美在人杰地灵,美在凤凰人的淳朴与善良。

篇6:邂逅一座城,怀念一个人的散文

邂逅一座城,怀念一个人的散文

一个人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面包石上,午后的阳光映照在花岗岩质地的方块石上,凹凸 不平的表面使得面包石反射的光芒向四处飞展开去 , 经过 百年的 历练,战争年代车轮的碾压,马蹄的喧嚣,保存的如此完美,不由得不让人惊叹俄罗斯人设计的精巧和建造的质量,据资料记载中央大街的面包石铺成于公元1924年,距今有近百年历史!

沿着西十道街一直往北 行走,从街道两旁路灯音响里流淌出来的俄罗斯民歌顿时触碰了我的心灵,那些熟悉的旋律一首一首从里面流淌出来,记得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 秋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歌曲,无不透着俄罗斯民歌特有的柔软的浪漫,淡淡的忧伤,勇敢的追求爱情,无畏的保家为国的情怀。我斜靠在石柱旁,此时此刻时光仿佛回到从前, 想起生命中那些美丽的往事,那些人! 一生中有多少曾经可以骄傲的留给自己!有多少情怀可以恣意的挥洒泪水!

一切都已远去, 历史还将沿续 , 一直往北,一个街区的距离,就来到了马迭尔宾馆,那一场夜幕下的哈尔滨广播剧伴随了我们的整个少年时期,一切就是发生在这里,这时候马迭尔宾馆阳台音乐会正在上演,依然是小提琴演奏的老音乐,时光恍惚,人们驻足停留, 穿透心灵的音乐,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一个城市有她的 灵魂,哈尔滨的灵魂就是她的无处不在的老音乐, 让人停下生活里匆忙的脚步,让心灵小憩, 想一想人生中那一些值得怀想的往事 ,也许嘴角会泛起会心的微笑,此时此刻的我在想念什么呢? 因为我的嘴角也有微笑升起。 夕阳西起,落日的余晖笼罩着整幢欧式建筑,显得神秘而安详!街边的人们品尝着百年马迭尔冰棍,满足而平和!这一段好时光! 期待与你重逢,邂逅一座城,邂逅浪漫温暖的旧时光,怀念一个人,怀念青涩心痛的青春梦!

一路走过中央大街的石板路,就来到松花江边,当年一曲松花江上,唱断了多少东北人的思乡愁肠,唱起了国人的同仇敌忾,如今涛涛江水依然奔流不息,却是另外一番锦绣江山,正对中央大街的防洪纪念塔高高耸立,彰显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时当六月,已经有人在中流击水,夏日的松花江边胜过六月江南,蔚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天空是那样的澄澈透明,树荫之下有江风徐徐吹过,分外凉爽,江边公园的长椅上坐着许多闲散的老人游客,一对身背琴箱的爷孙看上去是练习,也是忘情的投入了他们的二胡中去了,在这里没有匆忙的脚步,一切都显得从容而安详,我坐在旁边的长椅上,远眺江水,去到对面太阳岛的江上缆车不时来回穿梭,来之前朋友让我去太阳岛看看,我知道太阳岛景色很美,但在这江水绵绵的落日余晖里已经没有去江对面的兴致了,世事忙碌中突然慢下来的脚步让我做片刻心灵小憩,时光之舟,不知还有多少属于我们内心的自己,世俗的`眼光停止了多少为爱坚持的脚步!然而时光他不会为哪一个人停留,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但愿回忆总有一些温情湿润我们的内心,温暖你也温暖我,

邂逅一座城,来到哈尔滨,如果没有瞻仰索菲亚大教堂,心灵会错过一次经受洗礼的机会!在哈尔滨的第二天下午,从中央大街西十二道街一直往东,经过一个红绿灯,就会远远的看见圣索菲亚大教堂,高高的洋葱顶沐浴在阳光下,光芒四射!四周大大小小的十字架感觉会让我们的内心藏不住一点尘埃,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思考,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我们内心从未离开的爱,所有善与恶,是与非,隐忍与坚持,可为与不可为,都是每个人遵从于自己内心的判断,宗教给了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信仰才是内心的体验,一个内心有爱的人她的脸上一定充满阳光,淡定和从容!生活中的笑容与金钱名利无关,而是来自于你的内心对爱的体验!对人性的关怀!门前广场上高低盘旋的洁白的鸽子,让我的思绪又瞬间飞离,和平和仁爱是这个世界最好的梦想!我想我和你都会离我们心中的爱更接近!

篇7:小城凤凰散文

小城凤凰散文

“笑语时传浣纱女,轻波频载木兰舟.衣牵石巷青如染,光映廊檐淡若浮.”嘴角反复轻吟着书本上的一段文字,就这样,我为小城凤凰筑了一个梦。

满山的翠竹摇曳身姿,为小城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遮挡着她的那份宁静。飘飞的竹叶覆满一地,生怕留下一丝脚印,让人寻得她的踪影。这样的小心翼翼,只为守护着那片深处人家。灯火通明的吊脚楼,矗立在沱江的两侧,放眼望去,犹如缠在沱江身上的披肩,随着她的蜿蜒而不知尽头。水上忽现一叶扁舟,前行的水波提前传达了渔民归家的信号,伐桨摆动发出的吱咯声,唤醒了沉睡的妻子,一盏泛黄的煤油灯与扁舟在岸头相遇。月光皎洁,水上犹如荧幕般,正放映着渔民夫妇的收获,妻子边为渔民取下蓑衣,边埋怨着渔民怎样这样晚才回。此刻,小城是这样的宁静。

鸡鸣日出,小城热闹了起来。清凉的石板街上踩着一双双独具自家气息的草鞋,石巷逐渐变得拥挤,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身上的背篓,增大了他们的体积。背篓凝聚着苗家人的智慧,根据不同的用途编制出不同的外在结构,轻巧,细致。背着一篓篓自己赶早采摘的山菇叫卖,背着熟睡的小孩赶集采购,背着今日烧饭的柴火……木槌与石板相碰的浣纱声,响彻天际,几个年轻的女子一齐聚在江边,低头咛语,手中的木槌确不停的锤打着手中的衣物,挽起裤腿,踩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将手中拧成一团的`衣物,用力散开在水中,极其配合的水流,马上将自己湍急的脚步放慢,变成一个天然的熨斗,轻轻熨平衣服上的每个褶皱。袅袅炊烟,声声笑语,此时,小城又是那么温馨。

小城凤凰的音容相貌,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她的每个动人的姿态让我如痴如醉。我决定,我要找到她。在心里思量许久的旅程,在此刻出发了。坐上了去凤凰的客车,心随着车轮的转动翻越青山,逐渐揭开她的面纱。马上要见到她了,整理了身上的行头,提着大包小包,挤开人群,顾不上一身的凌乱,抬头望着刻有凤凰城的木牌,怔怔出神,在她秀丽纯洁面前,我这样的客人是不是太俗气了点。思绪却飞扬在自己撑着一只长篙慢溯在沱江上,四处无行人,烟雾缭绕,静静的随着水波荡漾,倒映出与她的最美遇见。走在前头的朋友喊了声我快点,停驻不前的我才回过神来,飞快的跟了过去。此时他们与一当地居民商量好住的地方,老板娘很热情,一边领着我们去旅馆,一边向我们说着凤凰有什么景点。放下行李的那一刻,心情是那样的激动,高喊着:“我终于见到她了。”沿着由石头一层层堆砌的楼梯而下,紧挨着的房屋缩短了楼梯的宽度,只容得一人行走。沱江、吊脚楼、石板街、背篓、草鞋、浣衣等情境一一被我触碰到,可它并不是我梦里的模样。沱江上没有渔夫,江边摆满了一艘艘游船,领着一群群游客喧嚣在江上。吊脚楼依在,却打着住宿、餐饮等字样,显得那样冷淡。不是温馨的港湾,而是游客的聚离。石板街上挤满了游客,巷子里充满了导游嘈杂的电波声,赶集的老街成立各种服装、饮食等商业街,淳朴的本地居民背篓里装得不是柴火与山菇,而是背着一篓苗服,手端着单反,不停的询问游客要不要穿着苗服拍照,十元一张。几乎每走一步,就会有妇人前来询问要不要拍照。以致我们无心欣赏风景,只想着摆脱这些询问。一妇人跟着我们走了好一段路,一直说着她拍照技术如何好,我们为了摆脱她,走进一苗家饭馆吃饭。大约在饭馆呆了近两小时,那妇人竟一直在门外等着。让我觉得自己成了她手中的肉,跑不掉了。无奈只能与朋友让她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吧。晚上不再宁静,反而比白天更加热闹,沱江两侧灯光闪烁,酒吧的声音此起彼伏。

挤在人流中,我的梦只存留在《边城》的文字里。小城凤凰,她还是她,只不过她清秀的面容抹上了胭脂水粉。为何会变成这样,我想,那是因为与太多像我们这样的俗人相遇。

【邂逅凤凰城散文】相关文章:

1.邂逅玉兰散文

2.邂逅油菜花散文

3.我的家乡凤凰城作文

4.走进凤凰城四年级作文800字

5.游玩凤凰写景散文

6.凤凰小阿妹散文

7.邂逅小酒吧散文

8.邂逅美丽的散文

9.温馨的邂逅散文

10.完美的邂逅散文

下载word文档
《邂逅凤凰城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