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2024-10-13 07:58: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amingb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篇1: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

星期天下午,宴席散后闲无事事,心中又十分烦闷,在友梁栋与郝二毛动员下,便一起开车到云竹湖钓鱼。

对于钓鱼,我是门外汉,也无此雅兴,只是想消遣消遣罢了。钓鱼,其实钓的是一种心情,是一种享受大自然乐趣的过程,是一种与天地亲吻的释放,也就无所谓为美餐而所求了。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压力,总是充满了各种不幸,钓鱼便是最好的调节器。我深深地懂得这一点。但是,我却不爱钓鱼,也许是没有真正入门吧。我只想亲近自然,以慰心怀。

我们沿着湖边山上崎岖的小路辗转到了云竹湖的北山。因为设有路障,很少有人到北山来玩,我便是第一次来到这里。途中,小路边不几米远就是山崖,崖下就是浩渺的云竹湖,着实让人心惊胆虚,深怕掉下去喂身鱼海。也着实让我惊奇,能够走过去所没有走过的路,再险再难,值得。

云竹湖的'北山显得十分苍凉。只因这里曾是一省厅别墅开发区,一幢三层楼房静静地闲置在那里,不知在诉说着什么风情。一排房基砖墙冷落在那里,风吹日晒,毫草茂盛,显得十分荒凉。一个花费几百万的项目,未完工就搁置,好多年了无人问津,真是可惜,也真是荒唐。其实,北山是风水宝地。背靠大山,俯瞰湖水,一览无余。两山环抱,景色怡人。可惜!可惜!

我们就在别墅脚下支起了钓鱼杆。钓鱼是他俩的事,我则坐在大岩石上,享受自然风光。最令人销魂的莫过于浩瀚的粼波。只见粼波卷卷,万星闪烁,正是银河下凡界。又似璀璨珍珠,夺人眼目。加上云阳斜照,一线红光映入水中,绚丽无比,真是仙界。这种境界就如同在大海上观日出和落日,激情盈溢,又岂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再看潮起潮落,万波激涌,浪涛拍岸,卷起琴声一片,不禁俯首陶醉。鱼儿也不时翻跃,隐隐中又有蛙鸣传来,这是何等的音律!忽见远处一叶渔舟飘来,虽听不见号子之音,却疑是从天边摇来,掩映于云水之中。又见从山的背后突然穿出浪遏飞舟,穿梭如箭,卷起层层白雪,衬以红黄色彩,更显风流,无不引人观望。忽然,一只鹤鹳在山边凌空而下,似与层层叠云相搏,真乃神呼!更有添情趣者,一只风筝在云空中游弋,任春风嬉戏,能不让人涌动诗怀?偶尔喜鹊从眼前飞过,即使喜鹊再无意,也平增几份欣喜的气氛。好一幅优美的画卷!不禁连连感叹。

郝二毛的惊喜声,把我的思绪拉回眼前。原来,他钓到了一条小鱼。我也十分欣喜。但我把目光投向了脚边,正好开着两朵黄花,一只蜜蜂正在采蕊,我便静静的观看着。这时,轻风吹来,一股股的花香飘入鼻腔,令人心往。细细品来,两边满山的榆钱香味正浓,似在招手。我站起身,前去摘下一串榆钱,又把一瓣轻轻的放入口中,好香甜,直入心芳。此时此刻,哪里还会有忧郁?哪里还会有心力交瘁?有的只是吮吸着春风、闻着花香与鱼味、听着涛声、吟着诗心,一片安然与平静。今宵酒醒此处,足也。想到此,我也拿起钓鱼杆,把垂线向湖中抛去。

很遗憾,我没有耐心,就是没有心静。心静,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得到的。这是一种素养。我又一次坐在岩石上,观望着远山之巅的落日。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就要落山了。红霞,叠云,山峦,绿树,渔舟,鹤鹳,都映落在粼波里,又是一种韵味,令人遐思迷恋。我已经没有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慨了,只能是静静的观望着、观望着。

回家的时刻到了。他俩人共钓了四条小鱼。梁栋打开笼网,把小鱼放回到湖中。小鱼又回复了自由,争相离去。真是不错的结局。在蜿蜿蜒蜒的小路中,我们离去,尽管有点恋恋不舍。我放眼向湖中望去,旦见两只渔舟,正向湖心摇去。在归途的湖坝上,几名摄影者也正准备离去。我依然迷醉,回首时,半天的悠闲,美好的记忆,便留在了心中。

篇2:云竹湖的思索的散文

云竹湖的思索的散文

7月22日,是我县第六届垂钓节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行12人依旧奉命在湖上值守,不许违规船舶载客下水。我和玉文负责偏良村的禁运。恰逢剑儿生日,不能在家相陪,很是遗憾。

清晨,当我们驱车到达湖坝时,正逢大风。我登高远眺,纵观全景。只见万浪排滚,慰为壮观,仿佛置身于大海边,那滚滚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令人晕旋而震撼。此时,我忧郁的心情一下释放开来,不禁欢欣鼓舞。已经许久了,没有开心过。总是被生活的忧郁与争斗所缠绕着,被耻辱所笼罩着,被泪水所浸泡着,令我喘不过气来。我不止无数次地问,是因软弱,还是上辈欠下的债,何以“四面楚歌”让别人糟蹋而抑郁于怀。大自然是最好的良药,能治愈创伤,我禁不住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我静静地坐在岸边,聆听着雄宏的交响乐。有浪花拍岸,有水击横船,有涛撞岩石之音符,无不索梦于怀。我有点陶醉了,直想下湖去感受湖中的魅力。

很快我的夙愿就实现了,乘舟到对岸的偏良值守。乘着快艇,我们慢慢地行进在湖中,欣赏着天工之绝韵。站在舟板上,向后看,白浪堆雪,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向岸边涌去,甚似汪洋,叹为观止;向碧空望,朵朵白云飘移,梯田胜景,千姿百异,形成绝美的风情。我忽然想寻求空中的飞鹤,找了半天也不见,甚是遗憾。向远看,近山绿意葱葱,树欲静而风不止;远山处在山岭之阴影下,显得淡然而令人遐思。这种阳光中的翠意与山阴下的叠峦相映成趣,形成极美的画廊。向近看,数个汀洲或隐或现,令人神往。湖边垂钓者的'伞盖,星罗棋布,令人魂牵梦萦。可惜,我不会画画,只能以目为明,以耳为闻,以感观为潮,把此绝色的风景装入心中,并得以永远珍藏,更重要的是让我忧伤与受伤的心灵有了安慰,有了避风之港。多么幸运,我陷入其中,韵味无穷。

我和玉文在偏良下了船。我俩静静地坐在岸边,环视着湖水。飒飒的风声,依旧吹得树儿自由摇摆而又卷满了衣袖,树叶争相跳着欢快的舞蹈,两鬓的发丝也在风中飘荡。可心中的思索,就像风儿一样不止。不过,此时的风儿似乎小了很多。抬目远望,一片盛夏的天空下,鳞花万朵,就像璀璨的珍珠,闪闪发光,引得心神荡漾,悠醉不止。更让我惊喜的是,天空中飞来两只灰鹤,那雄健的羽翅,清晰可见,禁不住心潮奔涌。我多么想像它们一样在碧空中自由翱翔,在无忧无虑中搏击长空而展示自己的英姿,这也正是我多年来的梦想。挣脱尘俗的桎梏与羁绊,挣脱世俗的哀伤,到自然之中尽情地歌唱。以天为床,以山为琴,以湖为弦,以风为谱,一起奏响大自然之雄宏的乐章。这是多么的向往!此时此刻,我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天然屏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叶。我的梦就在这里,而且长醉不醒。忽然,“恰恰恰”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林中深处的喜鹊吸引了我。喜鹊本无意,何以托佳讯。但我的确想佳讯频传,奋斗有果。或许世界就是这样,无非是心中的一杆秤而已。最令人讨厌的莫过于乌鸦,它扰乱了我的思绪,让我心中的不快难平。当然,还有喋喋不休的麻雀,给优美的乐章,平添了几份杂音。或许换个角度讲,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杂音,那能显示优美的旋律。大自然能够这样和谐共处,我们何尝不可。但愿如此。只是逝去的东西,终究是很难收回的。好好对待人生,好好善待人生,好好珍惜人生,多结善缘,不仅是我,也是别人所面临的课题。不管别人怎样,我就是这样做的,无怨无悔。人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想到这里,我的心已然释怀,也难怪我对鹤情有独衷,也就不再去追思忧伤的事了,只尽情享受自然的赐福。

有三个渔民划着小船要下湖喂鱼,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和玉文随往。我俩本是旱鸭子,不免有点慌张。我俩一边看渔民刘瑞兵喂鱼,一边与之闲聊。他们喂养的鱼网箱共十八个,每天四次。从鱼苗到出售,一个网箱大概5到6万元,老板非常有钱,不说赔赚,只图个乐趣。他们管吃管住,赚工钱,很是富足。听着他们悠闲惬意的生活,我很是羡慕。农民的生活好了,再也不像我们脑海中挥汗如雨背朝天的那个形象了。相比之下,我感到十分汗颜。我整日穿插在尔虞我诈的尘缘之中而不能自拨时,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与满足之中。或许我们比他们富有,但我们缺少的是这种与世无争的快乐。快乐是用金钱所买不到的,即便买到也是虚伪的。再有,社会的贫富悬殊很大,我们还在为生存而奋斗时,富人已是花不完钱的时候,谁不长叹。但我想,精神上的乐园,是值得深刻反省的。不然,富人怎么都向往农家田园生活呢?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吧。值得庆幸的是,我当了一个多小时的渔民,带给我的感触很深,铭记于心,并伴我坦然向前走路。忽然,高空中飞起了一只风筝,那是城市人垂钓间隙放的吧。可见,只要与自然相溶,欢乐就无处不在。多么希望有一天,我的生活能这样无忧无虑地从尘硝欺诈中走出来,那真是上天的恩德,阿门。

不知何时,风儿又大了。湖波又一次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岸边涌去。我的思绪就如同湖波一样,不停地翻滚,始终都无法平静下来。我抬目向远处望去,万浪碧波中的云竹湖就如同风尘中的海洋,总让人不得安宁。总感到无时无刻不在旋窝中挣扎,无时无刻不在浪尖上反抗,随时随刻都可能葬身鱼腹。便想,在渺茫之中能够思索,并有闲情逸致,甚是难得。谁都知道快乐从奋斗中来,更加快乐。我的思潮还在继续着。这时,其他同事都去了向阳。我和玉文也得前去。面对万波滚浪,我俩不得不乘着快艇飞奔,就如同处在生活的大浪之中而别无选择,只有挺身而出去拼搏,那怕葬身鱼腹,也只能向前。生活无非也是这样,挺直腰杆做事,坚忍不拔之中去努力,那怕再苦再累,也得站着做人。这或许就是此次闲情之后的启迪吧,但愿人长久,永记到千秋。

篇3:春游崇串和云竹湖散文

春游崇串和云竹湖散文

题记:[正宫白鹤子]莺啼花海里,君享野芳香。迷恋美春湖,对饮醉乡上。

花开山野处,柳舞水清怀。只待众君来,最是销魂在。

4月10日,我们一行三十人到崇串赏杏花。算起来,这已是我第三个年头来这里了。与以往不同的是,少了点激情,多了点快乐,可谓真正溶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与以往不同的是,每次来到这里,都留下一点激扬文字,这次虽不例外,却有点江郎才尽之感,不知从何下笔,总不能老调重谈吧。因找不出迥异之处,甚是惶恐。来这里的时候,就曾有人说,都去过好几回了,有什么意思呢?然而,我是为寻求自然中的快乐而来,并不是为了那一点文字而来。于是乎,不顾昨日忙碌的劳累,欣然地来了。

看着田地里,人们正在忙碌地耕种,我们错过了最佳的赏花良辰。沿着沟渠,踏着昨日雨过后的泥泞走进了山坳里。一看,大都杏树已是阑珊之势,并不十分争奇斗艳。相反,倒有点颓靡的样子。虽然有点惋惜,人们却丝毫不减一点热情,一下便溶入到了春意盎然的怀抱里。有的嗅着芬芳,有的争相拍照,有的提着小铁锹遍地寻挖小蒜。无论是谁,脸上都堆满了灿烂的笑容。而笑声,响彻了四野,响彻了云霄。是啊,在城市的喧啸之中挣扎的太久太久了,在各方重担的撑压下又无比辛劳,在生活的困顿之中集烦恼、忙碌、愁怨于一身的无奈,一旦在大自然中释放开来,那自然是忘乎所以地不胜之喜,那自然是放浪形骸之外,简直像是玩童。尤其是在一群丽人的笑容面前,还有什么忧愁能滞留于心中呢?尽情地笑吧,尽情地乐吧。把所有的不快,统统地抛置于脑后,抛置于九霄云外。看啊,有个小孩儿放下沉重的书包,满山丘地奔跑着,是多么快乐。无论是年长,还是中年或年青的佳人们,一边笑着,一边摘下迎春嫩枝,用巧手编成了花环戴在头上,花枝招展,充满了诱惑。让你说,是花枝美,还是人儿美呢?当然是人比花枝更美。且相辅相衬,更见春光好。而山头上,有人正在挥舞着学会的红旗,于一片雪海中,点缀着这一点红,特别招人回眸。

我悄悄地行走在草丛与垄田中。对于每一个迎春的品种,皆想叫出名字来,甚至想识得其药用价值。只叹认识浅薄,竟不能随愿。忽然,一群灰羽鹊从头顶飞掠而去,那是跑在最前面的几个人,惊了山坡上杏树花海中的安逸悠闲的栖鸟,那本是它们的天地,这让我想起了“惊起一滩鸥鹭”般的情景,我应该也是醉了。侧耳聆听,有呢喃、雀闹、鹊鸣,此起彼伏,声声不绝。仔细寻来,竟不知深处,正所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那种超然隐逸的花深之处的感觉。有一只黄鹂,独立枝桠上,傲视群芳,甚是诱人。我找来佳人为其留影,它似乎有所察觉,一晃便不见了。十分惋惜。但此时,我竟然在不知不觉悟中伫立在了山丘的岭上。回首一望,有一位84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地站在旁边。山丘虽不是很高,对于老人们来说却充满了惊险,让韩老师很是担心。有几个老人就不敢攀爬,只在山下等侯。而上山来的每个人,似乎都因群芳的艳美而恣意倾醉,没人顾及到他。我也很是担忧。登山本无宽路,只有羊肠小径曲曲折折地蜿蜒于山坡间,偶而还有断壕。倘若脚下一滑或腿一软,这对于老人们来说是常有的事,便会像滚球一样滚落于数十米深的山沟里。谁能保证老人无意外呢?一旦有事发生,皆悔之晚矣。再有多少张嘴,也是说不清的。那我们的踏青,将黯然失色,甚至凡事缠身,会失去所有的快乐。于是乎,我悄悄地紧紧跟在了老人的左右,遇到上下陡坡时搭把手,好让欢乐一直堆满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好让我们的红旗一直飘扬在群芳之中。

我们在山峦中辗转腾挪,终于在山的另一头,寻找到了下山的小道。此时,已近正午。也任凭汗水流满了两腮。恰遇一群牧羊向山里走去。虽不能说“牧童遥指杏花村”,却也是饥肠辘辘了。那将在农家中进食的豆面和和饭、捞饭以及野生放养下的笨鸡蛋的香味,似乎已飘荡在人群中,诱得直流馋水。然而,却是意犹未尽。一些人欣然沿着正在修建的山路,向另一个山头的奶奶庙进发。或许是迷恋从远处望到的苍松翠柏相间于杏花丛的美景,我也同往。我独自走捷径,从山坡间的松林中穿越而过,比别人提早到达了山顶。可惜,庙门紧锁,无缘入内观览。但据说,庙是去年集资新建。有数百年龄的苍柏相伴,且置于山巅俯瞰庇佑着一方水土上的生灵,是幸事。如今乡民富了,需要有精神食粮的寄托。不少村庄立庙,希望荫庇子孙的安康与幸福,说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也寄予了代代人们的美好愿望。不能以一句迷信盖过,这是国家强大的兴事。细想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更应该祝福祖国永远昌盛。

诗云:山中赏杏花,竞看雪奇葩。老者如仙鹤,童儿似逸霞。蓦然回首处,丛里丽群佳。但送盈盈笑,谁疑是女娲?

鹂鸟闹枝桠,惜惜踏落花。入丛芳逸海,溶野馥飘崖。回看登峰里,佳人舞雪纱。借来拾六瓣,共享去农家。

中午休息后,我们来到了云竹湖。要在以往,我们总是直奔堤坝上。今日不同的是沿着环湖公路边走边游览。

站在观景台上高瞻远瞩,只见粼光闪闪,碧波万顷,令人心旷神怡。我想起了法院拍的微电影《守望》中的境头,主人公就是站在这里的黄土丘上,对着湖水,对着天空,纵情地狂吼。那吼声,惊心动魄,把一肚子的委曲与憋闷,一下子全发泄出来,是多么痛快淋漓。那压在心头沉甸甸的淤滞,就像洪水暴发,又似江河决堤,汹涌奔去。正所谓同病相怜。我多么想象他一样,也站那个位置上而怒吼、咆哮。然而,面对春意浓浓的良辰时刻,岂不有刹风景。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流,该不会笑我是得了神经病吧。即便心意如此,却不得为之。

继续观望。湖对岸边的福祥寺中的一棵苍松,雄然屹立于丛林之上。丛林之中除有一些开着杏花的杏树外,皆处在萌发的青色之中。尤其是久盼的梨树林,仍在蓄意待发。倒是遥望到的那梨花岛看起来十分热闹,这从停放的车海中便可想到。偶而,传来优美的音乐,却不是那种“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引人向往。而岩良村,隐在了丛林与山丘之间。或许还不是钓鱼的旺季,只看到有几个人携着家眷,在湖边悠闲地钓鱼。有几个群体,在湖边悠悠自乐。有的在吊床上看书,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围在一起闲聊,有的在一起玩牌,“最数小儿无赖”,在旁边追逐嬉戏。旁边还有烧烤箱、帐篷、遮阳伞,等等,好不逍遥自在。这些人都是至远方来的,令人羡慕。

在一座小山丘的腰间,被树丛簇拥着几个残存的土窑洞。富云说,那是他故乡岩良村先民们曾经的居所。他还设想,倘若把土窑洞开发一下,置办成可供休息闲居的场所,必将吸引更多的野炊者前来寻求快乐。是啊,在靠山傍水间,在荫凉的树丛中,生活那怕是几天,忘却一切的尘嚣与烦恼,谁不会想到这里就是久盼的世外桃源呢?富云还指着临水边的已经经过整理出来的自己拥有的40亩土地,设想着勾划着美好的蓝图,真是前程似锦。他也算个地地道道的财主。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布满在了他的脸上。相比之下,一群寒儒留恋徜徉在诗词书画里,有人嘲,有点生怜,却自得其乐。

下了观景台,漫步在环湖边的约有数里的山脚下的像蛇一样的小路上。有人挥着会旗走在了最前面。小路右侧,是湖边,一排排绿意葱茏的垂柳随风摇摆。湖面上偶而飞过一只汽艇,激起层层的雪浪,不禁想起“卷起千堆雪”的豪迈之情。只因船只皆被封存,仅有它独领风骚。倒是有一只皮划艇,坐着几个人在湖中摇来泛去,那是野炊者自己带来的。即便这样,为了安全,也是明令禁止下水的。值得一提的是,那湖水的碧色并不一致。也是以往我未曾注意到的。或者说,根本就不懂。而长期生长在湖边的人都知道,那颜色深的地方,说明水很深或者是水沟。水的深浅从颜色的变化上就划着明显的界线。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从中可以观察到水的`流向,以及鱼类的活动规律,这对钓鱼是有着绝对的好处。

按水域面积计,云竹湖有两个半西湖那么大。只是它就像是深闺中的少女,深藏不露。远远没有西湖的悠久历史,更没有名家的文人墨客的吟颂与衬托。然而,站在岸边,面对汪洋似的碧波,以及那一浪一浪的涛声,总有种如临大海的感受。恰逢春归的季节,正是湖水最为清澈的时候。也有种站在碧绿的宝石羊卓雍措湖边的那种神圣感慨。时而想,圣湖的美丽在于天然的雕饰,以及一个少数民族的灵魂的寄托。倘若这里也无人烟,也象对待圣湖那样寄托着一榆社人的灵魂与情感,那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值得去探索。

小路的左侧,是土林公园。长满了杂树。尤其是土林的形态十分迥异,千奇百态。有曾经在摄影大赛中获奖的驼峰,栩栩如生,给人以一种卧虎藏龙之感。还见到几棵含苞欲放的核桃树。也许是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虽不能与杏花的娇艳相比美,那桑椹般的花苞,却是这个时节难得所见到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山顶上有一座古烽火台遗址。据说,湖对岸的山上也有一座遗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产物,却最是十分悠久的。这不禁令人想起,那大争之世时传递烽火的狼烟的情景。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过的真快,已是夕阳西下之时。只因云层的厚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暮景虽然未见,却甚是恋恋不舍。直到有人催促,才不得不离去。留在身后的,依然是那盈盈的笑声,伴随着野芳丛中的幽谷莺鸣,还有那经久不息的涛声——

词曰:[长相思]浪漫湖边,如诗如画,唯有倾醉良辰。风吹倒影泛去,纤纤垂柳,欲系游人。返朴归真。且粼粼万顷,最使销魂。墨客成群。纵情吟、气贯青云。

伫观景台中,了望苍松隐寺,翠意氤氲。山峦侧畔,杏雪丛间,有个乡村。谁思向往,叫飞舟、挥舞方巾。蓦回头、盈目依巧,一枝赠我惜春。

【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竹湖园写景作文

2.竹情感散文

3.观云作文500字

4.观云600字作文

5.观云作文600字

6.观云作文400字

7.看云散文

8.观山湖观景日记

9.观湖赏树再别康桥

10.观长津湖有感

下载word文档
《云竹湖观钓鱼的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